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是《崔真实法》还是《李明博法》?
是《崔真实法》还是《李明博法》?
案例内容:
2008年10月2日凌晨,年仅40岁的韩国女星崔真实终于放弃了与一则中伤她的“恶性谣言”的对抗。在给一位好友发完短信的数小时后,自缢身亡。
很多人相信,崔真实的自杀跟上个月因积欠高利贷而烧炭自杀的好友安在焕有关。安在焕自杀后,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他所借的40亿韩元高利贷中,有25亿来自崔真实;崔真实还在安死后的第一时间前去医院确认死者身份,“因为害怕收不到钱”。
崔真实确实是在发现安在焕自杀的9月8日当天赶去了医院,安慰安在焕的妻子郑善熙,并痛哭瘫倒在媒体的镜头面前。当晚,崔真实告诉电话采访她的《朝鲜日报》记者,她也是当天才从郑善熙口中得知安在焕欠债一事。
传言还是随之而起。崔真实自杀后,韩国警方经调查后表明:因为流传“放高利贷”的谣言,使她精神倍受折磨,忧郁症症状加重。崔真实生前也曾向首尔警察厅提交诉状,要求调查传言来源。
几乎是顺理成章地,被钉在耻辱架上的是以“恶意留言”为代表的“网络暴力”。韩国政府和执政党迅速行动:大国家党国会委员代表洪准杓10月3日宣称是“恶性评论和网络的恶性跟帖”导致崔真实自杀,“如果不引入网上污蔑罪及网络实名制,网上恶意留言引起的弊端将持续出现,定期国会应通过《崔真实法》”。《崔真实法》,即《信息通信网法修正案》,是把韩国自2002年开始推动的网络实名制(限制性本人确认制)予以强化。
崔真实因网络流言而死,韩国政府要重整网络秩序。这样的逻辑似乎名正言顺。
“《崔真实法》用崔真实的名字立法,经过了已故明星家属的同意吗?”一直饱受网络恶评困扰的韩国同性恋艺人洪锡天这些天也在质疑《崔真实法》,“可能只是为了限制和制止不符合某个政治集团利益的言论吧。”其实从2002年开始,韩国政府就已在推动实施网络实名制。到了2005年,“狗屎女事件”等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终于让政府痛下决心要以立法形式付诸实施。
2007年6月底起,韩国日均访问人数为30万人以上的三十多家主要网站陆续实施实名制。一个韩国人进入这些网站留言之前,必须用自己的身份证号通过认证。为了保护留言者的隐私,通过认证后,可以用一个代码来替代真实姓名留言。实名制实施的范围还包括了邮箱、论坛、博客乃至视频。
尽管网络监管的力度逐年加大,今年年初还是出现了一项弹劾李明博的网络倡议——倡议出现在4月韩国政府与美国达成进口牛肉的协议之后,民众担忧“疯牛病来了”的声音由此发端,酿成一场政治危机。
正是这场**让刚上台的李明博政府领教了“网络参政”的厉害,而且伤得“头破血流”:6月19日,李明博就“牛肉**”向国民道歉,随后改组青瓦台人事。李明博认识到他在舆论上的控制权完全丧失。**稍微平静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干什么了。”王晓玲说。首先拿传统媒体开刀。在**尚未平息的5月,韩国总统府以“使国民陷入不安,损毁政府形象”为由将曾导致“牛肉**”愈演愈烈的MBC电视台《PD手册》节目告上法庭。8月,又以“管理不当”之名罢免KBS电视台总经理郑渊珠。“传统媒体更好掌握,网络媒体怎么办?崔真实之死不是给了当局一个很好的机会吗?”王晓玲说。崔真实自杀在历史上的微妙之处可能就在于,当局对网络秩序的进一步监管变得更为“师出有名”———《崔真实法》将把实名制的实施范围扩增至两百五十多个网站。
网络实名制也并未挡住韩国自杀率的增长速度。然而每当有艺人自杀,头一个被苛责的还是网络恶意留言。“韩国自杀率上升并不是出现在互联网大行其道之后,试图从网络下手来降低自杀率很难有大的成效。”董向荣说。
真实死后一个星期,谁是第一个散布谣言的人仍然是个谜,韩国警方不得不宣布结束调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牛肉**”中,谁是第一个发出弹劾李明博倡议的网民,早已不是秘密——发帖的是活跃在韩国门户网站DAUM的Agora论坛上的一名中学生。
或许,《崔真实法》更应该叫《李明博法》。
对于计划11月开始执行的这一新法案,各方立场迥异。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KSOI)10月8日公布的每周定期调查结果显示,赞成推进《崔真实法》者占到
近六成。在野党民主党则称《崔真实法》为“互联网戒严法”,坚持反对立场,“韩国人担心互联网会因此失去社会监督职能,人们会失去发表不同意见的平台。”王晓玲说。“恶意留言”依然故我。某证券公司女职员白某———她曾散播过崔真实“放高利贷”传言———这半个多月来遭受韩国网民的“人肉搜索”及谩骂。《朝鲜日报》称,白某日前已向公司递交辞职申请。“看留言板净是骂白某的留言,我觉得骂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又把一个人整死。”一位韩国网民说。
“更重要的是通过网民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王晓玲说。从明年开始,韩国小学将从二年级开始增设“网络礼仪课”,教育孩子怎样善意留言和应对网络暴力。该课程数年前已在小学四五年级中开设。如何还网络一个清净,韩国寄望于下一代。
韩国实施网络实名制进程:
●2002年:韩国政府开始推动实施网络实名制。
●2003年:22个韩国政府部门的网站开始实行实名制。
●2005年10月:发布和修改《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法规。
●2007年7月:《促进使用信息通信网络及信息保护关联法》生效。35家主要网站实施实名制。
●2008年6月:韩国总统府新设网络秘书职位监控舆情。
●2008年10月: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表示,计划从11月起执行《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增加适用实名制的网站。同时决定按原计划在定期国会上提出《信息通信网法修正案》。
(《南方周末》10月23日,有删节)
第二篇: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什么是行动研究法?一般实施过程?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1)计划。即旨在改进现状的行动蓝图,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一般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尤其是第一、第二步行动计划。研究者可以依据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实际情况的变化来修改总体计划和具体行动计划。
(2)行动。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进行实践,在行动环节也可以根据其他研究者、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进行不断的修正和调整。
(3)观察。“观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对行动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
(4)反思。它是第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在反思环节中,在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行动的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并为下阶段的计划提供修正意见。
“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是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它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性。即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小学教师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2)合作性。行动研究将从事两种不同性质活动的主体——实践者与研究者结合起来,倡导教育理论人员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或教师群体内部的合作。
(3)及时反馈性。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直接进入研究,缩短了信息往返节,且在不同人员间信息转换出错率大减,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更为迅速、高效。一旦出现较为有效的结果,可以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影响到教育实践过程。
(4)开放性。从研究过程看,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促成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总目标的指引下,面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地调整方案,修改计划,甚至更改研究课题,真正体现边行动边研究。
(5)兼容性。行动研究并非一种独立于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特殊方法。它是依据要解决的实践问题不同而优选的多种教育研究方法于一体的一种多元化研究方法。
第三篇:什么是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什么是集体反思和对话法
集体反思指与同事一起观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对问题解决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还可以用摄像机将教学活动拍下来,组织观看。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后共同研讨,重在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惑,进行团队反思,每个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使出现认识上的冲突,也是一个智慧碰撞和切磋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除了同事之间的集体反思外,还可请教育教研学者介入,提出有促进性、针对性的建议,促使教师不断反思,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第四篇:什么是托福口语自言自语法?
什么是托福口语自言自语法?
中国人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尤其是当对自己要说的不够自信的时候。而“自言自语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新托福口语交流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请看以下关于托福口语备考的解析。
1、自主创造语言环境
“自言自语法”练习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语言环境。在自己的房间里,没有人会笑话你,尽可以大胆他说。你可以在散步时说给风儿,说给花草树木;你可以在欣赏影片时跟着主人公倾诉喜怒哀乐;你可以在睡前或一觉醒来时说说自己的憧憬,描绘自己的梦境。总之,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的任何地方采取适当的语速和音调,随心所欲他说。
2、善于模仿
采用“自言自语法”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要学会模仿。模仿的原则:一要大声模仿。这一点很重要,模仿时要大大方方,清清楚楚,一板一眼,口型要到位,不能扭扭捏捏、的小声小气地在嗓子眼里嘟嚷。二要仔细模仿。
优美的语音、的语调不是短期模仿所能达到的,对于有英国英语基础的人学说美国英语也是如此,对于习惯于说汉语的人学说英语则更是如此。此外,模仿时还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能有任何松劲畏难情绪,要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模仿得更好。
3、有目的地去选择说的材料
开始练习“自言自语法”时,笔者建议你认真选择所说材料。开始时,你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语言应尽量生动、的简练,有明确的情节,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连贯性。你可以选你所熟悉或喜欢的内容说,你可以复述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你可以说说你自己的向往。
在选择说的内容时,亦应力求练习内容全面,你可以说一封信,一张便条,一个建议,一份说明书,一篇演讲稿,一篇小议论,一段求职信或感谢信等。你可以说说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业余爱好,以及你为什么学英语等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练习口译。看中文电影,用英语翻译主人公的话语。
4、狠抓句型训练
句子是说话的应用单位,所以培养口语能力就要狠抓句型操练。采用“自言自语”法训练英语口语亦要求如此。你可以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句型练习“自言自语”,这样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用结合。
5、注意说的质量
最好从一开始就注意说的质量,即保持说的正常速度,流利自然。在开始练习“自言自语”时,不要过分放慢语速。一旦习惯于慢速度,听到正常的语速,也会感到吃力。在开始接近正常语速时,若感到困难,宁肯多练几遍,也不可放慢语速。开始的时候接近正常,以后跟着快下去,就不存在困难。这里所说的速度,是指接近或比较接近英、的美人说话的一般语速。
新托福口语水平的提高不能靠突击取得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要主动创造更多托福口语备考的机会,逐渐培养自己的预感,建立自信,最终能流利清晰的用英语表达。
第五篇:第1课时24时计时法天柱山小学李明发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7页 窗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
2.对钟面计时方式进行探讨,借助时间尺对比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联,能进行两种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数形结合等方式,探索24时计时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教学难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空表盘模型、时间尺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研究“1天=24小时”
师谈话:同学们,美丽的田野边,有一条小河,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在我们身边,也有一条看不见的小河在静静地向前流动着,一去不复返,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却是非常珍贵。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是呀,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如果我用下面这条彩带代表向前流动着的时间,(师边说边出示)
„„
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可以看成时间长河中的一小段儿(从彩带中截取一段,代表1小时话)。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段吗?是几小时吗?
生:一天有24个小段,是24小时。
师质疑: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20小时、30小时呢?
二、小组探究,合作交流。探究提示: ⑴想一想,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而不是20小时、30小时呢? ⑵动动手,利用钟表模型,拨一拨,看一看在一天中,钟面上时针转了几圈?是多少小时?
⑶一天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交流:
生1:一天中钟面上时针转了两圈,一圈是12个小时。两圈就是24小时。生2:白天12个小时,夜里12个小时。
师谈话:到底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呢?这里面可有学问了。请看——(师播放视频):
很早以前,人们将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合称为“一天”。后来发现,之所以出现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转。旋转中被太阳照到的时候就是白天,照不到的时候就是黑夜。地球自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约为24小时,一天24小时就由此而来。
师谈话:现在知道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了吗?是因为„„
生交流:地球自转一圈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上一个黑夜是24小时。
师质疑:一天的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生1:是从天亮开始的。生2:是从夜里1时开始的,、生3:是从夜里12时开始的。
师谈话:一天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们来一起看看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段视频吧。(播放春晚倒计时录像)当夜里12时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新的一天就开始了,我们记作0时。(在时间尺上标注“0”)一般情况下,0时,我们在干什么? 生齐说:我们在睡觉。
师:对呀,我们常常在睡梦里迎来了新的一天。让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随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起回忆一下一天24小时是怎么走过来的吧。
(播放视频)睡梦中,星星在眨眼,月亮在微笑。一天开始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到2时了,然后是3时、4时、5 时„„天渐渐亮了,我们起床上学了(出示起床图片)。
太阳越升越高,到中午了,该吃午饭了(出示吃饭图片)。上完下午的课,就放学了(出示放学图片)。太阳渐渐落山了,天越来越黑,月亮在微笑,星星在眨眼。我们也该睡觉了(出示睡觉图片)。在睡梦里,这一天就过去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二)二次探究:如何记录一天的24小时 1.引出“24时记时法”。
师谈话:刚才看着钟面,我们感受了一天24小时的快速流动。咦,老师有个疑问:钟面上只有12个数呀,它怎么能表示出一天的24小时呢? 探究提示: ⑴想一想,钟面上只有12个数呀,它怎么能表示出一天的24小时呢? ⑵辨一辨,怎么来区分第一圈和第二圈相同的数表示的时间呢?比如说,时针指着7,怎么来区分是什么时候的7时呢? 生交流:
生:一天中,钟面上时针转了两圈。时针转两圈,也就是转了2个12小时,加起来就是24小时了。
师质疑:时针转两圈,就是每个数都会转到两次,那怎么来区分第一圈和第二圈相同的数表示的时间呢? 生交流:可以在前面加上表示时间名词。如:早上7时,晚上7时。师谈话:哟!我们可以在时间前面加上早上、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的词呀? 生交流:中午、凌晨、夜里„„
师谈话:有了这些时间词,我们就能将钟面上第一圈和第二圈表示的时间区分开来了。文字的作用真是大啊!
哎——孩子们,如果我们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可以将一天的24小时也准确地表示出来吗?讨论一下。师出示时间尺:
(生讨论后交流)生1:我觉得可以,把第二圈的时间不用l到12来表示。生2:下午的时间加上12,比如,到了下午l时。就说成是13时. 师质疑:为什么加12呢? 生交流:因为第一圈已经有了12小时。
师:你的意思是第二圈接在第一圈后面的,所以要加12。生:是的。
师谈话:大家听明白了吗?按照他的方法,时针到了第二圈的“2”时,我们可以怎么记录? 生交流:12+2=14(时)。
师:让我们对着钟面上指针的转动来体会一下这位同学创造的不用时间词只用数字来记录一天24小时的方法吧!
(教师利用钟表模型:钟面上的指针先转动一圈,然后转到第二圈的 “l、2、3„„
7、9点半”时分别停下。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时间)师注意强调0:00和24:00。
师谈话: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种记时方法吗? 生1:手机上。生2:电视上。
生2:餐厅里的营业时间。„„
师讲解:我们把这种用O到24来记录时间、不需要时间词帮忙的方法,叫做“24时记时法”(板书,提醒学生不要说成是24小时记时法)。把用O到12这些数来记录一天时间,并且需要时间词来帮忙的记时方法叫做“普通记时法”。’
2.两种记时法的比较。
师谈话: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都能将一天的24小时记录清楚。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生交流:普通记时法要加时间词,24时记时法不要加时间词。师谈话:有没有时间词是它们最直观的区别。
生交流:24时记时法使用的数较多,O到24;普通记时法只用到0~12不过得加时间词。
三、师生总结,概括提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表示时间的方法:
●把这种用O到24来记录时间、不需要时间词帮忙的方法,叫做“24时记时法”。
●把用O到12这些数来记录一天时间,并且需要时间词来帮忙的记时方法叫做“普通记时法”。
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经历着朝阳初升到繁星满天,一个轮回就是24小时。时间的长河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一直向前流动的。咦,看到这个情景,老师突然想到人们把钟面设计成圆形。在指针的转动中时针转两圈就是一天,时针不停地转动,一天一天就这样流动着。这是多么精妙的创造啊!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同学们,刚才我们研究了表示时间的方法,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吧!1.出示情境图: 温馨提示:
⑴看一看,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⑵问一问,图中表示的时间是什么表示法?15:00是什么意思?
⑶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看课表。将“普通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温馨提示:
⑴想一想,师出示课表(课表略),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上课时间表,表中用的是什么记时法呀?
⑵动动脑,如果我们改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上课时间,那你最喜欢改上午的时间还是改下午的时间?为什么? ⑶展一展,把你改后的课表与大家分享。3.做游戏。
师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吧。请听游戏介绍:每一小组的信封里都有一些写了时间的小卡片,当屏幕上出现一幅画面后。从中选出你认为最能表示这个画面时刻的小卡片,把它举起来。
(四个画面为:朝阳初升,烈日当空,夕阳西下,繁星满天)4.拓展延伸,了解古代计时法。
(1)通过日晷认识古代的地支计时法;
师: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是2小时,日昝上这12个时辰就是一天的24时,叫作地支计时法。
(2)通过古诗《劝学》知道古代计时法“更”,并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师介绍古代计时法更的相关知 识,并结合诗意对学生进行珍惜时 间的教育。
师:同学们,有关古代的计时法呢还有很多,课下可以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使用说明:
1、教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有一下亮点:
(1)鲜活的素材,充满情趣。
教学中大量鲜活的索材让课堂充满了情趣,更是因为教学的层次清楚、脉络清晰,学生学得愉快。
(2)抽象变具体,注重直观。
越抽象的概念建立起来越是需要形象来支撑,也更需要一些“慢镜头”来凸显。从生活中流动的河流类比到流动的时间,再演变到无限延伸的时间尺。最后再回转到日复一日的时间轮回,大量的形象提示,为学生提升对记时法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特别是时间尺的应用成为两种计时法互相转换的桥梁。让“24时记时法”附着在记时法的大框架中,在整体建构中生成。
(3)习题设计,灵活多样透视智慧。
精心选取的素材,练习形式多样,有教材的整合与利用,有联系学生的实际有活动游戏,有古代的计时法的学习,无形中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进一步强化了新知。
使用建议: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24时计时法,教学时要利用好时间尺,注重引导学生区分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不同。
2、练习题都是精选题目,所以教师要认真研究题目的意图,不要仅仅停留在计时法的转换练习上。
天柱山小学 李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