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透析室患者识别制度
透析室患者识别制度
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为杜绝因患者身份识别错误造成医疗、护理错误事件,凡门诊、急诊、住院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身份证等多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并保证医院相关运作流程和政策符合国际安全目标的要求,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执行,以确保病人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门诊患者辨识由患者自述姓名及至少一项个人资料(如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电话号码或地址等)。患者携带附有照片的证件或病历,如身份证、医保卡等。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操作前,必须与患者和/或家属核对患者信息。
办理住院手续的透析患者需要复印两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保留于科室,另一张保存于病例。
对于昏迷或身份不明的的重症透析患者,一律将人工肾推至病房患者床旁于病房主管医生及护士认真核对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住院透析患者与ICU、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透析室的透析记录单;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出血情况、等,无误后方可离开。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患者登记制度
血液透析室患者登记制度
1、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制度,所有新入透析患者必须登记。
2、医务人员要如实登记新入透析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ID号、身份证号、单位、职业、住址、既往病史及其它相关信息。保留原始资料。
3、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传染病信息。
4、科室秘书负责将患者有关信息录入“全国血液透析登记系统”。
参考文献:《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绥阳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2016年7月
第三篇:血液透析室患者接诊制度
资中县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室患者接诊制度
一、快捷、准确、规范接诊患者,以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透析患
者的要求
二、透析医师根据相关检查结果确定透析指征及禁忌症,有禁忌
症的不能透析。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讲清透析治疗的利弊及可能的并发症,签署透析同意书。
三、确定透析通路,签署建立透析通路的同意书。
四、根据肝炎标志物、HIV、梅毒血清学指标确定透析机的安排及
透析器的使用,如需要重复使用的患者签署透析器复用同意书。
五、需要建立内瘘或深静脉置观的,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关检查并
向家属及患者讲清手术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成功率,内瘘术后的功能锻炼及通路的维护。
六、透析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积极处理透析中的并发症,做好健康教育。
七、透析后医护人员给患者做好透析间期的休息、饮食、用药等
指导。
第四篇:血透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血透室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血透室医护人员在实施血液净化前中后,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2、门诊病人使用门诊号,住院病人使用住院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唯一标识。无名氏患者的姓名用无名氏加编号代替。
3、查对时应让患者准确说出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及诊断,住院病人使用姓名、性别、年龄及住院号四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门诊病人使用姓名、性别、年龄及门诊号四种识别符确认患者身份;无名氏患者,门诊使用“无名氏+编号、性别、就诊卡号”,住院患者使用“床号、无名氏+编号、住院号”,作为身份识别信息,需双人核对。
4、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应用镇静药物及病情危重者等病人,应由血透室医师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后在病房医护人员陪同,同时家属或陪同人员陈述患者的姓名、床号、住院号三种标志符核对床头卡,确认患者身份。
血液透析室 2016年7月
血透室交接登记制度
1、病房与血透室转接患者:血透室医师先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血透室做好准备后电话通知病房,由病房护士送患者进入血透室,由病房护士陪同到血透室与血透室医师进行交接,内容包括:确认患者身份(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术中用药、皮肤及管道情况等,并认真填写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单并签字。
2、血透室与病房转接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后将病人安全送至病房,与病房医师及护士确认患者身份,交接患者血管通路注意情况及透析中情况、目前病情及注意事项,并在危重病人交接记录本上签字。血液透析室 2016年7月
第五篇: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
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8、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
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
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
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
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
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三、对住院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标识:普通病人使用绿色腕带,病危、病重、一级
护理、手术病人使用红色腕带,新生儿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
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四、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五、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六、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七、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八、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
士对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室护士
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九、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
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十、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规定如下: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医用腕带标识对病人身份进行24 小时随身标识。腕带标识上应标明:病人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等,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手术、转送病人到其它科室、进行尸体解剖等,必须核对腕带标识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腕带标识;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标识,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腕带标识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4、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腕带标识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腕带标识保留在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