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新技术终止制度
新技术终止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技术管理,确保全院诊疗项目和各类诊疗措施安全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制定本制度。
二、对象
本院正式注册并已正常开展的诊疗项目,因技术项目本身应用效果不确切或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发生与技术项目本身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或存在社会伦理道德缺陷,或本院因人员、设备等主要技术保障条件出现困难,短时间内又难以解决,致使该技术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时,执行本制度。
卫生行政机关通知淘汰的诊疗项目不在此列。
三、运行程序
(一)诊疗项目终止。诊疗项目需要终止或中止时,一般情况下,首先由项目所属科室向医务科书面提出终止报告,说明情况,申明理由,提出建议;医务科召集医院评估小组集体讨论认定后,由医务科书面通知科室终止该项目的开展。对于问题比较明确、有可能影响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的诊疗项目,必要时可以简化程序,由院长或主管副院长或医务科长口头通知停开,并需记录在案;科室或专业技术人员发现诊疗项目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医疗质量或医患安全时,紧急情况下应当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科主任,或直接报告医务科做出相应处理。
(二)评估与重开。对于终止或停开的诊疗项目,条件具备后,由医务科或项目所属科室提出重开意见,经医院评估小组集体讨论通过后,由医务科书面通知所属科室重新开展。
(三)全院已经开展的诊疗项目,未经履行上述程序,操作岗位不得任意终止;已经终止的诊疗项目,未履行评估与重开认定程序,操作岗位不得擅自重新开展。
(四)新技术项目评估应注意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适应社会伦理性、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安全性包括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注意事项、设备条件及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做过预实验、项目负责人和组成人员技术掌握是否熟练、出现问题紧急处理预案等。
所开展的新技术出现下列情况时,按照本院《诊疗技术终止制度》规定,经医院评估小组专家集体评估认定后,停开该项新技术项目:、技术项目本身实际应用效果不确切;、发生与该项技术本身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技术项目本身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技术项目本身存在伦理道德缺陷;
5、本院人员、设备等主要技术保障条件发生改变或出现困难,短时间内又难以解决,致使该技术项目无法正常开展。
上述缺陷消除或条件具备后,经过评估认定方可重新开展。
(五)完善记录,建立健全新技术档案。按照新技术建档制度对新技术的技术原理、实施方法、质量标准、操作要求、所需设备、药品、试剂、场所等条件,运行情况、评估、中止与重开记录,患者例数、病情、并发症、剂量、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都需认真登记或记录,广泛积累,记录在案,及时整理归档。
第二篇:新技术准入、终止制度
新技术准入制度
第一条新技术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第二条实施者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申请表》,提出理论依据和具体实施细则、结果及风险预测及对策,科主任审阅并签字同意后报医务科。
第三条医务科组织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开展实施。
第四条新业务、新技术的实施须同患者签署相应协议书,并应履行相应告知义务。
第五条新业务、新技术实施过程中由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进行阶段性监控,及时组织会诊和学术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技术问题。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应控制医师和监测医师完成。
第六条新业务、新技术完成一定例数后,科室负责及时总结,并向医务科提交总结报告,医务科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新业务、新技术的是否在临床全面开展。
第七条科室主任应直接参与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并作好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组织实施工作,密切关注新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积极妥善处理,做好记录。
新技术(项目)终止制度
第一条新技术新项目终止条件:针对产生新技术新项目不安全的因素,如医源性因素、医疗技术因素、药源性因素、医院卫生学因素和组织管理因素等因素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该技术应立即终止。
第二条终止的程序:针对产生新技术新项目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到医疗新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项目负责人立即暂停该项技术并报告研究科室负责人,由研究科室负责人书面报告医务科。
第三条终止权限:项目负责人为研究技术新项目暂停的首要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书面报告医务科,医务科最终决定项目终止。
第四条终止的善后工作:研究科室分析不安全的因素,探索有无纠错能力,形成书面报告交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出现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
第三篇:中医院新技术制度
xxxxx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立项、论证、申报程序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其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2、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3、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xxxxxxxxx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审批程序
1、医务科对科室递交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2)、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3)、参加的人员资质和水平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4)、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所使用的医疗仪器和药品资质证件是否齐全。
2、医务科审核合格项目,委托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进行论证,听取该项目负责人和科室答辩后,将专家讨论意见记录在《新技术、新项目审批表》,并上报院办公会研究决定。
3、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医务科负责对二、三类新技术项目按程序进行卫生局、卫生厅、卫生部审批备案。审批后新技术项目通知科室可以按计划具体实施。
4、对于各科室所提出的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申请,无论批准与否,医务科均于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xxxxxx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程序
1、批准后医疗新技术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2、在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过程中,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委托人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及委托人的意见、在征得其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
3、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医师应当立即停止该项目的临床应用,并启动应急预案,科室主任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1)、开展该项技术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发生变动或者主要设备、设施及其它关键辅助支持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的;(2)、发生与该项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的;(3)、发现该项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的;(4)、发现该项技术存在伦理道德缺陷的。
xxxxxxxxx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监督管理及随访评价程序
1、医务科做为主管部门,对于全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制定医院新技术项目管理档案,对全院开展项目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督促相关科室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医疗技术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2、医务科定期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会同财务处对其疗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3、各临床医技科室,按二甲审核标准,今年完成一般科室所承担所有项目。
4、原则上,每年各科室上交当的经科室讨论,并由科主任签字确认的《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申报表》;
5、各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均应向医务科汇报,每年11月份将当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情况做出书面汇总,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工作报告》,详细开展例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目前存在问题等,医务科针对汇总情况进行有重点的抽查核实;
6、各科室严禁未经审批自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否则,将视作违规操作,由此引起的医疗或医学伦理上的缺陷、纠纷、事故将由当事人及其科室负责人承担全部责任。
7、各科室要追踪随访患者,对所做手术进行评价。
第四篇:新技术准入制度
新技术准入制度
为规范新技术准入工作的管理鼓励广大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新技术准入制度
一、新技术项目的申报必须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
二、任何科室或个人需开展新技术项目都必须填写新技术项目申请表。
三、申请表填写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复审并组织医院医疗质量委员会讨论备案对新技术项目进行论证。
四、新技术项目经医疗质量委员会论证确认后报本院学术委员会审批,必要进报卫生局审批备案,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并取得新技术准入资格即可开展新技术项目的相关工作。
五、新技术项目开展前按新技术开展要求进行人员培训经培训后确认具体时间以点带面开展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料积累和总结并向医务科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六、凡未取得新技术准入资格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新技术项目。
容县中医院
2012年2月18日
第五篇: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管理程序
医院1目的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程序
对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引进、开展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确保科技兴院工程顺利进行,推动医院整体水平提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院各个科室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开发与开展。
3、职责
3.1医院主管领导负责新技术项目总体策划和宏观管理。
3.2科教科为医院新技术项目的具体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每两年一次的科技立项工作。具体负责各科室申报项目的初审工作,并将初审结果呈报主管院长审阅,对一些重点项目、有争议的项目负责在主管院长指导下组织医院科技委员会审核确认、平时的检查督导。
3.3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新技术项目的策划工作。
3.4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项目的设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组织措施实施;负责启动资金的使用;负责实施过程的资料积累、整理和申报评奖。4 工作程序 4.1界定
新技术项目是指首次在我院开展的,填补技术空白的项目。(分填补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主要是引进成熟的新病种的诊疗,新的诊断、治疗、护理、手术、检验技术和方法,其次是在引进成熟技术基础上有创新发展的技术和项目。4.2立项
4.2.1每年年初各科室按本科室总体发展计划,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及当地就医者需求由科室技术骨干提出立项申请。(如引进设备、培养人才带回的项目及随时酝酿成熟的项目可随时申报立项)。4.2.2科主任对本科室将要申报的项目首先组织科室相关人员进行国内外相关领域信息比较和讨论,做好效益分析、市场前景分析、可行性、实用性分析等,确定可立项目后,由项目负责人就上述讨论内容,填写《立项申请书》,由科主任或导师签字后申报到科教科。
4.2.3科教科进行网上查新论证,然后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初步确定是否立项、属何等级、赋予启动资金数额等。
4.2.4科教科初审后的结果,提交医院科技委员会讨论,最后科教科、形成《立项报告》,经院领导审阅后下发实施。4.3实施计划制定
对确定立项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人员制定详细的《项目研发计划书》,包括主要完成人、协作单位及指导专家、动物实验、项目开始及结束时间、启动资金使用计划,并与主管院领导签订《项目开展协议书》。4.4实施计划
4.4.1一般性新业务新技术由科内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按照协议内容分工指导具体工作人员完成任务;重大项目科教科会同医务科协调实施,4.4.2多科协作项目由科教科组织协调,科主任具体负责。需外请专家指导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必须请主管院长、院长批准。
4.4.3特殊项目,按患者知情同意权实施办法,履行告知手续。
4.4.4严格按计划开展新业务新技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变更实施方案时,由项目负责人提出书面报告,科主任批准后,上报科教科审核后报主管院长批准,及时调整计划。
4.4.5在实施过程中确保医疗安全,出现问题立即上报。技术问题由科教科组织专家协助攻关,修订实施方案,提出改进意见。出现纠纷,由科技委员会鉴定性质后按《科技管理条例》和《医院奖罚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4.4.6 科教科依据《科技管理条例》对全院新技术的开展进行指导、监督、控制。4.5记录
4.5.1严密观察记录实施后病人病情变化,妥善整理和保存临床资料,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提高技术成熟度。.4.5.2项目完成后要以总结报告、标准、论文或其他形式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推广。
4.5.3新技术项目实行随时上报及定期上报制,项目负责人按照每个项目阶段实施目标定期小结,报科教科存档。4.6验证和确认
4.6.1评审对于科室上报的新业务新技术项目,由科教科组织相关专家初步通过查新确认是否是新项目,同时作出等级评定。其结果备案及反馈给各科室。4.6.2效果评价: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重点是技术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4.6.3开发前景明确的项目,符合上级部门科研立项的,按照《科技管理管理条例》中立项程序执行。
4.6.4需要广泛推广的新技术项目,由科教科组织新技术项目推广会推广。4.7奖励
4.7.1设立科主任“三个一”工程奖,其中之一是科研新技术项目。
4.7.2建立奖励制度。每2-3年组织召开一次科技奖励大会,具体依据《中心医院科技奖励条例》执行。项目获奖后,继续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创新,寻找新的切入点,进入下一轮项目周期。5 相关/支持性文件
5.1《四平中心医院科技奖励条例》 5.2《四平中心医院科技管理条例》 5.3《xxxx质量手册》 5.4《工作职责与规章制度》 5.5《医院管理评价指南》 6.记录
6.1《立项申请表》 6.2《项目研发计划书》 6.3《立项报告》 6.4《项目开展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