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运作发展趋势论文(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3:3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运作发展趋势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运作发展趋势论文》。

第一篇: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运作发展趋势论文

在传统的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被视为是进行资金融通的组织和机构;但是,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则强调,金融机构就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金融机构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因此,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不能因为金融风险的存在而简单消极地回避风险,也不可能完全地消除风险,因为金融风险是可以被管理的,但是不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决定一家金融机构竞争力高低、决定其经营能力高低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其能否有效地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能否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管理风险、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以良好的风险定价策略获得利润。在风险管理方面,西方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在此我们主要搜集的是一些投资银行的资料)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予以总结、比较和借鉴。

现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它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大基本因素实现的:(1)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控制战略;(2)确定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3)指定风险管理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序;(4)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监测工具。因为风险管理技术的专门性,我们将不在此进行讨论。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现代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基本措施是:分散化、交易限额、信贷限额,即通过对其产品、交易伙伴、业务活动领域的分散化降低风险;通过为每种产品、每一交易单位设置交易限额,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贷限额以规避各种风险。金融机构根据各项业务的获利能力、市场机会、公司的长期战略定期调整各业务、各部门间的资本配置,力图使获取给定收益的风险最小化。

一 董事会对总体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风险管战略的确定

总体上说,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负起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应由董事会审批,为保证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决策机构应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

(一)风险管理基本原则的确定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董事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

我们可以简要地比较美林和摩根等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在美林公司,尽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一变再变,但以下述6个原则为基础的基本理念却几乎没变。这主要包括:任何风险规避方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经验、判断和不断的沟通;必须不断地在整个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必须以清晰和简洁的语句告诫下属:在资本运营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风险管理必须考虑非预期的事件,探索潜在的问题,检测不足之处,协助识别可能的损失;风险管理策略必须具备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减少难以承受的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损失通常源自无法预计的事件,大部分的统计和模型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无法预计。

在过去几年,用数学模型来测量市场风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风险管理的要点,风险管理几乎成了风险测量的同义词。美林公司认为,数学风险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证,因此,对这些数学模型的依赖是有限的。

事实上,由于数学风险模型不能精确地量化重大的金融事件,所以,美林公司只将其作为其他风险管理工作的补充。

总的来讲,美林公司认为,一个产品的主要风险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管理的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上的失误可导致损失,而不论产品为何或使用何种数学模型。

摩根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摩根斯坦利则认为,风险是金融机构业务固有特性,与金融机构相伴而生。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识别、评价、检测和控制每一种风险,对其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关系重大。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与有关的专业产品和市场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并作出评价的独立监管过程。

应当说,这些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既是其长期进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知指导原则,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应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二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架构的比较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现代金融机构因其业务的偏重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其基本构架都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总体风险及其结构。“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其成员包括:执行总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证券部主任、各地区高级经理、财务总监、信贷部主任、全球风险经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风险管理的专家等,下面直属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战略和要求。

同时,金融机构应具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报告和评估程序,包括检查现行政策和程序执行报告和发现例外情况的制度。一般来说,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每日向负责监控风险的管理层报告,后者应简要向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汇报。另外,金融机构要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应该定期开展,评估应考虑到现行政策的结果、业务以及市场的变化。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方法、模型和假设的变更应由决策层审核。政策和程序应要求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参与对新产品和业务的考察。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或修正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准则;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它每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讨论主要市场的风险暴露、信贷暴露与其它各种头寸,研究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问题。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不同形式的、分离或者整合的风险管理部门(如分别设立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等,或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部),他们均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风险结构(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业务伙伴的暴露额度;审计部通过定期检查公司有关业务和经营状况,评估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采用多层制,除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外,其它如融资部、财务部、信息技术部以及各业务部的部门风险经理均参与风险的确认、评估和控制,并接受风险管理部的监督和评估、考核。这些部门的经理及代表每隔一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以求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正确评估风险、调整风险管理政策。

以下是对美林等几家公司的比较。

(一)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

为了在基层交易部门强化风险管理机制,美林公司制定了公司风险控制策略和操作规程,要求相关的区域机构和单位在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时予以遵循。

这些策略和操作规程的实施涉及许多部门,包括全球风险管理部、公司信贷部和其他的控制部门(比如财务、审计、经营以及法律和协调部门)。为了协调上述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公司还成立了由风险管理部、公司信贷部和控制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风险控制和储备委员会,该委员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风险控制委员会和风险管理部对所有的机构交易活动进行总的风险监督。风险控制委员会独立于美林的交易部门,定期向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和财务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的状况。

储备委员会监测与资产和负债有关的价值和风险。美林公司针对那些可能导致现存资产价值损失或带来新的负债的事件,确定在目前形势下使公司资产和负债保持平衡的储备水平。储备委员会通常由主要的财务官员任主席,主要负责考察和批准整个公司的储备水平和储备方法的变化。储备委员会每月开会一次,考察当时的市场状况,并对某些问题采取行动。美林公司在决定储备水平时会考虑管理层在下述方面的意见(Ⅰ)风险和暴露的识别;(Ⅱ)风险管理原则;(Ⅲ)时效、集中度和流动性。

(二)摩根斯坦利的风险管理架构

摩根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规程予以保障,以便在对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过程中,提供管理和业务方面的支持。随着对不断变化的和复杂化的全球金融服务业务认识的提高,公司不断地检讨风险管理策略和操作规程,以使其不断完善。

公司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公司大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整个公司风险管理的策略及考察与这些策略相关的公司业绩。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几个专门风险管理委员会,以帮助其实施对公司风险活动的检测和考察。除此之外,这些风险管理委员会还考察与公司的市场和信用风险状况、总的销售策略、消费贷款定价、储备充足度和合法实施能力以及经营和系统风险有关的总体框架、层次和检测规程。会计主任、司库、法律、协调和政府事务部门及市场风险部门,都独立于公司业务部门,协助高级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公司风险状况进行检测和控制。另外,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向高级管理人员汇报,并通过对业务运营领域的考察,对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进行评价。公司经常在每一个管理和业务领域,聘用具有适当经验的专家,以有效地实施公司的风险管理监测系统和操作规程。

三 对主要类型的风险的管理战略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主要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的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的风险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战略。

(一)主要的风险类型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使得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包括价格或利率、汇率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不利波动。除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市场风险还包括融券成本风险、股息风险和关联风险。

美国奥兰治县(ORANGE COUNTRY)的破产突出说明了市场风险的危害。该县司库将“奥兰治县投资组合”大量投资于所谓“结构性债券”和“逆浮动利率产品”等衍生性证券,在利率上升时,衍生产品的收益和这些证券的市场价值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奥兰治县投资组合出现17亿美元的亏损。GIBSON公司由于预计利率下降,购买了大量利率衍生产品而面临类似的市场风险。当利率上浮时,该公司因此损失了2000万美元。同样,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参与了与德国和美国利率相连的利率衍生工具交易,当两国的利率上升高于合约规定的跨栏利率时(要求宝洁公司按高于商业票据利率1412基点的利率支付),这些杠杆式衍生工具成为公司承重的负担。在冲抵这些合约后,该公司亏损1.57亿美元。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掉期、期权及在结算过程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带来损失的风险。金融机构签定贷款协议、场外交易合同和授信时,将面临信用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控制以及要求对手保持足够的抵押品、支付保证金和在合同中规定净额结算条款等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风险。

近来,信用风险问题在许多美国银行中开始突出起来,根据1998年1月的报告,其季度财务状况已因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危机而受影响。例如,由于亚洲金融风暴,Jp摩根(Jp MORGEN)将其约6亿美元的贷款划为不良贷款,该行97年第四季度的每股盈利为1.33美元,比上年的2.04美元下降35%,低于市场预期的每股收益1.57美元。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引致损失的风险,包括因公司内部失控而产生的风险。公司内部失控的表现包括,超过风险限额而未经察觉、越权交易、交易或后台部门的欺诈(包括帐簿和交易记录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职员的不熟练以及不稳定并易于进入的电脑系统等。

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突出说明了操作风险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英国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是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一名职员越权、隐瞒的衍生工具交易带来的巨额亏损,而管理层对此却无丝毫察觉。该交易员同时兼任不受监督的期货交易、结算负责人的双重角色。巴林银行未能对该交易员的业务进行独立监督,以及未将前台和后台职能分离等,正是这些操作风险导致了巨大损失并最终毁灭了巴林银行。

类似的管理不善导致日本大和银行在债券市场上遭受了更大损失。1995年人们发现,大和银行的一名债券交易员因能接触公司会计帐簿而隐瞒了约1亿美元的亏损。与巴林银行一样,大和的这名交易员同时负责交易和会计。这两家银行都均违背了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准则,即将交易职能和支持性职能分开。

操作风险的另一案例是Kidder,peabody 公司的虚假利润案。1994年春,KIDDER确认,该公司一名交易员买卖政府债券获得的约3.5亿美元“利润”源于对公司交易和会计系统的操纵,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事件迫使Kidder公司将资产售予竞争对手并最终清盘。

操作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管理程序得到控制,如:完整的帐簿和交易记录,基本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风险管理,强有力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交易和收益产生部门〕,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如果管理层监控得当,并采取分离后台和交易职能的基本风险控制措施,巴林和大和银行的损失也许不会发生,至少损失可以大大减少。这些财务失败说明了维持适当风险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策略

金融机构维持合适的头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进行交易,都要面对利率风险(比如:利率水平或波动率的变化、抵押贷款预付期长短和公司债券和新兴市场资信差异都可带来风险);在外汇和外汇期权市场做市商或维持一定外汇头寸,要面对外汇风险,等等。在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中,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执行部门,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执行总裁报告工作。该部在重点业务地区设有多个国际办公室,这些办公室均实行矩阵负责制。它们除了向全球风险经理报告工作外,还要向当地上一级非交易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撰写和报送风险报告,制定和实施全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大纲。风险管理大纲向各业务单位、交易柜台发布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的风险限额,并以此为参照对执行状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同时报告风险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确认和公布管理当局的有关监管规定。这一风险管理大纲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在全球风险经理领导下由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单位的高级交易员和风险经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级交易员的参与,风险评估本身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为了正确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部门需要确认和计量各种市场风险暴露。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测量是从确认相关市场风险因素开始的,这些风险因素随不同地区、不同市场而异。例如,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线斜率、信贷差和利率波动;在股票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股票指数暴露、股价波动和股票指数差;在外汇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汇率和汇率波动;对于商品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价格水平、价格差和价格波动。金融机构既需要确认某一具体交易的风险因素,也要确定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有关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负责对各种市场风险暴露进行计量和评估,而且要负责制定风险确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报全球风险经理审批。确认和计量风险的方法有:VAR分析法、应力分析法、场景分析法。

根据所确认和计量的风险暴露,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分别为其制定风险限额,该风险限额随交易水平变化而变化。同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合作为各业务单位制定适量的限额。通过与高级风险经理协商交流,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力求使这些限额与公司总体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美林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美林公司市场风险管理过程包含了下述三个要素:(i)沟通;(ii)控制和指导;(iii)风险技术。

风险管理按地理区域和产品线组织,以确保某一特定的区域或某一产品交易范围内的风险管理人员能进行经常和直接的沟通。同时,风险管理部门应与高级的交易经理进行定期和正式的风险研讨。

为了弥补基层交易部门风险规避技术的不足,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制定了一些规范和准则,包括交易限额,超过限额必须提前得到批准。另外,作为新的金融产品检测过程的一部分,新的金融产品交易要由风险管理部门和来自其他控制单位的代表批准。某些业务,比如高收益证券和新兴市场的证券承销、不动产融资、临时贷款等,在向客户作出承诺前,需要事先得到风险管理和其他控制部门的批准。风险管理部门有权要求减少某一特定的柜台交易风险暴露头寸或取消计划的交易。

风险管理使用几种风险技术工具,包括风险数据库、交易限额监视系统、交易系统通道和敏感性模拟系统。风险数据库每日按产品、资信度和国别等提供库存证券风险暴露头寸的合计数和总数。交易限额检测系统使风险管理部门能及时检查交易行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额。交易系统通道允许风险管理部门去检测交易头寸,并进行计算机分析。

敏感性模拟系统用来估算市场波动不大和剧烈波动两种情形下的损益。每一次测算时仅考虑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比如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信贷利差等,同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此为基础,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检测到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并根据需要调整投资组合。

2摩根斯坦利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公司利用各种各样的风险规避方法来管理它的头寸,包括风险暴露头寸分散化、对有关证券和金融工具头寸的买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包括互换、期货、期权和远期交易)的运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按交易部门和产品单位来管理与整个公司交易活动有关的市场风险。公司按如下方式管理和检测其市场风险:建立一个交易组合,使其足以将市场风险因素分散;整个公司和每一个交易部门均有交易指南和限额,并按交易区域分配到该区域交易部门和交易柜台;交易部门风险经理、柜台风险经理和市场风险部门都检测市场风险相对于限额的大小,并将主要的市场和头寸变化报告给高级管理人员。

市场风险部门使用Value-at-Risk和其他定量和定性测量和分析工具,根据市场风险规律,独立地检查公司的交易组合。公司使用利率敏感性、波动率和时间滞后测量等工具,来估测市场风险,评估头寸对市场形势变化的敏感性。交易部门风险经理、柜台风险经理和市场风险部门定期地使用敏感性模拟系统,检测某一市场因素变化对现存的产品组合值的影响。

(三)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整体风险管理构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全球风险经理负责,全球风险经理再依次向执行总裁报告。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专业化的评估、限额审批、监督等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信贷调节和管理。在考察信用风险时,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要对风险和收益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对实际和潜在的信贷暴露进行预测。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信用风险进行优化管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有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

(1)对最主要的潜在信贷暴露建立内部指引,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总经理监督。

(2)实行初始信贷审批制,不合规定的交易要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指定成员审批才能执行。

(3)实行信贷限额制,每天对各种交易进行监控以免超过限额。

(4)针对抵押、交叉违约、抵消权、担保、突发事件风险合约等订立特定的协议条款。

(5)为融资活动和担保合约承诺建立抵押标准。

(6)对潜在暴露(尤其是衍生品交易的)进行定期分析。

(7)对各种信贷组合进行场景分析以评估市场变量的灵敏性。

(8)通过经济、政治发展的有关分析对主权风险进行定期评估。

(9)和全球风险经理一起对储存时间较长、规模庞大的库存头寸进行专门评估和监督。

美林公司通过制定策略和操作规程以避免信用风险损失,包括确立和检测信用风险暴露限额及与某一订约方或客户交易额限额、在信用危机中取得收缴和保留抵押品或终止交易以及对订约另一方和客户不断地进行信用评价的权利。业务部门有责任与公司制定的策略和操作规程保持一致,并受到公司信贷部门的监督。公司信贷部门实行集中分区管理。信贷负责人分析和确定订约另一方或客户的资信状况,按订约方或客户设立初始或当前的信贷限额,提议信用储备,管理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和参与新的金融产品的检测过程。

许多类型交易包括衍生品和辛迪加贷款要提前报请公司信贷部门批准。公司信贷部门所能审批的交易数量是有限的,限额视该项交易的风险程度和相关客户的资信度确定,超过此限额,须上报公司信贷委员会批准。

借助信用系统手工和自动记录的信息,公司信贷部门能检测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在订约另一方/客户、产品和国别的集中度。这一系统能按订约另一方或客户累计信用风险暴露头寸,维持整个订约方/客户和某一产品的风险暴露限额,并按订约另一方或客户识别限额检测数据。整个公司库存头寸和已执行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现在和潜在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信息会不断地更新,并不断地与限额相比较。如果需要,可增加抵押贷款数额,以减少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并记录在信用系统中。

公司信贷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设计和完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且分析复杂的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公司信贷部门还检测与公司零售客户业务有关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包括抵押品和住宅证券化额度、客户保证金帐户资金数额等。

集中度风险可以视为信用风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集中度风险,即金融机构业务对单一收入、产品和市场的依赖风险。美林公司定期检测集中度风险,并通过实施其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和计划来减少此风险。最近,美林公司已将其全球的收入来源分散化,从而减少了公司收入对单一金融产品、客户群或市场的依赖。

雷曼兄弟公司通过产品、客户分散化和交易活动在地区分布的分散化,以图实现减少风险的目标。为此,公司合理地分配每类业务资金的使用额,为每类产品和交易者制定交易限额,并对上述额度做地域上的合理分配。公司根据每一类业务的风险特性,寻求相应的回报。根据与公司指南相一致的收益获得能力、市场机会和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定期地重新分配每一业务的资金用量。

(四)操作风险的管理策略

作为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直接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暴露,它们均产生于正常的活动过程中。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外,金融机构还将面临非直接的与营运、事务、后勤有关的风险,这些风险可归于操作风险。

在一个飞速发展和愈来愈全球化的环境中,当市场中的交易量、产品数目扩大、复杂程度提高时,发生这种风险的可能性呈上升趋势。这些风险包括:经营/结算风险、技术风险、法律/文件风险、财务控制风险等。它们大多是彼此相关的,所以金融机构监控这些风险的行动、措施也是综合性的。金融机构一般由行政总监负责监察公司的全球性操作和技术风险。行政总监通过优化全球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施各种长期性的战略措施以加强操作风险的监控。一般的防范措施包括:支持公司业务向多实体化、多货币化、多时区化发展;改善复杂的跨实体交易的控制。促进技术、操作程序的标准化,提高资源的替代性利用;消除多余的地区请求原则;降低技术、操作成本,有效地满足市场和监管变动的需要,使公司总体操作风险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

美林公司采取多种方式管理它的操作风险,包括一个维持支持系统、使用相关技术和雇佣有经验的专家。美林公司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对主要市场操作风险的评价信息,能对世界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立即作出反应。内部管理信息报告使得高级管理人员能有效地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风险暴露头寸,并促使众多的内部管理策略和规章彼此相协调。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应对交易、结算和清算业务提供支持和控制,对客户及其资产行使监管,并且单独向高级管理人员报告。

因此,在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中,西方主要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其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有效运行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这主要包括:董事会确立了恰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战略;具有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拥有全面系统、严格而又灵活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积极开发强调的风险管理技术工具,而且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既是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环节,也是值得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借鉴的重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Anthony Saunders, Credit Risk Measurement, John Wiley and Sons, 1999.许建华,《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载《证券市场导报》2000年。

证监会国际组织技术委员会报告,《金融机构及其监管当局风险管理与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证监会网站。

唐旭等,《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版。

菲利普·乔瑞,《风险价值-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中信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篇:解析资金运作的风险管理论文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英国伦敦历史最久、名声显赫、素以发展稳健,信誉良好而驰名的商人银行巴林银行集团由于其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错误地判断了日本股市的走向而导致整个银行集团公司的倒闭。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由一个小职员的失误引发的一个偶然事件,实际上它是公司管理中内部控制不力隐患的一个集中爆发。这个震惊世界的事件刚刚过去不久,人们还没有从记忆中完全淡忘,中航油海外子公司——新加坡公司因从事石油投机亏损5.5亿美元事件又再次令人们为之瞠目结舌。人们在震惊之余,不免纷纷猜测其巨亏背后的细节和过程,甚至有人说是在交易中中了西方大鳄的圈套。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和所有在衍生工具市场上发生的巨额亏损一样,中航油新加坡亏损事件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内控机制失灵。

无独有偶,20xx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一批如雷曼兄弟等老牌银行和巨型国际企业集团在瞬间轰然倒塌;金融风暴也同样蔓延到中国:资讯

一、中信泰富因澳大利亚铁矿石项目进行的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已引致亏损共8.08亿港元;而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的亏损更高达147亿港元。资讯

二、中国平安因为参股富通集团1.21亿股投资283亿元而计提了157亿元的巨额损失准备,针对富通集团的救助计划使市场对中国平安的投资产生了担忧,此传言影响,中国平安H股在一日内(20xx.9.26周五)下挫9.7%。①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同时,目前市场上也频频传出一些大型企业集团董事长辞职或被监控调查的消息。

在金融风暴的惊涛骇浪中,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镇定;在面对不期而至的风险和危机中,人们痛定思痛,需要寻找和总结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有人说,都是衍生金融工具惹的祸;也有人说,这是公司治理出的错;还有人说,这是信息传递延误造成的后果。

到底是什么原因?固然各有各的背景,各有各的具体情况,但对于独处海外的跨国集团子公司来说,外部环境复杂,东道国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税收政策和行业竞争环境的随时变化,给公司经营和财务危机的潜伏营造了突发的土壤,加之远离母公司,治理链条拉长,如果信息沟通不及时,内部监控不到位,风险和危机的突然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结合起来,基于这样两个基点和视觉,研究海外子公司在资金运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与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外子公司资金运作风险管理理论与视角

如果说人们需要从前述一些案例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的话,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和内部监控是首要的和必须的,其次就是信息及时的沟通、传递和披露。

(一)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是完善母子公司委托代理链条的基点,也是强化母公司监管的首要条件

关于跨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历史并不长,大量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理论分析框架对跨国公司治理的概念、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涉及契约经济学、金融学、组织行为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和学科。在这些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委托——代理理论”。长期以来,作为经典企业理论的委托——代理理论被视为跨国公司治理理论中的主流理论,一经引入跨国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便被广泛运用来解释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的母子公司行为均衡的产生与变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机制设计来解决作为委托人的母公司与代理人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盛颖敏,刘志永,20xx)。

在跨国公司中,母公司与子公司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委托代理结构。母公司股东通过授权董事会对海外进行投资并构建独立的法人机构,同时派出重要的子公司高层人选组建新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班子,虽然子公司的董事会有独立行使出资者的职权,但按照出资者股权理论,占比例较大的控股股东仍然掌握着子公司的控制权,所以虽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层层委托关系,重大投融资决策问题仍然要经过母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者通过母公司授权。但是这样一来,这种层层委托的代理链条过长,如果监控不力或信息沟通不及时,容易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所以,建立健全母公司的治理结构,设立若干对口的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以对应检查子公司的各项工作是解决这种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监控难于过细等弊端的有力措施。其中,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海外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监督其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以便协调母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是重要举措之一。

为了指导母公司加强对其子公司的管理,保证母公司投资的安全、完整,以及确保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财政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对子公司的控制”。要求母公司在对子公司实施控制过程中,至少应当强化对以下关键方面或者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一是对子公司的组织及人员控制,通过选任董事、经理、总会计师(或者财务总监、分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等方式行使出资人权力;二是对子公司业务层面的控制,通过建立业绩目标、预算控制、重大投资、筹资、利润分配的控制、对外担保控制、对外捐赠控制、关联交易控制、考核与审计监督等政策和程序,对子公司有关财务事项和业务活动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对合并财务报表及其控制,明确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与报送流程及审批制度,确保母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从而从公司治理的制度层面保障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

(二)强化内部控制是母公司行使监管职能、预防子公司出现风险和不测的必佩之剑

所谓监管职能,一是管理,二是监督。对于独立的子公司来说,监督职能应该更重要一些,因为作为独立法人的子公司身处海外,管理是其日常必行之举,母公司一般既不能过多干预具体业务,事实上也鞭长莫及。所以,加强监督是其主要的职责。无论是在美国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还是我国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都将“监督”置于重要地位,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财政部会计司李玉环将《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监督归纳为三点②:一是持续的监督活动,二是个别评价,三是缺陷报告。其中一、二的结合是监督活动得以实施和具体落实的必须举措,而《内部控制框架》对缺陷定义为内部控制体系值得注意的一种状态,缺陷的报告是及时将发现和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上报,既包括直接的正常渠道,也可以越级上报。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要求的内部监督,首先强调了建立内部监督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监督的持续执行;其次是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前者类似于《内部控制框架》中的持续监督,后者类似于个别评价。不过专项监督的起点可以更高一些,它可从公司发展战略出发,就公司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另外,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还做了规定,进一步区分了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并要求企业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

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按照内部控制的五项要素,专门设章规范了对每一种要素的具体要求,从总体框架上和细致入微处深入论述了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及执行要求。

从内部控制的目的来看,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企业基本目标的实现。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企业家的基本职能是管理风险。无论从目的、目标,还是从要素来看,内部控制的根本功能是风险管理。不确定性意味着机会与风险并存。如果说机会代表盈利的可能,风险则代表亏损的可能,二者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企业集团海外子公司来说,面临的风险种类更多,除了国内一般企业所遭遇的市场、技术、金融、财务、法律等风险外,他们还随时要面对瞬息万变的不同币种间的汇率、利率、东道国税收政策、政治环境、资本市场,甚至战争、骚乱等各种外部风险和突发事件,要想保证盈利,就必须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就是一种风险管理机制。其中,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分析、评价风险,具体的控制措施是处理、防范、化解风险,而内部监督则是对整个过程进行的全面监控。

此外,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和相关资料的保管,也是对海外子公司内部控制的要求之一。

(三)加强信息的及时沟通、传递和及时披露是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应急问题的必须之举

世界著名风险评估机构标准普尔就中航油新家坡公司巨亏5.5亿美元事件曾发表评论③说:在危机显露之初,其实新加坡公司只需5000万美元即可解围。且不论这个判断是否准确,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如果新加坡公司及其母公司变换一种处理方式,也许会出现不同的局面。这个细节就是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应急处理。

该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新加坡公司原总裁陈久霖在事件发生后不久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详情,让人们了解到新加坡公司的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处理危机的几个细节:“中航油集团2004年10月3日就开始了解到事件的严重性。当时的账面亏损为8000万美元,如果那时集团决定斩仓,整个盘位的实际亏损可能不会超过1亿美元。然而,集团领导大部分在休假。9日,新加坡公司正式向集团提出书面紧急请示。如果当时斩仓,实际亏损应为1.8亿美元。然而直到16日,集团才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研究。”陈还说,危机发生后,国内外多家大企业与中航油集团进行过多次接触,愿意支持新加坡公司解决期权问题,其中英国石油公司(BP)提出了两个可以把风险控制在2亿美元内的方案,但由于与母公司的沟通渠道不畅而未得到解决④。

虽然陈的一面之词是否可信有待证实,他的说法与中航油集团领导的表态有诸多矛盾之处。然而,信息沟通的不及时和没有建立完善顺畅的危机处理机制,遭遇风险时或惊慌失措或束手无策或消极等待的现象是造成危机后果的巨额损失的最可怕的原因。所以,建立信息及时沟通、传递和披露制度是保障内部控制机制实施的重要渠道。

在财政部对“子公司控制”的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还详细规定了子公司的委派董事、经理、总会计师应当定期向母公司报告子公司经营管理、资产运行和财务状况等有关事项。对于重大风险事项或重大决策信息,委派人员应当及时上报母公司董事会。这些条款就是从制度上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无阻。

以上问题虽然也是国内企业在风险防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但对于海外子公司来说,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其各种风险发生概率加剧,在资金运作中对风险管理和监控必须是其发展扩张中的首要问题。

三、海外子公司资金运作风险管理举措及建议

通过上述对企业集团海外子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内部监控以及信息沟通、传递和及时披露的论述,笔者提出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框架下的海外子公司资金运作举措如下:

第一,疏通信息及时沟通渠道,建立定期报告和重大事件随时报告制度。

第二,完善母子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这两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我检查,建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缺陷报告制度。

第三,设立资金统一运作、分级监管制度,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责任制和预算控制制度。

第四,设立担保和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保险机制。

第五,设立专门机构,研究海外东道国及其周边环境变化,密切关注其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税收制度及资金进出管理政策变化,收集每日汇市、股市、期市等行情变化资料,研究内外环境变化可能导致的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第三篇:生产运作管理论文

2012—2013学辅修工商管理之生产管理学作业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物流工程1001班姓名:李洋

学号:10010512

4摘要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和重大问题所做的长远的和全局性的规划。企业生产管理的战略是企业的职能战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决定出产出什么,如何组合不同的产出品种,为此需要投入什么,如何优化配置所需要投入的资源要素,如何设计生产组织方式,如何确定竞争优势等,重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产运作战略;企业战略;总体战略;制定

目录

摘要..........1第1章 生产运作战略.........3第2章 企业战略.............3

第3章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总体战略.........4

第4章 总结..........5参考文献.............5

第1章 生产运作战略

生产运作战略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他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生产运作活动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生产运作活动为了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必须将其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并且保证有一个合理、高效的运作系统来进行一系列的变换过程,以便在投入一定或者说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使产出能达到最大或尽量大,在制定生产运作战略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企业内部因素和企业外部因素。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生产运作管理人员首先需要考虑选择哪些产品,为了生产这样的产品需要如何组织资源,竞争重点应该放在何处等,在思考这样基本的问题时,必须根据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经营战略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比如说,企业的经营战略侧重与提高收益,那么生产运作战略的指导思想就应该是尽量增加生产收益,从而在进行产品选择决策时,应该注重选择高附加值产品,如果企业是想把经营战略放在扩大市场的占有量上的话,那么生产运作战略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保持生产系统的高效性和灵活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主要包括一下方面:①确定生产运作战略的目标组合②形成生产运作战略③生产运作战略的详细设计。

第2章 企业战略

制定企业战略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企业战略通常决定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在企业整体经营目标之下,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分别建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战略,因此,包括生产运作战略在内的各个职能级战略的制定,都受到企业战略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各职能部门所强调的重点不同,往往对生产运作战略的制定有所影响,并且影响的方向是不一致的,例如,营销部门往往希望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适应市场的多样化特点,而生产部门则希望尽量稳定、少变化,提高标准化的生产量。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

时,要考虑到这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权衡利弊,是企业战略能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3章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总体战略

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总体战略包括五种常用的生产运作管理战略:1.自制或购买,这是企业决定生产某种产品或企业提供某种服务时,企业需要建造相应的设施,采购所遇的设备、原材料,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工人等,2.低成本和大批量,早期福特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战略,在零售业,沃尔玛也是采用这种战略,才用这种战略需要选择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这种战略往往需要高的投资来购买高效设备,如同当年福特汽车公司建造T型生产线一样,这种战略应该用于需求量很大的产品或服务,只要市场需求量大,才用低成本和高产量的战略就可以战胜竞争对手,取得成功,尤其是在具名消费水平还不高的地区。3.多品种和小批量,对于顾客化的产品,只能采取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战略,当今世界消费多样化、个性化,企业只有采取这种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效率难以提高,对大众化的产品不应该采取这种战略,否则,遇到才用低成本和大批量战略的企业,就无法去竞争。4.高质量,质量问题尤其重要,无论是采用低成本、大批量还是多品种、小批量的战略企业,都必须保证质量,在当今市场中,价廉质劣的产品是没有销路的,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都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的,达不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就谈不上满足人们的需求,使顾客满意才是最终的质量标准。5.混合策略,将上述几种策略综合运用,实现多品种、低成本、高质量,现在人们提出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既可以满足多用户多种多样的需求,又具有大量生产的高效率,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第4章 总结

通过这学期生产管理学习的学习我了解到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是从市场竞争和企业总体战略的角度来确定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追求的目标,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是和企业的发展和命运密切相关的,企业要通过对内外部经营条件及其变化趋势的分析,寻找关键的战略因素、战略机会和战略实力,为企业制定生产运作管理战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邹艳芬.生产运作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任建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方爱华,张光明.生产与运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为什么金融机构要进行风险管理

为什么金融机构要进行风险管理

因为金融机构风险大啊。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率都特别高,因为资产负债表上大量的都是负债。所以一旦负债管理不好,很容易就资不抵债,或者说很容易就因为现金流问题而导致破产。

比如巴林银行百年老店也一下子被搞垮了。还有最近金融危机美国破产了那么多的银行。

第五篇:第十章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第十章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案例讨论:

中国建设银行的风险管理

2005年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在其公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提示了许多风险因素,以下列出的是其中的一部分:

(1)本行历史财务及资产质量数据反映了与本行不良贷款相关的特定重大非经常项目。

(2)本行的贷款分类和准备制度在某些方面有别于若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银行。

(3)本行的信贷风险高度集中于若干客户和行业。

(4)本行可能无法变现获得本行的贷款组合抵押品或保证的全部价值。

(5)本行部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实施时间不长,这些政策和流程的遵守及其有效性尚待充分验证。

(6)本行不一定总能发现和防止本行员工或第三方的欺诈或其他不正当行为。

(7)本行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8)若干承诺和担保可能会使本行面临信用风险。

(9)本行可能面临本行无法控制的利率及其他市场风险因素的变化。

(10)本行受到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管制和汇率日后变动的影响。

请问:以上这些风险因素都属于哪种风险?据你所知,建设银行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规避风险? 案例分析:

建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1.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按事先达成的条款履行义务的风险。建行信用风险主要涉及建行的贷款组合、投资组合、担保与承诺和其他资产负债表内外信贷风险敞口。

为管理信用风险,建行采用了规范的信贷业务政策和流程。该信贷业务政策和流程由风险管理部连同其他有关部门定期审查和修订。

(1)贷前调查

建行客户经理通过与来建行的贷款申请人面谈或者通过主动寻求具信誉的目标客户启动公司信贷业务程序。建行主动营销我们认为信用风险较低的客户,这种判断基于对目标客户的经济状况及其所处行业或地区的前景分析。如果申请人通过了客户经理的最初筛选,将被要求提交—份正式的信贷申请和所需的相关证明文件,包括组织机构文件,经审计的近三年财务报表和重要合同。所有的公司类贷款均由客户经理受理信贷申请,并在呈报信贷审批前由受理分行组成一个团队对贷款申请进行评估。评估内容通常包括:①评定信贷申请人的信用等级;②评估贷款的抵押品(如有);③对于固定资产项目贷款,评估贷款项目的风险、回报和现金流量。评估结论成为贷款申请报批材料的组成部分。

(2)信用风险评级

1999年建行开始采用人工打分卡系统评定公司类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2003年,建行试行了信用风险评级系统,该系统可自动生成公司类客户的初始信用风险等级。从2004年开始,建行对所有新贷款的客户均要求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包括展期贷款和到期贷款的续贷,但不包括①低风险贷款,包括有足额存款和国库券担保的贷款;及②给予刚刚成立尚无足够信用记录的公司的贷款。对借款人是刚刚成立尚无足够信用记录的公司,建行通常对具控股股东或发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能否向其发放贷款。

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评级时,建行主要考虑—系列的定量与定性因素,包括申请人的信用历史、财务状况、资产流动性、管理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客户经理也会通过现场访问,与申请人的管理层面谈收集其他信息。贷款申请人经评定被归入的信用风险评级的有效期为一年。于2005年6月1日之前,建行以七个等级评级:AAA、AA、A、BBB、BB、B及F。就2005年6月l日以后的贷款而言,建行以十个等

级评级:AAA、AA、A、BBB、BB、B、CCC、CC、C及D。建行为了进一步集中管理信用风险,限制了分行的信用等级认定审批权力。例如,唯有总行才有权认定审批信用等级为AAA级的客户,总行和一级分行才有权认定审批信用等级为AA级的客户。

建行通常只对AAA级客户:和经总行特别批准的部分AA级客户发放信用贷款。对于其他申请人,建行一般仅提供财产和货币性资产担保或第三方保证贷款。建行规定只接受优先担保物权,偶然也会接受次级担保物权。此外,除非是足额的定期存款或国债作担保,否则建行一般不向信用等级为B级或以下(2005年6月1日之前为BBB级或以下)的申请人提供新的贷款。

(3)抵押品评估

通常新贷款的抵押品价值需由独立的资产评估公司评估,并于内部按季度对抵押品价值潜在的任何重大变化进行审查。有抵押的贷款因抵押品种类不同而执行不同的贷款对价值比率上限,如下所示:

对于第三方保证人保证的贷款,需要根据适用于主要义务人的有关流程和标准,对保证人的财务状况、信用历史和履行相应保证责任的能力进行评估。

(4)信用风险管理信息技术

建行借助1998年实施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即CMIS,作为就建行的信贷组合进行信贷资产分析及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建行也作为试点启用了CRREW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初步评定公司类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和就特定贷款区域、行业、产品或客户,进行风险的集中度及共累积的预警。结合使用CMIS和CRREW两个系统,建行希望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更好地对公司类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并且更有效地监控建行信贷组合的质量。

①信贷管理信息系统

建行于1998年启用的CMIS收集和维护了建行贷款、公司类客户、以及相关固定资产贷款项目信息。CMIS是就建行的信贷组合进行信贷资产分析和报告的主要数据来源,也是管理和监控建行公司和个人贷款、进行贷款分类,以及向外部监管机构和内部研究部门提供信息的重要工具。

②信用风险评级预警系统

建行于2003年9月开始试点使用CRREW系统,该系统既可用于信用风险评级系统也可用于信贷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分析来自CMIS的信息,来自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外部信息源的信息,以及来自对外公布的资料中包含的建行现有或潜在借款人的财务或经营信息。

CRREW系统使信用风险评级程序自动化,目前作为辅助、最终将取代建行尚在使用的人工打分卡信用评级系统。该系统通过使用一系列定量和定性指标决定公司类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建行根据历史信贷经验以及借款人所处的地理区域、行业类别、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其他因素发展并定期更新该指标体系。CRREW系统还按区域、行业、产品、客户进行建行的贷款组合集中度的监控和管理。基于建行信贷组合违约的经验数据和所掌握的其他信息,CRREW系统生成提示特定贷款区域,行业、产品或客户潜在风险水平的预警信号。客户经理应用这些风险预警信号对现存客户和营销准客户进行管理。

建行相信CRREW系统在中国的商业银行所用的此类系统中居领先地位。建行计划在2005年底前就建行公司类银行业务全面运用CRREW系统。此外,建行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全面运用一套量身定造的客户信用评估系统,以改善建行个人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及管理工作。

2.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因不能及时以合理价格将资产变现以为建行的负债提供资金的风险。建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贷款、交易、投资等提供资金的活动以及对流动性资金头寸的管理。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遵守规定的流动性指引,并在出现不利的情况时,及时满足股行建行偿付义务的需要,并在出现投资及贷款机会时及时提供资金。建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日常的流动资金头寸管理。

建行的正常运作主要通过客户存款获得资金。因此,各分行严密监控其存款水平和相关的流动性需求。一旦流动性需求增加,各分行可从上级行和总行获得额外的流动资金。如任何分行的存款多于其流动性需求,该分行可通过内部资金转移系统将资金集中上存总行。建行还大量持有央行票据和中国国债等流动资产,可通过在市场上兑现该等资产满足建行潜在的流动性需求。为满足部分流动性需求,除法定存款准备金外,还在人民银行保持足够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如果流动性需求进一步增加,建行还可以通过银行间货币市场灵活地拆入资金,尽管建行历来是该市场的净资金拆出方。

根据现行的银行监管要求,建行需要满足与流动性有关的若干运营指标,包括:(1)流动性比率;(2)银行间市场拆入、拆出比率;(3)存贷比率。建行按季度监控这些比率。

3.市场风险管理

市场风险指市价变化而引发的资产负债表内外损失的风险。上述变化的成因,可能是利率、汇率、股价及商品价格等可观察市场变量的变化,及会影响对市场风险敏感的工具的其他市场变动。建行承受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建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以及资产负债表外承担及担保,包括自营性投资账户及银行账户。建行的自营性投资账户主要包括建行以自营方式持有做买卖及投资用途的证券和货币市场拆放。银行账户则包括余下的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建行用于监测市场风险的主要风险计量和控制工具是建行银行账户及交易组合的缺口分析及压力测试。此外,建行采纳严格的授权权限,有关权限按照产品类别、员工经验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而定。建行的目标是力求充裕的财务回报,同时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内。

历史上,利率和汇率均由中国政府管制和厘定,建行因此面对的市场风险不大。随著政府对利率、汇率监管的逐步放松:中国金融服务机构竞争力的增强,建行将日益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

建行风险管理部负责制订建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及监管其实施。建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制订程序,藉以识别、评估、计算及控制市场风险,从而实施建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建行资金部每日为其本身账户及代表建行客户管理建行投资组合、对市场风险进行日常管理。

(1)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是利率水平的不利变动使银行财务状况受影响的风险。建行利率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建行业务组合期限或重定价期间的错配,期限错配可能使净利息收入受到当时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2004年以前,建行主要通过基于利率变动趋势的判断调整资产及负债期限结构来管理利率风险敞口。2004年起,建行也开始通过缺口分析来测算因利率变动而引起的利率风险敞口,它提供了资产及负债重定价特征的静态分析。建行还针对自营性投资账户和银行账户及其选定组合进行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此外,对投资组合中的债务工具进行久期分析,以通过衡量对利率波动的敏感性来评估债券的潜在价格波动。截至2005年6月30日止,人民币债券(但不包含绝大部分在投资组合中的应收款项)和外币债券的久期分别为1.79年和2.54年。建行还通过利率敏感分析、风险价值分析、压力测试来测算建行投资组合因潜在的利率变化引起的风险敞口。

建行通过利率掉期和利率期权等衍生工具合同来对冲外币交易和投资组合的利率风险。由于国内市场的对冲工具不够发达,建行一般不使用利率对冲工具对冲人民币证券的利率风险。

(2)汇率风险管理

汇率风险主要来源于建行本身账户和代客业务的资产负债币种错配和外币交易导致的货币头寸错配。建行面临的汇率风险是由于持有非人民币计价的贷款、存款、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管理建行汇率风险,建行尽量使每个币种的借贷间互相匹配。此外,建行利用即期和远期合同对冲因外币投资和同业拆借交易产生的外汇敞口头寸,在外汇管理局允许的范围内,建行会在同一营业日对大多数代客进行外汇交易的汇率风险敞口平盘。

4.操作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流程、人员和系统不足和过失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

各职能部门负责评估本身的操作风险,并执行建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风险管理部定期组织检查以评价各部门有否遵守建行的政策和程序。建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则负责评价操作风险管理的整体有效性。

(1)操作风险管理措施

建行管理的核心是强化内部控制并培训员工执行各项政策和程序,尤其是新近颁布的政策和程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行制订和实施了涵盖各分行层面许多主要业务活动的政策和程序。建行所采取的措施有:

划分部门的职责,包括业务部门、信贷审批部、风险管理部和审计部,分离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岗位,建立建行业务操作的制约平衡;

实施关键岗位人员集中委派和轮换制度,特别是各分行的主要会计和财务控制岗位;

集中在关键的操作环节实行审批权限,如在信贷审批和贷款分类环节;

建行制订了工作人员不正当行为处理办法,对违反建行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建行制订了政策和程序,管理人员需要对下属的犯规行为负责;

强化实施对员工违规行为的报告和更加严格处罚的规则;

通过设立反洗钱处,及根据人民银行的指引实行相关政策和程序,强化对反洗钱的监控工作。

此外,为降低因信息技术系统故障引起的操作风险,建行对重要的数据处理系统都进行数据备份,同时正在开发计算机灾害恢复中心,为操作数据进行自动备份。

2003年启动的[风险管理平台]工程旨在整合建行所有业务活动与各分行的各类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该工程旨在针对及改善:①建行内部控制环境;②建行内部控制计划;③建行内部控制的实施、操作与监督;④评估与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程序;及⑤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与沟通。建行相信该工程完成后,将通过实现监督与制约、高效与透明来增强建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预计该工程将于2005年年底前在建行全面推行。

2005年,建行设立独立的合规部,监管建行遵守适用法规及建行本身的政策和程序的情况。此外;合规部亦集中加强雇员对信贷审批程序的问责,并监察员工是否遵守有关政策及程序。另外:合规部亦负责通过其反洗钱处执行建行的反洗钱政策。

(2)内部审计

建行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性。建行审计部独立于业务部门,并通过运用独立报告制度对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和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独立评价。

1999年,建行在分行总审计室外,设立了八个区域审计分部,负责对其各自所辖区域内各一级分行的审计;在一级分行设立了总审计室,主要负责对相应地理区域内一切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2005年5月份开始,建行实行多项措施以巩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包括,但不限于,设立总审计师职位:全面负责建行内部审计职能。于有关措施完成时,一级分行的总审计室和建行八个区域审计分部将直接向总行的审计部汇报,并向有关一级分行的行长通报审计结果。总行审计部向总审计师报告工作,而总审计师则首先向行长并通过审计委员会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其次向监事会报告;建行全部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业绩考核由总行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报告体制统一集中管理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建行内部审计计划、政策及程序,同时检查、监督,考核和评价建行内部审计职能,此外,审计委员会负责就有关审计的事项向董事会通报,并协助建行内外部审计师的沟通。

下载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运作发展趋势论文(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及运作发展趋势论文(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包活动,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持续经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

    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树立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高风险管理......

    现代远程教育与发展趋势展望论文

    【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承认的同时也存在着与之相应的种种问题,文章强调了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

    现代管理论文

    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政策的变迁特点 教师政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它是指党和国家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的要求及待遇方面所做出的准则性的规......

    风险管理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论文写作报告题目:饮食健康风险分析所 属 系: 专业: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起讫日期: 设计地点:科技论文报告诚信承诺本人承诺所呈交的科技报告论文及取得的成果是......

    风险管理论文

    浅谈信用卡风险管理班级:财务09.2班 学号:120093606069 姓名:唐爽浅谈信用卡风险管理摘要: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信用......

    风险管理论文

    浅谈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摘要: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预防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解决目前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的......

    风险管理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初探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近,中国银行业也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我国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金融巨鳄的强劲挑战。随着中国金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