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21:1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最终版]》。

第一篇:《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最终版]

《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三)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从1999年起,中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会继续增长。有专家统计,按照70%的一次就业率,今年250万毕业生中将约有75万人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介绍说,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以北京为例,2002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有8万人,2003年超过10万人,2004年达到14万人。据有关部门对北京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三分之二高新技术企业统计,今年的需求岗位有3.9万个,估计未统计在内的中央驻京单位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岗位有1万个,这一数字与往年需求岗位持平,预计今后也不会增加太多。因此,今后几年内北京地区的就业形势将十分紧张。2.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广州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副处长李鹏飞介绍说,广州需要的计算机、英语、财会等12个专业毕业生占需求的63%,已经饱和的专业有建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这些学生就业很难。3.记者在广东、上海等地人才招聘会上看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因此,只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4.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单位用人机制陈旧,难以吐故纳新。这些单位里,人员素质不高,编制却满满的,无法吸纳大学毕业生,这种情况在边远地区尤为严重。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分析认为,大学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必须有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配套,用人制度不进行改革,将严重制约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

5.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从90年代初即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基本确立。上海市教委学生处的田垒认为,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是各类招聘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一工作模式面临着较大压力。广东、上海、北京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反映,现在学生就业信息资源需要整合,教育、人事、劳动部门基本各自为政,相互沟通的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外,网上求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求职方式,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6.记者采访中发现,就业流向“扎堆城市”、职位选择期望值过高,导致众多毕业生自我失业。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抱守“非大城市不去”的观念,使东部沿海和西部中心城市大学毕业生“人满为患”,而急需人才的基层和西部越来越少人问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马太效应”导致就业难。据北京市有关部门对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85.3%的大学生首选就业单位是“城八区”。广东工业大学调查显示:90%的毕业生首选留在广东,其中80%要求留在广州、深圳两地。记者在广州、上海人才市场看到,一些应届毕业生开口就问月薪几千,待遇如何,除了京、沪、穗、深等大城市,地市一级的单位都不愿意去。

广东教育部门人士认为,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迅速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变化必然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而一些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就业意识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这种状态不变,就业的路必然越走越窄。

7.虽然目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面部署下,各地各高校普遍采取切实措施,针对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广东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清华大学面向在校师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选修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从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入手,积极推行“本科生就业导师制”,采取“结对子”的方式给高年级每个学生安排导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就业方面的系统指导。

8.有关专家认为,以下三个因素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一是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在良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社会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必然会增加。以上海市为例,由于上海GDP连续10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1年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比上一年增加了1.2万个岗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比上年增加了近7个百分点,这两年还在增加。专家认为,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中国完全有能力使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北京、上海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使大量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一些专家指出,城市里的下岗职工能够保持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三是小城镇建设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不仅能够吸纳大量离开土地的农民,还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三、申论要求

得分评卷人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0分)要求:(1)分析恰当,条理清楚,语言通畅。(2)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臵(作答在其他位臵上的一律无效)。(3)字数不多于500字。

得分评卷人2.假定你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告”。(满分60分)要求:(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2)条理清楚,语言通畅。(3)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臵(作答在其他位臵上的一律无效)。(4)字数不多于2000字。

四、参考答案

1.根据给定资料,由于以下七个矛盾,致使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是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二是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高职生增长比例失调的矛盾;三是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高校学科建设滞后的矛盾;四是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与毕业生实际能力的矛盾;五是人事制度僵化与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矛盾;六是就业工作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与现行工作模式的矛盾;七是社会提供的岗位和薪金与毕业生过高的期望值的矛盾。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转机。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各地各高校普遍采取切实措施,针对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同时各高校也已经开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将改善毕业生的供应状况。而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小城镇建设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又将改善社会和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会趋向良好、协调、健康的状态。2.关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报告

今年我国有大学毕业生250万人,2005年将达到340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成果,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社会发展的标志。然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显示,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2003年为52万人,2004年为70万人,2005年将达到75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牵动了中央高层领导和各地党政一把手的心,涉及到社会的各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会议研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么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呢?

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计划经济下,大学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包统配”,而在市场经济下,国家不再对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了,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走上就业市场化之路,即大学毕业生由人才市场、就业市场来调节,配臵就业。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及就业市场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由此产生了三大矛盾:

一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尚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才市场的建立还比较滞后,对毕业生的包分配取消了,但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或很不健全,很不完善,存在着信息不灵,供需渠道不畅,常常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成功率不高。二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教育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教育具有滞后效应,从招生到就业至少相隔4~5年,可学校的招生、专业设臵、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基本上仍然按计划体制的模式运作,没有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上一些地区和学校又盲目招生、盲目设臵专业等问题,以致毕业生就业时供需失衡,专业结构失衡。三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意味着各类人才要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然而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而是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挤在大城市、大企业。很多人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仍然等学校安排,等用人单位来招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出路不是找市长,而是找市场。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要建立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多渠道的人才市场:教育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劳动部门的人才市场,以及各中介机构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各类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都要有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设立大学生就业专门窗口和大学生人才库,设立用人单位的信息网,便于双向选择;还应建立和完善省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速的特点进行网上供需见面。

二是大学要适应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产出的主要“教育产品”,从学校招生时就要考虑这些“产品”必须有出路,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学校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设臵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即早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与用人单位共同培养人才;要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和毕业生信息系统,与人才市场联网,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广泛的就业信息。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思想教育,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教育。

三是大学生要走进就业市场。要改变陈旧思维,在知识、能力、素质、观念等各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努力增强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要利用见习、实习、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毕业生要瞄准人才大市场,不要只盯住市场的一角,而丢掉广阔的市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中西部地区等都是择业的好地方。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享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我们再把人才市场健全和完善起来,不仅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将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第二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江西分校(jx.offcn.com)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给定资料

1.在城镇化建设的一次研讨会上,发改委某司长表示:在我国6.22亿的城镇人口中,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事实上还属于农业户籍人口的,大体上有1.67亿人,这样的人主要是农民工。他们虽然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此外,他还指出,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们现在搞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在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适应和不相匹配的情况,搞能源和资源大规模、长距离调运,是迫不得已的。

我国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的城市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小城市,吸纳人口能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潜力。小城镇,过去是遍地开花,过多地占用了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小城镇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我国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城镇化的持续能力是不强的,或者说已经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下,导致一些城市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从1999年到2007年,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

2.目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热潮出现了两种值得关注的情况。一是许多地方干部对城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新城。一名地方国土部门的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对人均建设用地有指标控制,一些地方为突破指标,大做规划文章。特别是小城镇规划贪大求全,不切实际地提出十年、二十年内人口要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面积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他认为,正是这种贪大求全的盲目规划引发了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和“圈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地运动”。二是有的地方搞城镇化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解决城市扩张和用地不足,却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公共服务的保障。这种以土地为突破口和取向的城镇化,无疑极易造成对农民利益的侵害。

调查了解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被忽略、“被自愿”的现象时有发生。J省H村村民C告诉记者,2005年村里引入外来资本,承包了近千亩土地建茶场,由于每亩租金只有100元,村民们嫌低普遍不愿意出租。尽管如此,村里还是通过强行手段将村民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承包的老板。“当时我住院一个月,村委会趁我不在家,用推土机把我的一亩桑树地推平租给了茶场,对外却说是村民自愿流转。”

记者在苏皖川等地采访时发现,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不一,但总体标准过低,有的流转价格每亩只有100元左右,耕地一次性征用价格一亩也只有一万元左右,仅为土地的短期产出收益,而忽略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以“统筹城乡”为旗号的城镇化最终成了“统筹土地”,忽略了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保障措施的配套。

据了解,安徽省南陵县将大浦试验区作为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对现有分散村庄进行撤并,建设新型农民社区统一安置,节约建设用地666.75亩。通过对原农民宅基地及部分滩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共新增耕地1223.75亩。这些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被置换为城镇用地指标,以每亩2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负责试验区建设的企业,而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标准却仅为10元/平方米。记者在其他一些地方采访时发现,有的地方农民连这10元/平方米的补贴都得不到。节约出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由政府获得。

3.2010年10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均认为,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国的“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三份报告均建议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认为,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这种城镇化尚是一种“伪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9月25日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9月21日分别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在各自的研究报告中均提及这一问题,并提出了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建议,只不过在改革的节奏掌控上这两份报告有所不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提出,中国城市化目前仍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国家发改委秘书长Y解释说,我国现有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包括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人大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短缺的时代已到来,劳动力短缺必然带来劳动者工资上涨。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将城市户籍所对应的公共服务覆盖到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入城并遏制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中国发展报告2010》主笔之一A在解释报告时也表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对农民工实行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城市政府所能接受的办法。未来要主动吸纳适合到城市居住的农村人口。提升真实的城市化水平,需要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在城市居住工作的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及其子女。

4.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新型城镇化”被提到新的高度。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基层视察时指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他强调,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L表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城市土地扩张要与农业人口转移相结合,不能单一扩张城市、大搞建设。其次,城镇化要与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地区间合理布局。最后,大城市要与中小城市及城镇协调发展。他表示,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市民化”速度相对较慢,超过1.5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到城市打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有序稳妥地实现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多位专家认为,城镇化任务提出后,需要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从而最大程度上释放出新的改革红利。专家G称,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政府应当在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缩小待遇差别,提供更加均衡广泛的公共服务。

5.美国是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全国50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村),基本达到城镇(村)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美国“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市”。美国城市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从几百万人口到几百人都有;但以3~10万人口居多。近30年发展起来的大都市区、城市圈或称为卫星城集中起来的城市带,是大批小城镇的集合,而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美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国联邦统计机构把它称之为“都市区”。从地区看,美全国可分为三个著名的城市群(带)。东北部城市最为集中,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这个庞大的都市群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五大湖南部的工业地带,都市化程度也很高。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形成又一个城市连绵带。第三大城市连绵带在加利福尼亚州。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迭亚戈直到墨西哥边境。这三大城市连绵带规模都在世界前列,许多大城市地区已经联成一片,往往这个城市的延伸部分却是另一个城市的发展部分,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已难于分辨是哪一个城市的郊区了。

美国政府内部管理简单化,政府官员少,部门少;小城市政府官员报酬很低,甚至没有,都是兼职的。政府的职能,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美国的地方政府按职能来分,大体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比较全面行政职权的地方政府;另一种是为管理某一具体事项而设立的,如管理学校教育的“学区”,或“卫生专区”、“土壤保护专区”等。洛杉矶、华盛顿、纽约等大城市均有2~3个大型飞机场,航班很多,几乎每分钟都有飞机起飞降落。陆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6~8车道的高速公路已经成网。美国1997年各种道路长度总计6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有近9万公里;每千人拥有汽车760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美国非常重视市镇建设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详细发展规划。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十分稳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6.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其城市分布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与临海工业带和港口城市密切相关,因而形成港口工业为主的城市带是日本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两个工商业中心,东日本以东京为中心,西日本以大阪为中心,并分别与重要国际贸易港口横滨、神户联结成著名的“京滨工业带”和“阪神工业带”。以此为基础,在城市地域类型的构成上就相应地形成了“京滨城市带”和“阪神城市带”的空间结构模式。

近年来,日本的大城市发展呈现停滞趋势,而众多新兴小城市的发展却势头强劲,一改以往发展迟缓、结构趋同、管理落后、功能低下的落后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小城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经济实力上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发展更呈跃进之势。据统计,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小城市数量由249个增加到448个,占全国城市的比率已从54.6%增至66.7%。

据统计,迄今日本实施的有关国土开发和城市发展的计划,分为全国计划、大城市圈整备计划和地方城市开发促进计划等三大类,下分14小类,共约有200余项。如《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首都圈基本计划》、《首都改造计划》、《筑波研究学园城市计划》以及《地方开发促进计划》、《地方城市开发建设计划》等等。此外,早在1919年日本就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以后修改多次。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战后日本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消费和政府公共投资。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政府支出占国内总支出的比例大体上保持在15%~20%左右。在政府支出中,与1950年相比,2000年的政府消费总额增加115倍,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却增加210倍。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政府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1.3%。日本政府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在城市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另外,据统计,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日本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从15.98亿日元增加到55039亿日元,猛增3443倍。教育经费的增加,为各地区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人才的集聚,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促进因素。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第一条“成功经验”。

7.郑各庄是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行政村,有568户人家,1500口人,村庄面积2.9平方公里。南距天安门22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从1983年起,黄福水开始担任村领导职务,带领村民开展旧村改造,发展了宏福集团、宏福苑、温都水城,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围绕主动城市化做文章。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郑各庄不仅是大都市的郊区而且靠近首都政治中心。

20余年来,郑各庄通过土地置换推动产业转型,从“农业村”转向“产业村”,在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服务村”升级。目前,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的郑各庄村已经形成了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科技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四个功能板块,现代城市化社区初步形成。村里自营实体公司由1个发展到35个;产业工人由300多人增至1.3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100元提高到45500元。

“中国企业入选哈佛案例的不少,可是在村庄治理方面,郑各庄还是第一个。”与托尼·赛奇教授有过密切合作,并积极促成黄福水哈佛之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教授说,这是中国普通村支书在哈佛讲坛上的第一次亮相。

对哈佛学生们关心的“村支部书记产生过程”等问题,黄福水给出了坦诚的回答:“村干部是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来选举的,有点像‘海选’。其实和你们总统选举的程序是有类似之处的。”黄福水的话引来了阵阵笑声。

美国学生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和兴趣,但仍存在一定误解。“同学们普遍认为中国农民贫穷、素质低,都想从农村出去打工。”当黄福水告诉哈佛学子们“在郑各庄村,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不用到城里去挤公交车,到2015年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万美金”时,他们表示了震惊与赞赏。

关于幸福指数的问题,黄福水拿周边的村庄举例。“农村都有个现象,就是大家攀比盖房,房子越盖越高,但周边环境仍然非常恶劣,和污水、猪圈等生活在一起能幸福吗?”他表示幸福指数实际上是个综合指数,既要改善生活环境,也要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我们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努力为每位村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家庭都是企业的主人,土地收益是大家共享分配。农民在企业入股,有着人均17万股份,每年不低于15%的回报。”

在胡必亮看来,郑各庄之所以能入选哈佛案例,是因为成功实现城镇化转型。“成功首先体现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福利改善,民主化程度提高。其次,郑各庄通过产业转型,完成了工业化,进而改变人口聚居方式,代表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郑各庄的一些创新性探索,实际上是突破了现行的制度和体系,但从长远来看代表了未来制度变迁的方向。”

“黄福水是从一个经济能人成长起来的,但他在很多方面又超越了其局限。他不搞家族式治理,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主动走出去。可以说,他更像一个具备现代市场知识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他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对于郑各庄的未来,“村子的发展受制于大的政策环境,郑各庄仍然面临土地利用制度、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问及黄福水此行最大的感受,他用“惊喜”来形容,“哈佛大学就是我十几年前梦想中郑各庄村的样子,大学没有围墙,到处都是开放的空间和设施,再过些年,郑各庄村也会成为这个样子。”

黄福水并没有夸大其词,他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目前,郑各庄村已经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引入村庄。“校园是最有生机的地方,商业、人气能够给村子带来持续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提升整个村庄的文化素质。”

2012年是郑各庄村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黄福水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村民的年均收入突破6.5万元,村庄总资产达到100亿元,把郑各庄打造为京郊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居住、投资创业、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复合型社区和民生幸福指数最高的村庄。这些数字和承诺让美国学生惊奇并赞叹,但是黄福水深知前行的路并不平坦。

胡必亮表示:“在现阶段中国的大转型时期,郑各庄的发展模式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不能照搬,创新必须与各方面的条件相匹配,如整体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等,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资源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哪些问题。(15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二、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4”,谈谈你对“伪城镇化”的认识。(1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5~6”,指出美国、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5分)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准确,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江西分校(jx.offcn.com)

四、假如你是某报社的一名记者,请综合“给定资料7”中提供的信息,拟写一份介绍郑各庄村城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新闻稿,向社会宣传、推广其成功模式。(20分)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对象明确,准确全面,写出正文即可,不超过400字。

五、请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主题明确。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2.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江西分校:http://jx.offcn.com/?wt.mc_id=bk11653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第三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无忧考网携手中公教育独家解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6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答题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对应准考证号、姓名栏内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资料

1.在城镇化建设的一次研讨会上,发改委某司长表示:在我国6.22亿的城镇人口中,统计在城镇人口中但事实上还属于农业户籍人口的,大体上有1.67亿人,这样的人主要是农民工。他们虽然是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但是他们没有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权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仍处在很不稳定的状态。此外,他还指出,655个城市中现在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我们现在搞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在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不相适应和不相匹配的情况,搞能源和资源大规模、长距离调运,是迫不得已的。

我国环渤海、珠江三角洲、长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比较强,但就全国整体来讲,大多数的城市还处于城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特别是中小城市,吸纳人口能力还不足,还有很大的潜力。小城镇,过去是遍地开花,过多地占用了非常珍贵的土地资源,小城镇的盲目发展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我国过度依赖土地支持的城镇化的持续能力是不强的,或者说已经不可持续。一些地方在以地生财的利益驱动下,导致一些城市盲目地拉大建筑框架,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实际上土地的利用十分粗放。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从1999年到2007年,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

2.目前一些地方的城镇化热潮出现了两种值得关注的情况。一是许多地方干部对城镇化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新城。一名地方国土部门的干部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对人均建设用地有指标控制,一些地方为突破指标,大做规划文章。特别是小城镇规划贪大求全,不切实际地提出十年、二十年内人口要达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面积达到几十平方公里。他认为,正是这种贪大求全的盲目规划引发了一些地方大拆大建和“圈地运动”。二是有的地方搞城镇化的出发点首先是为了解决城市扩张和用地不足,却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公共服务的保障。这种以土地为突破口和取向的城镇化,无疑极易造成对农民利益的侵害。

调查了解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被忽略、“被自愿”的现象时有发生。J省H村村民C告诉记者,2005年村里引入外来资本,承包了近千亩土地建茶场,由于每亩租金只有100元,村民们嫌低普遍不愿意出租。尽管如此,村里还是通过强行手段将村民们的土地流转给了承包的老板。“当时我住院一个月,村委会趁我不在家,用推土机把我的一亩桑树地推平租给了茶场,对外却说是村民自愿流转。”

记者在苏皖川等地采访时发现,各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征地和拆迁补偿标准不一,但总体标准过低,有的流转价格每亩只有100元左右,耕地一次性征用价格一亩也只有一万元左右,仅为土地的短期产出收益,而忽略了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以“统筹城乡”为旗号的城镇化最终成了“统筹土地”,忽略了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保障措施的配套。

据了解,安徽省南陵县将大浦试验区作为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对现有分散村庄进行撤并,建设新型农民社区统一安置,节约建设用地666.75亩。通过对原农民宅基地及部分滩地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共新增耕地1223.75亩。这些节约出来的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被置换为城镇用地指标,以每亩2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负责试验区建设的企业,而农民从中获得的收益标准却仅为10元/平方米。记者在其他一些地方采访时发现,有的地方农民连这10元/平方米的补贴都得不到。节约出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完全由政府获得。

3.2010年10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均认为,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中国的“伪城镇化”或“不完全城市化”。三份报告均建议进行相应的改革。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认为,受中国城乡分割以及户口制度的约束,这种城镇化尚是一种“伪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产业工人,虽然居住在城市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其并不能同等享受城市的各类公共服务,其收入水平、消费模式无法等同于一般城市人员。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在9月25日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9月21日分别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在各自的研究报告中均提及这一问题,并提出了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建议,只不过在改革的节奏掌控上这两份报告有所不同。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中国发展报告2010》中提出,中国城市化目前仍处在“半城市化”状态。国家发改委秘书长Y解释说,我国现有城市化率的统计口径,包括1.45亿左右在城市生活6个月以上,但没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的农民工,也包括约1.4亿在镇区生活但务农的农业户籍人口,这些并没有真正转变身份的人口约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

人大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认为,由于中国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短缺的时代已到来,劳动力短缺必然带来劳动者工资上涨。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将城市户籍所对应的公共服务覆盖到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入城并遏制劳动力成本过快上涨。《中国发展报告2010》主笔之一A在解释报告时也表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该对农民工实行保留户籍、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城市政府所能接受的办法。未来要主动吸纳适合到城市居住的农村人口。提升真实的城市化水平,需要将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在城市居住工作的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及其子女。

4.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新型城镇化”被提到新的高度。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在基层视察时指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他强调,要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带动内需扩大和就业增加,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L表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城市土地扩张要与农业人口转移相结合,不能单一扩张城市、大搞建设。其次,城镇化要与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地区间合理布局。最后,大城市要与中小城市及城镇协调发展。他表示,虽然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很快,但“市民化”速度相对较慢,超过1.5亿农民工离土离乡到城市打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有序稳妥地实现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多位专家认为,城镇化任务提出后,需要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从而最大程度上释放出新的改革红利。专家G称,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政府应当在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方面缩小待遇差别,提供更加均衡广泛的公共服务。

5.美国是个高度城镇化的国家,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里。全国50个州,3043个县(郡),35153个市、镇(村),基本达到城镇(村)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美国“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申请设“市”。美国城市规模大小差异很大,从几百万人口到几百人都有;但以3~10万人口居多。近30年发展起来的大都市区、城市圈或称为卫星城集中起来的城市带,是大批小城镇的集合,而不是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美国联邦统计机构把它称之为“都市区”。从地区看,美全国可分为三个著名的城市群(带)。东北部城市最为集中,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这个庞大的都市群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五大湖南部的工业地带,都市化程度也很高。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形成又一个城市连绵带。第三大城市连绵带在加利福尼亚州。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迭亚戈直到墨西哥边境。这三大城市连绵带规模都在世界前列,许多大城市地区已经联成一片,往往这个城市的延伸部分却是另一个城市的发展部分,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已难于分辨是哪一个城市的郊区了。

美国政府内部管理简单化,政府官员少,部门少;小城市政府官员报酬很低,甚至没有,都是兼职的。政府的职能,就是为纳税人服务。美国的地方政府按职能来分,大体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具有比较全面行政职权的地方政府;另一种是为管理某一具体事项而设立的,如管理学校教育的“学区”,或“卫生专区”、“土壤保护专区”等。洛杉矶、华盛顿、纽约等大城市均有2~3个大型飞机场,航班很多,几乎每分钟都有飞机起飞降落。陆上交通更是四通八达,6~8车道的高速公路已经成网。美国1997年各种道路长度总计6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有近9万公里;每千人拥有汽车760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美国非常重视市镇建设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详细发展规划。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市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规划就具有法律效力,十分稳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市民重新审议通过。

6.日本是个“加工贸易”型国家,其城市分布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与临海工业带和港口城市密切相关,因而形成港口工业为主的城市带是日本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有两个工商业中心,东日本以东京为中心,西日本以大阪为中心,并分别与重要国际贸易港口横滨、神户联结成著名的“京滨工业带”和“阪神工业带”。以此为基础,在城市地域类型的构成上就相应地形成了“京滨城市带”和“阪神城市带”的空间结构模式。

近年来,日本的大城市发展呈现停滞趋势,而众多新兴小城市的发展却势头强劲,一改以往发展迟缓、结构趋同、管理落后、功能低下的落后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小城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经济实力上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其发展更呈跃进之势。据统计,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日本的小城市数量由249个增加到448个,占全国城市的比率已从54.6%增至66.7%。

据统计,迄今日本实施的有关国土开发和城市发展的计划,分为全国计划、大城市圈整备计划和地方城市开发促进计划等三大类,下分14小类,共约有200余项。如《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国土利用计划》、《首都圈基本计划》、《首都改造计划》、《筑波研究学园城市计划》以及《地方开发促进计划》、《地方城市开发建设计划》等等。此外,早在1919年日本就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以后修改多次。

战后日本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消费和政府公共投资。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的政府支出占国内总支出的比例大体上保持在15%~20%左右。在政府支出中,与1950年相比,2000年的政府消费总额增加115倍,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却增加210倍。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政府消费总额年均增长10%,而政府公共投资总额年均增长11.3%。日本政府通过扩大公共投资在城市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另外,据统计,在1950~2000年的50年间,日本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从15.98亿日元增加到55039亿日元,猛增3443倍。教育经费的增加,为各地区工业现代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培养出大批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人才的集聚,对日本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促进因素。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是政府加强宏观管理的第一条“成功经验”。

7.郑各庄是北京市昌平区的一个行政村,有568户人家,1500口人,村庄面积2.9平方公里。南距天安门22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从1983年起,黄福水开始担任村领导职务,带领村民开展旧村改造,发展了宏福集团、宏福苑、温都水城,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围绕主动城市化做文章。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郑各庄不仅是大都市的郊区而且靠近首都政治中心。

20余年来,郑各庄通过土地置换推动产业转型,从“农业村”转向“产业村”,在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服务村”升级。目前,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的郑各庄村已经形成了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科技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四个功能板块,现代城市化社区初步形成。村里自营实体公司由1个发展到35个;产业工人由300多人增至1.3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100元提高到45500元。

“中国企业入选哈佛案例的不少,可是在村庄治理方面,郑各庄还是第一个。”与托尼·赛奇教授有过密切合作,并积极促成黄福水哈佛之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教授说,这是中国普通村支书在哈佛讲坛上的第一次亮相。

对哈佛学生们关心的“村支部书记产生过程”等问题,黄福水给出了坦诚的回答:“村干部是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来选举的,有点像‘海选’。其实和你们总统选举的程序是有类似之处的。”黄福水的话引来了阵阵笑声。

美国学生对中国有一定了解和兴趣,但仍存在一定误解。“同学们普遍认为中国农民贫穷、素质低,都想从农村出去打工。”当黄福水告诉哈佛学子们“在郑各庄村,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不用到城里去挤公交车,到2015年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万美金”时,他们表示了震惊与赞赏。

关于幸福指数的问题,黄福水拿周边的村庄举例。“农村都有个现象,就是大家攀比盖房,房子越盖越高,但周边环境仍然非常恶劣,和污水、猪圈等生活在一起能幸福吗?”他表示幸福指数实际上是个综合指数,既要改善生活环境,也要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我们努力为每位村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家庭都是企业的主人,土地收益是大家共享分配。农民在企业入股,有着人均17万股份,每年不低于15%的回报。”

在胡必亮看来,郑各庄之所以能入选哈佛案例,是因为成功实现城镇化转型。“成功首先体现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福利改善,民主化程度提高。其次,郑各庄通过产业转型,完成了工业化,进而改变人口聚居方式,代表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郑各庄的一些创新性探索,实际上是突破了现行的制度和体系,但从长远来看代表了未来制度变迁的方向。”

“黄福水是从一个经济能人成长起来的,但他在很多方面又超越了其局限。他不搞家族式治理,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主动走出去。可以说,他更像一个具备现代市场知识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他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对于郑各庄的未来,“村子的发展受制于大的政策环境,郑各庄仍然面临土地利用制度、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问及黄福水此行最大的感受,他用“惊喜”来形容,“哈佛大学就是我十几年前梦想中郑各庄村的样子,大学没有围墙,到处都是开放的空间和设施,再过些年,郑各庄村也会成为这个样子。”

黄福水并没有夸大其词,他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目前,郑各庄村已经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引入村庄。“校园是最有生机的地方,商业、人气能够给村子带来持续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提升整个村庄的文化素质。”

2012年是郑各庄村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黄福水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村民的年均收入突破6.5万元,村庄总资产达到100亿元,把郑各庄打造为京郊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居住、投资创业、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复合型社区和民生幸福指数最高的村庄。这些数字和承诺让美国学生惊奇并赞叹,但是黄福水深知前行的路并不平坦。

胡必亮表示:“在现阶段中国的大转型时期,郑各庄的发展模式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不能照搬,创新必须与各方面的条件相匹配,如整体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等,其中最关键的,还不是资源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作答要求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存在哪些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二、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3~4”,谈谈你对“伪城镇化”的认识。(1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5~6”,指出美国、日本在城镇化进程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5分)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全面准确,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四、假如你是某报社的一名记者,请综合“给定资料7”中提供的信息,拟写一份介绍郑各庄村城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新闻稿,向社会宣传、推广其成功模式。(20分)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对象明确,准确全面,写出正文即可,不超过400字。

五、请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主题明确。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

2.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第四篇: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模拟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给定资料

1.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有60岁以上老人1.78亿,占总人口的13.3%。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约3171万人,大中城市空巢家庭高达70%。近年来,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已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近年逐渐兴起年轻贷款买房,老年将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由上述机构支付养老费用的“以房养老”新模式。

即使参加了社保的老人,以目前“低水平,广覆盖”为宗旨的社保体系来说,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不过每月几百元,对于重疾高发的老年人来说,可谓相形见绌。而且,由于历史原因,社保资金存在巨大的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问题将越来越凸显。

全国的情况也大抵如此,只是数字上略有差别。这也正是90%的人对养老有危机感的原因。养老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公平问题、经济稳定问题乃至政治安全问题。以房养老,无疑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又一种选择。

2011年10月21日,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以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北京市老龄办相关人员表示,对“以房养老”进行论证研究已经开始实施,针对企业的相关鼓励措施也在研究中。

2.“以房养老”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看来,是时机已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差不多的家庭都有了住房,这意味着采取‘以房养老’的办法是可行的。”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更直言:“‘以房养老’概念的提出,反映出官方对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出现的养老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性的认识。”

“很明显,进入老龄化社会后,仅仅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已经是力不从心了,特别是如果要把全民包括农民都纳入社保体系,从未来看,仅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难度是比较大的。在政府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提出‘以房养老’,如果个人有住房,是可以作为个人养老方面的一个保障的。”谢太峰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效武长期从事“以房养老”的模式研究。他认为,“以房养老”模式可实现个人拥有资源在其一生的合理配置与妥善安排,实现住宅资产与金融资产在个人一生期间的合理配置与价值转换。个人在青年时用按揭的方式购买住房,中年期逐步归还购房贷款,退休时为实现养老的目的再出售住房,并将全部住房资产的价值逐步变现,作为晚年期的养老用资。

目前,不少国家都采取了“以房养老”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公共财政无力兜底所有养老问题的情况下,“以房养老”不啻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种积极补充。通过“以房养老”,可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为家庭拥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用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以房养老”问题在西方已经有多年历史,现在在国内也开始有了。但如果进行推广,还需要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同时需要一些相关的制度和办法进行配套,这样才能够保障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金融机构,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不过该项业务申请的门槛较高,办理该业务的申请者至少须有两套以上住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贷款也必须用于养老。

“以房养老”可以让老年人拿到比出租房产高得多的现金来养老,充分享受晚年生活,但自推出以来做的并不多,是各种原因让看起来很美的“以房养老”落实起来却困难重重。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对于“以房养老”来说,就像送老人到养老院的老话题一样,首先面临的就是传统观念的冲突。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近7成网友不赞成父母“以房养老”。名为“粉末凝香”的网友留言说:“我坚决不同意,我养得起老人。再难也能给老人一些养老金吧,犯不着让老人抵上自己的房子。况且算上利息要还给银行的钱也不少啊。”

在龙潭公园,一位看外孙的老大爷听路人聊到“以房养老”的话题时,就干脆地说:“抵押房子来换养老金?不可能!别说我现在退休金还能够维持生活,就是不够花了,也有孩子呢!反正不会把房子押出去,要是这么做了,人家会觉得你的孩子没本事。另外,这房子是我要给孩子留下的财产呀,不能给银行。”老爷子坚持认为,把自己的房产传给子孙后代是老辈留下来的传统,不能丢掉。在围观议论的七八位老人中,全都表示不能这样做。只有一位老同志留了一点活话:“我们两口子有三套房,如果实在缺钱了,可以拿一套去试试。”

实操层面的突破,吸引与放大了社会对“以房养老”模式的关注。但包括银行、保险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表示,暂无开展相关业务打算。“现在没有精力做,也没有办法做。”某股份制银行个贷中心负责人坦言,从未考虑过“倒按揭”。据了解,我国“以房养老”金融产品推出的相当大一部分阻力来自于金融机构没有推出相应的配套产品。2007年,曾有消息称,“幸福人寿”将成为我国首个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的保险公司,然而保险公司至今也没有开展这项业务。该保险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相关产品仍在研发中,至于何时推出还不好说。

与我国相比,西方国家与“以房养老”相关的配套金融产品很丰富。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向老年人推出了“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发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三种形式:一是联邦政府保险的“倒按揭”贷款,大约90%的“倒按揭”贷款属于此种类型。二是由政府担保的“倒按揭”贷款,这种贷款有固定期限,老年住户须做出搬移住房及实施还贷计划后才能获得贷款。三是专有“倒按揭”贷款,一般由金融机构办理,发放贷款机构与住户同享住房增值收益,但放贷机构要求保留住房资产的25%至30%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有利于住户对住房增值部分的收益。

4.其实,我国推行“以房养老”还面临一个特殊的国情,即我国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一般只有70年,这也是保险公司和银行等机构普遍担忧的问题。“房屋随它的主人一起就墓”,这是对我国房屋“大限”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当然,它还不完全准确,因为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寿命为71岁,如果再扣除建房时间,事实上房屋的实际产权年限肯定不到70年。如果“以房养老”的话,等于人还没“走”,房屋早已就墓。

我国某著名学者X指出:“现在‘以房养老’存在两个大的问题:一是70年的产权问题。二是我国的住房质量问题。”现在大多数人买一套房,都想把它留给孩子,但70年的产权有可能连第二代都住不到头,所以,“以房养老”就不现实了。虽然说产权到期后,还可以交土地出让金延长产权,但是对老年人来说,他收入本来就低,再让他拿出一笔钱来,显然就存在问题。相关部门的官员曾经说过,我国房子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现在有二三十年房龄的房子,看上去已经很破旧了。很明显,到70年的时候,这样的房子已经成危房了。

虽然我国2007年出台的《物权法》已经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自动”并不意味着“无偿”。如果70年产权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偿续期,那么续期费用将是一个巨大的未知风险。中信银行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王剑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现在政策法规还有很多不配套的地方,因为土地是70年产权,70年以后怎么办?还不明确;另外在目前房价上涨的情况下可能还好,如果以后房价下跌了,这个风险谁来承担?虽然法律界的人士说70年并不是问题,但是政府层面都在争论不休,从银行的操作层面就有很多的问题不太好把握,本身“倒按揭”业务要去预测未来几十年以后的情况,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们在操作层面上也面临很多的困难。”

章老太今年72岁,去年她办理了所在Z市商业银行推出“以房养老”业务,从自己生活过大半辈子的房子搬了出去,到了Z市中心的一所与该业务相联接的养老机构。章老太曾经也想过在养老机构颐享天年,但是到养老院住了半个月就搬回了家。她说那儿不像家,没有家的感觉。调查中,许多人都说,好点的养老院收费太高,还要找关系才能进去;差的服务又不到位,致使一些老人进了养老院不久,又搬回了家。

目前,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房子到养老机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养老机构不够完善,老人在那里生活找不到家的感觉。

5.借鉴国外成熟做法,我国首个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的保险公司——幸福人寿近期已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投保人可将房屋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自己可以终身继续使用该房屋;保险公司则按月向投保人终身支付给付金,直至投保人亡故,保险公司收回房屋,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

一位专家表示,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一种补充,“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在我国存在推行的基础和潜在的市场。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引入反向抵押贷款的“以房养老”模式除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引入反向抵押贷款后,老人可以在继续享有住房使用权的情况下,将房地产转化为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金收入,成为养老资金的重要来源,使房产具有融资和养老的功能。另一方面,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收回住房的使用权,必然要将住房出售或出租,可以增加“二手房”供应量,有利于促进我国还不发达的“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我国人口基数大,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不足,商业养老市场十分巨大,反向抵押贷款针对拥有自己住房的老人,解决其养老问题,市场潜力可观,有望成为商业保险的一个新增长点。可以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形成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社会保障循环机制。

6.美国社会保险体系俗称“三脚凳”,是一个非常完备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险、雇主资助的私营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其中最重要的是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险法》,建立了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制覆盖所有有收入的被雇佣者。可见,所谓的“以房养老”虽然受到热捧,但是只是“第二腿”中名目繁多的各种商业保险计划中的一种。不乏有个别地方借助个体的“以房养老”缓解了政府的养老负担。但是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以房养老”并非解决养老的“标准答案”。

在中国,国家政策方面“以房养老”的风向也已渐趋明朗。早在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就建议对此成立课题组进行调研,选择大城市做试点,等到运作成熟后向全国推广。2007年的时候,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推过一种叫做“住房自助养老”的创新型“以房养老”模式。当然,“以房养老”目前只是一个框架性意向,国内金融机构均没有推出这项业务。

7.中国最严峻的养老及老龄化问题,并不在城市而在农村。据“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为7.97%,而农村老年比重已超过18.3%。这也就是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农村,农村老人总数超过1.2亿。而众所周知,相比于城市人口,农村人口的人均收入不仅更为微薄,而且其住房也更不可能被用来养老——一方面,较之城市住房,农村住房的财产价值要低得多,难以承担养老功能;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依据现行制度,农村住房也根本不可能自由入市交易。根据我国目前的政策,农村的房子、宅基地根本不允许抵押,对于人口数量更多的农业户口老人来说,这成了“以房养老”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再者,也应看到,即便是在城市,真正需要并且有条件实行“以房养老”的人,其实并不多——仅限于那些退休金不够多,又拥有产权房的人群。

“以房养老”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在短期内说办就办。何况以上三点,仅仅是对有“以房养老”能力的人而言。我们注意到《沈阳日报》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沈阳月退休金在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占57.38%。为什么会这样低?在CPI不断高企的今天,1000元也就维持个生计罢了,有很多领这样少退休金的老年人因为没有“闲房”,所以丧失了“以房养老”的资格。“以房养老”只是国家整体养老体系中的“小鲜”“零食”,万万当不得饭吃,在烹“以房养老”这道小鲜前,首先应把整个养老体制这道硬菜做好、做精。因为,无论“以房养老”前景多么美妙,都不能脱离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不能成为养老保障缺位的推辞。在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快速变迁,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萎缩、政府财政支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推进多层次社会化养老保障模式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首选模式。而这种需要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养老机构、社会化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制度跟进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模式,能够实现对不同人群养老需求的全覆盖。

作答要求

(一)“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手段,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以房养老”模式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到哪些困难。(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市政府拟进一步宣传“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请根据给定资料,以市民政局的名义,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5分)

要求:体现政府精神,合理可行,要点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6、7,谈谈你对“以房养老并非解决养老问题的‘标准答案’”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30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就如何完善以房养老政策,整理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800-1000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手段,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以房养老”模式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到哪些困难。(1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

当前“以房养老”模式在推行过程中遭遇到诸多困难:一是受传统观念的制约,不少民众无法接受“以房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二是“以房养老”业务申请门槛较高,能够适用的老年人群数量较少;三是我国房屋70年产权的国情制约相关后续操作的实施;四是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出的相关业务较少,缺少配套产品;五是不少养老机构还不完善,老人无法安心颐养天年;六是我国房屋寿命平均只有三十年,制约了以房养老年限。

(二)市政府拟进一步宣传“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请根据给定资料,以市民政局的名义,草拟一份宣传纲要。(25分)

要求:体现政府精神,合理可行,要点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400字。【参考答案】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现状令人担忧,仅仅靠政府解决养老问题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以房养老”的概念,鼓励老年人将自有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由上述机构支付养老费用。

首先,“以房养老”模式可实现个人拥有资源在其一生的合理配置与妥善安排,实现住宅资产与金融资产在个人一生期间的合理配置与价值转换。

其次,通过“以房养老”,可有效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有利于调节家庭经济生活。再次,增加“二手房”供应量,有利于促进我国还不发达的“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最后,有望成为商业保险的一个新增长点,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形成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社会保障循环机制。

因此,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以房养老”,并且能向身边的朋友宣传“以房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更好实现老有所依!

(三)根据给定资料6、7,谈谈你对“以房养老并非解决养老问题的‘标准答案’”这句话的理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300字。【参考答案】

“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以房养老非‘标准答案’”是指这种养老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养老问题,只能作为养老的补充形式。以房养老能够缓解政府养老负担,但对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广大农村地区以及城市无闲置住房的老年群体则并不适用。只有真正建立和实现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养老机构、社会化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制度跟进的多层次、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才能够实现对不同人群养老需求的全覆盖。因此,“以房养老”只能作为补充手段,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标准答案”。

(四)结合给定资料,就如何完善以房养老政策,整理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联系实际,观点明确,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800-1000字。【参考例文】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 为养老事业添砖加瓦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先人以“天经地义”之理道出养老的重大意义。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成为上至政府专门会议,下至百姓饭桌的热议话题。一些老人空守着房子,却面临着无人养老、无钱养老的困难局面。

养老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尽完善的现状下,“以房养老”不失为一个有利于国家发展,改善民生的举措。然而,在我国“以房养老”却一次次遭遇了来自传统养老观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念、房屋产权、房屋质量等现实方面的考验。因此,面对问题,我们应立足实际,发展“以房养老”这一新模式,妥善解决养老问题。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推进房屋产权制度改革。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镇住宅产权为70年,这就给房屋价值和“以房养老”带来了挑战。因为老年人抵押房产获得的收益,和房屋产权的剩余年限有直接关系。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面对着居民财产尤其是房产持有的大量增加,为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土地出让年限、到期后的处理办法进行系统的立法修改,正当其时。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提升房屋建筑质量水平。住了大半辈子的楼房“岌岌可危”,已不再具有什么抵押价值,更谈不上什么资产收益。过硬的质量和寿命是推进养老新模式顺利开展的助推器,是避免“以房养老”成为空谈的前提和基础。我国还应放眼国际,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在建筑寿命和质量上有实质性突破,保证“以房养老”的顺利实施,避免其成为伪命题。

完善以房养老政策,需普及以房养老的新观念。我国历来都是以“养儿防老”“子承父业”的家庭伦理为主流,“以房养老”的全面铺开,必然会对家庭亲情造成冲击,让老人和子女面临着现实和亲情的左右为难。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老年人寿命不断增长,“421”的家庭结构的普遍存在,子女无法全面负担老人的晚年之需。“以房养老”的出现恰好能弥补“子女养老”的各种短板。因此要打破传统观念的制约,发挥以房养老的独特优势。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养老这一亘古不变的话题关乎群众的利益和国家的稳健发展。“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模式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但能否发展壮大,不仅要求我们在观念上的更新,更需要自政府至民众的行动支持。相信“以房养老”必将发展成熟、完善,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添砖加瓦,让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

第五篇:2005申论模拟试卷A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据不完全统计,自1997年以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4000多万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失地大军”,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2003年,九三学社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观察人士指出,这正是各地方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付出的代价。

2.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在各地城市化的进程中,仅开发区一项,规划面积不仅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甚至超过了台湾岛和海南省的面积。但目前国内现有的6015个开发区中,只有259个和1559个是由国务院、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分别批准的。而这直接影响到耕地的锐减,有数据显示,1997年到2002年,6年间耕地减少9542万亩,补充耕地3378万亩,净减少6164万亩,年均减少1027万亩。到2003年底,国家耕地面积已从原有的19.5亿亩锐减到18.51亿亩。

3.失去土地的农民,不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就业和社会保障均无着落。根据九三学社对辽南某市郊区的调查,失地前平均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户均收入2万元左右。失地后,不仅收入减少,还由于搬进楼房,取暖费、电费、水费、物业费、饮食费等支出增大,平均每年每户农民减收1.13万元。因为生活拮据,甚至出现了失地农民以捡破烂为生的群体,有的农户夜里连电灯都舍不得点,到农贸市场捡菜吃、到河边洗衣服、在楼下支起锅灶做饭的农民大有人在。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或城市郊区农民,失去土地后,很大一部分成为游离于城乡社会之间的“边缘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未经任何培训的条件下进入城市,又因为这些城市并没有做好接收吸纳他们的准备,使得他们面临被彻底“边缘化”的危险。他们中间条件和运气好一些的,经过百般周折和十分繁琐的手续,即使找到一份工作,也要时常处于怕失业、怕生病、怕孩子失学、怕暂住证上找麻烦的惴惴不安的心态之中。处于这种心境的农民并不认同城市是自己的家,他们与城市间存在着难以消除的隔膜。

4.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由此带来两大问题,一是当前失地农民信访逐年增加,二是今后失地农民如何安居乐业的问题。引发这两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民普遍认为在计算土地平均年产值时偏低,没有按照现在实际的优质高效农业经济效益来计算。有的县补偿到农户最低的每亩土地只有3000元,按6年计算平均每年产值只有500元。而农民失去的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全部生产资料。

其次,同地不同价,补偿标准悬殊太大。现在各级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都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造成同一个村,同一地块因公路建设、企业用地、商品房开发用地等用途不同,到农户的补偿费悬殊太大,高低相差近10倍。农民反应极为强烈。

5.浙江省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征地成本价是100%,被征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至30%,企业占40%至50%,村级组织占25%至30%,农民仅占5%至10%。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据农业和国土资源方面的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征用农地的价格“剪刀差”,从农民身上至少“拿走”近5万亿元,严重剥夺了失地农民的利益。对此,民进中央副主席蔡睿贤委员指出,“征地制度的最大缺陷是补偿过低。”虽然198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但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制定的补偿标准已远低于经济发展,而在现实中,就是这样的补偿费还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失地农民手中。

6.近年来,许多县市政府实行统一征地,并对经营性用地实行招标和挂牌交易。这是普遍受农民称道的好事,但是,政府转身又成了“投机商”,一手操持“低征高卖”。浙江省上虞市百官镇政府拍卖土地时价格上升到100多万元一亩,总额达到1.5亿元,而农户的征地补偿安置费只有2.5万元一亩。“低征高卖”已经引起不满,加之又是政府直接出面操作,对失地农民刺激很大,引发农民与政府的对立情绪。

7.现行征地制度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就是以村为单元的所有农民共同所有,其代表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拥有某项财产的所有权,就相应地拥有对该项财产的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现行征地制度在承认农民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在征地时又剥夺了农民对集体土地拥有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使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虚置,土地所有权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8.在现行体制下,造成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政府部门规划各项事业的时候往往重城市、轻农村,二次分配政策也大多向城市倾斜。城乡之间就业和用工、社会保障和福利等制度差别很大,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比如在农民失地补偿问题上,“补不补”、“补多少”、“怎样补”,随意性很大,农民的话没人听,要怎么办大多都由“上面”说了算。

9.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出路在于: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打破农业、工业双受制约的局面,缔造“双赢”。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是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段应碧指出,城市化应当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

10.就业是失地农民最好的保障,一些基层干部呼吁,政府作为征地单位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如对失地农民进行免费就业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但也有专家指出,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做的,但还有深层次的问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利用低价征地高价出让,从农民手中拿走的资金约为2万亿元。我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飞速发展,大都市建设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在做贡献,是农民降低了我们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本。如今,失地农民问题的出现,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征地制度积重难返的产物。城市化在推进,土地在升值,但农民并没有从中得益,这样的现状显然需要改变。“失地农民问题本质上是农民权利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农民的四大权利(土地财产权、自由迁徙权、生产自主权、公平身份权)一直存在被忽视的问题,相关的改革也是时断时续。失地农民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正是因为政府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忽视了公平性问题。

11.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指出,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民经济分配格局的问题,需要彻底改变政府的决策观念和决策方式。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经成为现实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土地问题的决策方式上还固守着以城市为中心的视角,已经严重落伍。在涉及土地收益分配这样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上,政府应当有所作为。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朱守银指出,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决策方式、转变观念,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城市规划的问题上,必须考虑规划区内农民的发展,不仅仅是买断补偿,要考虑用国有化征地后产生的收益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或者让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产权入股分享城市化后土地的增殖收益,在规划区外则允许农村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建设用地市场,这样可以搞活农村经济,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也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城市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国家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决策方式,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12.有“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的一个题为《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发言引发了人们对于新危机的认识。他首先举出了一串惊人的数字:在199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12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下降,2003年已跌至4.31亿吨;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从1996年的414公斤下降到2003年的333公斤。而由于生产锐减,每年形成0.25亿吨至0.35亿吨的缺口,去年的缺口更高达0.5亿吨。这几年,全靠挖库存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对于这一状况,有专家估计,2005年前后,中国粮食市场的“拐点”就可能出现。也有专家推算,2030年,中国将有16亿人口,如按人均消费400公斤计算,届时全国需粮食6.4亿吨,按现在的粮食产量,缺口将多达2亿吨。

袁隆平分析,粮食产量锐减的一个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下降。而这与一些地方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形象工程,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园”,大量占用、征用良田密切相关。

1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农村土地征用中,要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依法按规划和程序征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要依法加强用地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批准用地。继续清理开发区,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紧接着,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三、申论要求

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3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目前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现状和根本出路。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通畅。(40分)

2.假设给定资料中有关失地农民的问题在你省也存在,你作为该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写一份“关于我省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以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60分)要求:(1)简要介绍情况,恰当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确、可行的对策。(2)条理清楚,语言通畅。(3)作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无效)。(4)字数不多于2000字。

四、解题指导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既涉及到成千上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很有可能被用来充当本申论考试的考查内容,应当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

考题共有两道,试题结构与试题要求与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申论考试相类似,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一道题要求“概括目前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现状和根本出路”。考生很容易把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大量耕地被占用,并进而归结为我国加速推进城市化。而事实上,城市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现代社会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必然导致一定的耕地被占用,也必然导致一部分农民失地,但并不必然导致失地农民“问题”。农民失地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其正当、合法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所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是取消城市化,而是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给农民以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并充分保护其正当、合法的权益。

弄清楚了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和根本出路,在第二题的“调查分析”中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就比较容易了,而且给定资料中也隐含着这方面的信息。考生只要细心提炼、全面衡量,就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下载《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申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三)[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模拟申论试卷

    2012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预测试卷 设计人:张小龙团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 1、哲学是(D) A 科学之科学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 思......

    竞争法模拟试卷三答案

    《竞争法》模拟试卷三 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经营者范围界定的行为标准,是指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才能成为经营者。 对 |√错 | 2.我......

    《商务谈判》 模拟试卷三答案

    《商务谈判》模拟试卷三一、1、谈判成为必要是由于交易中存在()。[A] 合作 [B] 攻击 [C] 冲突 [D] 辩论2、商务谈判的准备阶段中,有两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调研,另一个是()。[......

    2013申论模拟试卷答案(5篇范例)

    2013国考暑期向前冲第三周系列6 申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2”和“给定资料3”集中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申论模拟试卷(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申论模拟试卷(三) 来源:中公教育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合集五篇)

    www.xiexiebang.com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

    2011年成人高考模拟试卷三及答案

    2011年英语模拟三试卷 一、 补全对话 A.Congratulations!B.For a walkC.Much better,thanks. D.Enjoy yourself.E.SureF.Hello! G.No.Thank you just the same.H.Quite p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