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1-4章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学习读本
目录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代序)
第一部分 综述
第一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测评综述
第一节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内涵
第二节 笔试的作用及测评要素
第三节 笔试的试卷结构与测试方式
第四节 笔试注意事项
第五节 面试的作用及测评要素
第六节 面试环节的方法及实施程序
第七节 面试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政治
第一篇 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章 哲学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第四节 认识和实践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第七节 阶级和国家
第八节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第九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十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商品与货币
第二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
第三节 资本积累
第四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五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人分配
第六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四章 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节 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
第二篇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五章 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五节 统一战线
第六节 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第七节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第八节 思想政治工作
第九节 政策和策略
第十节 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七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五节 改革开放
第六节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第七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第八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第九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十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第十二节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第八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科学内涵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
第四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评价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第四节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
第三篇 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十章 中共党史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十一章 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第二节 党的性质
第三节 党的纲领和路线
第四节 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第五节 党的领导
第六节 党的思想建设
第七节 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第八节 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第九节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十节 党内民主建设
第十一节 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二节 党的制度建设
第十三节 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第十二章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节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四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五节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六节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七节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第八节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第三部分 经济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四章 微观经济
第一节 市场主体
第二节 市场机制
第三节 市场竞争
第四节 收入分配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
第二节 财政与税收
第三节 货币与银行
第十六章 国际经济
第一节 开放经济
第二节 国际贸易
第三节 国际金融
第四部分 法律
第十七章 理论法学
第十八章 宪法
第十九章 有关部门法
第五部分 管理
第二十章 管理基础理论
第二十一章 行政管理
第二十二章 公共政策
第二十三章 领导
第六部分 科学技术
第二十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二十五章 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第二十六章 高科技技术及其产业化
第七部分 历史 国情历史 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二十七章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十八章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十九章 中国现当代史
第三十章 世界历史
第三十一章 国情国力
第三十二章 公交写作与处理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代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落实这一要求,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原则,改进笔试和面试方法,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是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重大原则,是引导干部务实干事、了解实际的重要导向,同时也是提高领导干部考试测评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人职匹配、人岗相适。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考试测评中坚持“干什么、考什么”,就是不仅要选拔优秀的人才,更要从中选拔最适合特定岗位需要的人才,做到职得其人、人适其岗。目前对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议论最多的,是“高分低能”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考试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素质检测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岗位选拔结果不被大家认可。解决这一问题,归根到底是要坚持“干什么、考什么”,把岗位需要和实际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增强考试测评工作的针对性。
坚持“干什么、考什么”,首先要重视完善考试测评的内容。要进行职位分析,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科学设置考试内容,着重考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和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把是否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能否运用这一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干部的基本素质加以检测。要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切实做到“量身定制”,突出检测解决实际问题的履职能力。建立党政干部能力素质框架体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这几年一些地方陆续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要围绕四中全会提出的领导干部需要重点提高的本领和能力,继续做下去,以便进一步明确考试测评的内容标准,丰富试题数量,提高试题质量。
第一章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测评综述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是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匡正选人用人之风,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公开选拔暂行规定》)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竞争上岗暂行规定》)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适用范围、选拔程序、纪律和监督等进行了规范。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七大以来,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科学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力量对《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9月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规定,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全面了解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考试的性质、特点、形式、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笔试和面试的特点、作用、类别及其测评要素,熟悉和掌握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的方法技术及实施程序,对帮助应试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推动干部教育和干部学习,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内涵
一、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性质与特点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显著特点是:
第一,目的明确。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根据人职匹配和人岗相适等原则,旨在选拔出能够胜任领导职位的领导干部。
第二,重点突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不同于国民教育考试和公务员录用考试,它主要检测应试者胜任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
第三,针对性和综合性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注重体现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根据选拔职位要求,从理论素养、能力、个性特征等多个维度去设计测评内容,选择适当的测评方法,并实行多种测评方法的有机组合,使其测评功能互补,实现测评目标。
三、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适用范围
《考试大纲》依据《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和《公开选拔暂行规定》、《竞争上岗暂行规定》,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适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具体为:(1)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2)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竞争上岗;(3)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4)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参照执行;(5)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可参照执行。
四、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组织实施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在党委(党组)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公务员法》、《公开选拔暂行规定》、《竞争上岗暂行规定》和《考试大纲》,主要任务包括制定方案、进行职位分析、组织命题、实施考试等。第二节
笔试的作用及测评要素
一、笔试的作用及类别
笔试,又称“纸笔测试”。笔试时,应试者在主考机关设定的场所和规定的时限内,按照既定测试规程,以书面形式解答问题;主考机关根据应试者书面作答情况,评判应试者的素质及能力水平。
(一)笔试的作用
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笔试通常作为第一个环节,主要有以下作用:
1.筛选作用。党政领导职位对履职人员有着特殊的要求,并非所有应试者都具备胜任选拔职位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即使同一组应试者都具备选拔职位的基本素质,也需要选拔出更适合职位要求的人选。笔试通过对应试者是否具备选拔职位所要求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的测试,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从众多应试者中选拔出更适合职位要求的人选,对领导干部的选拔起到筛选作用。
2.区分作用。干部的素质存在个体差异,由于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不同,从事领导工作,会取得不同的工作绩效。因此,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检测应试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可区分出应试者在同一应试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更重要的是可区分出适合选拔职位要求的人选。
3.导向作用。笔试不仅是考试环节的初选把关,以确保人选干部的基本素质,而且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能帮助应试者检测自我、认识自我,促使其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同时,它对干部队伍的知识更新、能力开发和素质提升,都具有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笔试的类别
为对应试者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进行测试,《考试大纲》规定,笔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笔试。
1.公共科目笔试。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测评目的,《考试大纲》规定了公共科目笔试的范围。其具体测试内容分为六大部分:(1)政治部分,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事政治;(2)经济部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3)法律部分,包括理论法学、宪法和有关部门法;(4)管理部分,包括管理的基础理论、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和领导;(5)科学技术部分,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6)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部分。以上内容在公共科目笔试中所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2.专业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专业科目笔试的具体内容,由职位分析确定。
二、笔试的测评要素
测评要素是指用于反映人员素质特征的具体测量指标,如理论素养、公共知识素养、政策法规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测评要素是解决测评中“测什么”的问题。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的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的测评要素,包括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和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
(一)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
公共科目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胜任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便构成了公共科目笔试的测评要素结构。《考试大纲》规定,公共科目笔试的测评要素主要有:
1.理论素养。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理论素养对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科目笔试的测评要素把测试应试者理论素养放在首位。
2.公共知识素养。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必须对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国情国力等方面知识有较全面的学习和了解。
3.政策法规水平。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党政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因此,准确领会、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指导和规范实际领导工作,是胜任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能否运用有关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是评价应试者能否胜任领导工作的核心。
5.文字表达能力。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是否具备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密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党政领导干部制定政策、表达思想、传达精神,都需要与文字材料打交道。文字表达能力是构成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
上述五个测评要素在公共科目笔试中所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
(二)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
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大纲》规定,专业科目笔试的测评要素主要有:
1.专业知识素养。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领导干部不一定是所在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但应具有选拔职位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素养是胜任领导职务的专业基础。
2.专业政策法规水平。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与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领导干部对具体行业部门的专业政策法规,应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这是胜任领导工作的重要条件。
3.专业管理能力。该测评要素主要测试应试者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管理能力是领导能力素质的重要内容。
4.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不同工作领域领导干部有不同的特殊能力素质要求。比如:商务、外事外交等部门的领导干部,一般应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
上述测评要素在专业科目笔试中所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三节
笔试的试卷结构与测试方式
试卷结构是指试卷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测试方式是指考试实施的具体形式与方法。一般来说,试卷结构决定考试的测评功效,测试方式取决于考试的性质、目的和内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笔试,根据各自在整体考试中的目的要求和地位作用,分别确定试卷结构及测试方式。试卷结构由目标、内容、题型、分数、难度与时限等结构组成。试卷结构反映对领导干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具体要求,满足笔试测评目的的需要。
一、公共科目笔试的试卷结构与测试方式
公共科目笔试的目标结构和内容结构,已在公共科目笔试的测评要素中作了简要说明。下面主要介绍公共科目笔试试卷的分数结构、时限结构、题型结构、难度结构和测试方式。
(一)试卷满分、测试时限及方式
公共科目笔试试卷的满分为100分或150分。这样设定满分值,有利于根据公共科目笔试试卷题量的多少,以及各题所赋分值的大小分别选定试卷的满分值。同时,这种分数结构还有利于提高大规模笔试时应试者分数之间的间距,以提高试卷的区分度。
与此相对应,公共科目笔试的测试时限确定为150分钟或180分钟。这种时限规定,一般能让应试者在规定测试时限内完成测试内容,同时也符合笔试的施测特点。
公共科目笔试的测试方式为闭卷。采用闭卷方式有利于应试者在规定时限内满负荷、高效率地作答;通过科学的试卷设计,以及对施测、评卷等环节干扰因素的有效控制,能体现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二)试题类型、难度及题例
公共科目笔试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指能进行客观判分的试题,如判断题、选择题等。客观性试题最主要的特征是,答案既定,不论由谁评卷都只能给出同一个分数。客观性试题的突出特点是:覆盖面广、信度高;评分客观、准确、效率高。
主观性试题是与客观性试题相对应的试题类型的总称,又称“非客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正确答案可用多种方式表示。属主观性试题范畴的试题种类较多,如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主观性试题的特点是:可以从总体上对具体知识、能力等素质进行综合考查;应试者能较充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应试者的能力素质。
试题难度是表示题目难易程度的指标,用答对比率表示。一道试题,如果大部分应试者都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低;如果大部分应试者都不能答对,则该题的难度高。试题难度的高低,主要与所测内容和测验的编制技术有关。分析试题难度,有助于试题的筛选和修订。试题难度应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综合运用多种题型,有利于测试应试者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能更好地满足不同职位、不同职级领导干部的选拔需要。
公共科目笔试的常用题型有下列几种:
1.判断题。判断题也叫正误题、是非题或辨别题。试题通常是提出一个论点、一个概念或一个事实,要求应试者判断正误、分辨是非、辨别真伪。
判断题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理解判断能力。
作答判断题要区分易混概念,分辨干扰因素,准确理解内容,作出正确判断。
[例题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正确)
[例题2]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确)
[例题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党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的。因此,党的政策高于法律。(错误)
2.选择题。选择题由题干和题肢(即选项)两种要素组合而成。题干呈现质问内容,题肢呈现备选选项。选择题通过判定应试者在阅读题干的基础上能否准确选出正确选项,来鉴别应试者的素质水平。根据一道试题设置正确选项数量的多少,选择题又可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
选择题主要用于公共科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测试,也主要测试应试者的理解判断能力。
作答选择题要理清题干和选项的关系,灵活采取直接判断法、排除法、组合法、因果法、归类法等方法进行作答,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1](单项选择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紧抓好。
A.党员和干部的综合素质
B.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C.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D.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答案:B
[例题2](多项选择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
A.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制定和修改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
C.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D.审查和监督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
答案:C、D
3.辨析题。辨析题亦称为“判断分析题”或“判断说理题”,通常是对某个命题(概念)的陈述。它要求应试者首先对所提出的命题作出明确判断,再根据有关科学原理指出判断的依据,阐述命题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辨析题主要测试应试者分析判断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辨析题考查应试者对多个知识点或同一知识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作答辨析题首先要对命题的正误作出明确判断,并且要围绕判断结果作出简明扼要的分析说明。分析说明要注意运用原理、联系实际、说明理由、突出结论。
[例题]党的政治路线必须为党的建设服务。(错误。理由略)
4.论述题。论述题属主观性试题,通常要求应试者对试题中提出的观点或现象阐明自己的见解。论述题涉及的观点或现象一般都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应试者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论证,以反映和体现自己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答论述题要全面分析题干,提出鲜明论点,围绕论点展开有力论证,做到有理有据。
[例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解。(答案略)
5.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通过文字资料、图、表等形式提供情景材料,形成案例背景,针对案例背景设置问题。要求应试者结合案例背景,运用有关理论、知识、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等。案例分析题注重强调结合工作实际,追求对日常工作模拟的似真性与选拔职位、职级的适应性,主要考查应试者认识、理解、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测评目的和测评要素的要求,案例分析题一般设置1—3个问题。
作答案例分析题要紧扣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问题的分析要全面透彻,提出的解决措施和办法要切合实际,有效、管用,有针对性。
[例题]
S县是一个内陆人口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年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1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20××年1月,李光明就任县委书记后,参照外地经验,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招商引资,工业立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决定近期实施两大举措:一是对县城进行大范围拆迁改造,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将此列为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首;二是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于当年1 0月举办“S县首届王氏文化节“,以扩大S县的知名度,“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同时提出了“一年建设,十年还债”和“会战一百天,县城变新颜“的口号。在县委常委会上,一些同志对举债办节有些不同意见,但在李光明的坚持下,还是通过了。
在县城拆迁改造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有的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又做不通,有时不得不强行拆除老百姓的房子。拆迁最紧张时,铲车、吊车开路,公检法、基层干部数百人出动,居民限时搬完。有的老百姓见铲车到了,不顾天下着雨,把被子等物品用被单一裹,先甩到门外。这期间,李光明亲自督办重点工程,对达不到进度要求的有关责任人严肃批评,仍无起色的一律免职。他胃病时常发作,仍坚持工作,经常吃住在工地,脸部晒得黝黑,体重掉了好几斤。
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县城改造和各项重点工程在文化节开幕前如期完成,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工程投资数亿元,其中改造某陵投资约为1.5亿元,建设文化节主广场花费约3000万元。县城通往上级地级市市区的20公里公路已被打造成“迎宾大道”,在大道两边开辟了数十米宽的绿化带,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返租耕地4000多亩,栽种名贵花木,文化节前和节日期间由乡镇干部负责看护,每个乡镇为此抽出大约30%的干部昼夜值班。200×年1 0月,“S县首届王氏文化节’,咖期开幕,气氛隆重热烈。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县城居民为有了自己的休闲活动场所感到高兴,部分群众从环境整治后的房价上涨中受益,但也有部分群众为房屋拆迁补偿和失地问题上访n
文化节过后,李光明的全部精力转向招商引资„„
【问题】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李光明的领导行为。
(2)在上述案例背景下,如果你是李光明,你会如何开展工作?
6.写作题。写作题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给定一个命题,要求应试者根据命题作文;另一种是提供有关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材料命题作文或自拟题目作文,也可称为材料写作题。
作答写作题要按照写作要求,用议论或者说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
[例题]
材料一: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学习用于总结实践、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从而形成全社会自觉以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总结经验得失,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买、查找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未来、完善体制机制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领导干部能否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而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科学发展观能否真正贯彻于发展的始终,推进我们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保证。而谋划发展的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能力,恰恰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按照科学规律谋划发展大计的三个关键环节。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工作实际,围绕“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化为发展的思路和措施”,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对策性论文。
7.申论题。申论即申说、议论的意思。申论题一般由提示语、材料、答题内容及要求三部分组成。提示语是应试者答题时应注意的事项;材料是为应试者提供答题所依据的素材;答题内容及要求是应试者根据所给材料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申论题一般要求应试者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及综合,对主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解决的措施和办法,并进行论证。
[例题](第一部分提示语及第二部分材料略)。
引申型评论类申论题的作答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请以某某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求条理清晰,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
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评述型议论类申论题的作答要求:
(1)有条理地概述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
(2)假定你是某某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上述材料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要求意见合理、具体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300字。
(3)根据上述资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 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二、专业科目笔试的试卷结构与测试方式
专业科目笔试的目标结构和内容结构问题,已在专业科目笔试的测评要素中介绍,这里仅介绍专业科目笔试的题型结构、难度结构、分数结构和时限结构。
(一)试卷满分、测试时限及方式
专业科目笔试试卷的满分为100分或150分;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 80分钟;测试方式为闭卷。设置上述分数结构、时限结构以及测试方式的目的和作用,与公共科目笔试基本一致。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实施时,如果将公共科目笔试和专业科目笔试合并进行,其试卷的满分、测试时限,包括试卷的目标结构、内容结构、题型结构及难度结构等,则由主考机关根据具体测评目的及选拔职位的要求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调整。
(二)试题类型、难度及题例
专业科目笔试试题类型与公共科目笔试的试题类型基本相同,也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专业科目笔试试题题型及题例可参见公共科目笔试题型及题例。第四节
笔试注意事项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常采用分类测试、逐级筛选的模式,经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未能入选的应试者,不能进入到面试测评等后续竞争环节。从程序上看,笔试是竞争性选拔考试环节的“第一把筛子”,具有“人口”把关和初步筛选合格者的重要作用。应试者应在笔试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能力素质,实现“高能高分“。应试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必要的考前准备,避免考试失误
尽管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应试者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不少笔试,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有别于其他笔试,要在笔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应注意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首先,要了解选拔职位的有关要求。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因此,应试者在笔试前应了解选拔职位的职责和工作实际,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展示选拔职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和水平。其次,要了解领导干部选拔性考试的有关要求。应试者应了解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别、功能及试卷结构、常用题型和作答方法,避免因不了解这类笔试的相关要求影响发挥正常水平。其三,要认真按照考试组织单位的有关要求,做好其他相关准备,避免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二、沉着应对,充分展示实际水平
一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把考试作为自我检测、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机会,不要背负沉重的包袱,调整好心态,避免情绪紧张;二是认真审题,明确答题要求,避免答跑题、答偏题;三是先易后难,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提高答题效率;四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反映出运用有关理论、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遇到难题时,不要放弃,要开动脑筋,尽量作答;六是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三、加强平时学习和实践积累,重在提高能力素质
学习和实践,是干部获取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实际本领的重要途径。修订后的《考试大纲》提出“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强调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为干部的学习实践指明了方向。应试者要想在笔试中考出好成绩,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学在平时、干在平时,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要系统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公共知识,也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在实践中着力提高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才可能在笔试中考出理想成绩。第五节
面试的作用及测评要素
一、面试的作用及特点
面试是根据测评目的,在适当的场景下,考官以问、听、察等手段,通过与应试者进行交流,综合评判应试者相关素质的一种测评方法。
面试有别于笔试,具有测评直观、互动交流和综合评判等特点。
面试是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和胜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考试大纲》规定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既总结吸收了近年来我国各地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借鉴了国外高级公务员选拔面试的一些先进方法,除具有面试的一般特点外,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测评目的明确。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的目的,旨在考察笔试合格者在领导能力和胜任特征等方面与拟选拔职位的适应程度。
二、面试的测评要素
面试测评要素的确定应以胜任拟选拔职位要求的素质条件为依据,以职位分析为基础。
《考试大纲》规定,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的测评要素主要有:
1.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能力。比如,对事物既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思考,又能从微观方面对其各组成要素予以分析,并能充分关注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面试对综合分析能力的测评,着重考察应试者对事物的分析是否符合逻辑,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否成立,推理过程是否清晰、严密,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否抓住重点,能否运用联系、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事物。
2.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表述清晰,言语流畅,表达有条理,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3.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4.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对组织中权属关系的正确认识,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面试对人际沟通能力的测评,着重考察应试者能否客观考虑他人境况,善于理解他人思想,尊重他人的合理化建议,有无善于说服他人、与他人沟通、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能力。
5.决策能力。面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面试对决策能力的测评,着重考察应试者对重要问题进行决策时,能否在统筹思考、有效分析、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及时作出科学决策。
6.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面试对创新能力的测评,着重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开拓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是否具备较强的预见力、想象力以及应答中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结论等是否具有创新性。
7.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面试对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测评,着重考察应试者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稳定性、思维反应的敏锐性、思考问题的周密性、解决问题所用方法的适宜性及对问题处理的决断力等。
8.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比如外语口语能力等。
9.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第六节
面试环节的方法及实施程序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面试环节包含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法。面试环节的各种方法都有特定的实施程序。严格按照面试环节各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行设计、操作,才能提高面试测评效能,实现考试的总体目标。
一、面试环节的方法
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环节中,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其他测评方法。
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
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结构化面试以职位分析为基础,具有测评内容比较全面、规范,测评程序标准化程度较高、简便易行,测评目的与拟选职位的针对性较强等显著特点,是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环节中的主要方法。
[例题]
第一道题:
请结合你以往的工作经历和工作实绩,简要谈谈你能否胜任你所报考职位的工作?哪些方面适应?哪些方面还需进一步锻炼提高?
第二道题:
近年来,一些城市大力推进标志性建筑、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城市景观工程等建设。对这种情况,干部群众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惠民工程”、“共享工程“,有的认为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
第三道题:
某县为迎接“五一”旅游黄金周的到来,从各部门抽调干部组成了几个检查组,赴各旅游点进行安全检查。假如你是某检查组的组长,针对有些旅游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要求,但这些旅游点敷衍应付,迟迟不落实。此时,你怎么办?
第四道题:
请举出一项近年来由你负责且给你较大成就感的工作,简要谈谈完成工作的过程。你当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你是如何解决和克服的?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
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至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无领导小组讨论采用的是松散群体讨论的形式,被测群体地位平等,可快速诱发应试者的特定行为,并通过对这种行为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来判断应试者的能力素质及个性特征。因此,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测评方法,能够使考官对应试者的行为作出较真实的评价,并使考官在应试者的互动中于同一时间对竞争同一职位的多名应试者进行测评。
[例题]
为了推进省直机关各部门的效能建设,通过考核促进机关效能提升,A省省委去年年初开始在省直机关推行部门绩效考核的试行办法。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些部门不太配合,对试行办法的可行性提出疑义;有些部门大力支持,认为绩效考核能够凸现本部门的工作业绩,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今年初,考核结果出台后,不同部门的人对结果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省直机关绩效考核试行办法是从各部门的实际出发制订的,指标比较全面并且注重实效。但是,有些部门是服务型的,与服务对象、其他部门接触比较多,工作成绩容易得到各方面认可。而有些部门主要做基础性的工作,与外界接触比较少,大家对该部门的成绩也不了解,难以去评价。像这样的部门,即使工作人员都勤恳尽责地工作,很好地完成了本部门的职责,按照考核办法的规定还是无法得到很高的评价。这就类似于用尺子来称重量,肯定是存在偏差的。
有人认为,省直机关各部门的性质差别很大,如果把所有部门放在一起考核,很难做到兼顾公平和效率。要做到公平就需要让考核的各方面贴近部门的实际任务和职责,但是,如果有多少部门就确定多少种考核方法的话,负责考核的部门的工作量就会很大,而且考核方法的开发成本将会很高。而如果采用统一的考核办法,需要在指标设置上兼顾各个部门工作的方方面面,而每个部门总有一些考核方面是处于劣势的,采用这样的考核办法也就很难让各个部门都满意。
有人认为,省直机关各部门的工作绩效要体现出来,所经过的周期是不同的。有的部门能够在短期做出业绩,周期较短。但是,有些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往往第一年的规划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出成效。结果是第一年考核绩效低,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绩效突出,实际上绩效并不是当年的结果,不够准确。
有人认为,省直机关各部门原有的基础也有所不同。有些部门在前任领导的长期有效的治理下,如今开花结果,显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这些成绩却不是这些部门现在工作所产生的实际业绩,只能说是一种继承的遗产。而有的部门可能刚刚成立,各项工作才刚起步。甚至一些基础比较差的部门还需要为前任在工作中所犯下的错误埋单。
有人认为,对省直机关进行部门绩效考核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措施,也是领导了解各部门工作表现的主要手段。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求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不能因为绩效考核而妨碍部门的正常工作。所以,考核办法应该是精简实用的。
有人认为,省直机关各部门的业务性质差异很大,相对统一的考核办法难以操作,考核如果面面俱到不利于操作,精简实用又容易对少数部门产生片面评价。
【问题】
假设今天A省省直机关绩效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如何更好地对省直机关各部门的绩效进行考核的问题,在座的各位是A省省直机关绩效考核委员会的委员。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就以下议题进行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并推选一位成员,汇报最终的讨论结果:
(1)为了更好地实现对省直机关各部门的绩效考核,A省的省直机关绩效考核办法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2)针对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提出三项具体解决措施。
(三)角色扮演
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
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角色扮演的拟真性强,能较直观地展现应试者的相关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
(四)公文筐测验
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与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
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公文筐测验是将管理情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抽取出来,并以书面的形式让应试者来处理,所以它也具有高度模拟领导工作情景的特点,有利于检测应试者的实际领导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面试环节各种方法的实施程序
不同的测评方法有不同的实施程序。《考试大纲》对面试环节各种方法的实施程序作了如下规定:
(一)结构化面试的实施程序
结构化面试的实施程序分为三大阶段共八个步骤,即候考阶段(1—4步)、测试阶段(5—6步)、评价阶段(7—8步)。具体步骤如下:
1.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在候考室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即检查身份证、准考证、面试通知书等。此步骤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应试者的主体意识,又可以防止冒名顶替,还可以根据实到人数对面试工作进行调整。
2.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以抽签的形式确定应试者应试的先后顺序,并依次登记考号、姓名。这一方面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应试者根据时间先后来调整自己的应试心态。
3.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讲解面试的整体计划安排,注意事项和考场纪律。这有助于应试者了解面试过程和要求,并在实际面试过程中规范操作、严守规程。
4.应试者入场。由引导人员依次带领应试者进入面试考场,并通知下一名应试者准备。
5.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首先与应试者进行简短的交谈,以缓解应试者的紧张情绪,然后自然进入测试阶段。主考官宣读指导语,说明提问的数量、回答顺序及回答时间方面的要求,使得应试者心中有数。此步骤具有缓冲和过渡作用。
6.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主考官按照结构化面试题本的内容和顺序依次提问,应试者依次回答。应试者没有听清的时候,可以要求主考官将题目重复一遍。这是面试环节的主体和关键部分。
7.考官独立评分。考官根据结构化面试中的测评要素及其评价指标对应试者在各个测评维度上的表现进行独立评分,并签字。
8.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考务人员收集每位考官的面试评分表交给计分员,计分员在监督员的监督下统计面试得分,并填人结构化面试成绩汇总表。主考官及计分员、监督员在面试成绩汇总表上签字,最后将所有记录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程序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程序分为准备阶段(1—3步)、讨论阶段(4—6步)、评价阶段(7—8步)。由于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测评方法在实施程序的某些具体步骤及其内容要求上与结构化面试类似,在《考试大纲》中也分别作了原则性的明确规定,为避免与结构化面试实施程序中类似步骤的重复叙述,对于相同或相近的步骤不再作具体说明,仅侧重其特殊要求说明如下:
1.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在候考室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即检查身份证、准考证、面试通知书等。此步骤除了上述工作外,还必须根据讨论的要求将应试者分为若干个小组(一般每组51人),排除应试者的讨论时间表,并依次将应试者分组带进考场。应试者入场后坐在哪个位置应由应试者自己随意或抽签决定,土作人员不得作出具体的指示或暗示。应试者落座后,考官应对他们的姓名、编号及其所坐位置进行核对确认。
2.考务人员宣布规则。由考务人员向应试者简单介绍本次面试讨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宣布有关纪律。
3.考务人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考务人员向应试者发放讨论资料以及草稿纸、笔等。对某些特殊的讨论题目,在讨论过程中主考官可以向应试者再提供其他的相关材料或信息。
4.主考官宣读指导语。由主考官宣读讨论的要求、程序、时限和目标。该步骤对于应试者把握讨论主题、挖掘材料内涵、严守讨论程序尤为重要。
5.应试者按照给定的时间准备。一般情况下,应试者可以有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并列出发言提纲,为自己下一阶段的讨论发言作好准备。
6.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自由讨论时,应试者既可以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支持或反对他人的观点,同时还可以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进行总结。讨论发言的先后可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性质、自我个性特点及发言时机等因素自行决定。考官对照评分表中所列观察要点仔细观察、倾听和记录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表现。有些无领导小组讨论还要求应试者推荐或自荐1人进行总结汇报,其他人进行补充。考官可对应试者的汇报进行质疑,应试者给予答辩。讨论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
7.考官独立评分。讨论进行到规定结束时间,主考官宣布讨论结束,应试者退场。考官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并判定成绩。如遇特殊情况,考官间也可在最后评分前对应试者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议。
8.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此步骤的任务和要求与结构化面试基本相同。
(三)角色扮演的实施程序
角色扮演的实施程序分为准备阶段(1—2步)、扮演阶段(3—5步)、评价阶段(6—8步)。具体步骤如下:
1.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在候考室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即检查身份证、准考证、面试通知书等。
2.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讲解角色扮演的整体计划安排、注意事项和考场纪律等规定和要求。
3.主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向应试者提出具体的角色扮演要求,应试者接受角色,进入状态。
4.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对角色扮演的具体要求以及应试者各自的角色任务作简要介绍,同时强调有关事项。要求每位应试者对扮演要求完全理解,并能够互相配合、进入角色,共同去完成扮演任务。
5.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一般情况下,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角色或多名应试者同时扮演不同角色,单独完成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角色的扮演通常应持续1 0分钟左右。
6.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必要时考官在评分前可对应试者的行为表现进行讨论,力求评价的客观公正。
7.考官独立评分。考官通过观察、归纳、评判应试者行为,给每位应试者打分,并形成测评报告。
8.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此步骤的任务和要求与结构化面试基本相同。
(四)公文筐测验的实施程序
公文筐测验的实施程序分为准备阶段(1—3步)、处理阶段(4—7步)、评价阶段(8—9步)。具体步骤如下:
1.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在候考室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即检查身份证、准考证、面试通知书等。公文筐测验既可以用于个体施测,也可以用于团体施测。应试者入场人数的多少以及时间的先后,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竞争同一职位或使用同一试题的应试者必须同一时间入场测验。
2.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向应试者说明公文筐测验的整体计划安排、注意事项和考场纪律等。
3.考务人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材料包括提供给应试者的背景资料和待处理的各种测验材料以及答题纸。答题纸专供应试者撰写公文材料处理意见或回答指定的问题。考官评分时只对答题纸上的内容进行评分。给每个应试者的测验材料和答题纸事先要编上序号。
4.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对测验要求做简要介绍,同时强调有关注意事项。当应试者对测验指导语完全理解后,每位应试者才可以开始阅读有关材料。此步骤的关键是让应试者尽快进入情景,明确自己的角色,以便正式开始作答测验。
5.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应试者根据测验要求处理公文。处理时应试者可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分类处理,写明处理意见和处理措施。公文处理的具体时间根据公文数量的多少、长短确定,一般控制在1—3小时之间。
6.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应试者公文处理完毕后,考官对应试者的作答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对作答情况进行讨论。
7.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对于应试者模糊不清的作答或其他情况,考官可以对应试者进行提问,以弄清应试者对公文处理的意见及其处理办法。应试者和考官可在这一步骤补充自己的回答或观察记录。
8.考官独立评分。考官通过分析应试者的公文处理意见以及对应试者的提问情况,独立为每位应试者评定测试成绩。
9.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此步骤的任务和要求与结构化面试基本相同。第七节
面试注意事项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主要测评应试者是否具备选拔职位要求的能力和素质。为了使应试者做好心理调适,充分展现真才实能,有必要了解面试的一些基本特点,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
一、熟悉面试的实施程序,做好心理调适
面试过程中,通常会提前向应试者发放《应试者面试须知》,主考官也会在正式面试前宣读指导语,说明具体要求,如题量、总答题时间、每题建议答题时间、计时方式等。应试者应了解面试程序,做到心中有数。
面试过程中,应试者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影响正常发挥。因此,应试者应放松心态,把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
二、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充分发挥水平
一是要正确理解题意。面试时,一般是由主考官向应试者口头提出问题。因此,应试者一定要注意集中精力,听清所提出的问题,准确理解题意,把握问题的具体指向,防止答偏跑题、答非所问。二是要组织好回答内容。应试者的回答内容直接影响着考官的评判。因此,应试者在准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力求全面、清晰、准确地回答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三是要合理安排时间。面试一般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也有规定的题目数量。因此,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时间,避免在个别问题上费时过多而未能充分回答其他问题,影响应试者能力素质的全面展示。
三、注重实践锻炼,努力提高领导能力
应试者参加面试,了解一些答题方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要想取得优异成绩,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实践锻炼,努力使自己具备职位要求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领导能力。只有具备真才实能、符合职位要求的应试者,才能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因此,应试者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熟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领导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善于总结,积累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第二部分 政治
第一篇
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章
哲学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一系列基本观点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进一步提高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不是停留在朴素的经验和盲目的信仰,而是通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形式,阐述一系列基本观点,组成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一种理论体系,也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思想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也即何者为本原。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反之,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哲学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承认思维能够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够反映物质的,就是可知论;反之,就是不可知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正确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哲学基本问题为我们研究哲学派别和哲学发展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指导线索,使我们能够透过形形色色的哲学名词、术语而抓住它们在哲学上的基本倾向和本质。它是我们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强大思想武器。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所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说到底就是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客观世界、实际情况、工作环境等等,属于物质现象;主观世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等,属于意识现象。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如果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就要犯主观主义错误,在实践中就要遭受挫折和失败。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这就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问题。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超越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转变,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创立了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两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但由于这两部著作在当时都没有公开发表,所以,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总结工人运动的新经验,概括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先后写下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丰富和完善了他们自己的哲学理论,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工人运动中广泛传播。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同“民粹派”、修正主义、马赫主义及其在俄国的变种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洁性。在总结工人运动的新经验、概括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的基础上,先后写下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国家与革命》、《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等著作,在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继承和捍卫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他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系统化、对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实践观点作为一条主线,贯通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实践观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第一,科学实践观点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唯物主义”,是“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对传统哲学的革命变革,是同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其根本的局限性在于,他们都没有科学界定实践的内涵,未能深刻理解实践活动的哲学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对工业革命所体现的人类劳动的巨大创造性的认识,深知实践活动在改变世界中的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历史作用,从而把人的实践提升到了应有的地位,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解决了哲学史上的难题,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起来,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不同于以往任何哲学的崭新哲学思想,进而达到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科学定位,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把握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真正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变革。
第二,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线。实践的观点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之中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界是人的活动的前提,但是,人类并不是简单地利用外部世界,而是依照人的内在尺度,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从而达到人的目的。所以,世界的物质性、外部世界的客观性,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确证的,或者说,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物质性和客观性就不可能得到科学的解释。同样,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也是和人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人们实践活动中,导致了外部世界的变化和人的发展,构成人与外部世界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因此,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到底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离开了实践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便不能得到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唯物主义,更集中地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本质上是物质生产实践。正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才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人与自身的关系。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都是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生产实践活动,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作为生产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对人民群众生产实践活动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离开实践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同样不能得到科学的理解。
第三,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命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由于其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局限性,仅仅停留在思想和认识的领域,甚至满足于对纯粹经院哲学的争论。而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要认识世界,但这种认识不是脱离实际的、纯粹思想领域的争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以实践为目的的认识。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一切认识都必将失去现实意义。“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纯粹的理论哲学,而是实践哲学。它不再热衷于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再满足于纯粹的思辨,而是让哲学的理论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真正体现时代的精神,使哲学成为改变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实现了哲学观和哲学使命的变革。第二节
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性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揭示了各种具体物质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关于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肯定了物质的可知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这个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它不仅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哲学指导,而且是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既不能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实践目的服务。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但它们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各门科学的发展都不断地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统一于物质,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中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容,就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所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知形式和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从一般物质的反应特性到意识的出现,大致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阶段:从无机物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到人的意识的产生。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人类意识产生和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提供了物质外壳;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了意识的发展。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具有调控性和指导性;作为意识活动重要内容的人的心理对人的生理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并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于,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具体表现为,意识具有认识的作用,预见的作用,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和选择方案的作用,指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作用,规范和调整社会成员的关系和行动的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同以往的唯物主义在基本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坚持物质本体论和世界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性和直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转化为意识,意识又转化为物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进一步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哲学的使命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只有在改造世界中才能认识世界。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辩证法又认为,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唯物辩证法还认为,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在把握某个事物或某个要素时,要注意把它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或要素联系起来看。
发展是指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原因在于: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必将能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合理的东西,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就是关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辩证法有三种形态: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如果有变化,也仅仅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外力的推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世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待世界。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存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事物外部的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矛盾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四、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韵规模、速度和程度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及其结构的变化,是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突变。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地引起质变。第二,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旧质限制了量的活动范围,如果没有质的根本变革,量的变化就不可能超出旧质的界限。只有通过质变,事物才能在突破旧质界限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五、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它物的方面。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一一既克服又保留。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的作用,它把否定和肯定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有批判地借鉴,反对否定一切的狭隘民族主义和肯定一切的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事物发展是不断地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既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又要增强忧患意识。
六、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对世界普遍联系基本环节及其内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一系列范畴。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事物外部联系和内部特征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特质。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外露的,是感官可以感知的,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普遍的共同的。第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本质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现象的纯粹的本质。任何现象也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科学研究的可能。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世界普遍联系中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第一,原因是引起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引起的现象,两者之间有着明确的区别。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不可分割。因果关系原理对于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从分析因果关系人手观察事物和现象是一条重要的思维方法。
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和结构及其表现形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是:第一,内容是指事物的内在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事物的构成成分、内在特征、运动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形式是指事物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内容活跃易变,形式则相对稳定,内容不同于形式。第二,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由此形成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不断地使形式与内容之间由相对适合到相对不适合再到相对适合的发展。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注重内容,善于选择合适的形式;根据内容与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推动事物的发展。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必然性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偶然性则是由事物外部的非根本原因引起的,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的地位。第二,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由此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必然性制约。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偶然性发现必然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尽量避免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以便充分准备应付突发事件,做到处变不惊,应对自如。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一对范畴。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是:第一,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不等于现存;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有好与坏,大与小,现实与抽象之分。可能性不同于现实性。第二,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它来自于可能性又孕育着新的可能性;可能性也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在现实性中。可能性和现实性可以相互转化。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可能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可能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好的可能性,避免坏的可能性。第四节
认识和实践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认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但是,马克尽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既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也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其认识论具有消极性和直观性的缺陷。马克思主义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为物质世界只有成为人们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认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性和直观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二、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获得对认识对象的知识。即使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于社会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对认识提出了新的课题,推动人们去研究和解决,并为人们认识新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和物质手段。人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依靠认识本身是解决不了的,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后确定。一般说来,以某种认识指导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证明这个认识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的。反之,则不符合事物的规律,是错误的。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运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方法。第二,理论可以提供对未来发展的预见或预测。第三,理论可以动员、鼓舞和组织群众,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
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集中表现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始阶段,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只有获得大量真实的感性材料,并经过理性思维的加工,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有助于避免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性认识,常常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认识而忽视理性认识,常常表现为经验主义。这两种片面性都是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
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飞跃。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其正确与否才能得到检验,才能纠正错误和发展真理;通过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才能变为现实的力量,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更需要认识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认识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无限发展过程。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L次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用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这就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四、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中包含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作为认识的范畴,其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客观世界,获得真理的根本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因此,在同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同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只有一个。因此,真理是一元的。当然,这并不排斥从不同侧面对真理的探索、认识和反映。
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看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就是要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第二,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也就是它的绝对性和唯一性,即任何认识是否正确,归根到底只能靠实践检验;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性和条件性,即任何实践活动总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也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五、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具有绝对性,也称为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任何真理都包含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任何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也称为相对真理,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某些方面的认识,认识有待于扩展;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世界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认识,认识有待于深化。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它们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关系的原理是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因此,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真理与谬误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谬误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二者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但是,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个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条件发生变化,或者超过了一定范围,真理就可能转化为谬误;同样,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因此,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六、真理与价值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还承认真理具有价值属性,否财,人们就不会去追求真理。价值,从认识论上来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凡是对满足主体需要有积极意义的事物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价值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是由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需要两个因素构成的。前者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后者则是构成价值的主观条件。价值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不能离开客观的前提来谈论价值。唯心主义者抽掉了价值的客观基础,把价值的主观方面无限夸大,使之绝对化,这是错误的。在承认真理客观性的基础上,承认真理的价值性,与实用主义者所宣扬的“有用就是真理”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的。真理是正确的,所以它才有用;它之所以是有用的,就在于它是正确的。实用主义离开真理的客观性、科学性这个前提和基础,以个人的利益、需要、主观愿望为出发点,鼓吹“有用就是真理”,真理服从于有用,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第五节
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各种唯心主义,还有旧唯物主义,都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真实关系,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把社会意识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或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并进一步阐明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地理环境是影响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地理环境的作用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人口因素是指构成一定社会的从事生产和19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地理分布等。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的更替;人口因素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对社会发展发生影响。我国人口问题十分迫切: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人口增加与自然资源和消费品增长之间、人口增长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之间、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历史唯物主义在生产劳动的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人类全部发展史的钥匙。从生产劳动的观点出发来考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而在生产劳动中,分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前提。正是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人们才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方式。
四、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关系。社会是由有目的、有意志的人组成的,它具有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殊性。然而,社会历史的特殊性不在于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而在手强调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同样,强调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也不是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历史作用,而在于说明人的自觉同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本质的联系。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社会发展存在着不依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人们的活动都是有愿望的,但由于各种愿望的相互冲突,人们的愿望并非都能如愿以偿。历史的发展不是个别人的意志的产物,而是许多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的结果。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同一运动规律的。虽然无数的人都参与了历史的活动,但历史的发展绝不是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其内在的必然性决定的,即历史按照参与历史活动的无数个别人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的方向发展。因此,社会历史的特殊性不仅没有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而且恰恰是肯定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此外,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绝不会否认人的活动在历史中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然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又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实现的。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离开了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也就无所谓社会规律。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规律形成的过程。人的活动对历史而言,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历史活动,每一个人的活动和选择都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活动体现了历史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研究人民群众的活动,才能发现历史的规律;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到尊重历史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第六节
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有: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劳动组织和管理、科学技术也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先导;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反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产品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现实的经济基础是复杂的,但在界定某一经济基础的特定性质时,一般不包括旧生产关系的残余和新生产关系的萌芽。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及其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两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贯穿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始终,直接制约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经济形态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准;第二,社会经济形态发展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三,社会形态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在不同国家和民族,这种发展会采取不同的形式,所以要把握人类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两对基本矛盾运动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其中,生产关系一身而二任,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
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仅遵循它自身运动的规律,而且也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便会相应地或早或迟发生变革。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四、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社会形态是标志社会存在和发展基本类型的范畴。人类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系统,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划分社会形态。通常有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方式;另一种是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方式。
在经济社会形态中,又有两种划分法。它们分别是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人类历史相应地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现在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社会形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也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和自由个性的社会,与这三种社会形态相联系的经济形式,分别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技术社会形态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从生产工具方面来看,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与此相联系,石器时代可称之为渔猎社会,铜器和铁器时代可称之为农业社会,蒸汽时代可称之为工业社会,电子时代可称之为信息社会。按照这种划分法,人类历史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发展阶段。
第七节
阶级和国家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是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相联系,它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
阶级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只能采取集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生产。氏族或部落的全体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公有,平均分配。人们的劳动所得仅仅勉强维持自身的最低生活需要,没有剩余产品,也不具备阶级产生的条件。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金属工具的采用,生产力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所得除满足自身最低生活需要外还有剩余,这就使阶级的产生成为可能。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社会分工和产品交换的扩大,逐渐产生了财产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使一部分人可以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另一部分人,从而使阶级的产生变为现实。
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关于阶级的定义,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标准,只能是经济标准,即不同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经济地位。阶级产生以后,会出现相应的政治和思想特征。某一阶级的政治特征和思想特征,归根到底是由该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二、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是与特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不同集团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经济地位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阶级。一般会有阶级利益对立和冲突的阶级,也有介乎它们之间的其他阶级和阶层。不同的阶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共处于一种社会形态中,就会形成一定的阶级结构。所谓阶级结构,就是一定社会不同阶级阶层所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的框架体系。
社会不同阶级,由于经济利益的差别,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在这种矛盾冲突比较尖锐的情况下,特别是阶级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便形成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既是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又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突出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生产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经济利益。而由于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它们彼此之间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斗争。特别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由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桎梏的时候,剥削阶级往往借助上层建筑的力量维护现存的腐朽生产关系,而被剥削阶级则往往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力图摧毁这种腐朽的生产关系。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
另外,当旧社会内部出现了新生产方式的时候,代表新生产方式的阶级和代表落后生产方式的阶级之间,也会形成尖锐的矛盾对抗,先进阶级力图用新生产方式取代旧生产方式,而落后阶级则企图保持已经腐朽的生产方式,并极力阻碍新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新旧生产方式的矛盾就表现为先进阶级与落后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先进阶级总是和被剥削阶级结成联盟,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变革力量,共同反对剥削阶级的统治。
社会基本矛盾对阶级社会的推动作用,一般要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的变革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推动的社会革命,才能摧毁旧的上层建筑及其维护的经济基础,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扫清障碍,用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取代腐朽的生产关系,用先进的上层建筑取代落后的上层建筑,推动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进入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即使在社会形态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阶级斗争对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作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主权国家,指的是一定的拥有定居的居民、固定的领土、健全的政府组织和完整的主权的人类生活共同体。人们所说的“祖国”,通常就指这种国家。另一种是作为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的国家机器。这种国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这种国家就其阶级本质来说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其根本特点是由官吏掌握的暴力机器,设有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一整套机构。其中,军队和警察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种国家包括国家本质、国家形式、国家职能等内容。国家本质,即国体,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形式,即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成形式。任何国家都由国体和政体组成;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政体影响国体,政体形式好坏,能加强巩固国体,也能削弱或破坏国体。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国家的对内职能除实行阶级统治外,还有组织管理社会经济和公共事务的职能。国家对外职能主要是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四、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阶级是在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伴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伴随着所有制关系的变化特别是私有制的消灭,阶级会失去存在的条件而归于消灭。随着阶级的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消亡。国家消亡是指无产阶级国家的自行消亡,即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自行退出历史舞台。国家消亡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第八节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一、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关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等观点、理论的总和,以及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感情、情绪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社会心理。历史唯心主义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相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产生和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本质的基本观点。
二、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认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尽管社会意识最终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之间有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不同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一经产生,就具有动员、组织、引导、教育和规范的作用,从而成为推进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与此相反,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旧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为衰亡的社会势力服务,从而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
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社会意识是通过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形式,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相互联系,构成了社会意识体系,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
政治思想是政治意识在理论上的系统表现。它是一定阶级关于社会政治制度和国家形式、各阶级的社会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关系的观点的总和。政治思想不仅反映在各阶级的政治理论中,而且体现在各阶级及其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
法律思想是法的意识在理论上的系统表现。它是一定社会和国家对法、法的关系、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方面的观点的总和。本质上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主张,其直接目的是确立、维护或者反对体现一定阶级利益的法制。‘政治思想与法律思想具有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法律思想受一定的政治思想的制约,并体现一定的政治思想。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靠国家的强制手段来施行,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实现的。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比法律更为广泛,但它没有法律的强制力量。所以,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往往是相互补充的。
艺术是以生动具体感人的形象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它是人们把握现实、从审美角度认识和评价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一种美学形式。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不同的美和丑的标准来评价现实事物,建立起一定的审美观,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艺术作为审美活动的结晶,是通过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区分美和丑,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生活的。
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群众性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感情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宗教曾对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尽管在一定时期人们曾利用宗教表达某些积极的社会要求,但它毕竟不能真正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生活。
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现象,科学产生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认识过程。在社会生活中,人类为了实践的目的,需要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现象,获得有关这些对象的客观认识。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各个领域中的事物的具体规律的理论体系。按其研究领域的不同,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其中每个领域又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此外,还有综合学科、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所有这些,共同构成科学的知识体系。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式,它是以高度抽象和概括的方式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通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阐述一系列基本观点,组成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因此,哲学这种意识形式,不是离开社会现实,而是更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更持久地影响社会生活。第九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既具有量的规定性,又具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相对于个人而言,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不论在什么国家、什么历史时期,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当前,在我国,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以及拥护社会主义和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作用和具体结果是不同的。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杰出人物是指站在历史潮流前面,对促进历史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作用,对人民群众在认识中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以不同的方式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必须正确理解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由领袖组成的核心来主持的。
第十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一、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社会革命的实质是先进的阶级推翻落后的阶级,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社会革命的根源。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是说,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但是,旧的上层建筑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首先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改变旧的上层建筑,最主要的就是推翻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因此,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社会革命通常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但这并不排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社会革命的可能性。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某些方面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变革,进而实现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过程。社会改革不同于社会革命,它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而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它不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而是由统治阶级发动的。社会改革可以巩固和完善新生的社会制度。在新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初期,往往存在着旧的社会制度的残余。这时的社会改革,在完善新制度的同时,还包含着消灭旧制度残余的任务。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断提出新要求,因此,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现社会的进步。总之,社会改革的过程,是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的过程,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
二、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尽管人类社会在其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运动,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停滞、挫折,甚至是倒退(这是社会进步所付出的某种代价),但是,从总的历史进程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进步的。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
三、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的区别两个方面。
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表现为社会劳动。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方面,但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还是劳动。正是在劳动中,人们展示了与动物的各个方面的不同。
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一,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在同一个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共同性,决定了很多人在本质上有共同性;社会关系的差异性,决定了很多人在本质上的差异性。第二,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进一步还可以分为家庭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等。其中经济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支配作用。因此,既要看到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又要看到其中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第三,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人的本质因此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四、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不同于一般物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地表现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的社会或他人对自己尊严的尊重以及对自己物质、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社会作贡献。
五、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它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也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社会的进步,既是社会财富增长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纠正把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始终坚持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为了实现这种统一,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的劳动能力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永远也离不开劳动。而人作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够创造出高水平的生产力和更多的社会财富。同样,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又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为前提的。可见,人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源的利用,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即劳动者的素质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会更加重要。
第二,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和劳动者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关系。劳动者对财富的占有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也就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者和财产占有之间的关系,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劳动者才能的充分发挥,是同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相联系的。如果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不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不能更好地创造社会财富。因此,正确地处理劳动者和财富占有的关系,既有利于人的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人的解放首先是经济上的解放,人的发展离不开对财富的占有,否认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就谈不上人的解放,更谈不上人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人本身的发展,也就无所谓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以科学价值观引导人们努力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总之,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研究社会的发展规律,也要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真正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要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不断满足人的需求,服务于人的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2.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4.什么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5.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6.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内涵和关系是什么?
7.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8.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意义?
9.如何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10.如何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意义?
1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怎样理解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3.怎样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4.怎样理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学习文献和参考书目】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杨春贵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修订本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4.赵家祥等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三章
政治经济学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蕴涵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运动规律,把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为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一节
商品与货币
一、商品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在氏族组织的范围内通过采集野果和狩猎等获取勉强维持生存的物品,根本没有剩余产品与他人交换。这种只是为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叫做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不同,它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或经济主体。社会分工使生产者或独立的经济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这就使交换成为必要。由于生产资料和产品为不同的人或不同经济主体所有,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生产者或经济主体之间,只能通过交换来取得对方的产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叫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称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物品的效用,即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但是仅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就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这种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外,同时还具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各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中都有同质的东西——价值。价值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即由交换价值来表现。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三)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劳动,是人们支出劳动力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它是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是指特殊的有一定的生产目的、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和劳动结果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体力等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
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别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这一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且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为创立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力或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数量来表示;二是用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就会越多,但这时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少;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越多。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
(五)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即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由私人进行,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生产者或经营者私人决定;生产成果归私人所有。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彼此为对方或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工作,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要求所生产的商品在品种和数量上符合社会的需要;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私人性却使所生产的商品不一定能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这个矛盾直接表现在商品生产者提供的商品能否在市场上卖掉。如果能够卖掉,表明他的劳动成果得到了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不能卖掉,表明他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盈利或亏损,从而决定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命运。
二、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一个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与另一个商品相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表现的。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在商品交换只是偶然进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值偶然地以另一种商品来表现。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随着物物交换的逐步扩大,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其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实际上是许多简单的价值表现的总和,或简单的价值表现的扩大,因此叫做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许多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一种商品上。这是因为随着物物交换的不断扩大,交换日益发生困难。为了克服交换的困难,于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成为其他一切商品的共同价值表现形式,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因此这种商品就成为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是指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当一种特殊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能够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时,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历史上有多种商品起过货币的作用。由于黄金和白银的天然特性(体积小,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便于储藏,携带方便等)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于是一般等价物就最后固定在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上,使其成了货币。随着经济的发展,贵金属货币形式发展为纸币形式和电子货币形式。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直接体现社会劳动,专门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财富的一般代表,所以又是同其他商品相区别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现实的货币,最初是采用金属条块的形式,后来又依次发展为铸币和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纸币的发行量是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的,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物价的普遍的持续的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三、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与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现实商品经济中,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是正常的、大量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第一,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格的波动总是以价值为轴心。第二,从一个较长时期来说,商品的价格总额与商品的价值总额相等。一方面,价格的上涨部分与价格的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动又可使供求趋于平衡,使价格接近于价值。
(二)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竞争、供求关系的变动和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上涨,致使价格高于价值,生产者有利可图,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被吸引到这个部门。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跌,致使价格低于价值,生产者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会从这个部门抽走。
二是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生产同一商品的诸多生产者,如果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盈利。相反,如果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只能获得较少的盈利甚至会发生亏本。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盈利,就必然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为此,就必须积极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是造成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是不同的。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管理完善的生产者,由于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有可能获得较多的盈利,并发财致富;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和管理不完善的商品生产者,由于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就有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第二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当一项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来购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在:
1.流通公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资本流通公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
2.流通中货币的职能不同:在商品流通中,货币(G)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资本流通中,货币更主要的是增殖的手段,即获得剩余价值的手段。
3.流通目的不同:商品流通公式表明,商品生产者为买而卖,生产者最终目的是获得流通以外的使用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资本流通的公式表明,资本家为卖而买,货币流通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为了货币的增殖,即获得剩余增殖额。因此,确切地说,资本流通公式是:G—W—G。这里,G=G+△G。△G即价值增殖额。也就是说,货币发生了价值的增殖,这时的货币已转化为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从资本流通公式(G—W—G)看,似乎货币的增殖额即剩余价值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实际上,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本身的价值并不能增大,因为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但是,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只有当资本家在流通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出比它本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时,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货币不等于资本表明,一般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二者有本质区别。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中存在的在劳动过程中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无论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进行社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劳动力并不是在任何社会都是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从而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来出卖。(2)劳动者失去一切可以独立从事经营的生产资料,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与一般商品一样,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具体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1)维持劳动者本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劳动者养活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所必要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创造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最终源泉,它不仅能创造出劳动力商品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正是看中了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能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而在一般商品经济的社会里,所有的经济活动乃至社会的发展,也都有赖于通过组织劳动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
二、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也都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差别在于增殖价值的属性、归宿和分配不一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属于资本家所有,其劳动产品就必然归资本家所有,增殖价值即剩余价值也被资本家占有。
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要考察其价值形成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全部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这里的全部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两部分。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指进行中的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又称死劳动,或过去的劳动,是指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过去劳动的产物,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相对而言,故称“物化劳动”。另一种是指凝结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它已经同物(产品)结合在一起,成为劳动产物、劳动产品,故称“物化劳动”。一般认为,物化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转移自身的价值。因此,商品生产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劳动者把过去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上的过程。
假定工人创造的价值只够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就不可能有价值增殖,资本家也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这不仅对资本家是毫无意义的,整个社会也不可能向前发展。所以,资本家必然要把价值形成过程变为价值增殖过程,或者是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或者是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相对减少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无论何种,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劳动力的使用权就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充分利用这一时间,强迫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可见,剩余价值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工人创造了比他的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最终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他自身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反映的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二)资本的本质
从现象上看,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机器、原材料、厂房等。但是,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下,生产资料作为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时,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就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为了进一步揭示资本的本质,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它的价值一次地或多次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此,叫不变资本(用c表示)。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新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因此叫可变资本(用v表示)。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而不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
(三)剩余价值率
为了确定可变资本的增殖率,进而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要计算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是剩余价值(用m表示)与可变资本(用v表示)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m'=m/v
剩余价值量是由剩余价值率与可变资本的数量(或雇佣工人的数量)决定的。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m'×v。从左式可以看出,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二是增加可变资本的数量。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有两个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为既定时,工作日愈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愈多,从而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也就愈多。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工人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降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先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由于率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然按社会价值来出售商品,这就使它获得了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等到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之后,原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企业就不能再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了。这一过程的结果,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相对剩余价值得以增加。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一切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五)不同要素在价值和剩余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劳动是创造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的最终源泉,但光有源泉还不能真正实现价值的创造。用全面、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就要看到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也是多种要素综合运动的结果,各种要素都在其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1.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决定性因素和最终源泉。这里所说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既包括私人劳动,也包括如马克思所说的合作劳动、社会劳动、社会总劳动。至于物化劳动是否也创造价值,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劳动都是价值的最终源泉。没有劳动,就没有一切。
2.资本提供条件。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光有劳动者而没有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燃料、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等等生产资料,没有科学技术、信息等其他要素,是不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的。马克思说:“虽然只有可变资本部分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只有在另一些部分,即劳动的生产条件也被预付的情况下,才会创造出剩余价值。”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资本的参与和作用,任何现实的价值创造过程都是不能实现的。
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不仅要保值,而且要增殖,没有增殖的生产经营过程是没有意义的。市场经济要发展,就要提高资本的运转速度和利用效率,不仅创造和实现更多的价值,而且创造和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不仅对于价值的创造,而且对于价值的增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管理整合要素。一个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是各种要素共同参与、共同起作用的过程。要把它们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必须进行管理。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分工协作的日益专业化、精密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越来越复杂,管理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大。管理虽然也是一种要素,但它是特殊的要素。这种要素将各种要素很好地整合起来以后,其效果能达到倍乘的程度。
4.科技催化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这种要素是通过渗透到人力要素、物质要素、产品形式、工艺流程、组织体系等等当中而发挥作用的。因而,它在价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酵母的作用。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说它是“催化效益”。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劳动一天,得到一天的工资;劳动一个月,得到一个月的工资。这样,雇佣工人的工资就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或“劳动的价格”,似乎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并不存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其实,这是一种假象。为了揭露这种假象,就必须分析工资的本质。
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不能把劳动与劳动力混为一谈。劳动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两者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使得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具有隐蔽性。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在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二)工资的形式
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照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例如,小时工资、日工资、月工资等等。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因为每件产品的计件单价等于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或计时工资除以工人每天完成的产品数量。
(三)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名义工资是指以货币数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不能准确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即使名义工资不变,由于物价上涨和税收加重等原因也会使实际工资下降。如果名义工资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同样会使实际工资下降。只有当名义工资的增长速度快于物价的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才会上升。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工资有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1)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工人的生活资料的范围和数量在扩大和增加,从而使实际工资上升;(2)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也会使工资水平提高;(3)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而进行的斗争。第三节
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生产过程,就是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按照它的规模来划分,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生产在原来规模基础上重复进行是简单再生产;生产在扩大的规模基础上重复进行是扩大再生产。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因而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动态分析,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些新的特点:第一,此次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在以前的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是工人自己创造的。第二,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由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实质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这些特点表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和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不断生产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和可供雇佣的劳动者,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再生产出来。所以,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而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
通过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表明,不仅是物质资料不断地被扩大再生产出来,而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扩大的基础上被再生产出来。其特点是:第一,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完全是直接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第二,资本家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第三,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他不给等价而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来换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因为从表面上看,劳动力的买卖是等价交换的商品关系,工人出卖劳动力商品,资本家支付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但实际上,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商品的资本,是由他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并为无偿占有更多剩余价值创造了条件。
(三)资本积累
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叫资本积累。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来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由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韵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决定的,即由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和竞争规律决定的。
资本积累的规模首先决定于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这一比例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积累的数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所以,一切能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数量。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是:第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剥削程度越高,一定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积累的数量也可越多。第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就降低,这对资本积累的增加有两方面好处:一是由于消费品的价值降低,资本家就可在不减少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变为积累基金,并可使劳动力价值降低。二是由于劳动力价值和生产资料价值降低,同量追加资本就可购买更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能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增加积累。第三,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所用资本是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劳动资料的价值;所费资本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耗费掉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价值。劳动资料越经久耐用,每次生产过程的所费资本就越少,从而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就越大。而劳动资料在其使用过程中,它的一部分价值虽已转移,但它的使用价值并不随之减少。这样,资本家就可把已经转移的劳动资料作为折旧基金提出,并作为积累基金使用,以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规模,增加积累。所以说二者的差额越大,对资本积累就越有利。第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预付资本量越大,雇佣工人就可越多,剩余价值量就可增多,从而积累就可增多。
二、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从价值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价值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反映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这一涵义,表现了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的密切联系,即资本的价值构成以技术构成为基础,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价值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是由于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然不断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从而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增大,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缩小,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单个资本的增大有两个途径:一是资本积聚,即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的积聚。二是资本集中,即把原来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这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组织股份公司的形式。
(二)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总资本中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从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机器排斥工人;另一方面是由于妇女儿童要求工作以及小生产者、中小资本家破产,又使劳动力的供应增加。结果必然使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积累的需要来说的,或者说是劳动力供应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所以,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
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形式的过剩人口,即工人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经常处于就业和失业交替的流动状况。二是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农业中的过剩人口,他们耕种少量土地,表面上看没有失业,但仅此难以维持生活,随时准备进城找工作。三是停滞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没有固定社会职业,只是揽点劳务在家操作的人群。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有利:它可以随时满足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强化工人之间为争取就业的竞争,从而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对工人极为不利,它迫使在业工人不敢提出提高工资和待遇的要求,决定了劳动力商品不得不总是在劳动力价值之下卖给资本家,从而使工人处在相对贫困之中。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
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资本的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顺次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用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第三是销售阶段,即资本家把所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其中第一、三阶段属于流通过程,第二阶段属于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
产业资本具有三种职能形式。从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资本家的货币,是用来购买生产要素特别是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所以它不单纯是货币,而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在这里能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它不单纯是生产条件,而是生产资本。而通过生产阶段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包含有剩余价值,所以它不单纯是商品,而是商品形式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是独立的三种资本形式,而是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分别执行三种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方式相结合,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可见,资本流通过程不是单纯商品买卖过程,而是资本形态变化过程。
在资本的循环运动中,顺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又相继放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种形式中完成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过程,叫资本循环。如用G表示货币资本,P表示生产资本,W表示商品资本,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资本循环用公式表示是:
(二)严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它原来的形式。这样,产业资本就有三种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式可以表示为:
G—W„P„W'—G'G—W„P„W'一G'G—W„„
其中的G„„G'是货币资本循环;P„„P是生产资本循环;W'„„W'是商品资本循环。
(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现实的产业资本循环是要求连续不断进行的。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否则循环就会中断或不能顺利进行。二是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如果停顿,产业资本循环就会发生中断。产业资本只有并列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又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上,才能有循环过程的连续性。由此得出结论,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循环运动进一步揭示出资本的本质,资本不仅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而且资本的本性还在于运动。资本“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一旦中止了运动,就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也就不成其为资本了。
二、资本的周转
资本的循环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过程。这种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是资本周转。与对资本循环的考察不同的是,对资本周转的考察加进了时间因素,主要是从时间上剖析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方面考察。
资本周转时间,就是资本价值每一次循环所持续的时间,即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重新回到原来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其中的生产时间,指资本处在生产领域的时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劳动时间,即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某种产品的全部时间;二是非劳动时间,指生产资料已进入直接生产领域、但没有与劳动力相结合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停工时间等。由于非劳动时间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总是采用新工艺、新科技、增加工作强度等办法减少非劳动时间。其中的流通时间,指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部分。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商品的需求状况、生产企业距市场的远近、交通和通讯条件等因素。
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周转的次数。这一定时间,通常以“年”为计量单位。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n=U/u
可见,资本的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成反比。即是说资本价值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越短,一年内资本周转次数就越多,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反之,周转时间越长,一年内周转次数就越少,周转速度就越慢。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除取决于上述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外,还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实物形态在生产过程中固定不变,其价值量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逐渐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其余的价值部分在该劳动资料未完全磨损之前,仍固定在它里面,依据这一特点,把它叫固定资本。而以原料、燃料、辅助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生产资本,它的物质要素在每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消耗掉,其价值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的出售一次收回,依据这一特点,把它叫流动资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因此是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一是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依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是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二是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三是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后者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决不能把二者混淆。
固定资本的周转快慢,是与固定资本的磨损相联系的。固定资本的磨损可分为物质磨损与精神磨损两种。物质磨损指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造成的磨损。精神磨损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固定资本由于上述两种磨损而转移的价值,需要不断地提取并积累起来,以备将来在实物形式上替换已经磨损完了的固定资本,这种做法叫固定资本的折旧。根据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步提取的资本价值叫固定资本的折旧费或折旧基金。它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提取。其计算公式是:
折旧费=国定资本原始价值/国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例叫折旧率。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是:
折旧率=(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格)×100%
当代技术进步的加快,要求加速折旧;而加速折旧又有力推动着生产技术的进步。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由上可知,预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它们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就是预付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
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是: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价值总额+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额
影响预付总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一是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比重越大,预付总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越慢。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与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成正比例变化。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个企业都是各自独立进行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这种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就是单个资本。所有单个资本在循环周转过程中又互为条件互相依存,这种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叫社会总资本或社会资本。单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具体的如黄油、面包、飞机、钢铁等。而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和,就叫社会总产品。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来看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实现价值补偿,即社会总产品如何全部销售出去,使之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二是实现物质补偿,即转化为货币形式的社会总产品价值,又如何通过购买取得所需的商品。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首先,因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的基础。只有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补偿了预付的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才能购买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才能进行再生产。其次,因为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的关键。只有上一个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进行。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其所需要的条件,就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划分。马克思是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来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构成的;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构成的。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相适应,社会生产可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一部类(Ⅰ),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二部类(Ⅱ)。
上述社会总产品的两种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它指明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途径。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为了分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需要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因而提出几点假设:一是假设考察的是纯粹资本主义经济;二是假设考察期间的不变资本价值全部转移到了新产品中;三是假设全部商品都按价值出卖;四是假设没有对外经贸关系,全部社会总产品都要在国内得到补偿和实现;五是剩余价值率为100%;六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这些假设是为揭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规律所必须的。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是通过三方面交换而实现的。一是第一部类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二是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只有完成了这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在实物上得到了替换,即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了实现,下年度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可正常进行。
从上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得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1)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用公式表示是:Ⅰ(秒+m)=Ⅱc。(2)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的一个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Ⅰ(c+v+m)=Ⅰc+Ⅱc。(3)从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的另一个实现条件是,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是:Ⅱ(c+v+m)=I(v+m)+Ⅱ(v+m)。这三个实现条件,体现了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应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表明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生产资料生产与生产消费之间、消费资料生产与生活消费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进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资本积累作为追加资本以扩大生产规模,这就需要两个物质前提条件:
一是在社会总产品中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用公式表示是:
Ⅰ(v+m)>Ⅱc
二是在社会总产品中要有追加的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用公式表示是:
Ⅱ(c+m+-m/x)>Ⅰ(v+m/x)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具备了上述两个物质前提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就具备了可能。但是,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要使社会总产品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重新结合,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创造条件。这一实现过程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一样,也是通过三个方面交换而实现的。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可以揭示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三个条件。
一是基本实现条件: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的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Ⅰ(v+△v+m/x)=Ⅱ(c+△c)
二是从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的一个实现条件,即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Ⅰ(c+v+m)=Ⅰ(c+△c)+Ⅱ(c+△c)
三是从基本实现条件引申出的另一个实现条件,即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Ⅱ(c+v+m)=I(v+△v++m/x)+Ⅱ(v+△v+m/x)
这三个实现条件,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两大部类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互相依赖,即第一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决定第二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规模;而第二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规模对第一部类的扩大再生产也有制约作用。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表明,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的进行,都要求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以及各个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中却包含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这首先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与实现形式的矛盾。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实质,是要求使用价值的生产同社会的需要相适应。但实现条件则是市场供求规律的自发调节。这就难以避免出现比例失调。其次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目的是价值增殖,但劳动者的消费并不随生产的增长而相应增长。这就必然带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困难。再次,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矛盾。正因为如此,社会资本再生产,只能在经济波动甚至经济危机中艰难进行。
第五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用公式表示是:w(商品价值)=c+v+m。其中的c和v,代表实际耗费的资本额,对企业来说,就是生产成本,可用K表示。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不是看做可变资本产物,而是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生产成本概念掩盖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从而看不到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只是可变资本。这时,商品价值的公式也进一步转化为W=K(生产成本)+P(利润)。
随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相应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就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二者是不同的。首先,表示的关系不同。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增殖的程度,而剩余价值率是表示可变资本的增殖率。其次,量上也不同。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二是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有机构成高与利润率二者成反方向变化。三是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周转速度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四是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不变资本节省状况与利润率二者成同方向变化。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或平均利润的形成,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竞争结果。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因而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有不同的利润率。这就必然引起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竞争,引起不同部门商品供求情况和价格水平变化。过度流出资本的部门将会出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利润率上升;流人资本过多的部门,将会出现相反趋势,并导致资本的反方向流动,直到各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时,资本转移才会趋于停止。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一定量资本根据平均利润分得的一份剩余价值,就是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这种转化只是一种质上的转化,在量上,一个生产部门的利润仍等于剩余价值。而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获得的是等量利润。这样各个生产部门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之间,就不仅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数量上也不相同。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完全看不到了,从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更加被掩盖了。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之所以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原因在于: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只是价值由于剩余价值依照各个资本量的大小在各生产部门间均衡分配而发生的一种转化形式。第二,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是相同的。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由价值的变动引起的。由生产成本变化引起的生产价格的、变动,不过是因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发生了变化。由平均利润率的变化引起的生产价格变动,不过是由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两者的变化引起。前者会因劳动力价值即消费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化,后者会因为生产资料的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卖。
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同一部门内部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四)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的趋势。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和要求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不断改进技术,使用新的生产资料,从而使社会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即使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提高,平均利润率仍然会下降。但平均利润率下降并不意味社会所占有的利润量绝对减少,因为利润量是取决于资本所使用的劳动力的多少,只要投入的可变资本绝对数量从而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增加了,利润绝对量也会增加。所以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也称为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同时增长的规律。
平均利润率下降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一是剥削程度的提高;二是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的降低;三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四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但这些因素不能消除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而只是使这个规律的作用减弱。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商业资本,是由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形成的,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职能是必要的。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产业资本家为了减少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就十分需要专门从事商品销售的商业资本家为其推销商品,因而商品资本的职能就逐渐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成为由商业资本专门执行的职能。
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职能是可能的。一方面,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职能;另一方面,在产业资本循环中,总有一部分资本停留在商品形式上,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商品资本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是:第一,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分工,商品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拥有独立的投资。
商业资本独立存在具有积极作用,一是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资本和精力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二是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三是商业资本的活动有利于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四是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但商业资本的这些积极作用,只是在它的数量没有超过社会必要的比例时才是这样。如果它的数量超过社会必要比例,就会延缓社会总资本的周转速度,造成平均利润率下降。
(二)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的来源,从现象上看,是来源于单纯的商品买卖,即来源于商品购买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但这只是商业资本家获取商业利润的途径,并非真正来源。因为商业资本在流通领域内从事的单纯买卖活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按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将商品卖给商人,商人按商品的价值出售给消费者,也就是产业资本家将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从而形成了商业利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商业以及其他服务业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劳动成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从而也成为商业利润的来源。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它同样受平均利润率规律的支配。
(三)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它包括两大类:(1)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的保管、运输、包装等费用,是生产性流通费用;商业领域一部分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引起的费用也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2)单纯由商品价值形态变化而引起的如商店建筑、商业簿记以及与商品买卖有关的家具、邮资、通讯、广告等费用。
不同商业流通费用的性质不同,其补偿的源泉与途径也不同。由于生产性流通费用会增加商品的价值,所以,在必要的限度内,会全部加入商品价值中去,并会发生价值增殖,然后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而获得补偿,并给商业资本家带来相应的利润。由于纯粹流通费用是一种非生产性费用,它不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因而只能从剩余价值总额的扣除中获得补偿。
(四)商业的基本形式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当代出现了各种新的商业形式,但基本形式仍然是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
批发商业的特点是:它不是将商品直接出售给一般消费者,而是出售给企业和商人;它是大宗的商品交易;它一般只经营一类商品。批发商业的货样交易形式有两种,一是现货交易,二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的交货时间晚于成交时间,从而为交易所的商业投机活动提供了更有利条件。
零售商业是商人同广大消费者直接联系的商业。零售商业的形式,有百货商店、专业商店,当前还出现了赊购百货商店、超级市场、连锁商店、网上购物等。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包括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的来源,是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大量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这包括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暂时闲置的准备用于支付工资及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本;用于积累而没有进行投资的剩余价值等。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一些资本家的这些货币资本暂时不用而闲置,而另一些资本家又有着对货币资本的需求,于是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转化为借贷资本。可见借贷资本既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又体现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
借贷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形式,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的特征。第一,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资本商品。职能资本家支付一定利息获得借贷资本的使用价值,就像消费者支付一定价格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当然,借贷资本与普通商品不同:一是借贷资本家让渡资本商品时,并没有取回等价物,这决定了借贷过程结束时不仅要收回利息,而且要收回资本。二是普通商品有价格,而资本商品没有价格。借方支付的是利息,而不是资本商品的价格。第二,借贷资本是一种作为所有权的资本。借贷资本家拥有借贷资本,就像拥有土地所有权一样,他凭借贷资本的所有权,不仅能从职能资本家那里取回贷出韵资本,而且还能取回利息。第三,借贷资本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产业资本运动的公式一般是G—W—G',而借贷资本运动的公式是G—G'。这种特殊运动形式进一步加强了资本可以自行增殖的假象。
(二)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一般说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款人获得的报酬,是货币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借贷资本的所有权是借贷资本家,使用权是职能资本家,因而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就要分割为企业利润和利息,所以说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一是平均利润的高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故利息率最高界限是平均利润率。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利润与利息之间的比例。二是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平均利润的分割就有利于职能资本家,从而利息率下降。反之,利息率提高。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资本借贷,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贷款和借款中介的企业。它的职能或业务,一是负债业务,即通过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和居民的闲置资金。二是资产业务,即通过发放贷款的方式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银行资本家开办银行,目的也是获取利润。银行利润是通过贷款利息率高于存款利息率的方法取得的。银行利润的来源,也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由职能资本家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贷款利息付给银行的。
(四)股份资本和股息
股份资本,是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获得的收入。
股份资本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信用发展基础上出现的,通过发行和购买股票的办法来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一种调整,这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但意味个别资本的经营方式转变为联合资本的经营方式。而股票,则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人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
股票购买之后,不能再抽回本金,这是股票和债券的区别。股票持有人不想再持有股票,只能出卖股票。股票价格,不等于票面金额。由于股票的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取股息的权力,所以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就是说股票价格等于这么一笔货币资本,将它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与凭这张股票所获取的股息相等。用公式表示是:股票价格=股息量/利息率。就是说,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股票收益难以预测,加上股市买卖中投机盛行,因而股市波动常常很大,影响股市波动的主要因素:一是股票收益,包括预期股息收益和每股代表的资产数额增长趋势;二是银行利率;三是通货膨胀率,一般成正比例变化;四是汇率变动;五是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形势。
(五)有价证券和证券市场
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票面金额,代表资本所有权或债权的证书。它的主要形式是股票和债券。债券是代表债权的证书,注明有面值、利息率和还本付息期限。它有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等形式。债券与股票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借贷凭证,不是股权凭证;相同之处是,二者本身都没有价值,却有票面价值,并能带来一定收益,因而可以转让,具有特定的价格。有价证券的作用,是使集资形式多样化,使资本转移加快,使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进一步分离。同时,也提供了投机新工具,培植了食利者阶层,加深了资本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
证券市场,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的场所和渠道。按其职能的不同,可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初级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二级市场)。证券市场是聚积社会资金的中心,是调节资金
第二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2009年9月8日颁布修订版,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它是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相配套的法规性文件,用以规范考试的内容、测评要素和方式方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目录
内容简介
具体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一、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党史
(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八)时事政治
(三)宏观经济
(四)国际经济
三、法律
(一)法学基础理论
(二)宪法
(三)有关部门法
(一)公共行政
(二)公共政策
(三)领导学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历史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四章 面 试
第五章 附 则
解读“中组部新版干部选拔考试大纲” 内容简介 具体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一、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党史
(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八)时事政治
(三)宏观经济
(四)国际经济
三、法律
(一)法学基础理论
(二)宪法
(三)有关部门法
(一)公共行政
(二)公共政策
(三)领导学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历史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四章 面 试 第五章 附 则
解读“中组部新版干部选拔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The party politics the leading cadre to select publicly with the competition mount guard test program;Party and government leading cadres of open selection and competition for posts Syllabus)。
党政领导干部
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009年9月修订)
2012版 最新版本 适合2011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考试专用
2012年教材上下册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基本依据。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环节之一,一般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厅局级、处级机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内设机构领导干部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干部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五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
(五)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清晰、严密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60%,较容易试题约占2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选拔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二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评应试者在领导能力和胜任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三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九)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其他测评方法。
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至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与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作为本考试大纲附件随文颁布。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
编辑本段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条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简练、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编辑本段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真理与价值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3)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
(5)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 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4.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8.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和策略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延安整风 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党的学说主要内容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学说的发展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金融改革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国防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7.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体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编辑本段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治与法制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治国方略 依法执政 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地位 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单一制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行政给付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复议 行政法制监督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刑法分则中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
3.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 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债权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法 税法 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 房地产法
5.社会法
社会法的范围和性质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7.诉讼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争端的解决 联合国 国际刑法
9.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 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法律制度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领导学。
(一)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内涵
公共行政的本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中央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特性 行政组织设置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人事行政的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开发 我国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审计 政府采购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6.行政绩效
行政执行 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 行政绩效评估
7.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依法行政 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
8.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特性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制度
9.行政改革与创新
行政改革的意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借鉴
(二)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咨询 政策分析方法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标准 政策评价方法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三)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 领导者的选拔任用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我国的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技计划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保护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生态安全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遗传和变异 新陈代谢 细胞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六、历史 国情国力 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 氏族公社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青铜器和铸铁 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王朝盛世的出现与衰落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变迁 文学艺术 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 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3.中国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外交 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文学艺术的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欧美工业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十月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近代以来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要求
编辑本段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职责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二条 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编辑本段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三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可使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以多种方法进行测评。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须事先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互动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五至七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种与特定领导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五)演讲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宣布演讲题目;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即席演讲;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十六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言语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临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变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决的能力。
(八)激励能力。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九)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十)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编辑本段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同时废止。
编辑本段解读“中组部新版干部选拔考试大纲”
2009年09月0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通知,颁布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相配套的法规性文件,用以规范考试的内容、测评要素和方式方法,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从2007年10月开始,中央组织部组织力量,对2004年颁布的《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经验基础上,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来进行。修订后的《考试大纲》,体现了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强调了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共分五章十八条。正文包括总则、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面试、附则五部分内容,附件为公共科目笔试内容。由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组织新编的《〈考试大纲〉学习读本》,也将于近期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中组部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中组部负责人就“新版干部选拔考试大纲”答问
2009年09月0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组部负责人。
问:2004年《考试大纲》正式颁布以来发挥了什么作用?
答:《考试大纲》是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标准和依据,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广泛开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工作中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内容不统一、程序不规范、考试成本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通用题库,制定用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式、程序的规定。为保证考试质量,降低考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进领导干部选拔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我们从1998年底开始启动全国通用题库建设,并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2000年1月我部颁布了《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2004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我们总结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在《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颁布实施以来,在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内容、方法和程序,促进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各地各部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为全国通用题库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三是对广大干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长本领,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四是降低了考试成本,保证了考试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各方面的反映看,总体效果是好的,广大干部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本考试大纲是全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的基本依据。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包括公共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
第三条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公开选拔考试,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的竞争上岗考试,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的考试。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第四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与测评工作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编辑本段]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第五条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内容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申论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理论素养。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简练、清楚、严密、准确的文字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八条 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包括:
[编辑本段]
一、政治
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
1.哲学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2)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实践基础
(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4)认识和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真理与价值主体认识能力
(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
(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
(7)阶级和国家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政治经济学
(1)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及其类型
(2)商品与货币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3)资本与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5)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6)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
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7)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科学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 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4.统一战线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5.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6.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
8.政策和策略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政策和策略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
9.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
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1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
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7.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
9.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1.“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
12.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的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中共党史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
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民主革命纲领和策略方针的制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八七会议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与挫折 遵义会议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瓦窑堡会议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延安整风 七大和抗战的胜利 七届二中全会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 “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工作重点的转移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三届四中全会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十五大与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的基本思想 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党的学说主要内容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学说的发展
2.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党的纲领和路线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建设的关系
4.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6.党的思想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7.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在党的事业中的作用 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原则
8.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的教育管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9.党的民主集中制与党的制度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加强党内监督 严肃党的纪律
10.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11.维护和加强党的团结
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2.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的关系
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意义
(七)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教兴国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快城镇化进程 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深化农村改革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扩大内需方针 完善宏观调控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财税体制 深化金融改革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与扩大就业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
3.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维护社会稳定
4.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5.国防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完善国防动员体制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
6.“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统一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7.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睦邻友好和区域经济合作
(八)时事政治
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近两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二、经济
该部分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二)微观经济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类型 家庭经济功能 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中介机构
2.市场机制
需求及其决定 供给及其决定 供求法则 市场均衡及其变动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市场竞争
市场体系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 竞争与垄断 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4.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三)宏观经济
1.宏观经济调控
国民经济核算 总供给与总需求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宏观调控目标 宏观调控体系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支 财政预算 税收与税率 财政政策
3.货币与银行
货币、信用与货币供给 利率 我国的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四)国际经济
1.开放经济
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合作 跨国公司 国际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方式 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 汇率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资本流动 [编辑本段]
三、法律
该部分内容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和有关部门法。
(一)法学基础理论
1.基本概念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体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权利与义务 法治与法制
2.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制定 法律实施 法律适用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
3.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
依法治国方略 依法执政 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宪法
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的地位 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 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单一制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选举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文化权利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基本义务 正确认识和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自由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5.国家赔偿制度
国家赔偿法及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刑事赔偿的范围、程序和义务机关
(三)有关部门法
1.行政法
行政组织法 行政程序法 公务员法 行政主体 行政行为 行政立法 行政许可 行政征收行政给付 行政强制 行政处罚 行政合同 行政指导 行政复议 行政法制监督
2.刑法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与犯罪构成 刑罚 刑法分则中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有关的犯罪
3.民法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事主体与人格权 民事法律 行为与代理 物权概念及其类型 知识产权及其类型债权概念及其特点 合同自由与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4.经济法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企业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法 税法 竞争法律制度 产品质量法 证券法 房地产法
5.社会法
社会法的范围和性质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律制度 社会保障法概述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7.诉讼程序法
诉讼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三大诉讼法的共同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法的特有原则和制度 三大诉讼的受
案范围和管辖 诉讼程序 仲裁法
8.国际法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家主权 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国际人权保护 外交特权与豁免 国际争端的解决联合国 国际刑法
9.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国际投资 法律制度 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国际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解决国际经济争议法律制度
四、管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领导学。
(一)公共行政
1.公共行政的内涵
公共行政的本质 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功能
2.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中央政府职能地方政府职能 公共危机管理
3.行政组织
行政组织特性 行政组织设置基本原则 行政组织幅度与层级 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编制管理
4.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人事行政的主要内容 人才资源开发 我国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队伍建设
5.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的功能 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审计 政府采购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6.行政绩效
行政执行 行政成本 电子政务 行政绩效评估 7.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
依法行政 行政责任主要特征 行政责任追究 行政伦理的内涵和范畴 我国公务员行为规范
8.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特性 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行政监督制度
9.行政改革与创新
行政改革的意义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西方国家行政改革借鉴
(二)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 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类
2.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主体 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制定的程序 政策咨询 政策分析方法
3.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的主体 政策执行的程序和原则 影响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
4.政策评价
政策评价的内涵和作用 政策评价的组织形式 政策评价的标准 政策评价方法 政策调整 政策终止
(三)领导学
1.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
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理论的历史演变 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2.领导的本质
领导的二重性 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领导权力
3.领导者和领导群体
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群体结构和整体效能 领导者的选拔任用
4.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的作用 现代领导体制的类型 我国的领导体制改革
5.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的要素和类型 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领导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6.领导用人
领导用人的原则 领导用人的方法
7.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
8.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
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
9.领导效能考评
领导效能考评的作用 领导效能考评的原则 领导效能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五、科学技术
该部分内容包括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
1.科学技术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信息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
我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战略与方针 我国科学技术规划 国家科技计划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保护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与产业化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 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生态安全 中国21世纪议程
(二)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
1.科学常识
热力学三定律 电磁理论 相对论 量子力学 信息与信息论 遗传和变异 新陈代谢 细胞 基因 蛋白质 核酸 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
2.科学前沿问题
物质结构 宇宙演化 生命起源 人类起源和进化 人类基因组计划 认知科学 脑科学
(三)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
1.高技术及高技术领域
高技术 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微电子技术 多媒体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 军事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 克隆技术 干细胞技术 新材料技术 纳米技术 新能源技术 激光技术 交通运输技
术 海洋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 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2.高技术产业化
高技术产业 信息产业 环境保护产业 高新技术开发区 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六、历史 国情国力 公文写作与处理
该部分内容包括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
(一)历史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时期
早期的人类 氏族公社 夏、商、西周王朝 战国七雄与变法图强 青铜器和铸铁 诸子百家与《诗经》、《楚辞》
(2)秦汉至明清时期
秦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确立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农民起义与王朝更替 王朝盛世的出现与衰落 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发展 重农抑商观念的演变与工商业的发展 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变迁 文学艺术 宗教源流
2.中国近现代史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人对世界的新认识 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 主义工业的产生 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 列强侵华势力的扩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改良思潮与戊戌维新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
(2)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权变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治体制 从国家资本主义到官僚资本主义 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 国共两党的抗战 抗战时期的文学艺术 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抗战胜利与重庆谈判 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南京政府的终结
3.中国当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外交 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工业化的起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 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2)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拨乱反正与国家战略方针的根本转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济特区的创立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 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文学艺术的繁荣 香港、澳门回归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
4.世界历史
(1)古代和中世纪史
世界文明古国 古代希腊、罗马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起源 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
(2)近现代史
英国革命 美国独立 法国大革命 德意志帝国的形成 欧美工业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十月革命 帝国主义战争与民族独立运动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3)当代史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 万隆会议 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对立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八国首脑会议欧洲联盟 中东问题近代以来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二)国情国力
1.国土与资源
自然状况 资源概况 资源保护政策
2.人口与国民素质
人口状况 计划生育政策 国民素质
3.民族与宗教
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 宗教状况与宗教政策
4.生态环境状况
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的成就和问题
5.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现状和改革方向 地区差距国民收入与分配制度 贫困问题
6.综合国力
国力和综合国力的基本状况 国防能力的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综合国力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三)公文写作与处理
1.公文写作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2.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公文办理程序 公文拟办、请办、批办、承办、审核和签发的方法要
[编辑本段]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
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四)试题难度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中等难度试题约占50%,较容易试题约占30%。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
选择题)等;主观性试题包括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
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职责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测评要素比例根据领导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十二条 专业分类和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编辑本段]第四章 面 试
第十三条 面试在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基础上,进一步测试应试者在领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等
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第十四条 在面试环节中,可使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演讲等其他测评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评价中心技术以多种方法进行测评。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
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必须事先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互
动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五至七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 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三)公文筐测验。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各种与特定领导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
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四)角色扮演。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
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五)演讲。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即席发言。考
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
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追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
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根据需要对参加
小组讨论的人员进行角色的随机分派;主考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 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公文筐测验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五)演讲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官向应试者宣布演讲题目;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即席演讲;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第十六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言语表达能力。清楚、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
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面临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变能力。面对变化的情况和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措施予以妥善解决的
能力。
(八)激励能力。依据人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九)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十)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
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编辑本段]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大纲(试行)》同时废
止。的行为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九)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十)个性特征。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气质风度、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
等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四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 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第一篇 理论政策篇
第一章公选面试理论概述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部署,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越来越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凡晋必考”成了选拔领导干部的主流方法,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以下简称公选)应运而生。而面试是其中的一个必经环节,所以了解公选面试的相关理论和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节公选面试的概念、方法和题型
一、公选面试的概念
公选面试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的一个必经环节,是一种通过精心设计,以交流和观察为主要手段,来了解考生的综合素质及相关信息的测试方式。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面试过程中,考官可以根据考生当场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表现,考查其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和个性特征等。
二、公选面试的方法
(一)公选面试的基本方法
根据最新公选考试大纲的规定及领导测评理论,公选面试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公文筐测验等其他测评方法。
1.结构化面试
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数统计等各环节,按结构化要求进行规范性设计。考官在与应试者以问答方式当面交谈的过程中,根据应试者的回答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2.无领导小组讨论
该方法要求一组应试者(一般5~7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考官根据应试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3.角色扮演
该方法要求应试者扮演某一领导角色,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4.公文筐测验
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与工作有关的文件、报表、信件、电话记录等公文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情况,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二)公选面试的其他方法
除了新大纲中明文规定的面试方法,在实际公选面试过程中,半结构化面试、竞聘演讲和领导实践模拟也是各省市较多采用或正尝试采用的面试形式。
1.半结构化面试
该方法是在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主考官、其他考官就应试者答题中涉及的有关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进一步追问,提问问题的数量由面试总时间决定,形式更加灵活,考官根据应试者的实际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胜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2.竞聘演讲
该方法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围绕与选拔职位工作有关的某一主题进行即席发言。考官根据应试者的言语、行为表现,对其相关能力和个性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3.领导实践模拟
该方法主要采用“领导工作活动模拟”的题型,它虚拟特定的领导工作、领导活动等情境,让应试者在给定的角色下进行处理。考官根据应试者的实际表现,对其运用基本理论、专业知识解决拟任岗位职务所应具备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相应的评价。
本书第二篇将对以上几种面试形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并给考生提供相应的高分策略。
三、公选面试的主要题型
公选面试方法灵活,内容涉及面广泛,所以题目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一)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的主要题型
根据测评要素,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可以分为综合分析、组织管理、人际沟通、领导决策、情景应变(应对突发事件)、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和与选拔职位相关的知识性问题七种类型。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主要题型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题型根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较为常见的是根据形式不同将其分为开放式、两难式、多项选择、操作性、资源争夺型五类题型。
(三)角色扮演的主要题型
角色扮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按照受评人员人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独测评和多人同时测评;按照角色制定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指定角色和自定角色两种类型;按照任务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问题解决型、技能考查型和案例分析型三种。
(四)公文筐测验的主要题型
根据模拟情境的不同,公文筐测验可以分为背景模拟、公文处理模拟和处理过程模拟三种题型。
(五)竞聘演讲的主要题型
根据公选面试实际,竞聘演讲可以分为给定情景型(包括给定场景型和给定职位、身份型)、主题型(包括普通主题型和政府工作主题型)和其他常规型(个人陈述型、施政方案型和综合型)三大类。
(六)领导实践模拟的主要题型
根据测评要素,领导实践模拟可以分为管理、决策与用人,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危机处理,案例处理与分析五大类题型。
第二节公选面试整体情况介绍
一、公选面试的试题
面试试题,主要指面试考官向考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的行为要求。面试方法不同,提出的要求也不同。在自由式面谈中,这种要求表现为“随意的话题”;在结构化面试中,这种要求表现为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它表现为“讨论的议题”;在情境测评中,试题则体现为具体问题情景中的各种要求。
在公选面试中,面试试题一般由具有试题命制权的组织部门制定。具体来说,省级领导干部选拔由中组部统一命题,省以下领导干部选拔则由省级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命题。而为了保证
公选面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中组部在面试试题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面试试题通用题库的建设就是很明显的事例。
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建设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07年底,中组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建设的意见》,对题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新的全国领导干部选拔考试通用题库,由设在中组部的总题库和设在省区市及副省级城市党委组织部的分题库组成。中组部负责统一组织命制和审核全国通用题库试题,提供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用题库以及各省区市公开选拔副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考试通用题库;分题库从总题库中提取通用试题,并命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试题,负责提供地方县(处)级以下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全国通用题库免费提供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通用试题,并通过全国通用题库系统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
二、公选面试的程序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应试者入场;主考官宣读指导语;主考官提问,应试者回答问题;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程序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角色扮演的程序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四)公文筐测验的程序
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考务人员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三、公选面试的时间
面试时间,是面试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一般而言,面试时间越长,面试结果可信度越高,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面试时间往往比较短。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全面、准确的考生信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公选面试具体时间根据采取的面试形式而定。在结构化面试中,一般为一道题5分钟,采用读题的形式,面试时间一般长达30分钟甚至更多。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中,根据环节的设置,面试时间一般控制在40~60分钟。
四、公选面试的测评要素
(一)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
清晰、准确、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
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
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通过信息、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五)决策能力
面对问题和机遇,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
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
(八)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
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九)个性特征
应试者表现出来的情绪稳定性、责任心、自信心、成就动机、自我认知等特征。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五、公选面试的成绩评定
在具体的面试成绩评定中,各省市、各职位对测评要素的考查不尽相同。以杭州市公选为例,评分包括综合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决策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业务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举止仪表。前六项各15分,最后一项10分。每一项测评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而2010年石家庄市面向企业竞争性选拔副县(市)长人选面试,主要测试报考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并通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和案例分析,测试报考者的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加快工业发展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等。
另外,公选考试包括多个流程,在笔试、面试、领导能力测试等多项考核之中,各省市面试成绩所占比重是不同的,大致集中在40%~60%。而在上海市2010年公开选拔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考试中,面试成绩甚至占到了总成绩的70%。从中可以看出,公选面试成绩所占比重是比较大的,面试对于广大考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六、公选面试的考官
面试考官,是面试的直接组织者,在面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面试考官的素质如何对面试结果有很大影响。面试考官的任务是通过试题,了解考生在面试中的行为表现并进行素质评定。因此,考生很有必要了解面试考官的相关情况。
(一)面试考官的构成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在考官中,要吸收有面试工作经验和较深理论功底的专家学者参加。用人单位的考官一般由单位主管领导担任,以保证公选面试的严格性。此外,部分地区有针对性地邀请历届公选上来的领导干部担任考官。同时,每一组考官还可以安排适当数量的女性考官,在考官结构上确保科学性和代表性。
(二)面试考官的心理及应对策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了解面试考场上考官的心理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也是考生出奇制胜的重要法宝。一般来说,考官有如下考场心理:
1.“伯乐”心理
中国有俗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从考官的角度看,考官都希望自己是伯乐,希望自己能发现真正的千里马。这就促使考官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谨慎考核、细致询问。
【应对策略】第一,尊重考官。考生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同时又要表现得很谦虚,以此给考官一种信息:我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这种才能只有借助于您才能发挥出来。第二,从入场到答题完毕,再到退场整个过程,考生要有一种谦虚和感恩的心态。
第三,考生自始至终要从答题内容、仪态仪表、眼神、表情证明自己是“千里马”,让考官有一种找到“千里马”的满足感。
2.优势心理
面试考官既是提问者又是考查者、评判者,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过程中的威严感与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
【应对策略】第一,不卑不亢,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考生的目光不应是“仰视”,而是“平视”。
第二,处变不惊,考生要把自己定位在“演员兼导演”的角色上,不要产生受考官评判的卑下胆怯心理。考生要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言语、入情入理的论述、淋漓酣畅的演绎、纵横捭阖的气魄,去引起考官共鸣,去吸引考官。
第三,学会用眼神与考官进行情感交流。整个面试过程中,考生务必用眼神与每一个考官“打招呼”,入场报告时,眼神从主考官开始向左右两边平视,如果时间来不及,也一定要在答题时完成与每一个考官的眼神交流。否则,就是对考官优势心理的一种极大挑战与蔑视。考官不但不会给你高分,反之,会因为你跟任何考官都不交流而误以为你紧张、胆怯,或因为你只跟主考官眼神交流而认为你是一个溜须拍马、只巴结领导的人而扣分。
第四,做真人,说真话,干真事。答题切忌假话、空话、套话。
第五,适时说声“谢谢”。入场阶段,当考官说“请坐”;退场阶段,当考官说“请考生退场”时,考生说“谢谢”,但不能滥用、多用。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考生听不清考题,请求考官再念一遍时可说“谢谢”。
3.定势心理、主流语言心理、标准化心理
(1)定势心理
考官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因而对考生进行评价时,较少关注考生的实际表现,而是不自觉地将考生与自己印象中的某类人进行比较,使考官的判断带有主观色彩,因而降低了面试评价的客观性。
(2)主流语言心理
考官因为长期担任领导干部,加之熟悉党的方针政策,故而秉承运用官方语言的习惯,也就是说言必“官腔”。而考生若满口均是“网络语言”、“社会语言”,这就产生了语言认同的障碍,考官会觉得考生层次不高,理论深度不够,分数不高也就很自然了。
(3)标准化心理
考官以理想化的标准衡量考生,过于挑剔,求全责备。
【应对策略】第一,换位思考。熟悉并掌握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语言风格,了解考官的职业特征。
第二,以领导干部的角色参加面试,在答题时务必牢记你已经是一名领导干部(准领导干部)了。
第三,考生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升理论水平,平时多读些社论、评论文章,增强主流语言语感。考生答题时一定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立场为标准表述。
第四,针对考官“标准化”、“理想化”的心理,考生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是考官最理想的人选。即便达不到这个“理想度”,那么也要千方百计凸显自己的个性与亮点。
第五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009年9月修订
*带阴影和删除线部分为2004年考试大纲被删去的内容;红色字体部分为2009年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按照中gong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为深入
和先进性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高,规范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的科目、测评要素、内容、方式方法及实施程序,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总结近年来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经验,结合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实际,针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
考试是党政领导干部试。
第三条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命制试题,突出检测分析和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广大干部平时加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高领导能力。
第三四条
本考试大纲主要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县级以
或者其人选的考试。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考试,可参照本考试大纲执行。
条
领导下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共科目笔试
条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学技术及历史、国情国力、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党政领导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运用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七条 公共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试卷中不同难度的试题比例为:较难试题约占20%,20%。
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六)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条 公共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领导工作中需要的其他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
活运用的能力。
(二)公共知识素养。对履行领导工作职责应具备的公共科目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领导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抓住问题实质,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五)文字表达能力。以规范、准确、简练、职位对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三章 专业科目笔试
第九条 专业科目笔试范围包括选拔职位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和专业政策法规知识,主要测试应试者胜任选拔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十条 专业科目笔试方式与试卷结构如下: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00分或150分。
(三)测试时限为150分钟或180分钟。
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
(五)试题类型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一般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选拔职位的职级越高,主观性试题的比例应越大。
第十一条 专业科目笔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专业知识素养。对选拔职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二)专业政策法规水平。对党和国家有关专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结合实际贯彻执行的能力。
(三)专业管理能力。根据选拔职位职责要求,运用专业管理知识解决领导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拔职位需要的其他相关能力。该项具体测评要素根据不同职位的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职位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
第四章 面 试
条
特征等方面与选拔职位的匹配程度。
条 面试测评要素主要有:
(一)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抓住问题要害,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和变化规律的能力。
并使之易于被人接受的能力。
(三)组织协调能力。围绕工作任务,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协调责权利各方面关系,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能力。
(四)人际沟通能力。倾听和理解不同观点,思想、观点、情感的交流,建立良好协作关系的能力。
判断,并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
(六)创新能力。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和找出新办法的能力。
及时迅速作出正确反应,采取适当方法和有效措施
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选拔职位需要的特殊能力。该测评要素根据选拔职位的特殊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特征。
具体测评要素及各要素的比例根据选拔职位要求,经职位分析确定。
第十四条
根据需要也可选用或综合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面试由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由有关领导、专家、组织人事干部等人员组成,一般不少于7人。同一职位的面试应由同一考官小组负责测试和评分。考官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公道正派,并熟悉人才测评工作。考官小组中应有熟悉选拔职位业务的人员。考官小组成员要实行回避制度,面试实施前应对考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一)结构化面试。该方法要求对试题构成、测评要素、评分标准、时间控制、考官组成、实施程序和分
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人)在不指定组长的情况下,围绕给定
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的工作情境中对一系列人际关系和工作问题进行处理。
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任特征作出相应的评价。
第十五条 结构化面试及其他测评方法的程序如下:
(一)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应试者抽签排出面试顺序;考务人员宣布规则;应试分结果并存档。
将有关资料发给应试者;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按给定的时间准备;应试者进行自由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角色扮演的程序:对应试者进行身份确认;考务人员宣布规则;主考官对角色要求进行说明;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 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向应试者发放材料;主考官宣读指导语;应试者在给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考官根据需要进行讨论;考官根据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提问;考官独立评分;考务人员统计评分结果并存档。
第五章 附 则
条
专业科目笔试内容另行公布。
条 本考试大纲由中gong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考试大纲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gong中央组织部于2004年4月11日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