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术室实习生带教计划
手术室实习生带教计划
实习生入手术室第一天对实习生进行宣教内容为:讲解带教计划、介绍手术室环境、了解手术室相关制度。
第一周: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严格区分三区的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了解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责,掌握巡回、器械护士工作职责,跟随辅料老师学习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与打包,熟练掌握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第二周:了解巡回护士工作职责,掌握患者手术体位的安置、接送手术病人制度、手术室查对制度。熟悉手术床的使用,手术无影灯、电刀、吸引器等的应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准确填写;各种麻醉的配合及相关知识,医疗垃圾的分类,强调“三查、七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掌握正确的无菌持物钳的取放、开无菌包的操作方法。
第三周:跟器械护士参加手术配合,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法,穿脱手术衣、戴手套、安装和拆卸刀片、穿针、带线等基本操作,无菌物品的正确传递,手术切下的病理标本保管方法等,学习剖宫产、阑尾、疝气等常规手术的配合步骤。
第四周:掌握巡回、器械护士工作职责,器械台的准备与管理、相关麻醉的配合准备。参加出科考核。
操作考核必考内容:七步洗手法、穿手术衣、戴手套 理论考核必考内容:无菌操作原则、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职责
(选考: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安置手术体位的原则、手术时的安全措施,剖宫产手术的配合步骤)
第二篇:手术室实习生带教
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计划
讲解带教计划,介绍手术室环境、设施、布局、各级人员的职责分工。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和本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常用器械名称、使用及保养方法,缝合针、线的型号及其用途和穿线方法。讲解并示范无菌持物器械及无菌容器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方法,和带教教师一起做术前访视、常规准备、麻醉手术配合以及术后整理。带教教师一边操作一边叙述。
老师操作行为为主。了解巡回、器械护士工作职责,掌握手术床的使用、手术无影灯的应用、常用手术器械的清洁、保养与消毒灭菌、消毒隔离知识;医疗垃圾的分类。掌握患者手术体位的安置、接送手术病人制度、手术查对制度。
带教教师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随时注意手术的进展情况,并督促及指导学生的配合及应变能力。
四、理论讲课:第一周各类布包的打法及数量,访视制度,电刀功率的调试。
第二周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铺无菌单原则,高频电刀灼伤的原因和防
止
第三周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职责、手术体位安置的原则和要点及
体位不当的并发症。
第四周常见麻醉方法及适应症。
五、出科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带教老师作出相应的正确的评价。
第三篇:实习生带教计划
实习生带教计划
第—:根据产房特点,加强安全教育
1.实习护生入科第一天,由护士长介绍给带教老师:首先是介绍科室人员,产房和病区环境、布局、物品放置和各班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着重强调“三查七对”,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
2示范操作术前准备,如新生儿沐浴、胎心监护、产前检查(听胎心、肛查、测宫高、腹围、四步触诊、备皮),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
3严谨工作态度,培养法律意识:“慎独”是护士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如操作前、分娩前洗手,旁边无人时,洗手是否符合要求,完全取决于护士的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教育要贯穿于实习护生实习始终。
第二:安排专业技术能力和责任心的老师专人带教
1.尊重实习护生:有实习热情,不能挫伤护生积极性,要和她们交朋友,关心爱护她们,有不足时提出批评,但要注意方式及场合,语气尽量委婉,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尽量放手让她们独立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2.理论联系实际:如会阴冲洗,胎心音听诊,各种无菌包的准备等,首先讲解方法、要求、注意事项,然后教师示范,再让学生操作,老师指出不足之处,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做好具体的助产配合,要求学生首先要会观察产程,然后根据分娩机制原理再讲解接生过程,配合接生程序进行示教,否则学生对“胎儿是怎么娩出的”就会一知半解,分娩完毕后,让学生回顾分娩过程及配合中的不足之处,以加深印象,提高学生效率。
第三:熟悉和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处理和护理
1.掌握新入院、出院病人,产后病人及术前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内容,母乳喂养指导方法。
2.掌握会阴护理、阴道擦洗、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熟悉腹部四步触诊、听胎心,胎心监护
3逐步掌握产程的观察、肛门检查和阴道检查。
4带教老师和护士长根据护生的实际能力上台配合老师接生。
第四:临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带教模式
1、要求带教老师每周小讲课1-2次
2、每月有理论考核
第五:双相考评互相促进
考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护生考评,包括组织纪律、服务态度、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考试,以此来检验学生在产房科的实习效果;另一方面是对带教老师考评,征询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带教经验及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总的来说,按照教学计划,带教中严格要求,多提供操作的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护理事业的进步,助产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要培养一批更优秀的助产士人才,更好的为产妇和新生儿服务。
第四篇:实习生带教计划
肿瘤科实习生带教计划
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关键环节。通过临床带教,可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护理老师的带教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
为了规范临床实习带教,尽快使实习生适应肿瘤科的环境,掌握相关病种知识,肿瘤科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结合科室的特色,特制定如下带教计划。
一、岗前培训内容和要求
1、讲解医院及科室有关规章制度,介绍科室环境,安排好带教老师。
2、规范仪表着装,行为举止,挂牌上岗,尊重老师,关心病人,微笑服务。
3、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4、加强劳动纪律教育,严格考勤,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
5、介绍科室特点和岗位职责,讲解和规范操作流程,做好“三查八对”,培养慎独精神。
6、加强业务培训。各个科室安排有资质的老师讲课,每月一次。实习生要积极上进,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
二、实习进度和内容(共五周)
1、第一周实习目标:熟悉科室环境及放置的物品,了解病区的病种及特色,掌握晨晚间护理的内容及生命体征的测量。
2、第二周实习目标:熟悉各种药物的配置,了解PICC置管的操作流程,熟悉其冲管和封管的步骤,做好病房的输液巡回及观察输液的注意事项。
3、第三周实习目标:熟悉病区常见的病种及化疗药物,熟悉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参加科室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写好实习笔记,做到不懂就问。
4、第四周实习目标:进行适当的护理操作。如:皮下注射、皮试、静脉输液等,掌握各种操作的步骤及规范,树立无菌观念,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带教老师要严格要求,规范示教,做到放手不放眼。
5、第五周实习目标:熟悉并掌握各项基本操作,可以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健康教育,掌握肿瘤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三、实习小结
1、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根据实习期间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记录成档。
2、每人交一份出科实习小结,由各位带教老师对小结作出评价。
3、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4、实习结束时,采取双向量化测评,各评选出一位优秀实习生和一位带教老师。
第五篇:2011实习生带教计划
奉节县中医院内二科
2012年实习护士带教计划
1.热情接待每一位新入科的护生,详细讲解科室带教规定,介绍科室的人文环境,使她们迅速进入角色。
2.运用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严格执行带教制度,言传身教,放手不放眼,毫无保留的认真负责带教,做到既带技术又带作风,使她们既掌握临床护理的一般技能,又掌握老年科专科护理的特点,发挥作用我作为专科护士的特长。
3.经常与护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希望学习哪些专科技术,以便有的放矢的开展带教工作。因为她们不少都是外地人,在关心她们的工作,学习,思想动态之于,还要关心她们的生活,解决她们的一些实际问题,让她们有家的感觉。
4.教会护生操作中如何评估,操作过程中如何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5.每周认真阅读护生周记,对不正确之处及时指出并签名,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不正规现象及表现出色着及时与护士长交流,以便护长及时了解护生情况,对带教工作作出指导及评价。
6.认真对专科理论知识带教讲座进行备课、熟记授课内容,结合临床实际病例,时间不少与30分钟,讲完后给出问题和提问时间,既有利于加深大家对讲课内容理解,又实现互动,调动大家积极性。
7.认真完成对护生进行两项操作考核,尽量不与其他科室重复,并将成绩记录在实习生手册上,事实求是的写上出科评语与护理部护生反馈表,交由护士长审阅签名。
8.着重加强护生对责任护理的学习,使护生掌握对病人身心健康,实施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方法使护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新业务、新技术的操作和使用。通过实践,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提高护理技能,以达到德才兼备的护理人员的要求。
实习护士培养目标
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类医疗卫生部门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体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实习护士培养标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培养良好的服务态度及整体护理能力。
3.能过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现象进行健康评估,能够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
4.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5.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的能力。
6.具有初步病室、病人管理及健康指导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调节、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医疗安全意识、伦理意识、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