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纪念日。世卫组织4日在其位于日内瓦的总部举行了纪念活动。今年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是:老龄化与健康,口号是“健康有助于长寿”,表明世卫组织对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问题的关注。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纪念活动在现场所演唱的“生日快乐”歌曲声中开始。
每年,世卫组织都举行世界卫生日纪念活动,主题也各不相同,但都是一些全球关注的议题。应该说,老龄化虽不是一个新问题,但近年来却呈现加速之势。世卫组织将“老龄化与健康”确定为今年的主题,意在关注如何让老年人度过健康、美满和有益的一生,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财富。当天上午,首先在世卫组织总部举行了圆桌研讨会,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发表开幕致辞,国际老龄联合会秘书长简·巴拉特等应邀出席。圆桌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讨。
第一,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自20世纪以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预期寿命也大大增加。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再过几年,世界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将超过5岁以下儿童的总数。而且,老龄化的另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始于欧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将在发展中国家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陈冯富珍说:“老龄化出现了历史性的、前所未有的新态势。从全球来看,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增长,超出了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三倍,而老龄人口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增长则更快。向老龄化社会的转型,在欧洲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现在则不到25年。”
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80%的老龄人口都将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留给我们的时间更加有限,如何为老龄化社会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社会体系方面的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老龄化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是可以预防的。非传染性疾病是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威胁,如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其中多数病症都是可以提前预防或医治的,而且所需的投入也不多。当然,更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约翰·贝尔德是世卫组织专门从事老年问题研究的专家,他认为:“对此我们可以做什么?多数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烟,不喝刺激性饮品,健康的膳食,体育运动。”
贝尔德认为,越早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越有可能享受到一个健康的晚年。
第三,要改变传统上对老年人的消极看法,认识到老年人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的财富。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应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老年人对医疗、养老等社会资源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在这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另一方面,老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与经济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继续为家庭或社会服务。因此,社会要改变以往对老年人的认识,为他们融入家庭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正如陈冯富珍女士所说:“我们真的需要改变对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看法,过去形成的那些观念已不再适用,当一个百岁老人去年成功跑完马拉松时,我们就明白,必须改变对„老年‟这一概念的定义了。”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宣传画,就是一个白发老人蹦极的图片,其寓意不言而喻。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据联合国统计,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一亿人,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因此,中国政府更需要长远考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随后,来自瑞士的太极拳练习者在世卫组织总部大厅举行了太极拳表演,陈冯富珍女士及与会代表、世卫组织工作人员一起打起了太极,以此象征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老龄化与健康 让我们健康迈入老年
长期病痛,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
这些老人除了要面对退休后生活上的变化,还要面对年老后生理机能的退化所带来的不适。
生、老、病、死历来被视为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病”被排在“老”后面,也就说人在年老之后,各种病症就会如不速之客,纷至沓来。事实也的确如此,研究证明,人一过45岁,身体状况就会明显走下坡路,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开始来袭。等到了老年,很多人会同时患有几种“老年”病,这些疾病侵蚀着他们的健康,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急剧下降。
上文提到的薛阿姨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患有多种慢性病,薛阿姨成了医院的常客,当其他老人在公园散步、锻炼身体的时候,她却经常奔波在各家医院之间。“医院各有所长,像我这种一身毛病的,想看到最好的医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跑几家医院。”薛阿姨摇头叹息道。
因为儿女们都忙于工作,薛阿姨每次去看医生,都由老伴作陪,“有时候看毛病光排队就得排几个小时,多亏老伴陪着,凡事有个照应,要不然还真吃不消。”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薛阿姨颇感无奈,“人老了真是不中用了,旧的病还没好,新的毛病就来了,这不前几天感觉看东西有点模糊,就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白内障是肯定的了,还可能有青光眼。”
而薛阿姨的病也改变了老伴的习惯和爱好。其老伴罗老伯原来挺爱旅游的,以前总是两人结伴跟团旅游。近几年薛阿姨的身体状况已不容许她再长途跋涉地劳累,于是罗老伯也只好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疲于奔波,老年人渴望解决“看病难”。
相对于习惯和爱好的改变,看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让薛阿姨感觉压力颇大。前几天,薛阿姨去五官科医院看眼睛,早上7点多出门,由女儿开车送至医院,当天人特别多,两人到下午三点多才看诊完毕,挂号、拍片、开药等花费不少,薛阿姨虽有医保,自己也出了200多元。薛阿姨一向节俭,盘算了下,如果打车回家要花费四、五十元,如果坐公交,自己跟老伴都有老年卡,可以不花钱。于是,两人辗转换了三部车,历时一个半小时才到家。
“没办法,一个月光看病就要花一千多元。现在物价这么高,过日子不盘算着点怎么行。”可见,这样的“盘算”对薛阿姨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
“老年病”年轻化,生活方式是关键。
据中华医学会会员、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的主任医师吴医生介绍,目前上海的“老年病”患者中有不少中青年人,30岁左右的年轻人患糖尿病不在少数,因为“三高症”导致的血管闭塞、血管硬化的临床病人在近10年来,发病年龄也大约提前了10岁左右,从以往的六七十岁的集中发病年龄提前至现在的五六十岁左右。
“„三高‟人群之所以呈现年轻化,跟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据吴医生分析,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多偏好高脂肪、高热量、口味重的食物,平时又缺乏运动,再加上工作压力等让他们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吃宵夜等等行为,让他们体内的脂肪和糖分堆积,久而久之就成了“三高”人群。
而除了“三高”疾病年轻患者增多外,颈腰椎病、干眼症的年轻患者也明显增多。据相关专家介绍,年轻人之所以会患颈腰椎病大多是久坐造成的,干眼症则是因为长期注视电脑或电视屏幕,这与长时间使用电脑和伏案工作关系很大。
“我在公园散步时,曾特别留意过往的人群,结果我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现在老年人中„将军肚‟少了,倒是有些年轻人大腹便便,一看就是缺乏锻炼。”吴医生对记者说,现在很多老年人很注意保养和运动,对疾病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倒是有很多年轻人,危险的生活方式正在透支自己的健康。
“有很多病是因为在青年时期受到了损伤,结果拖了几年、几十年以后才表现出来。就心脑血管疾病而言,青年时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起因。简单地说,要想中老年以后远离心脑血管病,就要从青年时期开始预防„三高‟。到了中老年,再想预防就来不及了。因为心脑血管病是长期多年缓慢血管损伤的结果,一旦发病,任何灵丹妙药都不可能让病变的血管系统恢复到健康的状态。”吴医生认为,年轻人需要及时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和缺乏运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除了禁烟限酒、定期体检外,“还得管住自己的嘴,迈动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嘴就是要控制饮食,饮食要适量。而迈开腿则是要求年轻人在控制饮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多运动。
第二篇: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哪一天?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2008年10月10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2005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什么?
今年的主题是”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3.有人说身体健康不算真正的健康,对吗?
对。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宪章中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类疾病被统称为心身疾病。因此,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什么是心理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躯体健康,还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以及自己与社会相融合的程度。
5.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是什么?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6.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分为哪三个等级?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水平大致分为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者表现为经常有愉快的心理体验,适应能力强,善于与别人相处,能较好地完成同龄人发展水平应做的活动,具有调节情绪的能力。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一般常态心理者。轻度失调心理者表现出不具有同龄人所应有的愉快,与他人相处略感困难,生活自理有些吃力。若主动调节或通过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帮助,就会
消除或缓解心理问题,逐步恢复常态。严重病态心理。表现为严重的心理适应失调,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恶化,成为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7.正常人会出现哪些异常心理现象?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是这些症状的产生背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精神病的标签。(1)疲劳感: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2)焦虑反应:焦虑反应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考试,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3)强迫现象:有些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办事认真的人反复思考一些自己都意识到没有必要的事,如是不是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了等。但持续时间不长,不影响生活工作。(4)恐怖和对立:我们站在很高但很安全的地方时仍会出现恐怖感,有时也想到会不会往下跳,甚至于想到跳下去是什么情景。这种想法如果很快得到纠正不再继续思考,属正常现象。(5)疑病现象: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或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6)偏执和自我牵挂: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如走进办公室时,人们停止谈话,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7)错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是典型的例子。(8)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9)自笑、自言自语: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8.什么叫心理障碍?
理障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精神疾病的某种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思维障碍。另一层含义指轻微的心理失调,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常见的心理障碍有:(1)适应性障碍。由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2)焦虑性障碍。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3)抑郁性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悲观,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4)恐怖性障碍。对事实上对人没有多大威胁的事物产生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5)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6)疑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这种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的心理倾向就是疑病性障碍的表现。
9.怎样正确对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首先,要对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病”,而不是什么思想问题或道德问题,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对待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同学要多关怀而不是回避和歧视。其次,要了解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基本常识。判定心理疾病可以依据三个标志:一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与客观现实相符合。也就是是否与周围的环境一致。二是看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否协调一致。正常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都是协调一致的,人的认知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行,情感也是正常的。
如果知、情、意失调,不仅自己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而且虽经别人帮助和分析,仍坚持己见,甚至不能照管自己的生活等,那就表明这人已患了某种心理疾病。三是看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人的个性特征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如果一个人的某种个性特征突然变得异乎寻常,就很可能是心理病态了。如,一个人本来很活泼,性格很开朗,突然莫名其妙地变得情感淡薄、消沉,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表情呆板、忧郁沮丧,甚至悲观厌世。第三、要坚信心理疾病是能够治好的。尽管心理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疗效也比较缓慢。但是,患了心理疾病的同学,不要过分地惧怕、恐惧,只要善于了解自己,控制自己,增强信心,懂得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在心理医生或专家的指导下,掌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那么心理疾病就一定能够治好。第四、要坚持心理咨询和治疗。一旦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不要害怕,因为每个人都育可能受到心理障碍的困扰,不要觉得内疚或麻烦别人。及时寻求帮助和坚持心理治疗和咨询有助于尽快恢复健康。
10.如果你的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的现象,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
如果有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现象,你可以:(1)试着跟他沟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给他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陪伴他走出心理危机。(2)尽量理解他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和教导他。(3)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和辅导,也可以陪伴他去。如果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如:精神疾病发作、有自杀倾向等,要立即采取措施:(1)首先要尽可能安抚对方的情绪,试图跟对方讲话,了解原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2)避免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例如:清除对方身边的刀、针、绳索等。(3)迅速跟辅导员老师、校医院、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联系。(4)切忌激惹、嘲讽和冷漠的做法。
第三篇: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增加,医疗费用的上涨,医疗资源的浪费,人民群众的不满意,作为药学工作者的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同医护人员,微生物检验人员一道,加强促进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加强学习,从而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我们应积极响应国际社会的号召,坚决执行我国卫生部关于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长效机制的若干政策和措施.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抵御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围绕这一主题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在各成员国推广实施抵御细菌耐药的6项政策,6项政策包括:1.制定一个有问责制,有民间社会参与,有资金保障,全面的国家计划,提供管理和协调,计划经费和筹集资金,与民间社会合作;2.加强监测和实验室能力,通过监测发现抗菌素耐药蔓延趋势,使医生作出治疗决策,为政策提供指导,跟踪药物使用情况;3.确保有质量保证的基本药物的连续可及,强化基本药物的供应体系,按照国际标准确保药品质量;4.监管和促进合理用药(包括畜牧业),确保正确治疗,推动和加强标准和治疗指南,强化凭处方使用抗菌素,促进抗菌素及其使用的宣传教育;减少抗菌素在食用动物中的使用,努力减少鼓励药品不合理使用的不良机制;5.强化感染预防与控制.6.支持创新与研发新工具,改善现有诊断手段和抗菌素的使用,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新药开发,对新工具采用快速监管程序,公平可及.我国卫生部研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长效机制,其公布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抓紧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2.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各项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制定<<国家处方集(儿童卷)>>,临床路径等技术指导性文件,加强培训和贯彻落实力度,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不断提高.3.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4.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培训:对全国基层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5.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行为的检查和干预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逐步探索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我院应强化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应建立惩处奖励制度,对不合理用药现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医药护人员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培训,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
第四篇:世界卫生日
世界卫生日
2007年世界卫生日
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召开卫生方面的国际会议。
6、7月间,国际卫生会议召开,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4月7日,该组织法正式生效,这一天,被定名为“世界卫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生日”。
同年6月,召开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世
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是:提高世界人民健康水平,承担国际卫生工作的指导与协调责任;协助各国政府加强卫生业务,发展与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会各国之间的技术合作,并在紧急情况下给予必要的医疗卫生救济;促进流行病、地方病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促进营养、环境卫生及食品、生物制品与药物等的国际标准化。
第五篇:世界卫生日
世界卫生日演讲稿
同学们:
今天是4月7日,也是世界卫生日。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卫生日开始于1949年7月22日,但从1950年起就变成了4月7日。原来,为了纪念61个国家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1948年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每年的7月22日作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7月22日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已放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决定从1950年起将4月7日《组织法》正式生效的日子定为“世界卫生日”。
每年的世界卫生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今天,已经是第59个世界卫生日了。世界卫生组织将2008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保护健康不受气候变化的危害”。
那么我们小学生,在世界卫生日到来的日子,应该怎样参与到活动中来呢?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能在路边小摊随便购买食品,因为路边小摊的卫生根本就不能得到保证,各种尘埃、苍蝇、不干净的食品用具等都隐藏着多少有害细菌,但是我们有时也发现有的同学在放学后就喜欢在这些路边小摊驻足购买食品,这是非常不卫生的。在个人卫生习惯中,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
甲,勤洗澡,不随便使用别人的生活用品,如毛巾、衣服、拖鞋、餐具等。遵守作息时间,做到起居有规律。
第二,均衡饮食,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该按照生活规律,定时用膳,三顿饭做到定量,不能饿一顿,饱一顿,特别是早晨,我们有的同学就往往因为睡懒觉而不吃早餐,这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精力都是不利的。同学们早晨起床后到户外做些适当的锻炼,呼吸一些新鲜的空气,都是很有好处的。学校组织的广播体操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不要马虎了事。
第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随着天气逐渐转热,教室一定要保持通风状态,让门窗敞开,使空气对流,避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细菌滋生。如果发现自己有任何不适,就要迅速告诉家长或老师。
第四,注意心理卫生。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要做到紧张而活泼,保持愉快的心情。遇到困难或不顺心的事,找好朋友或老师倾诉一下或自我调节,当然还可以向我们的“星星聊天室”的老师咨询,或到我校心理网站留言。千万不能一直闷闷不乐,这对身体也是有害的。
同学们,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注意提高卫生意识,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时刻注意个人卫生,那么我们就会拥有美丽的生存空间,就会拥有健康的体魄,就会拥有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世
界
卫
生
日
活
动
方
案
李小 英学
英李小学世界卫生日活动方案
我校决定在四月份开展文明卫生、健康游戏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赋予我们的人文校园更丰富的内涵——礼仪校园、卫生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一、活动目的:创建礼仪校园、卫生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养成卫生习惯,丰富健康游戏,争做文明学生。
A 卫生小卫士:选拔出两名卫生小卫士对本班同学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在校园内(操场、楼道口、走廊等)监督,对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脏话、课间疯打闹等不文明的学生,给予点名批评。
B 张贴制度:利用班级的制度栏、一分钟课程等张贴标语,做好宣传工作。并制定出各班的卫生制度,要设计精美,色彩明亮.。
C 爱我校园:在我们每天生活的校园中,你的脚下是否留有垃圾?你是否有想捡起垃圾?你是否以爱国爱校爱家为荣?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进入“弯弯腰”行动当中,从我做起,从点„
为更深入践行“八荣八耻”,帮助学生构筑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培养孩子道德自律,在世界卫生日来临之际,结合我校““三四五六”礼仪行动,我校决定在四月份开展文明卫生、健康游戏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赋予我们的人文校园更丰富的内涵——礼仪校园、卫生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一、活动目的:创建礼仪校园、卫生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养成卫生习惯,丰富健康游戏,争做文明学生。
A 卫生小卫士:选拔出两名卫生小卫士对本班同学的卫生情况进行
监督,在校园内(操场、楼道口、走廊等)监督,对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脏话、课间疯打闹等不文明的学生,给予点名批评。
B 张贴制度:利用班级的制度栏、一分钟课程等张贴标语,做好宣传工作。并制定出各班的卫生制度,要设计精美,色彩明亮.。
C 爱我校园:在我们每天生活的校园中,你的脚下是否留有垃圾?你是否有想捡起垃圾?你是否以爱国爱校爱家为荣?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进入“弯弯腰”行动当中,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并把这些小小的行为转换成朗朗上口的格言,“校园是我家,卫生大家抓”格言大赛。以此时时提醒自己要做文明人,时时都做文明事。
D:小手拉大手:把爱文明、爱卫生、爱健康的精神带进社会,带入家庭,带动一个家庭成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做好校园内外及家居环境卫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E:快乐十分钟:为了丰富学生课间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安全、有益的课间游戏,教育学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学校倡导学生开展“快乐十分钟”文明课间游戏征集与设计大赛活动(详见活动倡议书)。
希望全班同学立即行动起来,为争创礼仪、卫生、绿色、和谐的校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