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21:2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范文模版]》。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范文模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内涵、外延、特点、地位、作用、形成、实现、措施等。其中的内涵、外延、特点可以称为基本内容。这里我们对它做些专门探讨,因为这是基础和核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应该从四个层次去把握。

首先,是道路。“道路”是现当代中国人民喜欢使用的概念,它指的是包括目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活动因素在内的综合体系。道路,也可以理解为模式,是各种因素的统一。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涉及的不是政治的某些方面,而是政治的全部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行为。此外,这里的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广义的,不仅包括政治体系本身,而且包括政治体系对政治环境的治理,这里涉及到政治发展的目的和政治发展的绩效。

其次,是政治发展。政治发展,可以宽泛地理解为政治体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和变化,但是它最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体系要在经济社会现代化、主权国家普遍化的过程中发生相应的进步性变化,包括变化的目的、目标、内容、主体、根据、途径、过程等。政治发展既可以指这种变化的过程,也可以指这种变化的结果。政治发展既可以是政治环境(包括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变化的结果,也可以是政治环境变化的原因,还可以与政治环境同步变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

再次,是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最主要的是以劳动人民为核心的全体人民的幸福,是马列主义的指导,是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与这些特征相联系甚至把它们内化的政治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并不仅仅是理论探讨中的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实践,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古巴的参与制民主、越南的党内民主等,就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一些具体形式。

最后,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主要包括满足中国人的愿望、适应中国人的习惯、考虑中国人的能力等。虽然中国与一些国家一样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发展也是有差别的。

因此可以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根据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中国具体国情而采取的政治发展战略及其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外延

严格说来,这里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静态制度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我们几十年政治发展的实践,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外延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五大核心内容

这是指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绝大多数人都同意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形成时间最早,当然应该是核心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特别是在代表产生、内部结构、权能、会议等方面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是现当代中国政治的创举,是当代中国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于外国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各种制度,也很有中国特色,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统一。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概念,但是它指称的政治事实在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已经存在很久,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

六大中层内容

这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和民主执政制度、现代行政制度、现代司法制度、权力监督制度、决策制度和人权保障制度。这些内容是政治制度的重要方面,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和民主执政制度不仅是我国政治民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是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之一。我国已经适应当代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提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并且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权保护活动,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护制度,例如不忘自由权但强调生存权,不忘个人权利但是注意集体权利,重视人权的国家保护并且提出主权高于人权,等等。

十二个外围内容

这是指我国政治生活中其他12个方面:国家象征制度、元首制度、中央-地方关系制度、中国-外国关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军事制度、信访制度、社会团体制度、选举制度、信息-新闻制度、公务员制度、政治教育制度等。这些方面虽然不如前面那些内容突出和基本,但也是我国政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组成部分。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综合属性的概括,是对该道路基本内容的的进一步认识。我们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这最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征,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实现政治发展,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就会落空,依法治国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和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基层民主自治等制度形式,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当代中国,无论是党的领导,还是人民当家作主,都必须在法制范围内进行,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

第二,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和政治绩效的统一。政治稳定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前提性目标,是其他方面政治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一直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从毛泽东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经过邓小平的保持安定团结和江泽民的稳定压倒一切,到胡锦涛同志的构建和谐社会,无不体现着这个重视。政治发展有多种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采取的途径是政治改革,在改革中注意制度建设。注重政治绩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我们判断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政治发展实践中,我国有效地坚持了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和政治绩效的有机统一,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发展特色。

第三,中国政治特色与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既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当然需要有而且实际上也有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特色与人类政治文明的成就并不矛盾,中国特色是在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我们是在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人类政治文明中的积极因素而发展中国政治的,包括民主、法治、权力监督、保护人权、公务员制度、税收制度等。

第四,马列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发展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我国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但是,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并不完全教条式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发展思想,而是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补充、丰富、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政治条件、民族主义的地位、政治改革的实施、政治稳定的维护等方面。马列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的统一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征。(执笔人:杨仁厚)

第二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演讲稿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政治发展模式。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这条道路,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和保持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为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当前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发展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制保障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人民的民主参与和各种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显示出旺盛活力。同时,对于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不仅关系其民主政治建设的走向,而且关系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第三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xiexiebang推荐)

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景和方向,这是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的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这个整体性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目的根据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战略格局进行的整体部署,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小康社会”一个中国传统的概念,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比较富足的社会生活。邓小平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赋予这个概念以崭新含义:“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样就必须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国家”。为了实现小康,在他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翻两番”、“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等一系列战略构想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据统计,“三步走”的第一步目标,1987年已经达到;第二步目标,到1997年就提前完成;“人均800美元”的目标,到2000年胜利实现,实际达到854美元。当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时,我国人均GDP已达1090美元。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曾经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也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新阶段的新起点和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使十几亿中国人民都能

得到实惠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个奋斗目标,连同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共同构成了党和国家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

胡锦涛总书记作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各族人民不断增强的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针对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更加丰富、更加完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其中,对民主政治方面的新要求表述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做出的积极回应。显然,报告第六部分“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对实现这一新要求的具体部署。

其次,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主题。十七大报告将十二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看,表明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要不断拓展和延伸这条道路,其中包括探索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来认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拓展,形成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在内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由此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角度来认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已经形成和确立,但仍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来看,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都包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以,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据细心人士观察,仅“民主”一词,报告就有60多处提及,而论述民主政治发展的篇幅在报告中长达7页之多。报告首先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总的纲领,包括目的、道路、要求、领导核心等四个方面,报告还从六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措施。

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制度的根本特征。实现和保障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因此,报告开篇就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把民主视为“生命”,这一提法在中国共产党举行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民主被视作“生命”,意味着民主在中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意味着民主已经逐步深入民心,意味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已经跨入一个新的历史转型期。

认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表明我们党对民主与社会主义的有机联系的认识已经达到新的高度,即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生命相依。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同人民当家做主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无产阶级的解放时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社会主义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而人民的利益只有靠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够真正得到维护。党中央几代领导核心都坚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曾指出,“只有实行民主,中国才希望。”邓小平也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又论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如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又把民主提升到“生命”的战略地位,并字斟句酌地对“中国式民主”进行精辟论述,较为完整地赋予发展民主政治的时代新内涵,无不昭示出党对人民民主价值的重视,正如报告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就愈具有生命力。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在回顾了二十九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之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三万字的报告,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同时,还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条道路的具体内容应该这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前提也是原则,人民当家作主是实质也是核心,依法治国是保障也是途径,三者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制度体系及其运行的基本框架,其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沿着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十七大报告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升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种提法更科学、更有高度,也更具指导意义。

实际上,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论述不仅限于第六部分,报告的第十二部分即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提出了“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积极探索。十七大报告对这些新探索、新尝试、新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充分加以吸纳,对发展党内民主做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等。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还突出强调要尊

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一般认为,“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是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应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当家作主的积极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从本质上将就是尊重党员的意志和权利。党员主体地位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在党的事务与决策中发挥主体作用,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从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需要在党内生活和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体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党的各项决策和政策都能充分代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未来的党内民主、党内生活充满期待。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总体要求和党的领导

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里将十六大时所提的“积极稳妥”原则改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这一表述实际上是传达了两个观点:一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和前提,必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经济社会越发展,越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反映了执政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情形相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如何深化,报告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党的性质的先进性和奋斗目标的科学性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历史上的正确性所决定的。因此,报告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

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这里特别增加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程序化”,表明党的领导的理性化和法治化要求的提高。

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领导,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其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包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为民所用”;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与此同时,十七大报告还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措施作了全面而又系统、深刻而又生动具体而又详尽的阐述,清晰地描绘了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图景,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和要求。限于篇幅,这里略去。

总之,正如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曾经说过的那样,“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坚信,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建设和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四篇:人民政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人民政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

2013-3-4 6:02:48来源:2013年03月03日 20:25:32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十一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过去五年,人民政协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贾庆林说,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是人民政协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坚持把筑牢思想根基摆在首要位置,认真学习中共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及其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活动。五年来共举办12次常委会专题学习讲座、11次在京委员学习报告会、37期全国政协委员学习研讨班和政协干部培训班。

贾庆林说,过去五年,人民政协扎实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积极开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完善既有协商形式,创新协商平台,五年共开展各类协商活动420多场次。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制定政治协商规程的成功做法,提高了协商质量。尊重和保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民主权利。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五年共提出提案1347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9992篇,提交大会发言310篇,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重要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经济日报 2008-12-2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扬民主、加强法制,阐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方法、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并积极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就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发表重要讲话,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二大提出了领导体制和领导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党的十三大从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第二个时间段是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抓紧进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并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民主法制建设要抓紧进行。党的十四大提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三个时间段是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党和人民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充分体现全国各族人民根本意愿和根本利益的政治发展道路,要始终不渝地走下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党的十七大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提出到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九个方面 一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更加健全。通过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在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兼职副职过多、机构重叠、职责不明、人浮于事、党政不分等弊端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了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二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改革完善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和各项职能,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和代表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在国家重大事务中的重要作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四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坚持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全民族区域自治法律法规,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和本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和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坚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六是公民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保障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完善了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七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贯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坚持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九是权力制约监督制度日益完善。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五点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具体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需要改革和完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二,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奋斗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必须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我国各项政治制度在本质上都是社会主义的,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些都是我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决不能丢掉。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第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第五,必须坚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政治体制改革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没有全社会的安定团结,经济建设搞不成,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也搞不成。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需要长期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循序渐进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必修③《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二、教材分析 第九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国委员会、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1年11月26日 0......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我们青少年怎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图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图解 1.文化的地位作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 中部分。其作用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国文化发展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测试题答案92分

    课件名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得分92分第1题、 我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它体现......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练习

    修改版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练习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作的......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