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19-05-14 21:1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小学英语日趋受到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的重视,但对多年英语课堂教学的剖析和反思发现,在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着普遍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贯穿学生整个学业乃至人生的基础课程,决不能将其成果与学生成绩划等同,更应该把学生将来在英语学习方面是否有所发展作为教学成果的衡量标准,它需要小学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实效性;兴趣

一、何为实效性

根据以往的教学宗旨,学生在一节课中尽可能多地记住一些单词,完成规定的任务,这样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多年实践发现,学生在记与背的过程中,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个性、探索能力、思维能力都被忽略了,这实际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来追求短时间的教学成效,长久以此执教,是对学生对整个人类社会不负责的表现。小学生更是人之初,极易雕琢,又要细心雕琢的年纪,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小学课堂教学,从观念上作出改变,要把学生是否有所发展作为教学成果的衡量标准,这样才能算达到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二、如何完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英语作为一门区别于母语的外来语,在人的潜意识里是排斥不包容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感觉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并能作为一种兴趣去接待、去感知英语,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学生以后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完成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怎样完成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创设英语教学情景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景,让学生走入情景、理解情景、表演情景,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具体方法有:(1)导入法:包括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多媒体教学,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悬念导入,对比导入。(2)交际法:是根据意念项目和交际功能发展学生交际能力的系统教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运用言语进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考虑到进行相互交流的人们的作用和地位,考虑到所涉及的题目和情景,从而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3)游戏教学法:用游戏形式复习单词、句型,练习新语言点,使学生寓学于乐,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知识与技能。游戏要求简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4)情景教学法:情景是教师创设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应具有真实、生动、实用的特点,便于学生将所学语言材料进行综合、创造性地进行表达交流。这种练习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际功能,而且能变单调、机械的句型操练为活泼、生动的交际性练习。(5)动作教学法: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用具体形象的手势、动作来辅助英语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6)活动教学法: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布置情景,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自由操作、观察思考。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得出答案,发掘学生潜能,等等。希望英语教学者能开发更多有趣实效的情景教学方法。

2.将英语教学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从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过程来看,学生的感知、理解、体验、感悟、模仿、重复、操练、实践等都不是立竿见影、即学即会的,而要有一个过程,是连续性的学习活动,不能截然分开。课改对学生的要求并不只是掌握知识,还包括对兴趣的培养,对能力、习惯、动机、文化、策略多维目标的达成。因此,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加强有效课堂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快的成长,也还益于教师的发展与提高。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快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地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从而终生受益。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更需要不断地鼓励自己“English,I can do.”同时也要不断地鼓励我们的学生“English,I can do”。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小学)

??S编辑 薄跃华

第二篇:设计好课堂活动_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好课堂活动 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构建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出课堂轰轰烈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情景,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课课上热热闹闹,课堂气氛非常热闹,课后学生一无所知或者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式活动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形式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常此下去,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活动设计一旦运用不好还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研究主要在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换言之,就是如何高效率的利用好课堂的四十分钟。有效教学的研究已经在小学各科中广泛地开展起来。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实际交流有很大局限性。如果能设计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活动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堂英语课上学生又是说又是唱,又写又画又跳又演,有的老师玩完了这样乐器又去忙另外一种,忙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一场才艺大比拼,这些课看上去既不像音乐又不像美术,跟不像英语课,这样的课能不能算成功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 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Menu” 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用画好的食物卡片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利用服务员进行招待,客人点菜的场景,练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Sure.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就是有效的教学设计。在学习衣服的单词时,可以设计时装秀的活动,让学生学习衣服的名称单词,还可以利用衣服进行搭配,学习句型“I like my white T-shirt with my blue skirt.”等。既复习了颜色的单词又学习了衣服类单词,更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了美育。

有的新教师在看了一些展示课后,对课堂中的一些活动进行模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有的活动并不是通用的,是需要我们进行筛选的,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这就出现了学生在一些课上玩够吃够以后,而实际的一些知识却没有学到。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都要注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设计的活动要有目的性。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二、课堂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主题,为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

我们曾听过一些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些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很好,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如行云流水,自然一气呵成,让人感受到舒畅的美。如:四川的一位教师在教学My favorite season(我最喜欢的季节)时,课堂上不仅复习了color颜色,衣服,水果等,还复习了一些活动,但是每一个活动都紧紧围绕season而进行,最后逐步展开到让学生练习写英文诗,朗诵诗,整堂课自然、2 流畅。

然而,一些课堂活动看似热闹,如果不围绕主题或是目标指向不明,但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如:有的课堂如一盘散落的珠子,每一个活动都很精彩,但是,一堂课下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些老师要干什么,重点不突出,主题不明确。如:一堂教学The months of a year(月份)的课,教师在课堂上既教授月份的十二个单词January, February, March„„又教授weather, cool, warm, hot, cold还教授sweater, coat, skirt 等单词,另外又教授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等单词,本来月份的单词对小学生来说已经是很难的单词了,教师讲解天气、衣服、四季等词语,本来应该是为十二个月份的单词学习进行巩固和拓展的,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既没有学会月份的单词,更没有弄懂老师让他们复习或是学习天气、衣服、四季这些词语与主题有什么联系,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老师居然让学生在课堂上又做身体各个部位的英语单词练习。像这样不能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活动,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有效教学。

三、课堂活动设计要有次序展开,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准备活动时可利用English songs, chants, guessing games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

在呈现部分要利用新颖的卡片、课件或者有趣的活动来呈现新知;巩固和操练部分要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注重趣味性、反复性、高效性等特点。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活动的过程要有序地展开,注意每一个环节要层层递进,像波澜一样逐步展开。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要创建一个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课堂,要让课堂活起来。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活”,活得不可收拾,放任学生。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一堂课让学生又是跑又是跳,又唱又说又演,学生累得满头大汗,实际上没有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消化的时间,这样的设计也是不行的。其实,一堂课的活动既要灵活多变,又要活而有序。我们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有序性,要做到“动静结合”,课堂活动要做到富于变化,连贯紧凑,循序渐进。一般来说,活动顺序的安排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要使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 3 步,获得成就感。如以上提到的一位四川教师在上My favorite season(我最喜欢的季节)时,在教学完四个季节后,设计看颜色猜季节名称进行复习,然后看图片猜季节,看短语猜季节,读句子猜季节,最后到学生自己写诗,朗诵英文诗,每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学生在不断的获得新知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进步,这样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

四、课堂活动设计以语言交际活动为主,体现语言文化渗透的有效性。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同时又是一种艺术。优美的语言给人以舒适享受和情感上的交流。英语也是同样的。课堂教学更是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主要时机。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随时感受纯正的、清晰流畅的语音语调,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自然模仿与操练。自然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也是应该以语言交际活动为主。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水果的单词,让学生去画水果,简单的绘画是不错的方式,但是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也让学生划去大量的时间画动物时,那就让我们要质疑这堂课是不是美术课了?这样的设计是否有效了?

交际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新教材内容包括了很多项目,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数字、颜色、食品、服装、玩具、动物、家庭、问路等。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把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渗透在课堂,通过“练习”去掌握,去进行真实的口语训练,冲破学生“开口关”,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开创敢讲、争讲、爱讲英语的局面,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比如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让学生唱唱英文歌,说说歌谣,高年级学生来个课前三分钟的英文小演讲等,都是很有效的语言课准备活动。在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时应该很慎重,要考虑到语言课的性质和我们的语言训练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近代的浸泡式教学和情景教学很值得我们参考。另外要正确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并且要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组织教学,使孩子沉浸在一种自然的英语氛围中,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在英语课堂中长时间的用英语组织教学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文化熏陶。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母语。在必要时,教师用汉语把意思说出来,能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开展其它的教学活动。

五、课堂活动设计要具体,有可操作性,4 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全局观,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又要考虑活动的实效,同时还要考虑到他们主动性,因此,在设计时对一些活动要全局把握,活动中还要进行适时地调整,有的地方还要进行一定的铺垫和帮扶。

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对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要进行事先的假想和设计。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还有在学习“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 并能说I like monkey。但是对于教师任教班级较多,学生人数较多,还有就是参观动物园的安排可不可行等都要进行实地调查。

再者就是对教材中学生的一些难点进行一些铺垫。如,一位教师在上PEP教材中My friend(我的朋友)时,对学生的描述人物外貌特点的一些单词进行复习,对He / She is„和He / She has„两个句型后面的词组进行归类,对四年级还没有学习到人物的穿着的一些词汇进行一些提示:He is wearing a pair of glasses.学生才能顺利地用英语描绘出自己的朋友来。还有就是上面提到的上My favorite season一课的教师,要让学生能动手写出英文诗,也是在相应季节能参加哪些活动的名称对学生给予了一些提示后,学生才能自然地写出英文诗来的。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实际,有些甚至还要设计好具体细节,这样设计出来的活动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和操作意义。

六、课堂活动设计要尽量真实,贴近现实生活。

在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不仅活泼生动,能够营造氛围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更易于创造、模拟母语学习环境,使外语教学在科学而且正确的方向上施行。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景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受到情景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中,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对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重要。因此,教 5 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兴趣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多种活动形式结合,力求多而不乱。比如,有的教师在上What’s the matter?时,精心布置教室,把教室布置成医院的样子,让学生体会如何去看医生,怎样描述病症,学习几种病的名称。还有就是shopping, fashion show等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真实而且有效。

另外,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而且要考虑到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比如,刚刚提到的At the zoo,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就不能设计去参观动物园的活动,而要另想办法了。又如,有的教师在教“in, under, on”方位词时,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教师把同学的几件学习用品pen, ruler藏起来,由于绝大部分同学都有这几件物品,学生们弄不清教师的所指,再加上教室的范围很大,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运用所学语言描述方位次上,整个课堂显得杂乱而无序,整个活动还不如老师直接用这几件物品老展示方位词,使得该活动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课堂活动的效率。

当然,设计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还应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以及教师自身的实际,同时考虑到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因此,我们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确实可行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笔者谈一下个人的见解。

一、德育重小事,润物细无声

一个人的任何言行都表现着自己的思想、精神、品质,任何思想、精神、品质都是由点滴言行积淀的而形成的。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形成要从小事抓起,不从点滴小事着手,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为此,学校应提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思想,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两规”教育。各班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对学生重点加强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的“两规”教育,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守纪律、勤奋学习、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注重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每位教师都应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合力。教师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红领巾广播站、橱窗、升旗仪式等,弘扬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引导孩子纠正和克服身上的不良行为的萌芽点。让孩子的闪光点不断闪亮,辐射他人,影响并连成一片,使不良的行为没有成长的土壤,从而使孩子能在健康的道路上成长。要植真正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二、德育重主体,活动促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践行,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和性情在实践与体验中得到升华,使学生们的知行得到统一。

1、体验活动

可以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入境,从中萌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使自己的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内化、升华。可以开展“我为父母做件事”德育体验活动,以“两爱两争做”(“爱父母,争做好子女;爱劳动,争做好少年”)为主题,以“我为父母做件事”为载体,引导学生在一周内每天坚持为父母做同一件事。并以此为契机,号召、鼓励学生在“体验周”后养成习惯,更要不遗余力的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重新思考亲情,重新去看待父母,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类似的体验的活动,能促进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学会如何去合理安排自己的校外生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基础。

2、班队会活动

德育的特点是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着眼,不断地强化、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在学生的认同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班队会活动是德育少先队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重要途径,对良好的班风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围绕学期德育重点,学校每学期都应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活动,围绕安全教育、“十心”教育、文明礼仪、理想教育等方面,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染,心灵上得到沟通,使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心灵之中。

3、表演活动

学生如果作为表演者、观察者,或是作为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就会进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这有利于德育的内化。同时,表演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无论作为怎样的角色,学生都会深入地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道德力量,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如课本剧表演、器乐表演、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创设了发挥才能的舞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品德教育。

4、竞赛活动

为了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可以针对一个时期的德育重点精心设计竞赛

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比一比,赛一赛,如每学期开展一次自理竞赛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文体竞赛、小制作比赛等,不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也让学生在竞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5、展示活动

为凸显学生个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时空,可以在学校走廊的橱窗内开辟作品展示台,展出学生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开展“庆六一”歌咏比赛,将活动作为平台,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受到熏陶,得到陶冶,激发内因,积极地接受教育。

6、实践活动

学生除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要接触社会,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而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垃圾;鼓励学生自愿组成关爱小队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上一些日常用品,到福利院、军烈属家送温暖,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德育重课堂,堂堂皆育人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方法、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才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才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理念,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中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备好课是基础,所有教材都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有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往往德育内容不在教材的文字表面,而孕育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我们重点挖掘深层内容。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要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陶行知先生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树立新观念,必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必须面向全体,必须抓德育活动,必须立足课堂,必须持之以恒,确保德育内容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

中心小学 温新 2017年4月

第四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

——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孩子放飞思想的舞台

【摘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无限活力,但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误区。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希望能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优化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问题;解决途径

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二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地位重要,将英语教学纳入我国教学体系,并且从小开始培养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孩子们今后的英语学习以及深造有着良性意义。小学英语教学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上较为浅显,在课堂模式上提倡运用多元化的手段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吸引他们热情与注意力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推展。同时,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虽然学习内容设置较为浅显,但对于他们来说仍旧存在一定难度,为了防止孩子们出现厌学情绪,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外,也要注重考量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教学效果。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以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尝试下,我们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学习能给孩子们带来除了知识与乐趣之外的更多可能性,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放飞思想的舞台。

一.小学英语课堂存在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材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入到孩子们的视野,为他们带来了不少学习乐趣。但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却也存在着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误区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的培养目标强调全面发展的“听、说、读、写”并重,但是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想要全面并重是不太科学的。小学阶段是学生们语觉的生长发育关键期(尤其是在关键期的最佳年龄——9岁以前),应重点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视频放映、录音跟读以及朗诵、默诵等手段,不同程度的强化孩子们的听读能力。在语觉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如果能着力培养好孩子们的能力,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来说会助益良多。但是,现在很多学校以及教师忽视孩子们生长发育的身心特点,片面推崇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听、说、读、写”并重上狠下功夫,忽视了真正能帮助孩子们成长的语觉关键期,虽然在教学方式上不能说是有偏差,但是确实是得不偿失。同时,在现在的很多小学中,存在着将抄写生词与课文等活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虽然目的是强化孩子们“写”的能力,帮助熟知知识,但是这种重复性过强且枯燥无味的活动很容易让孩子们反感,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并且极力避免的问题。

(二)学习内容缺乏交际性,学生参与度低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喜欢“以活动为中心”,帮助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顾此失彼,反而专注于活动而轻忽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影响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内容缺乏交际性,学生参与度低等。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通

常会采取一些有趣的小方法(比如卡片识记)再辅以奖励,虽然课堂气氛热闹,学生们也情绪高涨,但是真正在教学内容上却缺乏交际性,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单词的理解记忆上,并未深入,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得到的有效信息其实大打折扣,试问,如此情况下,这些活动如何能促进孩子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呢?而且,课堂中参与活动的孩子始终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孩子仍旧处在活动旁观者的位置,即使少数孩子带动的课堂气氛再热闹,也无法掩盖大多数孩子并未能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的事实。

(三)重形式轻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学校教学设备的提升以及素质教育的提倡,现如今的小学英语课堂中,多元化的媒体应用手段,多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看起来热闹氛围十足。虽然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来刺激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但过犹不及,反而让孩子们的心思专注在了游戏活动与教学手段上。孩子们的课堂中不再注重老师们教了些什么,而是关心老师们怎么教、如何教,今天上课又会有怎样的游戏?老师会给予怎样的奖励?原本只是为了教学而开发出来的辅助手段,反而喧宾夺主,占据了孩子们的视野,不得不说,这也是我们太过追求教学手段多样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推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是前提是这些手段都是围绕学习而展开,要把握好使用这些手段的“度”,将这些资源的能力真正转化为促进孩子们投入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成为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哗众取宠的手段。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目的始终是学习,我们必须抓住叫教学中真正的关键。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进

(一)抓住语觉关键期,增加课堂中的语言交际练习

小学阶段是儿童语觉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们能力的培养要着重于“听、说”,听、说能力受先天遗传影响很大,在这一时期内,要多关注对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至于读和写,则主要依托于后天的学习与锻炼。小学阶段想要四种能力并重,只会浪费孩子们成长发育时期的特性,得不偿失,因此,在教学中做到有侧重点的培养是科学且必要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应用,如果只是专注于学习,而忽略学以致用,那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是学习资源的浪费,也会弱化他们学习新学科的积极性与热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将语言学以致用的乐趣真正挖掘出来交给孩子们,才是小学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通过真实、有趣的语言互动,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学习语言的功用,实际锻炼说与用的能力,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课堂涉及的学习内容既不多也不深,所以,教师们要多从更高层次的目的出发,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为以后中学乃至大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与实用性——游戏教学的设计

游戏活动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必备手段,我们只是不提倡盲目使用,但是却不否认它给课堂活动注入的活力与趣味。在设计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的,就是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的目的。围绕目标设计游戏教学,就能尽量避免教学活动流于活动表面缺乏教学效果的弊端。游戏教学中,知识的穿插教授要合理,既不能影响游戏的趣味性使得孩子们兴趣缺缺,也不能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视知识传授的效果,这个度的把握,需要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在课堂中走神现象频繁,因此,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把握节奏,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游戏活动终归只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与学才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在游戏教学的设计中,必须紧抓核心,实

现教学目标。

(三)主动性教学——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主动性教学模式提倡的就是我们由从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中走出来,改变学生们的被动地位,以他们为主体,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主动性教学首先要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合理选择使用教学手段,不管是游戏活动还是多媒体,做到优用而不滥用,避免本末倒置。小学是孩子们自尊心养成的关键时刻,鼓励远比批评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究,活泼好动,信任老师,爱戴老师,可以说是主动性教学最好的土壤与养分。因此,不管是课堂还是课下,老师们要多关注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达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的目的。布鲁纳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孩子们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那么在接下来推进主动性教学的过程中,也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作为孩子们参与主动性教学的敲门砖,对后来学习的开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之后,老师们要致力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管是规范的书写习惯,还是知识的活学活用、互动交际,抑或是遇到问题勤学好问,这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是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的过程,对于以后的知识学习也将会带来助益。

(四)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小学生而言,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往往会成为他们努力学习、表现自己的动力,教师的期望会对他们学习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融洽师生关系不只是为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心,也是为了提升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当教师关注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将自己的爱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乃至眼神传递给学生时,由其带来的积极情绪和良好心境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莫大好处。融洽的师生关系会酝酿出美好的班级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孩子们不止学习方面能受到熏陶,在待人处事以及性格成长等方面也会受到有益的影响。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书,育人也同样重要,在孩子们成长关键的幼年阶段,给予他们好的影响与熏陶,有可能会使其受益一生,这是身为教师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小结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是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交叉运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也将是以后课堂实践中我们一直关注的课题,希望这些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能让小学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放飞思想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旭阳.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1):113-114.[2]吴永军,吴康宁,程晓樵,刘云杉.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的社会学分析

[J].上海教育科研.1995,(5):36—39.[3]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02).[4]王丽霞.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1).[5]张正东.英语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五篇:小学英语教学

1.7.2.1.1小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2012-2013第二学期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为更好地达到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和信息的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跨文化意识与英语学习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英语学习者却对其含义不甚了解,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如果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就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了,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由此可见,一定的语言表达产生于一定的生活背景,了解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前提。学习外语的一大障碍就是难以把该语言与其背景结合起来。所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学生学好外语是相当重要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了。长期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似乎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产生语用失误,使交际失败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初次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的中国人一定会生气。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 1

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真实、实用原则。真实、实用原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小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如: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道谢和答谢;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等等。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兴趣。

第二,比较、融合原则。比较、融合原则就是通过全面比较异国文化与本族文化,用融合的方式把跨文化教育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全部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之中,将跨文化能力与运用外语的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跨文化教育。

第三,参与、体验原则。参与、体验原则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体验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意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平等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地形成开放、平等、尊重(不歧视)、宽容、客观(无偏见)、谨慎的跨文化态度。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与方法

(一)营造英语氛围,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非英语语言国家的儿童学习英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阻碍了英语学习。因此,营造一个浓郁的英语氛围,对于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境里,逼得每个人都要用英语去交流信息,这样的“环境气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营造英语氛围: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用语尽可能说英语,模拟仿真英语环境;创造模拟英语情景的练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训练的机会;善用现代音像手段和网络资源,给学生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英语世界;在墙上张贴一些配以中英文介绍的著名世界风光图,适时介绍给学生,或是贴上生活中常用的英语问候语,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利用校园广播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晨读有了这些浓厚的英语环境,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英语的无处不在,学生在这种英语环境中听英语、说英语、看英语或亲身体验英语,直接、自然地学习英

语,有利于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使他们逐步获得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日常交流的能力。

(二)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帮助学生避免语用失误。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以及体态语等,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能够体现这种文化差异的话题,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教学Weather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用谈论天气的办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例如,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

“Thank you very much.”所以,在教学这一句型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对方的赞美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理所当然应当接受。而在中国文化看来则是一种谦虚的美德。再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这一说法。尤其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因此,在教颜色“red”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有关“red”的趣事。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

(三)巧借节日文化,介绍背景知识

节日文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应该巧借这个话题,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通过网络资源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都是庆贺新的一年开始,都有宴会大餐,都要互赠礼物等等。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谈及赠送礼物时,给学生讲解接受礼物的方式,西方人与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的习惯截然相反: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西方人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当面打开礼物并加以称赞,所以,在使用“present”这一单词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这一跨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

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四)设计英语活动,体验异国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教师应该设计恰当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多向交流的基础上,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有一个广泛的了解,同时,在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策划、组织、管理和交流等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加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了解,为他们将来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奠定基础,例如,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定期举行外国文化节活动,每一次活动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如:澳大利亚嘉年华、英国文化节、神奇的世界文化遗产,等等。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课堂,让学生了解异国的历史文化、物产民俗、自然风光等,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通过上网收集关于该国的文化资料,观看图片展,竞选涉外小导游,办英语小报,与外国朋友交流,自编自演英语课本剧等,实实在在地体验异国文化。这种文化周活动为学生学习英语、积累跨文化底蕴编织了一个立体多维的情境世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 玉山县四股桥小学张艳 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它们好动、好玩、好奇、爱说、爱表现、乐于游戏、善于模仿、想像力丰富.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得根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课堂是小学英语的主要学习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已成为目前大力倡导的学科主题。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即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尽......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充满个性化而且使自己的教学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学任务和质量,改变一味的追求......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效性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实效性 河北省丰宁县胡麻营明德小学:戚士珍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摘要】作为语言实践课,英语教学是一个由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和教学环境有机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应是......

    浅谈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要提高英语课堂教......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新标准)(小学三年级起点)第五册 Module 9 Unit 1 Are you feeling sad?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英语》(新标准)(小学三年级起点)第五册Module 9 Unit 1 Are you feeling......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本学期我接手了四年级三个班的英语教学,这三个班的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学困生特别的多,而且三个班之间的差距也特别的大。教学伊始,我就遇到了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