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

时间:2019-05-14 21:2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

第一篇: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

专题一 远离校园暴力,健康快乐成长

——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时政背景】

★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专项治理。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强调,必须加强预防教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该办法指出,将重点督查和治理中小学等相关教育职能部门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

★201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有关情况。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的嫌疑人1 114人,起诉2 337人。

★201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教育部等出台防治中小学生校园欺凌指导意见;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涉及校园欺凌犯罪案件213件,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考点链接】

K11.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K14.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K15.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K16.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K17.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的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K21.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K26.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K27.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

K29.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K30.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命题示例】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防治工作? 【答案要点】①未成年人各方面都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②加强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的防治工作,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③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具体表现。2.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有什么危害? 【答案要点】①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既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阴影,也会让施暴者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②侵害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学生的学习。③败坏社会风气,渲染暴力文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3.如果遭遇校园欺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案要点】①沉着冷静,灵活应对,必要时应向路人等呼救求助。②当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他人的侵害时,我们应依法自卫并寻求法律保护。③当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预防和远离校园欺凌,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案要点】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善于调控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远离暴力行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遏制校园欺凌,家庭、学校、政府分别应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1)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

(2)学校:①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育守法公民。②重视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政府: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依法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③加强法制宣传,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的社会氛围。

6.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答案要点】①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学会依靠自己的智慧,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保护自己;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要保持冷静,学会用最有效的方法求助,把损失降到最低。②用法律保护自己。知道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7.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之间有什么关系?未成年人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答案要点】(1)二者关系: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地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未成年人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①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②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③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律意识构筑起我们人生的防线,预防违法犯罪。考前练兵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需要()

①未成年人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②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③家长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 ④把治理校园欺凌现象作为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若遭遇右下图漫画中的校园欺凌,我们青少年应该()A.沉着冷静,机智求助 B.纠集朋友,伺机报复 C.勇敢搏斗,反抗到底 D.忍气吞声,免遭报复

3.调查显示,遭遇欺凌后,有近五成的学生没有选择求助,而其中52.6%的学生是因为“怕丢面子,怕以后在同学中抬不起头”。对此,你想对这些学生说()

①理解尊严实质,克服虚荣 ②珍惜无价自尊,免生事端 ③了解维权途径,求助有路 ④善用 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学校保护 B.司法保护

C.社会保护

D.自我保护

5.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②能杜绝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 ③体现了党和政府尊重生命、以人为本 ④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6年3月28日,是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烟台市各中小学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关于上述举措说法错误的是()

A..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B.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

C.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D.能从根本上消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二、简答题

7.“轮流扇耳光,强迫女生脱光上衣,拍摄裸体跳舞视频上传微信群。”某职业高中5名女生,伙同3名社会无业人员,对看不顺眼的女生进行欺凌。当地人民法院宣判了这起未成年人欺凌案件,参与作案的几名少女被判处有期徒刑,受到应有的惩罚。(1)在这起未成年人欺凌案件中,受害人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2)参与作案的5名少女被判刑,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三、综合探究题

8.某校准备组织有关“拒绝校园欺凌”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原因探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10个省市5 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让众多花季少年蜕变为“校园小霸王”可能有哪些原因?

【意义分析】在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之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对校园暴力频发的现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2)国家为什么要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

【倡议行动】校园暴力,害人害己。某班级准备就“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3)请你写出倡议的主要观点(不少于三个方面)。

专题一 远离校园暴力,健康快乐成长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D

二、简答题

7.(1)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2)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凡是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违法必受惩罚。

三、综合探究题

8.(1)①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控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②家庭教育缺失,父母监护不力。③学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④电视、网络中充斥着暴力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判断。⑤法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震慑力不强。

(2)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校园欺凌事件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③加强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3)①学法、尊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②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尊重他人权利;③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远离暴力行为;④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篇: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一)政治建设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2018年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一、政治建设

(一)2018两会

材料:两会”概述2018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ー次会议召开,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设问:1.“两会”反映出我国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1)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人民是怎样的关系?(1)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2)人大代表表必为人民照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表明了什么?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③全国人民代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④国务院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4.开展普法宣传有何现实意义? 有利于:①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②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生活中依法律己、依法办事、依法维权;③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5.两会前夕,约5万人通过微信、微博的形式参与两会热点话题调查。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公民民主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增多,国家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6.2018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和“委员通道”,并继续做好“部长通道”。邀请各方面代表委员亮相,讲述代表委员心声,展现代表委员风采,展现中国两会的开放自信。说明了什么?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放的中国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展现一个开放自信负责任的大国形象。7.据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妇女代表比例有所上升,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所下降。这体现了什么?

人大代表的广泛性;人大代表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8.据统计,在选出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体现了什么?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平等地享有参与国家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新时代 新思想 新目标 新征程——聚焦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会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后,于10月24日上午胜利闭幕。

设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2)原因: ①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但经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初级阶段的唯一条件,还应该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联系起来看。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③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发生的变化,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本身发生了变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休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新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设问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1)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2)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这“两个阶段”的具体安排是怎样的?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请描绘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后的美好图景。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增加了“美丽”两个字,其依据的国情有哪些?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我国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等等。

5、为实现“美丽”这一目标,我国应该如何做?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研究、开发新能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设问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应采取哪些举措?

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2、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1)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3)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表明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我国应如何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开放;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第三篇:2010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11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灾区重建

【时政背景材料】

1.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他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2009年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个举世震惊的危难时刻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教材知识链接】

1.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3.要学会调控情绪,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4.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也有我们的一份,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6.正义要求承担责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7.勇敢面对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磨砺坚强的意志。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9.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1.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2.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中考命题预测】

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新时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案】(1)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自觉跟党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4.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5.联系抗震救灾中的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1)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2)只有牢记责任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3)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答案】(1)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7.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4)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8.共同抗击冰雪天气,积极进行灾后重建体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全国人民共同抗击冰雪、地震灾害说明了什么?

答:(1)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挫折面前,不退缩,通过顽强意志克服困难。(2)全国人民发扬伟大民族精神,说明中华民族虽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却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

(3)关心救助地震灾区体现了关爱、尊重、友善,体现了无私奉献、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为灾区捐款捐物、保证灾区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的团结互助精神,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

11.我们中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能做些什么?

答:如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写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节约水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等。

【热点专题训练】

1.2009年2月26日,曾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汶川灾区捐款捐药价值626万多元的老百姓大药房,再次捐赠5万元爱心善款购买20台电脑,送给四川某小学。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B】

①是为了获得荣誉 ② 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④ 积极履行了法定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震日”。设立“防灾减震日”()【D】

①可以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②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③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 ④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避灾自救技能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3.材料一:2009年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拟向特区立法会申请增拨40亿港元,注入“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用于第二阶段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材料二:2009年2月2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江苏省前两批共计116个援建绵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5个,开工率39%。这116个援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1多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30.72亿元。材料三:2009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与汶川县政府在汶川第一中学举行“新学校,新未来——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由广东省援建的汶川县16所学校建成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整体交付使用。(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

(1)我国各地关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①坚持以人为本。理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注意安全。理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生命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③做好稳定工作。理由:稳定压倒一切。④注意保护环境。理由: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⑤注意民族团结。理由: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答案】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答案】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我们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篷、发电机等。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第四篇:2010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20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聚焦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10月29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扫黑除恶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重庆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自开展行动以来,仅市黑恶犯罪举报中心就收到25187份检举、揭发和控告材料,其中80%是实名举报,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真正打了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

依法查处了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彭长健、北碚区原副区长赵文锐等一批涉嫌充当“保护伞”的违法违纪干部,纯洁了干部队伍。重庆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47件52人。其中,涉及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4件49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件3人,涉及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20人,厅级干部10人,涉及政法干警29人,行政执法人员4名。有21人直接收受了涉黑人员的贿赂,目前已起诉5人。2、2009年6月开始,重庆打黑已控制十几个黑恶团伙、嫌犯1544名。杨天庆、李义、谢才萍、张波张涛等10月相继受审。3、2009年11月5日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开县李义等26人“涉黑”案一审公开宣判。李义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等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10000元,其余被告人分别判处六个月至十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两名非“涉黑”被告人分别判处一年和三年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宣判后李义等18人的提起上诉。12月31日上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李义等26人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等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驳回李义等18人的上诉,维持原判。

【教材知识链接】

1.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可以从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意义来命题,考查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意义;也可以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依法行政)来命题;还可从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来考查公民要增强法律观念等等。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重庆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除了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庆黑势力,有力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可以从这一角度来命题。

3.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自开展行动以来,仅市黑恶犯罪举报中心就收到25187份检举、揭发和控告材料,其中80%是实名举报。这充分说明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和监督的权利。可以直接命题设问这体现我国公民享有什么权利;此外,还可以从我国公民如何行使这一权利的角度来命题。

4.我国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无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法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重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重庆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案件47件52人。充分体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等待这些人的将是我国法律的严惩。【热点专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来,重庆市掀起一场“扫黑除恶”风暴。市委书记***强调,市委坚决支持公安机关将扫黑除恶进行到底。自6月以来,经过50多天的战役攻坚,“扫黑除恶”行动取得阶段性的初步胜利:一方面,众多横行已久的黑恶团伙呈雪崩式瓦解,极大增强了市民安全感;另一方面,多名涉嫌充当“保护伞”的党政干部和政法干警被调查。

材料二 9165条打黑热线,80%的属实名举报;有的愿为警察提供上千万的资金,发起成立全国首家“打黑基金”;有的市民排成队在重庆市委门口拉起横幅:“感谢党和政府打击黎强黑恶势力为民除害”„„一场全民参与和深得民众支持的打黑行动在重庆干得如火如荼,一场彻底清缴、歼灭黑社会和打掉保护伞的行动在持续„„在如此高压态势下,重庆黑社会及其保护伞的穷途末路已经不远了。

(1)重庆市委为什么坚决支持“扫黑除恶”行动?

(2)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说明“黑保护伞”被坚决打掉对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有哪些启示?

【答案】(1)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扫黑除恶”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坚持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体现。②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扫黑除恶”有利于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③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④这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体现,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切实做到执政为民,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

(2)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决打掉“黑保护伞”说明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必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②依法治国是国家机关的基本原则,坚决打掉“黑保护伞”体现了我国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

第五篇:2010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8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多彩文化 精神家园

【重点导航】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世界遗产 【时政背景材料】

1、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09年6月1日在成都开幕。本届非遗节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为期13天。非遗节期间,展开5大类300余项节会活动,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示世界各地非遗项目及我国非遗保护、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四川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和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此外,国内外专家将在主题为“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论坛上,探讨应对灾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并形成《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都共识》。2、2009年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开始了沉寂20多年后的第三次发掘。

3、中国山西省五台山2009年6月26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38个。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负责人2009年8月23日宣布,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正式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也是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该地质公园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貌景观,融合神秘的古文明和民族宗教文化景观等,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沙漠秘境特色。5、11月7日晚上,台北中山堂的“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揭开了“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帷幕。晚会现场,古琴演奏《流水》、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蒙古族长调民歌《褐色的鹰》、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等来自大陆的1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台湾民众领略了中华文化瑰宝的艺术魅力。【教材知识链接】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

义方向。

3、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对待国内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积极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的先进文化,丰富、发展、创新自己的文化,同时要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中国文化,向他们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5、社会主义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这样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6、发展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7、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语言、标志、代表人物和待人处事的方式。

8、对待文化差异,我们应加强沟通,既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又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9、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差异,善于学习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10、各国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多元化发展。多元的世界文化和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外来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批判地吸收。

11、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存在着差别,不分优劣;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12、学习外来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1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15、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6、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7、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我们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8、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之一。淡忘传统文化,消解民族内在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9、学会尊重不同文化与习俗。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只有通过真诚沟通、交流理解,才能和平共处,共同繁荣。20、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1、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的认同感。

22、先进文化的内涵。人类社会孕育了千姿百态的文明,这些千姿百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学会与其它国家、其它民族人民友好交往。

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继承和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5、我们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互利互惠,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中考命题预测】

1.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答:①在当今走向世界的同时,我们要珍爱自己的文化家园,维护自身文化的独特性。②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应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身体力行。

2.请你为保护民族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如:在各学校开设书法课、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等。

【热点专题训练】

1.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体现于()【C】

①语言文字 ②宗教信仰 ③思想理论 ④文学艺术 ⑤民居建筑 ⑥人们的每一次实践活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我们之所以说文化是多样性的,是因为()【D】

A.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不同决定的 B.各民族间人们的信仰等主观因素决定的

C.是由于各民族间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不同而导致的

D.是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地理的和历史的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3.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

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就必须()【B】

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推陈出新 ②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③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 ④运用各种有效教育手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应该抛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已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

()【C】

B.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应全部吸收 C.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应批判继承

D.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传统文化会钳制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保守因素两千多年 5.2008年7月7日,福建土楼被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D】

A.精神的火炬B.情感的集中表达C.消除文化的差异重要载体D.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D】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7.2009年10月16日晚8时,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在山东省济南奥体中心隆重举行,开幕式上“泰山”拔地而起、“黄河”磅礴入海、“孔子”圣洁降生,还有极富山东特色的风筝、皮影„„充分说明中华文化()【A】

①历经沧桑、饱受磨难 ②异彩纷呈、灿烂辉煌 ③历久弥新、影响深远 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在法国文化年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会见法国总统希拉克时,就国家之间关系又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这对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意义。回答8—10题。

8.通过上述材料说明了

()【A】

A.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仍有深刻影响 B.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C.传统思想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对传统思想要全部保留和吸收

9.温家宝总理就国家之间关系引用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说明 A.文化继承,就是要原封不动地继承

()【B】

B.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做到推陈出新 C.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古至今是一成不变的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0.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的“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B】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D】

①中国的长城 ②九寨沟自然风景区 ③埃及的金字塔 ④司马迁的《史记》 A.①②③

13.“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于2009年10月8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为期4个月。在此期间,将向比利时和欧洲广大民众全面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和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中比、中欧文化关系深入发展

(1)“向欧洲民众展示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说明中华文化以怎样的特点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14.近年来,在国际化大潮的影响和部分商家的炒作下,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洋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则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为此,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洋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针对这种现象,九年级某班同学以“有必要抵制洋节吗?”为主题,准备组织一次辩论会。

(1)假定你是正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2)假定你是反方的主辩手,你方的观点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陈述你的理由。

【答案】(1)正方观点:“抵制洋节”。理由: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其力量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抵制洋节有利于传承本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不同决定的。抛弃自己的传统,一味过洋节不值得提倡。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抵制洋节有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2)反方观点:“引进洋节”。①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②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共同繁荣世界文化。引进洋节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繁荣世界文化。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引进洋节,有利于我们汲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发展、创新本民族的文化。

15.材料:2009年3月5日中国新闻网报道:2月26日,2009年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事务局会议在扬州召开。扬州市文化局、宗教局应邀派人参会,并就第五次论坛的主题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洽谈。会议达成共识:与会代表游览了瘦西湖、大明寺,参观了鉴真学院、崔致远纪念馆,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旨在推动中日韩三国民间文化交流。

(1)举办2009年中日韩文化交流论坛事务局会议对于我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什么作用?

【答案】它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还向世界展示了亚洲各国和谐相处的新形象,在增进中国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谈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答案】①对待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共同创造出来的,我们要继承,并且在新时代发扬光大。②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16.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2009年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温总理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古代的出版人给我们留下了8万卷典籍,举世罕见。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⑴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除了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⑵我国古代的出版人能给我们留下8万卷典籍,与中国古代的两项重大发明有很大关系。请你说出这两项发明。

温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⑶温总理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请你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⑷请你列举两条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

⑸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读书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⑴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兼容了华夏文明和众多的外来文明,而且自身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等等。

⑵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⑶(1)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

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3)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⑷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丰富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⑸国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鼓励出版精品书籍,降低图书出版成本;学校图书馆应定期向学生开放;鼓励社会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优惠向学生开放。

17、作为2008~2009澳大利亚“中华年”的开幕演出“相约中国节——2008墨尔本春节文艺晚会”,2月10日精彩上演。2月的墨尔本正值盛夏,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在演出场地墨尔本著名的维多利亚艺术中心,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剧场内外被装点得一派节日气象。百福图赠送仪式、百名儿童大拜年,演出在大红“福”字、吉祥拜年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民歌组唱、杂技表演、胡琴演奏、京剧演唱,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胡琴《红军哥哥回来了》、京剧《红灯记》选段、软功《双人滚杯》等。作为晚会的压轴演出,由200多位华人歌唱演员组成的澳洲大地合唱团表演了大合唱《歌唱祖国》,唱出了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气概与风采。

⑴你能说出上述材料中的中华文化都有哪些吗?

答:百福图、民歌组唱、杂技表演、胡琴演奏、京剧演唱、软功等。

⑵为什么“相约中国节”红火墨尔本?

答: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长河映照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回荡着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刻印着中华文明的独特的文化记忆。中华文化具有无穷魅力。

18、在十七大召开前,真正体现民意、反映民声的央视国际网评天下论坛发布《给总书记捎句心里话》。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这样写到:希望党和政府能更加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京剧、诗词、书画等),尤其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应该形成一股新的“民族文化热”。因为现在好多青少年学生“哈日”“哈韩”“哈欧美”(好像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不如几分钟的英文说唱有魅力),他们除了说汉语、写汉字外,身上已经丝毫没有中华民族的任何特色了!

⑴读完上述材料后,你有何感受?

答: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⑵你准备为保护民族文化作出怎样的贡献?

答:积极宣传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努力学习和吸收世界优

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增强民族自尊心,以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⑶请你为保护民族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如:在各学校开设书法课、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等。

19、材料一: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材料二:今年5月4日,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发表讲话表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是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⑴请你谈谈对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主题的认识。

⑵“五四”运动中前辈们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⑶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⑴“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有利于加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使中华文化得以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⑶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确面对外来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下载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2017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专题一远离校园暴力降快乐成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12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扩大两岸交流 促进祖国统一 【重点导航】 首届海峡论坛、首届“重庆·台湾周”开幕式、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岸直航 【时政背景材料】 1、迄今两岸......

    时政专题一 预防校园暴力 增强自我保护

    时政专题 一远离侵害健康成长 ——增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命题猜想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 ①未成年人各方面都还......

    2014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一

    2014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热点专题一 消除雾霾保护环境 美丽中国 从健康呼吸开始 一、【中考重磅热点】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在环保部通报的春节期......

    2010年中考政治时政专题复习1[精选]

    2010年中考时政专题:“双百”人物评选 榜样人物学习【时政背景材料】 1.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

    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5篇

    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发布时间:2014/4/15 16:55:00 责任编辑:静默草堂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13:0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6: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

    学而思网校 www.xiexiebang.com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六: 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 一、热点材料 1、3月29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

    2013年中考时政十八大复习专题一

    2013年中考时政复习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科学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一)时政背景:2012年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

    2011年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教案7

    专题七 雷锋传人 时代楷模 热点时空:2010年10月11日,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市基层干部群众、在京国有企业职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