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记忆征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1:2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土记忆征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土记忆征文[大全]》。

第一篇:乡土记忆征文[大全]

神秘的火上舞蹈

磐安,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我看见过许多奇特的民俗,也听见过许多,最令我震惊而记忆犹新的还是炼火。

记得有一次在二中操场上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炼火晚会。我们一家人早早的吃了饭,准备去看期待已久的神秘的火上舞蹈——炼火。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到了入场口,一眼望去,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爸爸背着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到了操场中央有一大堆红红的炭火,就像一座火山,据说里面足有700度的高温,我心里想着:炼火人是怎样从火堆中踩过去的?我四处张望,看见那些炼火的人赤着脚,光着膀子,手里拿着一把大叉子,样子就像一群原始人,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好笑。

过了一会儿,炼火便开始。那些炼火人先是用火浴净,我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爸爸告诉我:“因为这样子是为了让火神保佑自己,使自己不被火烫伤。”在我们说话的时间里,他们都已经火浴净身完了,他们身边的一大堆火燃得越来越红。他们拿起叉子,毫不犹豫地就往火堆里冲,一脚踩下去,火花四溅,一下子交叉着跑,一下子十字形地跑,手舞足蹈的,好像忘记了自己正在火堆中。他们在震天的锣鼓声中穿行,一边冲一边呐喊着,像是在给自己助威。演出越来越精彩,也跑得越来越快,观看的人看得胆战心惊,而他们却镇定自若,毫发不伤。表演马上就在紧张的气氛下结束了,人群渐渐地散去了,我真为这些炼火人感到骄傲。

这就是磐安神秘的火上舞蹈——炼火。希望这种精神能永远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磐安县安文小学五(6)班 陈

指导老师 陈苏芬

快乐的交流会

每年的六月初八是我们安文的交流会,那天,会有许多商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摆摊位,还会有更多的人兴致勃勃地来赶交流,我和妈妈也不例外。

那天,我拉着妈妈去赶交流,离会场还有百来米,会场上的各种声音就纷纷传入我的耳朵,真可谓“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

热闹的声音吸引我快步走到会场,哇!这里真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每个摊位都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此时,不远处飘来阵阵香气,原来是一个戴着维吾尔族小帽,长着八字胡的男子正一边熟练地转着羊肉串,一边喊着:“卖新疆羊肉串喽”。每个围观者都直勾勾地盯着那色泽诱人的烤羊肉串。我也不由自主地朝那边移去。突然,一个卖动物的男子的动作把我给吸引住了,他拿出一块肉,放进一个有乌龟的瓶子里,乌龟立刻张大嘴巴,一口吞了进去,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当我正在津津有味欣赏聪明的小乌龟的精彩“表演”时,忽然,听见“呼--”的一声,原来是海盗船,只见那船头有一个头戴黑帽的人正举着一把刀,向海盗船发出指示呢!船长把刀举得越高,海盗船就摇晃得越高,看上面的人玩得这么惊心动魄,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上去试一试,等船停下来后,我和妈妈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上了海盗船。我握好扶手,心里默念:“放马过来吧!”“呼--”船开始晃动了,一开始船犹如一只乌龟一样,慢悠悠地晃,然后慢慢加速,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出叫声,我早已被它弄得晕头转向,提心吊胆,但是我决不认输,“只要再坚持几分钟就可以了。”我坚强地告诉自己,终于船停了,我和妈妈一起走下了船,钻进了赶交流的人潮中……

现在的交流会从以前的一年四次改成了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今后的科技会越来越发达,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现在这样好玩,热闹的交流会,但愿再发达的未来,这些能给人们带来热闹,带来快乐,拥有着浓厚地方特色的交流会不会消失。

浙江省磐安县安文小学五(6)班

卢锦阳

指导老师

陈苏芬

火焰上的舞蹈

磐安县安文小学五(6)班

黄澈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跟着中央电视台“北纬30度”的主持人一起走进磐安最神秘的传统表演——炼火。

夜幕笼罩了山村,一大堆黑乎乎的木炭越烧越红,耀眼的火苗在风中窜来窜去,让围观的人望而生畏。可是有一群勇士却毫不紧张!他们是当地的“炼火人”。只见他们穿着几片叶子和短裤,光着脚板,围着木炭堆念念有词,随时准备冲进熊熊烈火中,与大火共舞。看到这里,我的心被牢牢揪紧了,真不知道他们能否承受700度猛火的烘烤?

时辰到了!在一阵震耳欲聋的叫喊声中,“炼火人”手拿铁叉冲进火堆,在火焰中满脸笑容地跑来跑去。我惊讶地嘴巴都要掉下来了,真不敢相信他们居然能忍受这么大的火焰。接着往下看,村民们炼火完毕,将自己的脚抬起来给围观者看。哇!他们的脚上居然一点烧伤的痕迹都没有。更不可思议的是,“炼火人”中居然还冒出一个小孩。只见他身体瘦弱,只有八九岁光景,在大火中也无所畏惧,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英雄。我对他无比敬佩,我年纪比他大,却压根儿没有他的勇气,有机会真得到他那儿借个胆来用一下。

炼火,真是一项既刺激又精彩的表演,它是属于英雄们的舞台,展现了磐安人民勇敢、智慧的光荣传统。我要为他们高声喝彩!

指导老师:陈苏芬

第二篇:故乡记忆征文

故乡记忆征文

童年的记忆本已远去,然而在我心底总有些难忘的痕迹。故乡的那份情感早已侵渍在心房的角落,时而浮现,时而潜藏,幻化成纷呈的影像映韵出淡然的清爽。时光可以流走,岁月可以更替,但故乡的一切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晨雾

故乡傍山依水,风景幽雅秀丽,空气清新湿润。大多时候,早晨起来推开窗,便见有雾气慢慢升腾,而后渐渐弥漫开来,犹如天宫漂浮着的仙境,似真似幻,亦幽亦雅。被晨光描绘出黛青色轮廓的远山,眨眼间变得迷蒙。有时候,淡淡的雾霭会变得越来越浓,淹没了整个视线,清新美妙的胜境被浓雾慢慢的吞嚼,若隐若现,扑逆迷离,犹如走进一个飘渺的梦幻世界。

晨雾满载着诗意,以缭绕缓慢的节奏,悠然自得地描画着家乡的每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色。凝固在绿叶之上的水滴,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微风拂过,水滴滚动在绿叶之上,连缀着与雾的丝丝情缘。晨雾中的故乡似梦中的新娘,款款走来,带着神秘的面纱,娇羞而妩媚,娇羞中带着宁静的温情,只要你看上一眼,就会陶醉在她含情脉脉的笑靥之中。

云在雾中流,雾在云中飘。故乡的晨雾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浸透在骨髓里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气息。晨雾中似乎有一种禅意的胜境,玄幻神秘。只有独守一片清净,用一颗清澈的心,才能领悟。

炊烟

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

被群山搂在怀里的故乡,就像一座祥和恬静的庄园,宁静而妩媚。早晨,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望去,那高低不一的屋脊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你追我赶,拉拉扯扯,裹满饭香和菜香,飘过田野,越过丛林,直到天际深处。若遇天边有白雾,炊烟与白雾交融在一起,便是一片烟雾的海洋。

特别是临近黄昏之时,天边的彩霞像是给故乡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处处流光溢彩。伴随着黄昏的到来,一缕缕炊烟袅袅飞升,不紧不慢,自由自在,优雅如絮。淡蓝色的炊烟在彩霞的映衬下,意蕴无限。

弯弯的山路,小小的乡村,淡淡的炊烟,总将我尘封的思念点燃。我思念故乡的炊烟,它是我在故乡生活的剪影,它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圈住了我的记忆和生活。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走进城市,无法从袅袅的炊烟中品尝出记忆中故乡的原汁原味。于是,我把故乡的炊烟珍藏在记忆深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让它在我灵魂的天空中继续飘荡。

小路

记忆最深的就是雨后的乡村小路,一汪汪大大小小水洼,泛着黄黄的泥土颜色。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草香味。躲雨的鸟儿,此时也站在了枝头,悠闲自得的跳跃着、鸣叫着,像是在表演一出完美而梦幻的舞蹈,但更像是在释译生活的安享细节。

这些熟悉于心的乡村味道和情节,以及这条浓情满怀的乡村小路,曾千百次的飘落在我的梦里。曾几何时,那些劳碌的身影,来来往往穿梭在这条小路;曾几何时,那些肩挑背扛的丰硕,把这条小路撒满了金黄;曾几何时,那些温情的叮嘱,附满了这条牵盼的小路。

是的,故乡的小路铺垫出来的是一条生命的行程,尽管带有泥土一样卑微的颜色。今天,我虽然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繁华里抒写着岁月的痕迹,但故乡的那条小路,却永远延伸到我心灵的最深处。

柳笛

柳笛是故乡春天里的一个快乐音符,也是儿时寻欢取乐最好的玩具。

故乡的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长满了柳条,盘根错节,枝叶交错。春天一到,河边的柳树就开始喷黄吐绿了。每天放学,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地蹿进溪边的柳林,折下几枝笔直顺溜细柔的柳条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一个圆圈,两端对齐截断,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含在口里,还没吹,那悠悠清香便在口里回荡,久久不肯散去。笛声响起,伴着春风在故乡的原野上跳跃。于是,故乡的春天就从一声声快乐悠扬的柳笛声走了出来,成为最诱人、最有朝气的季节。

小草

小草满世界比比皆是,但我却独钟故乡的小草,总是觉得故乡的小草顽强勇敢,韵味无穷。它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扎根大地的奉献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对故乡小草的钟爱,缘于一次与一棵小草的偶然相遇。那是我离开家乡那年的冬末,残雪犹未消融,在积雪稀疏的山间小径上,我蓦然看见一株从石缝中钻出来的小草,它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着,鲜活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不禁怦然心跳,蹲下身子,睁大眼睛,默默地凝视着这株坚强的小草。它刚从冰冻坚硬的石缝中昂起头颅,浑身闪烁着嫩绿的光泽,犹如一朵绿色的火焰在荒凉的大地上跳动,烛照于冬与春之间。

我常常怀念那株小草,它不畏严寒,傲立雪中,呼唤着春天;它是春天的精灵,从不与花木争艳,只是默默地为故乡奉献一抹绿色,把清香留在大地。

落日

我对故乡的落日情有独钟。记忆中故乡的落日瑰丽淡雅,温馨恬静,深沉含蓄,温柔平和,拨人情愫,勾人魂魄。

每当黄昏的时候,我爱独自静静地坐在绿草芊芊的山坡上,看着挂在树尖上的太阳慢慢地沉下去。这时的太阳由白炽渐渐变成鲜红,再变成桔红;缓缓地由小而大,远远地看上去,就像被峰峦擎在半空,显得那么温润,那么平和。

在没离开故乡之前,我时常伫立在习习晚风中,凝视着夕阳被山峦吞没,山色由桔红而桔黄而苍黄。当整个太阳滑下山脊,万道霞光霎时渲染了整个山野,小山村也笼罩在一片金色之中,显得是那样地优美温馨,是那样地安详愉悦。故乡的落日美轮美奂,无与伦比,震撼心灵。

我由衷的感谢故乡的落日,它使我体味到了一种灵魂的快乐与幸福。这种灵魂上快乐与幸福,是蜗居在城里的人永远感受不到的。

第三篇:红色记忆征文

“传承红色基因,抒写时代感悟”中小学生征文

初中组

回顾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张掖市第五中学初一(3)班

李晓菲

指导教师:管玉凤

回顾峥嵘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天空,呈现着血光;太阳,被血液浸染得通红。血一滴一滴地流淌而成河流,从祁连山北麓冰天雪地的山川脚下流入沙尘滚滚、戈壁荒凉的河西走廊,融入广袤的高远、荒野、云空,以沉默的方式写在历史的无字碑上……

枪声、炮声从1936年冬天响起,远远传过1937年,直到今天。阴霾的天空中雪花飞舞,一个个铿锵贞烈的姐妹面对狂奔而来的铁蹄,牙缝里咀嚼着怒火,乱发飘扬成旗帜,怒目观天,眸子里燃起一缕缕的刃光,刺入祁连山高高的峰巅。

巍巍祁连山不会忘记,80年前,有一支“妇女抗日先锋团”,为打通国际通道,她们与红西路军一道西渡黄河,在穿越河西走廊途中遭到西北军阀马步芳部的围追剿杀。“娘子军”们与敌人浴血奋战、碧血黄沙,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时光荏苒,80年过去了。如今,在早年去世的红西路军老战士们的墓碑上,斧凿刀刻的字迹已经模糊。今年7月下旬,贵州省组成军地慰问团,千里迢迢远赴甘肃省兰州市八里镇,看望慰问了96岁高龄的贵州籍红西路军女战士陈慧芳老人,听她讲述了心中那尘封已久的故事。

陈慧芳老人依稀记得,她的老家在贵阳市白马洞街上,十几岁时母亲突然离家出走。一天,她在寻找母亲时遇见红军,于是就参加了红军,被编在少先团。她说:“那时,吃的困难,穿得破烂,我们抽空就自己打草鞋。过草地时饿得吐酸水,闻到战友们烤皮鞋的味道都觉得香得很。后来我被编进妇女团。打腊子口那一仗,我们妇女团也上了,死伤不少。后来过腊子口,到会宁,三个方面军会师。红军部队渡过黄河西征时,我们唱着战歌,好雄壮啊!”

7月23日下午,慰问团一行驱车沿着河西走廊,向当年红军西路军征战地高台进发,去追寻、探访当年红西路军战斗的足迹。途中,车内播放的长征组歌,把人们的思绪带到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1936年10月,妇女先锋团随红四方面军总部渡过黄河后,即与其他部队一起,面对密集的战事。她们首战吴家山、大捷一条山、坚守永昌城、攻克高台、山丹城。10月底,妇女先锋团随红30军进至一条山,便与前来堵截的马家军展开激战,妇女团缴获骆驼30匹。11月上旬,妇女团随主力进到古浪的大靖、土门一带,1营、2营安全通过敌人封锁线,3营被阻截。女战士们英勇地与敌人展开搏斗,子弹、手榴弹打完后,便挥舞大刀与敌拼杀。3营100多名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为部队趟开一条血路。

高台攻防战是整个西征中最为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一幕。1937年元旦拂晓,马步芳、马步青部5个骑兵旅、2个步兵团及炮兵团、民团共2万余人向高台城蜂拥扑来。红五军主力被迫全部退守城内。1月20日,敌倾力攻城,城墙被打开好几处缺口,红五军和妇女团战士全部上到城头奋力抗击。女战士们英勇杀敌,刺刀大刀卷缺了,就用石头砸,用牙齿咬,直到最后扭住敌人滚下城墙同归于尽。

在经历5个多月80多次战斗后,妇女团伤亡最为惨重,只存活300余人。陈慧芳老人记得,出发前妇女团有千多人,她说:“名义上是妇女,其实也跟男的一样,除了要一样的参与战斗,西路军没有运输部队,也没有运输车,子弹等武器都是女红军在背。女战友们被俘后,有的吞针自杀,有的越狱逃跑,有的惨遭杀戮,有的被转卖不知所终,最后被营救回到延安的只是极少数。”

“当时我和一些战友被抓进一座大庙,因为是女兵,所以侥幸没有被杀,而是被押去青海,一路上受尽凌辱。到了西宁,我们又被押送到青海一个毛纺厂做工。”陈慧芳老人回忆道。后来,陈慧芳老人九死一生逃离出来,却找不到组织,只好在兰州一家印刷厂当了名装订工。新中国成立后,她的西路军女战士身份得到政府的确认,自己也与一位曾经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转业军人结了婚,二人相依相伴走过了幸福的后半生。

陈慧芳老人一生没有生育,她把爱都给了那些可怜的孤儿,先后收养过多名孩子。目前和老人一起生活的是她的养孙朱建华,他也是老人40年前收养的最后一个孩子。老人现在与孙子一家四口居住在由兰州市民政局给她安置的住所里,同享天伦之乐,小屋里常常充满笑声。说到这些,老人满怀感激之情:“党和政府对我们很好,我当年跟共产党走,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有来生,我还当共产党!”

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陈慧芳和众多红西路军女战士一道,用脚板丈量了甘肃西部的雪山、草地、戈壁,用血汗浇灌了祁连山的雪莲,用生命和意志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英勇悲壮的一页!

沙渺渺,风凄凄,远离芳草地,只见雪纷飞。稔知死者英灵别,安问生者怎样口,?沙茫茫,风吹吹,心言难听到,精魄将何依?后死荣为先死悼,知为后死悼者谁。

赤胆忠心昭日月唯以英雄百折而不息 ,还历史本来面貌质本洁来最终还洁去。华夏儿女永远铭记红军西征鏖战功绩,烈士含笑九泉精神英灵永存光照寰宇!

张掖五中

第四篇:故乡记忆征文

童年的记忆本已远去,然而在我心底总有些难忘的痕迹。故乡的那份情感早已侵渍在心房的角落,时而浮现,时而潜藏,幻化成纷呈的影像映韵出淡然的清爽。时光可以流走,岁月可以更替,但故乡的一切永远扎根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晨雾

故乡傍山依水,风景幽雅秀丽,空气清新湿润。大多时候,早晨起来推开窗,便

见有雾气慢慢升腾,而后渐渐弥漫开来,犹如天宫漂浮着的仙境,似真似幻,亦幽亦雅。被晨光描绘出黛青色轮廓的远山,眨眼间变得迷蒙。有时候,淡淡的雾霭会变得越来越浓,淹没了整个视线,清新美妙的胜境被浓雾慢慢的吞嚼,若隐若现,扑逆迷离,犹如走进一个飘渺的梦幻世界。

晨雾满载着诗意,以缭绕缓慢的节奏,悠然自得地描画着家乡的每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色。凝固在绿叶之上的水滴,似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微风拂过,水滴滚动在绿叶之上,连缀着与雾的丝丝情缘。晨雾中的故乡似梦中的新娘,款款走来,带着神秘的面纱,娇羞而妩媚,娇羞中带着宁静的温情,只要你看上一眼,就会陶醉在她含情脉脉的笑靥之中。

云在雾中流,雾在云中飘。故乡的晨雾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浸透在骨髓里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气息。晨雾中似乎有一种禅意的胜境,玄幻神秘。只有独守一片清净,用一颗清澈的心,才能领悟。

炊烟

故乡的炊烟,总是最早迎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

被群山搂在怀里的故乡,就像一座祥和恬静的庄园,宁静而妩媚。早晨,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望去,那高低不一的屋脊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炊烟,你追我赶,拉拉扯扯,裹满饭香和菜香,飘过田野,越过丛林,直到天际深处。若遇天边有白雾,炊烟与白雾交融在一起,便是一片烟雾的海洋。

特别是临近黄昏之时,天边的彩霞像是给故乡涂抹了一层厚厚的胭脂,处处流光溢彩。伴随着黄昏的到来,一缕缕炊烟袅袅飞升,不紧不慢,自由自在,优雅如絮。淡蓝色的炊烟在彩霞的映衬下,意蕴无限。

弯弯的山路,小小的乡村,淡淡的炊烟,总将我尘封的思念点燃。我思念故乡的炊烟,它是我在故乡生活的剪影,它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圈住了我的记忆和生活。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走进城市,无法从袅袅的炊烟中品尝出记忆中故乡的原汁原味。于是,我把故乡的炊烟珍藏在记忆深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让它在我灵魂的天空中继续飘荡。

小路

记忆最深的就是雨后的乡村小路,一汪汪大大小小水洼,泛着黄黄的泥土颜色。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稻草香味。躲雨的鸟儿,此时也站在了枝头,悠闲自得的跳跃着、鸣叫着,像是在表演一出完美而梦幻的舞蹈,但更像是在释译生活的安享细节。

这些熟悉于心的乡村味道和情节,以及这条浓情满怀的乡村小路,曾千百次的飘落在我的梦里。曾几何时,那些劳碌的身影,来来往往穿梭在这条小路;曾几何时,那些肩挑背扛的丰硕,把这条小路撒满了金黄;曾几何时,那些温情的叮嘱,附满了这条牵盼的小路。

是的,故乡的小路铺垫出来的是一条生命的行程,尽管带有泥土一样卑微的颜色。今天,我虽然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繁华里抒写着岁月的痕迹,但故乡的那条小路,却永远延伸到我心灵的最深处。

柳笛

柳笛是故乡春天里的一个快乐音符,也是儿时寻欢取乐最好的玩具。

故乡的村前有一条小河,河两岸长满了柳条,盘根错节,枝叶交错。春天一到,河边的柳树就开始喷黄吐绿了。每天放学,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地蹿进溪边的柳林,折下几枝笔直顺溜细柔的柳条儿,用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划一个圆圈,两端对齐截断,用两手分别捏住枝条两头,向相反的方向轻轻拧动,慢慢揉捏,当感到柳皮和柳骨分离时,柳皮就会在柳骨上滑动,等把柳皮全拧松动了,就用嘴咬住粗端柳骨,两手握住柳皮,缓缓抽出光滑的柳骨,手里便留下柳皮筒;再把柳皮筒的细端捏扁成鸭嘴状,用小刀刮去约一厘米长的青皮,露出鹅黄的肌肤,这样就做成了一支支长短不一的柳笛,含在口里,还没吹,那悠悠清香便在口里回荡,久久不肯散去。笛声响起,伴着春风在故乡的原野上跳跃。于是,故乡的春天就从一声声快乐悠扬的柳笛声走了出来,成为最诱人、最有朝气的季节。

小草

小草满世界比比皆是,但我却独钟故乡的小草,总是觉得故乡的小草顽强勇敢,韵味无穷。它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扎根大地的奉献精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对故乡小草的钟爱,缘于一次与一棵小草的偶然相遇。那是我离开家乡那年的冬末,残雪犹未消融,在积雪稀疏的山间小径上,我蓦然看见一株从石缝中钻出来的小草,它在寒风中微微摇曳着,鲜活地张望着这个世界。我不禁怦然心跳,蹲下身子,睁大眼睛,默默地凝视着这株坚强的小草。它刚从冰冻坚硬的石缝中昂起头

第五篇:中国问题、人文寻思与乡土记忆

中国问题、人文寻思与乡土记忆

——读南帆《与山海为伍》

郑润良

南帆的散文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南帆散文的意义。这其中,孙绍振教授提出的“智性散文”无疑是最有影响的。孙教授甚至开玩笑式地提出,南帆的散文成就已经超越了他学术的成就。对此,我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我认为,南帆的散文成就恰恰来自他的学术成就,他的散文其实是他学术的副产品;当然,这个副产品也具备其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九十年代是散文繁荣的年代,尤其是在各种报纸副刊的推动下,散文走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然,这种繁荣仍然掩饰不了内在的虚华与浮躁。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文化风气迥然不同,正如一些学者所概括的,九十年代是“学问凸显,思想淡出”,南帆先生也有一个相似的论断,“杂志退隐,学院崛起”。其实,在杂志退隐的同时还有副刊的崛起。这些副刊相当长时间曾经流行所谓的各种“小女人散文”,各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异常热闹。因此才有93年开始的人文精神大讨论,旨在唤起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精神。知识分子的学院化曾引发许多批评、质疑的声音,许多所谓的学者、教授、博导一心积累自己在学术圈中的象征资本,其思考半径从未离开他专著里的概念的抽象演绎,离现实越来越远。但学院化也并不全然是坏事,潜心沟通中西学术脉络之后的知识分子才有可能对中国问题作出更有力的思考与回答,当然,这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中的有心人,或者说是萨义德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九十年代中后期学者散文的兴起使中国当代散文的面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不再满足于学院内、同行间的交流,开始试图以更通俗的语言向更多的社会大众发言。散文搭起了一座桥梁,经由这一桥梁,学院派开始向普通大众回馈自己的人文思考,普通大众也由此得到了阅读品味的提升。用南帆先生的话说就是,散文的自由精神开始恢复了。余秋雨的散文也因此在这一时期风行一时,它表明了普通大众对于有学者味、文化味的散文的渴望。余秋雨对历史人文风景的缅怀姿态虽然满足了普通大众的某种文化饥渴,但其偏于单一的思想姿态很容易成为一种流行的、浅薄的时尚。各种对余秋雨散文的非议因此而生。学者散文需要以其更丰厚的思想人文底蕴、更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来赢得读者。学者散文的兴起因此不是偶然,李零、陈平原、汪晖、谢泳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学者散文的潮流中,南帆的散文自有其特色与分量,他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及当代景观相对系统的智性解读逐渐抓住了读者的视线。

迄今为止,南帆的学术思考越来越回到一个问题——中国问题上。他对现当代文学的考察最后总是逼近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政治的思索。他一直提倡的“文化研究”也好,“关系主义”也好,目的都在于从文学文本回到历史,回到中国问题,“如果观察者的目光来自遥远的西方,如果这种观察更多地是为庞大而骄横的西方文化找到一个迥异的他者,那么,地域或者第三世界就会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一个整体。可是,如果进入地域或者第三世界内部,问题就会骤然地复杂起来。民族、国家、资本、市场、文化、本土、公与私、诗学与政治,这些因素并非时时刻刻温顺地臣属于某种统一的结构。事实上,许多左翼理论家所共同关注

1在南帆看来,不同于西方的经典现代化历程的中国经的中国即是一个不可化约的个案。”○

验,交织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复杂因素,“中国的经济改革、政治体制、社会形态、2如何阐释这文化风格均突破了经典的现代性框架,处于一种奇特而又微妙的无名之境。”○

种复杂的中国经验是对一个理论家的巨大挑战。南帆因此焦虑不安,也因此激情满怀。作为一个文学批评家,南帆选择了从形式传统与社会历史的交汇点进入文学文本,“在我看来,文学研究必须坚持把文本分析视为不可或缺的发轫之处;但是,这种分析并非仅仅盘旋于纸面上,如同猜谜似地拆解字、词、句。我所感兴趣的文本分析必须纵深地考察字、词、句背

3《后革命的转移》可后种种隐蔽的历史冲动、权力网络或者詹姆逊所说的政治无意识。”○

谓南帆新世纪以来的代表性专著,从王蒙、张贤亮、韩少功等人的文学作品出发,作者考察了文学、革命、后革命、现代性、全球化等一系列与中国经验息息相关的问题,既勾勒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文化网络,也描绘了当下后革命时代的文化景观。

九十年代中期,南帆在偶然之中开始了散文的创作,这种创作也更多地是其学术思考的副产品。《文明七巧板》中的诸多篇章对各种文明符号、文化产品解读让我们联想到罗兰·巴特对服装、广告等时尚文化符码的解读。罗兰·巴特对时尚符码解读事实上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文学批评中“文化研究”兴起的重要灵感来源与写作实践,“文化研究的实践表明:批评家所关注的对象正在急剧扩大。从流行歌曲、房地产广告、酒吧间的装潢到服装款式、同性恋问题、麦当劳连锁店与后殖民文化,文化研究仿佛无所不包。这种状况被称为‘文化转向’。

4南帆早期散文中对文化产品、符号的解读事实上是其日常生活的美学堂皇地提出来了。”○

学术研究“文化转向”的一个有机部分,而以问题考察为中心、时常“越界”的文化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打破了散文与论文的界限。因此,这些文章既可以看作散文,也可以看作一篇篇小论文。这也是这些文章被一些学者看作“智性散文”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文章的美学风格与传统的散文截然不同。当然,南帆不会满足于对当下文化景观的零星书写,他在学术领域对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长期思考无意中溢入散文这一文体领域,使他的散文不知不觉间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问题尤其是知识分子问题的相对系统的文学式阐释。

2004年,南帆的长篇散文《关于我父母的一切》获得华语传媒文学大奖的散文奖。“这本书里面,我想关注一个时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对上世纪50年代的反思。对于我们来说,50年代好像已经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时代。那个时代确实有过一些透明的、生机勃勃的东西。这些内容现在完全消失了,甚至变成了一个笑话。这些内容真的没有一点价值吗?如果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肯定不会提出这个问题,或者,我自己就会给出一个否定的答案。但是,到了现在,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因为年龄的增长,我会重新思考:他们那些理想化的内容有没有意义?现在,我常常在生活之中感受到势利,甚至非常势利,即使在知识分子之中。‘理想’已经是一个可笑的词语。可是,在我父母那个年代,理想一点也不可笑,理

5这篇散文着重通过追述父亲婚恋、事业上的曲折,反思五十年代普通想是非常真实的。”○

知识分子的激情、理想、悖谬与失落,从而追问那个时代的内在病征。可以说,作品的主人公不是“我的父母”,而是五十年代的中国问题及知识分子问题。

2007年,南帆的散文集《辛亥年的枪声》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散文奖。在这部散文集的重头文章《辛亥年的枪声》中,南帆的笔触延伸到了上世纪一十年代。2009年,南帆的散文集《与山海为伍》中的篇章对二十世纪中国的诸多关键时段作了文学式的审读与解析,共同完成了对二十世纪中国问题及知识分子问题的相对系统的阐释,初步完整勾勒了南帆的散文地图及其在当代散文写作中的位置。

散文集《与山海为伍》收集了南帆迄今所写的与他故乡有关的文字,它让我们意识到南帆散文写作的原点是“我”、“我的故乡”,但他又不仅仅停留在“我”或者“我的故乡”本身,他的更大企图在于以“我”、故乡为个案,揭示背后的“中国问题”,这才是南帆的野心所在。因为有“我”,所以这些文章不乏通常的文学作品的深情与感性;因为“中国问题”的存在,这些文章在骨子里透出了南帆作为一个学者的冷峻与洞察力。二者的交融成就了南帆散文的不可言说、不可归类的丰富品性。

《与山海为伍》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风华”以记述晚清福州名人的《宫巷沈记》、《辛亥年的枪声》、《戊戌年的铡刀》等文章为重头,下编“岁月”中《少年游戏》、《中学记事》、《七七级》《追问往昔》等篇章则明显以作者自身经历为线索构成一个隐形的整体。不管是对名人轶事的书写,还是个人往事的追忆,作者的目的都不在于书写这块土地的人杰地灵,而是要写出纠结在这些人物身上复杂的问题脉络。在这些问题脉络之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知识分子问题。正如某些学者所言,“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激烈、最起伏动荡的岁月。短短的一百年,经历了大清王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从政治军事到社会文化,都发生了此前数千年从未有过的大变局。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这是一个大时代。在这样的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都在时代的海啸中被淘洗了一遍。那么,作为社会精英的读书人,他们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简单地说,他们面临着从古代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大转型。这一大转型,既是一次思想史意义上的价值转变,也是一个

6从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变化中,往往能社会史层面上的身份、地位和角色的转换。”○

探触到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的多重脉络。南帆的重要论文《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

7就集中考察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政治中的四大要素之间的复杂纠葛、大众》○关系变动,核心问题还是知识分子问题。

如果说《关于我父母的一切》表现了五十年代类似“我父亲”这样的小知识分子战战兢兢、担惊受怕的日子的话,那么《宫巷沈记》、《辛亥年的枪声》、《戊戌年的铡刀》则塑造了晚清以来另一些知识分子类型的“风华绝代”。《宫巷沈记》从一则轶闻进入晚清大臣沈葆桢的历史。通常,历史学家关注的是沈葆桢的诸多历史功绩及其显赫官衔,而散文家南帆则认为“我们的目光必须从堂皇的历史鉴定转向琐碎的日常生活,必须想象他们内心的犹豫、苦恼、矛盾甚至如何愤愤不平地骂娘;这是可能发现,有些小事情的深长意味并不亚于朝廷的8据说,加官晋爵或者疆场上斩关夺隘„„”○沈葆桢当年曾经在南后街旁边的宫巷开了一间

裱褙字画的小店面,叫做“一笑来”。南帆为此大为惊奇:堂堂巡抚有什么必要仿效潦倒的穷酸文人,依靠卖字挣几文小钱补贴家用。从这个疑问出发,南帆重新探询沈葆桢的历史档案,发现了沈葆桢不为人知的一面。沈葆桢功高盖世,却不爱惜权柄;一再被委以重任却老是推三阻四,最大的梦想就是回到自己的福州老家颐养天年。“病痛的折磨,抑郁难平的豪气,归乡的春梦,妙手偶得佳句的狂喜,援笔疾书的气韵——这一切都不会记入历史。然而,9学而优则仕,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文人对于庙堂我所要说的恰恰是历史之外的沈葆桢。”○

充满了敬畏。沈葆桢的魅力恰恰来自他在权力面前的平等姿态和拒绝的姿态。这一姿态成就了他自身人格的独立与丰满。

如果说《宫巷沈记》重温了沈葆桢这一另类的“士”的风采,《辛亥年的枪声》则从历史中钩沉起以林觉民为代表的游侠式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黄花岗烈士中,林文为自己镌刻的印章是‘进为诸葛退渊明’;林尹民擅长少林武术,素有‘猛张飞’之称;陈更新能诗词,工草书,好击剑,精马术;刘元栋体格魁梧,善拳术;刘六符目光如电,曾经拜名震八闽的拳侠为师;方声洞有志于陆军,冯超骧成长于军人世家。总之,这一批知识分子不是书斋里的人物。驳康有为,斥梁启超,林觉民与这一批知识分子崇尚行动,不仅用笔,而且用枪。如今,许多历史著作提到陈独秀、胡适或者鲁迅、周作人的启蒙思想,另一批风格迥异

10而且,林觉民不仅一身侠骨,他还有柔情似水的一面。的知识分子群落往往被忽略了。”○

有了《与妻书》,林觉民的形象才更加完整,文学的一大功能正是还原人的存在的复杂性与完整性,而不是给人物下一个简单的历史结论,“我们的乡亲林觉民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会心高气傲,会口出狂言,会酩酊大醉,也会愁肠百结。心存革命一念,他就慷慨无私地将自己的一百多斤豁了出去。做得到这一点的人就是大英雄。至于有多少历史贡献,这笔账由别人去忙活好了。”○

《宫巷沈记》与《辛亥年的枪声》多少展现了福州乡亲的神气活现、快意人生,《戊戌年的铡刀》中,“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的短暂一生多少有些委屈,“他慨然把一条命押在了菜市口,仍然没有赢得历史。”作者由此反问,“如果林旭拥有七十岁的寿命就肯定能找到出口吗?这个反问让我心虚了——因为我想起了另一个福州人,也姓林,才分决不在林旭之下,12戊戌年三月,林纾在北京而且活到了七十多岁,然而他仍然执迷不悟。我说的是林纾。”○

与林旭相遇,成为知交好友。要不是某些历史的偶然,林纾完全可能变成另一个林旭。林纾虽然躲过了菜市口的铡刀,比林旭多活了二十六年,但他知识结构的半新半旧,对大清王朝的眷恋,都使他走不了多远。“林旭当时是令人恐惧的激进分子,而十六年后的林纾已经是蹒跚在历史外围的落伍者了。不过,林纾并没有后悔。这个执拗的家伙对于所谓的历史不屑一顾。他公然表示,一日不死,一日不忘大清。也许,在他心目中,大清就是历史的尽头。”13南帆在这里发现,○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意识观念等因素造就了一代代知识分子的同与不同。那么,南帆这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他们的独特性是谁造就的,又体现在哪里呢?

下编“岁月”中,南帆现身说法,为我们解读了知青一代知识分子的特殊历史经验。在我看来,《七七级》是这些篇章中最重要的一篇。作为文革后闯关夺隘拥入大学的第一批团队,“七七级”头上笼罩着越来越多神话式的光环,“‘天生我材必有用’,读书的种子,精英气质,未来的栋梁,这些事后的褒扬渐渐汇聚成了‘七七级’的固定评语。‘七七级’如同

14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掠过夜空的彗星,它的明亮尾巴一直拖到了三十年之后的今天。”○

南帆的这篇文章就是要打破这种所谓的光环。据作者在文中的说法,他写作此文的动力来自一次与小区中的外省民工的偶然遭遇。这位靠欺行霸市的勾当卖沙子、砖头的民工头在聊天中告诉作者,他前几年参加高考,差了两三分没考上大学,所以出来混生活。作者“当时心

15事实上,里咯噔了一下——如果考不上大学,或许我也是这副模样?”○作者曾几次提及他

当年的最大梦想就是当一个木匠,安安稳稳地过日子。1977年的高考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同样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成为许多人人生途中的分岔口,“当年一起下乡的知识青年之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先后考上各类学校,毕业之后安居乐业。剩余的知识青年在随后的16可以说,在作者看来,虽然七七级如今日子里陆续返回城市,前几年又陆续下岗待业。”○

看来风光无限,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只不过是比当时一起下乡的同伴运气更好的一批人而已。那么,七七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有哪些集体性格或特征呢?这批知识分子身上有更多的社会历练,从农田一步跨入大学学堂,“他们的特殊积累是世事人情,是乡愁,是读不到任

17对于作何文字的巨大恐慌,是半夜三更的饥肠辘辘,甚至是混杂了绝望的蛮横和粗野。”○

者来说,七七级的知识结构、集体性格多大程度上决定了八十年代的整体文化氛围,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九十年代之后,整个社会的务实气息越来越浓厚,步入中年的七七级,身上扛着博导、教授等各种头衔,他们的文化性格又发生了怎样的变迁,他们在整个文化环境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七七级藏龙卧虎,也可能藏污纳垢,学术圈出现的“讲辈分、拜码头、赔小心、打躬作揖”肯定脱离不了与某些七七级的关系。但不管怎么说,七七级出身的知识分子身上携带了中国特殊年代所遗留的特殊的历史信息与经验,这份独特的历史经验是一笔特殊的财富,“见识过一些风雨,不那么温顺,喜欢用亲身经验衡量书本的知识,这一批人始终不是只懂得引经据典的迂夫子。1977年我从水田里一头闯入大学,暗自庆幸自己可以闭门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三十年之后终于明白,书本之外的知识才是‘七七级’这一批人真正的额外财富。”○

“七七级”的特殊财富是他们的知青生活经历。对于功成名就的“七七级”而言,那段曾经不堪回首的岁月也慢慢涂上了一层美丽的油彩,“眼下,温情地回忆知青经历至少在文学之中形成一个不小的潮汐。经过记忆和城市环境的共同酿造,往昔的知青生涯慢慢地变成了醇厚的陈酒。乡亲们一张张刻着深深皱纹的脸,村子里颠颠地跑过的小猪崽,夜晚从山坳里慢慢升起的一轮冷月,寒冷的黎明之中几声零星的狗吠鸡鸣,骤雨之后稻田里面的阵阵蛙

19但是,作为知青的一员,作者认鸣虫吟——这一切开始显得富有情趣,甚至诗意盎然。”○

为这种书写掩盖了历史经验的复杂性,掩盖了当年知青生活中残酷、悖谬、阴暗的一面。作者认为,作为经历过那种生活的一代人,必须尽量完整地把那种生活的实相告诉后来者,以免形成误导。《追问往昔》就讲述了作者的一些刻骨铭心的经验,讲述了知青生活中非诗意、甚至反诗意的一面。在作者看来,因为对生活前景的无望导致的野性和蛮横成为知青性格的一个突出方面。作者记忆中的知青生涯的一个难以磨灭的画面就是几个知青冒着生命危险站在马路中间,仅仅为了坐上免费的过路车。“废除了理想之后,我们再也用不着维持什么虚伪的体面。我们只剩下一对拳头,为了一顿牙祭或者逃一张车票而大打出手。除了拳头,还有什么能代替理想的缺席呢?今天,尽管已经时过境迁,我们穿上了皮鞋,打起了领带,成为官员或者教授,但我相信这种野性和蛮横仍然潜伏在血液的深处,伺机发作。我知道这样

20的确,如果文的回忆可能使知青主题的合奏产生某些难堪,但我不该回避问题的复杂。”○

学的存在只是为了加入某种时尚的合奏,那么它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在中国的版图上,南帆的故乡福州向来是一个不大起眼的地方。这个古代被称为蛮夷之地的地方,往往成为中原逃难者的首选地,“中原大地英雄辈出,旌旗变幻,一个又一个的王朝走马灯似的轮换;然而,刀光剑影的缝隙,一批又一批蝼蚁小民扶老携幼,仓皇奔走,21对于自己生于兹长于兹的故乡,南帆东一撮西一撮地躲进了中国南部的大山褶皱里面。”○

也曾为如何向远道而来的朋友夸耀它而费尽心思,但他终于想通了,“故乡是我生活的地方,22在我看来,历史人文、乡土记忆,毋宁说是为南帆的学术思考提供而不是用来吹牛的。”○

了一块肥沃的感性的土壤,使他对二十世纪中国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后革命时代的文化景观的思考有了具体可感的着陆点,南帆的散文以其学理的思考、感性的丰沛成为接通学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一个隐蔽枢纽,正如作者所言,“我在一本散文集的后记之中提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瞬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漫不经心地将散文当成了放置边角料的后院。我将那些论文——我所习惯的文体——难以容纳的感触、事件、怀想、幻念寄存在散文里面,如同听候征用的文学档案。一切仿佛在不经意之中积累着,直到出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顿悟——散文不就是我心目中最为惬意的文体吗?’现在,这个文体已经深入地嵌在我的庸常日子里,激活种种经验,赋予文学形式。我时常听到人们感叹,文学正在边缘化,正在逐渐脱离这个社会。这也许是事实,但是,我并没有太多的伤感。对于我23这个人说来,情况恰恰颠倒过来:由于散文写作,文学与生活比任何时候都要接近。”○

真的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了。

注释:南帆○《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同上,第167页。○南帆《后记·文化研究:打开了什么》○,《后革命的转移》,第270页。同上,第265页。○

5《南帆:文学要给普通人腾出空间》○,《新京报》2005年4月18日。

6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北京:

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页。南帆《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选入《后革命的转移》。8 南帆《宫巷沈记》○,《与山海为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9 同上,第17页。○南帆《辛亥年的枪声》○,《与山海为伍》,第27页。同上,第25页。○南帆《戊戌年的铡刀》○,《与山海为伍》,第49页。同上,第52页。○南帆《七七级》○,《与山海为伍》,第143页。○16 同上,第144页。○○18同上,第149页,第151页。○南帆《追问往昔》○,《与山海为伍》,第152页。同上,第154页。○南帆《站在福州的阳台上眺望》○,《与山海为伍》,第56页。同上,第57页。○《华语文学:二00四散文家奖南帆》○,《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11日。

【作者简介】郑润良,男,1976年生,福建福安人,文学博士,曾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下载乡土记忆征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土记忆征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涩记忆征文(合集五篇)

    绽放生命之花,谱写生活乐章 现在的社会已逐渐被网络所覆盖,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台电脑,人们似乎也开始依赖网络带来的便捷与好处。但,网络并不只是个纯洁的天使,有时还是一个张牙......

    “寻找红色记忆”征文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铭记党史,开拓未来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

    国庆征文: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回望过往 当毛主席庄严并铿锵有力地向世人宣示,当礼炮的轰鸣声响彻天际,那一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使之为它欢呼、为它雀跃。在地球的版图上......

    红色革命记忆征文

    重温红色记忆,珍惜幸福生活“任何人都不会被忘记,任何事都不会被遗忘!”硝烟早已散尽,伤痛不能忘却,珍惜和平吧!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

    红色记忆教师征文

    创先争优征文红色记忆红色记忆在我的心头澎湃,党就在我心中。 ——题记 1921年 “据说有一个叫中什么党的在上海成立了啊!” “哦,你说的是中国共产党吧!” “中国共产党?真新鲜,......

    故乡记忆征文(精选五篇)

    故乡记忆征文(精选多篇) 童年的记忆本已远去,然而在我心底总有些难忘的痕迹。故乡的那份情感早已侵渍在心房的角落,时而浮现,时而潜藏,幻化成纷呈的影像映韵出淡然的清爽。时光......

    征文我的红色记忆大全

    我的红色记忆 ---吴博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 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 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那个......

    征文我的红色记忆

    我的红色记忆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那个战乱纷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