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明游红色革命纪念地主持稿
南阳市第二小学
《走进革命胜地 弘扬红色精神》主持稿
男:尊敬的老师们,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 合:上午好!
女: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缅怀红色历史,追忆峥嵘岁月。
男: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聆听红色经典的温馨,感受历史蕴含的感动。
女: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走进革命胜地 弘扬红色精神。
男:下面我宣布:南阳市第二小学“走进革命胜地 弘扬红色精神”主题活动—— 合:现在开始!
一、领导讲话
男:首先议程进行第一项:请薄校长讲话,大家欢迎!
二、讲述革命小故事
女:忆往昔,沧桑岁月,山水雄浑,你们用鲜血和生命凝固了岁月不
老的痕迹。
男:长眠的英雄,你们的壮举,已化作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下面议程进行第二项:请教师代表田冬梅老师讲述革命小故事。大家欢迎!
三、唱《少年先锋队队歌》
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路程,女:爱祖国,爱人民,少先队员是我们骄傲的名称,男: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女:为着理想,勇敢前进,为着理想,勇敢前进,合:为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男:下面议程进行第三项,请全体同学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有请王行老师指挥。
四、宣誓
男:同学们:硝烟属于过去,今天就在脚下,女: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革命先烈致敬; 男: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弘扬红色精神,女:下面议程进行第四项,让我们郑重宣誓:
男: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学生:时刻准备着!
五、打扫卫生
男:老师们,同学们,今天的活动议程到此结束,请各中队同学们在中队老师的带领下,分组有序打扫卫生。
第二篇:红色纪念地考察
“红色纪念地考察”小结
2011年11月12日,我们党课小组一行人来到了一大会址进行参观和学习。漫步在中共“一大”会址的展览厅,里面排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物,收集了很多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况,展示了中共革命前辈的资料,展品中有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志士的遗物、手迹;展品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空气因为历史的重负而变得凝重和肃穆,每一位参观者都放慢脚步,眼眸中饱含着追思和敬仰,用心去体会、去品味一件件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仿佛亲身体验到在时空那一端正在发生着的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其中在我们身处的地方便有一件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便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另外在这次参观时我发现在展馆里新开辟了一个关于辛亥革命的展厅。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站在百年后的中国,回想百年前的中国,笔者不由感慨万千。
如今的中国,国家和谐统一,各民族和谐相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突飞猛进之发展,经济实力更是跃居全球第二。如今的中国,中山先生未了的梦想一一得到实现,中国变得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强盛团结。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80年光辉发展历程的了解,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在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大家在思想上都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更加珍惜现在的良好条件,努力学习,时刻准备为党的伟大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小组一行人又在11月18日去了学校的校史陈列室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学校的整个发展历程,从五十年前的二工大到如今的二工大可以说是开拓进取,砥砺奋进!五十年,印证了二工大的三次跨越;五十年,映照了二工大的创业历程;五十年,孕育了二工大的奋斗精神„„从过去的业余大学,到如今能够招收工程硕士,二工大无疑经历了质的飞跃.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有诸多上海的领导曾为学校题过词,可见,学校是在领导们的殷切关心下成长起来的.接着,我看到了学校在这50年间在教育上取得的成果,有9门课被评上上海市精品课程,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数十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奖,从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后我看到了学校在设备,基地建设方面的进步.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富有二工大特色及时代特征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人文建设,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培养了一大批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年来,学校坚持与国内国际开展全方位的教学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国际视野,同时将我校在职业教育领域集半个世纪的专长对外进行交流,并与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结下了深厚友谊.总之,通过这次参观,我为能成为一个二工大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
第三篇:寻访考察红色纪念地
寻访考察红色纪念地--鲁迅纪念馆
经过几次党课培训后,我更加对共产党有了深刻的了解。为了实际感受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接受生动而形象的教育,使我们感悟历史,感悟实际,感悟人生,学校组织了我们考察上海的红色纪念地。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沿,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经小组讨论,我们决定去鲁迅纪念馆,感受鲁迅这位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的精神并与敌人做斗争的历史伟人!
提到鲁迅,我是从初中的时候语文课上认识的他,那时学他的百草园给幼年的他带来的乐趣,了解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还有那个穿着长衫的孔乙己„时间过去这么久了,但我还深刻地记得那些文章。虽然那时并不了解那个年代背景下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但通过他的文章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少对那个年代的了解,并有种说不出的心酸。我长大了之后对鲁迅和他文章的了解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高中时我学了他的《藤野先生》,深深地被他的爱国情所震撼。后来的《阿Q正传》,使我印象最深,那时的中国人是那么地麻木又无力,看后伤心了好久。他的文章的确是那个年代给人们的指路明灯,唤醒了沉睡的中国。
下面就我在书本上了解的鲁迅做个介绍。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汉族。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曾有过百来个笔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故乡》,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18部。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早上8点钟,我们小组从学校出发,开始了我期待已久的参观鲁迅博物馆活动中。早上的天气很冷,还有点毛毛细雨,不过大家的兴致不减,都很激动。大约乘了一个小时的车,我们来到了位于虹口区的鲁迅公园。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1951年1月正式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1999年9月扩建后的纪念馆新馆对外开放。2001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鲁迅纪念馆包括鲁迅生平陈列馆、鲁迅故居和鲁迅墓,现有文物资料20余万件。鲁迅纪念馆免费开放,我们在入口的领票处拿票后就带着严肃认真的心情进入了馆内。
鲁迅生平陈列馆拥有1651平方米的陈列展厅,以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基础,辅以展示艺术与雕塑、场景、蜡像及多媒体影视等多种展示方法,用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等五个专题来表现鲁迅为追求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而英勇不屈地进行斗争的生平业绩,以鲁迅的作品、思想和人格来感召观众,让观众在走近鲁迅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在馆内我看见了那个时期的一些报纸,杂志,上面都有鲁迅的文稿,还有一些鲁迅的真迹。那泛黄的纸张视乎在像人们诉说着那段不看屈辱的历史,像鲁迅那样的有为人在奋不顾身的为祖国的崛起而奉献!尤其是看到了鲁迅生前在演讲时穿的外套,视乎那个伟大的历史人物跨越了时空,就坚强地站在我的面前,那种眼神是那么的坚毅!馆内还有许多关于鲁迅翻译的外国著作,那是他把外国文学带入中国,用来激励中国人,让中国人了解外国的情况。
我发现他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带来了不少东西。馆内的壁上到处是鲁迅那激情又有力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多么激励人心的话呀!在那个年代不知道鼓舞了多少中国人的心!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伟人就这么离开了我们,然而他给我们留下的是无尽的财富,使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忠告!
从馆内出来,走廊的墙壁上带出是他的著作。这位伟人的光辉形象必然在我心中永存!
我们的国家现在繁荣了,没有辜负那些老一辈革命家对祖国的期望。现在我们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建设奉献我们的力量!继承老一辈先烈的精神与力量,居安思危,报效祖国!
经过这次的考察活动,我获益匪浅,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我感受到了我的重担,作为一名进步的大学生,我更加坚定了我的入党意愿,我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早日为社会和国家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08机工A# ### 2010年9月28号
第四篇:寻访考察红色纪念地
寻访考察红色纪念地
3月20日早上,在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校的组织带领下,两辆坐地满满的校车载着我们缓缓驶出了二工大校门。怀着崇敬的心情,开始了我们淞沪会战纪念馆的参观旅程。在这里,我看到了一条路和一群人,一条来自不易的路,那是先烈们用鲜血浇筑,用身躯铺就的光明之路,他们就是那先行的铺路人,光明顶使者!虽然这里没有崇山峻岭,但却有庄严的场馆和潺潺的溪水,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深深的烙上了祖国光荣的历史,烙上了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的光辉。这不只是一次普通的旅行,这还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
在参观的过程中,导游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淞沪会战的原因,背景,过程,影响及意义等。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这场战争标志着抗日战争真正开始。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中国军民中,有一些只是十几岁的少年,他们不畏牺牲,应用抗争的精神使我很受震动;特别是国民党军“八百壮士”英雄群体,在空前惨烈的战争中,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的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整个参观过程都是刻骨铭心的,我只想用我们后辈寻找这历史遗迹来告诉我们当代青年:不要忘记历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无数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当我们沉醉于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时,当我们赞叹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时,请不要忘记那些曾经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牺牲的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而默默奉献的人。他们赋予我们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肩负着时代的责任,历史的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历史告诉我们,一切通过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来实现本国利益的行为,一切把本民族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利益之上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都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尝战祸之苦,深知和平之宝贵。
步入一个新的世纪。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在新的百年中将由我们接班。上一代人流血牺牲,历尽艰辛,才使得新中国能够屹立于世界东方。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但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骄人的一步,离我们的理想目标还有着遥远的距离。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感觉到我们的前程是那么的光明,我们的事业是那么的伟大!因为那是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国人的事业,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也是我们先人在华夏这块土地上不断开创光辉历史的动力源泉。我们心目中常常涌动的一幅幅上下五千年来华夏儿女奋发进取的壮丽画卷,是我们“爱我中华”,在新世纪里“强我中华”的不竭动力!
恩格斯说:“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新的年代里,在党的领导下,我会珍惜青春,珍惜历史赋予我们的大好机遇;面对历史同样赋予的挑战,我们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实践,勇于创造,乐于奉献,用青春和智慧,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建设发展之路、富裕之路、和谐之路!我们要在奋斗中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青年。最后向那些在战争中遇难的先烈,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的精神将与历史同在!
2010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刘杉杉 年3月20日
第五篇:红色革命
红色文化的力量
近几年,红色之旅一直很热,为了铭记历史,为了振兴中华。经常上网浏览一些红色革命旅游景点,想去看看的念头越发激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但是看到一些照片,一些文章,一些影视作品,真的很震撼。
最近在某贴吧里看了一网友介绍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心里有点说不出的感觉。该电影以在30年代在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江西,一个叫柳溪的山村里,讲述着一个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的几十户贫苦人家里头所发生的故事。以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小冬子八岁的时候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大土豪的人给活活烧死,只是为掩护乡亲们安全的离开。当村里的人想下去救她的时候,冬子虽然极度伤心,但仍很镇静地告诉乡亲们:“妈妈是党的人,不能让群众吃亏,党需要妈妈这样做!”冬子妈在被困在火屋里时,视死如归,高歌起《映山红》革命歌曲,是这样的红色文化支撑着她面对黑暗和痛苦!这也透视出那个年代革命者对理想、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疼得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正因为许多个这样无私的战士,才会有在那个枪支弹药甚至食不果腹的年代里,红军战士们走过千山万水,走过枪林弹雨,才会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诞生,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
冬子勇敢、机智、不怕苦、有信念、有理想。没有选择的时代环境使他比应该的童真年代的小孩要早熟、要懂事、要有毅力。他知道革命不是游戏,而是无穷无尽的硝烟战争,是众志成城打土豪、分田地;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拯救整个中华民族。当宋爷爷拿出一罐盐给他看,并告诉他盐是红军的心脏时,他顿时不在坚持要上战场,因为他知道了后方对军需的供给也是为革命、为人民做贡献。他深知革命是一条艰苦的道路,他说:“苦,可我不怕”。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孩之所以如此,便是从小爸妈对他红色文化的教导与潜移默化。一颗五星红旗,便是他一个小小灵魂的全部。因为相信党,所以他始终相信着,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映山红满山遍野,便是爸爸和无数红军凯旋的日子。
如果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么可以肯定的说没有红色文化,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可以说无数个革命者愿意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所畏惧,那是红色文化、党的信念支撑着那些个红星不气馁、不妥协,顽强地克服着一切的困难,等到春暖花开,等待满山映山红的花开。也正是那一特定时代,背负着时代使命的红军战士们勇于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理想,使后人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使之成为经典,让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人在学习、运用这些文化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悟。这就是红色经典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