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大学行政管理的一点考研经验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的一点考研经验我觉得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如果我们能尽早的确定下来,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也就是我们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那么我们可以少走些弯路。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们最好考虑一下以下因素: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就是自己未来愿意从事什么职业;你自己是喜欢某种挑战性的生活还是喜欢一种轻松简单的生活;自己是否喜欢某个地方,中国太大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你。
1、基本信息
专业课考试科目: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
政策科学与经济学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
①《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②《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③《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技术》,陈振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④《经济学》,(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出题老师情况
陈振明教授,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兼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1959年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和政治学理论等。曾出版《理解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前沿》、《政治学前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等专著,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
林衍超副教授,公共事务学院资深教授,主要负责考研《公共管理学》考试出卷。黄新华教授,1968年生,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理论、公共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进程中的地方ZF治理变革》、《政治交易的经济分析》等。研究成果曾获得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厦门大学“华为”奖、福建省第四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等多项奖项。
3、初试题型和答题技巧分析
从近五年题型来看,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以及案例分析。就每种题型的作答要点分析如下:
名词解释:通常有4~5个名词解释,这部分内容作答需要准确,最好是按照参考教材中的定义作答,不需要发挥和解释,精确最重要。这类题型往往最伤脑筋,考的是扎扎实实死记硬背的功夫,分值虽然不高,犹如鸡肋。但是往往这部分题目答得越标准规矩,越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好感。所以仍然值得花时间好好准备。20分左右
简答:一般有4~5个简答题,答题技巧是把要点答全,比如一个问题下面有3个要点,不仅需要开宗明义地写出3个要点,而且要在每个要点后加以适当的延伸,而且要尽量忠实于
参考教材。因此这部分也是考的记忆。(本专业的老师都喜欢考自己书上的内容,所以要想得高分就要好好背书。)。40分左右
论述:通常有2道论述题,基本上每个题考的是一本参考书的内容。这部分题目需要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答题技巧是论述题一定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不需要自己发挥,就是书上的要点;论据要用自己的材料;论证的过程就是体现个人思维和逻辑的地方,也是老师比较看重的。50分左右
案例分析:这样的题型考得比较灵活,也没有标准答案可言,只要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可以。要把这种题目做好对于跨专业考试来说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所以在复习备考时应该关注相关的报刊杂志,特别是熟悉一些案例,学会从专业的视角去分析社会问题。这些报刊杂志主要是《南方周末》《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等。40分左右
4、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5、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6、真题的使用方法
以往的考题不代表不再考,相反,是很可能再考。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7、专业课复习特点
考研总的来说可以说是专业课的较量,公共课差距不大,恰恰相反,专业课成绩会产生较大的差距,因此说,专业课才是“王道”!
参考书方面:简单一句话,学校指定了书,你就应该按照学校指定的书看,而且不光要看,还要能背下来,虽然不是要你死记硬背,但是,基本的文章结构你最好按书里的结构来,这样,是你得高分的关键。那有的同学又该说了,这么厚厚的几本书,怎么背?建议在系统了解书的大体知识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章节(尤其是重点章节)的知识点,按照考试题型进行整理,以便于考前的系统背诵。
答题方法方面:书的问题解决了,那答题方法呢?这就要好好说说了。一般来说,就是“忠于教材”。详细的说,名词解释就是忠于教材;简答题就是在写出关键要点后加以适当延伸,当然也是要忠于教材的,至于论述和案例分析,则需要在理解书本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知识做适当的延伸,在进行自我发挥的时候,切记不可随意发挥。尤其是案例分析,需要每说明一个要点就与案例进行结合分析。最后一点就是书写要工整,最好有条目,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关于经济学,看过的同学一定有一个印象,就是里面的原理概念特别散,这是正常的,不过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整理,特别是一些计算公式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对照着写,清楚易看,这样冲刺复习时,原来书中的名词解释就可以忽略不看,一翻到这也就全都解决。且经济学中与ZF相关的内容是考试的重点部分,要学会将经济学的知识运用到ZF的相关理论中。还有,就是经济学和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名词是有重复的,有时不知道应该按那个背。这其实简单,哪个你记得简单就记哪个,不用发愁。
回首考研之路,再去重新体会当日的光荣与梦想、孤独与煎熬、奋斗与拼搏,感慨之余,心境已经平静。毕竟人事已非,环境已易。但考研的这段日子作为一种人生的经历,以及其对以后人生之路的影响,恐怕要永远印入我的记忆。这段经历有太多的经验与教训,将其述诸笔端,一为过去这段难忘的经历的一点慰藉,二来也希望为后来者提供一些可供借鉴之处。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总结,不算系统,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最后还要强调一点,选好专业后就要满怀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坚持到最后的人大多都会梦想成真。我本人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好,只是学习态度还算认真。希望我的成功能增强大家考研的信心,其实坚持到底就是成功。复习中缺少信息有疑问或者需要专业课复习材料可以加我,很乐意与大家相互交流哈。
我的企鹅号是839253101,13年考的同学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加上了问。
第二篇: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
南开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
今年我考上了南开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为了可以帮到更多考研的同学们,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考研经验。
行政管理的专业课是行政管理学和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行政管理学的参考书是沈亚平编著的《行政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夏书章主编的《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张永桃主编《行政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的参考书也是三本,白钢、史卫民主编的《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9年卷)(2010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骚编著的《公共政策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还有陈振明主编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考研复习的看书应该注意主次顺序。我个人的建议是:第一遍要精读,不能跳过任何一个字;第二遍看时重点,把明显没意义的话可以略过;第三遍看书是梳理,把整本书的思路顺下来,把所有知识点穿起来,能够做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对于考研来说,看三遍当然是不够的,所以书本一定要读透,把整本书放在心中,烂熟于心,把整本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做到可厚可薄,收放自如。
比如行政管理学,主要侧重于沈亚平老师的书,夏书章老师的书也要好好看,其次是张永桃老师的书。政策原理和政策分析,则要以王骚老师的书为主,重难点需要反复地用心看,与生活不十分联系紧密的,像禁毒等知识点可以稍微带过。
南开大学的行政管理学考研试题,重在对考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考察,出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所以把书好好看看就应该能拿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这门课,即使把书看了也离拿高分较远,因为它考的很多真题都不单纯是书本上的内容。这也是南开大学行政管理的考研难点所在。
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的内容本来就很深奥,在这方面南开大学出的题也非常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在考研中,需要考生在自己对这一块知识的理解之上加上阐释和挥发。从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来看,行政管理学也有这方面的发展趋势,课本以外的知识考查地越来越多,单纯是背诵已经不能应对考研考试的难度。大家在考研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有所体会和思考。
对于考研复习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真题的理解和分析。真题能够体现出在书本上没有的信息,透露老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多搜集一些即可了解更多的信息,复习的底气才会越足,通过研究真题,可以大致归纳出南开大学几年来常考的考点。我去年就天津考研网出的一套考研复习资料,叫红宝书,我个人觉得有真题的影子,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还有就是,无论是考研复习还是在考研中,一定要保持自信的心态,但这种自信应源于自身掌握了很多知识的前提下,而不是盲目自信。如果别人复习了很多遍,而自己第一遍都没看完,如果这时候还自信,那么失败的将是你,自信是需要资本的,要有自知之明,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信资本。
文科考试时得不停地写,对于自己会做的题,切勿写得太过详细,若占用很多时间则后面的较难的题就没时间做了,我今年有挺多题就只写了一半,十分可惜,对于后面需要琢磨的,比较难的题,一定得留出较多的时间给它们,否则好多的空白,这将会是特别可惜的。在这提醒一下大家,虽然离考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篇:厦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考什么
厦门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考什么
“关注面试老师的研究成果。”
(厦门大学资料来源 思睿厦大考研网)
在我们学校,面试的先后顺序是通过抽签决定的。当时我抽到了第一个面试的签,我非常意外,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我想,这回肯定没戏了,第一个面试的人往往是用来衬托后面的人。但想归想,我还是硬着头皮走进了考场。
记得考场很大,里面坐了一排老师,都用亲切和蔼的目光看着我,有一位老师甚至主动对我点头微笑,我心里暖暖的,懊恼很快就没了踪影。“没事,我一定会顺利通过的!”我暗暗告诉自己,我是第一个向面试老师展现自我的学生,也应该是第一个给老师留下好印象的学生啊。
面试的第一步是自我介绍。由于我在复试前早早打好了自我介绍的腹稿,所以我的表达清晰流畅、简洁扼要,给老师们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也使我在接来下的面试中信心倍增。
回想我的面试经历,体会最深的是面试前要做好准备,尤其是要多关注面试老师的研究成果。面试前,我利用网络关注过所报考学校专业老师的研究成果,同时上中国期刊网浏览他们曾经发表的论文,以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一些我认为写得精彩的论文我还特别仔细地进行研读,对其中的观点了然于心。让我没想到的是,面试时我抽到的题目正好与之前我看到的其中一位老师写的论文关系密切,于是我便大胆地在回答中引用该老师在论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同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后来我看到那位老师一直在微笑。最后,主考的老师问我,这些看法是你自己的还是从哪里看到的,我便很诚实地回答了。
所以,我的经验说明,即使是作为第一个面试的考生,也千万不能慌张,大家的机会是均等的,充分展现自我才是最重要的思睿厦大考研网。
咨询师特别提醒各位即将走进复试考场的同学,准备充分,对学校、对专业、对老师要做仔细研究,并且注意在复试的过程中多于老师进行互动,给老师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第四篇:2018厦门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
2018厦门大学经济学考研经验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是厦门大学最重要的支柱学院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经济学教学科研重镇之一。下面是凯程整理了厦门大学考研学长为大家总结的考研经验。以供2018经济学考研学子使用。
题记:时至今日,终于收到录取通知书。并没有那么激动,因为早在3月底就已经可以查到拟录取名单了。所以剩下的是一份安心,自然也觉得应当整理一些好的建议,留给下一届的考生们。
先说三点:
一、我并非应届生,而且属于跨专业考研,所以想要二战的朋友我的经验应该更能感同身受;
二、我是在家复习,所以并没有自习室、图书馆这样的环境,所以我的学习多半是在电脑的陪伴下进行的;
三、我一战成绩340,二战成绩385,可以说是学得并不好,写这么多只能说希望对你们有哪怕一点点的帮助。
第一次考研不想多说,可能也跟大部分同学一样,容易偏离重心,会抓不住复习重点,干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说花了大量时间背单词,但却没有背下来;数学看到学不明白的章节就会卡住进度;比如在英语和政治上花了太多时间。毕竟大学是生物专业,对数学要求很低,特别是高等数学下册的内容基本上没怎么讲。所以在学数学,即便是数学三都有很多地方看不懂,就比如我特别怕二重积分、级数、微分方程、中值定理、二次型、二维随机变量这些块,也不知道去网上找一些课程,学校没有人考数学,没有人交流,也没有数学培训班来这里上课。专业课也是刚接触,一看就犯困,那么厚的书,厦大的两本书虽然有很多例子,但是也比较啰嗦,章节很多,无法形成只是脉络,所以这两科学得很吃力。所以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来学英语和政治了。这是比较致命的错误,因为这两科拉不开分数。最后我第一年前两科的分数是72,67算是不错了,但数学和专业课成绩惨不忍睹,成绩才刚过国家线。所以今年我能考上,其实也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但是也要告诉大家,福建卷英语和政治改的相对比较松,拉不开什么成绩,我比我好几个考北京上海的同学英语政治成绩都高,虽然也可能是确实学得好,但是考完对了客观题的答案,一估分,就知道主观题没怎么扣了。
其次说一下我去年考研的情况。为了给大家合理的参考,我尽可能细致的细数一下第二年考研的每一步。因为在家人的建议下,参加了去年9月中旬的司法考试,所以我开始复习考研的时间是9月20号左右,正式进入状态应该是在10月初。准备时间不是很充分,而且9月之前一直在看的法律跟我第一次考研所考的经济学相去甚远。当时基本上有想放弃考研,但又无法确保司法考试一定会通过,考研毕竟有了一年经验,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于是又重买了书开始准备了(我用的书和各科学习的建议后面会有系统的总结,这里就让大家先看故事了)。当时有很多不同的建议,有家人建议我改考法学,也有朋友建议我放弃考厦大这么好的学校。最后我都没有采纳,原因是不同的学校都要换书,准备时间不够,更不要说不同的专业;其次我坚信考厦大也有特别的好处:
1、院基本线几年在380,一出成绩就可以大概知道自己能否有希望,省去一堆揪心难熬等国家线的日子(一战的朋友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知道等待命运被决定的过程是非常煎熬的);
2、作为自主划线学校,厦大复试特别快,3月份就能知道结果,不影响调剂,但如果改报差一点的学校,复试基本上要等4月份,知道结果后所有机会都没了。
3、福建改卷相对于一系列考研大省会偏松,虽然大家都一样松,但是要是考不上厦大,非要调剂到其他学校,分数好看容易调剂。
4、厦门大学的经济学专业课卷子出的相当基础,没有偏题怪题,有做过其他学校的卷子,有些计算题连题目都看不懂,不要说在规定时间解出来了,厦大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计算题相对都比较简单,而且看过真题的人应该也能发现,厦大真题重复率很高,碰到一样的题目能省去好多思考的时间。所以,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还是准备考厦大,只是换一个相对好考的专业。(也相信大家,考厦大经院是一个很正确的选择,如果最后状态不佳也建议不要轻易换学校,因为考不想考的学校,动力就会掉一个等级)。数学
因为刚开始很难进入状态,毕竟是在家,周围根本没有学习环境。数学根本静不下心来看,复习全书,如此之厚,一看就心烦。我只好先看了政治,在网上下了一系列课程,我是觉得听谁的无所谓,只要你能找得到讲义,就可以下来听,毕竟是帮你把课程梳理一遍。我第一年是报了班,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次就只是从网上down了一些最新课程的音频。因为我们考司法考试有个习惯就是,听课件音频习惯加速听,因为课程太多根本听不过来,所以我就把这个方法借鉴到考研上。安卓手机基本上可以下载一个叫audiospeedchanger的软件,你把政治的音频放入手机特定的文件夹,然后可以调速度到1.5倍来听,这样,既省时间,又不容易走神。如果你有发现你特别喜欢的老师,请把课程音频留住,考前也要再听一遍确保记忆,只不过12月份再听的时候,可以放在睡觉前,吃饭时加速听。政治
经过了政治课的预热后,我就开始整理政治背诵点,因为各个老师一般都会结合今年的时事,讲一些大题命题点,我就把这些大题命题点的答题关键句全部按专题输入到word文档里。哲学的部分,强烈建议大家看一下03年到14年的真题大题的答题句(当然是在听完哲学课,你对哲学已经建立了一定框架的基础上;如果哲学根本学不进去,那就不要这样做了,因为哲学分析题很难,努力不努力差不了几分),我就是把历年哲学题的答题精要都整理到word里面,天天浏览,而且这些答题关键句几乎牵涉到哲学所有能出大题点的地方。如果大家懒得去做,哲学部分我可以把我整理的发给大家。只是大家在整理的过程中也算是一种学习。其他科就不看真题,就看听课老师建议和他们抓的大题点,整理各科核心答题句,我在10月之前,就已经把政治五道大题的可能点分类整理好打印出来随时浏览了。英语
政治准备完,我就开始准备英语作文。在第二年考试,我更相信,像英语作文都是提前准备出来的。那些考场上现写的,或者最后一个月期待押题班的,或者直接套用模板都是拿一年的时间在开玩笑。既然选择了考厦大,就不能抱有相信奇迹的态度,更不要说我是第二年考,没有退路可言。英语阅读,单词,6月份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但是到了10月份,你还把重点放在阅读上,就有一点危险了,因为那是基本功,10月份开始后的时间已经要开始模考英语真题,准备英语作文了。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事先把12月份扣除。因为你12月份还有很多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要做,所以你事先如果在12月份安排了众多你现在都不想去碰的东西,在那个焦躁期,你很难去碰,就比如英语作文,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们,你们现在都不想动笔,12月份更难,而且会加重你的焦虑。越害怕的事情应当越先搞定,这样后面会很舒服,就比如我去年考研12月份就很放松。所以在你的考研规划中,先不要给12月份安排至关重要的计划。专业课
之后就开始准备专业课。厦大专业课考的会比较基础,而且真题重复率很高。所以真题最好打印出来,我也是在论坛上找的。另外因为在家就比较适合电脑学习,我也基本上用电脑做笔记,把核心的大题句子打在一份文件里,再打印出来看,化繁为简。但是在学校的朋友不经常用电脑,可以试着用一些同步的笔记软件,比如我用的有道云。保存在电脑上,手机一同步,核心的笔记在手机上就可以看,我经常就带着一个手机去家里附近的小公园背书。你们也可以把笔记整理到手机里,电脑一同步,就可以打印出来。要知道手写的笔记写是写的很快很方便,但是不好复习,我第一年做了n多笔记,最后一个月拿出来看的没有多少。因为很多之前做的笔记后面发现是不必要的,或者又太乱了,但是电脑编辑可以复制黏贴,不管你写多少东西,你都可以挑核心的单独另外保存出来,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化繁为简的功效。我一遍一遍的筛选知识点,去掉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到考试前,终于把宏微观笔记浓缩在10来页A式纸上。
第五篇:山东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于今年考入山东大学,考研成绩不错。有感于本专业考研学生之多,考研过程之艰难,考研心思之感同身受,因而将今年我考研成功的经验作了一个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考研的日子过去很久了,但是有时候走在校园里看见急匆匆的学生,又感觉宛如昨日。这里面的酸辣滋味若非过来人是无法体会的,然而幸运的是,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初试成绩列ZF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第二名。这个成绩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我刚知道成绩时正在公交车上,只想仰天大笑:天不负我。这一刻的心情难以用笔墨形容,我也希望接下来考研的朋友们能够和我一样体会到这种喜悦和激情。闲话少说,下面我分三个部分介绍一下我的经验或者教训吧。
首先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本科是在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之所以选择考研是因为多种原因。而我对要考研的同学提出的忠告就是,一定要给自己找个考研的坚实理由,这样才能成为你坚持下来的精神动力。我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是文科生,非常害怕数学,相信这一点应该会获得报考同一专业的同学们的高度认同。再说一下我的成绩。总分:403(行政学一级学科内唯一400分以上成绩);政治:69;英语:76;政学原理:134;综合(二):126。现在看来,我的公共课成绩并不是太高,特别是政治其实是偏低的。我的成绩主要是依靠专业课成绩拉起来的。这也将是我要重点介绍的内容。
一、公共课复习
我始终认为,公共科成绩是不会拉开差距的,我们大多数都有相当深厚的积累。作为一个文科生,政治复习不是大的难题。因为这种心态,我对政治复习不是很重视。我并没有报政治复习班,另一方面政治复习时间也极短。我是从11月份开始复习的,总共看政治红皮书三次,后做题10套。看书时看的比较马虎,有一个误区,认为政治主要考察的是理解,我这种复习方法当然无法全部对付政治选择题了,特别是多项选择上,应该丢了不少分。这是我的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英语复习我准备的很早,因为我的英语不是太好。大约就是从现在开始看考研单词,伴随着做题的过程,这两个方面是我以后每天都在坚持的,最后英语模拟题我随机做了大约8套左右,并不是太多,我感觉它们和真实的考研试题还是有相当大差距,但是作为一种练习样本,也还是有用的。
二、专业科复习
专业科是我比较得意的一个杰作。说实在的,我个人是比较懒的,复习时间在一天约为三分之一,早上八点才起床。有时候后还看一整上午球赛。但是在这种几乎可以视为不务正业的情况下,我的专业课成绩却高居第一。这当中既有我选择的复习方法有关,当然也有运气成分。我相信一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不是天才,跨专业考试对我来说难度也大,很多专业知识我根本不懂。我所做的就是多读几遍书,先局部后整体,再到局部这样一点点地吃透。但是我看书也是有特点的,我总共看了5遍,第一遍极快,极粗略,力求建立一个总体印象。第二遍细看,开始做笔记。这是一个细化吸收的过程。第三遍则是记忆兼且建立学科框架的过程。
第四和第五次则是看笔记,填充框架,完善和丰富知识体系。自己给自己出一些题,然后记忆并梳理知识要点。这是一个我专业课复习的流程。
其中还有几点需要说出来的是:
首先,我提倡到乐学山大考研网找这本《山东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精编》,我的专业成绩都是通过不断的做历年的考研真题,一遍遍的找出自己的缺落才能这么高的;第二,我同意参加部分考研培训班,我认为如果你没有非常强悍的记忆力跟学习能力,那么培训班是很好的选择,比如乐学考研网的2014VIP高辅班或者强化特训面授班。但是有一份历年考研真题是很必须的,真题需要仔细研究,其实公共课也是一样。第三,要进行重点复习。本
专业参考书很多,关键是四本。每本书上的内容也不是要全考的,要根据真题有针对性地复习。但是这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你要有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要在总体理解的情况下重点复习并记忆。第五,多认识学姐学长是有必要的,我当时就是认识一个学长,他是去年专业课的前几名,好多重点难点他都跟我大致说了遍,这样也有方向了。
三、其它一些细节
我是懒人,简单列出来吧:一,给自己找个必须考研的理由,每天提醒自己要加油;二,不要太关注别人,关注自己的方法和进度,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三,记住:没有付出即没有收获,你花了多少时间,你就将收获多少。我的政治是个实例。四,除了睡觉吃饭和必要的休息外,尽量少地浪费时间在参加别人的宣讲会上;五,尽量多地利用各方资源,知道地越多,你会看地越清楚;六,劳逸结合,追求梦想但也要给自己休息时间以恢复气力和更好地思索。七,静下心来复习,给自己寻找一个安静的心境和安静的环境。我自己就经常在我们学校教二上自习,那里人少,虽然离寝室较远,但却是我学习的乐土。
我的方法也许并不适合你,但是我写出来是做个借鉴,中间一些教训还是值得深思的,衷心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都能够有所感悟,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实现自己的理想,祝愿各位取得好成绩。
推荐阅读: 山东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 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完全备考手册 山东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山东大学大学各学院真题汇总 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统计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