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1

时间:2019-05-14 21:1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1》。

第一篇: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1

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姚 安 县 农 业 局

二OO五年九月

规划编制负责人:庄 勇(姚安县农业局局长)

李得安(姚安县农业局副局长)

杨家俊(姚安县农业局副局长)

规 划 主 编 :曹家明(姚安县农业局种植业股股长)

资料数据提供 :周家武(姚安县农业局农机股股长)

罗 芳(姚安县农业局农经站)

任兆丽(姚安县农业局农经站)

注:

1、2005年数据为预计数

2、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中数据为县农 经站统计数

附:

1、姚安县农业生产“十五”完成情况

2、姚安县农业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表

开拓创新的“十五”计划即将过去,改革创新的“十一五”即将到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州农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经全县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农业生产已完成或即将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并确立了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大产业,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变化,以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继续成为“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的新形势下,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合理地做好农业发展规划,对我县在新世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十五”农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将农业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投入。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农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农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到2004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农业总产值5.90亿元,比上年增长5%,财政自收收入3277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1970元,比上年增长9.9%。预计2005年可实现现价生产总值10.21亿元,比“九五”

末的2000年增长62%,农业总产值6.13亿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36%,财政自收收入将达到3004万元,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69元,比“九五”末的2000年增长37%。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4年,在粮食种植进一步调减4220亩的基础上,粮食总产仍达到7326.5万千克。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87千克,预计2005年,粮食衷情产量可达7195万千克,同时,优质稻等一批优质品种比例逐步增加,品质进一步得到改善。

——烤烟生产继续执行“双控”政策。种植面积4.7万亩,单产达139千克,总产658.3万千克,总产值达到7570万元。2005年种植面积预计将达5万亩,单产进一步稳定,质量大幅度提高,均价提高,总产值预计可达成1亿元以上。

——油料生产取得重大突破。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2.83万亩,优质油菜达2.78万亩,总产470.7万千克。预计2005年优质油菜种植面积达3.27万亩,总产可达600万千克以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吃油水平。

——蚕桑作为重点产业。建成了800绪缫丝生产线,实现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体系,通过县委、政府和全县人均的共识——进一步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2004年桑园面积达1.66万亩,投产0.9197万亩,蚕茧产量328.7吨,农民售茧收入493.05万元,生产生丝32吨,实现销售收入520万元。通过加大新栽桑工作力度,2005年桑园面积达到2.2万亩,预计产茧450吨,农民售茧收入达675万元。

——蔬菜生产全面发展。2004年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其中外销蔬菜达2.5万亩,实现产值8400万元。在传统产品莲藕、山药、百合面积稳定增长的同时,面向市场培植了大蒜产业,年种植达到6700亩,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各级干部群众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无公害生产力度,同时积极寻找市场,蔬菜“订单”生产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供、销的局面逐渐形成。预计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品种进一步精细化、优化,种植面积可达4.6万元,产值可达8800万元,同时以烟田套种为主的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将向精细品种,特菜品种发展,产值、效益进一步提高。

——农机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05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88万瓦特,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31万瓦特,增0.54%;农机拥有量达到5774台,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576台,增11.1%;农业机械总产值达到3484万元,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378万元,增12.2%。机耕面积9.4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0.31万亩,增3.4%;机耙面积6.1万亩,较“九五”末减少2.9万亩,减31.8%;机械收割农作物面积0.45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减少0.17万亩,减27.4%;农机排灌5.5万亩,较“九五”末的2000年增加2.9万亩,增111.5%;农机运输量1975.2万吨/公里,较“九五”末的2000年减少87.8万吨/公里,减4.2%。

在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2004年粮经比例达64:36,预计2005年可达63:37,-5-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回顾农业发展,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县委总结多年经济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化对县情的认识,将大农业的发展置于全县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将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置于全县实现富民强县的根本途径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农业,加强农业。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税费改革,对农村实行多给、少取、放活的方针,让农民休养生息,增加农业投入,全县相继建成了红梅水库水利工程,完善了以洋派水库为中心的引蓄排灌网络以及完成了下口坝水库、洋派水库的除险加固,彻底解决了姚安地处滇中干旱区农业生产长期受干旱制约和姚安坝子夏秋水患的局面。

二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始终将科技兴农作为“十五”期间农业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一大批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运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科技队伍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三是不失时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全县各级干部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认识高度一致,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面对烤烟“双控”政策不是坐等观望,而是及时围绕农业确立了五大产业,建基地,牵龙头的发展战略,顺应市场走势变化,着力发展“订单农业”、“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广大干部、群众市场意识、商品意识、效益意识进一步增强,确保了新形势下,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的实现。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我县农业生产前进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粮食单产连年提高,但农民增收缓慢,县、乡财政困难;二是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农产品卖难突出;三是农业产业群单一,规模小,龙头脆弱,产业链短,档次不高,市场不宽;四是解放思想力度不够。这些困难和问题,务必要引起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农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有利条件

1、机遇与挑战

规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二十一世纪又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和生物科学的世纪;中国已加入WTO;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些都将给我们实施规划提供难得的机遇。但结构调整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而这一轮结构调整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施的“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调整不同,已不单纯是多种、养点什么和少种、养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随着结构调整在全国的蓬勃展开,农产品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市场将成为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宰力量。这些又将给我们提出新的挑战。

2、结构调整将培植的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1)、蚕桑产业:我国是世界茧丝绸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

国,原料茧和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我国加入WTO后丝绸出口的能力大增。

从国内市场看,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国内市场对丝织品的消费量将逐年增加,目前发展蚕桑生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同时蚕桑生产又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从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已成趋势。

(2)、蔬菜产业:蔬菜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消费品,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我省由于其独特的气候优势,外销和出口蔬菜占有较大优势,外销量居全国第五位,而且我省蔬菜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优势。尤其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受高温和台风影响,蔬菜生产受到制约,大部分需依赖外省调入。

(3)、莲藕、山药、百合(包括中药材)传统特色产品:莲藕、山药、百合、大蒜一直是我县传统特色品种,市场一直较好,到“十一五”末规划发展2.0万亩的规模较为适应,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山药、百合两个品种,同时依托彝药业适度发展中药材的可能性也很大。莲藕生产应控制在0.8万亩 以内,立足点要放在提高单产和质量,优良品种的搭配,实现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延长销售时间。

(4)、优质稻产业:随着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向相对过剩的转变,劣质粮滞销,优质水稻则供不应求,我省也是优质稻米大量从省外、国外涌入。我县推广的优质稻“滇粳优5号”等一批优质稻米已达到优质米标准,而且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到规划期末发展到8.0万亩,龙头企业姚安信达米业有限公司年

产2.5万吨的“姚州”牌优质米市场空间更加广阔。

3、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历届县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深化对县情和时代发展潮流的认识和正确分析,始终把大农业的发展置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希望来认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4、勤劳的姚安农民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高。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高,投入意识强,力度大,使我县农业生产能顺利发展。

(二)、不利因素和发展困难

我县的农业生产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发展困难。

1、优质农产品生产发展缓慢,档次不高,产品市场竟争力不强;

2、农产品(特别是劣质的农产品)相对过剩,市场的约束力较大,农产品卖难,价格不高仍然较突出;

3、农业产业群单一,规模小,市场不宽;

4、缺乏强有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效益低下。

三、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9-

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题,抓住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着力实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我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特色产业培植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整合要素达均衡,统筹城乡共发展”。始终坚持“四条基本方针”。一是始终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始终坚持把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三是始终坚持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来抓;四是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的对外开放摆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

(三)发展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等外向型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步伐。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品牌打造力度,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行政执法,保护和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培养壮大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四)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在规划期内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生产体系;健全和壮大县、乡、村、组农业服务网络;建立起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连接农户和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培植优质粮、优质烤烟、蚕桑、畜牧、蔬菜五大产业,使之在结构调整增加财政收入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规划指标

在“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发展速度达到10%,“十一五”末达到16.43亿元;农业总产值年递增5%,“十一五”末达到7.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十一五”末达到2641元。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2.6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2.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4元。

(1)到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3万亩,主攻单产,总产稳定在7300万千克以上,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商品粮县向优质粮食县的转变;着力提高复种指数,力争粮经比例达到50:50。

优质稻种植面积2005年7.0万亩,占水稻种植计划8.5万亩的85.4%,生产优质稻谷3900千克,2010年种植达到8.0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100%,生产“姚州”牌优质米 2.5万吨,产值达10000万元。到2020年稳定在8.0万亩。

(2)烤烟种植规划期间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单产逐步提高由2005年的138千克提高到2010年的150千克,生产以提高质量为主,提高均价,总产值由2005年的8744万元提高2010年的12000万元以上。

(3)蚕桑生产规划前三年以加大新植桑园为重点,后两年以低产桑园改造为重点,提高单产,稳步发展丰产桑园,2005年桑园发展到2.2万亩,到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投产桑园面积达3.0万亩,平均亩产茧量达到40千克,总产1200吨,2020年投产桑园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蚕茧总产2800吨,蚕桑产业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

(4)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面积2005年达到2.0万亩,到2010年达到3.0万亩,总产量5400万千克,总产值4860万元。到2020年达到5.0万亩,产值达9025万元。

(5)山药、莲藕、魔芋、百合、大蒜等特色产品种植2005年达到1.5万亩,到2010年种植面积达 1.7 万亩,总产量2500 万千克,实现产值3000万元。到2020年稳定在1.7万亩。

(6)优质油菜种植面积2005年达3.2万亩,到2010年达 4.45 万亩,总产量877万千克,总产值达到2631万元。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达944万千克,产值达2832万元。

(7)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总动力年均发展速度3%,到2010年达到6984万瓦特,到2020年达到8513万瓦特;大中型拖拉机年均发展速度10%,到2010年达到878台,到2020年达到1727台;小型拖拉机年均发展速度6%,到2010年达到726台,到2020年达到1183台;农田耕作机械年均发展速度15%,到2010年达到1587台,到2020年达到4929台;联合收割机年均发展速度20%,到2010年达到22台,到2020年达到89台;农业排灌机械年发展速度10%,到2010年达到1760台、件,到2020年达到3800台、件;农产品加工机械年均发展速度5%,到2010年达到2094台,到2020年达到3411台;脱粒机械年均发展速度10%,到2010年达到674台,到2020年达到1455台;机耕面积年发展速度2%,到2010年达到10.36万亩,到2020年达到11.44万亩;机耙面积年均发展速度7%,到2010年达到 8.68万亩,到2020年达到12.85万亩;机械收割面积年均发展速度20%,到2010年达到7868亩,到2020年达到20408亩;农产品加工量年均发展速度5%,到2010年达到12.57万吨,到2020年达到16.89万吨;农业机械经营总收入年均发展速度3%,到2010年达到3269万元,到2020年达到4393万元;农机从业人数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3478人,到2020年达到5665人。

四、发展重点和重点建设项目

规划期间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多给少取的农业强身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大规模组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农业支撑

体系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

(一)、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五大产业,抓好粮、桑、菜产业发展

1、优质稻产业:优质稻种植面积2005年7.0万亩,占水稻种植计划8.5万亩的85.4%,生产优质稻谷3900千克,2010年种植达到8.0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100%,生产“姚州”牌优质米 2.5万吨,产值达10000万元。到2020年稳定在8.0万亩。

2、蚕桑产业:蚕桑生产规划前三年以加大新植桑园为重点,后两年以低产桑园改造为重点,提高单产,稳步发展丰产桑园,2005年桑园发展到2.2万亩,到2010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投产桑园面积达3.0万亩,平均亩产茧量达到40千克,总产11200吨,2020年投产桑园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蚕茧总产2800吨,蚕桑产业总产值达到4200万元。

3、无公害蔬菜产业:无公害商品蔬菜种植面积2005年达到2.0万亩,到2010年达到3.0万亩,总产量5400万千克,总产值4860万元。到2020年达到5.0万亩,产值达9025万元。

(二)、重点建设项目

1、在胡家屯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集交易、农产品信息反馈系统、贮运等功能于一体,计划争取建设总投资870万元。

2、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蚕桑基地建设:计划在九个基地乡,依托农业综合开发蚕桑基地项目和以工代赈桑水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到2010年累计新栽桑2.0万亩,改造现有低产桑园1.8万亩,计划争取总投资

5064.4万元,使投产桑园面积达到4.0万亩,平均亩产茧由2005年的23公斤提高到2010年的40公斤;

——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以姚安坝子,弥兴坝子和官屯坝子为主,依托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基地建设项目,计划争取总投资760万元,到2010年优质粮油基地达12.5万亩,年产优质稻3500万千克,年产优质油菜600万公斤;

——以蜻蛉、包粮屯为主继续建设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16455亩,计划争取总投资10027.72万元,到2010年优质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达到3万亩,产值达6000万元;

——以官屯、弥兴、太平、适中为主,争取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7万亩,计划争取总投资653.5万元;

——以前场、左门为主,争取建设高山反季蔬菜生产基地1.2万亩,计划争取总投资870万元。

——建设微型冷库: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计划争取投资25.5万元,在相应的乡镇建设120立方米的微型冷库三座,以达到推广示范作用,引导个体投资建设.3、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良种繁育体系:规划期间在弥兴镇、官屯乡的坝区及蜻蛉、白龙寺村委会建设0.5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中型粮食种子加工中心,实现种子精选率达100%,包衣率达80%,标牌统供率达98%以上;计划争取总投资560万元。

——加大大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计划“十一五”期间争取投资110万元,加大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大马力轮式拖拉机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农机服务水平。

——乡(镇)农业体系建设,计划争取总投资370万元,完善12个农科站和12个农机站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立足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加快建立以农业部门为主体,覆盖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经营大户的农业综合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手段先进、制度规范、队伍健全,集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健全全县农产品供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和农业适用技术等信息采集系统,力争使我县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相对滞后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监测与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农村经济综合监测及管理。加快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人才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综合监测管理队伍。

计划争取总投资280万元。

——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快制定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包装、贮运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设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健全农业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现有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高效、快速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以及重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诊断监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建设农业环境监测网点。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是在蔬菜、肉类、土特产品等农产品集中产区,改、扩建一批区域性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及配送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水平。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建设。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加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提高重点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信息网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撑。

——加强成人教育体系建设,拓宽成人培训领域,把县农机学校和县农广校建成成人技术培训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培训学校,计划争取投资182万元。

五、对策措施

(一)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稳定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对于我县这样一个主要依靠大农业来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县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尤其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尊重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要认真贯彻《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切实保护好耕地,促进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采取转让、转包、入股、互换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企业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要认真落实税费改革的各项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粮食生产在稳定的同时,要着重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要将粮食生产从过去追求数量增长切实转变到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占有率的轨道上来。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历史机遇,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为结构调整服务。第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牧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要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各界相结

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财政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在继续支持农业生产环节的同时,加大对产前的种子供应、市场信息服务,产后的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支持,加大对小城镇、农村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方筹集发展农业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加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重点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解放思想,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而结构调整又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只有迈过这个坎,我县的经济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才能在新一轮农业结构大调整中占有先机。因此,各级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那种怕冒风险,求稳慢进跟着走的传统思想习惯的影响,就能树立起大胆想、大胆试、大胆闯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

要抓住省委提出的“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结构,开拓市场,搞活流通”的契机,结合姚安农业实际,按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将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开拓市场,积极调整

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上来。

要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鼓励大批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商积极投入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营造我县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和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要结合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发展规划,建立起各类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使农民享受到快捷的市场信息,同时让农民在市场交易中提高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意识,从而做到合理调整种植品种结构,提高科技水平。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要着力加强信息交流硬件设施建设,建立起政府权威性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将结构调整的手段转移到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的轨道上来,切实为农民做好服务。

(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对接的最有效方式,对蛉腾丝业有限公司、信达米业有限公司、蛉河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菖河生态蜜蜂园等一批带动面广、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要积极扶持,同时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利用群体优势,培育我县农产品市场,要加强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建立大批流通中介

组织,成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培育大批农民经纪人队伍,鼓励农民通过入股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各种协会、研究会参与市场流通。

(五)把科技进步摆在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调整农业科技的方向和重点,在重视提高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从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为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服务,从资源消耗型技术开发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开发为主。以培育优质、高产、专用和适销对路的动植物新品种为重点,大力开发优质农牧业新品种。加强对农业产后加工、贮藏、保鲜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重点,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力度。技术推广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鼓励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及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转变为农业科技和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继续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农业广播学校、农机技术培训学校,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做好农村科技普及工作,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实现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农业科技必须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建设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和蚕桑新品种示范区 其任务是建成未来蔬菜、蚕桑发展方向的试验示范基地,高效、高新科技示范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蔬菜专业化育苗和蚕桑穗条供应基地以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

2、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

3、增加投入,建立起电波入户、电话咨询、网上指导、多媒体专家决策系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科技服务。

4、加强农业科技人员的教育体系建设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和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生产资料统一供应、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规范运行

行为,保障其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

(七)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切实加强对耕地、草山草坡和水资源的保护,严格控制污染。大力组织实施“沃土工程”,增加秸秆还田面积,多利用有机肥,有的地方可采取轮作或种植豆科等养地作物,切实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污染。继续开展农村能源建设。

(八)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稳步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农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促进农机化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机械,抓好种子精选、包衣等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快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不断建立健全农机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机化法规建设,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完善农机化标准体系,强化农机试验产品质量监督和农机监理工作,不断创新机制,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

(九)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放心”产品,按照“面向市场、制定标准、质量监控、注重品牌”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从源头抓起,生产绿色、环保、无污染、安全的农业产品,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必须紧跟市场时尚,执行绿色标准,从事农产品生产。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坚持“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先进技术与传统农艺、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全面启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从生产资料供应、生产中的每一环节,到生产后的分级、加工、包装、储运,都要建立一套严格的标准规范,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要把创立农业品牌与农业标准化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开展

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工作,抓好现有品牌的规模化营运,培育农业知名品牌,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扩大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多打出一批名牌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农产品产销效益。

(十)大力推进依法治农

依法治农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效果。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公正执法和严格执法。继续抓好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农业普法工作,努力实现由提高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系统各项事业依法治理,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十一)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农业和农村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头绪很多,不仅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而且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深入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帮民富,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善于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用民主法制的办法推动农村工作,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和服务疏导上来,突出抓好农村政策的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继续搞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

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文明新村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确保农民安居乐业。

“十一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依靠广大农民的创造精神,全面开创“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曲靖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6-2010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面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依据《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此规划。

一、发展成就和环境条件

(1)“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发展成就。“十五”期间是全市农业发展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为加快全市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5年市内生产总值为402亿元,较2000年增88.7%,年递增13.5%;其中: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39亿元,较2000年增长54%,年递增9%;其中种植业、渔业产值达55.5亿元,较2000年增长54.4%,年递增率达9.1%。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粮油总产创历史记录。“十五”末累计产粮976.46万吨,较“九五”增长4.9%,平均年递增0.9%;平均单产274.3公斤,平均增长3%,年递增率为0.6%;其中: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02万吨,增长4.8%,创历史新高,全市农民人均有粮393公斤。“十五”累计油料总产32.69万吨,较“九五”增长80%,年递增12.5%。其中:2005年油料总产8.16万吨,增长42.2%。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市粮经比由78.5:21.5提高到2005的59:41,粮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水果产量15.8万吨,增长192%;蚕茧产量7640吨,增长46.7%;蔬菜80万亩,产量111.84万吨,分别增长70%、增长87%;水产品产量29700吨,产值2.52亿元,分别增长39.2%、93.5%。

——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78元,增长42%,平均年递增7.3%。

——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市主要推广了9项重大农业科技推广措施,选育出曲辰系列、靖单系列、宣黄单系列等玉米新品种9个,靖粳系列、合靖系列等水稻新品种10个、靖麦系列小麦新品种2个,引进和选育农作物新品种21个,获农业科技成果奖50项,其中:省厅级30项、市级20项。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由“九五”末的70%提高到85%。农业科技培训上,全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5103人,辐射带动5万多户农户;培训绿色证书人员12.17万人,提前五年实现每10户农民有一名持有绿色证书的致富能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市固定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124个,所有制涵盖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合作、联营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其中非公经济企业占90%。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有6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2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市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共带动75万余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占总农户的60%。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明显提高。全市累计申报了4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4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1个有机食品认证。获无公害农产品 2 基地认定证书的有45个、23个产品已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1个有机食品获日本AFAS认证证书。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农业机械总值达88463.8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77101.6万瓦特。拥有拖拉机29939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2492台, 机动脱粒机12551台;农用排灌机械8433台;联合收获机44台,机动割晒机173台。年机耕面积89万亩,机耙面积73万亩,机播面积4万亩,机收面积6万亩,机电排灌面积43万亩,机械加工农产品437.69万吨,农机运输91928万吨公里。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成效明显。加强承包土地管理,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农村税务改革,取消农业税、除烤烟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三提五统等,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审计监督和财务公开;指导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十一五”是我市农业发展重要机遇期

①政策环境: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央出台“两减免四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意义重大;三是全市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创新了发展思路,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载体;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有利于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发挥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提供有利保证;五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初步具备,为全市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六是全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在项目配套、税收优惠、流动资金贷款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 3 经营发展,为全市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三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产品商品率提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四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名特优新优势农产品的竞争;五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竞争,加快外向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③社会环境:一是广大农民的产业结构调整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增强,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强;三是全社会已形成关心、支持、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科技环境:一是全市拥有综合素质较强的科研队伍,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了保障;二是农科推广体系逐步健全,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四是一大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全面 4 协调可持续发展。

(2)发展目标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五年我市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农业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到2010年,种植业、渔业总产值达74亿元,年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其中:粮油种子27亿元、薯类17亿元、茧丝绸5亿元、蔬菜水产花卉22亿元、水果3亿元。全市粮食播种710万亩,粮食总产达210万吨。其中:水稻80万亩,总产36.7万吨;玉米210万亩,产量81万吨;马铃薯220万亩,产鲜薯330万吨;油料70万亩,产量10万吨;蔬菜100万亩(含复种),产量200万吨,产值18亿元(商品蔬菜基地50万亩,产量120万吨);水产品产量3.2万吨,实现渔业产值3亿元;花卉:鲜切花0.3万亩,盆花30万盆,药用花卉15万亩,实现产值1亿元;桑园20万亩,年产鲜茧1.6万吨;水果30万亩,产量11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263900万瓦特,拖拉机45000台,农机作业收入9.2亿元。

——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有明显提高。在农业排灌上,农田栽种作物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0%以上,旱地水浇作物灌溉保证率达到40%;在科技覆盖率上,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在结构调整上,有45%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作物,实现粮经比例的合理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较大发展。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以上、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0个以上、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00个;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提高,5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全市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8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的60%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劳务产业基本形成。全市户均转移输出一名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突破140万人,年均新增6万人;年均培训20万人;农民转移就业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总收入突破110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加100元,到2010年达到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以上。

三、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

按照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明显的农产品,使之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显著提高我市农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种子粮油产业

宣威、会泽、富源、罗平、马龙等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旱粮为主,条件好的地方搞好玉米制种、繁种;坝区主要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和玉米、水稻制种、繁种。

1、优质水稻布局。2010年,全市优质稻发展到60万亩以上,占水稻的75%以上,产量达到29万吨,产值6亿元。以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重点,建成3个生产规模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陆良15万亩、麒麟11万亩、沾益10万亩。中部的陆良、麒麟、沾益坝区以优质粳稻为主;南部的师宗、罗平、富源的部分低热河谷区以发展优质杂交水稻为主。陆良、麒麟、沾益三县(区)为优质水稻良种繁种区。

2、优质专用饲料玉米布局。2010年,全市种植优质专用饲料玉米180万亩,占玉米的85%以上,产量达73万吨,产值10亿元。以北部的宣威、6 会泽,沾益、南部的富源、罗平、马龙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优质专用饲料玉米为主,建成4个种植规模25万亩以上的基地县。其中:宣威60万亩、会泽25万亩、富源25万亩、罗平25万亩。会泽、宣威、陆良、罗平、麒麟为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区。

3、优质“双低”油菜。到2010年双低油菜种植达到60万亩以上,占油料的85%以上,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2.7亿元。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油菜籽芥酸酸、硫苷含量达标率在95%以上,深加工比例达70%以上。把曲靖建成全省最大的植物食用油生产基地。

4、优质杂粮。到2010年优质啤酒饲料大麦种植达到50万亩以上,占大麦的85%以上;产量达到8万吨,产值1.3亿元。建成三个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啤酒大麦基地县,其中沾益15万亩、马龙13万亩、宣威12万亩;优质豆类以麒麟、陆良、宣威、富源、师宗为主;优质小杂粮(荞麦)以会泽、马龙、沾益为主。

——薯类产业

2010年,全市优质马铃薯种植190万亩,占马铃薯的90%(其中:大春薯160万亩,秋冬薯30万亩);产鲜薯300万吨,产值15亿元;加工型马铃薯淀粉含量达到17%以上;平均单产1580公斤/亩;商品率达到60%以上。大春马铃薯以宣威、会泽、富源、沾益、马龙为主,发展加工型马铃薯;秋冬马铃薯以陆良、宣威、师宗、富源、会泽部分条件较好的坝区、低热河谷槽区为主,发展菜用型马铃薯。种植魔芋15万亩,总产鲜芋30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特色魔芋以富源为重点,面积达10万亩以上,带动宣威、罗平、会泽、沾益发展。

——茧丝绸产业

2010年,全市桑园达20万亩,年产鲜茧1600万公斤,蚕茧农业产值达3.2亿元。充分利用“东蚕西移”的机遇,通过结构调整、机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提升茧丝质量和蚕桑产业的竞争力。在陆良、麒麟、沾益、师宗四县(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

——蔬菜水产花卉产业

1、蔬菜。到2010年商品蔬菜(含水生蔬菜)50万亩(不含复种),蔬菜产量160万吨,产值16亿元。规模化生产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商品率达85%以上。坚持无公害发展方向,重点组织实施好“5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好10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以宣威、师宗、马龙、沾益为重点);5万亩浅水藕生产基地等三个基地建设。蔬菜生产以中部的麒麟、陆良、沾益,南部的师宗,北部的宣威为重点,其中把麒麟、陆良建成三个规模上10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县(其中:陆良浅水藕基地3.5万亩、麒麟浅水藕基地1.5万亩)。

2、食用菌。2010年,建成生产规模达15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双抱蘑菇、珍稀、反季节食用菌栽培,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和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食用菌生产以马龙、陆良、宣威、师宗为重点,其中:马龙65万平方米、陆良35万平方米、师宗30万平方米、宣威20万平方米。

3、优质生姜。2010年,种植生姜18万亩,总产30万吨,产值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提纯小黄姜品种品质,以小黄姜的开发和低硫姜的生产加工为重点,抓好脱毒姜种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强与省农科院生 8 物所的合作,采用生姜组培,解决姜瘟病及病毒病的防治难题。主要布局在罗平、师宗、富源、宣威、会泽,重点以罗平小黄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4、渔业发展。2010年,水产品产量3.2万吨,产值3.2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0%,渔民人均收入7000元。加强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和水产品种苗基地建设;执行国家渔业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渔业保护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促进渔业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和开发渔业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加快无公害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水产品品质的提高。重点以麒麟、陆良、沾益坝子池塘养殖为主,发展库区养殖、江河特色鱼类养殖和扶持山区、半山区稻田养鱼。

6、鲜切花、盆花及药用花卉。鲜切花、盆花以麒麟、沾益为主,发展出口创汇型高档鲜切花品种和盆花品种;药用花卉以沾益、马龙、会泽为主,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农民增收快的新型药用花卉品种。

——水果产业

到2010年,水果种植35万亩,产量达15万吨,优质果品率提高到70%,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东盟为市场,建立一批温带早熟特色水果为主的无公害生产出口基地,加快品种改良,提高采后加工保鲜、分级包装水平,改造一批老林果基地,新建一批优质水果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推进水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质梨和鲜食桃,布局在会泽、陆良、麒麟、师宗;优质早熟苹果布局在陆良、沾益、麒麟等县(区);石榴、猕猴桃布局在会泽。

四、主要发展措施

9(1)明确职责,发挥优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全市农业部门肩负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机)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认真抓好“万元增收”计划的落实,切实帮助基层制定和完善经济发展目标、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科技作用的发挥,基础建设是保证。主要围绕400万亩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节约灌溉水,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坝区以治旱治涝为主,积极开展田间沟渠整治和中低产田改造;山区以治旱治坡为主,突出坡改梯、平整土地,加深耕作层,培肥地力。加大新型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大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实施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和渔业行政执法体系完善,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保护防疫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水平。

(3)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提高粮食品质和优质粮所占的比重,做优做强粮食作物。主要抓好四大粮食作物生产:一是 10 玉米优质化生产,走优质专用加工饲料玉米区域化和流通市场化的路子;二是水稻以发展优质粳稻为重点,扩大杂交优质稻种植;三是马铃薯以发展加工型和菜用型脱毒薯为重点的区域化种植;四是大麦以优质啤饲大麦为发展重点。把粮食生产、转化、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化开发和整体建设,特别是与发展畜牧业和其它产业结合起来,把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统一的原则,做大做强马铃薯、蔬菜水产、蚕桑、油菜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和培育魔芋、生姜、万寿菊、花卉、水果、食用菌等新兴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建设“双六”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扩大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措施来抓,大力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冬大豆、油菜等特色作物和冬闲田养殖。

(5)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1、加快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引进和选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实现农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一次。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力争把曲靖建设成为引领云南良种发展的龙头,西南重要的杂交玉米制种、繁种基地和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2、加速良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一是调整农业研发推广的方向 11 与重点。重点在配方施肥、土壤耕作层保护、培肥地力、节水灌溉、播种质量、密度及作物中耕管理、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研究、农机化示范工程和植物保护工程、水生动物保护工程上加大研究与开发力度。二是以优良品种和节本增效配套技术推广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和应用。三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继续实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及现代农业远程教育工程。五是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建设项目,完善设施建设,提高基层的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加强蚕桑、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开发力度,提高品质和效益。一是对新建桑园、果园要采取高标准、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栽培管理方法;二是加大中低产蚕园、果园改造速度,不断增强竞争能力;三是不断完善和推广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总体生产水平。

4、开展好特色水产品的引进开发、土著鱼研究开发、稻田养鱼、精养高产养等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提高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1、强化标准化生产。按照24个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严格实施,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相关的质量认证和产品安全标识制度。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检测手段,突出抓好对农药、兽药、渔药残留和饲料的安全卫生监测,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以省级检测中心为依托,由市县组成,到2010年建成1个市级、9个县级、50个基地(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

3、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15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后,实现农产品产量提高10—15%,优质率达到90%以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20—30%。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率分别达到30%、5%和0.5%。

(7)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

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按层次规划市场类别,围绕名特优商品基地建设,发展专业批发市场,以综合性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网络。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建立“绿色通道”,确保农产品货畅其流。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网络科技资源,解决目前农业部门在产前、产中服务多而产后服务少的被动局面,做到 “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8)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

一是要抓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二是要提高耕地利用率;三是要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四是要抓好田间灌溉节水;五是要增施有机肥料,科学施用化肥;六是要科学合理使用良种;七是要加强农村沼气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实施生态富民工程。

(9)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不断创新农机发展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全市六大主导农业产业 13 发展,加大农机研究推广力度,把重点放在主要农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上来;加大对购买农业机械的投入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加大农机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作业水平,使农机使用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力度,维护农机作业秩序,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10)抓住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带动功能。加大对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双六”工程建设,实现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做好做亮。围绕农业五大主导产业,选出几个有市场占有率、有影响、有前景的品牌进行培养,促进品牌向名牌、省内名牌、国内外名牌转化。从科技支撑、市场、政策等环节着力推进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产品的绿色和安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引导、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11)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展壮大劳务产业

我市劳务产业发展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劳务经济已经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一是要抓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宣传教育,使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成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的自觉愿望和行动;二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依托培训基地多渠道培训 14 农村劳动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不同层次的用工需求,做到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三是建立劳务基地,壮大劳务产业队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门路和渠道;四是大力培育农村劳务中介组织。以劳动就业服务组织为主渠道,每个县(市)区再培育发展1-2个社会力量兴办、信誉程度较高的民营中介组织,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需要;五是做好维权服务。这是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稳得住、能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各职能部门在转移输出前要简化手续,搞好培训。转移后,要跟踪服务,协调各方解决农民工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发挥政府驻外机构的作用,把他们逐步建成农民工之家,还要采取政策支持的办法,组织在职干部带队搞好农民工管理服务。

(12)宣传贯彻党的农村政策,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提高土地承包纠纷调处能力。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二是改革农村统计报表体系,建立农村经济情况统计调查台帐。以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为基础,推动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农村经济审计监督。三是以农村财务“双代管电算化”试点和全面推广为契机,全面建立农村信息网络。四是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要求,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农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五是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长效机制。六是继续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严厉打击制 15 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产品、农资产品和农机产品市场安全。

“十一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眼光,牢牢地把握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发展机遇,正确运用有利条件和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化解不利因素,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三篇: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年,既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关键发展期。因此,做好我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总结“十一五”成效,发挥优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是“十二五”时期我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署,为我省“十二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坚持走具有龙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放活方针,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通过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小城镇牵动”四大重点战略,建设“十五项重点工程”,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三个加强、四个提高”等“八大重点任务及目标”,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十一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7个指导“三农” 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2个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先后实施了“两免、四补、三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的惠农强农政策,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粗略预计,2010年,全省“四补”资金将达到126亿元,中央补助我省农业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110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1.8倍,农民人均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合计1300元。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豆、粳稻产量居全国第一,玉米、鲜奶产量也跃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林产品生产基地、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1、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年均增长13.7%,占全省经济总量的12.7%。农、林、牧、渔比重由2005年的55.5:5.2:35.6:2.1调整为2010年的54.8:5.0:38:2.2;畜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发展到6100万亩,实物生产总量达到2750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74.8%和83.3%;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到10550个,比2005年增长6.8倍,绿色食品认证数量、种植面积和产业经济总量继续位列全国之首。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1200亿元,牵动基地面积8600万亩,带动农户270万户,分别比2005年增长118.2%、53.6%和58.8%。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26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996 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36.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3736.3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5.48万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成为全国粮食总产第二个超千亿斤省份;粮食商品率达到8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肉、奶、蛋分别达到195.8万吨、552.5万吨、105.3万吨,水产品产量40万吨,成为全国饲养奶牛第一大省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

3、农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农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2元,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年均增长14%;转移农村劳动力52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6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9.6%和176%;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8平方米,农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2005年下降7.1个百分点。

4、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明显,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2010年,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及大学41所,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粮食作物标准化率达到90%,比2005年增加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9.5%,比“十五”末期增长了5个百分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农技推广、农机服务、防灾减灾、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5、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完成通村公路9.2万公里,通畅率达到99.3%;改造泥草房78.2万户,6410万平方米;农村有线电视广入户率达到56.8%,比200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育覆盖65%的学生群体;县(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8.8%;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民主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推进,农村和谐程度显著提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仍很突出,也是“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急待破解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不高。2010年,全省种植业增加产值占农业比重高达53.6%,实现“主辅换位”任务仍很艰巨。区域性产业结构雷同,“大而全,小而全”特征明显,区域特色优势不突出。肉类、乳品、粮食等行业和产品生产在空间分布均匀化,集中度下降。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60%,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增值幅度小。

2、农业基础设施亟待加强。农业靠天吃饭的落后状况仍未从根本上转变,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一系列挑战。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29.1%,低于全国40%的水平;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地表水调控能力只有12%;大马力农机问题不足,机械不配套,与全程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水土流失面积达13.45万平方公里,耕地质量逐年下降;有180万公顷草原存在着沙化、碱化和退化现象;松嫩平原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土保持林仍不完善。

3、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亟待深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城乡管理体制、经营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 务体系、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够健全。

4、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水、电、路、能、教、医、文、保、就等九方面民生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吸纳和转移人口能力不强。

5、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亟待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供给总量明显不足,服务领域不宽,服务产品不优。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6、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亟待完善。农业种养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落后,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放大、频率加快,实施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慢,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技能差,就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存在大量季节性和隐性失业人口,遏制了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11—2015年,是我省推进具有龙江特色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一)国内外形势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呈缓慢恢复性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总体上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时期,在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拉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需求结构得到调整,内需拉动经济较快增长,为“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经济氛围。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新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但随着我国农业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城乡经济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二)我省形势

有利方面因素,我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除继续得到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外,我省还将得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多个重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我省农业自身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大生态、大农田、大农机、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边贸等发展优势,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农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正面临新的难得机遇。不利的因素,我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重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资金投入不足与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农民收入不稳与缩小城乡差别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十二五”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新农村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关系为着力点,坚持“工业支持农 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发展以“六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深入实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战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松嫩、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开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整体素质和物质装备水平,把我省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遵循原则

1、抢抓机遇,全面发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发展战略上研究新思路,在配套改革上推出新举措,在发展速度上实现新提高。

2、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结构调整与环境容量的关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和保护并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循环发展。

3、依靠科技,科学发展。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4、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区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产前、产中、产后”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民主、民权、民生” 和谐均等,确保利益关系良性互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

5、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林权制度、金融保险制度、支农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制度及民主管理制度改革,努力探索与现代化大农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增强发展活力。

6、多元投入,快速发展。努力争取国家基础设施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三)重点战略

1、实施粮食及食品安全战略。把保证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作为战略出发点,以“发挥优势、夯实基础、扩充总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优势粮食产业和绿色有机食品产业。

2、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战略。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粮兴牧、保林兴渔、保粮扩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大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速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战略重组扩张,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3、实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重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一体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实施农村小城镇牵动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承载农村人口、享受公共服务”为目标,发挥小城镇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互动。选择农村人口多、基础条件好、特色产业强的建制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优势产业,加快公共事业发展,加速城镇综合改革,增强城镇载体功能和吸纳农村人口能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聚居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集中区和农村公共服务集中区,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及发展目标

以深入实施“四大重点战略”为统领,以推进“十五项重点工程”建设为支撑,深化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健全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完成和实现“一个创新、四个提高、三个加强”等“八大建设任务及目标”【“一个创新”即制度体制创新;“四个提高”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提高物质装备水平、提高支撑服务能力”;“三个加强”即“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到“十二五”期末,把我省农业建设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产业发达、功能多样、机制灵活的现代农业,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将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健康繁荣、农民生活宽裕、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 粮食产业、优质畜产品产业、林业产业、水产业、绿色特色产业等五大产业,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粮食和食品安全战略基地。到201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1744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

1、优先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按照“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全国最大的5000万亩粳稻、5500万亩非转基因大豆、6000万亩工业用玉米、强筋小麦和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5500万吨(1100亿斤)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发展优质畜牧业。以建设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畜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畜牧业。大力实施“千万吨奶和五千万头生猪”建设规划,突出比较优势强、产业牵动力大的“两牛一猪”生产,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提高专业化养殖生产水平,推进规模、清洁、健康养殖,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奶牛生产基地、具有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肉、蛋类产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年奶牛存栏、黄牛出栏、生猪饲养量达到350万头、380万头和5500万头。

3、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坚持“生态主导、保护优先和合理开发”的方针,以林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生态系统功能。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退耕还林、平原绿化和湿地保护等工程。大力发展林区接续替代产业,建立促进林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和珍贵树种繁育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省有林地 面积达到2150万公顷,森林蓄积达到17.5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3%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平均林地生产率由78.6立方米/公顷提高到81.6立方米/公顷。

4、规模发展特色水产业。发挥我省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自然优势,以及鱼类种质资源库丰富的区域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和界江、界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在冷水资源丰富水域,大力发展大白鱼、鲟鳇鱼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名贵特产鱼类品种集约化养殖,培植建设全国知名的淡水养殖主产区和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带。到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万吨;放养水面发展到800万亩,占全省宜渔资源的81.5%,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400万亩。

5、突出发展绿特色产业。把绿色(有机)食品、特色产品开发的重心放在总量扩张、精深加工、提高质量、开拓市场和强化监管上,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养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精心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到2015年,绿色(有机)食品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7000万亩,原料产量达到3600万吨。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700万亩,比2010年增加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100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蓝莓、食用菌、果蔬、蚕蜂、野生动物、毛皮动物等内生动力强的新兴产业和特色种养业,发展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集群”发展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 整体素质

把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实现“原字号”产品不出省,就地加工增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以绿色食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500亿元。参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400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1、打造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规模大、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提升乳品、肉类、玉米、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及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化发展。到2015年,省级重点扶持1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20户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市、县重点扶持70户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骨干龙头企业。

2、建设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工需求,优化农产品基地布局,大力培植发展大型专用的加工企业原料生产基地,推进基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高标准建设原料“第一车间”。到2015年,基地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00%,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90%。

3、做大做强品牌。以“增强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同行业、同产品的品牌整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快推进品牌、标识、产品标准、包装、价格和销售“六统一”,进一步培育、整合品牌,把“五常”、“北大荒”、“寒地黑土”、“完达山”、“飞鹤”、“九三”、“摇篮”、“龙 丹”等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叫响全国、推向世界,打造一批具有龙江特色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我省绿色食品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绿色、有机食品,用绿色品牌,提升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境内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农产品开发基地,加强对俄、对韩农业合作战略升级,积极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

4、理顺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分工协作、利益均沾、风险共担、联动发展”的上下游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和产品、中介用资金和技术等要素,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三)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努力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把农业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加快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信息化、生态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1、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防洪除涝、抗旱兴利、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快推进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建成一批大江大河及主要支流控制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阁山、花园水库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大力推进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应急抗旱水源建设和牧区水利工程建设。以三江平原为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 治理,加强水污染严重河湖和生态脆弱河流综合治理与修复。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基地。大力推进田间工程建设和国土整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坡耕地等水土流失治理,建设机耕路及防护林。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入户率和到田率,鼓励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到2015年,新增灌溉面积30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00平方公里,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4000万亩。

2、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工程建设,加快引进和应用先进实用、高科技机械,积极推广大马力、高性能、节能环保和复式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机械大户,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强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应用现代农机化新技术,配套建设机耕路,提高作业标准。以先进适用、市场急需的新型农机装备为重点,加快项目开发建设,逐步形成适合省情、产业集中度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新格局。到2015年,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2.5%以上。养殖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奶牛养殖全部实现机械化榨奶。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农机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达到30%以上。

3、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发挥科技优势,建立和完善种养业和林业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育种产业体系,建设农林牧良种大省。重点建设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国家级创新中心和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各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和管护措施等先 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完善我省种养业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到2015年,农业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6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

4、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工程建设。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省”为目标,加快骨干项目建设。在完成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集检疫、防疫、控制、反应与应急为一体的动防体系,有效降低畜牧业的生产风险。

5、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保护黑土资源,以有机培肥为基础,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加大耕地、水、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循环农业示范点,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和防治化肥、农药、农膜、废水等点源、面源污染,推进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农田防护林和平原绿化工程建设,建设林业生态屏障。加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水源和扎龙等重要湿地保护,调节生态平衡。各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由198处增加到220处,面积由620万公顷增加到69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5%。实施退牧还草和人工种草,加快沙化、碱化和退化草场治理。到2015年,全省林地保有量达到2327万公顷,草原植被盖度达到90%以上,沙化草原植被得到全面恢复。

6、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快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省级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构建业务一体化、数据一体化、服务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的农业信息网络,实现种养业生 产、农产品加工和粮食流通信息化。逐步实现加速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到2015年,以网络设施为载体的农村信息网延伸到村,覆盖率达到100%。通过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三化工程”建设,使我省农业装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加快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

1、健全公共服务机构。全面加强农技推广、检疫体系、病虫害防治、气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服务组织,完善服务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重点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站、植物保护、灾情监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力争完备省、市、县、乡四级体系。分区域建立和完善气候灾害、病虫害和生物灾害、水文水资源防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增强预警、预报功能,为粮食增产提供服务。

2、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大标准规程制定和推广力度,重点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网络,建立起覆盖面广、内容科学、操作性强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开展农业投入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使用禁用药物和化学物质行为。进一步健全田间档案记录和计算机数据资料库,以垦区优质农产品标准为依 据,以规范化数字档案为基础,以信息网络为纽带,以专题网站为载体,逐步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3、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全面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采购基地。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使我省成为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的优质农产品、食品批发集散地,构建大经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完善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购销服务网络。加强与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的合作,建设标准期货粳稻、大豆交割库,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运用期货机制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粮食内外贸相结合的新体制和粮食进出口新机制,争取省级粮食出口经营权和产地直接出口权。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和大企业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规范生产资料保障供给市场秩序,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4、完善粮食仓储、交通运输能力设施。在粳稻、玉米、大豆主产区选择一批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粮食外运量大、基础设施较为完备、能够发挥节点功能的粮食企业,扩建仓容及增加符合粮食流通“四散化”运输的配套设施设备。发展适合大农户的粮食仓储物流模式和技术,积极支持“粮食银行”等新型粮食仓储流通业态发展。到2015年全省新建仓容 143亿斤。同时,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能力建设,满足农产品外运的需求。

(五)扎实推进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突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在全国粮食和食品战略安全中的 重要地位,设立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1、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土地整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运营农村土地有形市场。把农机化作为加快土地流转的重要突破口,鼓励和支持以种植大户、各类合作社、龙头企业、场县共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集体为载体,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和支持各类工商企业投资于非农民承包土地,建设大农场、大种植园、大养殖场等现代农业企业。

2、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设立农村金融机构门槛,成立资金互助组织。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微小型金融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逐步形成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开展农业开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探索建立增加农业中长期信贷资金投入机制,增加中长期信贷资金投放。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公司和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的范围。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发行农业生态环保债券,培育发展农业生态资本市场。积极开展低碳农业试点,探索建立碳汇农业和虚拟水交易市场。

3、创新农村行政、财政、集体产权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坚持和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创新和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体系。在对农民种粮普惠制补贴的基础上,争取国家对我省优质粳稻和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增加补贴,并提高其最低收购价。开展建立粮食安全基金试点。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整合使用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加大对水利工程、农机工程、生态工程、科技工程等补贴力度。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稳定渔民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建立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4、创新经营组织形式。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认真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的政策,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 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扶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股龙头企业和参与举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万个以上,40%以上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中来。其中,新建蔬菜专业合作社500个以上,蔬菜合作社基本覆盖专业村和专业乡镇。

(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努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切实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农民就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产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5平方米。

1、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增收。围绕市场需求,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稳步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积极开拓农村外部劳动力转移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农民工进城务工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

2、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镇村布局,加强基础建设,改变农村面貌。突出抓好一批中心镇、中心村的规划和建设,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引导乡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推动电 网向生产田间延伸。推进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2.84万千瓦,基本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小水电代燃料问题。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支持农村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小水电、风能等新能源,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农村泥草房、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等改造工程,引导农民建设新型节能住宅。实行以奖促治,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沼气、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力争全省50%的中心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

3、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民工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农村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制定《2011—202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农村灾害救助能力,推进农村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七)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落实政府投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发展质量和活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以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骨干农民和村干部为重点,推进农民培训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培养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2、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补偿机制,扩大农民受益面。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重点支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室建设,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卫生监督机构等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

3、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民体育健身等文化惠民工程,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八)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共建,提高场乡、林乡、企乡、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社会共建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发挥国有农场、国有林场、矿区、油区、大型龙头企业的优势,合作共建,增强属地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促进城乡发展共建。坚持以“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旅游景区、口岸、交通枢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集镇、乡村为依托,抓紧制定合作共建规划。要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五个一体化”,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在规划、投入、税收、教育、管理、医疗、户籍等方面制定统一的政策,实现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共建。

2、促进优势产业共建。坚持以发展“优势产业、特色经济”为支撑,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特点、功能定位和自然条件,推进场乡、林乡、矿乡、企乡、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度,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共同兴办生产要素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充分发挥垦区、油区、矿区、林区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打造一批带动能力较大、辐射力较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推进场县合作共建,不断扩大共建范围和领域,加快把农垦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周边农村,增强国有农场在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3、促进基础设施共建。统筹推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以国有农场、林场、矿区、龙头企业所在城镇为重点,科学定位,注重生态,合作共建城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功能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的高水平小城镇。选择 集中连片、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垦区设立市镇,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小城镇的集聚效应,鼓励和支持垦区、林区、矿区、旅游景区、园区,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大镇”、“交通枢纽重镇”、“旅游名镇”、“文化名镇”,率先实现城镇化,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促进社会事业共建。坚持以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为目标,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管理、医疗、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民生工程,率先推进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和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5、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消除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财税、土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城镇住房、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建立向上争取、财政投入、政策扶持、自身筹集、招商引资和企业与个人投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协调互动机制,在统筹规划、实施进程、利益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改革。

五、“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工程

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目标,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生态环境项目、民生项目等五方面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省政府印发的《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新增170亿斤-240亿斤。重点建设六大工程。

1、水利化工程。完成三江平原14处提水灌区,建设实现灌溉面积1306万亩;建设松嫩平原尼尔基水库下游灌区,新增水田灌溉面积90万亩;同时新建花园、阁山水库和引讷三个水源工程。全省实现新增旱田灌溉面积2500万亩。

2、农机化工程。重点组建大型农机合作社1400个,配备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解决深松耕暄,建设“土壤水库”,提高作业标准等问题。

3、水稻大棚育秧工程。建设水稻育秧大棚38万栋,满足2400万亩水稻育秧需求。

4、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粳稻、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创新平台建设。

5、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5110万亩,完成土地整理项目330万亩。

6、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基层农技推广站、农机服务、植物保护、旱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耕地质量监测、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完善我省农业服务体系。

(二)重点水利工程

按照构建综合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城乡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的要求,重点建设四类工程。

1、防洪除涝工程。建设松干、嫩干和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伊春等城市防洪工程,加快实施三江平原和松 嫩平原大中型涝区治理工程;建设国境界河堤防和黑瞎子岛防洪、排水工程;建设胖头泡蓄滞洪区工程和林海水库、阁山水库等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大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2、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推进建成林海水库、阁山水库、花园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亚布力水库等水源工程和塔林西水库、三间房水库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3、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海林市、东宁县、伊春市宁安市的7个乡镇的9座农村电气化县水电站工程;建设海林市红旗水电站、东宁县罗家店、宁安市七孔桥、孙吴县大石门等13座小水电以电代燃料工程。

4、国境界河国土防护工程。建设中俄界河塌岸严重河段国土防护工程建设,完成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三)设施农业工程

按照提高技术集成创新能力的要求,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在全省建立五类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技术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主产区建集约型现代农业园区20个。

2、设施及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在齐齐哈尔、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等大中城市市郊建设设施与观光型现代农业园区10个。

3、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在全省建设蓝莓、果菜以及食用菌等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园区10个。

4、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牡丹江和大兴安岭等地建设生态旅游型现代园区4个。

5、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在黑河、鹤岗和绥芬河等地的口岸县(市)建设外向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6个,充分利用 我省外贸口岸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对外农产品出口,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经贸交流,开拓国际市场。

(四)特色产业工程

加大力度继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1、蓝莓产业。在大小兴安岭蓝莓资源分布广、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以野生蓝莓保护开发为主,建设野生管护区100万亩、集约化抚育区20万亩、种苗繁育基地0.8万亩,人工种植基地5.5万亩。实施高中低端消费市场共同开发培育,开发花色苷等生物医用保健食品,调整产品结构,集中打造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省蓝莓产业产值达到108亿元。

2、甜菜及亚麻产业。在齐齐哈尔、哈尔滨、佳木斯、绥化等9个地市的12个重点糖料生产县建设甜菜生产基地面积5.3万公顷,其中良种育繁基地建设0.8万公顷。在兰西、北安及农垦九三分局农场建立10个亚麻生产基地、5个亚麻种子繁育基地。亚麻基地播种面积稳定在13.3—16.7万公顷。

3、食用菌及白瓜籽产业。在伊春、大兴安岭、大中城市郊区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黑木耳、滑子蘑等食用菌生产;在桦南发展白瓜籽生产基地面积13.3万公顷。

4、特色畜禽产业。以杜蒙、饶河、海林、伊春、爱辉等山区半山区县市为重点,发展狐、貉、蜂、鹿、兔、犬、山鸡等各具特色的养殖基地。

5、名优特水产品产业。在渔业资源丰富的市县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重点扩大大白鱼、鲟鳇鱼、河蟹等我省名优特水产品种的养殖规模。

7、蔬菜产业。突出优质和特色,强化设施蔬菜生产,加大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 机蔬菜,建设城郊型、出口型、外销型、特色型蔬菜生产基地。到2015年,全省蔬菜总产达到2000万吨;常年地产蔬菜自给率提高到85%,旺季自给有余,淡季自给率达到65%;年外销量达到300万吨,其中出口量达到100万吨;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500元以上。

(五)奶业振兴工程

实施《黑龙江省千万吨奶发展规划》,满足乳制品企业年加工鲜奶能力1800万吨的需求,成为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大省和优质奶源生产基地。以世行贷款奶源基地项目为牵动,围绕飞鹤、雀巢、完达山、伊利、蒙牛、光明、红星、龙丹等乳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以哈尔滨、绥化所辖县(市)为主的中部奶牛主产区,以大庆、齐齐哈尔所辖和绥化部分县(市)为主的西部奶牛生产带,以佳木斯、牡丹江、鸡西部分县(市)和农场为主的东部奶牛开发带。利用五年时间,全省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黑河、鸡西、双鸭山等地新建千头奶牛示范场150处,存栏奶牛500头园区500个,存栏奶牛300头的奶牛小区1000个,发展奶牛养殖30头以上的大户2万户。

(六)农产品精深加工工程

1、粮食深加工。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粮食加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粮食加工综合利用率,优化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培育并形成一批粮食加工产业群,打造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产地(产品)品牌。到2015年,粮食加工能力达到4300万吨,加工能力占粮食产能的78.2%;预计加工量3400万吨,占粮食产能的62%。其中,玉米加工能力达到1400万吨,大豆加工能力达到700万吨,水稻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

2、畜产品及水产品深加工。重点建设生猪、肉牛、肉鸡、大鹅深加工基地,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和直接食用的各类熟肉精制品,综合利用畜禽内脏及毛、骨、血资源,开发生物制品。重点建设大宗鲜活水产品的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冷冻包装食品、旅游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综合利用产品。

(七)黑土地保护工程

全省现有黑土资源(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总面积1517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22万公顷。通过单项技术创新与技术组装集成相结合,实施“藏粮于土”战略,遏制土壤退化和恢复黑土土壤质量。重点建设黑土培肥工程。通过耕地有机培肥,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综合综合治理低平易涝、盐碱、酸化等易发生灾害土壤。

(八)种子工程

加快种养业和林业种子工程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发挥科技优势,建设农畜良种大省。推进种业加工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重点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品种改良中心和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加强农作物良繁基地、畜禽良种、林木种苗和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的种源保证。重点建设7方面:

1、种子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力建设。建设农作物基因保护中心及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提高种子资源占有水平,为提高种子育种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区域品种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品种创新区域试验中心,建设和完善国家级粳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甜 菜、亚麻等品种改良中心。

3、良繁基地建设。重点建设股份制原良种扩繁基地;建省级标准化试验站、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分中心、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

4、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奶牛DHI工程,尽快形成我省荷斯坦奶牛育种体系;重点引进优质奶(肉)用种公牛、胚胎、冻精,引进优质种猪和种羊。

5、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良种繁育场建设。重点建设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和鹅良种繁育场60个,建设肉牛、生猪和肉羊人工授精站点500个。

6、林木种苗工程。重点建设和完善种苗基地159处,建设种子库10处,建立质量监测站44处,种苗质量检验检测网点13个地市。

7、饲料草种子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5处牧草种子基地、种子田0.5万公顷,逐步满足全省草原建设需要。

(九)农村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十二五”的重点建设任务。需着力加强5个方面:

1、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工程。重点在全省农村、垦区、林区开展棚户区、泥草房改造建设。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

3、农村能源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工程。

4、农村公路工程。以通乡通村路工程为主,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实现城乡间、地区间、省际间的交通通达。

5、水库移民工程。重点建设大中型水库移民村水、电、路、气、科技文化、农业基础设施等后扶项目,改善移民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

(十)农村社会事业工程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程。完成全省广播电视网络项目,建设一批基层公益性的开放式体育健身场馆和设施。

2、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会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工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3、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

(十一)农业防灾减灾工程

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重点建设农业植物保护、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水文监测预测等工程。

(十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以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防护建设为重点,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等措施,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建设防护林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重点建设龙江森工、大兴安岭两大集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防护林工程。重点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工程。规划重点建设防护林1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1万公顷,封山育林2万公顷,基本建成区域防护林体系。同时,加强农防林更新改造工程建设。

3、退耕还林工程。争取将1994年以前开垦的25度以上坡耕地和1994年后开垦的林地及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

4、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新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7个,31 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5个,湿地保护小区22个。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管理、退耕(养、牧)还湿(泽、滩)、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有计划地恢复重要湿地,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

(十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健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强社会化服务设施和手段建设,强化社会化服务功能的支持作用。

1、生物预警工程建设。在全省农业重点县建设生物预警监测站36处。对生物灾害通过开发利用生物防治进行有效的控制或减轻危害。

2、农业监测检测体系建设。建设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和13个地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分中心。

3、畜牧疾控预防体系建设。建设完善13个市级畜禽疾病检测中心,56个县级畜牧防疫站,645个乡级畜牧综合服务站,3000个村级兽医服务室;新建6个省际间和11个省内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进一步加强兽药和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搞好全省6个省级监测站、7个市级监测站建设,增强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督保障能力。

4、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农垦建三江分局、伊春林区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建设松花江、嫩江流域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设省雨情监测系统和全省闪电定位系统,提高全省暴雨、冰雹、火险等灾害的天气预警能力和干旱、洪涝、沙化、湿地、牧草长势、森林火险等生态监测水平及评估能力。

5、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以农业信息网为主体建设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在省级网络中心和省级7个局域网、32 地市13个局域网、县市108个局域网和乡镇1000个终端的基础上,初步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省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十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按照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快科研基础研究攻关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先进技术推广普及,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标准作业和高效可持续发展。

1、农业基础和前沿领域的科研设施建设。依托省农科院、农机研究院、东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院校,建设寒带植物基因中心、机械工程创新中心、乳品科学研究实验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分子标记、组织培养、基因和生物工程实验室、智能化控制等尖端科研手段的武装,强化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突出应用技术研究,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研究。

2、成果转化建设。加速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培育和制造适应我省农业发展的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加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的力度,加快应用进程,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和质量。

3、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育。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培育简捷、安全、生态的实用技术,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与技术。

4、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继续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十五)小城镇建设工程

以产业为支撑,依托地理和资源优势,建设和发展一批有

条件的城关镇、重点乡镇和特色小镇,形成布局合理、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工业、商业、边贸、旅游、文化、科技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工业大镇”、“商贸重镇”、“旅游强镇”、“文化名镇”,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5万人口以上规模小城镇75个,3万-5万人口规模小城镇50个,容纳人口1100万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

“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强化发展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成立领导组织,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步骤和措施,做出明确周密的安排,增强工作推进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抓好试点示范,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加大规划内容及重点项目实施的宣传工作,形成发展共识,使落实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宽开放领域。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领域实行对外开放,鼓励和引导销区、外商到我省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扩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出品,扩大国际市场销售份额。加强国际市场信息研究和信息服务;健全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和监管机制,保障全省农业安全。健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划的外商经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准入制度,建立外资并购

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

(三)多元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金的作用,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形成多元化投资、多渠道筹资的农业投入机制。大力争取国家投资。重点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新增1000万亩粳稻基地项目、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工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千万吨奶、五千万头猪等专项规划,深化前期,努力争取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证“三个大幅度”农业资金投入;健全农业补贴制度,逐步提高奖励资金向农业基础建设投入的比重。加强金融机构与农业和农村的合作,拓展支农领域,保障农业资金需求;加大利用国内外各种金融组织贷款力度;完善“一事一议”和“筹资筹劳”制度,调动农民和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农业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所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制定吸引人才优惠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鼓励稳定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深入农业科研开发、推广领域,加快新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任用,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制度,完善高级专家参与区域重大决策咨询或重大项目咨询制度。

(五)推进基层民主,维护农村稳定

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在农民专业合

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组织的覆盖面。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行“村民参与、村官承诺”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监督管理,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增加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快农村法制建设。

(六)强化监测评估,完善推进机制。把规划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计划中,保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目标的实现。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交流情况、实地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点指标落实情况的动态监测,定期总结工作。建立规划中期评估机制,适应经济运行环境的发展变化,跟踪分析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完善规划内容。各地也要按照《规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本地各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管理。

第四篇:“十一五”古镇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十一五”古镇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业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开拓市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科技农业,努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10年底全镇农业经营总面积30000亩,农业总产值3.1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万元,比去年增加8.6%。到镇外、异地经营农业面积1万亩,纯收入0.55亿元。

我镇正处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正确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力度,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做到“抓全局,稳政策,重创新”,十一五期间我镇农业和农村形势总体较好,在农业、农村工作等方面做出较好成绩。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古镇镇作为广东省十大农业现代示范区之一,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古镇党委、政府也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达到较高的水平,农业布局和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以花卉苗木为龙头,水产养殖、绿色无公害蔬菜为辅的格局。根据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总要求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古镇农业着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坚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培育农业龙头产业,开拓农产品流通市场,以花卉苗木产业为重点,打造全方位,结构优化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同时科学规划古镇农用地,发挥“园区经济”和“会展经济”两大效应,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综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发展农业园区经济,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打造中国南方苗木基地。

首先根据 “高标准建成若干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总体目标。我镇在近几年规划当中,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全面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产品结构,使农业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花卉苗木为龙头、优质水产养殖为辅的效益农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销售市场之一。其次科学规划古镇四大片绿地,其中以古镇 2 南部的乔木假植基地和北部的南方绿博园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使古镇形成两个专业化、标准化集种植交易、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综合园区。园区经济成为我镇农业发展的又一创举。其中乔木假植基地是我镇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苗木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镇政府引导苗木种植户向一场一品的专业化道路发展,并积极推进乡土树种和苗木新品种的引进,把乔木假植基地打造成品种全、规格齐、价格合理的苗木集散地和销售中心。同时,政府加大力度对乔木基地基础设施改造的投入,例如农耕区修建、农路建设、灌溉水利工程等,使园区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和最优效果。另外,我镇另一个苗木产业园区--南方绿博园的建设也逐步完善,短短三年,投入超1亿元的占地1万多亩的南方绿博园倍受关注。一个以高产高值苗木集散地同时融入花卉、荫生植物、水产养殖、观赏鱼等绿色产业组合的综合性园区更是大大促进了我镇农业发展,为我镇未来绿色产业做强做大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发挥农业展会的会展效应,推动我镇绿化苗木产业的升级发展。

(一)作为两届绿博会的主会场,南方绿博园向世人展示了缤纷万象的绿色魅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在绿博会的会展效应辐射下,古镇花卉苗木业已经从过去个别农户的小打小闹的零星种植,到如今“公司+基地+农户”的集中大面积经营,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花卉苗木生产专业户达到 3 1400户,超过50亩的花木场也达到310个。

南方绿博园会展经济效果突出,辐射力强,以古神公路50公里的绿色纽带为资源支撑,向方圆500公里地区辐射,带动江门、开平、阳江、肇庆、福建、广西及周边地区超100万亩的发展,中山花木以5300多公顷的种植面积、超10亿元的年产值,使古镇成为中国南方最具规模的花卉苗木、园林绿化专业生产销售基地之一,还远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园区已吸引来自国外、中国南方周边省份以及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的知名企业进场投资经营,包括广东维生园艺(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西班牙菲利普橄榄园等大型公司;其中“国际奇石盆景园”吸纳了19个国家和地区的奇石盆景协会入园进驻。

(二)南方绿博园通过搞好一次会展理顺一次农业发展思路,开拓一个专业性市场。08年通过举办“第七届省、港、澳、台盆景艺术展”培育了中山的盆景市场,09年通过举办“第九届中国锦鲤大赛”促进了珠中江锦鲤种业的开发,去年通过举办“首届水族名品展”搭建起集观赏鱼交易、展示、科普教育的平台。三届展会的举办,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农业的认识,花卉苗木种植、盆景摆设、养殖观赏鱼、名龟等逐渐成为人们富裕起来的家庭消费新时尚。

(三)带动土地升值,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展会效应的辐射,绿博园及周边地区耕地大幅升值,由原来4000元/亩升到10000 多元/亩,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增加就业岗位过万个,使农村闲散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四)前来我市采购苗木的日客流量由原来的几百增加到千人;销售品种由中低档向高档发展,罗汉松、檀香、沉香、九里香、西班牙橄榄树等高档次品种形成了规模种植,各种特色新优品种也进驻开拓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苗木产业在种植技术、新品种引进等几方面的发展。

四、统筹城乡改革,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机制,确保农民增收,巩固社会和谐。

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创新发展的理念保持农村改革发展的优势,努力促进在产业升级、城乡建设、农民增收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我镇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的监督指导,倡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股份合作形式集中流转土地、整合资源和适度规模经营。

(二)完善规划农业、农村、农民增收政策,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首批建成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我镇一直重视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对农业布局和结构进行了调整,进一步细分和优化了农业示范区中心片、园艺精品市场、龙鳞蔬菜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的建设。同时,大力鼓励农户到镇外购买或承包土地发展农业,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出路问题。此外,我镇坚持“利益向下”的原则,鼓励农村发展物业,壮大集体经济。

(三)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按照省、市政府出台关于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和政府,十一五期间我镇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据统计,就2010年我镇共减轻农民负担150多万元,人均减负25元,同时,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减负政策,加大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坚决制止农村“三乱”,取消各种不合理项目,严格禁止非法负担,使农民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五、落实科技兴农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我镇现代化农业大建设。

(一)推动我镇农业信息化建设,打造农产品流通市场和销售网络。一是我镇立足原有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水平的农产品基地,并通过政府引导,行业促进推动农业信息话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企业、农户宣传农产品,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收益。二是利用我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苗木等农产品需求量大的市场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新优苗木、农产品的专业户和流通大户。三是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建设好一批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标识工作,扩大农业名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二)加快了发展高附加值农业的步伐,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出新步伐,农业素质、效益 和竞争力实现新提高。除了苗木产业,我镇还规划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例如观赏鱼、盆景、花卉等。打造以绿化苗木为主,生态农业为辐的“绿色灯都”。实现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推进我镇科技兴农的发展势头。

(三)加快发展节约型、生态型的农业旅游示范区。我镇以南方绿博园为中心充分挖掘和大力发挥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把绿博园初步建成农业生态旅游区,充分利用农业休闲观光这一优势,使农业生态旅游成为了我镇农业发展的又一特色。

六、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

我镇坚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以推动农村改革为动力,强化农村政策的落实和监管,促进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协调和谐。深化农村改革,是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生产关系,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的重要措施。一是发展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二是加快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卫生保障水平;三是加强了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巩固、提高了村组集体经济电算化管理和会计委派制工作,提高了管理人员 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古镇镇农业办公室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尉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尉氏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十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迈向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建设小康社会跨越的新阶段。因此,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展望未来美好蓝图,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制定

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对促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奋斗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推进产业化为手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到2004年底,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1.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自2001年到2004年平均递增6.1。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8.7亿元,年均递增2.9,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500元,年均增长4.5。粮食面积128.12万亩,总产达到414461吨,年均增长-0.2,油料总产63551吨,平均增长-4.6,棉花18925吨,年均增长-7.1,瓜类总产374759吨,平均增长-4.9,蔬菜总产613338吨,平均增产8.5,水果总产71468吨,平均递增20.6。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一是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县种植各类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02.01万亩,其中棉花37.7万亩,花生23.3万亩,瓜菜34万亩,果树6.5万亩。其他油菜、芝麻等5万亩。全县优质农作物面积达到113.8万亩,其中优质小麦35万亩,优质棉花23.8万亩,优质花生15.4万亩,高蛋白大豆、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8.2万亩,优质瓜菜27.1万亩,优质水果4.3万亩,优质农作物所占比重达到49.5。二是保护地栽培和高效设施农业成效显著。全县共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5000亩,平均亩效益5000元以上。发展双膜覆盖、地膜覆盖等保护地栽培近60万亩,亩产值2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面积达40万亩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我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数已达到10个,总面积6.495万亩,年产无公害农产品突破20万吨。四是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优势农作物面积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庄头、水坡、十八里、张市、永兴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西部沙区为主的10万亩地膜花生及万亩小杂果种植区,以南曹、蔡庄、朱曲、洧川等乡镇为主的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和10万亩优质玉米种植区等四大种植格局。

(二)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一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市场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县建成大中小农产品交易市场60多个,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12个,一个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乡镇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各类中介组织为纽带,以田间地头零星市场为补充的多层次、开放型农产品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为更好地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我县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尉氏农网”,开通了农业服务热线电话,并与移动公司联合开通了“尉农短信”群发系统,向县农村工作领导组成员、全县515个行政村的支书和农村经纪人发送有价值的短信。截止目前,尉氏农网日平均浏览量80余次,热线电话去年共解答咨询问题1570余个,初步形成了“尉农短信”、农民热线、网上咨询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手段,构建了我县信息服务棚架。三是鼓励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按照自助、自主、平等、自愿的原则,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保护功能。目前我县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5家,加入农户4396户,成员户均直接纯收入7012元。全县农民经纪人达320人,去年向省内外大中城市销售西瓜10.8万吨,树苗800万株,蔬菜37万吨,生猪27万头,蛋品3.8万吨,获利400万元。

(三)“五个一”工程初见成效

这两年,我们通过实施“学好一手特技,练好一张口才,建好一个站点,带动一个基地,创出一个好效益”的“五个一”工程,达到了农业科技人员到户、农业科技到田、技术要领到位的目标,有效地解决了技术棚架。截止目前,我们已在全县建服务站点54个,技术服务基地49个,面积21500亩。“五个一”工程的实施,开创了新形式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新途径,有力地推进了全县的种植业调整工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

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加快

科技创新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

(二)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要重点在粮食、棉花、花生、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上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格局。到“十一五”末耕地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农业生产总值按每年8的速度递增,力争达到49.6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按6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力争达到3350元。

1、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到“十一五”末全县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其中小麦面积85万亩,玉米面积22万亩,杂粮面积12.3万亩。

2、经济作物达到103.8万亩左右,其中棉花38万亩,花生25万亩,西瓜12万亩,蔬菜28.8万亩。

3、果树面积稳定在7.1万亩左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4、绿色食品农业面积将达到1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4,无公害农业面积达到20万亩。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主要建设以下重点项目:

1、在县城建成一个“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总投资30万元。

2、在全县17个乡镇每镇成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较为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每个合作社扶持15万元左右,共需投资260万元。

3、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会计核算中心,总投资约35万元,主要用于办公

设备的购置。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全县建立12个农产品

量安全监测网点,其中县城主要农贸市场5个,乡级农产品批发市场7个,共需资金200万元。

5、发展农村家用沼气建设2万座推广项目。2000万

6、构建农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7、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8、10万亩优质玉米示范推广项目。150万9、10万亩无公害西瓜基地。300万10、5万亩无公害大桃基地。600万11、10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00万

1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万

13、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30.8万

四、完成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

(一)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技术进步。

1、品种更新

品种是决定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今后五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广农作物新优品种,向品种要效益。小麦全部建成优质专用小麦,淘汰目前的落后品种。

2、品质创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和国际市场接轨和北京为首的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厂场挂钩”制度的实施,在我县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向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方向迈进已势在必行。“十一五”期间,我们一方面将加快建立各种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并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加快标准化进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农作物100实现无公害。

3、技术创新好范文版权所有

下大力推广一批具有明显增产增值增效的适用农作物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科技含量,增强农作物竞争力。

4、知识求新

计划进一步强化科技培训工作,加大力度培训农民科技人员。

(1)对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对全系统具有技术职称的工作人员全部轮训一次,更新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适应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2)结合农业部开展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建立农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和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二)、以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为重点,营造组织优势。

目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然是制约我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有效规避农业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组建形式上由种养大户、专业市场或运销大户牵头兴办,也可以围绕农产品加工,由龙头企业牵头兴办,并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路子,让农民真正享受农民专业经济协会的收益分配权。

2、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户、经纪人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

(三)、以建立现代营销体系为重点,构建农产品流通优势。

加入WTO后,农业生产的发展,更重要地体现在农产品流通销售方面,因此加快建设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将是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

1、集中精力建设和完善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如庄头乡歇马营综合贸易市场、张市镇大桃批发市场、大营乡花生批发市场等,并带动中小型农贸市场若干处,以市场来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搞活流通。

2、积极发展一批规范化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行业协会、商会等,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

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构,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各环节和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检验,同时加强对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建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优势。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今后五年将集中精力建设3-5个现代化集镇试点,使剩余农民进入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减少农业人口。变富余农民为富裕农民。要鼓励、扶持、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进入流通企业或周边的小城镇、城市企业务工经商,一方面增加他们自身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留在当地的农业人口的收入。

3、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业,建设农村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将一部分农民转移到流通行业中。

4、加快农村运输业的发展,当前农村客运、出租、货运市场前景看好,“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开拓农村运输业市场,运输业畅通了,农副产品流通则快,农村经济发达程度则越强。

下载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姚安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一五”规划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深圳市都市农业发展 都市农业是指城市化地区的,紧密依托城市、并服务于城市的农业。由于都市农业得益于城市相对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科技的支持,加之人才和管理上的优势,都市农业......

    永修县“十一五”(2006--2010)农业规划(精选五篇)

    永修县“十一五”(2006--2010) 农业发展规划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今后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了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编制和实施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

    农业农村经济考察报告

    为推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我们组织×个乡镇党委书记、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重点村村书记,于本月16、×日赴涿鹿、万全、崇礼三县就农业产业化、......

    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XX镇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地、县委扩大会议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

    125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凤县“十二五”农业和农村 经济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二O一O年八月 目 录 前言 一、“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回顾„„„(3) 二、“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条......

    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XX镇2009年度农业及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地、县委扩大会议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汇 报 材 料 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农业稳镇、产业兴镇、生态靓镇、旅游活镇”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