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汇报(范文)
关于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汇报
县经信委
(2011年7月26日)
根据会议要求,现将上半年有关工作情况和下半年重点安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73户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03%;完成销售产值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97%;实现工业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3%;工业产销率达97.82%,比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4.5%;工业用电量2.82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34.9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1.3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为0.14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预测。每月对全县工业生产目标任务进行预测,强化调度,重点在电机、宣纸、泵阀、矿产品及重点骨干企业的运行监测分析、统计调度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编制《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简报》。积极做好规上企业申报工作,上半年已批准新增1户规模企业,目前又组织4户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规模企业。
(二)落实政策。宣传和指导抓好电机泵阀、宣纸书画纸和
1方解石三大产业规划的实施,认真落实《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若干政策(试行)》(泾发„2010‟8号)的落实,共为企业兑现政策资金2100多万元。激发了企业增加投入、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开展了“加速我县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提出了修改完善激励企业发展政策的意见。
(三)推进项目。一是认真谋划和储备一批带动产业升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和新兴产业的重大项目。12个项目、6个项目分别列入省“百千工程”投资导向和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二是掌握县“双十加”工程确定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进度,其中威力盟机械项目8月份投产,年产35万吨特钢项目12月份试产,LED产业园产业项目7月份开工,其他工程正积极推进。
(四)资金支持。一是通过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为128户企业提供信贷担保贷款1.67亿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向国家和省为企业申报了17个专项资金项目,其中2个中央预算内专项技改项目获批,15个省级技改项目正在评审中。
三、下半年重点安排
(一)强化运行调度。一是每月进行一次全县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分析,查排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二是密切关注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宏观政策和要素变化,尽早提出应对措施。三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工业项目建设等进行调研,深度研究和剖析影响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二)加强集群建设。围绕四大产业规划,抓好南华电机工业园和精密铸造中心等项目建设,用好县政府对南华集团技改贴息政策。指导泵阀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砂浆泵、磁力泵等新
产品开发力度。加强宣纸原料基地和宣纸产业园建设。支持和配合云岭镇、桃花潭政府和云岭经济开发区整合县内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同时配合开发区抓好汽摩配产业集群建设。
(三)抓好项目推进。一是谋划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储备一批项目。二是推进新项目开工。加强宝泰年轧制2.5万吨金属复合板、林欧机械年产100万件汽车半轴等8个未开工项目的备案、环评、用地、规划等工作协调力度。二是抓好“双十加”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年产35万吨特种钢坯项目和50万吨精密铸件、宣纸原料基地等项目建设。三是抓好对接合作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国电集团与威能电机的央企合作,皖粤合作的LED产业暨光电工业园和风电开发项目,新能源电机、精密数控机床和汽车零部件配套生产制造等17个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等一批重点重大项目建设的跟踪调度工作。
(四)搞好服务引导。一是积极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强基础设施,培育园区特色。二是引导、支持企业申报技改、技术创新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申报新型实用专利,申报名牌产品和商标。三是扩大企业信贷担保贷款面和幅度,使更多的企业享受到信贷政策。四是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加大跑省、跑部力度,对正在评审专项资金项目积极做好衔接,争取更多的申报项目通过评审并进入专项资金扶持范围。
第二篇:重点工作安排
重点工作安排
按照1月5日党总的会议要求,各矿认真按时上报机电部
1、压风自救、通讯(有线、无线、广播)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图纸要求1月15日前报公司。
2、各煤业公司修旧利废、回收复用方案。
3、各矿将所有队组及主要设备使用地点于1月8日前报上来。
4、确定矿井辅助运输全封闭管理完成时间,1月完成5个矿,2月份全部完成。
5、六大系统存在的问题、进展情况如何。
6、各矿制定综采、掘进、供电、运输的标准化方案,1月15日前上报审查,2月10日开始验收。
7、月检计划的上报。
8、放假期间各矿留人搞标准化工作,将工作量排出来,1月18日前报公司。
9、9个专业化小组、机电固定岗位人员摸清,员工劳动时间不得高于8小时,给矿上下传真,配不足人员将停运。
10、开展四化两述,1月底拿出四化方案。
11、矿井基础安全设施的安装时间、地点、运行程度、厂家、维护人、能否正常使用、不能用的知道措施,10日前以表格形式上报。
12、联合试运转及验收还有哪些设备及机电工程未落实,排出完成时间表,20日报公司。
13、综采、综掘工作面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4、综采、综掘的四化及亮点工程排出完成时间。
第三篇:202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明年是XX全面完成转型初期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展迈向转型新阶段,顺势而为推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政策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研究制定2021年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现作以汇报。
一、指导思想
市财政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财政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为实现XX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1、财政收入目标。按照与经济发展相匹配,与财税政策相衔接的原则,综合考虑2021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全省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增长预期和“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等方面因素,按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XXX”的任务安排,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同比增长XX%,各县区同比增长XX%。
2、财政支出目标。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保持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幅增长。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聚焦“六稳”“六保”,重点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向倾斜,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以人为本和突出公共服务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3、财政改革目标。坚持公共财政方向,积极稳妥、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项改革。重点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财政支出绩效、厘清相关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改革,提高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水平。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市财政局始终将讲政治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强化“财”为“政”服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出并坚持“六个兼顾”的理财管理理念:在理财思路上,既主动作为,又求真务实;在组织收入上,既依法征收,又涵养财源;在安排支出上,既保障重点,又控制一般;在区域发展上,既加强统筹,又分类扶持;在重大建设上,既积极运作,又防控风险;在财政管理上,既规范运行,又提高绩效。在这一理念引领下,我们研究制定2021年重点、难点和亮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支持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产业布局提出新的要求,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形成市委全会提出的“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经济发展局面。一是支持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业在XX转型振兴中“稳定器”作用。稳定支农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培育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支持农村“三变”改革,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支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完善农田建设投入机制,落实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支持畜禽和渔业健康养殖,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应。支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支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有序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巩固脱贫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以发展壮大扶贫资产为目标,努力实现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规模。实现农业保险品种全覆盖,充分满足农业参保需求,提高农业生产风险保障能力。二是支持做好“三篇文章”。统筹整合资金,设立我市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及中小微企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新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围绕推动“四个优势产业”升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支持有发展前景的重点头部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改造,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担保、贴息和后补助等方式,对经认定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精准施策给予支持。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政策,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智能制造示范应用,进一步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对首批次新材料、关键零部件、新技术成果应用,首版次高端软件等新产品保险给予保费补贴。三是支持数字经济,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我市数据中心产业园、智慧城市等项目落实,推动企业上云、智慧交通、数字车间建设。抓牢京沈客专全线贯通机遇,鼓励做精做优XX消费品品牌,支持创新线上线下经营模式,通过扩大品牌消费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鼓励发展网红经济、夜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释放新型消费潜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现代物流产业链和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发展在线教育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四是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一核一轴两区两带”发展空间布局,统筹用好新增债券和基建资金,发挥政府投资撬动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重点围绕玉龙新城和高铁站前区域,支持旧城改造,适度开发新城区构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支持“十横十纵”路网建设,强化次干路、支路建设,解决城市断头路,提高道路通达性;支持推进“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围绕5G基建、特高压、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优质项目;支持阜、彰两县壮大产业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五是创新金融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贷款方式,优化信贷配置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广泛参与,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机制(PPP),推进百年赛道和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集团)通过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2、支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一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提质增效。继续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好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扩大普惠性幼儿园供给,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实力强、与我市发展契合度高、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和专业群建设、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继续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健全巩固教育助学体系,继续落实贫困家庭等中职、普通高中学生免除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大学生奖助学金、幼儿资助等政策。二是支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支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支持文物保护,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接续能力。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突出以文化旅游融合为中心,拓宽旅游业发展空间,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动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三是支持体育事业发展。支出全民健身等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支持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支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支持推进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和低收费开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抓好“中国篮球城”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四是支持生态环境改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推进蓝天工程建设,增强人民蓝天幸福感;支持XX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及森林草原生态恢复建设。支持国土空间总规划编制,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及土地整治,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五是支持科学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普进农村、社区、校园、进基层。
(二)攻克难点,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2021年我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过小的财力规模无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支付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较大,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全力防范财政风险:
1、全力以赴抓收入,充分发挥财政支撑和保障作用。按照成中市长和建军常务副市长指示批示精神,我们反复与省财政厅进行对接,按照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XX”的任务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同比增长X%。一是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坚持实事求是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动态监控,以及重点非税收入项目的动态跟踪,严禁收过头税(费)、向企业违规收取税费等虚增收入等行为,全力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全面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统筹推进异地开垦费、罚没收入、废弃矿山治理残煤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2、把握重大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与省财政厅对接,争取地方配套缺口较大的项目,再次列入上级资金的支持范围,确保各类上级资金争取额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一是加大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高质量项目的储备,用好用足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政策。密切关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部署,重点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以及建设智造强省、数字辽宁发展目标,重点谋划推出一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加大与省财政厅对接频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确保储备一批、发行一批、施工一批、接续一批,形成拉动经济的长效机制,用好用足“债贷组合”以及专项债券作为项目资本金等相关政策。组织全市申报2021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需求项目X个,资金总需求X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需求项目X个资金X亿元,专项债券需求项目X个资金X亿元。二是XXX等重要机遇,积极向省财政厅反映我市财政面临的困难,争取对我市城区“三保”补助、乡镇增量返还补助、经济转型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得以延续,资金额度有所增加。三是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快“两新一重”建设,谋划推出一批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储备,补齐短板,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3、调整支出结构,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一是合理编制财政预算。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编制财政预算的要求,严格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先安排“三保”及养老金配套支出。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增强基本民生等刚性支出和振兴发展重大任务财政保障能力。三是盘活存量资金资产。加大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强化当年预算当年支出、结余资金及时收回的预算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现有存量资产进行整合,统筹使用,避免闲置浪费。
4、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提高均等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严格落实稳岗补贴、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政策;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支持加强公共卫生与防疫体系建设,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支持建设优质高效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XX;建立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5、多措并举,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和养老金风险。2021年,市财政局以完善政府债券“借、用、还”和债务风险“防、化、管” 的闭环管理机制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债务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打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一是强化偿债资金预算约束,压实还债责任。2021年全市政府性债务偿债安排X亿元;县区政府性债务偿债安排X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X亿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券。通过科学编制2021年全市债券还本付息计划,指导和监督各县区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纳入预决算,及时足额还本付息,并做好市本级还本付息预决算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协调组织各县区提前筹措资金,确保不发生债券违约事件。二是积极争取新增债务限额支持,精准发行政府债券。依法履行新增债务限额审批程序,在限额内科学合理做好2021年政府债券发行工作。三是强化债券资金监管,着力提升“用”的质量。建立举债空间评估机制,审慎安排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券项目,从源头上控制举债风险;加强债务资金监管,按月调度债券资金使用进度,全过程跟踪债券发行使用情况,提高债券资金利用率和使用绩效。四是加强风险预警监测,严格债务违规问责。加强债务数据信息动态统计监测分析,特别是对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券项目还本付息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完善债务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加强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日常监督,严格执行债务问责各项制度规定,坚决遏制不规范举借债务;制定债务红色等级地区限制性措施,压实主体责任,倒逼高风险地区主动化解债务风险。五是强化目标管理和日常督导,积极争取试点区化债,降低风险指标。科学制定全市2021年化债方案,加强日常督导、季度考核,开展定期排查,严防虚假化债,确保全年化债目标的完成;指导县区采取多种措施化解存量债务,各县区实行“一地一案”;继续争取试点区化债,力争将各类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降至安全范围内。六是防范养老金支付风险。认真落实各类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政策,统筹用好中央和省资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向省财政厅反映我市企业养老金困难,对接国家统筹政策制定情况,争取国家和省在制定全国统筹政策时,给予我市更多的倾斜。
(三)打造亮点,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为更有力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财政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快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要求,以省厅“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为依托,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实现我市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对预算管理的动态反映和有效控制。业务上覆盖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环节,体现绩效、内控管理要求;主体上覆盖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单位预算及支付对象;功能上实现上下级财政之间、财政与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之间互相衔接,动态反映,有效控制,及时预警。
2、划分事权与支出责任。结合市、县(区)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精神,按照我市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市本级和各县区间医疗、教育等领域支出责任,并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市与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制度。
3、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决算等环节与绩效目标管理、跟踪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等环节有机统一;建立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其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市县层面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4、进一步完善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研究制定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等改革政策,以及支持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财政激励政策,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和估势互补。调整完善均衡等财力性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加大“三保”、债务等财政支出权重,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2018年以来的市区、县乡、区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县(区)以“飞地”模式等合作招商,培育稳定的增量财源,提高县(区)财政自给能力。
除此之外,市财政局还将在以下几方面改革创新。一是创新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贴息担保、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手段,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引导作用。二是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建立政府采购融资平台,并依托省政府采购平台,向金融机构宣传融资贷款业务。推动XX银行融资业务系统与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实现端口对接、数据互联。三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建立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操作流程,加强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指导和监督,加大对公益性服务项目的购买力度,不断拓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领域,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2021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思想上加压、工作上加力,确保实现全年任务,为夺取XX“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新胜利做出财政贡献。
第四篇: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8重点工作安排
*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8年,我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各项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有关部署,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重点,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面向全县、倾斜农村,面向课堂、服务教学”的原则,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为*县教育的发展尽责尽力。
一、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
组织全体教职工继续全面学习、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结合工作实际,准确把握教育历史定位、明确教育根本任务、理解教育本质要求。全校教职工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工作和行动指南,勤奋工作,以昂扬饱满的精神,创新进取。要以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标准为准绳,做一名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受领导肯定、社会欢迎、学员好评的好老师、名教师。
学校领导班子要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正确思路和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坚决贯彻中推动落地见效,开启教师进修学校加快发展的新征程。
二、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完善学习制度,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培训者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
度,2018年计划选派优秀教师30余人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其他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使他们在业务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搞好我县的各级、各类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中小学教师职务培训
中小学教师职务培训是教师进修学校的重点工作。为保障*县中小学职务培训顺利开展,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召开全县继续教育主管校长会议,动员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全部参加此类培训,以使教师在个人的职称评定、评优评模中不受影响,同时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个人的文化程度和业务素质都会不同程度的提高。预计2018年我县注册教师5000余人。
2、开展培训者培训工作。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选派了优秀教师参加了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者培训。回来后组织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研究,确定培训方案,然后由参加培训的教师写出教案,再进行交流研究、不断完善,最后面对全体教师试讲后确定讲课教师及培训方案,确保了培训的实效性。
3、做好二级培训。利用暑假组织好三个层次不同学科的二级培训,计划参训教师400余名。做好培训过程中管理,确保培训实效。
4、做好督导工作。为使三级培训更好地开展,十月份我校安排教师到各乡镇中小学和县办学校,督查中小学教师的三级辅导工作、作业的完成以及论文的撰写情况。十一月下旬组织考试考核。
四、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
继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工作,计划专门安排45名教师为参训教师的辅导教师,由他们负责我县4600名参训教师全年
培训学习情况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并组织好该培训的考试。
完成“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报名及学习。
五、继续开展特色工作“心理小康工程”
自2016年以来我校与教研室密切配合,开展了学校的特色工作—“心理小康工程”。“心理小康工程” 的主要任务是对一部分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性培训,时间为五年。每年培训一期学员,每期培训时间为半年,该培训项目采取网络学习、自学、面授相结合的模式,学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主学习网上课程、参与在线主题研讨活动、参与论坛辅导答疑、阅读相关材料,最终提交实践作业报告。该培训设置总学时不少于180学时,其中远程课程不少于50学时,面授课程不少于30学时,自学课程不少于100学时,面授都是聘请心理健康培训知名专家讲课。参加培训的教师经考核合格者,由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颁发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2018年参训教师200人,我们要督促每一位参训教师认真学习,按时完成每一项作业,同时精心组织考核工作,确保每一位参训教师都能拿到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
2018年,*县教师进修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教研、培训、指导和服务职能,积极进取,团结奋斗,务实创新, 培训合格、优质的教师,为*县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09年起,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一些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但是,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受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等深层次因素的制约,当前取得的成果还很不稳固,一些违法违规顽疾仍未根治,新的问题时有出现,急需在2011年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治。《工作安排》的出台,就是具体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今年重点抓5方面工作
《工作安排》指出,为巩固前一阶段食品安全整顿成果,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主要有5个方面的安排,分别是: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
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具体包括:加强乳制品综合治理、加强食用油综合治理、加强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加强鲜肉和肉制品综合治理、加强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加强酒类综合治理。
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要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
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
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
根据《工作安排》,“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被列在了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第一项。
“这可以说抓住了一段时期内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去年的情况看,全年共查处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重点查处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余万家,工作总结《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一方面,这组数据说明我们在监管工作中下了很大力气;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现象确实还比较严重。这些违法违规活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工作安排》明确指出,要健全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文件强调,要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行业范围,完善激励引导和惩戒政策措施。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信用分类监管,开展诚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
要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等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快速检测、贮存、运输、信息化追溯等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鼓励企业制定、执行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企业标准。
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工作安排》明确指出,要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工作安排》要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和核查处理群众、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有关方面反映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的地方政府要迅速组织核查和采取执法措施;对具有行业共性的问题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需要科学证实的问题,有关监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调查、评估、研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稳妥、准确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防止引起消费者恐慌和***负面炒作。
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监管部门要严把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许可关,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许可后续监管和执法检查。对不能持续满足许可条件的企业,要依法撤销许可;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直至停产整改、吊销证照;对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严禁以罚代刑。要抓紧出台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完善责任调查处理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问责,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县级以上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工作安排》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并明确办事机构。
《工作安排》还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办案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支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禁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