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

时间:2019-05-14 21:1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

第一篇: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

上海华图

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

省考怎么备考,奇葩的人年年有,貌似今年特别多,判断的题年年考,希望今年无奇葩。下面上海华图历数了图形推理中近年来考的比较剑走偏锋的十个题,望各位看官们遇到这些题的时候都能巧妙化解,遇难成祥。

NO 1:图形推理中位置类的“旋转”

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项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选A 【解析】观察,1图与4图长得一样,2图与5图长得一样,需要间隔观察,元素组成相同看位置,发现,第4幅图可由第1幅图顺时针旋转90°得出,同样第2图和第5图,那么第6图可由第3图顺时针旋转90°得到。观察选项,D和3图长得不一样,排除,再看3图上面的小三角,将选它顺时针旋转90°得到A选项。

【难点】观察路径:一段式中并不常见的间隔观察。NO 2:图形推理中样式类的“叠加”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项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上海华图

【答案】选C 【解析】观察,九宫格的题,先横看,叠加相减求同求异都不成规律,再考虑竖看 发现第一列的第三个图形由一图和二图叠加得到,二列验证规律,三列应用规律,得C选项。

NO 3:图形推理中数量类的“素”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上海华图

【答案】D 【解析】观察,九宫格的题,都是汉字,先横看,第一行由一个部分构成;第二行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三行由三个部分构成;选择D。

NO 4:图形推理中数量类的“拼音个数”

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 【解析】观察,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常考的结构和封闭空间都不成规律,再读一遍题,发现拼音当中的字母个数,gu、gao、geng、guang个数依次为2、3、4、5;la、lao、lang个数依次为2、3、4,选择拼音字母个数为5的,选择A。

【难点】汉字中的拼音字母个数,考察极少,想不到。NO 5:图形推理中数量类的“元素运算”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 【解析】观察,一段式,从左向右看,图形均由圆圈和正方形两种元素组成,圆的个数依次是2,3,4,3,4;正方形的个数依次是0,1,2,1,2,;发现,圆圈的个数减正方形分数都等于2。选项中圆减方等于2的只有D。注意一定是圆减方,A为迷惑项。

【难点】不同元素个数做差恒等于常数。NO 6:图形推理中数量类的“内外式” 上海华图

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项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解析】观察,九宫格的题,每个图形均由内外两部分组成,且这两个图形均有重合部分,即有交线,先横看,交线的个数依次为2,3,1;1,2,0;1,1,?发现,横看不成规律,纵看规律为2-1=1;3-2=1;1-0=1;?处应填入交线数为1,所以B选项。

NO 7:图形推理中数量类的“除法”

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项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B 【解析】观察,一段式,从左向右看,星星的个数依次是8,4,2,2,1;发现数字呈现这样的一个规律,8/4=2,4/2=2,2/2=1,则下一个是2/1=2,由此可得B选项。上海华图

NO 8:图形推理中黑白圆之“区域分割”

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项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 【解析】观察,一段式,从左向右看,5个图形均由黑圆白圆组合而成,切黑圆数量上不一致,再观察,第1个图形和第4个图形黑圆分别将白圆分割成了左右和上下两部分,再观察2,3,5图形发现白圆同样被黑圆分割成了两部分,规律是将每个图黑色圆圈相连,剩下的白色圈被分成两个部分,分析选项,A两部分,B三部分,C三部分,D一部分。选择A。

【难点】用黑圆将白圆进行了区域分割,往往想不到。NO 9:图形推理中属性类的“曲直性”

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项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选A 【解析】观察,一段式,从左向右看,没有明显规律,结合选项,发现B、C、D都含有曲线,只有A项没有,回到题干,发现,都是直线图形,不含曲线,所以,选择A选项。

【提示】有的题观察题干规律不明显,结合选项,发现选项会给有提示。NO 10:图形推理中重构类的“特殊拼合”

10.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上海华图

【答案】C 【解析】折纸盒的问题,选能折成的。由选项到题干,A项小实心三角的底边应平行于公共边,排除;B项小圆圈图案不完整排除;C项将箭头面移到小实心三角面右侧正确;D项梯形上面应为实心黑点面,排除。所以选C。

(编辑:上海华图)

第二篇:行测最新归纳的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

图形专项突破中绝大多数例题都是公考真题,命题规范,指导性明确,具有很高的价值。图形专项突破编写系统,几乎含盖图形推理全部类型的题目。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是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牢牢把握住这两大灵魂就基本把握了图形推理题目。在这两大灵魂统帅下的十大基本规律,是每个想要在公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必须系统熟练把握的。

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转动。这里以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为例子来说明图形推理的两大灵魂。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都是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最最想推荐给大家网站,极力的推荐给大家(一样的,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点击鼠标左键)。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

1.答案:B 分析:方法一,从图形旋转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题目。顺时针方向看,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

具体的说,第一行三个图形中,黑色小方框在作顺时针旋转;然后从第三列往下看,发现黑色小方框仍然在作顺时针旋转。整个观察顺序是:第一行,从左向右,到了第三个图形,从上往下;到了右下角的图形,从右往左,到了左下角,再从下往上。

如果选择逆时针方向分析,会发现黑色小方框在作逆时针旋转。最后同样得到答案B。

方法二,从图形的数量关系来分析这个题目。图中含有黑色小方框的图形是成对出现的。因此答案为B。

2.1

答案:A

1,3,5。

第二列,从上往下,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7,9,11。

第三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13,15,17。

从列的角度来考察的。分析这类题目的时候,如果从行的角度去考察,难以发现规律,不妨改变一下角度,从列的角度去考察。本题每个图形出头线段数目如下图:

分析: 第一列,从下往上,三个图形中,图形外的线段数量分别是

3.答案:D 分析: 这个题目看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如果把第一行三个小图形放在一起分析,然后把第二行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来。如果把第一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把第二列的三个图形放在一起分析,就比较容易找出答案来。整个题目的规律是:从列方向上来看,第一个图形的直线边数等于下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以前考试的题目和参考书上的练习题目大多是从行的方向来考察的,这次考题换了一个角度。根据前面几道题的特点来看,从列方向的角度来设计题目,应该是命题者的真实意图 4.2

答案:A 分析: 第一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

3,2,3。

3+2+3=8 第二行的三个图形,封闭部分的数量分别是1,3,4。1+3+4=8 按照这个规律,第三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之和应该是8。

第三行第一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3,第二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为4。

第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量应该是1。因此,答案应该是A。

5.答案:A 分析: 这个题目中,所有小图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无疑是考察图形的转动。

至于具体怎么转动,没有必要深入考察。因为该图形不是规则图形,不好选择参照物。

实际上,看旋转状曲线的运动方向,很快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第一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行,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逆时针方向转动,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行,前面的两个小图形,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分别呈顺时针方向转动,逆时针方向转动。那么,第三个小图形的旋转状曲线从外往里应该呈顺时针方向。只有答案A 符合。

通过对以上5道图形推理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其中有三道题目涉及到数量关系,两到题目涉及到图形的转动。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古今中外对数字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很少有分歧。因此,命题专家在设计题目的时候,为了避免争议,总是尽可能的用数量关系来设计题目。图形转动的一般特点是所有图形的形状都相同。当然也有的图形在转动过程中局部发生变化的。

图形推理的十大规律。图形问题花样繁多但总结历年考试真题,发现图形推理题目不过是以下十大规律的花样翻新。熟练的掌握了以下规律,考试就会得心应手。一.图形的转动(包括图形的翻转和旋转)例题1

A

B

C

D 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左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例题2

答案:C。

分析: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向下翻转一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连续向下翻转两次得到第三个图形。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例题3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旋转)转。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例题4 4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规律是含有字母B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上下翻转。含有其他字母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不做任何变动。例题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察的角度是图形的转动。阴影部分依次作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

二.图形的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例题1

三.图形的封闭(封闭图形以及图形的封闭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四.图形的叠加

五.图形的笔画数以及边角数量的关系 六.图形的形状以及种类 例题1

答案:

B 解析 :本题目考察的是图形的种类。每一行都有3种不同的图形。例题2

七.(或者求异去同)例题1

A

B

C

D 答案:A 分析:所有图形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三角形。该题目考察的角度是求同。即寻找所有图形的共同点。

八.权重问题

九.图形的拆拼组合。十.图形的重心位置。

图形推理注意事项。

1. 有时候曲线看作边,有时候不看作边。一般在国考中,边通常是指的直线边,而曲线不当作边。例如:

2007年国考真题:答案:D

分析:该题目考察角度的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行三个图形边数与第二行三个图形边数对应相加等于第三行对应三个图形的边数。本题曲线不算边。考题中,解答有的题目我们需要把曲线也看成边。这与命题专家的喜好有关。根据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在有的省考中,曲线和直线一样被 看作一条边。例如: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答案:C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组图形,图形的边数和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相等。

第二组图形,图形的边数比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多1.本题中,圆圈被看作一条边。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答案:B 分析:本题考察角度是边的关系。几个图形中,依次有1,2,3,4,5,6条边边长相等。

本题中,圆圈当作一条边。这个题目本来有难度的,但是答案选项的设置不是很好,很多考生直接选B。因为后面几个图形不就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虽然这个思路是错误的,但同样得到了答案。本题没有起到考察的作用。

2.一些图形可以当作立体图形,也可以当作平面图形。

例如:

这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立方体,也可以看作是平面图形六边形。当作平面图形看待的时候,该图形的封闭部分有3部分。该图形共有9条边。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选出和所给图形规律不同的选项。

答案:A

两种分析得到同样的答案。

分析一:上面5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2,5,1,4,3。整理一下顺序,就是1,2,3,4,5。

下面4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12,6,8,7。

显然,上面5个图形和B,C,D三个图形放在一起,这些图形的边数分别是 1,2,3,4,5,6,7,8.这个规律是很明显的。

分析二: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A的判断。如果认为A是立体图形,那么问题就变得相当简单。上面的5个图形,全部是平面图形。下面4个选项中,只有A不是平面图形。根据题目要求,要选择规律不同的图形。因此答案为A。显然,本题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把A当作立体图形的话,本题没有任何难度了。3.对九宫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察。(1)行看:

答案:A 分析:每一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目是8.(2)列看:

答案:D 分析:每列的三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边数等于后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

(3)交替看: 例题1

答案:A 分析:从第一行开始,用笔尖沿着螺旋线从外往里动,笔尖的运动方向依次是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如此交替出现。例题2 8

答案:D 分析:图形依次是由曲线,直线,曲线,直线。。。构成。(4)整体看: 例题1

答案:C 分析:所有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不止一条。例题2 9

答案:D 分析:所有图形都含有竖线。

第三篇:公务员行测-经典数字推理题型总结

经典数字推理题型总结

第1题:1,2,3,7,16(B)A66 B65 C64 D63 1的平方+2=3 2的平方+3=7 3的平方+7=16 7的平方+16=65

第2题: 0,1,3,8,21()A53 B54 C55 D56(0+1)*2+1(1+3)*2+0(3+8)*2-1(8+21)*2-2=56

第3题: 2,8,24,64(D)A88 B98 C159 D160 1X2=2 2X4=8 3X8=24 4X16=64 5X32=160 第4题:0 , 10, 24, 68,(B)A,96 B120 C194 D254 1的立方-1=0 2的立方+2=10 3的立方-3=24 4的立方+4=68 5的立方-5=120

第5题:6,15,35,77(C)A161 B162 C163 D164 6X2+3=15 15X2+5=35 35X2+7=77 77X2+9=163

第6题:(69),36,19,10,5,2 2X2+1=5 5X2+0=10 10X2+(-1)=5 19X2+(-2)=5 36X2+(-3)=69 第7题:95、88、71、61、50、()A 40 B 39 C 38 D 37

第8题:0,1/4,1/4,3/16,1/8,(B)A 1/16,B 5/64,C 1/8,D 1/4 0/2 1/4 2/8 3/16 4/32 5/64

第9题:1/2,1/9,1/28,(A)A、1/65,B、1/32 C、1/56 D、1/48 分母1的立方+1=2 2的立方+1=9 3的立方+1=28 4的立方+1=65

第10题:400,(),二倍根号5,4倍根号20 A、100 B、4 C、20 D、10

第11题:4、12、8、10,(C)A、6 B、8 C、9 D、24 4+12/2=8 12+8/2=10 8+10/2=9

第12题:7、5、3、10、1、(D)、()A、15、-4 B、20、-2 C、15、-1 D、20、0 7、3、1、(0)之差4、2、1等比,5、10、(20)之差5、10等比

第13题:2,1,2/3,1/2,(C)

A、3/4,B、1/4 C、2/5 D、5/6 2,1,2/3,1/2,(2/5)之差1/1,1/3,1/6,1/10的分母之差等差

第14题:124,3612,51020,(B)

A、7084 B、71428 C、81632 D、91836 3 5 7,2 6 10 14,4 12 20 28 答案71428 B

第15题:2,4,10,28,(C)

A、30,B、52,C、82,D、56

2X3-2=4 4X3-2=10 10X3-2=28 28X3-2=82

第16题:2,12,30,(D)A,50,B,65,C,75,D,56 1的平方+1=2 3的平方+3=12 5的平方+5=30 7的平方+7=56

第17题:16,81,256,(C)

A,500,B,441,C,625,D,1025

4的立方

9的立方

16的立方

25的立方

第18题:1,2,3,6,12,(C)

A.16 B.20 C.24 D.36

1+2=3 1+2+3=6 1+2+3+6=12 1+2+3+6+12=24 第19题:2, 4, 12, 44,(D)A.88 B.176 C.132 D.172 2, 4, 12, 44,(172)之差2, 8, 32, 128等比

第20题:1,3,6,12,(B)

A.20 B.24 C.18 D.32 1、1,52,313,174,(515)2、65,35,17,3,(1)3、23,89,43,2,(3)1,52,313,174,(515)分别观察每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

65,35,17,3,(1)

8平方加一,6平方减一,4平方加一,2平方减一,0平方加一。

23,89,43,2,(3)

取前三个数,分别提取个位和百位的相同公约数列在后面。

第四篇:2010年9月18日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

针对SO2教学的几点建议

SO2是高一化学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材对典型的元素化合物SO2的性质作了全面介绍,是帮助学生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好素材,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1、2、3、4、5、联系初中学习的CO2及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使学生把SO2纳入酸性氧化物的行例来认识。

联系氧化还原的有关规律,加强对+4价S还原性的学习与理解,对一些反应要引导学生将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以巩固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能力。联系并对比氯气的漂白性,让学生体会SO2漂白性的暂时性。

对SO2气体所造成的污染,酸雨的成因,危害与防护,引导学生透彻学习,这是化学与环境密切联系的热点之一。

SO2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气体,关于SO2气体的鉴别方法,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综合处理实验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加强对比和联系,巩固氧化还原知识,丰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内容,是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习的重点。

教学体会

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怎么和我的学生互动?我原以为师生互动就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直到前两天听了一位老师的课,我才恍然大悟:师生互动不是我想象的那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理解;不是你提出问题,找一个学生来回答就是互动。关键的是你要关注回答问题之外的其他学生在干嘛,他们是否也被你引入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或听他人的回答。不然的话看似是师生都有“动”,但真“动”起来的只有两个人,那其他人干嘛去了? 以前我的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说:“这个问题,请哪位同学来回答?”学生们一边举手一边喊:“我来,我来„„”有的同学甚至离开了座位。当我说了“×××,你来回答”时,其他同学的手依然举着,有的还大声地发表起自己的见解。如果说这就是所谓的师生互动,当然不完全正确。我现在认为师生互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分享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能倾听又怎能分享别人独特的感受呢?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表达,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当学生的领队,需要“引导”就到队前,需要“穿针引线”就插到队中,要担当好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也就是说,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佳境。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吧。

我的教学体会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备课充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

我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就跟我的学生说,我不要求你们上课的时候坐地端端正正,我喜欢你们上课的时候活跃一点,但我说的活跃并非指你们上课可以乱来,不用遵守课堂纪律,我希望课堂教育是一种有序的教育,学生可以在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所以作为老师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环境。

我刚来的时候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学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原以为肯定会喜欢年轻漂亮的,愿意和他们做朋友的老师,可是原来学生最最喜欢的还是学识渊博,讲授知识比课本丰富的老师。我才恍然大悟,一个老师年轻是一个优势,但长久的魅力仍然是你坚固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格魅力啊!做为一位年轻老师,我有的是热情,有的是活力,但是我要想成为一位具有长久魅力的新型教师,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地和自己赛跑,为自己充电,只有这样我们在学生心目中才永远是一位好老师!做好一个老师难,做个好老师更难。最后,我想给自己提几个建议

1)教师在上课铃未响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2)一旦进入课堂,就要象京剧演员一样,精神十足。3)要注意教学形式和手段的变化。

4)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

5)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书本。6)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随时准备讲给学生听。7)要经常读书,把读书所得运用到教学中去。

8)如果你犯了错,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9)课堂上讲到重点处,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集中注意力。10)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偏爱。11)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不要苛刻。12)多听听别人的课。

13)记住古人的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学习高中化学有机部分的教学体会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改变了以往系统得学习有机化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机物,而向部分学生系统得介绍有机知识。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改变了以往系统得学习有机化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机物,而向部分学生系统得介绍有机知识。对于这次改革,我又记几点体会:

1、学生初学有机化学可能遇到的问题

首先应该看一看学生是怎样学习有机化学的,他们学习有机化学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比较熟悉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式,在必修阶段学习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他们有一定的方法。作为教师来讲,在讲授这段内容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教学策略,比如可以让学生从分类的角度,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认识一个无机化合物可能具备怎样的性质。

但是到了有机化学的学习以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普遍感到非常的难,在学习方法上他们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认为有机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特别是有机化学反应要依靠死记硬背来解决,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记忆负担,觉得有机化合物的学习非常的烦、非常的杂、非常累,学习成绩上很难有提高。追究到认识方式上,学生很可能会认识到从无机到有机,突然缺少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2、“结构决定性质”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

从新的课程标准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作为有机化合物学习的一个核心思想。因为如果我们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阐述得比较清楚、在教学当中体现的比较鲜明,那学生学习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后,他再拿到一个有机化合物时就会有一定的预测功能,知道有机物可能具备怎样的结构特点,这样的结构特点可能会反映出怎样的性质,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比较轻松。

新课程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要给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给学生一种理论上的指导,同时也想让学生体会到有机化学的一个核心思想:能够由结构来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机化学学习主要是从结构上开始的,认识有机化合物要从官能团开始。哪一类的官能团里的什么化学键容易以什么样的方式断键。通过结构的讨论,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和记忆,而不是单纯地去背去记,那样是学不会有机化学的,而且也不利于进一步再去学习更深、更新的内容。

我们在介绍每一种化合物的时候,如果提前讨论了结构要求掌握的那几点,那么我们就非常容易运用这个工具来看每一类反应物总体的性质。

从结构了解结构、从结构预测化学反应,对中学生来说,很容易就学会的一个过程。开始可能不熟悉,但是很快就会进入,有了这样一个过程,有了这样一个能力,学生就可以预测或者估计一个未知结构可能发生的反应,在学习过程当中也会觉得学起来容易了。所以从结构去讨论性质是很重要、很方便的一个方法。

化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六章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卤代烃在高中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卤代烃是一类十分重要的烃的衍生物,由于其在高中化学的地位与作用长期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在历次高中课程或教材改革中,卤代烃都成为课程或教材变化的焦点。2 卤化烃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卤代烃的有关知识在历次高中课程内容调整中之所以首当其冲,主要是因为卤代烃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没有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无论是从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要求来看,还是从卤代烃内容的学科基础性来讲,卤代烃的地位与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2.1卤代烃是实现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转化的重要桥梁

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的物质转化,烃与其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不仅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的转化关系,同时也是中学生建立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衍生物与衍生物之间知识体系与网络的纽带。卤代烃是建立在烃与烃的衍生物之间一座重要桥梁,卤代烃又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重要的中间体。利用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性质,可实现烷烃、烯烃,甚至炔烃向醇、醛、羧酸的转化,如乙烯转化为乙酸的转化关系为:乙烯 溴乙烷 乙醇 乙醛 乙酸。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性质,可实现烃的衍生物中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发生变化,如乙醇转化为乙二醇的转化途径为:乙醇 乙烯 1,2—二溴乙烷 乙二醇。利用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还可以实现官能团位置发生变化,引入合成环状有机物的官能团,也可以利用卤代烃的其它性质增长碳链等,如以乙烯转化为乙二酸乙二酯的转化关系为:乙烯 1,2—二溴乙烷 乙二醇 乙二醛 乙二酸,乙二醇+乙二酸 乙二酸乙二酯。不难看出,在中学知识的范围内,许多有机物间的转化都离不开卤代烃的桥梁作用,正是这种桥梁作用,许多“不相干”的有机物之间建立了“联系”。

2.2卤代烃是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化学课程把有机化合物常分为三大块内容:烃、烃的衍生物及糖类蛋白质。无论是在高等学校的有机化学教材体系中,还是在中学化学课程体系中,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总是包括:卤代烃、醇(与醚)、酚、醛(与酮)、羧酸、酯(与油脂)等,考虑到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的关联性,在官能团上分别与醇、醛有一定关联的醚、酮等可以不作为中学化学的基本要求,也不影响中学化学中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如果没有了卤代烃就会使烃的衍生物失去了一类重要物质,特别是从组成上没有了卤代烃就等于否定了卤素原子这一官能团的存在。同时卤代烃也是有机化合物中同时能表现有机化学中两个最重要基本反应类型的少数几种物质之一,这也是卤代烃成为烃的衍生物知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因此,卤代烃不仅与醇、酚、醛、羧酸、酯等共同构成了烃的衍生物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它的性质也是其它衍生物所不能呈现的。

2.3卤代烃是理解有机物基团相互影响的重要物质

卤代烃可看成是烃分子中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产物,卤代烃分子里存在两相基团,即烃基及卤素原子。卤素原子作为卤代烃中的官能团可以使卤代烃表现出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性质,而卤代烃分子里的烃基虽然受到了卤素原子的影响,但其中的烃基仍然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某些烃性质,这一情况正是说明有机物中各基团相互影响的是有说服力的例证。如氯甲烷可以继续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氯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加聚反应等。

在中学化学中,卤代烃、苯的同系物、苯酚在向中学生呈现有机物中各基团存在相互影响的事实时,有着相类似的效果,但苯的同系物、苯酚性质往往都与苯环有关,而卤代烃的性质对有机物中的基团相互影响则更能说明力。2.4 卤代烃用途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载体

卤代烃用途与生活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有些生活案例还十分典型,比如说我们生活中的有机许多高分子材料都与卤代烃有关,甚至是由卤代烃直接或间接合成的。卤代烃对水有无污染问题、中学生爱用的改正液是否有毒问题,无氟致冷剂是否无氟问题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也只有在了解了卤代烃的用途展之后才能得到解决。另外,卤代烃常用作溶剂、农药、致冷剂、灭火剂、麻醉剂和防腐剂等,特别是被广泛用作冷冻设备和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以及用于雾化剂,聚乙烯等泡沫塑料的发泡剂等以后,大量氟氯烃在大气中留存,导致与加速了臭氧空洞的形成。这些与生活、环境联系紧密的有关卤代烃用途的素材不仅能向学生有效说明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卤代烃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要。

因此,卤代烃是一类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广泛的重要有机物,它是体现化学联系生活的十分重要载体。2.5溴乙烷水解实验是中学化学中十分典型的重要实验

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实验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有机化学实验,其典型性在于以下几方面:⑴有利于学生认识不互溶的两相之间反应的操作要法——振荡;⑵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机物中卤素的检验方法与步骤中关键点——硝酸酸化;⑶有利于使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反应方向与产物的又一种要素——溶剂;⑷有利于帮助学生见识取代反应的又一重要形式——水解反应。当然,此实验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实验方法重要性的理念也是大有裨益的。

因此,溴乙烷水解反应实验的典型性是其它化学实验所不能比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这个实验的重要性从另一个侧面强化了卤化烃在有机化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中的地位与作用。2.6卤化烃的消去反应是中学生学习消去反应概念的最佳选择

由于加聚反应属于加成反应范畴,缩聚反应、水解反应及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范畴,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消去反应与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三种最为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中学有机化学所要求的消去反应主要发生在某些卤代烃及饱和一元脂肪醇等有机物上,尽管饱和一元脂肪醇的消去反应与卤代烷烃的消去反应原理相似,但在帮助同学建立消去反应概念,理解消去反应的内涵与外延方面,卤代烃有其特殊的优势地位。如通过下面一个例子就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消去反应: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一氯甲烷 B.溴苯 C.2—甲基—2—氯—丙烷 D. 2,2—二甲基—1—氯—丙烷。醇虽然也能说明有关问题,但由于醇脱水的复杂性,说明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的效果要比卤代烃差的多。

因此,从有效建立消去反应概念的角度来看,卤代烷是比较理想的载体,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多卤代烃和不对称卤代烃消去反应的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消去反应的特点。

总之,卤代烃在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高中化学课程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卤代烃更多地作为较高要求或选修的内容出现,但卤代烃不仅是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卤代烃的性质在有机化学中的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五篇:2010年十三省公务员联考行测五大技巧

2010年十三省公务员联考行测五大技巧

4月25日,广大考生将迎来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公务员十三省联考,为了让考生们在考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华图教研中心为行测备考提供了如下考场技巧,供考生参考。

◆有舍有得

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行测试题的核心特征就是时间短,题量大,速度要求高,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舍得精神”,将“时效性”放在第一位。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不要在一道题上停留超过1分钟,遇到难题就先跳过去,先易后难,充分保证答对会做的题。

◆答题顺序

挑着自己最顺手的先做,最难啃的骨头放最后。国考标准参考时间:言语理解与表达(30分钟)、数量关系(20分钟)、判断推理(35分钟)、资料分析(25分钟),常识判断(10分钟),涂答题卡的时间已经包括在内。这只是一个参考时间,因为多数考生可能无法按时完成所有的题目,考生务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调整。

基于心理调节的要求,一般建议考生朋友将片断阅读作为考试之初稳定心态较好的题型。基于时间控制一般建议考生将常识判断放在考试的最后一部分,这样才不会在时间充裕的条件下浪费时间因为常识部分的试题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不需要过多思考。到考试最后阶段,考生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这时候做资料分析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建议考生这个时候做自己最不擅长的题型,即使没时间做,放弃了也不会很可惜。

◆填答题卡

《行测》考试中必须正确填涂答题卡,避免由于填涂不清或填涂有误而影响考试成绩。考生拿到答题卡后不要急于落笔,应认真检查答题卡有无污损、折痕、字迹不清的现象。如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请求更换。

为了快速填完答题卡,华图教研中心推荐考生做一部分(30题左右)涂一部分。做题目的时候,不要在ABCD上面划勾,可以把答案直接写在题号前面,这样更方便涂卡。

个别考生可能可以尝试这样一种方法(务必提前演练):做一题,就在这题的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面用2B铅笔轻轻点一下,最后一起填涂。

◆技巧工具

考场上一般都会发一张草稿纸,考生可以在草稿纸上和试题本上大胆做草稿,但不允许自带草稿纸。因此,如果需要的话,考生可以多打印几张准考证进入考场,其背面可以打草稿。同时,手表、直尺、量角器还有橡皮等,都是有助于答题的技巧工具,考生要学会灵活应用。如手表可用来做“时针和分针在4点多少分重合”一类题目。不要拿着这些工具去问监考老师能不能用,自己用就是,没有关系。

◆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考生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准确率。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

下载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省公务员联考行测试题讲解-图形推理十大奇葩题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