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府园超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学府园超市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五、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六、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七、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八、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第二篇:超市食品安全检查
三同超市创先争优促和谐 打造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12月23日,淄博人民广播电台行风政风热线对三同教育超市杜绝不合格食品,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充分肯定了三同教育超市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以及在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前期,张店区工商局12315消费者权益维护中心同淄博广播电台行风政风热线记者一同来到三同教育超市淄博十七中连锁店,重点就食品质量(有无三无产品)、索证索票、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专题调查采访。通过现场检查,三同教育超市的规范管理、店风店貌、运作模式得到了检查小组的充分认可和肯定。权益维护中心有关领导说,“没有想到三同公司校园超市办得这么好,正规的管理、优质的服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运作模式值得推广”。
三同教育超市一直以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为己任,以“诚信为本、注重实效、服务师生、回报教育”为经营理念,并向全市师生郑重承诺:“杜绝‘三无’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校园,保证食品安全,维护师生权益”。超市公司深知食品安全对于保障教育后勤服务的重要意义,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部门法律法规,更是从自身责任出发对供货商和商品的选择精益求精。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三同教育超市有限责任公司紧密围绕争做“淄博教育兴业先锋”活动目标,结合党支部开展的争做兴业先锋之星活动,细化目标,紧抓服务,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将活动开展同日常经营工作相结合,同员工服务理念相结合,同提升自身工作标准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创先争优”活动对公司经营发展的指导促进作用,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打造“三把锁”。
第一把锁,源头抓起,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通过定期梳理供货商,引入竞争机制盘活超市供货系统,优胜劣汰,确保供货渠道正规安全,从根本上杜绝了三无不合格产品的流入。
第二把锁,监察有力,供货索证毫不松懈。严格落实产品合格证书索要制度,确保牛奶、面包等易腐坏食品做到当批次检测报告存档,并定期到连锁店抽查,从而杜绝了因供货商原因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流入。
第三把锁,高效执行,提升基层员工责任感。通过“争做兴业先锋之星”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挖掘优秀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在全体超市员工中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不断加强公司执行力建设,确保基层员工参与到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中来,并发挥重要作用。
三同人将继续为推动淄博教育后勤服务改革,保障校园食品安全不懈努力,相信随着三同教育超市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必将为淄博教育后勤服务的发展画出精彩一笔。
第三篇:超市食品安全制度
超市食品安全制度
一、超市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开展食品经营活动。
二、经营食品应当符合环境卫生要求,具备食品销售、储存、运输和装卸的卫生条件。
三、从事食品经营的人员应当遵守卫生要求,不符合法律规定健康要求的人员,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四、应当对采购的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禁止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超过保质期、无标签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五、应当按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食品经营场所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并做好记录。.六、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主体资格、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质量合格的证明文件,建立并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档案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七、完整建立食品进销台帐,适时对照自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报告辖区工商部门,迅速将问题食品下架、撤回、及时告知供货商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醒目告示,召回售出的问题食品,退货或销毁。
八、经营生鲜食品的应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市场内销售的生鲜食品进行自检。经检测合格后才能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九、发现食品临近保质期限的,组织安排临界食品销售专柜进行促销,并将食品真实信息告知消费者。超过保质期限的及时做好清柜、下架、销毁、结算、建档等事宜。.
第四篇: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五、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六、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七、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护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八、各类检查记录必需完整、齐全,并存档。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购时间应向销售方索取该批产品有效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禁止采购腐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观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购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购掺假、掺杂、伪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购人员应记录采购食品的来源及保管好相关的资料,注意个人卫生并随时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一、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害、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四、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第五篇: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2、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装裱上墙张贴在相应功能区;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和员工奖罚制度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3、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贯彻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用《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自查表》等进行相关记录,备查。
4、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用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形式相结合,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5、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6、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7、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各部门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8、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二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提交上级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的交市场监督管理局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9、在就餐场所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主动公示诚信建设,及时处理消费者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