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我县围绕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新时期我们将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为着力点,以促进干部能上能下为突破口,以完善考核机制为关键,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是坚持德才标准,建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进一步形成干部选任必须察品德、靠本领、凭实绩、看公认的共识。树立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把德的考察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先决条件,坚持日常评德、年终考德、选拔用德。细化考核内容,创新考核方式,进一步改进可操作、量化、常规、系统的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确保德的考核准确真实。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长期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埋头苦干、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优秀干部。有计划地选聘无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到乡镇锻炼,畅通乡、村优秀干部到机关任职的渠道,力争每年新提拔的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三年内县直机关领导干部中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达到一半以上。树立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强化干部实绩考核,探索量化评价办法,量化考察对象的基本条件、群众评价和考察评价,运用“绩”的考核结果,发现和使用那些踏实干事、实绩突出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
二是坚持扩大民主,健全规范的干部提名机制。初始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任用提名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明确初始提名的适用范围。从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角度出发,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逐步加大公开提名比例,对正职非出缺岗位进行非定向提名,对其他人员实行定向提名,使干部任用初始提名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探索初始提名人选科学的评价办法。不简单地以提名票数来评价衡量干部的优劣,坚持群众公认度和岗位匹配度相结合,建立以“两轮推荐、适岗评价”为基础的科学合理的提名人选评价办法,努力实现人岗相适。建立初始提名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对提名职位、提名方式、提名过程、提名结果等进行全程公开,尤其是要公开任职干部的提名主体和任职理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围绕当前干部考核容易出现的失真失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优化干部实绩考核指标。建立领导干部实绩档案制度,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根据干部层次、岗位和分工要求,建立相应的实绩考核办法。采取重点公示、多方验证的方式,对干部实绩进行抽样验证,防止虚假政绩。建立专项考察制度。对有关单位组织的专项考核、评比,建立向组织部门备案制度。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等重点工作、关键时刻,对干部的现实表现,及时跟进考核,记入实绩档案,为调整使用干部提供依据。综合运用考察结果。建立“1+3”考核评价体系,将干部任前考察与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专项考察的结果进行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合理运用。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营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环境。建立科学的竞争择优机制。在干部任用中选贤任能,实行差额比选,通过“赛场选马”、公平竞争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对没有特殊要求的常规职位的选拔,放宽年龄、学历、专业和任职经历上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广开进贤之路,在最大范围内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坚持干部竞争性选拔常态化。通过规范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频率、比例等,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常态化,形成重民意、凭实绩、靠竞争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长效机制。力争每年新提拔的委任制乡科级干部中,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的,不少于三分之一。选人用人信息全程公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程公开,重点对初始提名、民主推荐、适岗能力测试、任前考察、任职公示等环节进行公开,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
五是坚持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干部管理机制。把严格管理干部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严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日志制度、工作动态公示制度,通过干部自主记录,全面掌握了解干部工作动态和工作实绩。实行组织函询制度,对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发函要求干部作出说明。强化乡镇党政正职管理,严格执行任期制、目标承诺制。健全县直部门组织、人事、财务和执纪、执法等岗位干部轮岗制度,推进关键岗位和重要部门干部定期轮岗交流。畅通干部“下”的出口。加大问责力度,对不称职、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干部分类追究责任,在引咎辞职和不良行为责任追究处理办法的基础上,制定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具体办法,明确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规范调整的原则、程序,探索干部调整后的多种安排方式。加强转任非领导职务人员的管理。选聘部分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赋予他们履行完成党委、政府安排的决策督查、专项督办、党风巡视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状况调查等任务,促进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落实,为非领导职务干部有效发挥作用提供平台。探索建立干部职级并行制度,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篇:“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 理论研讨
附件: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 科学化水平” 理论研讨活动获奖优秀成果名单
(共92项)一、一等奖(23项)
1、党员结构变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中南大学 彭升 林猤
2、健全和完善高校党委全委会工作机制探析
……………………………………………湖南大学 于祥成
3、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 周勇 蔡颂
4、大学生廉洁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湖南农业大学 邹定辉
5、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吴锦波 唐鼐
6、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吉首大学 陈德祥
7、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互动机制探究
………………………吉首大学 李洪雄 熊文斌 陈晓愍
8、以“四个服务”为主题加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衡阳师范学院 周炎林
9、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怀化学院 张南生 刘小莉 张芳
10、新时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刍论
……………………………………………邵阳学院 彭忠信
11、浅淡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的培养
…………………………………湘南学院 陈万阳 邓剑华
12、新形势下高校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干部监督管理问题及对策
………………………………………湖南城市学院 冷云飞
13、深刻领会“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肖体梅
14、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定位与实践要求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邓海平
15、共生理论视域下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关系初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洪波
16、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党员的忠诚品格教育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戴恩湘
17、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下公安政法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湖南警察学院 刘武阳 陈桂香
18、关于健全与创新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思考
………………………………………湖南女子学院 吴长庚
19、从创先争优视角看大学生优秀党员的标准
…………………………………………长沙师范学院 罗柱 20、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袁双龙 彭晓希 杨重 唐晓红
21、高职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探讨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吴武英 唐召云
22、高等学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评价体系研究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陈涛 崔
德明
23、学生工作在高校实现战略转型中的地位及其创新机制探究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柳喜君 二、二等奖(37项)
24、延安整风运动与党的纯洁性建设
……………………………………中南大学 彭升 赖朝梅
25、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
……………………………………湖南大学 付蓉芬 汪洋
26、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大学生党员道德建设
………………………………湖南师范大学 蔡颂 陈海珊
27、信息化对党的组织建设影响及对策研究
…………………………………… 湖南师范大学 肖光荣
28、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为民服务
……………………………湖南师范大学 吴新颖 袁稻香
29、我国高校干部选任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 裴昌胜 何浩军 王永昌 30、共产党员应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湖南农业大学 唐玉凤
3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刘光辉
32、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杨泽章
33、构建高校党的纯洁性建设动力机制的思考
……………………………………………南华大学 宁曼荣
34、利用第五媒体加强高校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研究 ………………………湖南科技大学 刘学泳 岳明 王宁
35、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文化自信培育途径探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 张湘明
36、对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几点建议
…………………………………湖南工业大学 袁威 袁静
37、高校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吉首大学 朱廷岚
38、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价值目标与路径探析
……………………………………………湖南商学院 肖平
39、高校干部管理工作信息化: 困境与路径
……………………………………………湖南商学院 谢文 40、加强湖南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湖南工程学院 张小刚
41、高校党员教师要带头从“真”“实”做起
………………………………………湖南工程学院 李芳郴
42、论“五位一体”总布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协同思想的与时俱进
………………………………………湖南文理学院 王明安
43、尊重实践:从“不争论”到“两个不能否定” ………………………………………湖南文理学院 黄向阳
44、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推进后勤工作科学发展 ………………………………………衡阳师范学院 谭泽武
45、创新党员教育实践平台 加强大学生党支部建设
…………………………………………衡阳师范学院 唐艳
46、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及评价分析
………………………………………………邵阳学院 马骥
47、高校党建文化的价值取向
………………………………………湖南科技学院 唐朝继
48、新建本科学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作用发挥研究 …………………………………………湖南城市学院 王皓
49、名利之心不可盛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黄立平50、关于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几点思考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文丰
51、服务型执政党的理论内涵与建设路径
………………………………………湖南女子学院 张录平
52、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几点思考
…………………………………………长沙师范学院 封蕊
53、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途径和对策浅探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黄丹
54、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研究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王琼娟
55、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监督管理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陈建平霍卫华 李美会
56、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性的必要性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高连凤
57、高职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胡先云
5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视角--后现代主义哲学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曾朝霞
59、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 罗成恩 60、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探析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谢鹏 三、三等奖(32项)
61、浅析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湖南大学 杨锦滔 62、大学生党支部考核评价及其模式创新
………………………………湖南农业大学 陈钦华 李姣 63、独立学院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略论
………………………………………湖南农业大学 汪建训 6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机制的
探索
………………………………………湖南农业大学 周宇飞 6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胡群 66、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着力打造二级学院高素质教师党员队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朱朝晖 67、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吉首大学 李洪雄 杨雅玲 向艳华 68、当代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分析与教育思路研究 …………………………………湖南商学院 杨凯 刘期湘 69、加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刍论
………………………………………湖南理工学院 吕敬文 70、高校大学生党建新“三进”工作探索
………………………………………湖南工程学院 赵中华 湘潭市工贸中专 雷 珺 71、网络虚拟社会对党员队伍建设的影响研究
……………………………………………怀化学院 张南生 72、湘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怀化学院 何其鑫 向国华 73、高校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邵阳学院 戴慧琳 74、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初探 ………………………………………………邵阳学院 龙哲 75、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主要途径的几点思考 ……………………… 湘南学院 黎进 汪秀云 刘文奇 76、关于实现领导班子团结共事的思考
……………………………………………湘南学院 邓逢喜 77、试析高校基层党支部如何按十八大精神“为党育才” ………………………湘南学院 周志洪 窦豫湘 陈万阳
78、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湖南城市学院 邓中日 7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研究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芳启 80、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刘天浩 81、基于成就激励理论的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策略浅探 ………………………………………长沙师范学院 李文治 82、新时期高校教师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研究 ………………………………………长沙师范学院 瞿振雄 83、浅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刘勇兵
84、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共筑“中国梦”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胡梅 85、新时期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探析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刘光平86、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谭小雄 凌宏伟 87、高校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吴娜 余宏伟 88、加强高校廉政文化进校园研究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彭军林 89、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几点思考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曹令秋 谢安平90、增强党员党章意识 永葆党的先进性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 张奎彦 91、试论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介素养教育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张娴 92、高职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于勇
第三篇: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局面
——在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张效廉(2012年12月5日)
同志们、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中,我们迎来了第27个国际志愿者日,这是我们全体志愿者的节日。在这里,我谨代表省委和省文明委,向获得表彰的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表示诚挚的问候!对你们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情怀和高尚品格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共同发起我省志愿服务暖心行动的各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谈三点意见。
一、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我省志愿服务扎实深入、成效显著
多年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特别是去年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成立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加强和改进了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四个进一步”的明显成效。
一是志愿服务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出台了《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在全国率先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志愿服务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社会支持和法律责任。全省各地都建立了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各部门共同参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各市地成立了志愿服务协调小组,完善了省、市、区、街道、社区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哈尔滨、大庆、伊春等市地还在市、区、社区(单位)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总队、大队、志愿服务队,提高了志愿服务的社会动员力。
二是志愿者组织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我省分四步推进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第一步推进全省2966个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第二步推进全省3134所中小学校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第三步以各级文明单位为骨干推进驻市驻区单位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第四步推进全省高校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截至目前,全省已经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22239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常态化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开发了《黑龙江省志愿服务管理系统》,建立了全省志愿服务公共管理平台,统筹管理全省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全省注册志愿者已经超过176.19万人,申报志愿服务岗位418.7万个,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0.7万人次,注册志愿者占全省城市建成区人口10.89%,提前实现了中央提出3-5年社区志愿者达到10%的目标,初步实现了中央关于志愿服务“三个转变”的要求(志愿者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活动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在刚刚结束的,由中央文明办、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同发起的100名全国优秀志愿者和20个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活动中,我省有5人当选全国优秀志愿者(李坤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队
长;林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前进办事处机车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成刚,黑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段其德,黑龙江省大庆第二采油厂采油工人;谢尚威,黑龙江省双城市韩甸镇农民)。1个组织当选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大庆市爱心传递志愿者协会),列各省前列。
三是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我们广泛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和“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中央文明办先后在哈尔滨、大庆、伊春、绥芬河和安达组织了全国“三关爱”活动启动仪式,全省参与率达85.16%。以双鸭山为主会场,在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同步组织了“两推进一建立”活动启动仪式。在争创文明城市过程中,全省党员志愿者、文明城市志愿者和慈善志愿者参与率分别达90%、107.8%和130.7%,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等14个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志愿服务暖心行动,进一步掀起了全省志愿服务活动新高潮。
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进一步形成。去年,我省建立了“五个一百”(全省每年评选100名优秀志愿者、100个优秀志愿服务站、100个优秀志愿服务队、100个优秀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和100个关心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组织)
评选机制,今年我省在此基础上评选了“五个十佳”(十佳优秀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站、十佳志愿服务队、十佳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和十佳关心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组织),建立了五星级志愿者评选机制,(目前全省一至五星志愿者分别达到4865、2433、623、231和143人),成功推出了一批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和引导作用。目前,我省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志愿服务理念的知晓率已达86.88%,参与率达89.59%,满意度达95.63%。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一些地区和单位对志愿服活动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不信任也不会动员群众,工作流于形式;一些基层组织和群众不习惯、不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规则,随机、随意参加活动(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站的有效动员率仅为3.8%)。这些都亟待在今后工作中研究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志愿服务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
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志愿服务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是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公民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开展志愿服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举措。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有利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
2、开展志愿服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开展志愿服务,可以有效发挥群众有序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作用。一是协助政府解决社会问题。我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
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使他们在不同时期渐次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相对较短的时间里集中表现出来。其中很多问题是政府管理、市场机制覆盖不到的领域。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动员力强,可以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拓宽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志愿者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监管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履行责任、发挥才智,参与社会管理,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促进了民主建设进程。三是提升政府社会动员力。开展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多方面人才,优化整合社会资源,保证大型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政府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3、开展志愿服务是实现公民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人生的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志愿服务为每一位参与者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多样、灵活便捷,适应当今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
同进步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引导人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有利于在为他人谋幸福、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体现自身价值。
三、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全面提升我省志愿服务整体水平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是中央对志愿服务工作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提升我省志愿服务的整体水平。
一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全体公民社会责任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大力培养志愿服务文化,使人们认识到志愿服务既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个公民的权利。要加大志愿服务经验的总结和典型推广力度,通过组织“五个十佳”和“五个一百”优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事迹宣传,使全社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重
要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爱护、尊重志愿者的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发挥职业特长和个人专长,从不同领域参与志愿服务。使更多的志愿者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二要大力强化志愿服务的组织领导。落实《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成立省、市、区三级志愿者联合会,规范各级团体会员单位,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各地志愿服务总队、大队、支队、分队和服务队,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动员力和行动力。加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完善鼓励志愿服务政策措施,为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基本保障,把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鼓励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聘用有志愿服务经历者。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社会资源整合力度,把各方面力量动员起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
三要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愿望出发,从办得到、群众又迫切需要的事情做起,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当前,要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重点推进“三关爱”活动和“志愿服务暖心行动”,从家政志愿服务、健康保护志愿服务、亲情陪伴志愿服务、文化体育志愿服务和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入手,组织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留守儿童提供服务。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同志们,“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更有瀛海”。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和支持我省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发展,协力共建大美大爱新龙江,共同谱写和谐幸福新华章!
第四篇:贯彻“七一”讲话精神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认真贯彻“七一讲话”精神
努力提高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水平
“七一讲话”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组织工作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十大主要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另一方面,组织工作本身也要“加快转型升级”,顺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需求更加多元等新形势,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务实的理念、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效的执行,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基层实际,我们觉得在谋划新的一年组织工作时,必须进一步强化以下六个方面的理念:
一、注重科学规划,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预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一个科学的规划,能起到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推动落实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工作停停顿顿,往往会成“半拉子工程”。组织部门历来十分重视规划的制定工作,近年来中组部先后制定了《2009—201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2009—202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重要规划,提高了组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也为我们指出了努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总的来看,近年来制定的规划中,干部、人才方面居多,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比较少。事实上,基层组织建设的很多工作领域也需要进行很好的规划。省委组织部就十分重视组织工作的规划。比如,2006年省委组织部制定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党的十七大前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实现了规划目标。今年又提出,职工人数80人以上的企业要建立党组织、30人以上企业要有党员的目标,现在我们市、县两级都在制定规划、细化目标、狠抓落实。从基层来看,有规划和没有规划效果大不相同。比如,新社会组织党建抓了近10年,但效果不那么明显。2008年,我们制订实施了新社会组织“党建双扩工程”规划,提出了“两个全覆盖”的目标任务,2008年底前从业人员15人以上的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会员数80个以上的社会团体等规模以上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2009年底前规模以下新社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2010年全市80%的规模以上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五好” 要求。目前,在规划的引领推动下,这些目标都能如期或提前实现,并且有406家新社会党组织建成规范化活动场所,占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总数的95.5%。同时,我们还提出了以“三化三有”(覆盖立体化、制度规范化、活动正常化、干事有队伍、服务有作为、工作 有保障)为载体推进非公企业党建覆盖的三年规划,到2012年实现50人以上企业基本实现组织覆盖、50人以下企业基本实现工作覆盖、30人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有党员目标。建议中组部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规划制定工作,特别是要分领域制定一些单项规划,更好地使各级组织部门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二、注重基层基础,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持续性。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从基层的实际来看,在落实基层基础工作方面还有许多薄弱环节,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多三少”:制度多落地少。无论是干部工作、人才工作,还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无论是各种集中性教育活动,还是加强自身建设方面,近年来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推动作用。但有些制度还没落到实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党员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管理等制度普遍落实不够到位。老问题多新举措少。比如,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动了一些脑筋、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对解决农村党员发展家族化、党员教育管理缺位、部分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等一些老问题,新举措不多,成效不够明显。挑战多对策少。比如,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活跃,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对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带来了挑战,跟进措施不够及时;随着党员民主意识的逐渐增 强,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日益提高,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力度不大、步伐不快。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同志觉得基层基础工作量大、面宽、难度大,做起来周期长、精力费、见效慢,热衷于抓亮点,追求轰动效应,抓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精力少,甚至当“甩手掌柜”。二是力量不到位。这些年组织部门牵头抓的集中性教育活动多,牵涉了大量精力,由于力量有限,基层基础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三是指导不到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经验。但是有的党内条例规章比较滞后。比如,中组部1990年颁发的《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和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对农村户籍人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入党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在实践中就比较难把握。四是责任不到位。对抓基层基础工作的考核力度不够大,抓基层基础的奖惩体系还不够健全。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我们建议:一是严格执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李源潮部长提出的“基层要靠全党抓、党建要靠书记抓”指示精神,把抓基层基础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科学的奖惩机制,形成“全党抓基层基础”的良好局面。二是载体设计要务实。在开展各项集中性教育活动时,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活动载体,使活动与推进基层基础工作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不搞“两张皮”,做到“两推进两不误”。三是政策法规要完善。及时总结提炼基 层的探索经验,在更高的层面上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比如,在发展党员工作方面,我市推行了预审制,除对私营企业主入党要进行审查之外,还探索试行对曾被开除党籍、退党、自行脱党或被党员除名的,曾触犯刑律或曾受治安处罚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7类人员的入党审查。还比如,我们针对组织关系接转回村宽严不一问题,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全市实行了“六问一必查”制度,即问组织关系接转原因、问入党时间、问入党程序、问入党介绍人情况、问组织生活情况、问学习从业情况,必查党员档案,目前已发现外地转入的假党员52名。再比如,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中,我市4809个村中,有75.9%的村采用“公推直选”的方法,选举产生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今年,在机关、企业、学校、非公经济、新社会等领域党组织班子换届中,大力推行“公推直选”。杭州等地“公推直选”力度比我们更大。我们建议中组部及时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进行修订。
三、注重服务定位,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针对性。“三服务两满意”是中央对组织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年以来,我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鲜明提出了“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求,这是贯彻中央部署的创新举措。我理解,第一,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要义所在。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提出党的基层 组织要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构建起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于党员,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第二,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人民群众期盼所在。实践证明,这些年来的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中形成的长效机制,凡是那些涉及为群众提供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让群众得实惠的制度,都能够被很好地坚持下来。比如,2001年我市全面推行乡镇“365”服务窗口以来,一直深受群众欢迎,而且不断改进完善,现在市、县两级都已经成立了“365”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要看到,目前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意见最大、反映最突出的,仍然是我们服务理念不够强、服务能力不够高、服务措施不够多等问题,需要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以党组织服务力的提升来增强公信力。第三,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是时代发展所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矛盾纠纷复杂化趋势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加快转变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寓领导、管理于服务之中,从而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础贯彻落实。鉴于上述考虑,我们建议,谋划新阶段的组织工作,必须进一步突出抓好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把服务明确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扎实做好服务发展、服 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工作。要像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样,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宣传,强力推进,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二是科学设臵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载体。如我省各地创造的“双服务”专项行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办事档案”、“创业承诺”等,都是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三是搭建服务平台。要按照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来创新组织设臵,健全服务网络,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的机制和框架。在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致力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服务党员的工作。比如,我市着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2008年市、县、乡三级全面建立党员关爱基金,累计募集资金4500多万元,全市党员关爱基金累计支出3200多万元,慰问帮扶党员7万多人次,慰问帮扶面达到4.5%,较基金建立前扩大了8倍多,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
四、注重双强品牌,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主动性。今年,省委组织部提出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中深入开展争当“发展强、党建强”先进企业活动。我市按照省里部署要求,精心制定实施意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推进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拓展了工作领域,在全市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中全面展开;明确了活动目标,提出到2012年全市中型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培育成“双强”先进企业,到2015年努力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基本建成“双强”企业;制定了具体标准,提出了以“五强五好”为主要内容的10条标准(经营 管理强、竞争实力强、人才支撑强、文化建设强、和谐发展强、骨干队伍好、服务作为好、运行机制好、工作保障好、群团带动好);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双强”企业联系点,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重点培育,力求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总结了一批“双强争先”活动典型经验,评选表彰了20名重视党建工作的优秀业主、80家非公有制企业和40家新社会组织“发展强、党建强”示范单位。从目前这项工作运行情况来看,引起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赢得了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人士的广泛认可。透过这个可喜的现象,我们觉得,“双强”提得很及时。一是“双强”定位更准确。发展强、党建强更能充分体现党的执政理念,更能准确反映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对以往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有利于统一各方对加强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双强”目标更明晰。在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发展、党建都要强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和发展作为核心和中心的互联互促关系,找准了两者的结合点。两个“强”字画龙点睛、一目了然,抓住了根本,使基层赶有目标、干有方向、学有榜样。三是“双强”内容更具体。针对“双强”目标,明确工作内容,细化工作标准,基层易接受、好操作。基层还可根据实际,创新设臵工作载体,形成发展与党建两者相融互动、共赢的良好格局。为此,我们认为“发展强、党建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成功路子,是一个全新 的理念,对于基层党建的发展有着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建议在总结完善非公有制企业领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下一步可在基层党建各领域全面推广运用。
五、注重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创造性。近年来,各级组织部门非常重视创新,许多创新工作,抓住了关键环节,找准了突破口,符合了群众愿望,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创新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纠缠于细枝末节,有的甚至偏离了方向,群众反映并不好。基层如何抓创新,我们认为,首先是要讲规矩。要坚持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基本原则、主要精神和立法本意搞创新。不能搞出像发展党员中“男同志赋予2分、女同志赋予5分,30岁以下赋予10分、30—45岁赋予8分、45—60岁赋予5分,60岁以上仅赋予1分”的做法,搞出像四川某县撤消乡镇纪委、建立片区纪委的做法。其次是要讲实效。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建立网上支部、实行网上学习交流、网上选举,这些新手段很吸引眼球,但要讲实效,也要重视运用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一些传统办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第三是要可持续。一个新鲜事物出来以后,上级不能急于表态,也不能急于推广,要经过一段时间、一定范围的实践观察以后再作出决定。我们回过头看看前些年的创新,包括一些面上推广的做法,不少都没有生命力了,被基层党员群众抛弃了。第四是要给予保护。不应随意否定基层的创造,要保护基层创新的积极性,既要鼓励创新、更要宽容失败。2004年6月,武义县后陈村建立首 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专家学者甚至指责我们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具体规定。在争议和压力面前,市委、县委态度明确,支持基层搞探索,并在实践中直接给以引导和指导。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这一做法在全市、进而在全省、全国推广,获得了2005年中国“政府创新奖”,并写入今年刚修订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那么,今后一个时期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该从哪些方面切入呢?我们认为,一要把握重点,二要突破难点,三要回应热点。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切身体会。比如,在把握重点方面,我们牢牢抓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联系点的有利契机,探索了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拟任人选提名“海推”办法,同时建立“多重推荐”印证机制,将“海推”提名结果与个人署名推荐、非定向民主推荐等推荐提名方式的结果相互印证。在推行“海推”办法基础上,去年以来还探索了副职领导干部“公开比选”提名方式。在攻破难点方面,我们针对村干部特别是村民委员会成员能上难下、在其位不谋其政、群众意见大等实际,探索推行了村干部辞职承诺制度,明确辞职条件,规范辞职程序,畅通辞职渠道,完善了不称职村干部退出机制。在回应热点方面,我们积极探索加强新兴群体党建工作的措施,回应党员股民的强烈要求,于2009年5月在中信金通证券中山路营业部成立股民党支部,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职业股民”党支部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受到了股民的欢迎,目前已有11名股民向该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全 市又建立了4个股民支部。因此我们觉得,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坚持“三不”原则,坚持尊重群众,不搞“拍脑袋”;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坚持务实创新,不搞“花架子”,切实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六、注重统筹兼顾,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系统性。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些年来,我们组织部门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在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从我们的实践情况来看,组织部门的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工作领域越来越宽、范围越来越广、战线越来越长、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既要抓好组织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工作,又要参与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既要抓好牵头抓总的工作,又要配合做好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还要抓好自身建设。比如干部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程序越来越严、操作越来越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既要做好机关、学校、农村等传统领域的党建工作,又要抓好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党管人才工作涉及的部门多,需要协调的事项多。连续多年开展的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载体多、要求高、时间长。要完成这些艰巨的任务,更加需要我们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来推进工作。另外,从基层组织部门的实际来看,还应把握好几点:一是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要着眼于组织部门的自身职能,坚持分工负责,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攻坚克难;而不要出现职能错位,去干属于其他部门工作范围内的事,不能种了“责 任田”,荒了“自留地”。二是既要常充气,也要减减压。组织部门面临的工作任务重,组工干部面临的工作压力大,组织工作又是社会舆论非常关注的焦点。各级党委和上级组织部门不仅要加强工作指导,营造良好地组织工作环境;还要给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减压减负”,确保组织部门持续、高效运转。比如,组织工作群众满意度问题,需要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去“唱群戏”,而不能光靠组织部门“唱独角戏”。三是既要马儿跑,也要马儿多吃草。组织工作的要求很高、年轻干部多,不断对组工干部提出新考验,组织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要。要增加一定的编制,目前组织部门编制紧,人手少,与繁重的任务极不相称,比如区委组织部与老干局、机关工委合署办公,行政编制总共才12个。尽管我们发挥“五加二”、“白加黑”、“车轮战”精神做工作,但仍感来人手捉襟见肘。相比之下,纪检部门的编制就比组织部门要多一些。比如,中纪委对县市纪委的编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县级纪委行政编制数不少于30人,我们建议中组部也给地方组织部门增加编制,以利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五篇: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80分)
《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考试标题
水平》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100 分,85 分及格。
所属课程
水平》下 倒计时 19:12
一、判断题(10 道)
1.企业改革和城市改革都是以利益作为驱动力开展的。
正确 错误
2.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正确 错误
3.我国的改革采取的是有序的改革路径。
正确 错误
4.计划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个人缺乏动力,所以,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正确 错误
5.中国改革过程中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与改革的路径有很大关系。
正确 错误
6.计划经济的逻辑起点是承认人对利益的追求。
正确 错误
7.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能保证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正确 错误 8.面对中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党并不回避,而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并且有克服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正确 错误
9.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正确 错误
10.党员干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理想信仰动摇的现象,是由于人的原因。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党的()全会提出来的。
A.十七届二中 B.十七届三中 C.十七届四中 D.十七届五中
2.()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A.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B.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C.党内民主 D.干部
3.()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基本纽带。
A 党员 B.党组织 C.党的基层组织 D.党的领导干部 4.资本主义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即()之间的矛盾。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D.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压迫
5.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第一国际 B.法国共产党 C.共产主义同盟 D.德国共产党
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在于()。
A.中国工人阶级 B.中国科技知识分子 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家领导人
7.党要管党是指()。
A.党要管理自己
B.党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与建设 C.党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D.党要管理好自己的干部
8.党的宗旨是()。
A.为人民谋利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走群众路线 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决定的。
A.党的性质
B.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C.党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
10.我们党的特殊性是()。
A.我们党是在民主政治中产生的 B.我们党是在专制制度下产生的 C.我们党是在人民中产生的 D.我们党是在寡头政治下产生的
11.()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科学理论的重要品质。
A.解放思想 B.系统 C.创新 D.实事求是
12.西方政党都是在()中产生的。
A.内阁 B.公民 C.议会 D.贵族
1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领导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制
14.党的作风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抓住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
A.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具体化 B.党的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C.党的作风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 D.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15.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性,体现按照()规律来推进党的建设的要求。
A.自然活动 B.政党活动 C.社会活动 D.人类活动
1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
A.经过全民选举产生的 B.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 C.中国特殊国情决定的 D.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17.()民主,解决了民主运行的问题。
A.利益 B.价值 C.口号 D.代议制
18.用()来武装全党,使我们党逐渐由弱变强,成为执政党。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19.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
A.密切联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B.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C.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D.坚持执政为民的基本方针
20.党是()利益的忠实代表。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各族人民 D.全体公民
三、多选题(10 道)
1.各级党委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应该做到()。
A.严格执行党的纪律
B.严格按党章、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 C.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
D.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E.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2.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基本要点包括()。
A.创造整风形式,正确解决党内矛盾 B.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C.密切联系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建设党 D.坚持党的优良作风
3.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方法包括()。
A.坚定理想信念 B.发展党内民主 C.坚持反腐倡廉 D.加强组织建设
4.党建科学化的四个向度包括:()。
A.以规律化为核心 B.以现代化为取向 C.抓住制度化这一关键环节
D.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归宿
5.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建设这条主线。
A.创新能力 B.执政能力 C.先进性 D.纯洁性
6.党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7.目前,党要增强()能力。A.自我净化
B.自我完善 C.自我革新 D.自我提高
8.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这些制度包括()。
A.根本制度 B.程序性制度 C.惩罚制度 D.保障制度
9.当今,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10.“党的建设科学化”,具体说,就是要求党的建设()。
A.必须按照政党建设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规律运行 B.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以科学制度作保障 D.以科学方法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