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量级新闻学考研笔记人大版《传播学教程》讲义[推荐]
(注:简介的不能再简介,最适合考研背诵的笔记)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5)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 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9)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①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②受众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6、传播情境的定义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
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8、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
②象征行互动理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③布鲁默: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
9、象征性社会互动
①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②意义交换的前提: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8)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②内容:
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4、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②内容:
③意义: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
②内容: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及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
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②人际传播: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双方及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
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7)
1、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3、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
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4、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 interaction)
①布鲁默: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人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②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③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④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5、米德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①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
②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是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③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④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6、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
①定义: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②特点:a.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d.非制度化的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③社会功能:a.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b.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c.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d.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④动机: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7、库利的“镜中我”(the looking-class self)理论 ①(美)社会学家C.H.库利《社会组织》
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
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③“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④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10)
1、群体的定义和社会功能
①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②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a.对社会: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b.对个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2、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②成员间的协作意愿,即个人参与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3、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
①定义: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②形成:在群体信息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中形成,受到群体传播结构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①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②功能:主要是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a.对群体内: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b.对群体外: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的效果—观点与规范一致,则推动成员接受,反之则阻碍。后者还会唤起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的“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5、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6、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形成条件
①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②发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7、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一)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本身及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主要受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
①群体暗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和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②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中蔓延的过程。
8、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
(法)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9、信息流(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三)
①布鲁默: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刺激这一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紧急事态下的流言(流言: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时期),特点:a.快速增殖;b.奇异回流现象;c.伴随大量谣言。G.W.奥尔波特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10、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①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②功能: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保持组织整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地: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1、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①渠道: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b.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小群体传播,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社会人”的特点)。②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第七章 大众传播(9)
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②特点: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b.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②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b.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c.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d.提供娱乐(满族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③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a.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c.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3、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①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②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③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4、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
①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②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c.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和互动性;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
5、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C.H.库利(《社会组织》)
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地思考公共事件。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
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②“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代表: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等
背景: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a.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麻醉受众的神经负功能。b.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机构”,使大众淹没于表层信息,丧失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类似于“心理暴力”。
c.格林: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美国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急剧下降。
6、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
原因,展现给人类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境本身。即: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7、信息环境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②特点: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8、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①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②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9、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①(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8)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等);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极权主义: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也称权威主义。
②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于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②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
主要原则: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③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6、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20C后传媒垄断程度↑,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权利忽视公众、谈论思想自由忽视传播的私有营利性质→美“新闻自由委员会”40年代《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强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目的:防止传媒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及传媒内容的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②主要原则: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c.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d.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③评价: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7、民主(受众)参与理论
①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②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c.社会各界都应有自己的媒介;d.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③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③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位、高质量的原则;④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9)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评价(略)
2、“电视人”和“容器人”
①媒介不仅通过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而且它的出现、使用和普及及其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3、“媒介依存症”的特点
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
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4、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佐藤毅)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也是唤起和引发人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的媒介,在追求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性欲望主义”。
5、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①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②特点及其意义: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6、“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
①内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②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7、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远超一般社会群体),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8、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①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②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
③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9、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①(美)库尔特?卢因,“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②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gate-keeping)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受众接受到的新闻只是少数。
③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新闻筛选三前提:(1)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3)排除性前提—新闻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可能入选。所以,新闻价值或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④“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8)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②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无组织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匿名性;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①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②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③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蓝领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b.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孔豪瑟: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④评价: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①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有失偏颇。
②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利润原理:激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拷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4、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5、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c.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
6、受众即市场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②受众即市场: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③评价(D.麦奎尔):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7、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利。
②受众权利: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8、“使用与满足” 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40年代。
②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a.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b.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c.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含义: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⑥评价: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⑦意义: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
⑧局限: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12)
1、传播效果的含义
双重含义:①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微观);②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直接间接、有意无意、明显潜在)和结果的总体(宏观)。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
①环境认知效果(视野制约);②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舆论导向);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地位赋予功能)。
4、传播效果的类型
英国学者P.戈尔丁,依据时间和意图:①短期的预期效果(个人的反应、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无关,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觉反应,有益或有害);③长期的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知识的传播,推广和普及等);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产生的综合或客观效果,个人社会化、媒介的社会控制、媒介与社会变革)。
5、考察传播效果须留意的环节和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
6、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英国学者D.麦奎尔:① “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直接体验形成的观点和看法;②“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所持,包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③(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a.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获得的系统知识。b.基本观点: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其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c.评价:避免“常识理论”的直观性与零碎性,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7、传播效果研究第一时期:“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产生巨大社会冲击;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②核心观点: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③评价: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错误,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8、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传播流”、“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①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选择性接触”假说: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即: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其结果更可能强化原有立场而非导致其改变。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和“两极传播(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或“补强”(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主要)、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改变(使受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较少)。
b.卡兹、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旨在验证其提出的假说在其他领域是否适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
*“中介因素”(mediating factors):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四: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层次)、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渠道不同,效果也不同)、讯息内容(语言与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同心理反应)、受众本身的性质(既有立场和倾向、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
c.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极传播概念)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
d.以上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也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②“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③“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兰,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最早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9、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宏观效果论
①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缺陷:a.只探讨态度和行动效果,忽略传播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果;c.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提供借口等。
②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特点: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③与早期“子弹论”的不同:“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10、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略)
11、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略)
②“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前者指摆事实讲道理,后者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H.H.哈特曼等,“诉诸感情”的说服效果略好于“诉诸理性”,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性的支配程度有差异。无论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③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贾尼斯等,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同。所唤起的心理紧张效果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效果与之相反。“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12、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①意见领袖:a.定义: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b.基本特征: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有单一型(现代都市)和综合型(传统社会或农村)。c.测定指标:生活阅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②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
③受传者个性:a.“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高低关系密切,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反之亦然);b.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求知欲、性格和习惯)。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14)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
①知觉模式(“0/1”效果):大众传媒对某个议题报道与否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②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媒介强调少数议题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③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传媒按一定优先次序给与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
3、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
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
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
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①意义: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
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7、“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意见环境(周围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后者影响更大(多数报道内容高度类似—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传递范围空前广泛——遍在效果)。
8、“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
①诺依曼,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②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③特点:a.舆论(public opinion)观: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b.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④评价:a.意义:*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b.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个绝对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 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多数意见可产生强大压力,技术性、程序性问题却未必有效,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也有影响);*“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传统社会、安定时期,多数意见压力巨大;多民族、开放社会、社会混乱则作用不大);*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9、“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双重意义:①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②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10、“培养理论”(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的内容及评价 ①(美)G.格伯纳,60年代后期。
②基本内容:a.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事物和各种事物、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b.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更大的作用。c.尤其强调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必需的识字能力;结合视听觉手段,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起与电视生活在一起,难以区分“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广泛渗透社会各个部分。
③评价: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距离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
11、“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①制度分析:旨在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a.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对传播制度和传媒活动的法律、政策规定;b.媒介企业内的经营部门和外部银行资本、广告主等对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干预和影响;c.同业竞争和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d.一般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前三者为主要制约因素。
②讯息系统分析:大众传播的讯息通过象征符号传达,但不是符号的随意组合,而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格柏纳: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按照一定价值体系结构安排。该分析旨在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③培养分析: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旨在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在全社会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电视媒介尤其发挥强大作用。
12、“知沟(knowledge gap)”理论
①理论诞生:P.J.蒂奇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②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差异;c.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d.社交范围差异;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f.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上述各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13、“上限效果”假说内容及评价
①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非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因为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②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14、“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理论
N.卡茨曼: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理由:早期效果带给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等资源,现有信息水准程度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c.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d.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
1、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和主体
①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②主体:国家。另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及理解
①定义: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②理解:a.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b.传播主体多元化;c.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e.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3、全球性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④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改变;⑤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
4、“新世界信息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论争
背景: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
《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 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
c.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
e.“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②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论争不断走向激化)*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告》:
a.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b.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c.必须从内外清除某些障碍
以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d.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e.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f.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改变现状的能力;g.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意;h.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传达自己利益、愿望以及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i.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交换的权利;j.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言》: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③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
5、信息主权(informational sovereignty)的定义和内容
①定义: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内容: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6、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②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3)
1、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的定义、缺陷及特点
①定义: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②缺陷:a.许多情况下,社会现象和人的理性或精神活动不能用经验材料加以说明;b.问卷调查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性,控制实验说明不了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实;c.小范围的经验材料仅适用于研究微观现象,难以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d.受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纯客观”的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③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经验学派的分歧
①定义: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
②特点:a.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b.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经验学派所忽视和回避的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③分歧:a.(关键是社会观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消除社会矛盾,传播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本质上都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b.经验性的“管理研究”,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c.主张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方法∽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变革对象;d.关心“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关心“谁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和控制”。
3、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各自特点
①政治经济学派:(英)G.默多克、P.格尔丁。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传媒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从所
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传播内容本身关注不多。②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S.霍尔、D.莫利。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大众传播。(阿尔诸塞: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对“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霍尔等: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 的独特功能,因此能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主要观点:a.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权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相对独立性;b.大众传播可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前者是“符号化”“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符号解读的过程;c.讯息符号和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大众媒介的符号化活动,本质上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d.受众的符号解读不完全被动(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霸权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实现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意识形态),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社会合意)和从属意识。“虚假的合意”。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公共性的结构转换》《传播行为理论》:主张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实现社会变革。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扩大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强化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导致人的异化),提倡“综合的合理性”(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此理论有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色彩。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3)
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
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
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②基本步骤: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告。
③常用类型:a.单一事后测试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个等质小组,只对其中1组实施信息刺激,对2组均只进行事后测试,旨在观察两组之间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
b.前后测试控制实验:对第1组实施2次测试,以观察比较信息刺激提示前后的变化;对第2组同
第二篇: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A、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什么是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传播学教程笔记。
2、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 杂性?
传播活动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它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权利、言论出版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制度也有不同的性质。
3、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控制目的: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
控制性质:直接控制(主要方面,而非唯一)
控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
控制范围:(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势。(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或国家援助。
4、分析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
控制目的:通过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控制手段(资本主义):(1)以强大资本后盾成立超大型传媒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政团体对公营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赞助、广告来间接的控制中小媒体。
5、分析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控制目的:行使受众的正当社会监督权利,保证传播活动的真实、健康、使受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
控制手段:(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B、几种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1、众传播规范包含什么内容?
(1)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识
(2)对大众传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期待
(3)基于这种期待对传播制度的构想。
2、分析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定义:从外部权力的关系上考虑问题,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
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
产生背景:(1)15世纪中期印刷术的产生
(2)封建王朝的统制,反专制统治思想的产生。
(3)英国1529年产生第一个禁书法案
主要内容:(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且合法。
(4)对当权者和当局者的批判是违法的,将受到严厉法律制裁。
3、分析资本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产生背景:(1)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2)1789年把有关内容写入美国宪法。
主要内容:(1)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需经过政府或当局的特别许可。
(2)新闻出版不需经第三者的实现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强制。
(3)在涉及观点、意见、信念的问题长,真理与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保证。
(4)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官吏合政府,正当合法
理论与现实矛盾:资本与媒介的结合,传播活动实际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b、社会责任理论
理论主张:大众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是绝对的自由!
产生背景:(1)传媒的高度垄断与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产生矛盾。(大众丧失传播权力)
(2)自由主义强调传播者,忽视受传者权力
(3)自由主义强调的意见、观点、思想的自由,忽视了作为私有传媒的营利活动。
主要内容:(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传媒机构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公正
(3)媒介必须在法律和制度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传播宗教、歧视
(4)受众有权力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c、民主参与理论(牵制作用、非统治地位)
理论主张:要求大众传媒像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产生背景:(1)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及其传播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作用加深
(2)垄断性加强,民众自主使用媒介意识提高,但现实缺乏可利用传播资源。
主要内容:(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使用权、接受服务的权力。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存在,而不是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的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互动的媒介更加合乎社会理想。
4、资本主义媒介理论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什么?
由极权主义到早期产生的自由主义媒介规范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的出现,打破了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办工人报刊,从事工人工人运动,也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环境。但是资本主义的一切,终究是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资本密不可分的,一切和金钱挂钩,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尽管随后产生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良和进步,但是这些也只能够缓解矛盾进一步激化。人们群众利用媒介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媒体的垄断却又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个矛盾的运动促成了资本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C、社会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包括那些方面?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3)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5)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A、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服务作用
B、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还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制度和规范体系。(注意: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媒体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利益与商业主义、营利主义的出现)
2、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生存与发展是最大课题)
(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2)推动国家发展。(政治的生存发展)
(3)媒介的自由活动伴随相应责任,(4)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进行。(经济的生存发展)
(5)传播内容上,(6)优先本国文化,(7)本族预言。(文化的生存发展)
(8)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9)优先发展与本国地理,(10)政治文化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读后感《传播学教程笔记》。(文化的生存发展),(11)在有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关系上,(12)国家有权对媒体进行检查,(13)干预或管制。(政治的生存发展)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的传播媒介
(载体,其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快慢和量的规模)
A、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1、媒介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信息传递的载体。传媒机构
2、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的载体含义?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什么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此观点表现出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来看待。
(2)、媒介:人的延伸,如何理解其含义?
任何媒介都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能力的发展是“统合—分化—再统合”。麦乐卢汉通过此观点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3)、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含义是什么?(麦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活动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麦克卢汉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1)、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
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
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5、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和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作用呢?
马哲观点: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和内在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有制约作用
媒介技术和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方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媒介被人创造,利用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因素都对其有制约着其活动。
B、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媒介内容及媒介形式的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不仅利用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电视人:注重感官刺激,行为方式感性化,与印刷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比,缺乏社会互动,容易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容器人:在电视媒体包围中成长,人的内心世界呈“罐”的容器状。感觉孤立,封闭,希望与人接触,但是接触仅仅是一种容器的碰撞,无法深入人心内部,因为彼此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媒介依存症的特点是什么?
(1)、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于媒介的虚拟活动而逃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3、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的概念是什么?
电视不仅本身作为一种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同时它也在把充满诱惑力,丰富的意境展现于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人们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C、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什么是新媒介?
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传播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传统媒介的单向性)
意义:改善了受众被动性,增强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传统媒介的单一性)
意义:为人们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传统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意义: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统媒介的地域性)
意义:把人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3、什么是电子乌托邦?
对美俄借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4、如何看待电子乌托邦和媒介技术的思想?
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简单的断言传播技术或工具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幼稚的。媒介是中性的,自身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善或者社会恶。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利用它传播什么。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机构,其属性决定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A、传播者与大众传播
1、什么是大众传媒?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称之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大众传媒的力量是所有传播者中最强大的?)
(1)、地位稳固(始终保持其信息发出者的位置)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个人活动的组织性、信息产品的组织性)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4、如何看待互连网媒体以及出现的电子媒介?
网络仅仅是一个硬件平台,而不是传播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使用这个设施进行信息生产、处理、传播的人或组织。其也成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新空间。传统媒介进入互联网传播,逐渐在互联网传播中确立了新的领导地位。
原因归结为:
(1)、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效率远远高于一般个人或非正式组织。
(2)、大众媒介的信息更加可靠,真实。
(3)、大众传媒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B、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传媒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积极收益目标(经营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目标)
2、什么是传媒的经营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一)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盈利是目标之一。
收益来源于:广告和产品的销售。压力来源:广告主和消费者。
3、什么是传媒的宣传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二)
传媒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对某种思想进行宣传,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
信息生产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党都把传媒当成自己的发挥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4、宣传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言论活动----具有直接的宣传功能,传媒组织可以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扬某种思想。
报道活动-----具有间接的宣传功能,主要是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上贯彻传媒的方针和意图,达到潜移默化。
5、什么是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三)(权力的基础,制约的标准)
(1)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传媒是某些稀有资源的使用者,作为公共菜站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B、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媒介)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的行为是一个组织性的行为。
2、传媒进行信息取舍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真实、及时、新意、新闻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课本p163)、社会目标、宣传目标
3、把关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把关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信息价值和信息要素的分析。也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在内。原因如下:
(1)、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有取舍的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优先传播。
(3)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有个人参与,但是个人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三篇: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暨南大学2010年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 050301新闻学
研究方向:01新闻传播理论 02新闻传播史 03新闻业务 04广播电视新闻 05媒介经营管理
考试科目:①政治 ②英语 ③新闻传播史论 ④新闻传播业务 初试参考书: 新闻传播史论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
3.《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武大版/《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教版; 4.《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高教版/《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等,暨南版;
5.《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福建版
新闻传播业务
1.《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暨南版;
2.《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等,复旦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暨南版; 3.《新闻编辑学》,蔡雯,人大版; 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版; 5.《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等,高教版;
6.《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杨先顺等,暨南版; 7.《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 复试参考书目:同初试
加试科目:①新闻学概论 ②新闻写作 加试参考书目:
①《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新闻传播学》(第二版),蔡铭泽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②《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梅懿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050302传播学 研究方向:01大众传播与媒介批评 02公共关系与危机传播 03广告策划与品牌传播 04网络传播与媒介融合 05海外华文传媒与国际传播 考试科目:①政治 ②英语 ③新闻传播史论 ④新闻传播业务 初试参考书:
新闻传播史论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人大版;
3.《中国新闻通史》,刘家林,武大版/《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高教版; 4.《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高教版/《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等,暨南版;
5.《网络新闻传播学》,董天策,福建版
新闻传播业务
1.《新闻采访学》,林如鹏,暨南版; 2.《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等,复旦版/《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暨南版; 3.《新闻编辑学》,蔡雯,人大版; 4.《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复旦版; 5.《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等,高教版;
6.《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杨先顺等,暨南版; 7.《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综合 复试参考书目:同初试
加试科目:①广告学概论 ②外国新闻事业史 加试参考书目:
① 《广告学概论》,崔银河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②《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张允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外国新闻传播史》,支庭荣、邱一江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第四篇:张征 新闻写作教程(人大版) 笔记讲义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新闻写作教程》 张征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笔记讲义)
目录
第一章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代绪论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第二节 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功夫在笔外 上编 总论
第二章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一节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 第二节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第三节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第四节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第五节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第二节 时效性:新鲜 快速 简短 第三节 可读性:具体 生动 通俗 第四节 针对性:信息 知识 思想 第五章 新闻角度
第一节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 第二节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第三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第六章 新闻跳笔
第一节 何谓新闻跳笔?
第二节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第七章 新闻语言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第二节 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中编 消息? 第八章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第一节 消息体裁的特点 第二节 消息体裁的优势
第九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 第一节 导语的定义与任务 第二节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导语的大致类型 第四节 导语修辞技巧
第十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主体与结尾 第一节 主体重任在肩 第二节 主体的结构方式 第三节 消息结尾
第十一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新闻背景 第一节 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 第二节 精选背景材料 第三节 巧妙穿插 第十二章 事件性消息
第一节 报道事件是消息的基本使命 第二节 报道事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动态消息 第四节 简讯
第十三章 非事件性消息
第一节 非事件性消息日益受到重视 第二节 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预测性消息 第四节 服务性消息 第十四章 描写性消息
第一节 描写性消息的定义、功能 第二节 描写性消息写作的几点要求 第三节 新闻素描 第四节 花絮
第十五章 分析性消息
第一节 分析性消息的特点、地位 第二节 分析性消息的写作 第三节 解释性消息 第四节 新闻述评 下编 通讯
第十六章 通讯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什么是通讯
第二节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第三节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第四节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第十七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一)——通讯的主题 第一节 什么是通讯的主题 第二节 通讯主题的要求
第三节 通讯提炼主题的方法
第十八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二)——通讯的选材 第一节 通讯选材的特点 第二节 通讯选材的类型
第三节 通讯感性素材采集的渠道
第十九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三)——通讯的结构 第一节 通讯结构的特点 第二节 结构通讯的原则
第三节 通讯结构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通讯的开头与结尾 第二十章 人物通讯
第一节 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 第三节 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 第二十一章 事件通讯
第一节 事件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怎样写好事件通讯 第二十二章 工作通讯
第一节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第二节 工作通讯的写作 第二十三章 风貌通讯 第一节 风貌通讯的分类 第二节 风貌通讯的写作 第二十四章 社会观察通讯
第一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采写要求 第二十五章 专访
第一节 专访的文体特征 第二节 专访的文体类型 第三节 专访的写作要领 第四节 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十六章 新闻特写 第一节 特写的文体特征 第二节 特写的取材与分类 第三节 特写的写作要领 第二十七章 网络新闻写作 第一节 不可忽视的新媒体 第二节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种类
第四节 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第五节 网络新闻写作需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培养数字化记者
第一章 怎样学习新闻写作 第一节
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学习新闻写作的重要性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这门学科在新闻学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这门学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这门学科在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一、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理论新闻学(新闻理论)与实用新闻学(新闻业务)。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实用新闻学是整个新闻学研究的落脚点。
实用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广播与电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等新闻业务各方面的应用知识。
新闻写作是实用新闻学研究的一个落脚点。
二、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新闻写作承担着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产品的任务。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是新闻报道成品的制作过程。
三、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闻报道是记者劳动的最终成果,也是惟一的表现形式。记者必须也只能通过新闻报道作品来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而读者也是通过新闻报道作品而认识记者的。第二节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辩证关系
一、先有采访,后有写作,或者说,采访在先,写作在后,这个次序是不能颠倒的。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新闻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采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写作的质量。采访的质量主要是指采访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是“七分采,三分写”。资深的记者用“七三开”的比例形象地概括了在采访和写作两个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与力量。因此,学习新闻写作,要建立在扎实的采访基础之上。第三节
功夫在笔外
新闻写作的主体是人。写作者的素质至关重要。所谓“功夫在笔外”,讲的就是有关记者自身的素质问题。
一、加强政治修养
(一)记者的政治修养首先表现在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二)记者的政治修养还表现在强烈的正义感。
二、加强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
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一个记者除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的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 3 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问题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三、加强思维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第二章 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
第一节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
(一)确有其事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
(三)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
(四)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
(五)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二、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
(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
(二)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
(三)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 第二节
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体制性失实
体制性失实是指因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而造成的新闻失实。
二、经济性失实
经济性失实是指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发生强烈作用时所造成的新闻失实。
三、故意失实与非故意失实
(一)故意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二)非故意失实,也称业务性失实
这类失实是指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失实报道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如实做出报道所导致的新闻失实。第三节 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
一、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二、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新闻写作的谋篇布局,即消息或通讯的结构设计、段落安排,实际上体现着写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此时此刻,要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这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在写情节细节时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均属想当然,无可非议地在严禁之列。
四、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资料
(一)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二)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三)要注意核对数字。
五、描写要有分寸感
我国新闻界最常见的是滥用溢美之辞,描写时夸大、渲染、拔高。
新闻描写是否恰如其分从根本上说,起决定作用的是记者的态度,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如果带着个人的好恶,就会有意无意地夸大或缩小有关的事实。
六、要注明新闻来源
一般来说,新闻来源主要包括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新闻事件的目击者、新闻事件的知情者等。
七、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这个程序不仅有助于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二次采访。
记者写出来的稿件,也还要经过所在传媒内部的审改。第三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
一、什么叫用事实说话
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表述。一种说法是: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另一种说法是:记者把思想观点藏在精心选择的某些事实里,让受众通过事实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二、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
没有新闻。
(二)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三)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想获取信息。
三、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
(一)传播的目的是说话
(二)选择就是在说话
(三)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 第二节
选择典型事实说话 何为典型事实?
一、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
二、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
三、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
四、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 第三节
通过再现场景说话
所谓“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使新闻报道做到有神、有形,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亲眼所见,这种方法自然会加强可信性和说服力。第四节
运用背景材料说话
一、善于联想
这是一种通过把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与其他一件或几件事实关联起来陈述的方法,暗示与引导读者进行联想,从而得出结论。
二、善于对比
把两件事或更多的事实放在一起对比,横向对比,纵向对比都可以,这样有助于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新闻写作也常常采用这个方法来发表无形的意见。
三、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
报道同一件新闻事实,由于选择和运用了不同的背景材料,从阅读的效果分析,会对读者的判断产生不同的影响;从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分析,记者可以表现不同的倾向性和观点。
四、综合立体地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
多层次的丰富的背景材料的运用,既可以增加文章的可阅读性,也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新 5 闻事件的意义同时可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第五节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直接引语是指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被采访者的原话。
西方新闻教科书把它称为“新闻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并辟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其重要性以及引用的具体技巧。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西方记者也很重视使用直接引语。第四章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一、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
传播产品,是指新闻作品的功能在于传播。具体地说,它是向大众传播新闻的产品。
读者观念
“读者关心这个事吗?”
“读者能够读完这篇报道吗?”
二、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
第一,版面在空间上不是无限的,它一般有固定的字数。因此上版的新闻稿件有字数的限制。
第二,版面在时间上也不是无限的,如果是日报,它每天有一定的截稿时间。因此上版的新闻稿件有时间的要求。
第三,版面在组合上是“配套”的,从内容、从角度、从新闻文体等,要服从于整体策划。第二节
时效性:新鲜 快速 简短
“一次性消费”是指新闻的主要价值和功能在于解决受众“不知道”的问题。一旦
人们知道了,新闻的作用也就消失了。
“一次性消费”同时带来“排他性”。所谓“排他性”是指同样内容的新闻,哪一条先到受众那里,解决了他的“不知道”,后续而来的那一条,就不再起什么作用了。
一、新鲜
(一)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二)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
(三)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这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二、快速
(1)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投入写作。(2)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
(3)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4)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灵活地组成“预制构件”。(5)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
三、简短
新鲜、快速与简短有密切的关系:
篇幅短了,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可以多发新闻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
简短有助于突出新鲜的内容,长篇大论很容易把新闻湮没掉。
简短还有助于快,新闻报道写得越长,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发稿自然快不了。
(1)坚持一事一报。说清楚一件事,比说清楚几件事要简便得多,容易写短。
(2)要注意把主题破小,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3)化整为零,可以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
(4)挤掉水分,只讲事实。第三节
可读性:具体 生动 通俗
一、具体
(一)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
(二)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
二、生动
(一)在某些方面“生动”与上文中讲到的“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
(二)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这是让稿件“活”起来的一个关键。
(三)新闻报道能否生动,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
三、通俗
(一)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
(二)要学会“第二种翻译”,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三)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第四节
针对性:信息 知识 思想 针对性的含义
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你的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是写给谁看的。
第二要明确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通过它要引导或影响读者到什么目标上去。
这两层意思可概括为两句话: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目的。
一、加大信息量
(一)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或称写“立体化新闻”。
(二)学会抓特点。
(三)学会使用新闻背景。
(四)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
二、加大知识含量
(一)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是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
(二)这种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
三、挖掘思想深度
思想深度决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第五章 新闻角度
第一节 一个关系成败的切入点 新闻角度的定义
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一、角度选择是否得当与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相关
新闻角度选得准,新闻价值倍增。反之,选得不准,报道老一套、一般化,就会削弱新闻价值。
二、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报道效果
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多面性,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可能不同,因此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
三、角度选得好可以出独家新闻
独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别人所未走过的路径,发掘出事实的新的新闻价值。第二节
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什么是最佳角度
读者的需要就是最佳角度
一、根据不同读者群的定位寻找最佳报道角度
一般来说,这个角度应该是新闻事实与你所在传媒的“导向定位”和主要受众群需求这三者“聚焦”的结果。
二、根据“接近性”原理选择最佳报道角度
在选择新闻角度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新闻价值学说中的“接近性”原理,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读者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接近的因素越强,读者的阅读愿望也就越大。第三节
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
一、以旧见新找角度
以旧见新找角度,就是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犹如老树开新花,找到新花,就容易写出新意。
二、以小见大找角度
这里指的是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三、虚中觅实找角度
所谓虚中觅实,主要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
四、逆向思维找角度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过来想一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
五、发散思维找角度
即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或一个新闻事物)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思考时,思路要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六、统摄思维找角度
一般来说,这种统摄首先要把采访所得的具体新闻素材和具体观点聚拢,然后把这些事实与事实的意义向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并进行深度挖掘以接近事实的新闻内核,聚焦点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最后就可能找出一个最佳聚拢点,这就是报道这件事实的新闻角度。
七、全局高度找角度
所谓全局高度,也就是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第六章 新
闻
跳
笔
第一节
何谓新闻跳笔?
一、新闻跳笔的特点
(一)在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
(二)它与一般文字作品所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具有连贯性、讲究启承转合等不同,它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二、为什么新闻写作要用“ 跳笔
(一)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阅读的习惯。
1.跳笔要求段落短,而且每段讲清楚一件事实。这种叙述方法便于读者集中注意力。
2.长篇大论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疲劳。
3.运用跳笔写作的新闻报道,排在报纸的版面上黑白相间,疏密有致,容易让读者“一见钟情”。
(二)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风
1.记者运用跳笔写作时,不必为文章的“启承转合”费心,他只需集中那些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一段一段写来。
2.“文如看山不喜平”。以这样的行文结构叙述事实,在段与段之间实现了跳跃式的推进,文章自然波澜起伏,而且有一种动感,体现出新闻报道作品明快的文风。
(三)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运用跳笔,每写一个段落,就提供了一个分角度或者一个侧面的事实。
2.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跳跃,留下了空间,留下了停顿。有空间就有容量。容量大可提供的信息量就大,给予读者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就大。第二节
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一、短段落,多分段
段落是区分内容和层次的手段。跳笔在提行分段上的一个特点,或者说它的核心就是多分自然段,并且每段都不长,用短段落来划分内容与层次。
二、断裂行文
新闻跳笔所要求的“断裂行文”,是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它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组织起来。
三、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结构
把通讯中的某些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然后在这样一些段落之间,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类似电影镜头推拉摇移,把它们连接起来。
四、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
事实主体之间的变化与跨越;
在描述与议论之间的变化与跨越;
现场与背景之间的变化与跨越;
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时间与空间跨越;由概述到细节的粗与细、简与繁的跨越;还有各种笔法,例如倒叙、插叙、比喻、排比等等之间的跨越等等。 第七章 新闻语言
第一节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
一、什么是新闻语言
根据新闻学的原理: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二、新闻语言的特征
(一)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二)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三)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
1.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
2.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
3.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
(四)“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白描”是指是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尚修饰,不用或少用形容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第二节
如何使用白描语言
一、多用动词,用准动词
在新闻写作时掌握多使用动词的要领,既能把人物和事件写“活”,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能把环境和景象写“活”,使人如临其境,最终让消息或者通讯“立于纸上”。
二、多用子概念
多用子概念,也就是说,多用具体的语言去写作。真实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往往是生动的。
子概念的内涵总比相应的母概念内涵丰富具体,因此,多用子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
三、多用大白话
“大白话”在这里是指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或者叫大众口语。
大众口语生活气息浓,大都具有通俗明白、平易近人、生动形象的特点。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能为大多数读者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第八章 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第一节
消息体裁的特点
一、简括
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
二、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
消息这种体裁一般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虽然它并非绝对排斥抒情或议论,但要求尽可能地减少主观色彩。
三、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方式
消息的结构是倒叙,亦即俗称的倒金字塔结构。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导语,通过导语,将新闻事件的结果、新闻事实的精要,首先呈现给读者。在这一点上,以反映事物最新变动为主的动态消息尤为典型。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何种类型的消息,基本上都不能完全摆脱倒金字塔结构的束缚。
四、消息有自己的外在标志
消息的外在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有人总称其为“消息头”。第二节
消息体裁的优势
一、消息适应范围广,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
报纸以及其他新闻媒体,主要是靠消息来增加信息量的。媒体刊登的消息越多,其总体上传播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二、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迅捷的新闻体裁
由于文章内容简括,不必照顾事件的过程或细节,消息可以及时地,用滚动传播的方式报道突发事件、正在进展之中的事件;消息篇幅短小,写作、编发稿件都可以节省时间,从而使它有条件冲在前面,担任“第一报”的任务。
三、消息易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
消息的“外包装”是“客观性”,它靠事实说话,提供给读者的是事实。这样,即使宗教信仰、政治见解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即使不愿接受传播者的观点,却不能不正视事实。
四、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
消息可以说是浓缩了的新闻,它突出“干货”,过滤掉了一些“水分”,加之有“一句话新闻”式的标题和先声夺人的导语,可以让信息毫无阻拦地直接进入人们的视野,对读者,对各类传媒的接受者,造成很强的心理冲击。第九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导语 第一节
导语的定义与任务
一、导语的定义
(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
(2)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
(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二、导语的任务
(一)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
(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
(三)导语为全篇定音导语为一篇之首,导语确定了写作重点,决定消息的基调。第二节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不能虚晃一枪、空泛无物
所谓实质性内容,即指新闻事实,或者事实中的要点。
二、将最具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
(一)最新鲜的材料;
(二)要选择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材料写作导语;
(三)选用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
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
导语不可太长。字数过多,一会淹没“亮点”,冲淡趣味性;二会导致沉重,令读者失去耐心。
四、力求优美生动
导语的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开掘、反映出新闻事实内在的美,二是讲究文采,做到语言美。
第三节
导语的大致类型
一、概述型导语
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是概述型导语。
应注意:
(一)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
(二)用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
二、描述型导语
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是描述型导语。
它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引起读者的好奇,令读者不能不读;
第二,能以情境感染读者,让读者先有感性认识,再对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可以强化新闻的报道效果。
描述型导语的写作,要求记者:
第一,采访中勿忘捕捉有形的画面;
第二,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
第三,用剪影的办法来写。
三、评述型导语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
评述型导语有以下优点:
第一,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
第二,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
评述型导语的写作应注意:
(一)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二)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
(三)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了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四、橱窗式导语
有如橱窗展示样品,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为橱窗式导语。
橱窗式导语多用于综合性新闻。其特点在于:它不是靠描写或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写入导语的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第四节
导语修辞技巧
一、设问
导语以提问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
以提问方式写作的导语,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使记者抓住要害,明确消息主体写作方向。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导语修辞方式,有人也称其为“提问式”导语。
二、拟人
导语中将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活”起来。
三、借用
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来揭示新闻内涵,为导语增色,这种写法可使导语富有情趣,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阅读下文。
四、对比
在导语中,将两个极端的事物加以对照,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这种对比的写法,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新闻主题。
五、直呼
导语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西方新闻界也称其为“谈话体”。
六、排比
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的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的一部分,形成排比式导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
七、惊警
导语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强烈唤起读者注意。这种写法可造成震动效果,造成一种紧迫感,使读者为之一惊,不能不注意。
第十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
——主体与结尾 第一节
主体重任在肩
一、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
(一)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
(二)将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
二、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
(一)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
(二)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一些暗示性的情况;
三、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一篇合格的新闻作品,应能解疑释惑,清楚地回答读者渴望了解的问题。这个任务也只能由主体部分来承担。
四、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
(一)运用“色彩”;
(二)打开包袱中的包袱; 第二节
主体的结构方式
一、倒金字塔结构
仅从导语和主体这两大部分的关系来看,绝大多数消息整体上采用的都是倒金字塔结构;另一层意思是,主体本身也按材料的重要程度由前至后依次展开,主体也是倒金字塔结构。
二、纵向结构
主体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称纵向结构。这种结构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记者也可以借“过程”说话,表达某种观点和意见。
三、横向结构
这种主体结构方式的特点是,不受事物发展时间顺序的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地组织起来,反映“面”的变化。
四、点面结构
点是指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是指一般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这也是主体安排结构的一种常见的方式。这样安排结构可以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可以使消息更有说服力,而且,也更符合普通读者的认识规律。第三节
消息结尾
一、消息结尾的特点
消息的结尾方法有其特殊性。它的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亦即,事实该讲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尾,戛然而止,无需再加。
二、几种巧妙的结尾方式
(一)材料典型、意味隽永;
(二)首尾关照,巧妙呼应;
(三)稍加议论,画龙点睛;
(四)水到渠成,自然抒情。
第十一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
——新闻背景 第一节
写消息切记交待背景
一、何谓新闻背景
(一)宏观意义上
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二)狭义上
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二、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
(一)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
(二)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
(三)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
(四)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
(五)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更可读;
(六)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
(七)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第二节
精选背景材料
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
通常情况下,决定背景选材的主要因素是事实本身的“疑点”、读者兴趣、新闻主题。所谓“事实本身的疑点”,是指读者感兴趣、而不加背景读者又难以理解之处;读者兴趣,既包括前面所说的“疑点”,又包括新闻事实之外,读者需要了解的有关事实和材料;新闻主题则被认为是调遣背景材料的主要依据,大部分新闻应根据主题的需要确定背景解说的重点。
二、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
记者在选择背景材料时应当不拘一格,旁征博引。就内容而言,背景材料不受时空和事物类别限制。古今中外,只要对说明新闻事实有用,均可拿来。
三、借用新闻价值标准精选背景材料
应以新闻价值标准——新鲜、重要、著名、接近(心理的、空间距离的)、情操、进展等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诸要素为条件,来挑选可作背景的材料。第三节
巧妙穿插
一、插入导语
(一)背景本身为一典型实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读者,用来帮助“说话”;
(二)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导语中的事实或人物,为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
(三)用历史性背景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
二、导语之后接背景段
(一)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的人和事、关键性的词语急需解释,否则,会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响主体的进一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导语之后可立即插入背景;
(二)鉴于思维逻辑和文章过渡的需要,可在导语之后立即加入背景段。
三、分散插入主体之中
(一)主体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
13(二)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背景与新闻事实的界限。第十二章
事件性消息
第一节
报道事件是消息的基本使命
一、新闻报道必然追逐事件
(一)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变动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
(三)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
二、消息是报道事件的首选体裁
消息制作和传播过程的短平快特点,也为它报道事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消息无疑是最佳报道体裁。
第二节
报道事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事实要交待得一清二楚
事实交待不清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缺少新闻要素,事情的轮廓不清楚;
(二)忽略了某些必须交待的细微部分,令事件模糊不清;
(三)事实的具体内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得不够具体。
二、勿做表面文章
记者应是观察家与思想家,他应当能够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深层的含义,预见到它的影响,并用准确的语言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发现告诉读者。这样,消息才会有思想性、有深度。
三、见事见人
(一)以人的命运为焦点报道事件;
(二)关照事件结果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反映人在事件中的活动、心态,丰富事件性新闻的内涵。
四、慎重报道恶性事件
(一)不要煽情;
(二)不要无意中传播作案手段、泄漏破案方法;
(三)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
(四)关注事件成因。第三节
动态消息
一、动态消息的特点
(一)动态消息大多一事一报,一篇消息只写一件事;
(二)动态消息更强调“宏观笔法”;
(三)与其他类型的报道相比,动态消息更加注重时效。
二、动态消息的写作
(一)善于捕捉动态新闻的报道题材;
(二)客观记述,增强可信度;
(三)传达现场气氛,使新闻更具动感;
(四)连续报道,确保时效。第四节
简讯
一、简讯的特点、地位
(一)简讯的特点
1.简讯文字简略,内容简单;
2.结构单一;(二)简讯的地位
1.简讯是传播信息的有效手段;
2.简讯篇幅短小,可以多发稿,从总体上增加媒体的信息含量;
3.多发简讯可以活跃报纸版面;
4.简讯栏是信息集中之地,它还可以为
记者提供能够再利用的新闻线索。
二、简讯的写作
(一)撮要
1.构成事实的基本要素;
2.提示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二)讲究文字
1.精简;
2.要有表现力;
第十三章
非事件性消息
第一节
非事件性消息日益受到重视
一、非事件性消息的特点
事件性新闻关注的是事物的最新变动,是突显的“事件”;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它们与事件不同,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和空间界限,缺少具体的发生、发展过程。
二、非事件性消息的特殊价值
(一)以消息体裁报道非事件性事物,可以进一步拓宽新闻的报道面;
(二)非事件性消息有助于发挥媒体的“主体意识”;
(三)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具有“读物”的性质,有欣赏价值和“抚慰”作用;
(四)非事件性消息可以为媒体采制独家新闻创造条件。 第二节 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对比
显现
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其问题性、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是对比。
二、量化
集中
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化——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了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某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三、以点带面
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会削弱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
四、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大多数非事件性报道,记者是为了反映某种情况或问题而行动的。有些报道即使利用的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资料,其调查本身——信息源一方的行动本身,也带有鲜明的“问题意识”。第三节
预测性消息
一、预测性消息的基本特征
报道尚未发生、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提供未来信息的消息,属预测性消息。它所报道的事物带有不确定性。
预测性消息同预告性消息不同。预告性消息是对必定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新闻所传达的信息是确定无疑的。
二、预测性消息的价值
(一)有助于科学决策;
(二)可以帮助治疗“近视症”。
三、预测性消息的写作
(一)及早预测;
(二)他人预测;
15(三)权威预测;
(四)深度预测;
(五)审慎发稿。第四节
服务性消息
一、服务性消息的特点、功能
(一)服务性消息的特点
直接可用”,亦即,这种消息以提供切实可用的信息、方法、忠告为己任。(二)服务性消息的功能
1.可以从“生活”角度关注科技发展,为大众提供参考性信息;
2.在经济领域指导消费、捍卫消费者利益;
3.提供信息、方法、建议,满足大众提高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的需要。
二、服务性消息的写作
(一)服务性内容要新鲜、适时;
(二)着力写好实用部分,增强可操作性;
(三)说明信息源的身份,增强可信性;
(四)亲切、自然。
第十四章
描写性消息
第一节
描写性消息的定义、功能
一、描写性消息的定义
以描写为基本手段写作的消息,是描写性消息。换言之,描写性消息的特点是“再现”,——以文字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景。
二、描写性消息的功能
(一)记录活的、有声有色的历史;
(二)发挥形象的感染力、震撼力;
(三)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
第二节
描写性消息写作的几点要求
一、简笔描写
作为消息之一种,描写性消息也应力求简括,用简洁的笔墨,概括地勾勒事件的现场情景、人物的活动,以及非事件性新闻的某个场面,而不宜过多地描写细部。
二、选择景物应有说话意识、信息意识
在有限的篇幅之内,记者描写的每一个景物、活动,都应是有丰富内涵的。亦即,它们应能以形象传达某种信息,帮助记者表达某种观点,只有如此,描写性消息才会有一定的思想性。
三、描中有叙,叙描结合描写性消息不仅不排斥叙述,还需要用叙述来补充、说明、串连所描写的场景或人物活动。第三节
新闻素描
一、新闻素描的特点
新闻素描的特点是以描为基调。它基本上通篇描写,全过程描写,通过描写,再现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和场面,再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一幕。
二、新闻素描的写作方法
(一)灵活安排文章结构;
(二)描写好典型细节;
(三)用自然、准确的文字再现事物本色; 第四节
花絮
一、花絮的特点、作用
(一)花絮的特点
它从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场面中选取一些小的场景、小的情节、小的趣闻轶事进行 16 描述。
(二)花絮的作用
1.花絮有特殊的信息释放功能;
2.花絮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二、花絮的写作
(一)小角度;(二)大视野;(三)轻松幽默、亦庄亦谐.第十五章
分析性消息
第一节
分析性消息的特点、地位
一、分析性消息的特点
首先,与报道“事”的新闻不同,它是以传播观点、意见为主的消息。
其次,分析性消息是一种有深度的新闻,换言之,分析性消息是典型的深度报道。
二、分析性消息的地位
(一)分析性消息可以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二)分析性消息直接亮明观点、表达意见,有助于强化新闻和大众传媒的言论功能;(三)分析性消息可以让受众直接听到记者的声音,实现“直接交流”.第二节
分析性消息的写作
一、观点、见解——分析性消息的灵魂
分析性消息的成败,首先决定于它的观点、见解。好的分析性消息,应有鲜明的观点、新颖独到的见解。
二、使消息更带新闻性与客观性
其一,它应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件或问题的分析;
其二,它应当是讲究时效——动作较快,甚至是紧随其后的分析;
其三,它应当在分析中提供新的、读者尚不了解或尚未注意到的信息。第三节
解释性消息
一、解释性消息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解释性消息的特点: 说明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重点回答“为何”。(二)解释性消息的重要性
第一,解释性消息侧重于分析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是一个总体的通俗化处理过程;
第二,解释性消息通过对信息的综合与梳理,可以有选择地为读者提供事件或问题的“全像”;
第三,解释性消息探究事件或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发言”更富启迪作用,也更具建设性。
二、解释性消息的写作
(一)大背景意识;(二)用背景事实自身的逻辑力量说明新闻事件产生的必然性;(三)巧妙开篇,引人入胜;第四节
新闻述评
一、新闻述评的特点、价值
(一)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 首先,述评中的评,是记者对事物的直接评判,是褒贬,是就事论理的一种写法;其次,新闻述评对事实的要求比较严格。(二)新闻述评的价值
首先,述评旗帜鲜明、尖锐泼辣,富有指导性;其次,述评可以为评论插上轻灵的翅膀,使其成为评论战线的轻骑兵。
二、新闻述评的写作
17(一)典型题材,全局观点;(二)因事论理,理由事出;(三)借人之口,为评增加权威性.第十六章
通讯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什么是通讯
通常的定义是: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
目前我们所称的“通讯”其实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一种广义的名称,是指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曰深度型)新闻体裁的总称。
第二节
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
第一,通讯所报道的事实,无论大小,必须真实存在;第二,通讯必须具有时效性;第三,通讯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有新闻价值.第三节
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
一、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
二、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
三、通讯的文体较自由;
四、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五、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六、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七、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第四节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
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
通讯虽然也传递信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其魅力在于其可读性。
第十七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通讯的主题 第一节
什么是通讯的主题
通讯的主题是指通讯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是通讯作者经过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通过对通讯素材的提炼和组织,所表达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或一种思想观念。第二节
通讯主题的要求
一、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首先要弄清,所报道的事实中是否存在记者这种认识的依据;
其次,有一条原则在选择主题时是不能动摇的,即所选主题不是随意的,是受事实限制的,必须是在事实内在逻辑所指示的范围之内选择主题。
二、通讯的主题要深刻
(一)深度来自全局意识;
(二)深度来自历史感;
(三)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
三、通讯的主题更强调社会人文意义上的针对性
主题针对性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曰
新鲜;二曰时代色彩。 第三节
通讯提炼主题的方法
一、依据事实,提炼主题
作者在接触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前,对将要采集的事实不甚了解,对将要写作的通讯主题也没有事先预想。需要在了解事实过程中逐步分析素材,进入主题发现和提炼的过程。
二、预设主题+事实印证
作者依据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或媒体布置的报道思想,预先设定了要写的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去等待、选择表现这个主题的新闻事实,以验证主题,这就是所谓的“主题先行论”。
第十八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二)
——通讯的选材 第一节
通讯选材的特点
一、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
选材的典型性的直接含义,即材料的代表性。“代表性”有两层含义:一曰突出,即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曰普遍存在,即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
二、要围绕主题选材
三、选材忌重复
说明同一问题、同一侧面的事例,列举一个即可,不必连续用几个意义相同的事例来强调。事例最好大小搭配,各个事例之间或有差别、或有递进。第二节
通讯选材的类型
一、骨干事例;
二、细节材料;
(一)详细的情节事实
(二)特写镜头三、一般叙述性材料。
第三节
通讯感性素材采集的渠道
一、记者的现场观察;
二、记者的体验式采访;
三、记者的访问。
第十九章 通讯写作的基本环节(之三)
——通讯的结构 第一节
通讯结构的特点
首先,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
其次,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第二节
结构通讯的原则
一、表现事实为本的原则
以清晰表现事实为目的,而不是要事实去服从体裁、结构的需要。如果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就考虑用纵式顺叙的结构;如果是现场材料,就可考虑写成新闻特写。再如写人物通讯,如果只采访到此人的一个有意思的情节事实,就可考虑写成新闻小故事,而不必硬要写成三侧面或“三块式”的人物通讯。
二、表现主题为本的原则
在构思通讯结构时,要围绕主题来理顺全部事实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层次排列,将通讯的“意义性”结构表现得十分集中和鲜明。
三、简洁清晰原则
对人对事的各种复杂联系进行切割,只挑选出表现主题最有力的材料,这样才能使主题与素材相对简约清晰,易于受众的理解和记忆。
四、均衡对称原则
第一,要有层次意识;
第二,写新闻小故事一般一篇文章一个事例,而写较大的典型则需要几个骨干事例;
第三,段落、层次之间的材料安排要考虑意义上的互异、互补;
第四,即要求通讯的首尾衬托、互相照应,以突出整篇文章的整体感。
五、跌宕起伏原则
根据受众的阅读心理,在通讯结构的安排上注意形式变化,充分利用纵式结构或横式结构所提供的时空框架,组织编织出具有美感特征的通讯结构。 第三节
通讯结构的表现形式
一、纵式结构
即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事实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
(一)按照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叙述下来;
(二)按照生活中发生的一连串故事的时间顺序,依次叙述;
(三)将多线条事实“编织”成单线条纵结构;
二、横式结构
即按照新闻事实的内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
(一)同时异空结构;
(二)多侧面拼接结构。
三、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的通讯往往从现象入手,层层挖掘现象的原因,以及原因背后的深层原因。第四节
通讯的开头与结尾
一、通讯的开头
(一)开门见山;
(二)突出中心事实,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三)突然插入记者截取的现场事态,有场景,有直接引语,有人物动作……
(四)以寓意的诗歌故事开头,然后迅速转入本题。
二、通讯的结尾
(一)强调主题或深化主题;
(二)抒发情怀。
第二十章
人物通讯
第一节
我国人物通讯的发展轨迹
一、以表彰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半个世纪兴盛不衰;
二、人物通讯随着时代的步伐发生重大变化:
(一)报道对象的变化;
(二)报道理念的变化。
第二节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
一、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
它是指新闻媒体报道的在一定时期或一定地区,其事迹或思想观念能够代表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的新闻人物或人物集体,一般称为典型人物。
二、新闻人物
(一)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二)精英人物。
三、凡人奇事,奇事凡人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不属于哪级树立的典型,亦无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们的一事、一语、一情、一思,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我们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精神。
四、“冰点”人物
这类人物似乎没有值得特别提起的先进思想和传奇事迹,他们并非因事迹而进入人物通讯,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才被作为报道对象。
五、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这类人物主要是各类反腐败案件中的党政干部。第三节
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
一、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
二、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
三、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神似胜于形似”。 第二十一章
事件通讯
第一节
事件通讯的基本类型
一、突发性事件
突发性事件,指事先无法预知、突然发生的事件,例如政治冲突、民族骚乱、刑事犯罪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各种突然降临的自然灾害等。
二、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 预知事件 以预知事件为题材写成的事件通讯,大多数有三个特征:
第一,因题材重大,报道的社会影响也较大,记者写的报道可以起到历史文献的作用。 第二,现场材料丰富,可感可信。因为采访预先知道的事件,记者有较充分的时间进行策划和采访准备另外,记者有可能赶赴现场进行采访,“见证历史”。大量的镜头化语言使通讯可感性强,可信度高。
第三,写作“投入”,富有激情。
三、反映社会精神风貌的 小故事
通过展示这类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矛盾解决的过程,褒扬社会中的人类美德,传递精神文明,针砭时弊、抨击邪恶,有利于扶正祛邪,净化社会风气,发挥新闻引导舆论的作用。
第二节
怎样写好事件通讯
一、要迅速赶赴事件现场,收集目击材料
(一)亲历事件,捕捉现场素材;
(二)采访事发之后的现场;
(三)请事件当事人陈述事件的经过和现场素材。
二、清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每个事件的经过,总有一个环环相扣的情节链条和因果链条,这是记者在事件通讯中必须首要展示的线索。
三、从事件中提炼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主题
应当首选那些老百姓最关心的,有普遍意义的角度去认识新闻事实、确立报道的主题。
四、展示事件的关键场面,捕捉事件的戏剧性情节
事件性事实本身的张力是事件性通讯的独特优势。然而,要发挥这个优势,记者要学会捕捉关键场面,展示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充分展示事件本身中的戏剧性情节的说服力量。
五、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
(一)单线条过程结构法;
(二)“多线条过程”结构;
第二十二章
工作通讯
第一节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一、展示各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提炼启迪人的新思想、新观念
报道典型经验,除了采取综合消息的形式以外,工作通讯以其篇幅和时效的宽容度,几十年来一直是最具有传播效果的另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二、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教训,揭示这些问题和教训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内涵,以引起社会的注意,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调查性报道上,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一种报道形式。它的报道内容更侧重于揭露问题,展开批评。
三、剖析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探讨对策与解决的方法
这种类型的工作通讯比较多地体现在分析性报道上。也就是说,它不仅要通过调查,展现出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还要对此进行分析与解剖,找出问题的原因,探寻可能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它的选题要扣住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和大众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二节
工作通讯的写作
一、从全局高度选择典型事实;
二、进入工作现场,运用活的事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或问题;
三、从群众角度、生活角度写作;
四、虚实结合,既要注意使用通俗、具体、形象的语言,又可以有一定的评论色彩。虚实结合,是工作通讯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三章
风貌通讯
第一节
风貌通讯的分类
一、综合报道某个地区、某条战线的今昔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
报道地方的新变化和新的建设成就是风貌通讯的重头戏。这种报道在综合性大报上尤其常见。
二、报道某地的风土人情,人的精神面貌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地迥然有别的风土人情,往往是足不出户的读者最感兴趣的题材。
三、报道历史文化遗产,以景写情,睹物思人
重游中外历史文化遗产的诞生地,使人领略文化韵味,聆听历史的足音,启发思绪,陶冶情操。
第二节
风貌通讯的写作
一、抓住特点写见闻;
二、旅行者的视角——新鲜;
三、主题不容忽视。
第二十四章
社会观察通讯
第一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
一、拓展了通讯文体的报道视野,促进了通讯由“典型报道”的写作模式向新闻文体的回归
首先,在选题和报道对象上,社会观察通讯自成一体,开拓了人物、事件、风貌、工作以外的另一领域,即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
其次,它在通讯的写作理念上有较大创新。
二、满足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获知欲及追求社会公正的愿望
首先,它的选题来自社会实践,并集中于那些普遍存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因此它可以比较及时地向受众提供有关的最新社会信息。
其次,社会观察通讯中的相当一部分以揭露、批评报道为主,而它所揭露与批评的重点往往是贴近百姓生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社会不公正的现象。
三、设置议题,自下而上地行使新闻监督权
社会观察通讯强调从社会生活中选题,强调以调查采访为主,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把受众关心的话题变成具体的新闻报道,然后通过媒体传播进一步提升这个话题的社会关注度,直至把这个话题“设置”进社会议题,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第二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基本类型
一、按题材分类
(一)话题型;
(二)课题型。
二、按报道方式分类
(一)展现型;
(二)剖析型。
第三节
社会观察通讯的采写要求
一、记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主持正义的精神
一是要直面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舆论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这就有可能触动社会的某些敏感区。
二是要直面社会的不公平,甚至社会的丑恶与黑暗面,这就可能有一定的风险。
二、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掌握第一手材料
(一)社会观察通讯的好题材只能在社会生活的深处发现;
(二)社会观察通讯调查性报道,特别是批评与揭露型的报道,更需要掌握详实的第一手材料;
(三)要反复核实事实,要注意对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悉心梳理、如实反映。
三、微观和宏观结合的 纪实手法
纪实是一种运用人物、情节、现场、对话、数字等各种资料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手法。
一方面,这类通讯所选的“点”是“面”的代表,即微观事实是宏观事实的代表,必须着力去表现,才能以“点”带“面”。
另一方面,社会观察通讯的目的既然要表现社会生活的“面”,宏观的纪实材料——综合性的背景介绍,概括性的全景材料和各种统计数字是不可缺少的。
四、避免走入的几个误区
(一)媚俗、盲目追求“卖点”;
(二)注意保护隐私权;
(三)严防道听途说和虚假报道;
(四)防止片面、偏激,以免造成负效应;
(五)刹住超长风。
第二十五章
专访
第一节
专访的文体特征 专访的文体特征
一、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
二、专访强调的是“专”;
三、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
四、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
五、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
第二节
专访的文体类型
一、以记人为主的人物专访
新闻人物;
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中的关键人物;
有某种特定新闻背景的人物。
二、以记言为主的“问题专访”,也称“意见专访”、“言论专访”或“学术 专访”
这种类型的专访是记者带着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共同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的专题采访,请有关人士加以解答。
三、以记事为主的事件专访
一般来说,只有新闻事件才能构成事件专访;而且与事件性通讯相区别,事件专访是指记述某些新闻事件的特殊意义、内幕情况或者澄清事实真相的专题访问。它主要是通过采访这些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或者见证人来“复原”与“剖析”新闻事件的。
第三节
专访的写作要领
一、问答整理式
这是最常见的叙述方式之一,也是最简单,又最能体现专访文体特征的叙述方式。其写作要领就是实录经过整理后的采访过程,以记者提问、受访者回答的问答体发表。
二、散文处理式
式处理,也可称为隐性问答体。它基本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模式,记者可根据专访报道的需要自由取舍问答的内容,并灵活地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穿插叙述访问的情景、过程,或者勾画被采访者的形象、性格等。
三、口述实录
这种处理方式的写作要领很简单:全文集中记录被访问者的口述,也就是说,把现场的记者和记者所提的问题都删除掉,或者非常淡化地处理,主要保留被访问者的谈话。
第四节 专访成功的决定性环节
一、专访前作好充分的准备
(一)背景材料;
(二)知识资料;
(三)问题设计;
(四)注意挑选适当的采访时机和场合。
二、专访中善于提问与观察
(一)重视第一组问题的成功率;
(二)增强临场的问题控制与应变能力;
(三)注意用眼睛采访。
三、专访后注意核对,引语一定要准确
(一)要准确地表达被访者所陈述的内容、概念与意思;
(二)要准确地体现被访者的性格、身份。
第二十六章
新闻特写
第一节
特写的文体特征
什么是特写?
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一、镜头感
(一)巧妙的“截取”;
(二)适当的“放大”。
二、透视感
所谓透视感,是指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
三、现场感
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特写一定是来自现场的报道,作者一定要在现场采访,他必须是新闻事实或被采访人的现场目击者。
现场感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特写的写作要历历如绘,要情景交融。
第二节
特写的取材与分类
一、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动、行为或者性格。它比人物通讯更集中与凝练,同时应该“画面感”与“动感”更强。
二、场景特写
除了人物特写之外,我们把其他的特写都用场景特写这个“大篮子”装起来了。主要理由是:在原来的分类中,例如事件特写、工作特写或者风情特写等,其实它们在具体写作中都是通过截取某一个或者一些关键性或者典型性的场景而完成的,取材的基本方法是极其近似的,因此可以不再做详细的区分。
第三节
特写的写作要领
一、抓准“镜头”;
二、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一)细节要有特点
(二)细节要有动感
三、要抓住新闻事实的高潮写;
四、要情景交融地写;
五、善于运用背景材料烘托与凸现。
第二十七章
网络新闻写作
第一节
不可忽视的新媒体
一、数量增长惊人;
二、质量进步神速;
三、网民呈几何级数增长。
第二节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一、传播时间的自由性
(一)随时发布新闻的实时性;
(二)随时阅读新闻的易检性。
二、传播空间的无限性
(一)不受地域限制的全球化;
(二)不受“容积”限制的广容性。
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一)多媒体传播;
(二)交互性传播;
(三)小众化传播。
第三节
网络新闻的种类
一、复制新闻
复制新闻,或者称COPY新闻。这是指从传统媒体上复制(COPY)来的新闻。
二、原创新闻
一是指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 二是指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
三是指该新闻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殊优势,制作出的适合网络信息传播规律,与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
第四节
网络新闻的写作技巧
一、即时滚动式写作
即改变传统媒体的单篇静态报道为多篇滚动的动态报道。
二、超文本写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新闻写作;
(二)通过超链接使与新闻相关的信息之间产生联系,使得网络新闻的文体不再是传统媒体的线形结构,而是网状结构与多维结构。
三、互动式写作
即改变传统媒体写作对受众灌输式的信息单向传播为与受众之间的平等的双向传播。
第五节
网络新闻写作需注意的问题
一、遭遇挑战的网络新闻真实性;
二、获得提升的网络新闻时效性。
第六节
培养数字化记者
一、把握全局的综合能力要强;
二、验证、过滤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要强;
三、在第一时效赶到现场直接采访的能力要强;
四、运用网络与数码技术进行采访写作的能力要强;
五、平等交流的能力要强。
第五篇:2011年人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2011年人大传播学考研心得
本帖最后由 lidan19890512 于 2011-5-26 20:19 编辑
实在是纠结于题目,不知道怎么说比较好,最终取了个烂俗无比但却一目了然的题目。大家将就着看。--。
已经将政审材料寄回去了,现在只等通知书过来了。考的是传播学,曾经在考研论坛获得很大的帮助,那就回馈一下嘿嘿。
会进来看这篇帖子的筒子们,想必已经确定了要考的学校和方向了,那么如何选择就不多说了,直入主题。
一、关于参考书的问题
人大这几年并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所以一切以以前的参考书目为准,新闻学院所有专业的初试题目是一样的,所以当时买准备参考书的时候,我将所有专业的参考书都准备齐全了的,下面是所有专业的书目的汇总,至于具体的新闻与传播、传媒经济学等方向的参考书还是有一些差别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个可以在人大研招院找到,具体如下:
01 中国新闻传播史 方汉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3 外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4 新闻理论教程 杨保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5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06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 喻国明 华夏出版社 2005
08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09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新闻写作精要 高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新闻编辑学 蔡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新闻理论十讲 陈力丹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新闻评论教程 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传媒经济学 张辉锋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新闻理论新编 郑保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当时没买到当代新闻理论 就买的这本书 没有很大差别很不错的教材传媒变革力 喻国明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电子媒介新闻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广告学教程 倪 宁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公共关系学 熊源伟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ps:以上是所有专业综合之后的参考书,个人觉得准备必须齐全,但是看书的时候就可以有侧重点的看,不一定非要每本都很仔细的看。
二、如何看参考书
如上面所说,所有的书都准备齐全之后,就是如何学习的问题了。要学会选择,比如上面那些书,加起来就有20本(我当时还买了一本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1 这本书很全面 概括了一些要点 而且脉络很清晰 对考人大的新闻传播挺有用的),但是要学会有侧重点的看。
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参考书分为几类: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传播理论、传播实务、传媒经济学。
新闻史是不用说了,必不可少,不论考哪个专业都需要看的,史实是基础。所以中新史和世新史是必须重点背诵的。
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都是重头,在理论考试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以哪一本教程为重点。我当时是先将书目中所列出的几本新闻理论教程通看了一遍,然后将两本教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自己做的笔记,然后之后就很轻松了,只需要看自己的笔记就好了,当然有时间的话多翻翻原著,还有很多例子以及老师们的论证都很不错。
传播理论重点看的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看透了传播学这块也没什么问题,我本科学了不少传播的知识,所以建议是如果没有接触过传播学的筒子们,可以以这本教程为重点,辐射开来看点其他的经典传播学教程,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外国的著作,但是那些著作通常需要花很长时间看懂,所以如果时间有限建议还是看国内比较权威的著作。
传媒经济学这块可能大家会有点陌生,不过如果本科学过经济学的娃儿,看喻国明老师写的那本书的话,应该就很轻松很嗨皮了,至于没学过的娃儿也没事,慢慢看,主要是相关的概念以及原理需要搞搞清楚,还有传媒变革力那几本书,都是需要看的,个人觉得那本传媒经济学是重点,另外两本可以浏览,当做小说看一看,因为很多都是调查报告之类。
新闻实务,其实我这一块比较薄弱,因为没有老师的指导,而我自己时间又很紧,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实务的训练。首先是那几本书都要看的,采访、写作、评论等等,理论知识是基石,平时多看看报纸,学习学习别人的新闻评论是怎么写的,有时间自己多练习练习。应该也没有很大的问题。
传播实务是在复试的时候才考的,所以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可以暂时不看,当然时间充裕的话,多看点总没有问题的。
三、初试
初试的准备,除了看那些参考书,还需要准备真题,将历年真题研究研究,就能了解考试的重点在哪儿,复习才会有方向。
初试的题目就不说了,考题里面都有了。
初试时要淡定一些,不管结果如何,好好考,尽全力就行了。
四、复试
关于复试的信息很少,也是我很想在这里跟大家说的内容。
如果通知了复试,很好,那么接下来就好好准备。我考的是传播学,所以从知道要参加复试之后的那段时间,一直在看传播实务,也就是公关和广告。这段时间很兴奋,也很不淡定,一直有一种看不进去书的感觉,好在自己本科学的就是广告和公关,所以知识都在那儿。说道这里,我觉得不管你多么兴奋,你在这段时间至少要把公关和广告的知识都弄懂,然后是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传媒经济学等等知识都要重温,切不可觉得自己分数不错,然后什么都不准备,很有可能惨败。总结一句话,就是做足准备,让别人没有放弃你的理由。
今年复试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上午是英语笔试和专业笔试,紧接着中午12点半开始面试,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中文面试。传播学英语笔试两道题,一道是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英文评论,评论对象是国内外媒体对于311地震报道的情况;另外一道是根据一篇英文的新闻写成中文报道。这两道题都还比较考英语水准的,所以英语一定要好好的提升提升。
面试:进去之后先抽题目,有两次机会,第一次的题目觉得棘手的话可以换,但是第二次抽了就不允许换回第一次的题目了。然后有个小桌子,老师们齐刷刷的坐你面前,大概有8个老师(当时有点紧张,没仔细数,不过凭印象应该就有这么多,是谁跟我说只有三个老师的,明明有8个!),然后老师会让你先做个中文的自我介绍,接下来老师会让你回答你抽到的题目,然后老师根据情况会问你一些问题,当时老师就只问了我2个问题,其中一个还是追问的,差点以为老师对我印象不好,连问题都懒得问,还伤心了一阵子。不过其实这个不影响,因为没有因为问的问题少而被刷= =。所以只要自己淡定淡定在淡定,不要紧张的话都说不好,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会紧张那是肯定的。
接下来是英文面试,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到时间了会被打断的,所以只要准备一分钟就够了,不要拖拖踏踏的老不讲重点0.0,比如你获得上面奖项啊之类的必须赶紧摆出来,这是老师们想听的重点。接着也是你自己挑一个扑克牌,根绝上面的数字决定你的问题。我当时抽的是4,题目是citizen journalism,有个老师会用英文文你的,所以这时候英语听力要发挥其作用,千万别跑神了,当然要是十分不幸的跑神了,那就pardon吧,别不懂装懂。我当时都说的好简短,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答得不够全面,悔恨了那么一阵,哈哈。
以上就是所有面试的过程了,还有很多很好玩的细节,那都是后话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加油,进入复试会很有意思的。
嗯,差不多就是这些了,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提问,尽我所能给大家解答。
最后祝所有考人大传播学的筒子们达成所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