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干果经济林建设项目汇报提纲
2014年干果经济林建设项目汇报提纲
XXX有限公司(合作社)XXX项目汇报材料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项目法人及联系电话:
建设性质:
建设时限:
一、企业(合作社、村委会)基本情况:企业性质(如以什么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成立时间、注册时间、注册资金、开户银行、银行信用等级、企业总资产万元、净资产万元。资产负债率(%)、员工情况。企业在建规模:如占地面积、苗木种类及数量等
二、拟建项目(本次申请)情况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进展情况(完成工程量,完成投资)资金筹措情况。
三、前置手续完善及其它情况
1、是否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明确项目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主要建设内容、投资及资金来源以及预期效益等,并说明项目村或农民合作社的有关情
况。
2、项目区位置图、现状图及工程布局图、项目法人证明材料、土地权属证明、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承诺、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等相关材料
3、土地是否自有,是否新征土地。
4、项目带动农民增收模式作用及效益等情况。
四、关于干果经济林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填写及上报资料的要求:
所要求填写的内容应如实填写,不能有空格,资产负债率用%号,申请省投资按扶持标准要求填写。填写的基本情况表的数字要和项目简要汇报材料相一致。
上报资料:
1、县发改局申报文件。
2、企业项目基本情况表(附件2)。
3、项目汇报材料。
4、已办结的前置手续复印件。上述资料统一装订并带电子版。
建议县发改局应帮助企业认真把好资料上报关,凡资料不实、不全、前后矛盾、前置手续不全或无法补充的项目、不按提纲要求编写汇报材料及填写基本情况表的,不予上报。
先按此提纲准备材料,新指南下达后再另行补充。
农经科
年月日
第二篇:干果经济林工作总结
干果经济林工作总结 Xxxx 区位于**市的最北端 , 全区 辖 3 乡 2 镇 9 个街办,90 个行政村、53 个社区,总人口 36.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9.8 万人,是全市农村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的一个城区。
一、基本情况 全区总土地面积 44.76 万亩,山区、丘**区面积占 70%,干果经济林果园总面积 1.272 万亩,其中结果面积约 0.70038 万亩,果品产量 103.6 万公斤,总收入 808.6 万元。据统计,我区干果经济林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我区红枣、核桃分布广泛,一般都是零星栽植,多栽于路旁、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在山区主要栽于梯田道上,有的一直栽到山腰,成片很少,面积、株数无法统计。它们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病虫害繁多,造成产量低、质量差,所以一般只是满足自给,以食用为主,很少进行贸易和加工。二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区 4 个乡镇、街办发展了枣树 4876.8 亩 , 植树 292608 株 , 核桃 516.2 亩 , 植树 28391 株 , 这些地方都是集中连片 , 形成了规模性发展 , 经过近几年的补植补种 , 成活率在逐年的上升 , 效益在逐渐的显现。三是今年退耕还林巩固成果项目干果经济林在 xx、xx2 个乡镇、街办完成 1100 亩,主要树种有核桃,成活率达到 85% 以上。四是马头水乡立足本乡实际,依靠多福寺、河二库、幸福林等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第三篇:干果经济林种植合同书
干果经济林种植合同书
甲方:南王村村民委员会 乙方:
为积极响应政府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的号召,我村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谁负责的方针,计划在后山发展干果经济林种植基地,为进行规范管理,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在南王村后山劳力地(小地名)种植 亩核桃,甲方负责出地,乙方负责投资种植管理,乙方保证每亩种植苗木22株,株行距5Ⅹ6米。栽苗后一年之内乙方保证在林业局验收时每亩成活率达到90%,如验收合格,政府将给予每亩200元的补贴。三年后成活率达到100%,三年后成活率如达不到100%,则乙方地块属自行放弃,该地块则归村委会管理。
二、乙方不得在干果经济林内种植任何作物,如确有需要,只可种植低杆作物,切不可损坏苗木。如有损坏苗木的责任自负,并且必须负责补栽成活。
三、全村村民及乙方不得在干果经济林地里放牛、羊或有破坏苗木成长的行为,全村村民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维护乙方及村民利益。若有违反者,责任自负,轻者负责补种成活;重者则追究经济责任,直径十公分以下每株处以300元,直径十公分以上处以每株500元以上不等的经济处罚。
四、甲方为乙方提供苗种,乙方负责先交苗种费,每亩22株,每株以 元收取,乙方向甲方取苗时必须将苗木费结算清甲方才可以给乙方苗种。
五、如有在甲方规划范围内不愿服从甲方的一切安排,不愿种植干果经济林者,此地块与乙方(村民)无关,甲方有权收回所涉及的地块,并另行处理给其他人,有便于甲方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六、甲乙双方签订本合同后,双方则开始履行各自义务,甲方为乙方免费提供土地,如国家出台有关文件统一收回土地,甲方将乙方干果经济林地进行收回,除此之外,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回乙方干果经济林地。同时乙方也不得将其地块作为其它用地,只能服从村委会管理。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更改无效,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南王村村委会 负责人: 乙方:
第四篇:干果经济林实施方案
琴峪村干部下乡增收计划
———干果经济林种植项目建议书
为加快干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我村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结我村实际,特制定琴峪村100亩干果经济林种植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创新发展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坚持扩大面积与提高单产并重,强化管理和服务,把干果产业培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优化区域布局,做到适地适树,按照不同的种植规模和经营类型进行分类指导。
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加强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干果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三、目标任务
按照县帮扶单位公安局和乡党委政府的要求,2012年在深沟种植干果100亩。
四、主要措施及效益分析 方案一:
按标准化建园模式建园,树上干杏包括制干杏和鲜食杏两种,定植3年开始结果,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鲜果1.5-2吨,经过加工后干鲜比例为1:3.5,每亩干果350-400公斤,制干杏:价格30元/公斤,产值10500-12000元,每亩开支600元。
方案二:
核桃园的间作,已成为现代核桃栽培的重要发展趋势。核桃园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提高经济效益,使长远和当年的利益得到互补,做到以短养长,相得益彰。在田间管理方面可以做到果粮兼顾,节省人力物力。因此,幼龄核桃园进行间和是十分必要的。
以10亩为例,每亩栽核桃37株(3米×6米),间作中华梨枣,每亩栽枣苗185株(0.6米×6米)栽植期10年。
(一)投入:
1、核桃
苗木费:10亩×1年×37株×10元/株=3,700元
土地税费:10亩×1年×150元/亩=15,000元
整地费用:10亩×1年×60元/亩=600元
植树费用:10亩×1年×30元/亩=300元
肥料及人工费:10亩×10年×40元/亩=4,000元
农药及人工费:10亩×10年×10元/亩=1,000元
浇水及人工费:10亩×10年×30元/亩=3,000元 覆膜及人工费:10亩×1年×2元/亩=20元
防寒人工费:10亩×2年×12元/亩=240元
其它费用:10亩×10年×10元/亩=1,000元
合计:28,860元
2、大枣
苗 木 费:10亩×1年×185株×3元/株=5,550元
整地费用:10亩×1年×60元/亩=600元
植树费用:10亩×1年×30元/亩=300元
肥料及人工费:10亩×10年×40元/亩=4,000元
农药及人工费:10亩×10年×10元/亩=1,000元
浇水及人工费:10亩×10年×20元/亩=2,000元
覆膜及人工费:10亩×1年×2元/亩=20元
防寒人工费:10亩×1年×12元/亩=120元
其它费用:10亩×10年×10元/亩=1,000元
合计:14,590元
注:十年10亩总投入核桃28,860元+大枣14,590元=43,450元,平均每年每亩投入43,450÷10÷10=434.5元
(二)产出
1、核桃
第三年:10亩×12公斤/亩×20元/公斤=2,400元
第四年:10亩×18公斤/亩×20元/公斤=3,600元
第五年:10亩×35公斤/亩×20元/公斤=7,000元 第六年:10亩×57公斤/亩×20元/公斤=11,400元
第七年:10亩×126公斤/亩×20元/公斤=25,200元
第八年:10亩×218公斤/亩×20元/公斤=43,600元
第九年:10亩×260公斤/亩×20元/公斤=52,000元
第十年:10亩×314公斤/亩×20元/公斤=62,800元
合 计:10亩×1,040公斤/亩×20元/公斤=208,000元
2、大枣
第一年:10亩×25公斤/亩×4元/公斤=1,000元
第二年:10亩×150公斤/亩×4元/公斤=6,000元
第三年:10亩×180公斤/亩×4元/公斤=7,200元
第四年:10亩×450公斤/亩×4元/公斤=18,000元
第五年:10亩×450公斤/亩×4元/公斤=18,000元
第六年:10亩×650公斤/亩×4元/公斤=26,000元
第七年:10亩×850公斤/亩×4元/公斤=34,000元
第八年:10亩×900公斤/亩×4元/公斤=36,000元
第九年:10亩×700公斤/亩×4元/公斤=28,000元
第十年:10亩×600公斤/亩×4元/公斤=24,000元
合计:10亩×4955公斤/亩×4元/公斤=198,200元
注:十年10亩累计收入208,000元+190,200元=406,200元,平均每年每亩收入406,200元÷10÷10=4,062元
分析:十年总收入406,200元减总投入43,450元,利润354,750元;平均每年每亩纯利润是3,627元。核桃是结果早、效益长、后期投入少的干果树种,其盛果期在10年以后,受益期超过百年,一次投资终生受益,可称得上是“摇钱树”。枣树是结果早、见效快的树种,栽后当年见效,3—7年为盛果期,寿命期12—15年。可见核桃和大枣间作立体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土地,以短养长、利益互补,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是目前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的优良间作方式之一。
二○一二年五月
第五篇:经济林建设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经济林建设项目建议书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
1、总论
项目区林业发展还存在着森林资源质量较低,整体生态功能脆弱;林业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缺乏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林业改革相对滞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林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1.1 项目概要
项目的建设突出生态治理的作用,同时兼顾经济社会效益,集中表现在:
通过人工营造干果经济林和经济林与工程设施相配套的水路及护林设施,使山体原本荒芜、破碎,岩石裸露的面貌得以彻底改观,特别是大面积的封育区将是灌草茂盛,并能萌生大量的榛子、油松等乔木树种,可以达到疏林密度,原有的油松散生木通过加强管理,生长速度将加快。人工经济林工程的实施,将使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0.3个百分点,可以有效地控制1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经济林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它应有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保护了近四万亩农田,亩产量预计将增长15%,产值将增加300万元。
1.2编制依据
1.2.1《中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1.2.2《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
1.2.3《中国林业建设质量手册》
1.2.4《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技术指标
当年苗木成活率85%以上;主要分为造林小班面积核实率100%;当年造林小班合格率100%;经济林混交造林面积达到60%以上。
1.3.2整地标准
采用径流整地、穴状整地,个别地段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规格为6 0×4 0×3 0厘米,外高内低,呈反坡形;穴状整地规格为6 0×6 0×6 0厘米,株行距为2米×3米,密度为110穴/亩(块状)。
1.3.3苗木标准
栽植经济林树种为油松、、侧柏、刺槐和山杏,其中刺槐、山杏苗木是二年生l、Ⅱ级裸根苗或营养杯苗,苗木无病虫害,无损伤,根系完整,裸根苗栽植时应截杆;侧柏和油松苗为二年生l、Ⅱ级容器苗,要求树冠整齐,生长旺盛的优质壮苗。经济林树种为辽核系列、中林系列,苗高50公分以上的嫁接苗。
1.3.3配置模式
经济林采用块状混交方式及针叶与阔叶混交方法。具体为侧柏与刺槐、油松与山杏混交,比例为50:50。经济林采用核桃纯林方式。
1.3.4幼林抚育
为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对新造林采取锄草和扩穴、松土等措施,抚育时间为7、9月。
1.4结论
1.4.1项目建设的作用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给全县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完全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对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1.4.2项目投资的可行性
1.4.2.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工作制度健全到位。
2000年实施经济林建设工程以来,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林业、水利、农业、农发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领导组,领导组全面负责经济林工程的组织、规划、协调、管护和实施工作,领导组在林业局设立经济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工程规划、技术指导与检查验收三个小组,工程规划组负责项目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制定;技术领导组负责项目
的技术指导工作,专门委派3名同志对工程作全过程监理和技术指导,确定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量;检查验收组负责对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审计部门对项目单位进行审计。自始自终参加监督和协调,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及意义
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地面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度,提高区域性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带动周边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增加农民农业收入,还可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该项目的实施可从生态效益、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带动周边农户造林积极性等多方面分析是完全必要的:
1、经济林工程的实施,可使山体原本荒芜、破碎,岩石裸露的面貌得以彻底改观,特别是大面积的封育区将是灌草茂盛,并能萌生大量的榛子、油松等乔木树种,可以达到疏林密度,原有的油松散生木通过加强管理,生长速度将加快。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
2、经济林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它应有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农田,增加亩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3、通过经济林工程的建设,将统一项目区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明确奋斗目标,群众植树造林步伐将加快,项目区村容、村貌等整体改观。
4、随着工程治理的深入开展,乔灌草立体结构将日趋完善,从而越来越发挥出更大的生态功能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干年后,项目区将成为山川秀美,林茂粮丰的生态区。
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项目区内建有蓄水池多处可满足工程浇苗用水,同时有专用拉水车4台,拉苗工具车5台,工程修路铲车1台等设施,这些都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利保障。
我们采取“苗木培育与工程造林同步发展,基地育苗、精品实施”的方针,采用“建设单位建立主干苗圃;就地大搞容器育苗;突出发展乡土树种;苗木数量自给有余;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原则。
4.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某某县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由某某县林业局承建。现有干部职工54人,其中有林业总工程师1人,林业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22人。
4.1雄厚的技术实力
某某县林业局有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多年承建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的先进经验。
4.2优质的苗木保证
某某县有三个规模型苗圃,育苗400万株,品种有油松、侧柏、桧柏、山杏、刺槐等40多个品种,这样两个林场就可以实现就地取苗,就地栽植,有力地保证了苗木的成活力,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4.3丰富的营林经验
近年来,项目区先后承揽了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国道省道绿化工程等重大林业工程的建设任务,完成人工造林6.93万亩,封山育林4.58万亩,工程总量是过去四十年的造林面积的1.5倍,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
4.4科学的造林技术
经过多年的造林实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干旱阳坡造林技术。
4.4.1径流林业整地技术
为了扩大苗木生长的营养供给体,并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最大限度地进行坡面截流,提高栽植穴土壤含水量,采用“**二”大鱼鳞坑整地,沿等高
线品字排列、石块围边、垫土回坑、穴面呈里低外高反坡,每亩整地55穴,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环境恶劣,小环境优越”的问题。土土山区则采用隔坡水平带整地方式,带宽1米,深0.5米,长度沿等高线、地形而定,带面里低外高呈反坡,起到活土层深,最大限度地拦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4.4.2大容器苗造林技术
两个林场采用大容器,把2年生的实生苗培植到大容器袋中培育半年以上进行造林,成活率达97%以上。
4.4.3裸根大苗带土坨浇根宝溶液造林技术
定植2年生油松、侧柏1—2年,然后带土坨上山造林,用根宝溶液底水或施抗旱剂并浇底水,土坨直径20—30cm,苗木根系生长环境基本不变,同大容器苗造林一样,虽然苗木运输及上山造林费时费力增加了成本,但成活率达95%左右。
4.4.4混交林营造技术
林场大力营造不规则的块状混交林,以实现生态树种经济化,野生资源栽培化。一是保证苗木生长的营养供给,二是利于灌草生长,进而形成乔灌草复层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也减轻了病虫害防治与防林防火的压力。
4.4.5覆盖林业技术
栽植后就地取材石片进行整穴覆盖,避免杂草丛生与苗木争水争肥,避免了松土除草,也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一举多得。
5.项目建设方案
5.1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5.1.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精神,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该善区域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
加强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农村产业机构和资源配置。同时进一步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兴林与富民的和谐统一。
5.1.2指导原则
(1)工程选择造林地时坚持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的相结合原则。
(2)工程坚持造林模式科学、施工精细的原则。如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大苗栽植等模式,既提高了苗木成活率,又增加苗木多样性,同时有效地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3)工程坚持以先进造林技术,促进工程质量提高的原则。如采用径流林业整地技术、大容器苗造林技术、裸根大苗带土坨浇根宝溶液造林技术、混交林营造技术、覆盖林业技术等技术都能进一步提高工程的造林成活率。
(4)工程坚持提高质量标准,建设精品工程的原则。要破除传统观念,树立精品意识,采用大苗、容器苗栽植等方式,并加大科技造林和管护力度,作到一次成效,一次成林。
5.1.3建设目标
项目的建设突出生态治理的作用,同时兼顾经济社会效益,集中表现在:
1、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以及与工程设施相配套的水路及护林设施,使山体原本荒芜、破碎,岩石裸露的面貌得以彻底改观,特别是大面积的封育区将是灌草茂盛,并能萌生大量的榛子、油松等乔木树种,可以达到疏林密度,原有的油松散生木通过加强管理,生长速度将加快。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的实施,将使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0.3个百分点,可以有效地控制1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2、经济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它应有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同时有效地保护了近四万亩农田,亩产量预计将增长18%,产值将增加350万元。
3、通过经济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将统一项目区广大农村干部的思想,明确奋斗目标,群众造林和四旁植树步伐将加快,项目区村容、村貌等整体改观。
4、随着工程治理的深入开展,乔灌草立体结构将日趋完善,从而越来越发挥出更大的生态功能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若干年后,项目区将成为山川秀美,林茂粮丰的生态区。
5.2规模与布局
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包括人工造林0.2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
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人工造林工程区在某某县大寨镇土巷村1000亩、西寨乡寺上村1000亩;封山育林工程区在沾尚镇西峪口村2500亩、赵壁乡黄岩村2500亩。
5.3技术措施方案
5.3.1人工造林技术方案
(1)造林地现状
该人工造林地是宜林荒山和荒地,属于低中山土石山区,土壤属褐土类的山地褐土,在淋溶褐土之下,以石灰岩、沙页岩质、黄土质为基础,大多数为粗骨性土壤,土壤厚度约为40—80cm左右。土壤结构好,持水能力和保肥能力高。该区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刺槐、杨树、栎树等,灌木主要有黄栌、黄刺玫、沙棘、荆条、皂角、狼芽刺等,草类有白草、铁杆蒿等。
(2)林种选择
依据我省荒山立地条件,项目建设为经济林防护林。
(3)树种选择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做到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生物学和生态性的一致性,阳坡、半阳坡树种选择侧柏、刺槐,阴坡、半阴坡树种选择油松、山杏。
(4)整地
根据造林树种及及造林地立地条件,采用径流整地、穴状整地,个别地段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规格为6 0×4 0×3 0厘米,外高内低,呈反坡形;穴状整地规格为6 0×6 0×6 0厘米,株行距为2米×3米,密度为110穴/亩(块状)。
(5)苗木与植苗
栽植树种为刺槐、侧柏、、山杏和油松苗,其中刺槐、山杏苗木是二年生l、Ⅱ级裸根苗或营养杯苗,苗木无病虫害,无损伤,根系完整,裸根苗栽植时应截杆;侧柏和油松苗为二年生l、Ⅱ级容器苗,要求树冠整齐,生长旺盛的优质壮苗,针叶树容器苗栽植时要把容器袋撕破或去掉,栽植深度要超过容器袋上口5-10cm。用熟土回填覆盖,最后用地膜或石片覆盖,也可用草皮翻盖。
(6)配置模式
造林采用块状混交方式及针叶与阔叶混交方法。具体为侧柏与刺槐、油松与山杏混交,比例为50:50。
(7)抚育管护
为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对新造林采取锄草和扩穴、松土等措施,抚育时间为7、9月。
(8)苗木供应保障
在苗木供应中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抽调专职领导、专门人员对苗木从选苗、起苗、包装、运苗、假植、栽植等每个环节认真检查验收。二是要严格标准,严格把关。按照造林设计和苗木分级标准选苗期,不合格苗木不能进入造林工地。三是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河南省林木种子条例》,严格两证一签制度,以保证苗木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
5.3.2封山育林技术方案
5.3.2.1封育区现状
通过调查,封山育林区海拨1200—1600米,降雨量400—500毫米之间,土壤为山地褐土,平均厚度为20厘米。每公顷现有油松母树每公顷30株,平均年龄30年,平均高3米,平均胸径8厘米。现有幼苗、幼树平均每公顷80株,平均年龄5年,平均高0.6米,平均胸径符合封山育林条件。
5.3.2.2封育类型
封育类型为乔灌型
5.3.2.3封育方式
封育方式为全封
5.3.2.4封育年限
封育年限为8年从-2018年底
5.3.2.5封育措施
5.2.5.1封禁措施
3厘米。灌木盖度平均为20%,在封育年限内,按照“预防为主,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火、病、虫、鼠、兔等灾害的防治措施,要避免环境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做好相应的预测,预防工作,对封育区要设置警示标志。在封育区边界明显的主要山口、沟口、路口树立坚固的标牌,标明工程名称,在封区四周范围、面积、年限、方式、措施、责任人等内容,1500亩以上至少应设立1块固定标牌,人烟稀少的区域可相对减少,标牌不小于1.2×1米。
人工巡护。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设置管护机构和专职或兼职护林员,每个护林员管护面积为一般为1500亩—4500亩,在警护困难的封育区可在要塞口、沟口、路口、设峭卡加强封育区管护。
设置围栏。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可设置机械围栏、围壕(沟)或栽植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围封,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可设置界桩以示界线。用石块垒2m×0.8m的圆锥形石柱,用白灰涂刷,标明封育区的边界范围。
5.2.5.2育林措施
对封育区内有萌檗能力的乔、灌木幼树母树,可根据需要进行平茬或断根复壮,对封育区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地块,可按封育类型、成效要求进行补植补播。对封育区内树木株数少、郁闭度和盖度低且分布不均的小班,应采取树冠下、林中空地补植或补播的人工促进方法育林。对树种单一和结构层次简单的小班,可采取点状、团状、疏伐的方法透光,促进林下幼苗、幼树生长,逐渐形成异龄复层结构的林分。
在封育年限内,根据当地条件,对符合封育目标或价值较高的乔、灌树种,可重点采取除草、松土、除檗、间苗、抗旱等培育措施。
5.3管护
有完善的管护措施,项目区吸取以前精品变次品,次品成废品的教训,重视了工程的后期管护,政府加强了管护力度,制定了完善的管护措施,县政府以(2002)56号文件形式将生态工程区实行全面禁牧的通告下发全县,同时
还制作县政府封山禁牧碑2000块,分别树立在工程区各路口,实施单位加大了管护投资,成立了由300村共计550人组成的专门管护队伍,常年对历年来的工程进行管护补植,保障了生态工程林木的正常生长。
5.4实施进度安排
人工造林2010年雨季和秋季开始整地,3-5月栽植,5月底栽植完成,7月至9月幼林抚育,10月进行验收和补植;封山育林3月、4月开始铲播和人工补植,铲播和补植的同时进行铁丝网封山,4月底铲播结束,5月底人工补植结束。
6.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
6.1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植苗造林投资80万元,植苗造林任务2000亩,每亩按400元概算。其中苗木费70元(110株/亩),补植费每亩15元/3年,管护费每亩15元/3年,整地人工费用240元(每亩用工4个,每工60
元),栽植人工费用60元(每亩用工1个,每工50元)。封山育林投资35万元,封山育林任务5000亩,每亩按70元概算。管理费为5万元(按财政总投资3.5%计算)。
6.2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中央农发资金80万元;省财政配套32万元;市财政配套4万元、县财政配套4万元。
7.效益与风险分析
7.1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植被将大幅度增加,项目区可新增林地667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5个百分点,有效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发挥林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保护和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2经济效益
7.2.1该项目实施需要大量的苗木和劳力,这样可带动本地苗木的销售和解决部分剩余劳力,增加农民部分收入。
7.2.2 项目实施后带动农户增收情况
项目的实施可以吸引项目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能改变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田稳产、高产,增加农民农业收入,还可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7.3社会效益
随着环境质量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带动苗木种苗和销售体系形成。加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早日实现。
7.4风险分析
项目的实施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旱灾、病虫灾、地质灾害),我们要加
强预测预报,做到防患与未然,采取一切抗旱措施,确保苗木成活。
8.保障措施
8.1领导保障
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有利配合,某某自94年实施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以来,就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林业、水利、农业、农发办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领导组,领导组全面负责经济林绿化工程的组织、规划、协调、管护和实施工作,领导组在林业局设立经济林绿化工程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工程规划、技术指导与检查验收三个小组,工程规划组负责项目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制定;技术领导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确定工程建设内容和工程量;检查验收组负责对项目实施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审计部门对项目单位进行审计。自始自终参加监督和协调,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8.2技术保障
有乡村出荒山,林场出技术资金合作造林的良好机制,有抗旱造林技术保障,项目区自从二00二年以来,在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逐年增加科技含量,引进先进的造林技术和营林经验,由原来的容器苗栽植,采用普通阴坡育苗阴坡栽,阳坡育苗阳坡栽的抗旱技术,提高到采用节水整地技术,截干造林技术、ABT生根粉和抗旱保水剂的使用等,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8.3组织保障
项目区实施经济林绿化示范工程以来,采取股份制形式由造林专业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以前大大提高,使经济林绿化的投资效益进一步增强,加快了国土绿化的进程。
8.4宣传保障
我们坚持科技兴林,把提高基层一线人员的技术素质作为重头戏,大力进行科技推广及技术培训,不短引进先进的造林经验、技术和新品种,有效的提
高了工程质量。
8.5资金保障
对经济林专项资金管理,采取县和工程队两级管理,绝对杜绝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等现象,贯彻专款专用,专款专帐,专款专户的原则,为了把专项资金管好用好,在资金的投放上采取资助资金与工程任务,质量标准,效益情况实行挂钩考核的办法。
8.6管护保障
项目区吸取以前精品变次品,次品成废品的教训,重视了工程的后期管护,政府加强了管护力度,制定了完善的管护措施,县政府以(2002)56号文件形式将生态工程区实行全面禁牧的通告下发全县,同时还制作县政府封山禁牧碑2000块,分别树立在工程区各路口,实施单位加大了管护投资,成立了由300村共计550人组成的专门管护队伍,常年对历年来的工程进行管护补植,保障了生态工程林木的正常生长。
8.7避险保障
我们积极加强预测预报,做到防患与未然,采取一切抗旱措施,确保苗木成活,提高工程质量,把工程风险即时预防且降低到最底限度。
9、结论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植被将大幅度增加,项目区可新增林地400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有效控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发挥林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同时该项目实施需要大量的苗木和劳力,这样可带动本地苗木的销售和解决部分剩余劳力,增加农民部分收入和带动农户增收,保护和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又有利地加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