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时间:2019-05-14 03:4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第一篇: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

2010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为巩固前一阶段食品安全整顿成果,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经国务院同意,现就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一、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一)食用农产品环节。依法查处农药生产经营中的违法问题,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农药的“黑窝点”,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加强对安全施用农药的指导和管理,严禁使用禁用农药。深入排查并坚决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及在畜禽饲养、贩运过程中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取缔未经许可非法经营的生鲜乳收购站(点),打击收购站之间违规进行生鲜乳交易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劣兽药以及在水产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抽查,防止不符合粮食卫生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常

(二)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依法查处生产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的行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小作坊以及生产仿冒他人品牌食品包装材料的“黑窝点”。严厉查处通过提供伪造合格证明文件、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加强进出境食品、食用农产品的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进出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和逃避检验检疫行为。

(三)食品流通环节。强化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市场,深入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无证无照、超范围经营以及经销过期、有毒有害和其他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严格规范食品广告行为,依法查处虚假违法食品广告。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集中整治从非法渠道进货、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以及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违规问题。

(四)餐饮服务环节。集中整治餐饮服务单位不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行为。深入排查和治理餐饮服务单位特别是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幼儿园食堂、旅游景点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和经营过期、劣质食品等问题,工作总结《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饮店。加强对餐具集中清洗消毒企业的监管。查处餐饮服务单位使用不合格餐具行为,取缔劣质餐具制售“黑窝点”。打击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二、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

(一)加强乳制品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办发

第二篇: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09年起,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一些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但是,由于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受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等深层次因素的制约,当前取得的成果还很不稳固,一些违法违规顽疾仍未根治,新的问题时有出现,急需在2011年有针对性地重点施治。《工作安排》的出台,就是具体安排全年的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着力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今年重点抓5方面工作

《工作安排》指出,为巩固前一阶段食品安全整顿成果,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主要有5个方面的安排,分别是:

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包括: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

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具体包括:加强乳制品综合治理、加强食用油综合治理、加强保健食品综合治理、加强鲜肉和肉制品综合治理、加强食品添加剂综合治理、加强酒类综合治理。

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要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

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

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媒体监督作用。

根据《工作安排》,“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被列在了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第一项。

“这可以说抓住了一段时期内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从去年的情况看,全年共查处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13万起,重点查处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的严重违法犯罪案件1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缔和停产违规企业单位10余万家,工作总结《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一方面,这组数据说明我们在监管工作中下了很大力气;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现象确实还比较严重。这些违法违规活动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工作安排》明确指出,要健全食品企业诚信不良记录收集、管理、通报制度和行业退出机制。

文件强调,要提高食品行业自律水平。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扩大诚信体系建设试点行业范围,完善激励引导和惩戒政策措施。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信用分类监管,开展诚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引导和约束企业诚信经营。

要着力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监督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支持食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管理制度和技术。采取行政、认证等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食品企业积极采用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技术等食品安全管理先进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快速检测、贮存、运输、信息化追溯等保障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鼓励企业制定、执行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严格的企业标准。

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工作安排》明确指出,要提高食品安全应急能力,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和程序。

《工作安排》要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响应原则,及时开展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危害和影响。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收集掌握和核查处理群众、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有关方面反映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涉及的地方政府要迅速组织核查和采取执法措施;对具有行业共性的问题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需要科学证实的问题,有关监管部门要及时组织调查、评估、研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稳妥、准确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防止引起消费者恐慌和***负面炒作。

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监管部门要严把食品、食品添加剂及相关产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许可关,加强对生产经营者的许可后续监管和执法检查。对不能持续满足许可条件的企业,要依法撤销许可;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直至停产整改、吊销证照;对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严禁以罚代刑。要抓紧出台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完善责任调查处理机制。强化行政监察和问责,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县级以上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工作安排》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并明确办事机构。

《工作安排》还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办案和监管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支持监管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严禁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第三篇: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通知

某某县2012年食品安全

重点工作的通知

2011年全县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法制建设,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和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工作,解决了一批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但是,当前我县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风险隐患依然存在,违法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巩固前一阶段取得的治理整顿成果,解决突出问题,抓好重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2〕16号)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以下安排:

2012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继续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努力消除监管盲区、死角,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县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一、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

(一)继续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质监局要进一步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违法行为;水利局要针对在畜禽水产品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及禁用药物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集中治理,水利局和工商局要把好进出市场的来源和去向关;食药监局对保健食品中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在火锅底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加大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的治理力度。全面排查和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牵头部门:县质监局,责任部门:县农委、县畜牧局、县工商局、县食药监局等)

(二)深化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继续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方面的综合治理,重点加强专项执法,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业清理,整顿不符合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履行自检义务,提高企业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我县名优食品的生产地政府要和周边的销售地政府建立健全区域性的联动协作机制,实现全方位有效监管,维护合法生产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坚决取缔“黑窝点”。工商部门要加快推进重点品种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会同商务、水利局对进入我县的肉类和水产品要建立流通走向图,形成“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全程监控体系。(牵头部门:县工商局,责任部门:县商务局、县农委、县水利局、县卫生局、县质监局、县食药局等)

(三)开展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食用农产品和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农村“食品专业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地、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清理、取缔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依法查处从非正规渠道进货的食品经营单位。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全面排查并严厉惩处“地沟油”、“瘦肉精”、利用病死畜禽加工食品等违法活动,对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教育局要牵头做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监管,食药监、工商、质监部门要深入排查治理中小学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宿辅导站、部”的食品安全隐患,创建“健康安全校园”。通过重点场所专项治理,进一步整顿规范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单位等薄弱部位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牵头部门:县食药局,责任部门:县农委、县畜牧局、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

(四)开展农药兽药残留专项整治。农业局和畜牧局要强化“检”、“打”联动,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等行为,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制售源头,重点打击无证无照生产、销售的“黑窝点”。强化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全过程管理。加强食用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测,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测。加大对农药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加强兽药GMP(良好生产规范)后续监管,积极推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制度。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工作。(牵头部门:县农委、县畜牧局、责任单位:县环保局、县商务局等)

(五)开展畜禽屠宰专项整治。商务局要集中开展对全县畜禽屠宰市场的深入整顿,强化活禽、生猪(牛、羊)产地和屠宰检疫,严惩出售和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私屠滥宰和屠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加工、出售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肉品等行为。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清理整顿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加强对屠宰场所的监督检查,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进厂(场)查验、来源和产品流向登记、肉品品质检验、问题产品召回、病害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坚决查处出厂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经肉品品质质检不合格的肉产品等行为。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县牛、羊、禽类定点屠宰的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我县畜禽肉的食品安全。(牵头部门:县商务局,责任部门:县农委、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

(六)开展调味品专项整治。质监局严格实施调味品生产许可制度,工商局要严格执行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加强调味品标识标注管理。进一步完善调味品检测方法,实施重点调味品专项监测。依法查处调味品虚假标注问题,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醋、酱油、料酒等调味品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单位。(牵头部门:县工商局、县盐业公司,责任部门:县质监局、县食药局等)

(七)开展餐饮具、食品包装材料专项整治。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要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消毒工艺流程、使用消毒产品以及消毒餐具包装和标签内容等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行为。食药监局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查处使用不合格餐具、自行消毒不符合规范等问题。工商、质监部门要针对食品用纸、塑料等食品包装材料、容器,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检测方法、标准,依法取缔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包装材料的“黑窝点”。(牵头部门: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县食药监局,责任部门: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

(八)开展蜜饯食品、麻花等的专项整治。质监局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采取四项措施,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一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严格查处无证生产。对符合取证条件的食品企业,全力指导,积极帮助申报食品生产许可证;对不能持续保持取证时生产条件的食品企业,则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其进行有效整改;对已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强日常巡查,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回访、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问题。二是加强对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力度。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健康,不定期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添加剂使用制度和标准,做好添加剂使用记录,对违法添加及滥用添加剂行为予以坚决查处。三是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结合各类食品生产专项行动,对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在检查中重点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原辅材料、生产条件、成品出厂检验及产品标签开展检查,发现可疑原辅材料或未进行出厂检验的产品,立即封存;发现超许可范围生产行为或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一律停止生产;标签与产品不符的,立即彻查。四是创新约谈制度,提升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将食品监管工作关口前移,在全县食品生产企业中推行约谈制度,对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约谈负责人,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约谈方式提前解决,提升食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以此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切实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我县特色食品的食品质量安全。(牵头部门:县质监局,责任部门:县工商局、县环保局、县住建局等)

二、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

(八)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各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执法检查,对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要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直至停产整改、吊销证照。对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要依法从重处罚。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程序,实现执法、司法信息互联互通,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要互相支持、积极配合,确保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责任追究到位。

(九)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扩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市场巡查、执法抽检的频次、范围,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深入推进产地准出和追溯管理机制建设,强化收购粮食质量监测和库存粮油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继续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深化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抽样检验和快速检测制度,在继续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品牌超市进校园”工作,稳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继续实施农村集体聚餐“一条龙”申报服务和乡村厨师体检培训制度,强化农村家庭聚餐申报及食品安全指导工作。

(十)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和刑事执法装备、检测设备和工作经费。加强基层监管执法队伍和技术装备建设,强化监管执法人员培训考核,规范执法程序,提高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侦查办案水平。

三、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

(十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建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梳理查找存在的监管职能交叉和空白问题,重点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前店后厂、现场制售等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监管部门和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重点落实乡镇食品安全职责,推进监管重心下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监管执法中的不作为、不到位和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深化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县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

(十二)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深入宣传贯彻《实施办法》,完善配套文件和管理制度。密切配合各级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各级政协开展“健全我省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专项民主监督活动,督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依法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薄弱环节纳入法制化监管轨道。

(十三)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管理。重点按照国家已立项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公布,做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致病菌、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的监督检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规范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进一步为企业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的服务工作。

(十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加快推进筹建稷山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中心,积极争取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组织实施2012年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提高监测结果的共享和应用,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和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十五)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统筹检验检测力量建设,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检测资源整合工作,加强和优化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支持食品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工艺技术装备水平。

(十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队伍及技术装备建设,修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和查处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员制度,规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制订我县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送体系和通报机制,细化完善信息报送时限、程序、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协同应对机制,加大对重大食品安全案件的督查督办力度。加强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评估审核管理,确保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

(十七)逐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扩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使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十八)严格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进一步规范许可程序,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技术规范,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机构和人员行为的规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供餐管理,加强对集中供餐单位的源头监管。

(十九)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监管制度。依法落实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合格食品召回、流通环节不合格食品退市和销毁等管理制度,防止过期、腐败变质等不合格食品回流生产经营环节。按照《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食品安全标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标签、说明书的规范和管理力度。

(二十)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管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督促企业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主管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责任。建立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队伍,加强培训和考核。严格执行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制度,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分类完善监管措施,切实提高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二十一)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质量信用平台建设,加大质量安全信用信息记录发布力度。建立食品生产加工“黑名单”制度,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进一步推进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共享信用信息,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充分发挥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行业自律作用,在企业中积极开展诚信道德和遵纪守法生产经营宣传。

五、引导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二十二)强化社会监督。积极发展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队伍,加强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员的社会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优势,引导公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强化与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媒体信息员的作用,引导新闻媒体客观准确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为食品安全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防止传播和炒作虚假信息。

(二十三)认真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按照《山西省食品安全有奖举报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奖励举报范围和举报受理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线索受理、核查、移送和反馈程序。设立有奖举报专项资金,保证奖励资金专款专用。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措施,确保举报线索及时核查、奖励资金及时兑现,加大对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食品安全监管单位投诉举报电话:食安办:5522246、工商局12315、质监局:5522835、食药局:12346、农委:12316、畜牧局:5522563、商务局:12312、公安局:

110、屠宰办:5522256。

(二十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认真抓好食品安全各项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法制、诚信自律宣传,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

六、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强化地方政府责任。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进一步完成《创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的实施方案,实化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和考核指标,逐级落实责任。

(二十六)加强协调配合。各食品监管有关部门要加强支持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地区联动的执法格局和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合力。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各环节监管措施的衔接,提高监管合力。要建立违法案件查处首责制,消除监管盲区、死角,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推诿扯皮等问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适时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第四篇:2011食品安全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淮阳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2011食品安全

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为贯彻落实2011年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任务,根据省、市、县政府《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及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组整体工作部署,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消除了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努力为淮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狠抓食品安全监管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我县严格按照省、市政府《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总要求,开展各项集中专项整治行动。我县高度重视《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结合监管实际,进行安排部署并提出“六点要求”。要求单位切实抓好对《方案》的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学习《方案》内容,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市会议、文件精神上,切实增强履行职能,做好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贯彻执行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各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我县结合省、市政府《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各类集中专项整治工作进度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制定检查明细和考核标准,并对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细化整治内容,抓住工作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制定整治方案。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监管主体和不同食品经营者确定不同整治内容,明确整治任务、落实整治责任,增强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突出问题得到解决,重点区域监管得到强化。

二、各类专项整治开局良好,成效显著

我县高度重视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迅速行动,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整治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实现了既定工作目标。专项整治呈现出以下态势:

我县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成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确定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有序、有力、有效地推动专项整治工作。

三、“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开展迅速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在“瘦肉精”专项检查行动中,县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制定下达了实施方案并成立《淮阳县 “瘦肉精”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要求执法人员提高责任感,迅速行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坚决杜绝不合格猪肉及其肉制品流入市场。

(二)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各单位迅速出动执法人员,深入市场超市、生猪定点屠宰厂,对经营者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经营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使其了解食品安全法律责任,对其食品质量检验报告、进货台账及索证索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全面摸清进货来源。从源头杜绝经营主体销售不合格的猪肉及肉制品。

(三)注重协作,形成合力。商务、质监等部门沟通联系,加强部门间协作,发现不合格猪肉及猪肉制品及时相互通报,提高对不合格猪肉及猪肉制品的查处力度。

在猪肉及“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739人次,检查超市162家,农贸市场136个,经营户786户,规范经营行为23家,未发现销售“瘦肉精”猪肉及“问题”肉制品,有效净化了食品质量消费环境。

四、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成效显著

我县根据《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县与6月10日至11日在全县开展了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一是及时转发了《关于开展全省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的紧急通知》,并提出五点要求一并执行。二是成立了工作督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此次行动的督查和指导。三是召开各单位会议具体安排部署调味面制食品专项清查行动。四是加大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五是认真排查,依法监管。我县对全县所有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调味面制食品经营单位和场所进行拉网式清查,重点检查是否落实了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是否销售不合格食品,严防不合格调味面制食品流入市场,严厉打击了违法经营行为。

五、清查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污染产品措施得力

2011年6月29日、我县按照上级通知精神,立即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对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超标产品的清查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一岗三责”责任,各单位对辖区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经营户加大市场巡查监管力度,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二是排查问题食品。以大型超市、商场、食品批发户、食品添加剂经营户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全面排查,重点清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食品,一经发现有问题食品和添加剂的,立即采取下架封存等措施,并追溯其来源。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向各商场、超市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要求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进销台账以及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等制度。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 269人次、执法车辆 91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 612 余户次,没有发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非法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六、问题沙琪玛产品清查治理稳步进行

我县按照省、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迅速开展清查问题沙琪玛产品行动的紧急通知》精神,立即召开会议,并及时下发了清查问题沙琪玛产品的紧急通知,要求各所迅速开展“问题沙琪玛产品”的清查工作。

在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做了整体部署,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工作层层分解,切实落到实处。全面开展以沙琪玛等烘焙产品为重点产品。一对照产地证号清查问题沙琪玛,一旦发现立即封存扣留;二运用食品监管系统查询上市沙琪玛供货渠道,对没有备案沙琪玛责令经营者提供相关手续,从严查处;三检查食品商标标识,严查“三无”、过期沙琪玛和其他食品,确保上市食品质量安全。此次专项清查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55人次,执法车辆26台次,检查沙琪玛食品经营户103家,暂扣问题沙琪玛8.5公斤。

七、酒类市场质量安全井然有序

1、充分认识酒类市场专项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酒类质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县充分认识酒类商品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与商务、质检部门的联合行动,形成监管合力,切实开展了酒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人民群众饮酒安全。

2、加强领导,协调作战

酒类市场整治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认真按照上级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领导,协调作战,狠抓落实,确保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3、明确责任,分工负责

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整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的不法行为;加强酒类市场监管、规范酒类交易行为;完善投诉举报制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对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通过专项整治工作,净化了酒类市场,改善了消费环境,繁荣和稳定了酒类市场,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酒”。

八、“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斐然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地沟油”等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及身体健康,我县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采取四项有力举措认真开展了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专项治理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分别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紧急安排部署,自2010年8月20日起,组织开展了第一阶段的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经营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

二是加强普及食用油等方面食品安全常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我们采取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培训及日常监管普法等多种宣传方式对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不断加强食品经营户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使他们切实对消费者负责,自觉抵制经销“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同时加强对广大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科学消费,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对食用油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通过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学习宣传活动,努力构建执法人员依法监管、食品经营者守法经营、广大消费者依法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管执法体系。三是加强日常监管,严把食用油市场准入关。严格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和“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辖区所有食用油经营主体资格清理检查力度,严格规范食用油经营者的市场主体资格,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无证无照经营食用油的违法行为依法坚决查处和取缔;同时依法监督经营者把好食用油的进货关,指导所有专营和兼营食用油的经销单位,完善索证索票和进销货登记台帐“两项制度”,确保进货渠道合法,证照真实有效,质量合格;要求工商所认真落实“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市场区域巡查机制,突出重点场所、重点区域、重点经营者,层层落实食用油市场监管责任,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切实保障食用油市场消费安全。

四是认真开展食用油质量监测,发挥快速检测箱的作用。重点对消费者申诉、举报集中的食用油及油炸类食品进行质量抽检,根据抽样检测的结果,及时向广大消费者发布消费警示,达到“监测一类食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良好效应。

在打击违法销售和使用“地沟油”及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行动中,我县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8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 183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10户,打掉一“地沟油”炼制黑窝点。有效净化了我县食用油消费安全。

五、抓好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畜禽屠宰单位自律关键环节,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依据《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的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畜禽屠宰单位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强食品经营者的自律自觉性,真正让经营者承担起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我县采取开办《食品安全法》知识培训班和发放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页等形式,积极宣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促使食品经营者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在做好贯彻落实省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同时,我县积极开展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整改细则,明确各单位责任,各方面工作正在全面推进过程中。于此同时我县在全县范围内配发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截止目前累计检测各类农产品500余批次,未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

第五篇: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4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执法,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坚决治理“餐桌污染”,巩固了全国食品安全稳定向好的形势。但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问题仍时有发生,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现就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严格监管执法,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一)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采取完善标准、制定行为规范、加强抽检、建立追溯体系等措施,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加大食用农产品监管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严格管控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开展重点食用农产品联合治理行动。加强产地重金属污染、种养殖用水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病死畜禽收购屠宰、私屠滥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大桶水”、白酒等重点大宗食品开展综合治理。针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中检出塑化剂、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大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对小作坊、摊贩、网络销售等方面的管理。继续打击无证无照、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侵权仿冒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进出口食品监管和风险管控,严格进口食品准入和回顾性检查,严格实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继续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审计。

(三)加强重点区域风险防控。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加工业集聚区、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铁路站车等就餐人员密集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指导,防范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统计调查,摸清底数、排查风险。制定并实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加大监测抽检力度,加强结果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进一步规范问题食品信息报告和核查处置,完善抽检信息公布方式,依法公布抽检信息。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持证合法经营,督促其履行进货查验和如实记录查验情况等法定义务。

(五)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针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刑事责任追究,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出台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指导意见,健全线索通报、案情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发布等工作衔接机制,强化涉案物品处置、涉案产品检验鉴定、证据转换等工作的协调配合。继续推动公安机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

二、健全法规标准,完善制度体系

(六)推动立法进程。继续推进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出台,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做好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衔接。加快食品安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

(七)完善制度规范。制定修订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食品经营监督管理、保健食品注册及监督管理、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食品标识、食品相关产品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等规章制度。研究制定食用农产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完善畜禽屠宰等相关规章。

积极稳步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体系。研究制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深化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备案范围。探索建立食品检查员制度,加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和现场行政处罚力度。研究建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管理有关制度。推动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相关制度。

研究建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付费及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企业资质管理等制度,加大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力度。

(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合任务,加强重点、急需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标准的贯彻实施,开展重点标准的跟踪评价。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标准执行情况的有机衔接。

(九)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操作流程,量化自由裁量标准,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标识,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和行政检查等行为。加强执法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制度,依法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推动执法联动和区域合作。全面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制,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制约监督,加大问责力度。

三、规范生产经营,全面落实企业责任

(十)健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扩大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试点。推动食品企业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记录制度,加快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查询、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加大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问题报告制度。试点推行大型餐饮服务企业风险自查报告制度,在餐饮服务企业推行“明厨亮灶”。

(十一)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体系。督促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度,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首负责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授权人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强化违法违规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追究,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推进处罚结果公开。

(十二)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记录,探索建立统一的食品信用分级分类标准,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及时公布严重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相关信息,加大对严重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

四、强化宣传和应急处置,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十三)加强风险交流。健全风险预警工作体系和专家队伍,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交流工作机制,制订工作规范,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隐患预判。积极发挥第三方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中的作用,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建立健全大型企业风险交流机制,强化行业预警交流。

(十四)强化宣传引导。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费提示和风险警示,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工作重大方针、举措和重要领域专项整治情况。加强与媒体沟通,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情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点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公益宣传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和示范创建,强化食品安全科普网点建设。

(十五)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通报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突发事件信息直报网和舆情监测网,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培训。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事故防范、处置、报告等工作制度。

五、完善治理体系,坚持依法行政

(十六)健全监管体系。加快完成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任务,抓紧职能调整、人员划转、技术资源整合,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尽快实现正常运转。健全乡镇(街道)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建立重心下移、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合理划分省、市、县、乡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关系。

综合设置市场监管机构的地方,要把食品安全作为综合执法的首要责任,相应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专业化水平,确保监管力量比改革前加强。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监管员队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整合充实执法力量。推动地方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到位。

(十七)强化综合协调。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指导作用,督促落实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综合协调力量,更好地承担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健全部门间、区域间的信息通报、形势会商、联合执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十八)完善社会共治体系。积极搭建社会共治平台,建立社会共治激励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专项资金,调动消费者、新闻媒体、志愿者等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支持行业协会制订行规行约、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监督生产经营活动,交流沟通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加强行业自律。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纳入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咨政启民作用。大力发展基层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促进第三方机构在检验检测、合规性检查和认证等方面发挥作用。

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十九)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监管人员法治意识,着力提高基层监管人员执法能力。组织开展地方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能力建设

(二十)落实“十二五”规划。抓紧实施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项目,加大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转移支付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基层监管能力薄弱问题。

(二十一)持续开展“餐桌污染”治理。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二十二)提高风险监测和评估能力。继续加强风险监测网络和能力建设,完善食品中非食用物质名单,开展相关检验方法研究。制订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未来五年工作规划,组织实施优先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估项目。夯实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基础,全面开展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建立部门间风险监测数据共享与分析机制,提高数据利用度。

加强食源性疾病管理,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与溯源平台,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和有效防控工作机制。加大对新发风险、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力度,健全风险线索发现、分析、报告、通报和预警机制。

(二十三)加强技术创新和基层执法装备配备。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危害物监测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研发一批适用于快速检测、应急监测的检测方法、试剂、设备,以及适合基层监管执法的移动执法终端。开展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工程,在珠海(横琴)等地开展区域性示范。按照“适用够用、填平补齐”的原则,重点强化执法车辆、执法装备、执法设施配备,加强基层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

(二十四)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根据食品产业布局和现有基础,统筹加强国家、省、市、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扩大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监管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需要。推动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二十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重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等项目实施进度,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日常监管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

(二十六)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统筹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规划,研究提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措施,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七、狠抓督促落实,强化责任措施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投入保障。

(二十八)落实任务分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认真抓好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其他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

(二十九)强化督查考评。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制度,将食品安全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开展督促检查,根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十)严格责任追究。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责任。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

下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元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广元市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7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四个最严”和“四有两......

    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省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结......

    《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国办发布《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1〕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

    国务院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1〕12号 【发布日期】2011-03-15 【生效日期】2011-03-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

    2017年漳州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7年漳州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食品安全关系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2016年,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问题......

    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部署

    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部署根据《X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X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以及国家、自治区X年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X年我......

    蓬溪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蓬溪县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打造食品安全蓬溪”为总体目......

    广元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广元市2018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8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