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评结果的报告
关于2007年亳州市食品安全目标考核自评结果的报告
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
根据《关于印发安徽省食品安全目标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皖食安协〔2007〕4号)精神,对照安徽省2007年食品安全目标考核--管理指标考核方案的要求,亳州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高度重视,专题部署食品安全目标考核工作,认真自
评,严格打分,在管理指标上自评为优秀档次。
2007年亳州市食品安全目标考核自评报告
2007年亳州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以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为工作出发点,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全省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07〕34号)要求,结合《2005-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认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圆满完成了三年目标任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关于目标考核工作的安排,对照考核内容进行了认真自查自评,现将我市食品安全目标考核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重视,保障措施到位,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量大、头绪多、情况复杂,而又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体现,只有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才能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为切实提高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亳州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多次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统一思想认识,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制,进一步理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使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二是积极协调,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2007年亳州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亳州市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并于今年11月份,为食品安全工作拨付专项经费10万元,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有力的保障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开展。今年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召开8次成员单位会议,积极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沟通与联系,最大限度的发挥联合执法威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
一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已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2007年政府部署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目标基本完成。
二、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产品源头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一年来,农业部门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检查,为城乡居民安全消费提供了保障。一是农产品认证、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9个,绿色食品20个,有机食品1个,全市安全农产品基地面积已达130万亩,其中谯城区45万亩蔬菜基地
通过了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被列为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蒙城县25万亩无公害粮菜基地被列为全省绿色食品原料示范基地和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区);涡阳县4000亩苔干基地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食品认证,20万亩苔干基地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二是质量检测工作稳步开展。目前,亳州市已建立省级定点蔬菜农残检测站4个,其中亳州蔬菜批发市场检测中心,先后投入80多万元,配备了气相谱仪、农残速测仪等现代化的检验检测设备,具备了定性和定量双重检测功能。今年8月,在省农委农产品例行监测重,我市随机抽取的20个蔬菜样品,全部通过蔬菜农药残留定性、定量检测,100%合格,在全省17个地市中列第一位。三是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深入进行。在今年开展的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及饲料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中,检查遍及全市107个乡镇、274个农资市场、1716个经销点、563个生产企业,抽取样品144个,其中种子72个、肥料30个、农药50个、饲料60个,罚款4万元,共出动执法车辆500台次,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共查获未经国家或省级审定及包装的不规范种子5000余公斤、农药300公斤、饲料10000多公斤、兽药240公斤,立案45起,结案45起,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坑农害农行为,净化了农资市场,为有效控制食品源头污染,进一步维护农资市场经济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市质监部门不断加强对工作力度。一是严格食品企业监管程序。全市909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了电子质量档案,按照食品日常监管“六统一”的要求,进行不同频次的现场巡查、定期检查,严把食品出厂关。二是严格市场准入。今年以来共受理食品生产许可申请36家,其中换证企业10家,组织现场审核34家,通过审核并发证28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加贴QS标志,实现了小麦粉、肉制品等15类食品质量安全准入上市,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具备必备条件的生产企业100%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目标。三是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检查。市质监局出台了《2007年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292家,查处食品质量违法行为30余起,大案要案3起。市质监局还与县(区)政府合作组织了11期小作坊业主培训班,培训小作坊业主121人次,切实提高了业主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四是严格食品添加剂备案管理。今年市质监局加大了对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剂进行了专项检查,尚未发现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的现象;同时对262家企业在生产中使用添加剂的成分、含量和生产企业等情况进行了备案。
(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市工商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场监管工作,一是在大中型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建立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清退不合格食品的市场巡查制度,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度等。二是以城乡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认真清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重点解决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经营者自律制度专项检查,重点解决进货索证索票、不合格商品退市等自律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目前我市大中型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率已达95%以上;以节日市场为重点,开展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销售有毒有害和不合格节日食品问题。三是积极受理举报投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目前全市大中型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95%以上设立12315投诉举报站点,按照问题的性质、种类、轻重和急缓划分为一般、紧急、特别紧急三类,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及时、快速进行处理。四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为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维护农村食品消费安全,今年市工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年活动,建立健
全农村食品主体准入制度、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等,分三个阶段对农村食品市场进行集中整治。截至11月底,全市工商系统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共出动执法人员68398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59353户,检查批发市场417个,取缔无照经营户572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83起,涉案金额39.6万元,罚款56.662万元,销毁不合格食品33809公斤,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15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46万元。
(四)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对食品安全监管来说,消费者是最后一道防线。市卫生系统加大对宾馆、饮店、街头饮食店,大排档、学校食堂等餐饮单位的监管力度。成立了餐饮消费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集中进行了餐饮消费专项整治。一是对县城以上城市餐饮单位无卫生许可证行为进行整治,全市共查处无证餐饮单位95假,全部依法予以取缔;二是规范经营,全面推行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目前全市有1132家餐饮单位已纳入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达95%以上,大中专学校食堂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95%以上。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卫生行政部门共检查餐饮单位795家,查处餐饮业违法案件207起,责令停业整顿35家,罚款12.44万元。四是开展对农村地区餐饮、城乡结合部餐饮单位、小型餐饮单位的集中整治,坚持“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原则,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畜禽定点屠宰工作、万村千乡工程取得新进展。
为全面推进放心肉工程,市政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肉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城区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管理制度,对保障我市的肉类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市商务局不断加大对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了《亳州市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注水肉、病死肉上市销售。在生猪屠宰及肉品市场专项行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00人次,检查定点生猪屠宰企业101家,捣毁私屠滥宰窝点38个,收缴非法来源猪肉1200多公斤,病害肉300多公斤,其中立案查处案件9个,有效地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猪肉消费安全。目前我市已顺利完成2个100%、1个95%的工作目标(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
市商务局积极开展“万村千乡示范工程”,努力打造农村食品安全平台。我市于2005年开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不断创新与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勇于实践,“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顺利推进。目前我市三县一区共有承办企业23家,其中日用品承办企业13家、农资承办企业10家,新建或改造农家店1100多个。新建或改造农家店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较大的行政村,提前完成三年新建或改造乡、村农家店1000个的目标,初步建立起高效畅通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形成城乡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功能完善、流通有序、诚信和谐的农村市场体系。
(六)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按照省政府要求,市、县(区)、乡镇三级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全部组建到位。乡镇依托“一会两站”,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机构在93个乡镇政府1437个行政村建立“一会两站”1411个,在56个基层工商所建立了1360个“所村挂钩”联系点,建立12315联络站1360个,聘请12315农村联络员1285名,聘请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1884名,在4371个农村食品经营户中间选点创建了257个食品经营规范店,从而构建起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盲区、全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食品监管网络,使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初步解决了农村食品监管无机构、无人员、信息不畅、监管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二是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抓手”作用。牵头起草了《2007年亳州市食品安
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主动组织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定期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密切关注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在元旦、春节、高考、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期间,及时做出反应,会同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大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三是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着眼于提高我市食品产业信誉,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参加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单位和行业,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协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和先易后难、先点后面条块结合扎实推进的原则,制定了《亳州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白酒行业为试点,以信用评价为重点,建立了监管部门信用档案和企业经营档案,通过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促进了亳州市的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四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调研,为综合监管掌握第一手资料。今年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工商、质监、卫生、教育等部门,进行了校园及周边环境食品卫生专项督查与调研、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调研、白酒行业安全现状调研和小企业、小作坊食品安全调研。在校园及周边环境食品卫生专项督查与调研中,接合六
一、中高考重点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摊点、餐饮点进行了督查,确保了我市在六
一、中高考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农村家庭宴席食品安全调研,为从源头上消除农村群体性聚餐的食品安全隐患,杜绝或减少因农村聚餐活动而引发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白酒企业的现状调研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市白酒行业的现状,为我市白酒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我市白酒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奠定了基础。通过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的调研,基本摸清我市小企业数量、证照情况、产品情况和生产条件状况,为动态掌握我市小企业集中生产区域和重点隐患区域状况,为实现规范、分类管理创造了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正确经营与消费,营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三进”活动,并在8月22日市下发了《关于印发亳州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从9月3日到9月7日,在全市开展了以“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总体要求,我们主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橱窗、设置咨询台等宣传方式。据统计,整个宣传周期间,全市各部门共出动宣传人员1200人次,悬挂宣传布标90条,发放宣传单(册)2万余份。今年,全市各部门也开展了内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开展了以“三绿工程宣传”活动;市卫生局在亳州报社及时刊发消费警示,公布对餐饮业的监测情况,提醒广大市民安全消费;市工商局相继开展了奶制品、捆扎啤酒、纯净水、儿童食品的抽样监测工作,并根据商品质量抽样监测规定,分别在市级、省级新闻媒体上公布抽样监测结果;谯城区工商局分别在夏侯小学、双沟镇第一小学开展“打假维权进校园活动”;市质监局严格执行“黑名单”制度,在小麦粉、调味品、白酒、糕点等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查中,及时公布食品质量监测情况。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开创食品安全监管新局面
(一)进一步整合食品安全信息,编印《亳州食品安全监管动态》
为了更好的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搞好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便于基层了解食品安全
方面的政策法规、工作动态,今年下半年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编印了《亳州食品安全监管动态》。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监管质系统沟通的窗口、载体和平台,《食品安全监管动态》围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对食品安全监管动态、政策法规、部门工作、市县时讯等予以全方位的刊载,同时还开辟了百家争鸣、饮食趣闻等栏目,还将广泛宣传全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使之成为联系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各部门的桥梁与纽带。
(二)启动“3312”工程,构筑食品安全屏障
今年以来,亳州市工商局在食品安全整顿特别是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工作中,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实施“3312”工程,切实将食品安全工作抓好抓实。
具体是:建立“三三一二”工程,即建立“三网”,把好“三关”,抓好“一个创建”,做到“两个追究”。其中,建立“三网”重在体系,要通过建立广泛的食品流通网络、监管责任网络、监督维权网络,营造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体系。把好“三关”重在环节,要通过把好“准入关、巡查关、退出关”,监控食品市场流通的每个环节,确保宣传单位、监管到位、责任到位。抓好“一个创建”重在规范,通过抓好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促进建立规范合理的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做到“两个追究”重在监督,通过对当事人的追究和对执法人员的责任追究,坚决打击惩处食品安全经营中的各种违法违章现象,营造一片消费净土。
(三)编制《食品生产企业指南》,切实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市质监局结合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编制了《食品生产企业指南》,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法律法规篇,政策规范篇、政务公开篇。并以《指南》为主要教材,以国务院503号令和专项要求为主要内容,分三批对市直和谯城区小作坊和食品获证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者各项要求明白纸》,培训中结合专项整治要求和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培训效果,提高其自觉守法的意识和能力。市质监局还投入16万元开通短信平台,向食品生产加工者宣传法律、法规政策。
(四)充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服务理念
市农委与亳州电视台《走进农家》栏目合作,推出多期有关农产品产销信息、农业信息技术的专题,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好评;同时还深入生产基地,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0多次,发放各类农业标准等技术材料4000多份,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
(五)广泛合作,亳州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新突破
2007年9月29日,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4家承办企业与宝洁公司代表在合肥就开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专用商品、加强商品供销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获赠价值5多万元的专用货架180套及商品陈列设备。
今后宝洁(中国)有限公司将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流通网络,共建我市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大力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各类品牌商品及其服务,为广大农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日用产品,为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供应价格及贸易服务,并积极协助我市企业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培训工作,帮助农家店提升管理水平,改善购物环境,支持农家店的营运发展。
第二篇:自评过程与结果
自评过程与结果
我校高度重视创建和自评工作,对照《评估方案》,坚持全员参与、全程管理、规范自评,以创建促规范,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特色。
1、全员参与,形成共识。我校通过行政会、全体教师会、班主任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10余次行政会,5次教师会、8次班主任会集中学习《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及市区相关文件,向全体教师多次传达区教育督导室专家关于学校创建艺术特色学校的专题会议精神,从而形成了创建共识,并对学校工作进行了诊断性评估。
2、组建专班,明确职责。我校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硬件设施、文化建设、课堂教学管理、学生习惯训练、测试项目训练、特色活动打造、宣传协调等七方面指标进行划分,把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个小组和教师个人。小组之间、部门之间、成员之间在统筹协调的前提下,既分工明确,又相互沟通协作,有序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建章立制,严格自评。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章可行,我校制订了《盘龙二小创建市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实施方案》等7个系列方案,依方案强化工作落实。并对照督导评估标准,学校进行了全面自查自评。
4、全面整改,完善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我校各部门对照督导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梳理,积极反思工作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致使创建工作不断完善。
5、综合测评,撰写报告。我校完成自评和整改任务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家长代表和社区代表进行了测评,结合测评结果和学校创建工作实际,撰写了自评报告。
通过自评,我们认为:学校办学思想端正,艺术教育特色鲜明,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达到了市级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标准
第三篇: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中心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结果
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近年来,我校坚持美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全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入推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熟悉并能够很好地贯彻有关艺术教育的法规政策。能够很好地处理艺术教育与学校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艺术教育在扬长理念指导下取得初步成效。
一、取得成绩
1、艺术课程(30分)
我校能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根据本校及学生的特点,开发具有实践性的校本艺术课程,如开设书法课;但校本艺术课程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质量不高。自评得分23分。
2、艺术活动((20分)
我校艺术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选用国家审定通过的音乐、美术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较好地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目标。在艺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十分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科学、合理,教学手段多样化,应用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全体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学校每年能开展艺术节活动1场,学校成立了腰鼓、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学生参与面达到学生总比例的30%以上。自评得分13分。
3、艺术教师(20分)
学校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程的要求,配备了数量基本够用的艺术教师,其中兼职音乐教师3名,兼职美术教师12名,兼职其他艺术教育教师2名,艺术教师生师比为1:33,基本满足了学校艺术教育的需求。我校艺术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地完成艺术教育工作任务。自评得分12分。
4、条件保障(20分)
为满足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在校舍相对紧张,经费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学校设置了音乐活动室1间,美术活动室1间,书法活动室1间,各室器材基本能满足艺术教育教学的需求。自评得分12分。
5、特色发展(10分)
突出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将艺术教育渗透在学校每个角落,积极开展各项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断完善校兴趣小组的成长,以特色、行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加强艺术教育创新活动的力度,注重各类艺术活动的普及开展,阶梯性的培养学校艺术教育后备人才,使之逐渐成为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中的骨干力量。学校结合艺术节、艺术周活动组织的经典诗词朗诵小组,书法小组等已初现成效。自评得分7分。
6、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加分10分)
学校能认真组织实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本学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占学校学生总数比例)达到了100%,本学年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优秀5
%、良好15%、合格60
%、不合格20
%。自评得分7分。
7、本次自评总得分为74分,自评等级为合格。
二、通过这次的自评,发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1、艺术类教师无法满足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我校音乐兼职教师3位,美术兼职教师12名,没有一位是相应的专业教师。在今后工作中,尽可能争取艺术专业教师,满足艺术教育的要求。
2、社团活动课程化,还不完善。进一步推进以校本课程为支撑的艺术社团活动,努力做到艺术活动目标明确、计划具体、内容完备、实施规范,安排专人负责。
3、学校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艺术教育专用教室不专业,器材配备上还相对简陋。
4、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学生数多,教育经费相对有限,器材配备还是不足,开展的兴趣小组活动还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参加,学生艺术活动小组参与率相对较低。
5、学校现无专业的艺术教育教师,对适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特色教育开发相对薄弱。
在艺术教育方面,我校虽然相对比较薄弱,但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发扬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作风,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左云县医院自查自评结果
左云县医院自查自评结果,医院管理
一 依法执业
(—)1 依法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定期较验,医院改变法人、诊疗科目、床
位,能及时完成变更登记。医院实际提供服务的诊疗项目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项目相符,3医院及科室命名规范,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门急诊部明显处,接受社会与公众监督检查。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中心”或“研究所”等机构。
(二)1根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2开展的诊疗活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及规范要求。
3有医疗技术准入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
4评审周期未发生群体性、组织性违规违纪事件。
5卫生行政部门督查中未发现违法行为或对卫生行政部门督查发现的未达到需要处罚程度违规行为能及时整改。
评审周期内无卫生行政部门查实的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录。职能部门对诊疗活动进行全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1有法律法规培训计划。
2每年开展2次以上法律法规全员培训,3新员工经卫生法律法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上岗。
(四)1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审核与执业准入相关规定。
2各类卫生人员均取得执业资格,注册地点在本院,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3无卫生技术人员违规执业,超范围执业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治疗活动。
职能部门对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执业监管有记录,执业资格管理资料完善。
(五)1根据规定能按时进行医疗机构校验。
2发布的医疗信息真实可靠,有职能部门负责对发布的医疗信息医疗广告进行监管。
(六)1有完整的医院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能及时修订完善,职工熟悉本岗位职责及相关规章制度,知晓率达90%以上。有完善的医院管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诊疗规范,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与教育。3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定期修订,及时更新。
二 明确管理职责与决策执行机制,实行管理问责制
(一)建立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实施院长负责制,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
(二)多渠道公开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职工知晓率达80%以上。
第五篇:自评报告
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自评报告
排头乡中心小学
排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涓水河畔,韶回公路和潭花公路交汇处。建校于一九六九年,是一所年轻的农村中心小学,九三年被评为湘潭市合格中心小学。撤区并乡后,被定为排头乡窗口中心小学。目前学校占地平方米,其中校舍面积平方米。拥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多媒体室、电脑室等11间功能室。其中图书室藏书一万四千多册,电脑室装机三十台,其他功能室设施齐备。此外,学校还拥有4×80M直跑道和200米环形跑道及水泥篮球场。学校美化和绿化已具规模。配备齐全的设施和优美宜人的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教学班6个,学生300人,教职工16人,这些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其中有党员5人;中青年教师占40%;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具有大专学历的有 人,本科学历有 人;有小学高级(中学一级)职称12人,小学一级职称3人。良好的师资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全体教师坚持以育人为立校之本,视创新为办学之魂,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水平一直居全乡前列,从二000年至今,有近十位教师的三十多堂次课在市县各级各类赛课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有近百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评优活动中获奖,有八十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学校曾连续多次被乡评为“明星学校”,二000年被评为县“文明卫生单位”,二00三年被评为县“示范性完全小学”,二00五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技术实验学校”,二00九年创建省级合格学校。
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是今年全省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之一,我校以此为契机,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学校的科学发展,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力争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我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自评,现将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在市政府召开“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布置、动员会”后,我校迅速行动,全面规划“创建工作”,在教育局“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工作:
1、组织全校教职工学习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湖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湘潭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湘潭市教育局廖贻仲局长在全市“农村合格学校建设动员布置”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2、成立了“排头乡中心小学合格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制定了《排头乡中心小学创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工作方案》。
5、召开了全校“合格学校建设动员大会”。
第二章 校园规划建设
第四条:我校服务半径7km以内的入学适龄儿童全部就近入学。第五条:我校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整体协调。校园内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交往,能确保师生安全。
第六条:我校占地面积能满足教学及附属设施、体育场地、绿化用地的需要。
1、我校占地面积为 m2,生均占地面积 m2,超过了合格标准。
2、我校学生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是 m2,生均面积为 m2;有200 m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面积为 m2,含标准篮球场1个;有水泥操坪4块,面积为3417.8m2;有风雨活动室1间,面积为 m2。
3、我校绿化总面积为1100 m2,生均面积约为4 m2。
第七条:我校校舍建筑总面积为 m2,生均面积为 m2,有功能室11间。
第八条:我校校舍设计符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校舍安全,无D级危房。
第三章 装备条件
第九条:我校公共教学用房齐全。
1、有音乐室,有美术室、劳动技术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器具室、仪器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
3、有卫生室1间,并有兼职校医保健教师1人。
4、有综合档案室1间。
5、学校有行政办公室1间,教师办公室宽敞。第十条:我校实验、仪器设备齐全。
1、有科学实验室,内部设施齐全,学生按课程要求做各种实验。
2、我校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符合《湖南省中小学数学、科学仪器配备目录》。第十一条:我校教学仪器、设施齐全,信息技术设备优良。
1、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和本校实际,按《湖南省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湖南省中小学生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及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要求,配备了音体美卫艺和劳动技能器材。
2、我校有计算机教室1间,学生用机为30台;有多媒体教室一间,面积为65 m2,都能正常使用。
3、我校建立了教师电子备课室,有远程教育收视设备。
第十二条:我校图书室藏书量为14000册,超过生均标准;报刊杂志共 种;学科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能满足教学需要。每年新增图书比例达到了藏书量标准的1%。
第四章 生均公用经费
第十三条:我校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及时到位,并每年有较大比例的增加。2008年下拨公用经费为 元,生均为 元;2009年下拨公用经费为 元,生均为 元。公用经费基本能满足办学需要。
第十四条:我校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公用经费使用与管理。制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和《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按财务要求编制预决算。严格审批公用经费开支,没有在公用经费列支人员经费和基建投资。
第五章 队伍建设
第十五条:我校有一支以校长为首的优秀领导班子。
1、校长胡建平,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3年参加工作。校长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10余年从教工作经历,对教育工作熟悉,具有履行职责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在市县获奖。参加过校长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2、我校有校级领导3人,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3人,平均年龄33岁。领导班子按选拔程序任用,精干贤能,结构合理。
第十六条:我校教师队伍优良,结构合理。
1、我校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全部持证上岗,编制数合理。
2、有语文、教学、外语、科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保健教师。
3、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较合理。
☆ 职称结构:有小学高级教师12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 学历结构:本科 人,大专 人,中师 人。
☆ 年龄结构:50岁以上6人,36~49岁5人,35岁以下5人;中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0%。
第十七条:我校有一支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规律,遵守师德规范,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师队伍。
1、我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各种观摩学习;学校通过校本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业务理论培训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走进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我校每年举办1-2期师德师风培训班,并有针对性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全体教职工能自觉遵守师德要求,规范教育行为。
3、我校教师普通话达标率为100%,信息技术达标率100%。
第六章 学校管理
第十八条:我校管理机构齐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管理有序。
1、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实行了行政负责人竞聘产生,校长聘任制度;学校各岗位教职工实行聘任制。
2、我校设置了教导处、总务处、少队三个二级机构,具体分管教学、学生、后勤等工作;有语文、数学、综合三个教研组,能有效保证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3、我校制定了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有检查、考核、奖励制度。
第十九条:我校管理能实行民主集中制,群团组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1、我校制定了校长行政办公会议制度,一般每两周召开一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校长行政办公会议主要研究学校发展规划,议定学校重大事项,反映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安排学校阶段日常中心工作。行政会议定的事情或决定,由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组织实施,通过校例会布置落实。
2、我校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以上教职工代表大会,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审议、表决学校重大事项。
3、我校有党支部、工会、少先队组织。党组织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全体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能按规定及时拨交工会经费;工会组织在关心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学校党支部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会、少先队工作。
第二十条:我校制定了较全面岗位职责,教导处、学生处、总务处、教研组,图书、仪器、档案管理员等均有相应职责。每年进行考核,对评为优秀的部门和管理员进行奖励。
第二十一条:我校制定了《教职工聘任工作实施方案》、《教职工人事管理办法》、《考勤管理制度》、《奖罚方案》、《教师考核方案》、《小学高级教师职评方案》。实行教师聘任制,做到了责任明确、考核严格、奖惩分明。
第二十二条:我校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经费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有专职财务人员;经费支出严格按预算执行,坚持校长一支笔审批,财务行为规范。
第二十三条:我校制定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全体师生能较好地遵照执行。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使用效率高。
第二十四条:学校安全机构健全,管理到位。
1、我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每年与部门和各年级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责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协管学校安全工作。
2、我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校内红领巾广播开辟了安全知识专栏,组织学生开展了防地震、防火灾等逃生演练,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强,多年来学校未出安全责任事故。
3、我校坚持对校园和校内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4、学校坚持24小时值守和夜间巡逻制度;节假日每天有一位学校行政值班护校。第二十五条:我校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工作机构及以工会主席为组长的监督协调机构;在学校设置了校务公开栏,并及时、全面进行校务公开。
第二十六条: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1、制定了《2007—2010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提出了:“一三五名师工程”计划和“有本事就推,有能力就上,有贡献就奖”激励原则,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多出教研成果,争做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2、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事业吸引人,情感留住人,政策激励人,管理鞭策人,岗位造就人,培训提高人,环境催促人”的工作思路,切实关心教职工利益,为教职工办实事,2008年兴建了教师宿舍楼,为全校教职工购买了平安保险,为全校女职工购买了安康保险;工会组织切实维护教职工的权益,护贫帮困。
3、学校评优评先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
4、学校每学期均开展了教育教学竞赛活动。
5、我校已通过了“模范职工之家”验收。
第七章 教育教学
第二十七条:
1、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素质教育领导机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让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2、我校每期的工作计划,均把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每期的工作总结,以总结素质教育成果为主,保证了素质教育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正落实。
3、我校每期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有安排和总结,每期召开有全校教职工参加的德育工作会议,布置、检查德育工作。
4、我校通过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其它学科渗透,各科教师立足于课本,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实际,确定德育目标,寓德育于教学各个环节之中,使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学校把学科渗透德育作为教学评优和教案评优重要内容之一。并发动教师撰写德育工作论文和经验总结。
5、着力推进绿色德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黑板报、班队会和重大节日实施传统形式德育渗透,并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德育活动。2006年以“八荣八耻”教育为主题;2007年开展了“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2008年开展了“心系灾区”献爱心活动和“传播奥运理念,弘扬奥运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系列活动,2009年开展了庆国庆60周年系列活动。
第二十八条:
1、我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开设重点班、实验班,学生成绩不排队公布,只通知学生本人。
2、我校转化后进生有具体的措施,每学期向教师收集部分转化学困生的典型材料。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二十九条:
1、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实施德育工作,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是德育工作骨干力量;学校强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理念,全校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2、我校建立了“三结合”教育网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制定了家委会章程,与学生家长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聘请了派出所民警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3、彭总故居是我校德育基地,曾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我校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了《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周有一节班会活动课。
5、我校建立了家访制度,每学期期中为集中家访时间,平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每学期家访率在30%以。
7、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张贴了教育部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熟记并落实于行动之中,每年推选区市级三好学生,评选“校园十佳”、优秀少先队员和校内三好学生。
第三十条:
1、我校严格按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学严格按课表执行。学生使用的教材除校本教材外全部是由教育局在新华书店统一订购的经国家或省级教材审定部门审定通过的教材。
2、我校制定了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做到与时俱进,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建立了行政值班制度,并严格监督教学秩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第三十一条:
1、我校非常重视体卫艺工作,有分管副校长。
2、我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基本达标。
3、我校按要求开足了各年级体育课,长期坚持“两课、两操”,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每年都在98%以上。
4、学校坚持抓好防病、防疫、防食物中毒等工作,经常进行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近视眼,学校坚持卫生清扫、检查制度。
5、我校注重加强艺术培训和特长教育,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培养了学生艺术素养,近几年我校有多名学生荣获湘潭县“艺术百佳”称号。
第三十二条:
1、我校注重在科学等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能结合教材实际开出规定要做的实验。
2、我校是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各班都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全校教师都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技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3、我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第三十三条:
1、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方面,建有文化墙、黑板报长廊、宣传标语和警示牌;新建和改造了花坛,利用优美的环境育。
2、我校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年组织了一次以上的文体活动。第三十四条:
1、学校有课外活动的整体安排,有体育、文艺、科技、电脑、英语等各种兴趣小组。
2、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在基地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清除白色污染和养护花草树木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第三十五条:
1、制定《排头乡中心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2、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的“方案”,我校每学期对全校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统计。几年来,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均为100%。
第三十六条:
1、我校成立了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开发了校本培训教材,实施校本培训。
2、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等3个教研组,坚持相互听课、评课,组织开展业务学习。
3、在教学课题研究方面,几年来我校参与1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和2个县级课题研究参与了2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有部分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八章 办学水平
第三十七条:
1、我校根据教育局规定,招收服务区内年满6周岁的健康儿童免试入学。
2、我校每年对服务区内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详细摸底,做好了学生读书信息记录。第三十八条:
1、制订了《扶困助学制度》,每年我校多方面筹集资金,对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100元至200元资助,并有相关记录。
2、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有心理咨询室,每学期进行了1-2次心理教育讲座。
3、制订了《保学留生制度》,多年来我校未出现过辍学情况;有学生异动情况记录,学生异动手续齐全;有毕业生去向表和去向证明。
4、有完整齐全的学生学籍申报资料。第三十九条:
1、我校以国家教育方针为依据,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手段,每学期开展了促进学生德、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列活动。
2、在推行国家新的课程标准中,我校特别重视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发展,有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典型材料。
3、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学生各科平均成绩全部合格,有学生成绩表和统计表。
4、我校学生品德优良,多年来无犯罪学生和受处分的学生.5、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每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及格率均在98%以上。
第四十条:
1、划分了卫生清扫责任区,学校对清扫情况每天进行检查登记,并纳入班文明竞赛评比当中。
2、通过家长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我们了解到,我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了服务区群众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