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意义的调查问卷
关于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意义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现在就读的年级: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3.您会主动去学习和了解一些过去的红色革命事迹吗?
□会□不会
4.你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红色革命事迹?(多选)
□网上查询□书刊杂志□电视媒体□课本知识□亲朋亲诉□参观旅游
5.学习红色革命事迹对你有什么帮助?
□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铭记历史,加强自己的爱国心□了解过去,启迪和指导未来□没有实质好处
6.你是否经常参与学校有关红色革命题材的活动?
□经常□偶尔□没有
7.你觉得红色革命精神是否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比较大的关系□关系不大□完全没有关系
8.你认为传统的红色经典不能吸引你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内容呆板无新意□对革命事迹不感兴趣□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缺乏亲身体验无切实感受□形式单一□其他
9. 如果学校计划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你希望是何种形式?(多选)□教科书□展板,报纸等实物媒体□网络,电视媒体□参观革命遗址□吊念革命先烈□集体组织学习□其他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民协会在哪里?
□湖南湘潭□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萧山衙前
非常感谢您的参与!
第二篇:浅析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内容摘要:一个人的信念,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一代青年人的信念,成就一个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担当起青年人的责任,用同样的青春去书写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这就是一百年后的我们向一百年前的他们所许下的最庄重的诺言!我们将自己的人生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入中华文化的传承,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红色文化 当代大学生 影响 继承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它是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特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社会圭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天然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力支撑。红色文化的实质主要体现为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精神、群众利益至上、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千百万革命志士前仆后继推翻“三座大山”的文化,也是人民军队英勇善战打败中外强敌的文化,还是亿万人民鼓足干劲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它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大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红色文化建设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坐标与社会发展的导向。
大学是一块圣地。在这里成长着中国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先于天下的严峻思考,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报道:粗心男子丢失“买房巨款” 天大研究生苦等6小时完璧归,我认为这种极度负责任的态度,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的思想品质正是在年轻的大学生中急于提倡和弘扬的,这种精神和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从他身上投射出的品德和风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红色文化核心精神内涵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形成和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融合、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形式。它植根于中国土壤,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产生。审视和回顾“红色文化”的发生历程,可以发现红色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和艰苦奋斗等四方面。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推进,红色文化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仍然巨大,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基于中国革命实践和历史文化的一种先进文化。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是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先烈从事革命活动的鲜活而生动的历史见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历史见证。
如今,中国已经告别了积贫积弱的历史,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顺利实现,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只有拥有强大的国力,国家才能免受外来侵略和压迫,坚定不移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强国观念,发奋图强,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二)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离不开红色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主要价值体现之一。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三观”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思想基础。
弘扬红色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现实需要。红色文化蕴含着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马克思主义荣辱观在内涵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促使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
(三)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精神正如毛泽东所说:“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被我们战胜的”。依靠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困难和挑战。团结协作精神在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工作成绩。无论是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还是2009年的抗击“禽流感”战役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中抢险救灾,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的高贵精神,无私奉献,为抗震救灾的胜利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以人为本的精神,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与团结协作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密切相关,有了团结协作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作指导,才有可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前进的道路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一个人的信念,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一代青年人的信念,成就一个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担当起青年人的责任,用同样的青春去书写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这就是一百年后的我们向一百年前的他们所许下的最庄重的诺言!我们将自己的人生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入中华文化的传承,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红色网
【2】刘丽平,李水弟.“红色文化”价值形态与开发策略探析[J]_职业圈,2o07(O6x):4—5.
【3】]关于共产国际的解散问题的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张耀灿,徐志远.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M】.武汉:湖北教育报刊社,2003(9):14—17.
【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3).
【6】邓显超.关于弘扬苏区精神与提升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思考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1):59—61. 【7】王小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建设的问题及原因探析叨.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2):49—51.
第三篇: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问卷
被访问者的信息:性别 □男□女
1、您平时接触较多的媒体有(A D)(多选)
A、手机B、电视C、广播D、网络E、报刊F、杂志
2、您认为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A B F)(多选)
A、发短信B、打电话C、玩游戏D、上网
E、听音乐F、其它__
3、手机上网对您的影响主要有哪些?(B D)(多选)
A、获取学习资源B、促进与他人的交流
C、无心学习D、了解时事E、其它__
4、您使用较多的手机功能有哪些(A B C)(多选)
A、短信B、QQ/飞信/人人C、听音乐看视频
D、看小说E、看新闻F、其他__
5、您使用短信的主要用途是什么?(A B C D)(多选)
A、事务通信B、聊天和娱乐C、日常问候
D、信息咨询E、其它__
6、您平日里经常什么时候玩手机?(A D)(多选)
A、上课听不进去时B、下课
C、随时,想玩就玩D、等人或排队时
7、您平时手机上网时间多长?(A)(单选)
A、1小时以下B、1~3小时C、3小时以上
8、上课时间,您身边的同学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吗?(B)(单选)
A、很普遍B、较普遍C、较少D、无
9、您每月平均手机费用是多少?(B)(单选)
A、30元以下B、30~40元C、40元以上
10、买手机的时候,您最看重的是什么?(A)(单选)
A、外形B、相素C、网络功能D、其它__
11、您是否有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A)(单选)
A、是B、否C、其它__
12、您认为大学生是否有能力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A)(单选)
A、是的,可以B、否,一玩就不想做其它事
C、视情况而定D、其他__
13、您是否有来短信或来电震动的错觉吗?(C)(单选)
A、经常B、有时C、极少D、没有
14、如果手机不再身边,你是否会觉得(A)(单选)
A、与别人联系起来很不方便B、没影响
C、心里空虚,害怕有短信或漏接来电D、其它__
15、您认为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C)(单选)
A、利大于弊B、正面的,促进学习生活
C、弊大于利D、负面的,阻碍学习生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
第四篇:传统道德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意义
传统道德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意义
2011946074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传统道德在当代大学生社会生活中得影响和意义,指出传统道德在如今社会群体中得缺失和压力,进一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全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阐述两种不同的观点:传统道德在社会的缺失和如何重塑人们的道德观。并指出当代大学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章最后提出应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关键词】 传统道德 继承 弘扬 缺失 重塑
引言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中得道德激荡,应正确认识传统道德的作用,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在道德主体中完善自身。
一、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的意义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
(1)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3)(4)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6)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还有谦虚自律,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厚。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需要。
(2)在需求。
(3)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
二、道德的市场色彩—中国法律制度的缺陷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社会更是将一切理想的存在变成实体性存在,利益取代了德性,在人类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自我的快乐扩大,使自己资产增值,是人们第一关心的问题,而人的道德心又与人的行为动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现代的人们更习惯于视道德为一种个人与他人或社会的特殊交换,相信只
有利益不会撒谎,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人格信任关系被货币信任所取代。这种道德利益交换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调控着个人及社会道德的生成,使道德带有明显的自我功利色彩。
在道德交换中,道德成本也是人们所计较的,虽然这个行为是人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当违反道德成本过低,而遵守道德的成本太高时,人们选择的往往是成本低的不道德。
举个例子,就拿厦门的公交系统来说吧!厦门的公交无论是在上下班还是其他时间通常都是非常拥挤的,而挤公交这是让所有的人都头疼的一件事,公交文明在厦门以及全国都很难实现。现在假如有一个很反感乘公交挤车的人最后也加入了挤公交的行列,是因为在挤车的那一霎那间他得大脑中形成了关于要不要挤车的成本计算:如果不挤上这趟车,下一趟什么时候来都不知道,如果上班迟到了扣除的奖金加上受到上司的批评,甚至可能因此失去工作等等。这样一计算,排队等车的成本或代价太高,于是,几乎不费成本的挤公交成了他的选择,道德轻而易举地抛之脑后。中国人挤公交不是因为中国人有挤公交的偏好,而是排队的道德成本太大了,而道德成本远远高于不道德成本,这是制度的错而不是道德的错,制度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道德是市场的。类似于挤公交这样的道德成本计算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因为道德的代价总是大于不道德成本,所以造成社会见义勇为行为的稀缺。
三、传统道德常遭蹂躏—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欺凌
当代社会不仅仅出现了反道德,更有甚者,现代社会出现了一种更可怕,可悲的现象,那就是道德蹂躏。对此,人类常常自我安慰地解释说这些现象都是社会变迁的的产物,中国人对这种道德蹂躏的现象,常以局外人的身份将其归之于西方文化的产
物,并且以一种道德优势的态度来批判这种异己文化,但是这种态度有太强的政治色彩或者说狭隘的民族自我情感。传统时代,人们评价人的标准是好人和坏人,君子和小人,道德意义非常浓厚,但是儒家耗时几千年所构筑的庞大而厚重的君子小人文化体系,却经不起现代经济的一阵轻风。当道德不再成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当我们不在以君子,小人,好人,坏人来看人而以穷人,富人,当官的,老百姓来评价一个人的时候,道德的权威性就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开始消失了。
例如,当代中国存在着这样一部分强势群体,他们用道德来约束别人,让别人遵守道德以保证他们的平静而尊贵的生活不被打扰。从河北“李刚案”中不难看出,的确中国现阶段存在着这一部分特权阶级。他们以自己的强势身份蹂躏着弱势群体。对于那些身处社会强势之人而言,道德很少有实在的用途,与他们手中握有的各种社会资源相比,道德的价值微乎其微,钱与权就可以保证一切,甚至可以把不道德变成道德,使道德永远站在自己的一边。中国的红十字会管理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2011年6月20日,郭美玲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因为郭美美,中国红十字会身陷一场史无前例的质疑之中。它旗下一个名为“商红会”的机构,冉冉升起,成为今夏最为耀眼的名词之一。让我们回归慈善的本原。《魏书·崔光传》有云,“ 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简言之,慈善,是不附加任何要求的事情,让人的心灵安享愉悦与满足。而《大美百科全书》释义“慈善事业”为,“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它借由金钱的捐助和其他服务,来提升人类的福祉。”而如果不是这样呢?如若这一福祉,实际上是被极少数人所占据的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红十字会所接受的善款流向一直被认为是公开透明度不够。公众的怒火与质疑再一次倾情爆发,其原因乃是:有些打着“红十字”招牌的慈善公益活动,是否已经或正在成为某些组织与个人让渡利益的渠道?郭美美的背后,是谁?还有多少个郭美美未浮出水面?真相依然有待澄清。商红会是否在其公益支出中踏足商业关联交易,权威部门的调查结果,值得等待。而在郭美美事件中,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质疑,恰恰证明了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薄弱,到了何等地步!
四、当传统道德面对法律时
德与法的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得一个剪不断理还乱得问题,只要人类性善性恶地问题没有解决,这恐怕将永远是个问题。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和孟子的“桃英难题”及荀子的“故非礼,是无法也”不难看出,儒家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种种探讨中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人们观念中普遍存在德善法恶倾向,看出道德在法律面前的强势地位。而法家的观点却认为“一人心”,认为人心都是恶地,几乎没有自觉为善德可能,这又走了另一个极端,法家的法律理论完全抛弃了道德,两者之间的关系又表现出另一种不正常。相对于中国的德与法理论的混乱,西方的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从整体上稍微清晰于中国,因为西人的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人性恶地基础上的。西方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死,除了具有践行法律精神意义之外,还回答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德与法对人类来说孰轻孰重的问题。苏格拉底是道德的代身,如果他执意要选择道德,视道德为上的话,他应该逃出来,以证明道德的胜利。然而如果他这么做的话,他又触犯了法律,而触犯法律的人肯定又是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就不应该逃出来,只应该留在牢里等待死亡,结果苏格拉底只有死路一条。
当代中国就存在着严重的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从过去网上流传的“彭宇案”再到现在的“小悦悦案件”中不难看出社会现在存在着道德的畸形。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害怕?小悦悦的遭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我特别害怕看到两类新闻,一类是强权对弱者的肆意欺凌,一类是众人面对生命的苦苦挣扎漠然视之。现在的情况似乎是:人们对生命是越来越冷酷了,生命遭致不幸的表现方式也因之而远不止这两类了。我不知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什么因素导致了我们如此的铁石心肠?我也不知道弘扬我们一向号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哪一部分可以稍许软化这样的心肠?”小悦悦的遭遇似乎更为极端,她才两岁呀!很多人说那18个路人冷漠,但我想他们更多的或许是害怕,怕被冤枉,怕跟政府部门特别是警察打交道,怕无穷无尽的麻烦„„陈贤妹阿姨说:“我一个捡垃圾的怕什么呢?”陈阿姨的不怕,以及当时有人劝她不要多事,都反证出那18个路人更多的是怕。之所以说他们不是冷漠,是因为我相信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存
在几乎与生俱来的道德感,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最大功效就是培养了我们的这种道德感:人应该做个有德之人,社会应该是个有道德的社会。这形成了我们民族性格中最主要的特质,我甚至认为这也是我们异于他族的最显著之处。因此,在小悦悦事件中,我认为是害怕战胜了我们的道德感。谴责他们怯弱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因为我们自己也未尝不是如此;更毫无意义,因为这丝毫无改于小悦悦的遭遇,而且这样的事也必定还会在中国大地上出现。我们应该追问的是:是一种什么力量让我们如此害怕,以致看见在地上挣扎、抽搐的小悦悦都赶紧绕开走掉,甚至陈阿姨去救助的时候都还劝她不要多事?这种神秘的力量,你到底是谁?来自何处?是个什么面目?以什么手段叫我们的生命和人格变得如此萎缩卑微、毫无尊严?在这个事件中,小悦悦一家固然遭受巨恸,而我们也未尝得以保全——只要你的人性还没有完全泯灭。我们大家其实都受了伤,小悦悦被撞、被碾、在地上挣扎抽搐的这一幕会长久地留在我们心里,像一根针一样不断地刺痛我们的灵魂,令我们寝食难安。有没有可能有一个社会组织,让大家坐在一起,彼此诉说,彼此慰藉,彼此疗伤?但根本的拯救,还是要找出那个令我们害怕的神秘力量,消解它,根除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再害怕,我们心底的道德感才会焕发力量和光辉,小悦悦这样的遭遇才可望避免,生命的尊严才有望回归,而我们,也可以终于活得像个人样。这样的拯救,除了我们自己,别无他人。
携老扶幼,中国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不仅仅需要继承更因该将其发扬光大。道德与法律的界线分不清,更因为善与恶地界线分不清。
五、传统道德的复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义论与功力论的扬弃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承认此前的功利论,道德规范伦理学存在的价值,它是古已有之德人类不可或缺的两种道德论。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尽管它的理论形态,表现形式
不断地改变,但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人是自然存在者,又是社会存在者。人作为自然存在者、人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要欢乐,因此人就要通过生产,解决吃、穿、住、行、娱乐,休闲等问题,这就必然要关心私人的物质利益、福利、健康、舒适、安全,幸福等问题。因此,讲个人功力并把功利作为一种道德观,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但是人又是社会存在者,他要生存、要成长、要发展、要快乐、要享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设备和相关条件,都不是单个人所能解决的,必须依赖群体,依靠社会。他必须与他人有分工、有合作的生产劳动、交换其产品、交换其经验,互通其有天。这种社会性,简言之文化性,规定了人有理想、有友情,有精神追求与寄托。因此,就需要有某种道义论存在。这也就是董仲舒所指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得哲学基础规定了它内在地包含有功利论与道义论两种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唯物的辩证法,又是辩证的唯物论。它认为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东西,精神、意识是第二性东西。精神、意识是存在、物质的派生物。但它对存在,物质都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精神的东西离不开物质。一旦离开物质,精神现象将无解释,变成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东西了,从这样的世界观、价值观出发,观察分析伦理、道德、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伦理、道德现象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一种精神现象。它依附于物质的社会关系,即依附于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必然是功利论的,必然重视人们行为的物质效果,重视人民大众的利益。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毛泽东也说过,马克思主义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人民大众的利益,工人阶级的利益同人类利益相一致。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恰恰就是为工人阶级利益辩护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说:“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段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只是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这就是告诉我们,马克思主
义承认,并主张功利主义是我们行为的一种指导原则。不过不是狭隘的功利主义,而是真正人民大众的功利主义。但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奋斗、而献身,而自我牺牲,则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体现。
所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既是功利论,又是道义论。功利论是基础,道义论则是它的引申与升华。
六、道德的追索
行为的目的性是人的一大特点,是故道德必有目的。道德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人们对此常常发问:我们为什么要做出道德行为,或者说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伦理学家们做出种种回答。有的说事上帝的要求,有的说事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说为别人也为自己,或者说有道德的人才是高尚的人。当今在社会转型的时代,人们的思想相当混乱,有的说,现在上下都搞钱,还讲什么良心;有的说道德值几个钱一斤;许多人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一切以钱为标准,什么道德什么人关心人都是过时的东西;一些人认为邻里冷漠,互不来往也是历史的进步;有人还认为,各个人都管自己,个人好了,社会也就好起来,道德是不必要的。
人们做出道德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究竟为了什么呢?这个道德目的的问题,的确必须首先要搞清楚。道德当然有社会目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道德是统治的手段,其目的在于维系其统治。与此同时也有人民的道德,它一方面对抗统治阶级的道德,一方面维系下层社会,使各个个人生活安全,在消灭阶级以后,全社会的道德则是维系整个社会的需要,是人们之间必须合作互助的需要。
就道德的实质而言,更重要的是道德的自我目的,通常人们从自身出发,对做出道德行为自然有其各不相同的目的,一个较多的理由是,不这样做,人们就会批评我。有的以“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交换思想为指导,以小恩小惠待人,以取得回报为
目的,有的以获得别人尊敬为目的。比较好的目的是做个高尚的人,必要时也能做出自我牺牲;也有的从自己身份考虑,作为共产党员和国家公务员理应遵纪守法,奉行道德。这些当然都不错,从某种意义上,正室社会的需要,会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从道德的本来意义,从更高的要求来说,这样还是不够的。
道德的目的在于自身,其他都是外在目的,不是道德本身的目的,道德目的从本质上看不是功利性德,不是外在目的的工具。20世纪初英国伦理学家衣布拉纳雷反对功利主义,主张道德本身是目的而非手段。他说:“道德包含着“本身为一目的”的意义,道德即涵蕴有事性要做,也涵蕴为我所做。”就道德的特性而言,衣布拉纳雷的这一说法是合理的,做出道德行为当然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但同时也使自己道德意识增强,日益成为有道德的人,所以每次道德行为的本身目的在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价值,在于自我完善,宗白华说道德的真精神在于“仁”,在于恕,在于人格的优美。他引《世说新语》所载:“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正如宗白华所说:“不是由于畏人言,畏于礼法的责备,而是由于对自己人格美德重视。”这才是真道德。
这里如果进一步分析还可发现:道德的具体目的中还有一个更高的目的或终极目的在起作用。这一终极目的成为他得行为推动力,成他生活方式的决定因素。这一终极目的通常称为道德理想,或成为一个怎样的有道德的人。
究竟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道德理想?美国伦理学家威廉•弗兰克纳虽然提出“一种完善的道德学也许至少包括这种理想的领域”,但他只提出“合理的”这种概念,至多说到“如果一个人是十分有理性的,而且充分了解他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一切,大概会选择道德的生活方式。”很遗憾,仍然十分抽象,没有做出一个确切而明了的答案。
道德的终极目的或道德理想是与人生目的密切联系的,因为道德即处世待人的思想和态度。总是发生于待人接物的关系中,不同的人生目的就有不同处世待人态度,就会实行不同的道德。如果深入考虑,在道德的本来意义上,道德的本质与人生目的
都是密切联系的。道德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社会性本质和创造本质自由精神的实现,决定了道德存在及其作用。
道德在深层次上是实现作为社会的人所特有的潜能,体现基于人的特性的追求,因此道德的终极目的必然追溯至人生目的。人在道德生活中追求行为目的,以至最高的道德目的,必然上升到人生目的,就发生了至善范畴的深化,至善范畴也就是包含了深刻的人生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道德目的要归于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道德的归宿,因而人生目的是伦理学得最高范畴。
结论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舍取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本文通过全面的分析中国当代公民的道德水平,通过批判和审视,全新定义公民的道德准则。文章最后还提出当代大学生如何追索传统道德新要求的建议,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的成分,继承和发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参考文献
(1)(2)(3)(4)(5)(6)(7)(8)(9)《道德的悖论》 李湘云 《道德选择研究》 王敬华 《新民周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 金羊网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 《道德的哲学真义》 王育殊 《论语》 孔子 《孟子》 孟子
(10)《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研究》 李玉洁(11)《苏格拉底之死》 柏拉图 谢善元(译)
第五篇:韩剧对当代大学生文化建设影响的调查问卷
韩剧对当代大学生文化建设影响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
在百忙之中打扰您了,我们深表歉意。希望您能抽出一点宝贵时间,协助我们小组完成这份调查问卷,谢谢您的支持。本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保证您的信息安全,所做调查仅供研究之用,请您安心填写,再次表示万分的谢意!
基本情况:
性别: A.男B.女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1.你喜欢看韩剧嘛?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
2.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看韩剧?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
3.你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取韩剧信息?
A.网络B.电视C.广播D.报刊杂志
4.你每周大概多少时间看韩剧?
A.10小时以上B.5-10小时C.1-5小时D.几乎不看
5.你喜欢韩剧的类型?(多选题)
A.悲伤爱情类(《蓝色生死恋》等)B.青春偶像类(《我的女友是九尾狐》等)
C.历史剧(《大长今》等)D.警匪侦探类(《城市猎人》等)E.穿越剧(《来自星星的你》等)F.家庭生活片(《看了又看》等)G.其他
6.看韩剧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题)
A.情感的需要B.社会交流的需要C.打发大学时间
D.对韩国文化感兴趣E.减压,转移注意力F.其他
7.你觉得韩剧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多选题)
A.韩国的偶像明星B.时尚的穿着与配饰C.韩语及其他民族文化
D.唯美的爱情故事E.诱人的特色美食F.其他
8.你觉得韩剧中包含了哪些文化内涵?(多选题)
A.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信念B.爱情的“缘分观”
C.孝悌忠信的伦理观D.谅解与宽容
E.信义为本F.其他
9.你认为大学生在现今文化多样化的趋势下,如何取其精魄以巩固和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再次谢谢您的配合!祝您身体健康,学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