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安全督察检查制度
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规划,组织开展好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二)组织卫生、工商、学校等有关单位履行好各自工作职责,督促其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
(三)综合协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应急救援工作;
(四)定期听取本镇有关单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汇报,分析本镇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研究工作对策和措施;
(五)及时向县政府和县食安委报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相关材料;
(六)负责管理、培训本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等工作;
(七)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本辖区内有关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
(八)积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配合有关部门抓好食品药品安全“三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药品监督网络、药品供应网络)建设,推动“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深入开展。
食品安全预警工作制度
为了科学预测食品安全形势,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根据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食品安全预警信息来源:全镇各站所、各村委会。
(二)食品安全预警的实施:由镇食品安全协管站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监督情况,实施食品安全预警工作。
(三)食品安全预警内容:包括预警原因、预警依据、预警内容、预警范围、预警期限及要求。
(四)食品安全预警发布方式:由镇政府依法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同时抄送县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
食品安全督察检查制度
为了强化各监管部门食品安全责任,促进工作落实,保证任务完成,镇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建立督察检查制度。
(一)综合督察检查。由镇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会同有关站所每半年开展一次食品安全工作综合检查。重点检查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等。
(二)专项监督检查。主要是对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三)重大事项督办。协助州、县食安委对国家、省、州(市)、县领导的重要批办件,中央、省、州(市)级媒体曝光事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事项的查办、查处和整治情况,进行督办。
(四)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督察检查组。督察检查组根据需要组织市监督所相关科室组成。督察检查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2、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援和调查处理措施的;
3、食品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和监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
4、对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5、索贿爱贿,包庇事故责任者;
6、各餐饮单位和集体伙食单位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落实,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
7、餐饮消费环节销售假劣食品或“三无”食品的;
8、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9、阻碍、干涉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10、拒绝、拖延接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者拒绝提供事故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11、有其他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相关的失职行为的。
(二)责任追究办法:
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县卫生局食品安全整治领导小组组织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经调查认定为责任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和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掌握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畅通和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那洒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一)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协调机制。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相关站所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各相关单位应确定一名信息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报送工作。
(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内容和要求。对本辖区的监管工作情况为必报内容,每月上报一次;食品安全预测预警和监测评估信息,要及时上报;有关食品安全统计报表,按规定时限报送;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做到随时报送;对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除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置报送外,要随即向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三)规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发布。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和综合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各相关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向社会发布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单位在信息发布前应与相关部门沟通,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及时、客观、公正。信息发布单位对发布的信息承担责任。
第二篇: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一、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作好登记。
三、每日组织一次检查,单位负责人每月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
四、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
五、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
六、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储存、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围环境卫生。
七、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有维护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八、各类检查记录必需完整、齐全,并存档。
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一、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采购各类食品应注意生产日期或保存期等食品标识,不应采购快到期或超期食品。
三、采购时间应向销售方索取该批产品有效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四、禁止采购腐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其它感观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
五、禁止采购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而造成污染的食品。
六、禁止采购掺假、掺杂、伪造、冒牌、超期或用非食原料加工的食品。
七、采购人员应记录采购食品的来源及保管好相关的资料,注意个人卫生并随时接受管理人员检查。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一、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害、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食品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三、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
四、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无效。
第三篇: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
2、建立健全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装裱上墙张贴在相应功能区;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经过培训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内部检查管理并记录,落实责任到人和员工奖罚制度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件,严格落实监管部门的监管意见和整改要求。
3、食品安全管理员须认真按照职责要求,组织贯彻落实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员工健康管理、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综合检查、设备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用《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综合管理自查表》等进行相关记录,备查。
4、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用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形式相结合,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5、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检查各岗位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6、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7、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周1-2次对各餐饮部位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同时检查各部门的自查记录,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8、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二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提交上级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的交市场监督管理局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9、在就餐场所设置食品安全宣传栏,主动公示诚信建设,及时处理消费者意见。
第四篇:食品安全综合检查制度
食品安全综合检查制度
为加强本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幼儿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
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建立本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员定期检查本幼儿园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一、查当日采购的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
主要内容有:
1、蔬菜是否新鲜;
2、有无劣质产品;
3、动物和动物产品有无检疫合格证明和验检疫标志;
4、主食有无产品合格检验报告;
5、是否记录进货查验台帐。
二、查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
主要内容有:
1、是否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2、是否持证上岗;
3、头发是否清洁、卫生;
4、手是否洗净;
5、查问是否有身体不适从业人员。
三、查操作间工作人员的操作。
主要内容有:
1、是否混用菜墩;
2、蔬菜是否先理、再洗、后切;
3、是否生熟混放;
4、有无过期或腐败食物;
5、操作流程是否合理。
四、查清洁卫生。
主要内容有:
1、操作间防蝇防鼠及防尘设备是否齐全;
2、库房是否干净、整洁,货物是否分类上架,主食存放是否离地隔墙;
3、通风设备是否完善;
4、凉菜间是否达到专人负责、专室制作、工具专用、消毒专用和冷藏专用的要求;
5、操作间是否按照区域(粗加工间、红案、白案、凉菜间)划分进行工作;
6、地面是否清洁、污物桶是否加盖;
7、售饭操作台及用餐处的桌面是否干净无油污,玻璃门窗是否明亮,饭堂整体摆放是否合理;
8、是否对餐饮具进行消毒。
五、责任。
个人行为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追究食品安全管理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给予各相关人员100元罚款。
第五篇: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标题:食品安全检查制度版本号/修订号:1/0 章节号:1
5食品安全检查制度目的规定验证的活动及其方法,确保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单独要素和整体绩效进行验证,以对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信任。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要要素和管理体系整体绩效的验证活动的策划、执行和对结果的分析、利用。职责
3.1食品安全小组负责食品安全的验证和结果的分析利用。
3.2 食品安全小组长负责食品安全验证的组织和结果的审核,结果利用的批准。
3.3 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食品安全的验证。程序
4.1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
4.1.1 OPRP的确认
4.1.1.1 确认的时机
a)在OPRP实施之前。
b)在下列情况下,根据需要,对OPRP做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OPRP实施之前,要对其进行确认:
— 原料的改变;
— 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 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 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 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 生产中观察到异常情况;
— 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
4.1.1.2 确认的内容
确认的内容具体见《OPRP确认记录》
4.1.1.3 确认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使用《OPRP确认记录》对OPRP进行确认,确认的结果记录在相关的栏目中。
4.1.1.4 确认结果的处理
当确认结果表明OPRP不能对响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预期的控制时,应对OPRP进行修改、重新评价和确认。
4.1.2 HACCP计划的确认
4.1.2.1 确认时机
a)在HACCP计划实施之前,以及实施后每半年进行一次;
b)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危害分析的输入进行必要的更新,重新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并对HACCP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HACCP计划实施之前,要对其进行确认:
— 原料的改变;
— 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 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 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 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 生产中观察到异常情况;
— 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
4.1.2.2 确认的内容
确认的内容具体见《HACCP计划确认记录》
4.1.2.3 确认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使用《HACCP计划确认记录》对HACCP计划进行确认,确认的结果记录在相关的栏目中。
4.1.2.4 确认结果的处理
当确认结果表明HACCP计划不能对响应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预期的控制时,应对HACCP计划进行修改、重新评价和确认。
4.2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验证
4.2.1 OPRP、HACCP计划的验证
4.2.1.1 验证的时机
a)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b)在下列情况下,应对危害分析的输入进行必要的更新,重新进行必要的危害分析,并对OPRP、HACCP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在修改后的OPRP、HACCP计划实施1个月,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 原料的改变;
— 产品或加工的改变;
— 复查时发现数据不符或相反;
— 重复出现同样的偏差;
— 有关危害或控制手段的新信息(原来依据的信息来源发生变化);
— 生产中观察到异常情况;
— 出现新的销售或消费方式。
4.2.1.2 验证的内容
OPRP、HACCP计划的验证的内容具体见《OPRP验证记录》、《HACCP计划验证记录》。
4.2.1.3 验证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使用《OPRP验证记录》、《HACCP计划验证记录》对OPRP、HACCP计划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记录在相关的栏目中。
4.2.2 PRP的验证
4.2.2.1 验证的时机
a)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b)在产品或工艺过程有显著改变或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对PRP进行适当的修改,在修改后的PRP实施1个月后,对其效果进行验证。
4.2.2.2 验证的内容
PRP的验证的内容具体见《PRP验证记录》。
4.2.1.3 验证的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使用《PRP验证记录》对PRP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记录在相关的栏目中。
4.2.3 CCP的验证
CCP的验证包括:CCP监视设备的校准、校准记录的审查、针对性的取样检验和CCP记录的审查。
4.2.3.1 CCP监视设备的校准
食品安全小组按《HACCP计划表》中规定的频率(或监视设备校准计划规定的频率)对CCP监视设备进行校准,外校由政府部门认可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
4.2.3.2 CCP监视设备校准记录的审查
食品安全小组对《监视设备内校记录》、外部校准报告以及《检测结果的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a)校准日期是否符合规定的频率要求;
b)校准的方式是否正确;
c)校准数据是否完整;
d)校准结果的判定是否正确;
e)发现不合格监控设备后的处理方法是否适当。
审查后,要在被审查的记录上签字。
4.2.3.3 针对性的取样检验
食品安全小组按《HACCP计划》要求的频率对CCP点原料或产品进行取样检测,以验证供应商是否可信或设备设定的操作参数是否适于生产安全产品。
4.2.3.4 CCP记录的审查
食品安全小组按《HACCP计划》要求的频率对CCP记录进行审查,审查后,要在被审查的记录上签字。需注意的是审查人员与表格记录人员不可为同一人。
CCP记录审查的内容如下:
a)监控记录审查的内容
— 监控是否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
— 关键限值是否符合要求;
— 关键限值发生偏离时是否采取了纠偏行动;
— 记录中是否有监控者的签名;
— 记录中是否有食品名称和生产批号;
— 记录中是否有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和地址。
b)纠偏记录审查的内容
— 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采取纠偏的时间;
— 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原因分析、潜在不合格品的处理、纠正措施的实施与验证的内容;
— 纠偏行动记录中是否有实施者、批准者、验证者的签名;
— 纠偏记录中是否食品名称和生产批号;
— 纠偏记录中是否有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和地址。
4.2.4 终端产品的检测
食品安全小组按《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对最终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以确定食品安全指标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顾客要求。
4.3 单项验证结果的评价
4.3.1 验证的结果应传达给相关食品安全小组成员。
4.3.2 对以上各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验证结果的正确与完整。评价人员应在相关的验证报告上签字。评价的责任如下:
a)食品安全小组长对PRP、OPRP、HACCP计划的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b)食品安全小组长对CCP的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c)食品安全小组长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的结果进行评价;
d)食品安全小组长对最终产品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4.3.3 当验证表明不符合时,相关验证人员应向有关部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要求有关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时,应至少考虑对下列方面进行评审,看看是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
a)现有的程序和沟通渠道;
b)危害分析的结论、已建立的OPRP和HACCP计划;
c)PRP;
d)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有效性。
4.4 验证结果的分析
4.4.1 在每次管理评审前,食品安全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验证的结果(包括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果)进行分析,以:
a)证实体系的整体运行满足策划的安排和本组织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b)识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或更新的需求;
c)识别表明潜在不安全产品高事故风险的趋势;
d)建立信息,便于策划与受审核区域状况和重要性有关的内部审核方案;
e)证明已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4.4.2 将验证结果分析的结论记录在《验证结果分析报告》中,验证结果分析报告应提交给总经理,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