第一篇:在蔚县农业农村工作暨扶贫攻坚工作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蔚县农业农村工作暨扶贫攻坚工作会上的发言提纲
市旅游局副调研员翟玉峰
2012年3月
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们市旅游局负责帮扶的常宁乡塔头村位于蔚县东南部小五台山脚下,全村现有131户、322人;现有劳动力150余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700元,是全市最为贫困的村之一。为此我们紧紧围绕省委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深入走访调研,梳理问题,多种手段谋划项目,狠抓项目落实,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一、深入走访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驻村伊始,我们就集中15天时间,对所帮扶村的100余户群众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发放了民意调查表,了解了每户村民的基本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对村里未来发展的意见建议。通过整理归纳,撰写了《村情报告》、《帮扶规划》和《帮扶意见》,建立了民情台账,梳理出四方面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条件差,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全部为旱地无水浇地,大部分土地“靠天吃饭”。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产出少,成本高,效益低,收入微薄。三是交通不便,仅有一条村村通道路可到该村,没有和其他村落形成连线,路面窄,坡度大,无法通行大型车辆,来往车辆 1
极少,村民农副产品销售不便。四是原以杏扁种植为主的特色产业,近十年来,连续出现“倒春寒”天气,杏树“冻花”严重,杏扁大量减产,平均每亩收入不足50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多次与县、乡、村干部座谈研究,按照县委书记王志军同志提出的“近抓水菜,远抓路游”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兴修水利设施、发展错季蔬菜、改良杏扁品种、培育特色养殖”的发展思路。
二、坚持项目带动,多种手段谋划项目
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坚持项目带动,把办实事解民忧作为工作重点,利用由单位直接出资建设、争取省级旅游专项资金建设、联系跑办市级专项资金建设等多种手段谋划项目:一是加大帮扶力度,建设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3万元,全部由市旅游局拨付。埋设引水管道2500米,引村南水沟山泉水入村,与原有引水管道并为一股,加大水量,可满足100亩土地的灌溉。工程于3月中旬开工,5月完工。二是利用行业优势,谋划塔头村游客中心项目。该项目位于塔头村村委会,面积2000平方米。拆除五间危旧东房,新建四间正房,建成游客休息大厅,可容纳60名游客同时休息,配置电脑、触摸屏等配套设备。新建两间东房,建成占地50平米的旅游商品展示厅。硬化村委会院内地面,拆除村委会南墙,实现与村民文化广场相通,在周边建设停车场,可同时停放大小车辆30台。建设三星级旅游厕所一个。目前,该项目
已由市旅游上报为本年度首个乡村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100万元,自筹40万元,拟申请省旅游局专项帮扶资金60万元。三是积极沟通跑办,争取新打机井和村村通道路建设项目。积极同水利部门沟通,争取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跑办总投资50万元的新打机井项目。在村北部农田集中地区新打一眼机井,可新增水浇地500亩,亩均增收过千元。工程计划于资金落实后开工,力争年内完工;积极同交通部门联系,申请村村通项目专项资金,跑办总投资160万元的乡村旅游道路建设项目。建设道路10千米,使该村西行与西金河口相连,北行于安庄相连,方便群众出行,带动招商引资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项目在资金落实后开工,力争年内完工。
三、强势推进,狠抓项目落实
我们把项目落实情况作为工作的落脚点,集中人力物力,狠抓项目落实。目前,人畜饮水及农业灌溉项目资金已全部到位,开始丈量土地、设计线路、联系施工单位,3月底正式破土动工。塔头村游客中心项目已于2月24日动工,拆除了五间危旧东房,平整了周边土地,预计全部建设周期为8个月,到10月竣工。新打机井和村村通道路建设项目正在积极跑办中。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省、市委的要求,协同县、乡政府,力争使驻村工作取得实效,使塔头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上的典型发言
坚持以统筹城乡为总揽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0年2月 日)
下面,我就**县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举措及重点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0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新民居建设两大任务,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强化保障,努力实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新跨越。2010年,全县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160元,同比增长6%以上。
2010年,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继续狠抓生猪、板栗、蔬菜“三条主线”建设,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培育红酒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一是扎实推进“三条主线”产业化。将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打造生猪、板栗、蔬菜等产业化的牵动龙头,重点加快正大生猪养殖、六和绿康饲料二期等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龙凤板栗公司和国壮食品有-1-
第三篇: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章标题: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适应形势增强信心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__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基本估价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土地增效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农业生产取得新增长。去年,尽管遭受水稻条纹叶枯病、禽流感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由于重视管理、措施到位,全镇农、林、牧、副、渔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粮食作物实现小麦平均单产368公斤,水稻平均单产443公斤,全年实现粮食总产1537万公斤。全镇生猪出栏3.5万头,三禽饲养量突破30万只,河蟹养殖平均单产75公斤,完成圩堤林种植23万株,农田林网2000亩,全镇实现农业增加值1.18亿元,比上年增加600万元,增长5.5,农民纯收入4485元。比上年增加500元,增长12。
——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水平。不断优化招商载体,坚持外资、民资、工商资本并举,建立建成东升村草莓种植、泽天特水有限公司的黄鳝养殖、扬州花仙子食品有限公司的纤纤饮料、生猪产业化、水稻、荷藕种植及土地复垦等项目基地,宝泰米业继续增加投入,扩展规模,扬州金玫瑰园由台商投资生产高档鲜切花卉等,“三资”投放农业达1900万元,超过县下达1500万元的指标任务。同时,我们借助省、市农展会等推介活动,成功地向中外客商展示、宣传了我镇特色农产品,扩大了交流,增加了影响。
——农业科技推广取得新进步。围绕品种、技术、知识“三项更新工程,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广水稻丰优香占、南京16号、扬粳9538和南京41号等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有机食品试验示范基地,普及肥床早育包衣直播、群体质量载培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麦稻种植、蔬菜生产等技术,先后投资30.5万元,新增插秧机15台套,全镇达31台套,机插秧面积达2000多亩,大力推行河蟹无公害养殖2万亩,强化种草放螺等关键措施,建成了以运西为重点万亩无公害河蟹养殖基地,努力提升河蟹品质与上市规格;建成以三里村为重点的花卉扩繁基地;建成以北港为重点千亩连片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建成以西刘堡为重点万亩无公害优质粮种植基地;建成以东升村为重点的百亩草莓种植基地,重点围绕粮油、蔬菜、花卉和水产四大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全镇农业生产呈现“百花齐放、万花争艳”的新景象。全镇农业正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科技正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新提高。坚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完成中沟级河道疏浚45条,围绕增强农业抗洪排涝能力,新建鸿顺桥80泵站、大桥60泵站等泵站9座,完善修理农业水毁设施工程20余处,完成土方35多万方,加快农桥改建步伐,实施农桥改建2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低产田改造进程,在县财政局、水利局、开发局、国土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西郊村千亩低产田农业综合开发和三里村千亩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完成西刘堡村土地复垦面积150亩,为农业抗灾夺丰收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劳动力输出取得新成果。各村(场)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通过多种途径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全年输出农村劳动力达14927人,其中输出7000多人,境外输出24人,培训农村劳动力800人次,农民外出劳务收入达1.3亿元,比上年净增1500万元,据测算,农民人均纯收入中300元来自劳动力输出。
总结一年来的农业农村工作,我们还清楚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
一是农民增收渠道不畅,主要收入大多来自于种植业;
二是农村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程度低,劳动者科技种田水平和劳动技能有待进一步培训提高;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需加快配套完善,农业抗灾能力需进一步增强;
四是需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和引导工作,切实增强农村干部为农服务的思想理念。
二、二OO五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向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体,狠抓劳动力转移输出、“三资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科技园区建设五个重点,不断提升农业经营层次和质量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主要目标任务是:农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增长8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5000人,其中,境外输出3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人,农村农业利用“三资”1500万元,其中外资60万美元。
(二)基
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1、以培强农业龙头项目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产业是提升农业发展层次的必经之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提高国家资金注入和“三资”的开发投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一要主攻重点农业项目,一是积极介入江苏省宝应湖外向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借助我镇核心区建设优势,加快国家级土地治理项目申报,争取国家资金投入;二是以机场路沿线大桥、北闸、南闸、西刘堡等村为主,积极申报国家六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三是抓好西郊、三里等村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争取国家资金投入50万元;四是抓好西郊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配套完善,争取国家配套资金100万元;五是申报农桥改造工程项目2座,争取资金20万元。二要坚持外资、民资与工商资本“三轮齐动”,加快利用“三资”投入开发农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着力培强宝泰米业、金玫瑰园、泽天公司等龙头企业。三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依托宝泰米业扩大优质籼稻种植,依托泽天公司扩大地方六小品种的养殖,带动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打破河蟹养殖单元结构,降低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依托金玫瑰园发展花卉种植,不断推进“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密切产、加、销的链接。三要多路出击搞活流通。下大力气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寻求与大市场、大超市的“联姻”合作,不断更新营销理念,改进经营手段,增强农产品流通活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培植农民经济人队伍,壮大流通实力。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种植业:普及推广新品种,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小麦品种以扬麦11号为主,种植面积15000亩,水稻品种以扬粳9538为主,种植面积16000亩,经济作物以东升、大桥、北港、西郊等村为重点,积极发展时令、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水产业实行“两改善两推广”:改善外湖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种草放螺的比重,改善内塘河蟹种苗投放,推广“稀、大、高”养殖模式,增加混套养殖比例,积极推广地方特色品种养殖。畜牧业着力培植专业大户,扩大生猪规模养殖,重点扶持养殖专业大户。巩固发展北港肉鸡、北闸山羊、南闸、西刘堡水禽等养殖基地。
3、以生态农业为抓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是市场准入规则的必然抉择。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依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积极申报实施农业标准化项目,建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有机稻米10000亩、2000亩有机蟹和200亩草莓,使绿色食品基地面积扩大到5000亩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覆盖率达50。二是加快培优农业生态环境。加大绿色通道建设和农田林网的建设步伐,全年植树25万株以上,林木覆盖率提高二个百分点;加快推广新型农机具,新增插秧机30台套,机插秧面积达40。推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探索生态种养模式,积极推广综合防除和生物防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加快优质农产品品牌申报步伐,继续申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品牌,叫响“安宜”牌大米、“宝应湖”牌大闸蟹、“朗亭”牌马铃薯等品牌,弘扬地方特色,提高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同度。四是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通过多方面积极筹措资金,建设高标准生产农田,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加快碧水工程实施进程。
4、以劳务输出为突破口,努力减少农民促增收。要坚持“发展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繁荣农村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新思路、新观念。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全面调优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施。要通过宣传发动,政策驱动,能人带动,典型触动,城乡联动,促进我镇劳动力转移输出。要抓好三个一批:一是通过企业吸纳一批。一方面,依靠建安企业开拓市场,承接更多的县外工程业务,成建制拉队伍输出,使更多农民加入建筑大军;另一方面依托各工业企业加快发展,扩大母体,吸纳更多的农民脱离土地成为离土不离乡的产业工人。二是通过能人帮带一批。对确有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劳务输出领头人,通过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经济上给待遇,激发其“爱家乡、爱邻里”的情感,促进他们带领一方群众离乡离土走入市场,发挥“一人带一庄,一人富一方”的效应。三是通过外力输送一批。充分发挥劳动所职能作用,通过中港职业中学培训基地、成人教育中心、现有工业企业等,强化与县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的协作,加强信息联络,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能拥有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广泛搜集劳动力需求信息,鼓励和组织能吃苦的能工巧匠跨出国门,努力使劳动力跨境输出达到30人以上。
(三)主要措施
1、加快观念更新,适应发展新形势。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积极适应变化,调整思维,迎接挑战。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围绕市场需求规律和提高种养业效益,确立经营农业的理念,变“生产型农业”为“经营型农业”,逐步做到以销定产。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围绕生产质量优、效益高、卫生安全的农产品,确立“质量农业”的理念,变“数量农业”为“质量农业”,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牢固树立营销意识。围绕提高市场占有率,确定品牌农业的理念,变“集市农业”为“超市农业”,注重农产品营销方式的创新,创建农产品名牌,进军国内外大市场。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创新服务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序。加强信息服务。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和信息传递网络,捕捉市场信息,超前搞好市场预测,把握市场走势,使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在市场需求上。强化技术报务。切实转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工作职能,坚持以科技兴农为根本,以服务农业为已任,突出示范引导,提高服务效率,真正将农业服务工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政策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格执行税费征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规范有序搞好土地流转服务,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3、强化为农服务,提高领导农业水平。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传统的领导农业方式,发挥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指导、规范、协调、服务的职能,抓好四个“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全镇抓、常年抓、重点抓,培强培壮龙头企业,提高龙头带动结构调整的能力。着力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广泛搜集农业招商引资信息,抓好项目包装,强化推介宣传和项目洽谈,着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建设。突出农业标准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加快农产品0品牌申报、创建和基地建设;强化农业执法,确保优质种苗和无公害农(兽、医)药的推广应用。着力抓好劳动转移输出。加大组织引导力度,规范劳务市场,搞好后勤保障报务,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
4、明确工作责任,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围绕全镇农业发展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四个”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领导精力到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将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本地区农民增收的关键工作来抓,集中精力,亲自抓,负总责,制定规划,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分工同志和专线力量要具体抓,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各项生产措施和服务抓到位,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位和困难解决到位。确保政策技术指导到位。农口各部门按照自身工作职责,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进村入户,抓好政策宣传和落实,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督查考核到位。要制定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细则,定期组织检查验收,严格考核,将工作实绩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与经济利益挂钩,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推动全镇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第四篇:在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推荐)
在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在国家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省委作出了“加快扶贫攻坚进程、力争五年基本消除贫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确保扶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力推进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及《甘南州五年基本消除贫困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我局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主要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切实履行我单位职责,认真抓落实,全力做好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分解的工作任务,为我县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一、2013年扶贫情况
今年,结合2012羊产业大县建设项目在x乡俄化村修建牲畜暖棚40座,x乡冷口村59座,为x麻周养殖专业合作社修建牲畜暖棚30座,x申藏乡忠明养殖专业合作社10座,x昌盛养殖专业合作社18座,x康藏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座,x地里多村常兴养殖专业合作社10座,x阿子滩乡信合养殖专业合作社10座,xx卓玛养殖专业合作社13座。共建暖棚200座10000㎡,完成投资3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00万元,群众自筹30万元。结合2012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建设项目在x镇建设建牛羊育肥小区2个(牛育肥小区1个、羊育肥小区1个),修建标准化育肥暖棚397座,19850㎡,总投资478.7万元;在x乡关洛村和大路石村建设奶牛养殖小区2处,标准化牛用暖棚73座,面积8760 ㎡,总投资243.98万元;在x乡修建牛羊暖棚161座12880㎡,总投资300.53万元。同时,结合“双联”行动为联系村x村农牧民发放药材种植补贴资金22万元。举办了农牧民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4期,受益人数达200多人,发放各类宣传品及农牧民适用手册2000份,发放务工补贴2000余元。
二、2014年打算
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和支持甘肃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结合“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提升工程,坚持走发展现代农牧业之路,大力支持发展以四大示范区为主的战略主导产业和五大产业为主的区域性特色产业,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产业值,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是结合羊产业大县建设项目、黄河项目等农牧业重大项目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与扶贫、水电、交通、林业、经信等部门沟通衔接,加大项目整合力度,重点扶持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从而推进产业扶贫工程,加快贫困群众增收步伐。其中,2013黄河项目计划在x乡11个乡镇36个自然村实施。共修建标准化育肥暖棚566座38600㎡,项目计划投资905.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15.84万元,地方配套22.18万元,群众自筹367.64万元。
2013羊产业大县项目根据省财政厅、省农牧厅《关于申报2013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牛羊产业项目工作的通知》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额度,我局已编制上报了2013卓尼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羊产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待批复。拟在x乡顺赢养殖专业合作社共1个乡1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修建羊用暖棚141座7050㎡,饲草料贮备库2760㎡,青贮窖540m³,及相关附属设施。项目申请资金366.4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50万元,地方配套116.49万元。
三是通过实施新型农牧民科技培训、现代农牧业科技服务、农牧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等工作,有效组织当地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殖大户通过举办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外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聘请资深科技人员现场指导培训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提高科技推广和服务能力,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是以“双联”行动为契机,加大联系村资金支持和科技服务力度,推广应用先进农牧业生产技术,引导鼓励联系村农牧民因地制宜的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当地农牧民快速脱贫致富。
第五篇: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讲话稿发言材料
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讲话稿发言材料
下面,按照会议安排,对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一、关于农业农村工作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积极而为,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村产业融合不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民生活有了新的改善,奢岭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市级园区,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为首批省级创建单位,国信现代农业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双阳梅花鹿被评为2017年全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我区被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为加快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农业农村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农村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品牌建设、市场开发、龙头企业带动存在短板;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组织化、规模化、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卫生环境脏乱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不活、渠道不宽,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突出项目引领、典型带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做好农业“长宽高”三篇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嘉年华,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推动双阳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加速迈进,为长春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重点推进以下五项任务:
(一)切实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产业培育是重点,要跳出农业看农业,围绕“南果北菜东稻西鹿”产业布局,切实做好“农业+”这篇文章,大力发展梅花鹿、稻米、棚膜蔬菜、林果、草莓、山野菜等重点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具有双阳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一要市场引领。市场引领要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经济人、能人带动。只有抓住市场,产业才会有生命力。要坚持市场导向,只要符合市场需求和双阳实际,就要加快发展,坚决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二要扩大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和市场,看准的产业要不断扩大规模。全年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10万亩,新增棚膜经济2000亩,力争新发展以龙丰果为主的林果经济10000亩,新增水稻种植面积1.5万亩,梅花鹿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8亿元以上。三要提升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要立足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全年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新增“三品一标”认定10个,培育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个。要打好生态牌,高端的做有机,中端的做绿色无公害,不断提升双阳农产品质量。四要抱团发展。抱团发展是产业培育的有效途径。农口部门要组织各乡镇(街道)、种植户,组建龙丰果、稻米、草莓等产业协会和联盟,实行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动,统一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加强宣传,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产业链的服务。五要强化扶持。今年重点扶持棚膜经济、龙丰果等产业,对达到一定规模和标准的其他种植业结构调整项目,区里也将给予奖补。(二)突出抓好产业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是平台。要充分发挥国信、奢爱、冠科等龙头企业以及鹿乡特色小镇的带动作用,全力抓好省级鹿业产业园和奢岭市级农业产业园建设,今年一定要有动作,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成样板工程,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统筹抓好山河环湖田园综合体、齐家绿色现代农业、双营棚膜、太平休闲农业、平湖特色现代农业等若干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要规划引领。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科学制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为园区建设提供科学指导。二要创新示范。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核心区,是平台和载体,要把产业园区打造成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要龙头带动。以重点企业为龙头,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四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速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五要整合资源。科学整合资金、政策、项目、产业等各方面资源和要素,进行集中打造。(三)全力推进农业嘉年华建设。
农业嘉年华是双阳的特色,必须大力度推进。要围绕做好农业“长宽高”文章,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全域、全景、全时的农业嘉年华。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要在点线面结合上做文章。坚持“打点、串线、成面”的发展思路,积极落实农业嘉年华总体规划,以奢岭为核心起步区,统筹推进六大功能区和八大分会场建设。南部重点抓好肚带河花海、大将玫瑰园等项目;北部重点抓好国信乡村振兴学院、奢爱田园综合体、黑鱼葡萄园、尹家棚膜园等项目;东部重点抓好冠科农业园、李家菇娘园等项目;西部重点抓好缘山湖、向阳源、森麒山庄等重点项目,提升双阳农业嘉年华的承载能力。二要在营造氛围上做文章。加强与旅游部门及大型旅行社合作,精心举办梅花鹿节、果蔬采摘节、冰雪嘉年华等各类节庆活动,提升原有节庆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要围绕重点产业,精心策划,创新举办新的节庆活动,真正形成春有花海音乐、夏有森林浴场、秋有丰收狂欢、冬有温泉冰雪、全年有梅花鹿的节庆文化。三要在项目引领上做文章。要围绕农业嘉年华总体规划,精准谋划项目,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和龙头企业,助推农业嘉年华建设。(四)不断提升农村设施环境。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强化典型引领。在巩固提升原有典型的基础上,要加大工作力度,务求突破。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产业支撑、农民参与、整合资源的原则,再培育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典型。全年打造精品示范村8个、精品屯15个,打造集检查参观、旅游观光、特色展示、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路4条。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是难点,要整合资源集中打点,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对外引进一点、区里奖补一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区里奖补实行先建后补,好的补,差的不补。二要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大力推进“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行规范化、长效化管理。区里给每个村投入5万元,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研究好模式,务必收到成效。深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全年植树造林2000公顷。加大村屯绿化美化力度,鼓励村屯多种树,提升村屯绿化水平。全力抓好春秋两季秸秆禁烧,多渠道开辟综合利用途径,坚决遏制露天焚烧秸秆。认真抓好河长制工作,进一步强化畜禽粪便处理和综合利用,不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高水环境保护水平。三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饮马河重点段治理、中部城市引水等10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1万亩,提高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改灶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00公里,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五)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始终把改革作为破解“三农”难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破解瓶颈制约,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重点抓好五方面改革:一要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收尾工作,全面落实好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土地承包政策,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同时,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使宅基地“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二要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要全面铺开,做好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工作,加快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要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按照方案安排,成立国有林总场,完善总场机构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妥善安置富余职工,确保林业资源监管高效有力、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林业系统和谐稳定。四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供销社职能改革,加强联合社和“新网”工程建设,全面深入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和成效,确保通过国家验收。五要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名,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0个、家庭农场40家,全区农村土地流转比例达到40%。在抓好以上五项任务的同时,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着重强化以下五项举措:
(一)抓重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长远,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和先后主次。刚才我讲到的五项任务,就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线路、重点环节抓好落实,着力以重点工作、重点区域的突破带动“三农”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二)抓典型。
从我区实际情况看,发展龙丰果、打造嘉年华、创建产业园、建设新农村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典型引路,让大家看到效果、主动跟进。抓典型要从打造、培育、推广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集中力量打造典型。整合资源,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打造一批产业园区、农业嘉年华、美丽乡村典型。二要善于总结培育典型。加强总结提炼、挖掘提升,在农业农村发展各方面选树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可看可学的榜样和标杆,每个乡镇(街道)都要拿出几个“双阳模式”或“双阳经验”来。三要积极宣传推广典型。对选树培育的先进典型,要形成可学可鉴的经验做法,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会等方式,分级分层推广交流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三)抓项目。
今后农业农村工作要实行项目化,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项目上,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供有力抓手。抓项目要从谋划、招商、争取、推进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强化项目谋划。乡村振兴是重大战略,也是重大机遇。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紧盯上级政策,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农业嘉年华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高标准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为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夯实基础。二要强化项目招商。瞄准国内外成功案例和重点企业,采取定向招商、叩门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综合实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三要强化项目争取。加大向上对接力度,敏锐捕捉项目信息、投资动态和政策导向,积极沟通争取,确保我区利益最大化。四要强化项目推进。对已敲定的农业农村重点项目,要逐一列出清单,明确序时进度和责任主体,全面加快项目开工、建设步伐。除云山外,今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实施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3个,重点项目要有规模、有质量。(四)抓创优。
创优就是既要创新也要争优。在创新方面,认真研究农业农村新情况新变化,虚心借鉴外地的新经验新模式,在制度设计、政策扶持、指导服务上想办法、出新招,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在争优方面,要不断强化“打先锋、站排头”工作理念,积极在产业园区建设、主导产业培育、农业嘉年华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方面争一流、出亮点,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树标杆、作典型。(五)抓融合。
要把种植结构调整、产业园区建设、农业嘉年华打造、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通盘考虑,实现各项工作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特别是要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工业”“农业+旅游业”“农业+教育文化产业”“农业+养生养老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商业”,等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连接、融合发展。二、关于脱贫攻坚工作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街道)、各职能部门、各包保帮扶单位、各村组和第一书记的共同努力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精准落实各项扶贫举措,切实强化产业支撑和项目带动,强力推进各项政策落实,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实现2199人脱贫、10个贫困村摘帽,超额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走在了全市前列,连续两年在全市考评中名列第一名。
虽然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脱贫攻坚力度有所弱化,氛围不浓,合力不强,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包保单位之间、第一书记之间相比,工作不平衡,参差不齐。二是脱贫攻坚精准度不够,识别、退出不够精准,程序不够严格,基础资料不够完善,扶贫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不够高。三是“一户一策”研究落实不够,产业就业项目不够多,支撑、覆盖能力有限,贫困人口的长效增收机制还不够完善。四是脱贫项目谋划不够、数量不多、推进速度不快,资金缺口较大,并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不够规范。五是贫困户“等靠要”和攀比思想比较严重,参与意识、配合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精准脱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2018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要以“质量提升年”为主线,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和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按照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的脱贫标准,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及刚性支出等因素,全力巩固10个贫困村、5776人脱贫成果,确保全年完成1个贫困村摘帽、191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为2020年全区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稳步进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重点抓好以下五项任务:
(一)强化产业扶贫力度,建立长效增收机制。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要加快发展脱贫产业,加快形成覆盖全部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产业项目支撑格局。一要选准产业项目。要结合地域资源优势,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集体经济、龙头企业、新兴业态、新型合作组织,发展脱贫致富项目。如果本村没有产业项目,不要盲目发展,鼓励跨村、跨乡嫁接区内龙头企业,发展脱贫项目。脱贫攻坚项目要选择那些有实力、有效益的企业,扶贫资金要尽量投入到流动资金环节。二要多渠道发展产业项目。主要有五个渠道:一是通过包保帮扶,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项目,实现自主发展产业覆盖一批。二是通过包保帮扶和政策扶持,促进贫困人口打工就业覆盖一批。三是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利用收益分红托管一批。四是通过小额信贷资金投入龙头企业,嫁接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并取得固定收益覆盖一批。五是通过贫困村、贫困户的土地等资产,采取入股、租赁、托管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招商引资项目的生产经营,实现资产收益覆盖一批。三要严格把握产业项目操作程序。要严格项目审核程序,在项目选择和审定过程中,各村要严格遵循“三会两公示”程序,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要保障资金安全,扶贫资金和小额信贷投放一定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嫁接企业要有相应的资产作抵押,并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每要进行审计。要合理分配收益,既要公开透明,又要公平公正,不能简单平均分配或者过高分红,引发攀比矛盾。(二)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不断释放政策红利。
政策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要进一步加大对扶贫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提升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确保政策落地生根,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益。一要强化政策培训。区扶贫办要协调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制定培训计划,梳理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对第一书记和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村党组织书记、包保帮扶单位分管领导、贫困户,开展全方位的政策培训,确保各级扶贫干部和贫困户吃透摸准各项扶贫政策。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成立培训小组,分区域、分批次深入村屯开展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的政策培训,做到政策培训全覆盖。二要强化政策宣传。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宣传单等媒介广泛宣传扶贫政策的同时,要通过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帮扶责任人入户口头讲解,进一步扩大政策宣传面和宣传效果。具体要做到“三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要有一份宣传方案,扶贫干部和贫困户要有一本政策宣传手册,职能部门、乡镇(街道)要有一名政策宣讲员。三要强化精准对接。职能部门要组织人员会同第一书记、村组干部入户走访,实施精准对接,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政策需求,落实政策帮扶,并建立精准施策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四要强化责任落实。从“点、线、面”三个维度确保全区扶贫政策对每个贫困人口全覆盖。职能部门承担政策落实主体责任,要抓好本部门“线上”的政策落实;各乡镇(街道)、各村承担政策落实的属地责任,要抓好本地“面上”的政策落实;第一书记、包保责任人要承担起政策落实的包保责任,抓好贫困户“点上”的政策落实,对包保贫困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对政策需求了然于胸,对政策落实跟进指导,确保政策落实取得实效。(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重点推进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两项工程,对贫困人口要实现全覆盖。同时,进一步加大道路改造、绿化美化、文体设施建设等方面力度,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改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人居环境。重点补齐三个短板:一要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今年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的最后一年,必须全部完成改造任务。住建局、扶贫办、各乡镇(街道)要对今年的危房改造户逐户走访调查,开展危房鉴定,落实建设条件,明确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危房改造要早谋划、早动手、早实施,争取春季开工率达到80%以上,必保10月底前全部竣工。二要全面完成安全饮水收尾工程。全面做好12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后续收尾完善工作,积极推进供水设备、管网铺设等工程,确保上半年全面完成。同时,按照上级要求,要深入研究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确保所有贫困户饮水安全。三要加强道路、绿化美化、文体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巩固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必保完成贫困村15公里砂石路和58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加大绿化美化和卫生环境整治力度,促进贫困村变为美丽乡村。整合上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政策资金,全面推进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村民的文化体育生活,调动和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四)不断强化基础工作,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要从注重减贫速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重点从四个方面提升质量:一要通过严格标准提升质量。在贫困人口识别上,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要做好入户走访和调查摸底工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该进来的一个不落,不该进来的一个不进。在贫困人口的退出上,要统筹贫困人口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按照退出的7项指标,逐户进行查验和对标,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在贫困村的退出上,要严格对照退出的15项指标,逐项对标对表,严把退出质量。二要通过规范程序提升质量。要认真执行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和资金、项目管理程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一个环节都不能落,确保经得起检验。三要通过夯实基础提升质量。每个贫困人口的识别和退出,包括每个扶贫项目,都要有规范的档案资料,并完整留存。档案不规范、不完整的,要抓紧完善,实行规范化管理。要加强信息平台动态管理,对有关数据和项目及时调整,确保平台数据与实际情况一致。四要通过扶智扶志提升质量。采取思想上积极引导、政策上鼓励支持、技术上宣传培训、项目上因户施策等举措,提高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参与度,克服“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五要通过完善制度提升质量。不断健全完善脱贫攻坚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源头控制,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由区扶贫办、财政局、各职能部门牵头,抓紧出台《扶贫项目库管理办法》《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对项目谋划、确定、实施、收益分配等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要强化制度执行,做到公开、规范、透明,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五)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全面加强作风建设。
今年是扶贫作风建设年,扶贫战线的全体同志要自觉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以扶贫作风的大转变实现扶贫质量的大提升。具体要压实三个责任,开展一次专项整治:一要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要严格落实区、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区扶贫办、各乡镇(街道)要配齐配强扶贫工作队伍,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乡镇(街道)每个月要至少召开1次脱贫攻坚专题会议,乡镇(街道)主管领导和包保责任人每个月要至少深入村屯2次,指导落实脱贫攻坚。二要压实包保部门帮扶责任。各包保部门要把脱贫攻坚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要靠前指挥,主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包保部门每个月要至少研究1次脱贫攻坚工作,主管领导和包保责任人每个月要至少进村入户2次。三要压实第一书记责任。要建立第一书记全面负责制,实现所有村第一书记全覆盖。第一书记要全方位、全口径抓好脱贫攻坚,保证驻村时间,区委组织部、扶贫办、各乡镇(街道)、各村要加强对第一书记的考核评价,并将第一书记鉴定、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使用、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效好的要选树典型,提拔重用,差的要通报批评,实行召回。四要开展作风专项整治。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要建立举报制度,组织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查处优亲厚友、挤占挪用、弄虚作假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和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扶贫资金是高压线,一旦触碰,从重从快处理,大家千万不要在扶贫资金上动念头。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要严肃追责问责,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在抓好以上五项重点任务的同时,我们要重点强化以下五项举措: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健全组织领导是保障,各乡镇(街道)、各包保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对缺岗缺位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要把有责任心、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扶贫机构,各乡镇(街道)至少安排3名扶贫办专职工作人员,不断充实区、乡两级扶贫机构力量。同时,要在工作经费、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工作待遇等方面为区、乡两级扶贫机构提供保障。(二)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
项目是扶贫关键,重点抓好谋划、推进、监管三个环节。抓好项目谋划环节,区扶贫办要组织各乡镇(街道)抓紧建立全区扶贫项目库,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时间段,围绕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进行认真谋划和包装,每个乡镇(街道)必保谋划扶贫项目10个以上。抓好项目推进环节,加大向上争取和对外协调力度,尽快完善项目落地条件,促进资金及早落实,项目及早落地,并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抓好项目监管环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区、乡两级项目监管领导小组要规范项目管理程序。各乡镇(街道)和区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等单位要加大扶贫资金项目监管力度,确保不出问题。(三)进一步强化典型引领。
典型是旗帜、是方向,要积极培育、发现和选树一批脱贫攻坚典型,每个乡镇(街道)要在所有贫困村打造成样板的基础上,树立2—3个非贫困村典型,培育一批贫困户脱贫典型;区扶贫办要发现一批包保部门典型、政策宣传落实典型,组织部门要选树一批第一书记典型和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典型。适当时机,全区要召开1次经验交流会,不断创造“双阳模式”,在全市保持领先水平。(四)进一步强化协调配合。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工作比较繁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村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部门与乡村,包保责任人与第一书记、村书记要步调一致、口径一致、信息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攻坚的浓厚氛围。(五)进一步强化督导考核。
督导考核是抓落实的重要抓手。一要强化调度。区扶贫办要加强工作调度,对项目进展、资金使用、政策落实情况,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社会养老保险等硬性任务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二要强化督促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各村、包保部门、职能部门工作情况开展联合督查,对第一书记驻村时间、走访入户、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等方面开展专项督查。同时,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第一书记、包保部门工作成效和贫困群众的满意度、知晓率开展评估调查。7月份要做一次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排名。三要强化成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突出考核内容,严格考核标准,严密考核程序,并将调度和督查结果列入日常考核指标。要加强考核结果应用,驻区部门的考核结果直接函告其上一级主管部门,并函告市扶贫办,提出处理建议。对没有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单位,年末绩效考评时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