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开放自评报告
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 自评报告
(2014年度)
单位名称: 平凉市博物馆
单位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宝塔路 主管部门:平凉市文物管理局 报告报出时间:2015年7月26日 2014年度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 绩效考评自评报告
为加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免费开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根据甘肃省文物局、财政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平凉市博物馆高度重视,本着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细致地组织开展了2014年度免费开放绩效考核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业务情况及免费开放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平凉市区明代敕建的韩王紫金城延恩寺旧址——宝塔梁上,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核定编制15人,现有职工37人:其中正式职工18人(管理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工勤人员2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4人);聘用人员18人(安全保卫人员14人,讲解员3人,保洁员1人)。内设办公室、业务部、保卫部、信息中心、养护中心和宣教部。馆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碑刻壁画、书画皮影等十多个种类的国家珍贵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1件,二级文物221件,三级文物583件。是一处集历史文物、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二)业务情况
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免费开放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凉市博物馆在全力以赴确保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实施的同时,持续重视并做好收藏、保管、研究、保护等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在多年业务积累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大型文物图谱资料《平凉精品文物图鉴》,收录全市珍贵文物300余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印制精美,是博物馆建馆以来唯一编撰出版的一部大型典藏类图书资料。二是创办馆办期刊《平凉文博》,目前已连续出版4期,刊登全市各博物馆专业人员及社会人士稿件80多篇,成为平凉文物研究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单位职工在国内各类刊物发表专业文章30余篇;三是充分利用文物养护室的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外向型业务,先后与国家文研所、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为陇东地区各博物馆修复馆藏文物3批次500余件,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的综合业务能力和行业知名度。
(三)免费开放工作成效
平凉市博物馆自2008年4月免费开放以来,由于措施得当,管理有力,服务到位,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年均免费开放310天以上(每周闭馆1天,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均正常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免费开放后,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博物馆免费开放进行了大篇幅、长时间的跟踪报道,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参观人数倍增。2014年馆内基本陈列、临时展览接待各界观众30余万人次;创新办展形式,主动出击,积极开展“送展览下乡村、到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34场次,发放文物宣传册和文物知识与文物法调查问卷8000余份。吸引观众10万余人次。观众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5%;观众结构趋于多元化,青少年观众14万多人次,低收入群体、村镇居民、农民工、老人和儿童的参观人数较免费开放前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6.9文化遗产日”和其他重大节庆活动,精心筹划举办了13余场形式多样的广场展览宣传活动,制作了精美的移动展牌,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大类20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积极接纳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到博物馆开展新党员宣誓仪式、助残献爱心活动、党员主题团队活动等,因地制宜地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三是博物馆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免费开放以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了基础设施,更新了安防消防系统,增设了服务项目,添置了便民服务设施,开辟了观众休息场所,加强了讲解员队伍建设,博物馆参观环境和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二、绩效管理实施和完成情况
(一)经费保障与使用
平凉市博物馆严格按照国家及省上有关部门制定的免费开放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对免费开放资金进行管理使用和会计核算,并每年申请平凉市审计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审计报告,2014年度免费开放经费情况如下: 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到位情况:2014年度省文物局下达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140万元,经市财政于当年全部拨付到位。
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使用情况:2014年支出106.48万元,其中设施设备维护和购置27.64万元(主要用于陈列布展和维修、安消防系统维护、环境整治等支出),举办临时展览11.47万元,宣传费2.15,水电费及网络费7.01万元,印刷费6.9万元,聘用人员工资40.62万元,其他正常公用支出10.69万元。
平凉市博物馆是平凉市级财政保障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4年度市财政拨付基本保障经费(人员工资及福利)142.73万元。
(二)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
1、基本陈列突出特色,临时展览形式多样
一是基本陈列不断提升。从全市数万件文物藏品中精心筛选出近500件精品文物,精心打造推出《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品展和《丝路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展两大特色展览作为基本陈列。展线总长度为1200米,展品数量496件,其中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118件,三级文物106件。
二是临时展览常办常新。在完善基本展览的同时,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的特点,适时推出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4个临时展览,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展需求。6月份举办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21周年图片展》、8月份举办了《馆藏宋代画像砖展》临时展览。为加强馆际的交流,提升和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我馆于10月份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我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丰富多彩、常办常新的临时展览极大地调动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浓厚兴趣,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加强了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各界的一致好评。
2、完善导览设备,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完善语音导览设备。购置了3套无线导览讲解器,在展厅配备了2台多媒体触摸屏,使观众得以在较短时间内涉猎更多的信息量;播放优雅和谐的背景音乐,使观众参观学习的过程犹如闲庭漫步,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按照文物的年代、质地、作用,完善展览说明、中英文介绍及文物说明,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参观需求。
二是制作精美导览图册。2014年印制了精美的参观导览手册和馆藏珍贵文物宣传册页,在展室增设了宣传资料架,观众走进展室便可以从资料架上免费拿到属于自己的导览手册和宣传资料。资料内容包括博物馆简介、基本陈列介绍、特色藏品介绍等,图文并茂,印制精美,为观众更深入地参观展览、了解博物馆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狠抓讲解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宣教教育,2014年讲解员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撰写了科学准确、语言生动、口语化强和易于观众理解的讲解词,定时进行义务讲解服务,并且根据参观需要每月安排至少2到3三次馆长及馆内专家主持讲解。为提高讲解员业务素质,聘请市电视台主持人多次来馆对讲解员进行讲解知识、语言仪态等方面的培训辅导,讲解员综合素质和讲解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3、加强社会互动,发挥教育功能 一是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我馆按照年初确定的教育计划开展了各种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主题活动。各月份的“历史文化校园巡回展”主题活动走进了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红旗街小学、等数个学校当中。“从博物馆看到的平凉”主题活动吸引了平凉医专、平凉二中、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农校等学校的参观。“拉起手来唱起歌“主题活动针对幼儿园小朋友,使小朋友和家长不仅游览了博物馆也愉悦了心灵。“博物馆一日游”主题活动也使处于假期的学生把参观博物馆变为了一次夏令营。各种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使平凉地域文化知识留在了广大未成年人的心里,也逐步扩大教育工作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年共接待未成年人11.3万多人次,人数达到了全部观众的1/3。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2014年我馆加强了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联系学校、社区、驻防部队、企事业单位,并建立“馆校、馆企、馆与单位、社区合作等长效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步伐;今年,我们精心制作的文物流动展览走进了“平凉市实验小学”“崆峒区解放路小学”“平凉医专”“宝塔社区”“武警部队”等单位,把博物馆的文物知识通过展板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类20余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和爱护文物的意识,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还组织学生、职工、官兵来我馆参观,达到了内外结合,统筹兼顾的宣传效果。
三是建立博物馆门户网站。平凉市博物馆网站借助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来宣传自己,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有平博概览、展览大观、典藏精选、社会教育、新闻动态、服务指南学术园地、平博商店、友情联结、联系方式等10大版块,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了解我馆动态,使他们获得更好,更满意的服务。
4、加强业务研究,提高业务水平一是编辑出版了《平凉文博》,分文物研究、管理探索、考古调查、科技养护、展览陈列等栏目板块,向博物馆及社会专业人士征稿三十余篇,约十万多字,完成印刷1000册。二是积极举办文物交流展。为加强馆际的交流,提升和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2014年10月份市博物馆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我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此次展出的安口窑陶瓷共有90余件,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器物。民国的纸币品种多样,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货币的历史变迁。通过举办文物交流展,进一步加强馆际之间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带动博物馆合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认真举办学术交流展。5月23日,平凉市博物馆邀请崆峒区博物馆、崇信县博物馆馆长及相关业务人员,组织进行了一次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讨论和交流了三个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是各馆所辖区域内野外文物保护点的保护和管理;二是馆藏珍贵文物的日常保护和修复;三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不足。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各馆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思考和探索学术问题的热情
(三)管理运行与安全保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根据本馆实际,制定了《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须知》、《平凉市博物馆讲解员制度》、《平凉市博物馆保安制度》,在已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基础上,细化制定了针对文物损坏丢失、观众人身伤害、意外自然灾害和群体性骚乱事件的《平凉市博物馆文物安全“四防”应急处置预案》等,印制了《平凉市博物馆制度汇编》。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展馆西门广场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公示免费开放管理办法、文明参观须知,公布值班领导、值班电话、观众服务投诉热线,畅通公众监督渠道。
二是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休息座椅等各种服务设施;组织对保安员、讲解员、保洁员等一线工作人员集中强化培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招募社会志愿者8人参与临时展览布展和送展览下基层活动,缓解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各类服务人员短缺的压力。
三是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文物安全。根据免费开放后安全保卫工作压力倍增的实际情况,成立安全保卫部,组建了一支由2名正式职工和13名招聘保安组成的专职安保队伍,全天候负责展览馆和文物库房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保卫制度,加强保卫人员对制度和设备规范的操作学习,做到制度明确,操作规范,责任到人。坚持安全保卫领导带班制,每天安排1名馆领导驻馆带班。坚持每周安全工作例会制和安全交接班制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认真查找漏洞。2014年投入5万多元对展馆照明系统、安防、消防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确保文物安全和免费开放工作顺利进行,止2014年连续22年文物安全无事故。
四是观众投诉制度健全。我馆制定了观众投诉管理办法,对投诉的回复、违规人员的处理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及时有效处理观众投诉提供了保障。2014年,我们未接到任何形式的观众投诉。
(四)观众评价
一是进行社会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需求。2014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发放民意调查表100份,从展览陈列、服务设施、服务态度、环境面貌等方面征求到公众对博物馆的意见建议20余条,及时进行了落实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了公示。根据调查结果,公众对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整体给予较好的评价,社会反响良好,观众满意率达98%。
二是加强舆论宣传,2014年,省市文物局网站、平凉门户网站、平凉电视台对我馆陈列展览和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从2010年起在平凉电视台连续4年播放平凉市博物馆制作的公益宣传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五)基础工作
一是具有健全的藏品管理制度。为了科学保护馆藏文物,平凉市博物馆的藏品严格按照所藏文物的质地进行分类存放,珍贵文物均放置于囊匣中,设立专柜保管,藏品保管由业务馆长负责,建有平凉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的保管科室,藏品保管由业务馆长负责,建有平凉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并配备5名专职保管人员。库房内配备了密集柜、木制柜、恒温恒湿系统、烟感报警与防盗装置等文物保护设备,2004年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达标试点单位。二是建立了规范的藏品档案。平凉市博物馆藏品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化的账目、档案管理体系。账目有藏品总登记帐、藏品编目卡、藏品分类账、各库藏品电子版登记册及藏品出入库凭证等,填写规范,内容详实。并建有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档案及目录,档案以文物级别、文物质地分类编号,摆放于档案柜中,并建有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珍贵文物数据库,方便查询,利于工作。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建立了文物养护室,定期对文物进行养护。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2014年我馆正式职工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9%。为了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6月份我馆派出3名同志赴庄浪县博物馆参加了金属器修复工作,初步掌握了青铜器文物修复的方法和步骤,为开展文物养护修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7月份派出1名同志赴兰参加了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会及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进一步开阔了业务人员眼界,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更好的开展博物馆工作积累了知识和经验。8月份我馆两名同志赴各县区参与完成全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认定工作。11月份,我馆1名同志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对外交流。
三、评价过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平凉市博物馆高度重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根据省市通知要求,认真安排部署本馆绩效考评工作,成立了以馆长为组长、各副馆长为成员的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评价工作小组,对各项自评考核指标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责任部室,确保绩效考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实事求是,认真开展自评。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责分解考评目标,对照考评内容,认真开展自评,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和自评打分表,最后统一汇总,领导小组讨论后,由评价组组长签字确认。
(三)邀请专家和公众,实地进行评价。按照绩效考评办法和评分标准,邀请市局专家组深入到博物馆,通过实地调查,形成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评价性意见。同时通过开展公众问卷调查和观众自由发表留言意见,了解公众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满意程度,据此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四、评价结果
根据《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草案)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进行了自评打分:评分表总分为100分,此次自评得分为
97分,自评等级为优。
五、存在的问题
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五年多来,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免费开放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人员比较短缺。平凉市博物馆人员编制15名,正式职工19人,聘用人员18人。免费开放以来,虽然多次争取市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先后通过引进特殊人才、“三支一扶”等途径引进高校毕业生6人,极大改善了馆内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为实施免费开放提供了急需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但是随着免费开放以来观众量、业务量的与日俱增,专业人员捉襟见肘的问题仍显得比较突出,聘用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费开放外向型业务的开展。
二是展陈面积相对不足。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一万多件,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常设基本陈列2个。免费开放后,为拓展展陈空间,投资30多万元将文物养护室一部分隔断改造成临时展室,但100平方米展室很难满足较大规模办展要求,陈列展览规模档次和更新频次受限较大,大量珍贵文物和特色藏品尘封库房而无法与观众见面,与观众寄予博物馆陈列展览不断推陈出新、常办常新的期望值尚有一定差距。
六、措施及建议
(一)改进和加强免费开放工作的具体措施
平凉市博物馆将以此次考评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强化日常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切实推动免费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
1、修建平凉市博物馆新馆。为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拟在崆峒山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修建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层数为4层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功的现代化、高品位、多用途展览馆,满足博物馆免费开放、举办展览和文物科技养护需要的现代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2、努力改善服务设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平凉市博物馆资源优势和场地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观众互动设施,开辟多媒体放映室,增设文化产品展销柜台,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
3、积极拓展外向型业务,努力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坚持“走出馆门办展览”思路,深入城镇社区、农村乡镇、中小学校和部队企业举办流动展览,宣传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吸引更多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
(二)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增加经费投入。建议财政和文物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文化产品研发、设施设备更新、安防技防维护等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增强博物馆自我造血功能,保障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博物馆对广大公众的持久吸引力。
第二篇:博物馆免费开放自评报告
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
自评报告
(2014)
单位名称: 平凉市博物馆
单位地址:平凉市崆峒区宝塔路
主管部门:平凉市文物管理局
报告报出时间:2015年7月26日
2014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
绩效考评自评报告
为加强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免费开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根据甘肃省文物局、财政厅《关于开展2014全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的通知》要求,平凉市博物馆高度重视,本着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细致地组织开展了2014免费开放绩效考核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业务情况及免费开放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平凉市博物馆位于平凉市区明代敕建的韩王紫金城延恩寺旧址——宝塔梁上,占地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200平方米。核定编制15人,现有职工37人:其中正式职工18人(管理人员4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工勤人员2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4人);聘用人员18人(安全保卫人员14人,讲解员3人,保洁员1人)。内设办公室、业务部、保卫部、信息中心、养护中心和宣教部。
馆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玉石器、碑刻壁画、书画皮影等十多个种类的国家珍贵文物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1件,二级文物221件,三级文物583件。是一处集历史文物、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二)业务情况
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础,也是免费开放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凉市博物馆在全力以赴确保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实施的同时,持续重视并做好收藏、保管、研究、保护等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在多年业务积累的基础上,编撰出版了大型文物图谱资料《平凉精品文物图鉴》,收录全市珍贵文物300余件,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印制精美,是博物馆建馆以来唯一编撰出版的一部大型典藏类图书资料。二是创办馆办期刊《平凉文博》,目前已连续出版4期,刊登全市各博物馆专业人员及社会人士稿件80多篇,成为平凉文物研究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单位职工在国内各类刊物发表专业文章30余篇;三是充分利用文物养护室的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外向型业务,先后与国家文研所、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为陇东地区各博物馆修复馆藏文物3批次500余件,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的综合业务能力和行业知名度。
(三)免费开放工作成效
平凉市博物馆自2008年4月免费开放以来,由于措施
得当,管理有力,服务到位,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年均免费开放310天以上(每周闭馆1天,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均正常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免费开放后,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博物馆免费开放进行了大篇幅、长时间的跟踪报道,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参观人数倍增。2014年馆内基本陈列、临时展览接待各界观众30余万人次;创新办展形式,主动出击,积极开展‚送展览下乡村、到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34场次,发放文物宣传册和文物知识与文物法调查问卷8000余份。吸引观众10万余人次。观众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5%;观众结构趋于多元化,青少年观众14万多人次,低收入群体、村镇居民、农民工、老人和儿童的参观人数较免费开放前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6.9文化遗产日‛和其他重大节庆活动,精心筹划举办了13余场形式多样的广场展览宣传活动,制作了精美的移动展牌,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大类20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积极接纳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人士到博物馆开展新
党员宣誓仪式、助残献爱心活动、党员主题团队活动等,因地制宜地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通过举办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三是博物馆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免费开放以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了基础设施,更新了安防消防系统,增设了服务项目,添臵了便民服务设施,开辟了观众休息场所,加强了讲解员队伍建设,博物馆参观环境和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管理运行机制得到有效完善。
二、绩效管理实施和完成情况
(一)经费保障与使用
平凉市博物馆严格按照国家及省上有关部门制定的免费开放专项经费管理制度规范对免费开放资金进行管理使用和会计核算,并每年申请平凉市审计局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审计报告,2014免费开放经费情况如下:
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到位情况:2014省文物局下达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140万元,经市财政于当年全部拨付到位。
2014年免费开放经费使用情况:2014年支出106.48万元,其中设施设备维护和购臵27.64万元(主要用于陈列布展和维修、安消防系统维护、环境整治等支出),举办临时展览11.47万元,宣传费2.15,水电费及网络费7.01万元,印刷费6.9万元,聘用人员工资40.62万元,其他正常公用支出10.69万元。
平凉市博物馆是平凉市级财政保障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4市财政拨付基本保障经费(人员工资及福利)142.73万元。
(二)文化传播与社会教育
1、基本陈列突出特色,临时展览形式多样
一是基本陈列不断提升。从全市数万件文物藏品中精心筛选出近500件精品文物,精心打造推出《文华物宝》——平凉历史文物精品展和《丝路遗珍》——平凉佛道教文物艺术展两大特色展览作为基本陈列。展线总长度为1200米,展品数量496件,其中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118件,三级文物106件。
二是临时展览常办常新。在完善基本展览的同时,充分挖掘馆藏文物的特点,适时推出短小精悍、形式多样、独具
特色的4个临时展览,进一步满足广大观众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展需求。6月份举办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21周年图片展》、8月份举办了《馆藏宋代画像砖展》临时展览。为加强馆际的交流,提升和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我馆于10月份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我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丰富多彩、常办常新的临时展览极大地调动了观众走进博物馆的浓厚兴趣,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加强了与观众的交流互动,赢得了广大群众和各界的一致好评。
2、完善导览设备,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语音导览设备。购臵了3套无线导览讲解器,在展厅配备了2台多媒体触摸屏,使观众得以在较短时间内涉猎更多的信息量;播放优雅和谐的背景音乐,使观众参观学习的过程犹如闲庭漫步,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按照文物的年代、质地、作用,完善展览说明、中英文介绍及文物说明,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参观需求。
二是制作精美导览图册。2014年印制了精美的参观导览手册和馆藏珍贵文物宣传册页,在展室增设了宣传资料架,观众走进展室便可以从资料架上免费拿到属于自己的导览手册和宣传资料。资料内容包括博物馆简介、基本陈列介绍、特色藏品介绍等,图文并茂,印制精美,为观众更深入地参观展览、了解博物馆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是狠抓讲解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宣教教育,2014年讲解员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撰写了科学准确、语言生动、口语化强和易于观众理解的讲解词,定时进行义务讲解服务,并且根据参观需要每月安排至少2到3三次馆长及馆内专家主持讲解。为提高讲解员业务素质,聘请市电视台主持人多次来馆对讲解员进行讲解知识、语言仪态等方面的培训辅导,讲解员综合素质和讲解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3、加强社会互动,发挥教育功能
一是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教育活动。我馆按照年初确定的教育计划开展了各种针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主题活动。各月份的‚历史文化校园巡回展‛主题活动走进了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红旗街小学、等数个学校当中。‚从博物馆看到的平凉‛主题活动吸引了平凉医专、平凉二中、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农校等学校的参观。‚拉起手来 唱起歌‚主题活动针对幼儿园小朋友,使小朋友和家长不仅游览了博物馆也愉悦了心灵。‚博物馆一日游‛主题活动也使处于假期的学生把参观博物馆变为了一次夏令营。各种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使平凉地域文化知识留在了广大未成年人的心里,也逐步扩大教育工作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提升了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年共接待未成年人11.3万多人次,人数达到了全部观众的1/3。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服务活动。2014年我馆加强了与社会各界合作,积极联系学校、社区、驻防部队、企事业单位,并建立‚馆校、馆企、馆与单位、社区合作等长效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步伐;今年,我们精心制作的文物流动展览走进了‚平凉市实验小学‛‚崆峒区解放路小学‛‚平凉医专‛‚宝塔社区‛‚武警部队‛等单位,把博物馆的文物知识通过展板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充分了解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印制散发各类文物宣传资料10类20余万张,现场播放《文物保护法》录音带,开展文物法规咨询和文物鉴定等便民服务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和爱护文物的意识,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同时,还组织学生、职工、官兵来我馆参观,达到了内外结合,统筹兼顾的宣传效果。
三是建立博物馆门户网站。平凉市博物馆网站借助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来宣传自己,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设有平博概览、展览大观、典藏精选、社会教育、新闻动态、服务指南学术园地、平博商店、友情联结、联系方式等10大版块,让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了解我馆动态,使他们获得更好,更满意的服务。
4、加强业务研究,提高业务水平
一是编辑出版了《平凉文博》,分文物研究、管理探索、考古调查、科技养护、展览陈列等栏目板块,向博物馆及社会专业人士征稿三十余篇,约十万多字,完成印刷1000册。
二是积极举办文物交流展。为加强馆际的交流,提升和拓展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2014年10月份市博物馆联合华亭县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文物展览交流活动。在引进华亭博物馆安口陶瓷展的同时,我馆也赴华亭举办了民国纸币展。此次展出的安口窑陶瓷共有90余件,均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器物。民国的纸币品种多样,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货币的历史变迁。通过举办文物交流展,进一步加强馆际之间交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带动博物馆合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认真举办学术交流展。5月23日,平凉市博物馆邀请崆峒区博物馆、崇信县博物馆馆长及相关业务人员,组织进行了一次博物馆管理与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交流活动中,大家讨论和交流了三个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是各馆所辖区域内野外文物保护点的保护和管理;二是馆藏珍贵文物的日常保护和修复;三是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不足。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各馆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思考和探索学术问题的热情
(三)管理运行与安全保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根据本馆实际,制
定了《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办法》、《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须知》、《平凉市博物馆讲解员制度》、《平凉市博物馆保安制度》,在已有《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的基础上,细化制定了针对文物损坏丢失、观众人身伤害、意外自然灾害和群体性骚乱事件的《平凉市博物馆文物安全‚四防‛应急处臵预案》等,印制了《平凉市博物馆制度汇编》。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展馆西门广场显著位臵设臵公示栏,公示免费开放管理办法、文明参观须知,公布值班领导、值班电话、观众服务投诉热线,畅通公众监督渠道。
二是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为观众提供物品寄存、参观导览、宣传册页、休息座椅等各种服务设施;组织对保安员、讲解员、保洁员等一线工作人员集中强化培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招募社会志愿者8人参与临时展览布展和送展览下基层活动,缓解了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各类服务人员短缺的压力。
三是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文物安全。根据免费开放后安全保卫工作压力倍增的实际情况,成立安全保卫部,组建了一支由2名正式职工和13名招聘保安组成的专职安保队伍,全天候负责展览馆和文物库房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保卫制度,加强保卫人员对制度和设备规范的操作学习,做到制度明确,操作规范,责任到人。坚持安全保卫
领导带班制,每天安排1名馆领导驻馆带班。坚持每周安全工作例会制和安全交接班制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认真查找漏洞。2014年投入5万多元对展馆照明系统、安防、消防设备进行了检修维护,确保文物安全和免费开放工作顺利进行,止2014年连续22年文物安全无事故。
四是观众投诉制度健全。我馆制定了观众投诉管理办法,对投诉的回复、违规人员的处理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及时有效处理观众投诉提供了保障。2014年,我们未接到任何形式的观众投诉。
(四)观众评价
一是进行社会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建议和需求。2014年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不同人群发放民意调查表100份,从展览陈列、服务设施、服务态度、环境面貌等方面征求到公众对博物馆的意见建议20余条,及时进行了落实整改,并将整改结果进行了公示。根据调查结果,公众对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整体给予较好的评价,社会反响良好,观众满意率达98%。
二是加强舆论宣传,2014年,省市文物局网站、平凉门户网站、平凉电视台对我馆陈列展览和免费开放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从2010年起在平凉电视台连续4年播放平凉市博物馆制作的公益宣传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五)基础工作
一是具有健全的藏品管理制度。为了科学保护馆藏文物,平凉市博物馆的藏品严格按照所藏文物的质地进行分类存放,珍贵文物均放臵于囊匣中,设立专柜保管,藏品保管由业务馆长负责,建有平凉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设立了专门的保管科室,藏品保管由业务馆长负责,建有平凉市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并配备5名专职保管人员。库房内配备了密集柜、木制柜、恒温恒湿系统、烟感报警与防盗装臵等文物保护设备,2004年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化达标试点单位。
二是建立了规范的藏品档案。平凉市博物馆藏品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化的账目、档案管理体系。账目有藏品总登记帐、藏品编目卡、藏品分类账、各库藏品电子版登记册及藏品出入库凭证等,填写规范,内容详实。并建有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档案及目录,档案以文物级别、文物质地分类编号,摆放于档案柜中,并建有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珍贵文物数据库,方便查询,利于工作。各种凭证每年装订成册、集中保存。建立了文物养护室,定期对文物进行养护。
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2014年我馆正式职工1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9%。为了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6月份我馆派出3名同志赴庄浪县博物馆参加了金属器修复工作,初步掌握了青铜器文物修复的方法和
步骤,为开展文物养护修复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7月份派出1名同志赴兰参加了甘肃省古籍保护工作会及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进一步开阔了业务人员眼界,提高了业务能力,为更好的开展博物馆工作积累了知识和经验。8月份我馆两名同志赴各县区参与完成全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认定工作。11月份,我馆1名同志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2014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对外交流。
三、评价过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平凉市博物馆高度重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工作,根据省市通知要求,认真安排部署本馆绩效考评工作,成立了以馆长为组长、各副馆长为成员的考评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评价工作小组,对各项自评考核指标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责任部室,确保绩效考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实事求是,认真开展自评。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根据各部室工作职责分解考评目标,对照考评内容,认真开展自评,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和自评打分表,最后统一汇总,领导小组讨论后,由评价组组长签字确认。
(三)邀请专家和公众,实地进行评价。按照绩效考评
办法和评分标准,邀请市局专家组深入到博物馆,通过实地调查,形成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评价性意见。同时通过开展公众问卷调查和观众自由发表留言意见,了解公众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满意程度,据此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四、评价结果
根据《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草案)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地进行了自评打分:评分表总分为100分,此次自评得分为
97分,自评等级为优。
五、存在的问题
平凉市博物馆免费开放五年多来,虽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观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免费开放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人员比较短缺。平凉市博物馆人员编制15名,正式职工19人,聘用人员18人。免费开放以来,虽然多次争取市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先后通过引进特殊人才、‚三支一扶‛等途径引进高校毕业生6人,极大改善了馆内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为实施免费开放提供了急需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但是随着免费开放以来观众量、业务量的与日俱增,专业人员捉襟见肘的问题仍显得比较突出,聘用人员
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免费开放外向型业务的开展。
二是展陈面积相对不足。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一万多件,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常设基本陈列2个。免费开放后,为拓展展陈空间,投资30多万元将文物养护室一部分隔断改造成临时展室,但100平方米展室很难满足较大规模办展要求,陈列展览规模档次和更新频次受限较大,大量珍贵文物和特色藏品尘封库房而无法与观众见面,与观众寄予博物馆陈列展览不断推陈出新、常办常新的期望值尚有一定差距。
六、措施及建议
(一)改进和加强免费开放工作的具体措施
平凉市博物馆将以此次考评为强大动力,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强化日常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切实推动免费开放工作再上新台阶。
1、修建平凉市博物馆新馆。为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拟在崆峒山生态旅游文化示范区修建一座总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层数为4层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功的现代化、高品位、多用途展览馆,满足博物馆免费开放、举办展览和文物科技养护需要的现代综合性历史文化博物馆。
2、努力改善服务设施,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平凉市博物馆资源优势和场地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增加观众互动设施,开辟多媒体放映室,增设文化产品展销柜台,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
3、积极拓展外向型业务,努力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坚持‚走出馆门办展览‛思路,深入城镇社区、农村乡镇、中小学校和部队企业举办流动展览,宣传普及文物法规和文物知识,延伸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吸引更多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
(二)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增加经费投入。建议财政和文物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博物馆的扶持力度,对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文化产品研发、设施设备更新、安防技防维护等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增强博物馆自我造血功能,保障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博物馆对广大公众的持久吸引力。
二是建议加大培训力度。建议国家业务主管部门业务培训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省级业务主管部门业务培训向基层倾斜,切实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
平和整体素质,增强基层博物馆自身服务和运转能力,以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免费开放工作的需要。
第三篇:自评报告
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自评报告
排头乡中心小学
排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涓水河畔,韶回公路和潭花公路交汇处。建校于一九六九年,是一所年轻的农村中心小学,九三年被评为湘潭市合格中心小学。撤区并乡后,被定为排头乡窗口中心小学。目前学校占地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平方米。拥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电脑室等11间功能室。其中图书室藏书一万四千多册,电脑室装机三十台,其他功能室设施齐备。此外,学校还拥有4×80M直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及水泥篮球场。学校美化和绿化已具规模。配备齐全的设施和优美宜人的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教学班6个,学生300人,教职工16人,这些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有党员5人;中青年教师占40%;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有 人,本科学历有 人;有小学高级(中学一级)职称12人,小学一级职称3人。良好的师资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全体教师坚持以育人为立校之本,视创新为办学之魂,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一直居全乡前列,从二000年至今,有近十位教师的三十多堂次课在市县各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近百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评优活动中获奖,有八十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学校曾连续多次被乡评为“明星学校”,二000年被评为县“文明卫生单位”,二00三年被评为县“示范性完全小学”,二00五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技术实验学校”,二00九年创建省级合格学校。
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是今年全省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之一,我校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学校的科学发展,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自评,现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在市政府召开“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布置、动员会”后,我校迅速行动,全面规划“创建工作”,在教育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1、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湘潭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湘潭市教育局廖贻仲局长在全市“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动员布置”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成立了“排头乡中心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制定了《排头乡中心小学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工作方案》。
5、召开了全校“合格学校建设动员大会”。
第二章 校园规划建设
第四条:我校服务半径7km以内的入学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第五条:我校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整体协调。校园内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交往,能确保师生安全。
第六条:我校占地面积能满足教学及附属设施、体育场地、绿化用地的需要。
1、我校占地面积为 m2,生均占地面积 m2,超过了合格标准。
2、我校学生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是 m2,生均面积为 m2;有200 m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面积为 m2,含标准篮球场1个;有水泥操坪4块,面积为3417.8m2;有风雨活动室1间,面积为 m2。
3、我校绿化总面积为1100 m2,生均面积约为4 m2。
第七条:我校校舍建筑总面积为 m2,生均面积为 m2,有功能室11间。
第八条:我校校舍设计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校舍安全,无D级危房。
第三章 装备条件
第九条:我校公共教学用房齐全。
1、有音乐室,有美术室、劳动技术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具室、仪器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
3、有卫生室1间,并有兼职校医保健教师1人。
4、有综合档案室1间。
5、学校有行政办公室1间,教师办公室宽敞。第十条:我校实验、仪器设备齐全。
1、有科学实验室,内部设施齐全,学生按课程要求做各种实验。
2、我校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符合《湖南省中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目录》。第十一条:我校教学仪器、设施齐全,信息技术设备优良。
1、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和本校实际,按《湖南省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湖南省中小学生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及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配备了音体美卫艺和劳动技能器材。
2、我校有计算机教室1间,学生用机为30台;有多媒体教室一间,面积为65 m2,都能正常使用。
3、我校建立了教师电子备课室,有远程教育收视设备。
第十二条:我校图书室藏书量为14000册,超过生均标准;报刊杂志共 种;学科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能满足教学需要。每年新增图书比例达到了藏书量标准的1%。
第四章 生均公用经费
第十三条:我校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并每年有较大比例的增加。2008年下拨公用经费为 元,生均为 元;2009年下拨公用经费为 元,生均为 元。公用经费基本能满足办学需要。
第十四条: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与管理。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和《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按财务要求编制预决算。严格审批公用经费开支,没有在公用经费列支人员经费和基建投资。
第五章 队伍建设
第十五条:我校有一支以校长为首的优秀领导班子。
1、校长胡建平,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3年参加工作。校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10余年从教工作经历,对教育工作熟悉,具有履行职责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市县获奖。参加过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2、我校有校级领导3人,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3人,平均年龄33岁。领导班子按选拔程序任用,精干贤能,结构合理。
第十六条:我校教师队伍优良,结构合理。
1、我校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全部持证上岗,编制数合理。
2、有语文、教学、外语、科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保健教师。
3、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合理。
☆ 职称结构:有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 学历结构:本科 人,大专 人,中师 人。
☆ 年龄结构:50岁以上6人,36~49岁5人,35岁以下5人;中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0%。
第十七条:我校有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规律,遵守师德规范,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师队伍。
1、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各种观摩学习;学校通过校本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业务理论培训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走进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我校每年举办1-2期师德师风培训班,并有针对性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全体教职工能自觉遵守师德要求,规范教育行为。
3、我校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100%,信息技术达标率100%。
第六章 学校管理
第十八条:我校管理机构齐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管理有序。
1、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了行政负责人竞聘产生,校长聘任制度;学校各岗位教职工实行聘任制。
2、我校设置了教导处、总务处、少队三个二级机构,具体分管教学、学生、后勤等工作;有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我校制定了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有检查、考核、奖励制度。
第十九条:我校管理能实行民主集中制,群团组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1、我校制定了校长行政办公会议制度,一般每两周召开一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校长行政办公会议主要研究学校发展规划,议定学校重大事项,反映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安排学校阶段日常中心工作。行政会议定的事情或决定,由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组织实施,通过校例会布置落实。
2、我校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以上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审议、表决学校重大事项。
3、我校有党支部、工会、少先队组织。党组织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体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能按规定及时拨交工会经费;工会组织在关心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学校党支部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会、少先队工作。
第二十条:我校制定了较全面岗位职责,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教研组,图书、仪器、档案管理员等均有相应职责。每年进行考核,对评为优秀的部门和管理员进行奖励。
第二十一条:我校制定了《教职工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教职工人事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制度》、《奖罚方案》、《教师考核方案》、《小学高级教师职评方案》。实行教师聘任制,做到了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第二十二条:我校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经费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有专职财务人员;经费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财务行为规范。
第二十三条:我校制定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全体师生能较好地遵照执行。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效率高。
第二十四条:学校安全机构健全,管理到位。
1、我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每年与部门和各年级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协管学校安全工作。
2、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校内红领巾广播开辟了安全知识专栏,组织学生开展了防地震、防火灾等逃生演练,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强,多年来学校未出安全责任事故。
3、我校坚持对校园和校内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4、学校坚持24小时值守和夜间巡逻制度;节假日每天有一位学校行政值班护校。第二十五条:我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工作机构及以工会主席为组长的监督协调机构;在学校设置了校务公开栏,并及时、全面进行校务公开。
第二十六条: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1、制定了《2007—2010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了:“一三五名师工程”计划和“有本事就推,有能力就上,有贡献就奖”激励原则,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多出教研成果,争做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2、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励人,管理鞭策人,岗位造就人,培训提高人,环境催促人”的工作思路,切实关心教职工利益,为教职工办实事,2008年兴建了教师宿舍楼,为全校教职工购买了平安保险,为全校女职工购买了安康保险;工会组织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护贫帮困。
3、学校评优评先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
4、学校每学期均开展了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5、我校已通过了“模范职工之家”验收。
第七章 教育教学
第二十七条:
1、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素质教育领导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让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2、我校每期的工作计划,均把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每期的工作总结,以总结素质教育成果为主,保证了素质教育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正落实。
3、我校每期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有安排和总结,每期召开有全校教职工参加的德育工作会议,布置、检查德育工作。
4、我校通过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其它学科渗透,各科教师立足于课本,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教学各个环节之中,使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把学科渗透德育作为教学评优和教案评优重要内容之一。并发动教师撰写德育工作论文和经验总结。
5、着力推进绿色德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黑板报、班队会和重大节日实施传统形式德育渗透,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德育活动。2006年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题;2007年开展了“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2008年开展了“心系灾区”献爱心活动和“传播奥运理念,弘扬奥运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系列活动,2009年开展了庆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
第二十八条:
1、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开设重点班、实验班,学生成绩不排队公布,只通知学生本人。
2、我校转化后进生有具体的措施,每学期向教师收集部分转化学困生的典型材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十九条:
1、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德育工作,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德育工作骨干力量;学校强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全校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2、我校建立了“三结合”教育网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委会章程,与学生家长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3、彭总故居是我校德育基地,曾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我校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了《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周有一节班会活动课。
5、我校建立了家访制度,每学期期中为集中家访时间,平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每学期家访率在30%以。
7、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张贴了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熟记并落实于行动之中,每年推选区市级三好学生,评选“校园十佳”、优秀少先队员和校内三好学生。
第三十条:
1、我校严格按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学严格按课表执行。学生使用的教材除校本教材外全部是由教育局在新华书店统一订购的经国家或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通过的教材。
2、我校制定了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做到与时俱进,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建立了行政值班制度,并严格监督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第三十一条:
1、我校非常重视体卫艺工作,有分管副校长。
2、我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基本达标。
3、我校按要求开足了各年级体育课,长期坚持“两课、两操”,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每年都在98%以上。
4、学校坚持抓好防病、防疫、防食物中毒等工作,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近视眼,学校坚持卫生清扫、检查制度。
5、我校注重加强艺术培训和特长教育,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培养了学生艺术素养,近几年我校有多名学生荣获湘潭县“艺术百佳”称号。
第三十二条:
1、我校注重在科学等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能结合教材实际开出规定要做的实验。
2、我校是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各班都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全校教师都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技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3、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第三十三条:
1、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方面,建有文化墙、黑板报长廊、宣传标语和警示牌;新建和改造了花坛,利用优美的环境育。
2、我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年组织了一次以上的文体活动。第三十四条:
1、学校有课外活动的整体安排,有体育、文艺、科技、电脑、英语等各种兴趣小组。
2、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清除白色污染和养护花草树木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第三十五条:
1、制定《排头乡中心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的“方案”,我校每学期对全校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几年来,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均为100%。
第三十六条:
1、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发了校本培训教材,实施校本培训。
2、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等3个教研组,坚持相互听课、评课,组织开展业务学习。
3、在教学课题研究方面,几年来我校参与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和2个县级课题研究参与了2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有部分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八章 办学水平
第三十七条:
1、我校根据教育局规定,招收服务区内年满6周岁的健康儿童免试入学。
2、我校每年对服务区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详细摸底,做好了学生读书信息记录。第三十八条:
1、制订了《扶困助学制度》,每年我校多方面筹集资金,对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100元至200元资助,并有相关记录。
2、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心理咨询室,每学期进行了1-2次心理教育讲座。
3、制订了《保学留生制度》,多年来我校未出现过辍学情况;有学生异动情况记录,学生异动手续齐全;有毕业生去向表和去向证明。
4、有完整齐全的学生学籍申报资料。第三十九条:
1、我校以国家教育方针为依据,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手段,每学期开展了促进学生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列活动。
2、在推行国家新的课程标准中,我校特别重视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发展,有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典型材料。
3、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学生各科平均成绩全部合格,有学生成绩表和统计表。
4、我校学生品德优良,多年来无犯罪学生和受处分的学生.5、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每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及格率均在98%以上。
第四十条:
1、划分了卫生清扫责任区,学校对清扫情况每天进行检查登记,并纳入班文明竞赛评比当中。
2、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我们了解到,我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服务区群众高度评价。
第四篇:自评报告(定稿)
举行了“水之德——教师师德论坛”活动。在主题论坛会中,教师们学习了《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魅力源于创造》来探讨学习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大家济济一堂,热切探讨了自己从教经历中最幸福的一刻;诠释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理解;在深入学习之际,还进行了经验交流:《我这样塑造自己的职业魅力》。论坛中,教师们神采飞扬,激情澎湃,将新时期教师的魅力彰显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此活动重新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很好的消除了悄然萌生的职业倦怠感。
举行了“水之韵——教师心理辅导”活动。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领下,我校还进行了“做心态阳光的教师”即心理健康送辅导活动,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心理健康讲座,在教师与学生中征集案例进行专项辅导,使老师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与工作。
举行了“水之雅——教师生活指导”学校还提出了“四雅”的要求,即:雅言、雅行、雅量和雅趣,开展了“三行”活动,即:生日赠书卡的“温馨行”,水之雅服饰文化的“美丽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活力行”;学校由工会牵头,组织了教职工羽毛球赛,抽签配对,自主选择空余时间进行练习与比赛,工会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教师自发组成的“水小羽毛球协会”,每周利用双休日定期开展活动,引导教师形成雅趣。
(2)过好“班主任日”,让教师精神和物质双丰收。
班主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庞大的教师队伍,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柱。我们非常重视班主任教师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坚持开展好一年一度的班主任日活动。我们把每年教师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作为班主任的节日,力争做到“三关心”即关心班主任工作,关心班主任生活,关心班主任身体。并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次班主任主题论坛,一个自助聚餐,一份养身足疗,一张购物卡。这个活动已在我校形成传统,并深受班主任老师的拥护和期待。
2、关爱学生,在团队活动中悦纳自我,增强信心
让特殊学生在校级团体辅导中健康成长
“水育文化”是我校的主流文化,其中“海纳百川,恶浊不分”是“水育文化”精髓之一。学校领导班子发现,对于相当数量的学习困难、行为偏常学生,还未找到促使他们扬帆远航的秘笈良方。于是,我们在关注培养更多优生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让学习困难、行为偏常的学生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倡导教师发扬“水育文化”精神,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此我们策划并启动了“自我超越训练营”系列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带头从心理辅导入手,聚焦学困生。
训练营由校长书记任营长,学校领导班子和心理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通过成立爱心小组,建立爱心档案,开通爱心电话,开展爱心走访,策划爱心活动,评选优秀营员,落实学困生、行为偏常生转化工作,帮助学困生、行为偏常生树立积极自强的生活、学习信心,用爱心和赏识帮他们鼓起学习、生活的风帆。如:开展“我自信、我第一”的特色体育游戏——培养学困生、行为偏常生坚韧、自信等品质;开展“让我帮帮你”爱心辅导——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心理辅导,通过互动游戏,明理导行;召开“敞开心扉”座谈会——交流学习、生活的问题和收获,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开展“我自信,我歌唱”音乐主题活动——学唱励志歌曲,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成效显著:(1)优秀营员不断涌现。训练营共计48名学生,每月都有优秀营员产生。本学期训练营已进行三期主题活动,除第一期启动仪式外,第二期已评选优秀营员19人,占总人数的40%;第三期已评选优秀营员20人,占总人数的41%。每月活动通过发奖状、宣读颁奖词、发表获奖感言、贴喜报、经验交流等形式极大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形成了勇争先进的良性循环。(2)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从上学期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到这学期期中考试,全校语数学困生总量由48人锐减至27人,全校转困率达48%。(3)师生、家长一致认可。该活动受到学生、家长、老师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四(3)班王长龙同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自从进入自我超越训练营后,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这都要感谢陈校长对我的精心栽培,更离不开我的班主任胡老师。她抽出休息时间给我补习,巩固我的生字基础。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谢谢大家。”六(4)班刘涛同学虽然这次期中考试没有及格,但老师觉得他的进步还是很大,仍然推荐他为4月份优秀营员。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信心满满地说:“我成绩掉队主要因为过去有点小病小痛就请假缺课,这个月我已经改掉了这个毛病,我相信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六(3)班宋磊同学的妈妈黄静女士说:“自从孩子进了自我超越训练营后,孩子的学习劲头足了,每天都高兴的把自己的进步跟校长汇报。我以前由于工作又累又忙,对孩子疏于关心和管理,现在看到老师、校长都密切关注孩子,也促使我天天过问孩子的情况,非常感谢学校。”老师们都说:“训练营中的孩子近几个月来,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这给老师们的转化工作也增添了信心。”(4)上级、媒体高度重视。该活动受到硚口区教育局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教育局网站对训练营两期主题活动均进行报道;《武汉晚报》3月4日对训练营开营仪式进行专题报道。
二是注重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童心
为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我们结合水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有益身心的活动。
1、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育文化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结合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发扬“水滴石穿”的精神,对学生的队列、广播操、自编韵律操、校园集体舞等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最后是分班的活动,如跳竹竿舞、踩高跷、跳长绳、板羽毽、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等。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自信心也在频繁的获奖和展示活动中逐步建立。在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A组第一;在湖北省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获一等奖,踢毽子比赛获区第四名;自编韵律操踏浪获得区特色队比赛第一名;所创编的各种特色操:火炬操、踏板操、器械操等等均在市、区各级各类大型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表演,均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赏;
2、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宝宝书市大集”活动相结合 我们以“好书作伴,水滴石穿”为主题,开展了“水宝宝书市大集”活动。老师发动学生将自己闲置的书籍带到学校,26个班同时在操场上开设了小书摊,并起了好听的名字。学生可自由选择、交易。此活动不仅让学生花较少的钱,读到更多、更好的书,更培养了学生乐于交往,善于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3、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宝宝”电视台活动相结合
学校开办了“水宝宝电视台”,有“校园点击”、“水宝宝剧场”、“点歌台”,“佳片欣赏”等栏目,制作了一期又一期优秀的电视节目,让学生在电视台的活动中感受亲情,友情,生情,师情,为构建师生精神家园创设了良好的空间。
4、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水宝宝大型游园会”活动相结合每学年末,学校都开展“水宝宝大型游园”活动。在操场上,有多个活动区域,如“民俗村”、“开心吧”、“交换空间”等等,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游园活动。大家在民俗村里开心的写对联、猜谜语、印版画、剪窗花;在开心吧里包饺子、汤圆,在交换空间里,交换不用的书籍、文具。大家感到在水厂路小学这个大家庭生活的开心与快乐。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打算
1、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有待不断强大。作为硚口区名校,我校的专职教师队伍还略显单薄,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还有待加强,我想只有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软硬件投入,才能更好解决这一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有待不断加强。学校的各项工作其实都有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印记,特别是德育工作更是与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水乳交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加大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有待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光有热情和态度是仅仅不够的,必须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才能走人正轨。只有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才能使学校工作更上台阶。
4、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渗透有待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日常渗透,如何有机渗透,怎样渗透的更合理,需要进行科学的研究,静心的探索。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懈努力
第五篇:2011自评报告
2010年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黄骅市常郭镇常郭中学 2010年11月23日
2011常郭中学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常郭中学根据河北省和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本着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学校评估标准》,《教师教学评估标准》已完成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黄骅市常郭中学是一所镇直农村初级中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始终秉承“抓管理、强队伍、促教学、上质量”的工作主旋律,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五年奋斗目标”为动力,以绩效工资的实施为契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品励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教师中树立了“敬业、奉献、严谨、求实”的优良教风,引导学生形成了“勤奋、刻苦、自立、向上”的学风,走出了一条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特色教育之路。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相继获得了沧州市级《文明单位》、《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示范学校》、《沧州市标准化初级中学》等;我校曾多次被黄骅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校”、“文明单位”;被黄骅市教育局评为“教育质量先进校”、“教研工作先进校”、“素质教育先进校”、“省教学评估先进单位”、“省督导评估先进单位”、“师德先进校”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的取得是我校48名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忘我工作的结果,更是奋战在一线45名专任教师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的结晶。我校教师中本科34人,大专学历1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中
学一级教师28 人,中学二级教师17人,员级 1人,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619人。本次教学评估共有45名教师参加。
二、评估过程及结果:
每学结束后,新的学期开始,我校均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教师一学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我们深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学校工作根本,这也为绩效工资的实施和评优评模提供了先决条件,为使这项工作实施强力有效,学校成立了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和教学评估小组,对学校评估和教师评估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是:
1、宣传发动:
学校教学评估领导小组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实施方案》、《学校教学评估细则》、《教师教学评估细则》等重要文件。
2、资料发放和填写:
学校评估由学校领导小组和教学评估小组通过民测的形式打分,然后填写。教师评估首先完成自评,再在教学评估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民测,最后完成他评和领导组织审核。
3、评估结果:
学校教学评估得分92分,等级达标;教师评估有7人优秀,37人良好,1人合格。
三、学校教学评估分数认定情况
教学评估92分的认定是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评估标准》,通过征求全体教师意见,教师打分占60%,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打分占40%(折合后保留整数)而确定分值。在这五大项指标中,教学管理22分,课程管理19分,教学条件18分,校本研修18分,评价研究15分。具体的22个二级指标得分及评估结果分析是:
1、教学管理(该项满分为25分,评估得分为22分)⑴管理能力:(4分)
学校班子能够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随时掌握教学情况,并做到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班子成员除校长、总务校长外其他教育干部均任课,教学副校长卞建军担任九年级二个班的文综、张厚峰主任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语文并兼九三班的班主任,王金栋主人担任6个班的体育工作并兼任九四班的班主任,他们处处在工作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可以说以亲身体验来指导教学,为我校教学质量永立于全市不败之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长定期和教师、学生座谈,定时开启校长信箱,虚心听取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校长培训,开阔眼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⑵管理目标:(4分)
学校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方向,全面实施依法治校,以质治校战略,做到以德育建设为学校的工作核心,依法治建设为学校工作的保障,以安全教育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以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教、学、研”一体的校本研修制度,并做到有时间、有地点、有明确的主题、有记录,实施规范,借此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⑶管理机制:(6分)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教师均有明确的职责,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真正做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与干少不一样,干好和干坏不一样的绩效考核方式,使得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⑷教务管理:(4分)
学校设有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各室设备完善,并有专人管理,且做到充分利用,为探索式实验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学校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及业务素质的培养,每均对教师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考核,将此两项纳入教师评优评模的指标之一。在课堂教学、实验操作、作业指导、成绩考查、专业发展诸多方面都制定了较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且做到资料齐全,分类存档。
⑸、学生管理:(4分)
学校设有政务处,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我校始终认为“没有良好的秩序,就没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每年开学典礼、校会均把此项内容列为大会的一项,此外,学校为了发展个别学生的特长,使得每一个学生均有闪光处,除了课程上安排的文体活动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设立了体育、音乐、习作、绘画等兴趣小组,并每年举办各项竞赛活动,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进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弘扬了他们的特长风采。
2、课程管理:(本项满分20分,评估得分为17分)⑴实施方案和课程实施(13分)
根据国家、省课程实施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制定了本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并做到上课表、有教师、有内容,使得三级(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在我校都能开设。
学校因没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配备齐全,任教教师专业,所以演示实验达到100%,分组实验达到90%以上。
⑵课程评价(4分)
学校建立课程实施评价机制,根据上级规定,定齐了教材,学校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并适时提出调整完善、完善意见,教师能够根据检查结果及对调整教学计划。
3、教学条件(本项满分20分,评估得分为18分)⑴教师队伍(6分)
我校共有教职工48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参评教师45人,其中大本学历35名,专科学历10名,绝大多数教师所任学科与所学专业相符,全部教师均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科目与所教专业均一致,基本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⑵、教学设施、经费保障和教学资料(12分)
学校配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师均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各种教学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
学校最大限度的为教师提供教学保障,用于购买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学习、报刊杂志订阅的费用每年达四万余元。
农远工程接收教学信息储备完整,充分用于教师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学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活动,且做到培训教师来校再培训其他教师,达到教师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教学经费保障措施明确,实施严格,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
4、校本研修:(本项满分20分,评估得分为18分)⑴研修规划(4分)
学校每年均针对教师队伍现状,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认真分析校本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制定出发展措施和目标,以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
⑵组织与制度建议(9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和健全了各项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了各学科教研组,除本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外,并在镇中心学校的领导下通过区域划片,三处中学联谊互听、评、说课等教研活动,做到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师参与
教研的意识,形成了“教、科、研”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
⑶教学研究(3分)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校本培训。学校努力创造各种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坚持开展集体备课,确定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研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共同探讨有利于学生探求知识、形成能力的教学过程;提供有益于教学的课外资料。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自己根据个人教学特点和风格设计个性教学的教案。我们经常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并通过教研日及其它时间进行评课,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进行探讨交流,找出克服不足的方法,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还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适时邀请县教研室领导来我校听课考察,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面对面的指导。
⑷主题研究(2分)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对在课程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英语学科的语感教学探讨;政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物理学科的入门训练与兴趣培养探索等。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适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点、难点,我校开展了教师“教学论坛“系列演讲活动。大家各抒己见,收获很大,如:《我教学中的“一招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如何转化后进生》、《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分析》等。此次活动以讲促学,以讲引发教学反思,同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收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
5、评价研究(本项满分15分,评估得分为15分)
1、教学考查(3分)
学校制定了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评价标准,建立了教学活动考查制度。学校、教研组能够采用定期或随机听课、评课的方式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进行考查,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及批改、听课记录、研学记录等定期检查、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后反思,对听课内容进行即时点评,重视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积累,以便总结教学得失,取长补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2、教师评价(3分)
学校建立了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学生、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真实地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形成了“学习标准——自我评价——学科组评价——广泛征求意见——学校确定评估结果”的基本流程,得到了全体教师的认可。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以健全的制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
3、学生评价(3分)
学校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主体意识。然后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手册。其中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课堂实际表现、作业情况、教学检测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察。教师还通过教学质量分析、交流谈心、终结性评语等关注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差距。
4、命题研究(3分)
由教导处牵头,以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组成命题小组,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命题,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做到扣课标,不出偏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注重
了学生能力的考查。同时,及时组织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差距,查找原因,制定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5、质量评价(3分)
由于注重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高。2010年和2011年,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两年在全市总评中名列第一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赞誉,多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 “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综上所述,学校自评结果为92分,为达标学校。
四、发现的问题
1、教学方面
教学评价制度还处于模糊、尝试阶段,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学习,使之更科学、更全面。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研究的内容范围面比较窄,研究的深度达不到一定层次,有待于专家指导、引领。
2、教师队伍方面
教师在校本教研方面已拥有一定的能力,但层次有待于提升,不能满足于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层面,应注重培养、强化对问题的跟踪意识、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3、学生方面
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有待于教育强化。学生的情感丰富,教师应加以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总之,我们将借此次教学评估之东风,认真整改工作中的不如意的地方,为断完善各方面的管理,争取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