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培训感想
音乐,可以如此美妙
——陈凌峰音乐培训后记
5月23日,在海盐通元幼儿园,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天的音乐培训,讲座主讲人是陈凌峰老师。
虽然已经不止一次聆听陈老师的讲座,但是我还是想说每一次都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这一次作为一名开课老师,面对面、零距离地感受到陈老师的个人魅力、学习陈老师的音乐教学理论和聆听对我的课的点评,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我,仿佛余音绕耳,久久不散。
一、陈老师的个人魅力,让我感受: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缺乏。
陈老师在讲座中给我们观看了声带图、提示我们找到自己喉结所在的地方,在唱歌是保持它的位置不变。她还给我们演示了亚历山大飞猴的动作练习,让我们教师找到自己唱歌的最正确的位置并保持住;还由此即兴表演了《青藏高原》,引得全场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洪亮轻松的嗓音我们这么多成人都被深深吸引。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儿歌演唱起来很简单。可是当陈老师演示了大本嗓子的演唱方式的时候,我们自己都笑了,真是太难听了,这样的声音如何吸引孩子喜欢唱歌呢?
陈老师还让我们学习正确的吸气吐气的方式,还让教师现场摸一摸她的肚子感受气息。其实这样我们在学校里都学过,然后我们面对孩子就忘了,觉得用不着了。看着陈老师的热情与执着,我们明白我们把音乐上一些最基本的音乐素养都忽视掉了。当我们面对孩子,大喊大叫,既丧失美感也伤害了自己的嗓子。
教师的音乐素养应该说是最容易忽视的但是却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只有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老师才能上好音乐课,因为他们懂得好听的歌声绝不是大喊大叫或者声音响亮,因此他们也不会这样要求孩子。音乐素养好的老师不会允许孩子扯着嗓子说话唱歌;音乐素养好的老师懂得在音乐浸润中发展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懂得保护孩子的节奏感与艺术表现力。音乐素养高的老师,潜移默化中给孩子良好的影响。而这些恰恰就是我们现在音乐教学中所缺少的,所以幼儿园老师害怕上音乐课,上不好音乐课。依稀记得陈老师曾经说过千万别让唱歌跑掉的老师教唱歌,那样会害了孩子。其实就是在强调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不断奋斗的目标。
二、陈老师的理论指导,让我明白:音乐教学可以这样做。
陈老师说:“为什么孩子越小节奏越准确?”“孩子大了节奏感在不断丧失?”“孩子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我们老师要保护好,不要破坏。”
幼儿音乐教育其实质是音乐启蒙教育。启蒙教育需要形象、直观,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同年龄段孩子应选取不同的音乐教材。小班可选用游戏歌曲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拍手跺脚的全身运动中领悟和掌握音乐的节奏感。今天的歌曲《小蚂蚁避雨》就完全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不需要图谱。而中大班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记忆音乐的旋律,使他们真正随着音乐的内容、情绪变化来完成游戏的过程。选取音乐教材,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有利于吸引幼儿。音乐取材的趣味性既表现在歌词中,也表现在旋律中,应当说表现在词曲结合之中。
在教学中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听着音乐,随着节奏摆动身体、手、脚、头,这也是音乐教学,这就不是音乐了吗?《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孩子们都会唱,根本不需要老师教。就是旋律影响了孩子。而复杂难懂的歌词根本不需要
去管它。
在聆听陈老师这些结合实例又结合当天课例的理论讲解中,我们一边频频点头,一边在反思着自己的音乐教学。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小朋友了,其实,有的时候往往就是缺少专家的点拨,使得自己对与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总觉得唱歌就是唱、读谱、再表演唱。把歌唱教学与音乐教学独立开来,如今听了陈老师的理论分析,我发现其实即使是一首歌曲也应该尽量挖掘它的旋律、节奏等一些音乐元素,而不能一直纠结在歌词上面。
三、陈老师的点评,让我领悟:在音乐教学中多问一个为什么,做好减法。今天活动中一共展示了4个音乐教学活动,不一而同的是我们的活动时间都很长,我们的内容要么变着花样的弄了各种形式的演唱、还有表演等等,使得我们觉得应该结束的时间没有结束还变戏法似得不断有新花样出来。作为第四个开展活动的我来说,已经感觉的活动的环节的冗长带给听课教师的不好的感受,于是我在组织活动时将原本预设的分角色表演环节已经去掉,可是活动还是超出了时间。
郭老师在听好课后就明确指出我们的老师公开课总是喜欢时间很长,为什么就不能做做减法,在适当的地方结束,有些环节完全可以放到下次活动中。面对这样的提示,我深有感触,的确我们的教学环节应该做做减法,可是作为一名执教者,我们总觉得这各环节很重要,这个环节也很重要。其实反思我的活动,大家给的评价都是前半部分非常的流畅,后半部分图谱那里纠结了太长时间。其实在试教中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采用了三种方式调整首先图谱让孩子画,然后调整为孩子和老师一起画以孩子为主,再到今天孩子说老师画,以老师为主,可最终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情况我似乎已经发现了问题但是没有办法解决。
陈老师来了,陈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用图谱?”
“答案显而易见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歌词在音乐与语言之间建立良好的链接” “可是这个活动中你的图谱起到这样的作用吗?”
“没有,不但没有反而给孩子增加了负担,孩子看着图谱首先要就将图和词语连接再将词跟歌曲连接,图谱的表现不是一目了然的,让孩子又多转了个圈再回到音乐上,孩子当然迷糊了”
是啊?这么一问,豁然开朗,既然图谱的使用都没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我为什么还是用图谱还要纠结于图谱如何呈现?直接把图谱咔嚓掉,不就好了吗?我的活动时间也就再也不用担心过长了。怎么之前就揪住图谱不放呢?
由此我领悟到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做好减法?就是在设计每一环节时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也能达到这个目的反而更好?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相信在某些方面会有质的进步。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培训感想
奥尔夫音乐培训感想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较注重的是:对孩子一对一的传授知识,为的是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什么。学了奥尔夫以后,我的观念有了改变,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
教育现代的儿童,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的教学。现在的孩子思维灵敏度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单一的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是不够用的。教师应该大胆的开辟一片空地,要孩子们去探索,让他们自己走向成功。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他强调了自身的发展,有点举一反十的意味。
课上,培训教师让我们听着铃鼓的敲击声,听着强弱音的变化,用脚步的轻重和自身的形体状态来再现自我。当鼓声停止时,随意找到一个伙伴,利用老师事先指定好的身体部位接触作造型,看谁做出的造型最美观。同事们笑声不止。这个活动让这么多个大人兴趣昂然,又何况幼儿呢!老师要求每次合作的伙伴不要总是一个人,锻炼了合作精神、随机性、即兴创作能力、表现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奥尔夫音乐,我觉得他就象一块面包,一大块精神面包,靠你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才能品出他的独特味道!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材培训感想
跳蹬小学:李陈琳
如何往杯子里放进一颗“糖”
——浅谈小学音乐教材分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在音乐教学当中,仅仅将听觉作为唯一的接收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对音乐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各方面实际因素考虑,我认为在音乐教学当中如何找到一颗“糖”,是突破音乐教学的一个关键。
对教材的分析,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当代的学生,在现代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尽管只是小学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网络的普遍覆盖,他们所了解到的知识和接触到的事物远远超过老师的预期。这样就导致了我们的文本教材变得缺乏吸引力,教学乐曲变得淡然无味。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心里变得生动,并且让他们自主的进行学习呢?那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对学生和教材内容仔细的研究,从中找出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支点,给平淡之中丢进一颗“糖”,让学生自发的投入其中细细品味。
一、纵观全局找准出发点
每一学科在某一阶段的课程编排都是有其规律并围绕一定的目标的,所以对教材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个课题之上,首先要对总体目标作细致的分析,其次要清楚每一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怎样的高度,最后要思考本堂课的课题在这个单元中所占得位置以及起的作用。这样,由广入微,找好出发点,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分析理念的统一。
二、结合实际预备重难点
在实际教学当中,重点可以根据目标来确定,而难点的把握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预备难点。比如:六年级教材《拉起手》这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在实际教学当中,有的班级最难掌握的是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的班级最容易出错的是二声部中乐句再现后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将每一个音乐知识都在自己脑中重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难点部分进行细致的分析,预备好足够的难点,以便在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游刃有余。
三、以趣带学树立支点
在新课程当中要求学生的学习“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毋庸置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普及,学生们的智力都得到了有效地开发,都具有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那么他们能否学好或者认真学习一门功课的主要因素就在于这门功课是否能吸引他们。那么怎样吸引并且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呢?就我所任教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来说,低年级的学生对趣味性强烈的内容较为感兴趣,高年级则对感性化的内容较感兴趣,在教师对支点的树立中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
1.低年级的寓教于乐
在低年级的教材当中,歌唱教学内容趣味性比较大,歌曲的旋
律也非常流畅,朗朗上口,但是一节课中学生的兴趣不能一直维持,在会唱歌曲之后就会显得兴趣缺乏,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当中完全采用听唱法的方式进行有其不足的地方。
在课堂当中合理安排一些音乐小知识,比如节奏或者简单的唱名、拍号等,利用孩子们不熟知的东西作为吸引他们的“糖”,在利用一些游戏和富有趣味的小乐器给“糖”裹上精致美丽的外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打下了基础。有趣的歌曲太多也会显得贫乏,所以在对歌曲的学习当中,可以将初听变成纯粹的欣赏,再选取歌曲中最动听的乐句交给孩子们,引导他们带着求知的渴望,自己动脑动口,通过对曲谱的学习将歌曲补充完整。这样不仅训练了孩子们的基础,也给他们带来成就感,从而更加热爱自主学习。
2.高年级的以情动人
在高年级的教材当中,许多内容都相当具有深度,甚至有些内容晦涩生僻,选取了各地不同风格的乐曲来教学,虽然从广义上来说扩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但是针对某些学生基础缺乏,没有养成良好音乐学习习惯的班级来说,难免有些枯燥。
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日常学习任务重,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度不够,且受一些影视的影响偏爱流行歌曲,所以当一些演唱方法传统、内容平淡的歌曲或者无歌词的乐曲出现在课堂当中的时候,他们往往兴趣缺乏。例如:六年级教材中的《行星组曲》,每一章乐曲的内容冗长,又没有歌词的陪衬,孩子们对西洋乐器的认识又不够,在上课时,管弦乐队的混响常常泡得他们昏昏欲睡。但是,当在乐曲的内容
当中适当的编创一些星占学上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其中引入每一段乐曲所采用的主要乐器,将每一个乐章分解。再把西方神话中的诸神名字写出来,请学生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将听到的故事用人物组合起来。这样,也许在课时上会使用稍长的时间,但是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将会加深,甚至会由此而慢慢养成欣赏聆听的习惯。
四、以促进发展为落脚点
在对教材的分析当中,最终要落脚到如何促进学生发展上,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各学科、各领域的知识文化深化,进行分解和再组合,选取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内容进行艺术处理。
音乐教学是一门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不停的摸索,只有当教师在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才能知道如何在学生的杯子里放进一颗“糖”。
第四篇:音乐感想
感悟音乐
也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音乐的,不过,我想,或许从我出生的那第一声啼哭开始,自己已经在音乐的世界里了,谁又敢说孩子的啼哭不是生命的吟唱呢?
从小到大,不管是妈妈哄我睡觉的童谣,还是爸爸在做饭时哼的《红太阳》;不管是在刚上学时第一次生涩地唱简谱,还是家里刚买VCD时第一次学的那首流行歌曲《单身情歌》;我都会觉得音乐在我生活中伴随着我,给我的童年染上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然后,渐渐地,我才慢慢发现,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彻底爱上了音乐,爱上了那种很奇妙的心灵感受。每每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就会莫名的感动,而且也一直很庆幸能和音乐结成要好的朋友。走进音乐世界长了,便会有一种后怕的感觉,如果在过去的道路中,一直没有音乐相伴,生命之路该多出多少枯燥和单调。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首曲子,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心境下,对它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或许就是音乐心情。音乐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同时,心情也影响着我们对音乐的理解。音乐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到情绪的。悲伤的时候听到伤感的曲调就会悲从中来;开心的时候听些轻快的曲子会让心情飞翔。重要的是怀何种心态与思想并将之注入音乐本身之中,越离器乐之束搏,领略灵魂与真谛......我想,大抵爱音乐,喜欢音乐的人,灵魂都比较纤细,向往宁静,安和的环境,一切的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人不能生活在梦里,但有时做做梦也未尝不可.因为你有别人所不能理解的心酸,内心的孤独还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繁忙的生活虽然会带给人成就感,但随之而来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你在难得的时间缝隙里,听一首与你最相知的音乐,那感觉就完全是一种爱的投奔,带给你最无私的呵护的温暖。
譬如,声音清亮悠扬、深沉平静而蕴涵着满腔柔情的萨克斯曲一直是我的珍爱,尤其是那首浪漫伤感的《回家》,以其音色变化之美妙和舒适的节奏一直博得我的青睐。当思乡念家的感觉以不可抗拒之势一阵阵袭来,听一听这曲子,淡淡的忧伤就会随着这旷远悠扬的音调飘散在家乡美丽的旷野上,思念就会因此缠绵在这一份缥缈的意境里,让人回味无穷。每次跟随着《回家》踏进美丽的家园,焦渴的心灵总在一种甜美亮丽、深沉却不乏温柔的抚慰中,得以平静与满足。
在身心疲倦之时,听听韩国钢琴家和作曲家YIRUMA的《kiss The Rain(雨的印记)》,身心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听着这首在风格上溶贯着西方的典雅细致与东方的纯净清新特色的经典曲子,感受着那清脆宁静的美妙琴声,总感觉到饱满的音符流动如晶莹剔透的雨水,叮叮咚咚的坠落在玉盘中,铿锵在宁静深远的意境里,清洁着每一寸肌肤,冲刷着身体的疲惫,洗涤着心灵的污垢„„
在伤感的时候,喜欢躲进阿炳的《二泉映月》里。让隐隐作痛的心在泉清月冷的意境里感受这悲怆、跌宕而又婉转的旋律;让如泣如诉的悲鸣一次次的去拨动那根敏感的心弦;让一种难言的疼痛和怜悯在眸子里与阿炳的忧伤一起颤动,滚落;让一份连绵不尽的愁思与音魂一起在心底里拥抱,颤抖。感伤的心会因为在这伤感的曲子里找到一份共鸣和一种依靠而得以稍许的慰籍。在心情烦闷了,喜欢让班德瑞音乐把自己带进空灵缥缈的世界,在这些一尘不染的音符中去感受天空、流水、山林、鸟鸣,感受大自然的纯美。想象在天籁之音中长出翅膀,跟着节拍翩翩起舞,走过田野,越过高山,滑过大海,穿过彩云,飞向霞光。最终让烦躁的心归于平静,让蒙尘的心灵得以净化。
当然,我同样会震撼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挫折和失败的面前,会更强烈的领悟到贝多芬通过“卡住命运的咽喉”的斗争战胜命运的创作思想和人生理念。在这壮丽宏伟,具有着强大感染力的旋律中,往往让我在悲哀中清醒,在失败中奋发。
幸亏有人为我们创造了音乐这来自天上的声音,由于它本身没有牵绊,所以能对我们充分包容。我的感情越细致,我就越是孤独。幸亏这世界还有音乐,让我有所投奔,也让我有机会藉着它,把怜惜与温暖散发给别人。仿佛也只有音乐,才能够抚慰你的心魂,因为音乐的知冷知热,因为音乐的知趣识体。当你沉思缅想的时候,音乐填补了思维的空缺,灵感的身影便飘然而至;当你思维涌动的时候,音乐却甘当陪衬,默默倾泻它的鼓励与祝福。
生活中的任何事都能和音乐连系起来:也许窗外正小雨淅沥,薄雾笼罩,那朦胧的雨幕刚好与一曲葫芦丝的沧桑和缠绵契合。一壶香茗飘逸,几盆鲜花湿润,所有的苦难和悲怆,都随着缠绵的雨丝尽皆飘逝,只留下一份如水的思念,让你回顾到悠远....有时大雨滂沱,惊雷阵阵,站在阳台上,极目远眺,想象一种沐浴天浴的快感,该是一种多么洞穿心灵的凉爽!此时此刻,是怀古,是感动,还是憧憬,上天造就的自然也一样流泻着这样激荡的音乐,有着感人的无穷魅力。
所以,我相信我最终会和音乐一起走完我的一生。
电子工程学院
020991班
尤阳
02099043
第五篇:音乐感想
音乐确实非常奇妙,它不仅能陶冶人的气质修养,音乐能抚慰心灵的伤痛,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所谓天籁之音,就包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
曾有一个哲人这样说:在我们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我窃窃私语。于是我知道,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生命之路并不顺畅,坎坷和不快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但要爱上音乐。也许你一时无法体会这种心境,但我想走进音乐,你便能理解。
“音乐”是地球生灵的空气和水,音乐不分国界,没有种族,贫富,贵贱,尊卑,任何具有生命的物种都可尽管地享受吧!这是大自然的恩赐。
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个性与经历各不相同,因此对音乐的感悟是会不一样的。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悟,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要过多的在意他人对音乐的感觉,凭心的指引,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就足够!
音乐是一种独特的传播方式,它可以把人们的喜怒哀乐集与一起,对人的情感产生一种共鸣;在生活,学习之中,我离不开音乐,我时刻都在想着它,让它陪伴我每一个寂寞的时刻。
音乐有一种天然的情感蕴含其中,总会有那么一首歌让你听了会落泪,它轻轻的击叩着你心里的某个角落,触动着你埋藏最深的神经,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浅浅的律动,蓝蓝的忧郁,深深的吟唱,缓缓的动人,真切的感动。一首歌便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的歌曲只能以哀伤换取眼泪,有的则是激起心灵的回音,有的歌声换起心灵的共鸣,还有的歌曲触动你身体里那根心弦,使自己感动。
塞上耳机便是一个人的世界,原来每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来歌唱,回忆的、爱之切,情之伤。它默默搅乱你的心弦,使你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并爱上它。人的一生,不能少两样东西,那就是音乐和爱情,生活中因为音乐才生动,生活中因为爱才精彩,用心去聆听音乐,用心去营造爱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
对音乐的追求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操受到陶冶,生活也变得丰富而充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