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

时间:2019-05-14 20:3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

第一篇: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

【考研经验 】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

本人二战考研,一战重庆大学新闻学失败,二战中央民族大学传播学,总分406,英语69,政治73,史论131,业务133。复试表现不太好,所以复试经验就不谈了。

由于是二战,压力比较大,在2014年9月之前我一直在工作,8月底9月初才确定考民大传播学,准备的时间有点短,所以,以下我提到的过往只能说是给你个借鉴,具体安排因人而异,一切经验之谈都比不上自身的坚持与努力。第一,专业课

(一)真题

你看过民大历年真题就会发现,民大专业课不难,考察的重点很固定,重复率也高,史论业务皆如此。2015年与2013年都考了《费加罗报》,2012年与2011年都考了全媒体,2015年与2011都考了新闻敏感,2013年与2012年都要求列采访提纲,等等。所以,研究真题,举一反三。

(二)专业课参考书及其使用

参考书方面,民大没有指定,我是结合新祥旭考研辅导班推荐的书籍和资料史论部分: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民大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三四二二八六。(传播学我只重点看了这一本,经典!今年名词解释的“质化研究”我没看过,可能是其他传播学专著里的名词,但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价值。据我看来,民大考察的很基础,或者直接考,或者结合热点论述,总之,一定要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郭庆光这本书条理清晰,重点理论一目了然,我是按照各章内容整理了笔记,背了笔记2遍,当然,重点理论不止背了2遍,此外又背了下课后题的答案)

2、《网络传播概论》,彭兰。(只看下编即可。现在网络传播尤其是新媒体传播这么火,你需要系统了解下网络传播,我觉得重点是下编9、10、11章。做下笔记,掌握梗概学会举一反三最好,说实话,这本书我整理了但没重点背)

3、《中国新闻史》,方汉奇。(中新史是最让人头疼的,知识点散而多,如果你本科学的不是新闻传播,那么我建议你最好不要直接背网上下载的笔记,肺腑之言。所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都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尤其是关于历史,弄懂什么样的背景造就什么样的新闻事件,才易于记忆。中民大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三四二二八六。由于我本科学过这本书,一战也背的这本书,对中新史有了一定了解,弄好中新史,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归纳总结,人物、报刊、事件都要有自己整理的一套笔记,而不能照搬别人的。比如今年考的成舍我、梁启超,都是重要人物,你要系统全面的整理相关知识,而不是抓住一个笔记就背,那样肯定答不全面。反之,如果系统化,那么背诵也就变得轻松多了。当然,整理是耗费时间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

4、《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外新史重点看美、英、法、日、俄,备考与中新史类似,也是要归纳总结,工作量比中新史小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不要自己划重点,一定要全面系统!此外,你要确保历年民大外新史真题全都会背,因为可能会有原题!)

5、《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这本书我买了,但是没怎么看,只下载了笔记,背了部分笔记。业务部分

1、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新闻编辑学(第二版),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新闻评论,马少华,中南大学出版社

备考业务同样是根据真题来归纳考察项目,列采访提纲、拟新闻策划书,这些实务的题需要找到参考答案,举一反三就可以了。把相关问题与答案整理到一起,在最后冲刺的时候背一背。

但是,写消息评论、制作标题、配发稿件都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勤看报,动手练,实践出真知,潜移默化中你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带有专业视角。推荐书目: 注重时事与热点 《传播学小王子》,出的时间晚,一定要抓紧时间看,最好自己总结上面的热点,因为这本书给的知识面特别广,全部背下来根本不可能。所以,我的建议是,记住热点事件,把书上针对热点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观点记下来,多角度的思考,要知道民大论述甚至简答都会出现热点,答出你的观点很重要。此外,对于一些业务方面的题,这本书上也有相应的答题技巧,值得一看。

《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这本书很厚,只做系统补充即可,上面有真题解析,可以借鉴下答案。

《新祥旭民大新传高分通关宝典》历年真题,重难点,专业分析,押题解析 《国际新闻界》,文章都很长,看自己看得懂得,记下观点,了解热点。《现代传播》,文章很多,空闲时间看看。关注微信订阅号(很重要)考新闻 传媒

第四,英语一

一是单词,二是阅读。

每天背单词、做阅读都是必修课。我每天大概背两单元单词,做2~4篇张建阅读(黄皮的那个,质量很好)。

单词就是每天背每天背,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单词,把记不住的单词写在本子上,每天背每天背。还有真题上的单词,也要每天背每天背。

由于一战做了四五遍英语真题,好多都有印象,所以二战英语真题只做了一遍,还没有做完。但是,英语真题很重要,尤其是阅读,一定要掌握好方法技巧,反复演练。英语小作文背模板,大作文自己准备模板,就是不要照搬照抄,你可以在真题阅读中找些句子改变一下成为“套话”,自己练作文的时候填写进去,让你的作文更加有水平。鉴于本人英语水平一般,就说到这儿吧。

第五,政治。

我是十月份才开始看政治的,当时买了好多书,肖秀荣的、风中劲草的,基本上题都做了,但由于政治大改,所以那时候看的书做的题都白费了。之后就是狂看大纲,每天看两个小时的政治,基本上看到12月份,大纲也就看了2遍多一点。中民大高分咨询邓老师扣扣:三三**三四二二八六。政治大题背的是肖四还有从同学那里找来的新祥旭辅导班最后押题,总之,政治准备的不怎么好。再加上今年选择题丢分严重,政治实在是败笔,就不做介绍了。但,允许我多句嘴,风中劲草还是别买了,如果你报了考研班,就用考研班的资料吧,不要贪多,要吸取精华,大纲还是很重要的!

最后,研友。

你一定要找一个或者几个研友!我这次深刻感受到一起考研是什么概念,那就是当你懒惰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你还有什么书没有看,还有什么论文没有下载;当你懈怠的时候总会有人告诉你进入学校复试需要考多少分以上,考进多少名以内才有机会;当你自卑的时候总会有人拥抱你告诉你迈过这道坎远方有多么美好;当你焦躁的时候总会有人拉着你去吃好吃的去玩好玩的,让你知道生活依旧美好!非常感谢一路以来给予我帮助的亲人朋友们!

愿帮得到你!

第二篇:陈龙的传播学笔记和苏州大学考研心得

050301新闻学: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新闻学概论》│

│陈霖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现代大众传播学》陈龙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修订版。《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编,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版。《20世纪传播│

│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2003年版。

│ │050302传播学: 《新闻学概论》陈霖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现代大│

│众传播学》陈龙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20世纪传播学经│ │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2003年2月版;《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 │

│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因为偶考的是传播学,在此只浅谈一下传播学,以免过分误导(即使这样仍有误导可能,呵呵~~~)

传播指定的只有2本书------陈龙的,经典文本,偶列一下偶看的书------《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版),《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大众传播模式论》(麦奎尔,温德尔,黄皮的,很薄),《人类传播理论》(LITTLEJOHN,清华大学出版社,史安斌译),《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咏华,上海外语出版社,粉皮),《网络时代的传媒》 《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广的),新闻学方面:《新闻评论学》(杨新敏,苏州大学出版社),《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人大出版社),《报纸编辑学教程》(人大)《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04年的饿指定书目,有陆定一题词的那本)

闲暇时翻了《麦克卢汉精髓》,《空间感的消失》等不多的几本~~~随便一翻,仅此而已。下面偶来评价以下这些书: 首先,偶认为两本书必读《大众传播模式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先说第一本,可以翻开所有我们中国人自己写的传播学书籍,找到书后面的参考书目-----有没有一本没有把麦奎尔和温德尔的书做为参考书的???就我所有的书而言,,没有一本~~~~~~~~~~几乎所有的传播学书中关于传播模式(ARISTOTLE模式,LASSWELL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总模式,德弗勒修正的申-韦模式,赖利夫妇模式,奥斯古德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纽科姆ABX模式,风筝模式,等等~~~~)都是抄袭此书的原文,包括评价都几乎是一字不差,比如说陈龙老师的书,郭庆光老师的书(他只是又多加了几个在日本学习时日本人总结的模式),,还有关于休梅克总结的所有的把关(HIRSCH,,GIRBER,卢因,WHITE,WESTLEY,迈克莱恩,巴斯的双重守门,流动性守门,鲁奇和盖尔顿的选择性守门)也基本上是原版的麦,温二人总结的~~~~~~~以及传播学最最最重点的理论-----涵化理论,议题设置,沉默螺旋,使用满足,使用效果,知沟假说,二级传播,说服研究,创新扩散,等等~~~~《模式论》里都有非常非常好的概括,比如说提出的背景,讨论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如何被后人修正~~~~~~

谈谈郭庆光的书,这本书被誉为中国传播入门第一书~~~~~~偶认为此书逻辑严密,章节排列,组织合理,还有为他赢得地位的日本的传播研究。网络上好多人在找郭老师的硬伤,呵呵~~~~不过偶认为这些对他的第一书的地位够不成威胁。唯一一点失望的是郭老师说“多媒体”一词是由美国歌手平克-弗洛伊德最早提出的,呵呵,,可能郭老师一心埋头学术,却不知平克-弗洛伊德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乐队之一,而不是歌手~~~~~~~~~~~~~~~另外的一点点不足,是郭老师的书中关于美国经典传播研究涉及的不足苏大要求的,全书只涉及了使用满足,二级传播,议题设置,沉默螺旋,涵化理论,知沟假说,说服研究等~~~而非主流或是被可以被囊括的诸如“心理图象”,文化行为,创新扩散,选择性接触等等陈龙老师书上的有所欠缺~~~~~~~~

『八』传播学陈龙笔记

1楼:[笔记]苏大传播学考研——《大众传播学》笔记

献给需要她的研友们~ 苏州大学传播学考研笔记 大众传播学 [绪 论]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第二章] 传播者 [第三章] 信 息 [第四章] 传播媒介 [第五章] 受 众 [第六章] 传播效果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第九章] 国际传播

1、传播学研究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理论,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2、传播学研究发端?0_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

3、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4、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

(3)从研究内容上看,有差别。

(4)从研究方法上看,单调(新闻学),全面系统(传播学)

5、传播学研究的方法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第一章 传播的一般原理概述 传播的定义:(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信号与符号:

信号: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不仅表示„„,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

象的概念。区别:(1)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

才能掌握和运用,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而符号具有超越时空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2)符号是人类独有的。

(3)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达的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掩盖下的性

质特征和范围。(指抽象能力)共同性:指说性

意义理论、语言一般特性、传播互动障碍、语言互动原则(教材缺,参见大纲)

传播的基本要素及方式

教材中九要求,与大纲八要素比(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传播效果、经验范围、反馈)增加能力和行动。传播的类型:

A.亚里斯多德模式 静态因素及其关系的描述,适合描述公众传播

B.拉斯韦尔模式 以“任何讯息总是有效果”为假室前提,忽略了反馈及动机的分析。C.香农一韦弗模式 “传播数学理论”,以电路原理的直线性单向过程比作人的传播过程,十分机械,忽视了内容,效果、情况,人的功能性,强调了噪音。

德福勒模式:开始注意反馈的存在,直线性循环性、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与直线性模式决裂,适合人际传播的描述。

D.丹斯模式:强调动态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利于描述传播的连续性。

E.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作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向模式:不再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F.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传播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

G.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H.赖利夫妇社会学模式

6.传播的种类:

A. 内在传播(个体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制约着内在传播,其它还有想象力、记忆力。B. 人际传播(广义):内在传播以外的一切传播;(狭义)人对人,面对面的传播

这种传播,任何参与者均有充分的反馈机会,最具说服力,特点:直接性,获得的反馈机会多、规模小、范围易控制。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情感因素、个体差别(客观差异性别、年龄,主观差异心理、气质、兴趣爱好)、时空因素。

C. 组织传播:一定组织内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次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又叫群体内传播)组织形成的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组织传播是组织活力的源泉,是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是组织功能的润滑油,是组织机体的防腐剂。特点: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和公共关系。形式:会谈、会议、文件。

D. 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众的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演讲是最普遍的形式:

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受众类型:流动性、相对稳定、选择性、协同性、组织性。

E. 大众传播:利用传播媒介对大众进行的传播(社会大众的传播)特点:

1、有专门传播媒介(机构)

2、受众多无组织性

3、反馈不易获得

4、速度快、时效性强、规模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宣传功能。(政治角度)

7、传播的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8、传播技巧:要求:

1、目的隐蔽

2、诚实可信

3、指向明确

4、内容真实

5、手法灵活 技巧:美化、丑化、印证、认同、详略

第二章 传播者

传播者:传播活动第一要素,最活跃要素,主要指人员或机构。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

(1)决定传播的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筛选(2)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搜集、编辑、制作和传递;(3)对整个传播进程进行控制和制约。传播者的地位和任务(卢因理论)

(1)搜集信息(2)加工制作(3)筛选、取舍(4)控制(5)收集、处理反馈 传播者的素质

(1)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2)专业知识(3)新闻敏感性(4)政治敏感性(5)勇于献身的精神

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1)国家、民族利益致上(2)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报刊的四种理论四种传播制度理论。(教材无)

第三章 信 息 什么是信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小或降低不确定的任何事物”(香农语)

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客观存在物。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

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编码: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进行有机的组合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编码。译码:把通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叫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新闻与信息

(1)新闻是公开的(2)确定了的事实不是信息,但可是新闻

(3)传播途径不一样(4)信息专业性强

[ Last edited by allirra2000 on 2005-5-2 at 09:13 ] ※ 来源:考研论坛(存档)bbs07.kaoyan.com TOP allirra2000 注册时间 2004-12-20

TOP4楼大中小 发表于 2005-5-2 03:18 只看该作者 苏大传播完全手册(雕时刻光)『此贴一沉永不发贴』

第四章 传播媒介

发展历程:原始媒介、语言(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

发展趋势:A、网络化、B、有线非大众化、C、高度商业化。蔡伦 东汉 造纸 毕升 宋 活版印刷

戈登堡 德国(15世纪中叶)印刷机

1956年前后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最早现代意义的报纸。1827年美国第一架动力印刷厂,大量印刷。1846年呼式轮转印刷机。

银板法照相术—真正意义的报纸。

美国人本杰明、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广告出现。电子媒介发展史:

无线电的有声传播,标志着无线电进入大众传播领域 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底特律8MK电台有关该州初选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匹兹堡KDKA电台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

广播、电影、电视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发射台。

印刷媒介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电子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称为旧媒介,有线电视、电脑报刊、网络电视、卫星电视,称为新媒介。印刷媒介特点:

(1)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2)可重复阅读

(3)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4)能满足读者的特殊兴趣和需要。(5)能形成一定的权威。电影特点:

(1)视觉性和逼真性。广播特点:

(1)速度快、时效性强;(2)声情并茂;(3)群众基础。电视的特点:(1)视听兼备;(2)真实性和现场;(3)参与感节目主持人。电子媒介总的特点:速度快、时效性强;很强现场感,亲切感人。新媒介特点:(1)依赖高科技;(2)受众的主导性、自主性强;(3)网络化;(4)速度更快。媒介与大众文化关系

(1)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大众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传播不是被动、消极的;(3)大众文化影响着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形式。主要的媒介理论

麦克卢汉“三论”讯息论、延伸论、冷热论。英尼斯偏向时间、偏向空间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第五章 受 众

1、概念及特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特点:(1)人数众多;(2)广泛样、复杂性;(3)分散性、无组织性;(4)不固定、不确定;(5)隐匿 教材中,参予性、积极性

2、受众理论:

德福勒归纳为四种:(1)个人差异论:大纲中心理差异;(2)社会类别论:个人差异论的放大和扩展;(3)社会关系论:组织、宗教、团体; 文化规范论:与媒介即讯息论有关。

3、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参见大纲)

4、反馈:受众对传播信息的一种反应,这一反应传回传播者以供参考。具有延迟性、间接性、零散性和累积性。

5、受众调查:

受众来函、来电进行简单调查获得反馈的最好方式;

综合调查;

专题调查:当面询问、电话、日记、机械;

民意测验:对人民群众的见解和态度进行调查。

第六章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理论: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机械的刺激反应理论。(2)有限效果论: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3)适度效果论:创新扩教论、使用满足论、议程设置论,文化规范论、创扩: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4)强大效果论:伊丽莎白、内尔《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大众传播的累积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对舆论产生强有力的效果。“沉默的螺旋” 影响传播效果的外部因素:

(1)先验观念: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对世界的印象和形成的主观观点;(2)团体规范、组织关系;(3)受众个人差异;(4)社会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内在因素:

(1)传播的信息来源;(2)传播的媒介;

(3)传播的态度、方式、技巧;(4)传播的内容。传播的社会影响:

正面: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娱乐功能。反面:社会问题、社会风尚、儿童问题、鉴赏力下降。

第七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 传播与现代化:

罗杰斯:现代化的定义; 勒纳:“倍加器”“加速器”; 施拉姆:推动者 ; 早期研究的得失:(教材回顾与审视)

媒介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P33告知、决策、教育

第八章 传播的控制 四种大众传播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理论; 2)自由主义传播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主张媒介对政府负责、受政府控制,强调国家对媒介垢干预。4)苏联共产主义传播理论:来源于集权主义传播理论,大众传播与政府合二为一。

来自政府的控制、受众对传播行为的监督、传播内容对传播行为的制约、行业团体、传播业职业道德自律。

国家政府对意识的管理和控制;

1)制定法律; 2)检查内容;

3)政治与经济软化、拉拢; 4)暴力干预

5)利用官方媒介进行舆论导向。受众对传播的控制;

传播业职业道德的自律;

控制的方法(大纲)

第九章 国际传播 国际传播的方式: 1)对外出版:《中国时报》、《北京周报》、美国《交流》; 2)对外传播:苏联最早; 3)对外电视;INTERNET 4)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传播的不平等现象;

1)媒介分布不平等; 2)信息量不平等: 3)资源利用不平等 国家传播机构:

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塔斯社、新华社、安莎社; 1)美联社:1848年最初由6家纽约市报纸组成; 2)合众社:1858年合众新闻社和国际新闻社组成; 3)塔斯社:1917年;

4)路透社: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5)法新社:1835年;

6)共同社:日本,1945年; 7)新华社:1931年; 国际传播的展望;

第三篇: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

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

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1、一个社会整体维系和稳定,健康发展的舆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3、总之,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重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

衡量舆论的标准

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的结果等。

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

第一、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定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之,新闻媒介的确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怎么做?

在认识舆论强大的社会功能的同时,更要明确新闻媒介在其间的作用,特别是导向作用。要善于正确利用这种作用,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积极正面的作用奠定基础。

舆论监督:

定义:

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行为:人民(包括新闻媒介)随时对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党派团体、厂矿企业等的活动进行了解和评论。

其使命是:监督我党立党为民;保障公权为民所谋;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确保社情民意上传下达。其特点有:(参加舆论的特点)作用有:参加舆论的作用。目前的困境:

① 舆论监督职能尚不成熟和完善,没有可以依靠的法律依据 ② 舆论监督职能大都依靠社会大众和媒体的自发行为

③ 现行法制对舆论监督还没有从公民同社会公共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加以规范,使大众在履行职责上遇到困难 目前遇到的问题:

① 媒介及用户:网络舆论存在媒介暴力、舆论侵权、角色越位、娱乐泛滥等隐患 ② 政府等公权力机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薄弱或滞后,信息的传播力、驾驭力、沟通力、掌控力不足

③ 网络信息准确性无法核实,网络声音不具有全民代表性 ④ 网络舆论监督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偶然性 ⑤ 网络舆论监督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优化办法:

① 制度保障使之常态化、规范化 ② 舆论监督必须纳入法制约束的框架 ③ 媒介自身必须坚持行业自律 ④ 新闻记者应该提升专业技能 ⑤ 传媒大众应该提升传媒素养 ⑥ 坚持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双管齐下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定义:

新闻事业利用其本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优势,代表公众对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党派团体、厂矿企业等的活动,乃至社会中的不良现象,进行监督。概言之,新闻事业通过对某个情况和意见的报道和沟通,激起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政府和社会机构及个人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以促进社会机制正常、健康地运转。正确的舆论监督应该包含三层意思:

① 必须以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促进广大人民的团结为目的

② 必须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社会大多数人的要求,要反映真实的的情况并形成真实的正确舆论

③ 舆论监督的方式必须是提供事实,平等讨论。

网络舆论

定义:

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结合,又称网络舆情。传播要素:

① ② ③ ④ 传播平台:以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包括SNS社交网络、博客、微博、博客、BBS、IM)为主;传统媒体往往与互联网共同聚焦

传播者:网民,其主体地位强化,传媒素养提升;网民是主动的传播者

传播模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交互设置议程;传播方式是:顶贴、跟帖、回帖、转载、分享、关注、围观、评论

传播效果:影响显著,设置议题,影响舆论,建构议程,主推了事件的进展,影响社会政治文明 规律和特点:

① 舆论主体的匿名性和平民化 ② ③ ④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舆论客体的广泛性和难控性 网络舆论生成途径的多元化与互动性 网络舆论的情绪化与非理性

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普通大众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 草根和公知(精英)协调联动引导议题 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参与议题互动

政府机构在其中起到了舆论引导和案件审查作用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实时性和广泛性 网络舆论环境具有开放性与交互性

网络舆论监督借助于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分散的舆论产生共振形成合力。

两个舆论场: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市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公众能够清晰感受到两个舆论场的存在,部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也有减弱之势,但两个舆论场之间却始终泾渭分明。新老媒体互动的新格局:

在各网络事件中,有60%以上由网民通过新闻网站、博客、微博、社区论坛,首先提供第一手资料或披露某些材料,瞬间在各大网站转载,引发网民关注或转发、跟帖;传统媒体闻风而动,或深入调查,提供事实真相,或发表评论,表明立场、态度,指出问题的关键,从而引发网民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提供更多更细致的内幕材料,发帖、跟帖往往几万、数十万、几百万,是指点击率超过一亿,形成强大声浪,把一个事情终于发酵成为一个事件。指向的当事人不得不出面表态,相关政府机构介入调查、处理问题;于是,新老媒体围绕着当事人表态、政府调查、处理再次议论。这样,新老媒体相互配合,推波助澜,把舆情不断推向高潮,直到事情解决。新老媒体互动形成的新的舆论格局的特点:、① 自发性。网民自发爆料,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真实意见,这样形成的舆情是民意真实的表达。

② 突发性。网络事件爆发很突然,长则数天,短则几小时,上传的事情就演变成网络事件。③ 鲜明的指向性。

④ 诉求明确、直接。网上舆情的诉求,80%以上都是基于利益——公众维护自身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安全利益,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旦这些利益得到基本实现,舆论很快就平息了。

⑤ 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传播符号的娱乐化。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时间都有戏剧化的情节。权力、金钱、女人、血与眼泪等构成故事的必备元素,很能撩拨人的情感。采用煽动性、娱乐性传播符号,主要在标题上,尽可能吸引网民眼球,也便于口头传播。

⑥ 网上网下开始频繁互动,而且发生几率在上升。评价:

舆论并非天然就是合理的、正确的,舆论的质量从来就有优劣高低之分,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民意。互联网上民众多、良莠不齐;进入互联网的门槛很低,传播迅速,信息真伪不辨,意见表达混沌不明,极大影响舆论的质量。其中,谣言泛滥、侵犯隐私、群体极化构成互联网上三大公害。

第四篇:2010南师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2010南师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我是2010年的考生,就是刚刚过去的那场考研风暴的幸存者之一。我本科就读于重庆一所不知名的大学,国际市场营销专业,是一进了大学门就打定要考研的人。我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初试成绩367,复试是76.83,公费录取。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并不显赫,来写篇新心得似乎有点自恋,因为自然会有高分的人出来晾晒他们显赫的成绩并作谦虚状,实在轮不到我出马。但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人,没有高智商,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内部关系,基本上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而我考上了,想为那些与我同样平凡的人打打气,所以站出来,写篇心得吧。考了一年,知道这过程不容易,很想为平凡的同类做点什么。

说来就很悲痛啊,也很话长,以下省略前尘往事的回忆万余字。。。知道要考研的人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就不向你们哭诉了,直接切入主题好了。

首先来说说考研的动机。我认为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考研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想考研的诸位难兄难弟们,不要欺骗自己,想清楚自己为何考研,以及得到怎样的结果,说重在参与或是享受过程而不计结果的人纯属扯淡,因为那过程一点也不享受,想必正常一点的人都没有自虐的倾向。想要的就要争取,并且不放弃,牺牲再多也在所不辞。动机,不论高贵与否,只要是能给自己动力的,能够支持自己走下来的就ok(想来考研也不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动机啊)。

南师出版的哎,再白目的人也知道要猛背啦。何况是南师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出的书,重量级无疑。前几年涉及这本书的题量很重,近几年有所平缓,但还是重要。书还是不错的,也很有条理。《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等编,这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害人的书,因为我在背他时有无数次拔头发撞墙的冲动。非常细致琐碎,不知重点在哪里。但编排很清楚,还是只能说那几个传播大国要记熟,新崛起的国家要记,例如印度。我只能说祝各位好运吧,我是罩不住他啦。《中国广播电视通史》,赵玉明著,很厚的书,基本在讲一些无谓的话,看

第五篇:高分学员考研心得(模版)

我的考研心得

我的考研没有什么经验可讲,只不过是在一种精神的支撑下走完了一段艰苦的旅程而已。何况,复习这种事情是因人而异的,不可能有什么万应良方。然而,我依然很愿意将我自认为算得上经验教训的感想和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共享。

我在去年的3月份决定了要考研,但没有决定考什么地方。其中的细节我想你们也没有兴趣听,反正最终的结果就是在5月份的时候我决定了要报考川大的高分子专业。对于我来说,在下一个决定之前难免会瞻前顾后,但决定了一件事情之后我就不会再更改了,尤其是象这种关乎一生的重要决定。因此,我便进入了正式的考研复习之中。

严格说来,我的复习从3月份就开始了,但不能算是正式的开始复习,只是一个热身和预备的阶段而已。我从3月中旬开始看一本俞敏洪编著的新东方考研词汇,这本书我大概从头到尾看了两遍,起初是报着雄心想要把它全部被下来,结果却没有办到。因为我觉得这实在太困难,太花时间,而且据师兄师姐们说,也很没有必要。于是,背这本词汇书的壮志就中途落空了。当然,这是我认为这样做会入不敷出的结果。至于要是我完全背下了这本词汇书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这倒是一个未知数。当然,我认为,如果有时间,能把它全背下来肯定是好的,但能不能这样做,这要视个人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我觉得超纲的单词完全没有必要去管。

对英语的复习,我抓得比较厉害的是阅读,毕竟阅读占的分值最大,而且也最能拉开差距。我买了《220篇》,有空的时候就每天做一个单元,后来要期末考试的时候没有多少时间,就隔几天做一个单元。我建议大家做英语阅读时以及以后做考前模拟题时都最好是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来做,这样一是有真实感,二是也能更好的检测自己的水平。至于我选用的这本阅读书,是我一位考到复旦的师姐极力推荐的。当然,做过之后,有一些我自己的感想。我认为这本书的文章不错,它们明显比考研的真题要难一个档次,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但是,这本书应该说编得很粗糙,题设计得很差,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去深究它得题型等等。要说到和考研真题相似,我觉得基本上没有哪本书可以办到——毕竟真题就是真题,没有其它的题可以代替。而且对于考研的阅读究竟要怎么去解题,我想是应该有其独特的方法的(就应试来说,每一种考试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解题思路及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要在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谈解题的技巧。

究竟怎么解题我在这里也没法说清楚,我向大家推荐听一下张剑的阅读,我个人认为他的方法很不错,对考研题把握得也很准。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方法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练习,因此,如果要听,时间不能太晚,至少在开学之前应该要听,因为开学以后应该要花很多时间在专业课上,不会有很多时间来复习英语了。反正我是在假期快完的时候上了领航英语的强化班,之后就做完了真题,而开学以后就基本上没有再怎么看英语了,就英语的复习而言,我想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还有唯一的一点是关于做模拟题。我是在考前大概两个月的时候开始做的模拟题。我认为严格说来没有哪一本模拟题能够真正模拟到真题,但可以给你一个氛围和一个测试的机会。做模拟题,我有一点要强凋的是,正像我所说的做阅读理解一样,一定要给自己营造一个考试的氛围,时间地点都要恰当。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模拟。现在,再来谈谈关于政治的准备。我上了领航暑期班和冲刺班。有很大的收获,因为暑期班老师讲得详细,对于我们这些对政治基本上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倒确实是有一定益处的——至少我感觉,听过一次之后,看起来还是要轻松得多,而且记忆也要深刻一些。对于政治,我想不可能死记硬背,我复习政治的方法就是看书,多看几遍,考试的时候自然脑子里就有了不少东西,到时候有什么有关的就拣出来写上得了。我看的基本上就只有一本书——张俊芳主编的那本《2100题》。我基本上每天下午都看3个小时左右的政治。考前是抱着领航的冲刺教材背了一个星期。

关于政治,我就只有那么一点看法了。而下面就说一下数学,大家知道数学在整个考研

中的重要性,有一句话叫做“得数学者得天下”,想必大家都很明白。关于考研复习尤其是数学复习我也有不少的体会。

数学总分为 150,而且还是很容易拿到分数的学科,它也是一个不断实战型的学科,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较多,因此较早的安排数学的基础复习工作比较符合实际。我认为应当在大三下半学期,也就是在 7 月之前把数学教材弄通弄懂,掌握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技术。作为补充,如果你认为书本中还有一些你没有看透看懂的知识点:一方面你可以参考一些基础类的参考书(因为基础类的起点比较低,它的讲解比考研资料浅显而详细很多);另一方面我认为领航的春季数学基础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对数学基础不扎实,自学能力不够的考生来说,春季班的老师会从定义到一般习题再到考研习题由浅入深带着你学习。万事起步难,打好第一枪,之后的自学也会来的相对的游刃有余。我是一个很重基础的考生,我在此重申:书本看透是绝对必要的,不要一开始复习就抱着本考研资料,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到了8月、9月,我推介大家把李永乐的《考研复习全数》看一遍,我认为这本书它涵盖的知识点很全面,并且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研的原型。同时,其中的线代你可以先不做,因为线代比较抽象,可能做得很吃力,但是,“爱拼才会赢”。

10月、11月这时候大家不要盲目的继续做题,我建议考生把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做一遍,因为此时我们可能对之前的知识点的掌握不够透彻,第二遍就是对自己数学学习的回顾和总结,找出自己数学的不足以便之后的强化训练。在做专题训练时,我把数学分为填空、选择、大题三大板块。这是将头脑里面的知识点梳理一下,是数学学习成果的一大升华,可以说是从数学复习到考研数学的一大过渡。经历过填空、选择、大题的过渡后,大家都会对考研数学有一定的认识了。在此我建议将该段时间所做的资料回顾一遍,或许还会有一些新的体会。

进入 12 月后,我认为可以利用一周的时间重新学习《考研完全手册真题练习册》这本书。首先,它可以帮你建立对数学的自信,因为毕竟之前都看过两遍,在离考研越来越近的日子里要学会给自己找自信。并且,这本书也值得你读透,此时我想第三遍不仅会使我们对里面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见解而且也是对考研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加强记忆。可以说,此时不再是数学狂做题的阶段,而是记忆和深入思考的阶段,泛泛的做题是没有意义的。月底,可以开始做数学历年真题,利用十天左右时间做,两天时间总结思考,总结历年出题内容和形式以及考研趋势,最终对今年的考试要有一个题型题量以及难度上的把握。

我相信经过以上六个阶段的复习,一般考生都可以考到 130 分左右的。在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掉进题海战术的误区,我们应当选择几本有效的学习资料然后反复钻研。同时,关于数学辅导班,就像上面说的,我推介大家可以考虑领航的数学基础班。这样可以很好的帮你起步。

下面,我来谈一谈我的专业课复习方法。我考了何曼君编的《高分子物理》、和潘祖仁的《高分子化学》这两本书。我唯一的学习方法(就考研而言)就是紧抓住这些参考书不放。我喜欢在书上做各种标注,这些标注的内容纷繁复杂,有我对某一句话的看法和理解;有我联想到另外的相关知识点时写下的批注:有我对某一部分内容的总结和自己的理解„„总之,我竭力要从书上的字里行间寻找到它的言外之意——思维方法、实验设计的思路、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看好看透这几本参考书,也才能真正领会到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内部的、思维层次上,而不仅仅是知识层次上的精髓。这样复习下来,想要在考试中举一反三,应付各种各样的题的变化,也就不在是难事了。

关于专业课,我还要说的一点就是在考前找一些相关的最新动态和热门话题的文章看一下还是有可能会发挥很大作用的。不用专业性很强,科普性稍浓一点也无所谓,说不定答问答题的时候就用上了。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一些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能够有那么一点帮助。最后,我想要说的是,考研是一段艰难的旅程,走完它需要莫大的毅力和勇气,希望大家都能克服那可能会时时侵袭的孤寂、落寞和灰心失望。记住,这是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谁也逃不掉的,并不只是你而已,挺过了,也就胜利了。

最后,我要感谢领航辅导班的老师,我想没有他们的精心指导,我是不可能取得一个让我自己满意的分数的同时也为我节省了大量的考研时间。同时,我对张俊芳老师和王轶群老师的命题能力是值得大力推介的,希望广大考生密切关注领航的辅导班以及在各大高校的免费讲座,我认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必将因此而得益颇深。

下载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中民大传播学状元考研高分笔记心得分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考研高分范例 心得

    2011考研高分范例 心得 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总结一下2011年的考研经历了,之前在准备复试和论文一直没时间写,废话不说直接进入正题吧! 首先说一下毕业选择的问题吧,考研,工作还......

    2011年人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2011年人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 本帖最后由 lidan19890512 于 2011-5-26 20:19 编辑实在是纠结于题目,不知道怎么说比较好,最终取了个烂俗无比但却一目了然的题目。大家将就着看......

    考研政治91高分心得

    考研政治91高分心得:脚踏实地平常对待 2011年3月5日晚我所报考的西安交大考研成绩查询系统开通,怀着激动的心情,微微颤抖着手指输入证件号后,我的成绩出现在屏幕上。令我兴奋不......

    经历考研高分后得心得

    经历考研高分后的心得体会:复习计划篇 现如今什么最实在?考研;那考研什么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确实有很深感触,一路走来,有欢声笑语,也有辛酸苦辣,我感觉这些经历对我一生的发......

    考研数学高分心得(合集5篇)

    高分寄语:God helps who help themselves,勤能补拙,提优补差,上天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希望大家09年好运。 我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外语院校,数学只是在大一的时候有一点接触,所以在考试......

    南师大传播学2013年高分冲刺抢分心得

    文汇南师大考研网 南师大传播学2013年高分冲刺抢分心得 考研是一件下决心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的事。当初决定考研可能只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也可能是自己偶尔一时的冲动,又或是......

    高分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陕西cpa状元心得!

    高分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陕西cpa状元心得! 注册会计师这个响当当的成为高收入白领的代名词,在国外注册会计师(CPA)也是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代名词。作为取得注册会计师......

    西南大学传播学专业课考研复习心得(定稿)

    首先,西大(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分为新闻学和传播学两门。2012年的初试参考书目是《新闻学导论》和《传播学》两本,比起其他学校的专业课书籍少很多。因此,万变不离其中,所有的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