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几点体会(文字综合工作者入门必读)
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几点体会
以文辅政是办公室和其他文字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而起草领导讲话则是政务服务的重中之重。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施领导职能,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发布公文、直接指挥等等,但最普遍、最常用、最大量的是召开会议。开会就要讲话,起草一个好的领导讲话稿,对于鼓舞士气、凝聚民心、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在机关“爬格子”多载,个中辛苦自不待言。回想历历往事,感慨颇多,几点体会,赘述如下。
(一)要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起草领导讲话是一项重要的辅助决策活动,是一种代言行为,也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过程。领导讲话稿是用以指导工作的,稍有松懈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起草领导讲话责任重于泰山。不在其位,要谋其政。要关起门来当领导。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种主动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要想到,能够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领导服务,为人民服务,是一种机遇、一种荣誉,是自身价值的展示,应该抓住时机,为之献身。对领导交给的材料任务,要感到是一种信任、一份责任、一种义务,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应该有一种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感觉。如果有讲话起草任务躲着走,不尽心、不尽力,不仅是对工作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就会失去领导信任,业务上的提高、政治上的进步就无从谈起。所以,一定要能吃“苦中苦”,能坐“冷板凳”,以一流的状态、作风和敬业精神去对待和搞好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特别是目前,社会和各级领
导者对秘书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奉献精神要求很高很严,但秘书人员的薪酬、待遇却与工作性质、工作负荷很不相称,秘书人员的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承认。干我们这一行,工作要求、辛苦程度比一般人高得多,但工资不高,提拔困难,无职无权,磨屁股熬眼,能人不愿干,笨人还干不了。有人说我们是四种人:“政治上是红人,工作上是忙人,生活上是穷人,身体上是病人。”文秘人员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付出很多,确实很辛苦、很艰苦、很清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有“清灯孤影苦思寻,字斟句酌撰公文,暑寒饥渴浑不顾,错把晨曦当黄昏”的工作精神和“耐得寂寥与清贫,虽苦犹荣坦荡心,蛰身栖居文秘苑,耗尽青春亦无恨”的崇高境界。
(二)要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起草领导讲话稿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属于一种被动型写作。要想以己之笔写出领导的心中所想,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把领导的意图吃透、弄准。常言道:“定位不准,累死三军”、“理定而辞畅”、“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把握领导思想,表现领导主张,体现领导要求。认真按照领导思路打磨文稿,做到领导的思考深入到什么层次,讲话稿就准确表达到什么层次;领导的指向触及到什么方位,讲话稿就准确跟进到什么方位;领导的要求具体到什么程度,讲话稿就准确反映到什么程度。
⒈要进一步明确讲话稿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讲话稿一般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讲话稿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常言说:“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
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授命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在领导的意图上进行阐述发挥,这样的授命写作才能打得住。决不能固执已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写进文稿之中。⒉要明白领会领导意图主要途径。
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要注意把握领导平时讲话的内涵。领导讲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领会,就能把握其精神实质,就能发现其中的思想火花,这对领会领导意图很有帮助。平时,要多陪领导下基层,与领导接触多了,就知道领导什么时候在想什么问题。还有一点很重要,不管有事无事、大事小事,都要多与领导交流和沟通,甚至可以与领导探讨一些单位或社会上的热点敏感性问题,这样慢慢地就会摸准领导的思想脉搏。另一种就是要努力争取领导的“接见”。当面聆听领导的意见,是写好材料的重要保证。领导的水平有高有低,领导的风格也不一样。有的领导在分配任务后,会主动找写材料的同志说明意图,一些思路清楚的领导可能还会告知材料的写法,这是再好不过的。但多数情况下,领导下达任务后,不会主动找你沟通,遇到这种情况,不管领导工作有多忙,必须设法争取领导的“接见”。通过与领导的交流,弄清写作目的、任务、要求,把握领导的真实意图,感受领导的个性风格。尤其是写领导讲话稿之类的材料,要求严,标准高,必须争取主动,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充分体现领导的水平和风格,只有这样,写出的材料,才能体现领导的个性、符合领导的身份、反映领导的思想。
(三)要大量搜集写作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如同搞建筑必须有水泥钢筋、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一样。起草讲话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
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础上,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搜集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
⒈注意平时收集分析材料。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备料”一定要充裕。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收集材料途径有三:
一是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现实材料。特别是写“讲话稿”、“意见”、“规划”时特别需要这样的依据。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常言说,“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沉下去,摸实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
二是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即收集一些与所写公文有关事物的变革情况,以便分析其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有见解的观点。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
三是有备无患,储备基础材料。积累一些与文稿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规、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
调查、收集、积累材料有三忌。一忌凭兴趣出发,要从工作需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需要出发;如果凭兴趣出发,就可能片面、狭隘,甚至有意无意地歪曲了材料。二忌听风就是雨,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凭想当然办事。三忌实用主义地调查收集材料。
(四)要认真细致地构思谋篇
古人说,“文无定法”,并不是说写材料不要章法,而是有许多章法。材料的种类不同,其写作方法也不一样,谋篇布局也有区别。材料的谋篇布局一定要精益求精,反复研究权衡,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主题。虽然在领受任务时,摸了摸领导的思路,心里有了点底,但往往领导考虑的主题,不一定都很成熟,存在偏差也是正常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相信领导,但不能迷信领导,也不能迷信权威,必须在谋篇布局时统一考虑材料的主题,结合上级的精神、领导的意图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后才能确定主题。二是结构。现在,比较常见的材料结构有三种:一种是递进式的,就像剥笋一样,层层递进。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一种是并列式的,几个层次的意思并列,多一层或少一层,都不会影响材料结构;还有一种新闻式的,也是倒金字塔式,就是把最重要的、领导和群众最关心的、最敏感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最抢眼的位置,就像新闻报道的导语,其他内容按主次先后排列。还要注意详略得当,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都要做到心里有数。三是提纲。写大材料,一定要认真确定好提纲。一般情况下,写作提纲定到三级标题就可以了。在详细提
纲定下来以后,要主动征求领导和群众的意见,特别是领导讲话材料,尽量征求讲话领导的意见。这样,就可避免走回头路,也可保证材料质量。
(五)要精益求精地反复修改
文稿草就之后,须一丝不苟、字斟句酌地搞好修改。因为一遍写出的稿子往往来不及仔细推敲,难免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不少问题是在修改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是在修改中充实和完善的。即使起草时字斟句酌,也毕竟只是一时之功力,一人之智慧,仍要进行反复修改。只有反复推敲,精雕细刻,才能成为精品。正如古人所言:“玉不琢,不成器。”“文字频改,工夫自出”。修改一遍,就会有一次提高。有人说:“一成文章半成改”,有的甚至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见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我的体会就是“六看”:一看题目。生个孩子要起个好名字,写材料也是一样。题好一半文,题目一定要醒目,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让人看了题目,就想看内容。二看结构。要保证结构的次序、层次、详略无问题,还不能出现逻辑性错误。三看事实。素材要真实可靠,特别是第二手素材,一定要认真核实,心里没有数的素材,尽量不用,必须确保事实确凿。四看观点。观点不能有政治性错误,必须符合党的政策法规要求,也不能有常识性错误,要经得起推敲。五看内容。内容不能重复,不能拖沓,必写的要写上,不必写的不能有。六看语言。语言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不同的公文文种,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讲话稿要尽量用短句、用排比句、用双音节词、用口语,尽量少用形容词。
第二篇:读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的几点体会
读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的几点体会
小森
昨天,突然开始考虑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问题,本也想就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问题写一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想了好久,也确实没有能想出个所以然来,反正现在百度方便,就搜索了几篇关于领导讲话稿写作的文章,特别是拜读了《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这篇文章后,感触良多,文章的作者也可以说的上是做文秘工作的前辈和专家了,文中提到了领导讲话稿写作的几点建议绝对称的上是真知灼见,文章写得也是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然而,对于我本人来讲,要达到文中提到的那种高度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是不可能企及的。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一是练的太少,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练过,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意识的,不断的,有针对性的锻炼是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成功没有捷径可以走,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二是知识面太窄,知识面的宽、窄,完全是平时积累的结果,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都必须有所涉猎。不能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要全面。当然,知识面的拓宽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做好的,更不是靠应急恶补就能搞定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思考,逐步加深的一个渐进的过程。知识面的拓宽也没有终极点,更没有好的办法,只有靠自身不断积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计划、有步骤、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将捕猎的知识慢慢转变为自己的东西。三是主动性不够,可以说,近几年来,自己对自身的要求不高,甚至说基本没有对自身要求过,天天总是活得昏昏噩噩,不知道一天到晚到底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光阴似箭”珍惜时间,生活要有时间的概念,这一点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须要做到,而且尽可能的做好,有句话说的好,“人是被逼出来的”我看的却如此,因为,不管在任何时候,惰性总是伴随着你的左右,只有用坚强的意志和磐石般的毅力才能将其驱散。
说来说去,都已经离题旨十万八千里了,不过没有关系,总结自身,也是提高的一个开始,这也是读《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后的感想与体会,不管是什么情况,认识到了不足,总是比昏昏沉沉的要强个十倍、百倍的,再说,所有的成功都不可能一成而就的,需要慢慢的积累,需要有个正确的认识,需要有个良好的开始。啰嗦这么多,赶快开始正题吧。
对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我也曾有过思考。对于基本的结构也有所了解,但是,如何写好领导的讲话稿,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我认为,难就难在三个方面。一是写作的本身难,要写稿子,就必须要写,写的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就比如,你有一个观点,或是想法,如果要将其写出来,写出来的文字有刚好能体现你的观点和想法,这本身就很难,我经常的体会是,本来满脑子的思虑,如果写出来一定非常完美的,可当你一开始写的时候,确总是文不对题、词不达意,而且是言不由衷,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也发现,刚刚满脑子的想法好像突然蒸发了一样,找也找不到了。我想,这就是平时练的太少了,胸无成竹、脑无点墨,才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二是立意高远特别难做到,所谓立意高远,就是要将普通的工作,站在更高的高度,提出创新的理念,这一点切实特别难以把握。就比如是召开一个工作部署会吧,对于最后一个讲话的领导来说,主要是强调重视,落实等方面的工作,那么,如何来强调重视,怎么样强调重视才算是立意高远,这个问题确实很难把握。三是标题的构思,词汇的应用,我认为都比较难,特别是在标题的构思上,有时候经常大半天都想不出一个好的词汇来表示,就是想出来了,有时候总是觉得词不达意。
对于写好领导的讲话稿而言,仅仅是会写还是远远不够的,《浅谈领导讲话稿的写作》的作者专门提到了领导讲话稿的核心在于立意,作者使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了如何站在领导的高度来看问题,写文字的问题,特别是重点提示了站在哪种高度的问题,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和所站的高度是相关的,特别是领导的讲话稿,代表领导的施政高度,领导看问题的高度,所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看问题、想问题的高度非常重要。再者是领导的风格,这在讲话稿里一定要有所体现,最好是有强力的体现,这也是讲话稿能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喜欢一个重要的原因。
从以上情况上看,要写好领导的讲话稿,一是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字的驾驭能力,二是要立意高远,高瞻远瞩,切实站在领导的高度去看问题,写问题;三是要不断观察和体会每个领导的个性特别,讲话风格等,尽可能的应用领导的风格特点来写讲话。当然,要做到以上三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对于秘书工作来说,就必须要做好文字的基础积累工作,定期定量的练习,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练习后,一定会有所提升的。
第三篇:领导讲话稿写作浅谈
领导讲话稿写作浅谈 在单位承担文字工作,免不了要为领导写讲话稿;自己做领导的话,布置工作要讲话、总结工作要讲话,参加各类活动也要讲话,也需要一个讲话稿做准绳,不能想说什么说什么。如何使讲话吸引人,让人听了鼓士气,长精神,是个综合性的问题。在我的多年机关工作中,感到领导讲话稿是比较难写的一项工作。主要是每个领导个性不同,特点也不一样。有的爱引经据典,有的爱用诗词歌赋,有的喜欢长短句,有的喜欢排比句等。所以学习讲话稿的写作,对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我看过不少关于公文写作的书,但是涉及讲话稿写作的论述较少,据说不少大学里有这一科,有专著,我受工作局限,未能涉猎,采取的是笨办法。订阅《演讲与口才》杂志,收集各级领导讲话,自己分析;我甚至还购买了《美国历届总统的就职演说》一书。经过多年的积累,有了一些心得。浅谈如下:
一、领导讲话的类型
领导的讲话,有多种场合,多种对象,但据我分析,除了各种代表大会的报告以外,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即席讲话。比如接见各种会议代表合影时的讲话;参加本级或下级组织的重要活动所作的讲话;都属于即席讲话。
二是布置工作的讲话。如年初的工作动员,或者开展某项重要工作,搞某个政治教育或开展某个重要活动的讲话,都是这一类。三是总结工作的讲话。某项重要工作、某个政治教育或某个重要活动结束后,一般要进行总结讲评,年终总结也如此。
二、写作提要
1、(戏说)即席讲话写作
这类讲话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要写好“拜年的话”。比如表示祝贺、表示欢迎、表示感谢、表示慰问、表示敬意等等一类的话,这段话通常写在开头。二是要写好“肯定的话”。就是对这项活动的意义、对下级单位的做法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你前面还有其他领导讲话,也要有所肯定,不论是上级也好、平级或下级也好,对人家的讲话要有个态度。一般是表示“赞成”、“同意”或者说讲得“很好”、“很重要”、“要贯彻”等等。三是要写好“希望的话”。作为领导,你可以提希望、提要求,根据实际也可以说些预祝成功、预祝取得好成绩一类的话。
即席讲话不能长篇大论,一般掌握在500至1000字,最长也别超过1500字。这样可以在时间上控制在5到8分钟,讲者、听者都不累。
2、布置工作的讲话
布置工作的讲话实质是该项工作的动员报告加工作计划。一般是在年初或举行重大活动、进行重点工作、布置新的任务时采用。这类讲话通常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依据和目的部分。也就是根据什么开展这项工作,要达到什么目的。通常的依据是上级的部署、文件的要求或领导的指示、年初的计划。目的则是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这部分在讲话中占的比重较小,但要求质量高,概括要有高度,要准确精炼。二是背景和意义部分。这是布置工作讲话的核心部分,也是展示作者和领导理论功底的部分。这部分的观点要有高度,论述要有深度。入情入理,结合实际。这部分可以取巧的地方时可以利用上级领导的讲话和文件以及报刊上相近的观点,但也不能照抄照搬,也有提炼加工的必要。
三是方法步骤部分。这部分实际是计划的解说。要把这项工作的全程列出来,可以按任务进程划分阶段,也可以按时间划分阶段。要把每个阶段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要采取什么措施写明白,要有全局意识。
四是要求部分。完成这项工作,上级有什么要求,本级有什么要求,采取哪些措施达到这些要求,都要写清楚。比如,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思想要重视,安排要科学等等,有的还要提出完成的时间,达到的标准。
以上四部分是常用的套路,也不是一定要这样,结构可以变化,但内容不能少。
3、总结工作的讲话
总结工作的讲话与布置工作的讲话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是方法步骤部分简略了,要求部分变为实际成果了。大体结构是三部分:
一是概况和成绩部分。也就是把整个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概括出来。比如:在什么时间、为了什么目的、开展了什么工作、采取了哪些做法取得了什么成绩,一高度概括的语言,提纲挈领的简要概述出来。有500到800字足够了。
二是做法、经验部分。也可以叫评价或讲评部分。这项工作具体是怎么做的,哪些做法是成功的,哪些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哪些单位或个人有什么突出表现,都可以以经验或特点写出来。通常的提法有:领导重视,突出了重点,狠抓了难点,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措施有力,安排科学等等。也有按体会写的,如提高认识是关键,领导重视是保证,学好文件是基础等等。
三是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这项工作还有哪些不足,准备如何解决,是必须写的内容,也是传统的写法。关键是问题概括要准确,措施要明确。分寸要掌握好也不易,写的重了领导不好说,写的轻了不合实际也不行。有一个原则:非不得已,问题不能责任到单位,更不能到具体人。
第四篇:初学写作领导讲话稿的四点体会
初学写作领导讲话稿的四点体会
凡是领导用于讲话的文字材料就是领导讲话稿。初学者如何写作领导讲话稿?我有四点体会。
第一,学会模仿“三步走”
学写讲话稿要经过一个模仿过程:一是模仿写作方法。模仿本单位“自己前任”、互联网上“各地同行”写作和表现手法,弄清领导偏爱的写作手法是点面结合、叙议结合,还是事实论述、开门见山,在叙述、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侧重。二是模仿文章结构。“前任”写作的讲话稿都是多次修改而来,文章结构得到领导认可,形成多种固定大结构。还要弄清每一小段采取的是并列式、总分式,还是对照式、递进式,自己 “依葫芦画瓢”模仿出来。三是模仿语言风格。就是去“适应领导”,适应其思维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特别是要通过学习“前任”写作的文章,掌握现任领导的语言风格,从而体现领导个性、展示领导风采。
模仿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 “不怕敢写”。为领导写讲话稿挑战与机遇并存,要相信自己“不笨”,敢于走出第一步。要以正确心态对待写稿工作,很少有人天生愿意写材料,但往往是工作选择你,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充满信心,以快乐的心情尽全力学着做好,定会找到另一番乐趣。二是不怕 “丢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正确对待领导和同事修改自己写作的文章。“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实际经验来说,往往就在这个反复修改、自己烦燥的时候就是写作能力提高最快的时候。要放下“面子”,将自己初稿和领导修改稿反复对比反思,不断总结提高,对于一些集体推稿的机会,更不能放过。三是不能“照抄”。模仿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借用,一是仿拟。借用不能只是照搬他人作品的语言形式,而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赋以新意;仿拟尤其要把他人的作品融化到自己的文章中去,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前段时间,某市两个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汇报材料竟然基本相同,市政府对其中一个县政府进行通报批评,并处理相关责任人。因此,模仿绝不能抄袭,如今网络发达,如果完全抄袭而不为人所察,实在很难
第二,建立“四大”素材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有自己写作的素材仓库。素材库分为文字、电子两类,要采取各种方法收集掌握众多的文本材料、独特见解的观点群和各种有价值的资料。
一是建立上级精神素材库。一方面要了解本级以上各种最新精神,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等,做到贯彻上级精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另一方面要储备观点,积累一些当前各级战略性的思想、观点、固定的表达、精华表述,做到有备无患,需则用之。
二是建立本级情况素材库。一般来说,领导很重视思考研究如何把上级精神与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创造性的工作思路、措施办法,体现本地特色。领导讲话稿也必须反映基层的问题、关注的热点,听者才能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掌握本级情况:一方面要掌握本级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及思考的重大问题等。另一方面要掌握基层热点数据库,不用电话调查找基层要数据和材料,而是沉下去摸实情,对调查材料一一核实,特别是重要事实和数字,做到准确无误;要有意识多收集基层报送的或本级大会各类最新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材料,包括一些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要将凡与工作有关的文件、信息、简报等材料等,都分门别类收集下来、积累起来。
三是建立外地工作经验素材库。从大方面来说,全国各地开展的工作都是按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行的,特别是全国性的统一教育活动,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可以说,工作方法、工作经验都是“大同小异”。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老秘网,从政治、经济、社会、党建等方面收集与本级区位、区情相同地方的一般做法、特色做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思路。
四是建立机关写作素材库。多从网上下载、积累与写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名家名言、典型例子、数据数字、古今中外精辟议论、思想观点。一些词语成语要常读、常看,对一些重要文件、讲话的关键段落要能够背诵,作为形成文稿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要努力做到离开办公室、现有文字材料和网络,还能随心所欲存取素材。
第三,“四方面”认真研究领导
“定位不准,累死三军”、“领会上头,摸清下头,两头一碰,才有写头”,能否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讲话稿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秉承领导旨意、忘记自我”,不能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另起炉灶,更不能固执已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将自我风格融入到领导的讲话中去.一是多收集领导想法和关心的问题。领导想法更多是从平时即兴讲话、脱稿讲话、文件批示、各种接待、批评表扬、近期工作中关注的“兴奋点”中收集,特别是对一些工作和问题的新思路、新看法,要不失时机用笔记本记下来。要主动参加领导可能讲话的会议,参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了解领导思考的热点问题,掌握领导的活动意向和动态。
二是不断完善领导想法和思路。一方面要准确无误明确领导意图。有时领导只出大题目,交代主要意图,说几个重点,至于材料中的具体问题说的不多。碰到这种情况,要主动找领导请示,当面征询领导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看法和有关解决措施,特别对于领导强调的写作方式、结构、重点等问题,要记在本上,切忌惟惟诺诺、不懂装懂,放弃深入了解领导意图良机,搞错方向。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完善领导的意图。要结合工作实际对领导思路进行扩散,全面把领导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整表达出来,结合平时收集的领导观点,将主要观点进行提炼概括升华。
三是牢牢把握不同领导风格。“三分匠人,七分主人”。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这是讲话稿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要研究不同领导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喜欢从上到下讲形势、面面俱到,有的喜欢分析实在的问题、提要求;有的喜欢引用领袖名言、古诗词、数据、例子,有的喜爱长句、讲对称、语言生动,有的喜欢朴实无华;有的喜欢“今天会议到此结束”,有的喜欢“关于贯彻今天会议,我再强调几点”。因此,平时要从网上大量学习收集储备与本级领导风格相似讲话稿,要多听不同领导讲话,明确特点,使讲话稿尽量贴近领导风格,做到“同频共振”。
四是时时牢记领导身份角色。要与领导的身份相适应,哪一级、哪一个岗位的领导,就讲哪个级别、哪个岗位的话,不能“有失身份”;同一个会议、同一个工作,党委和政府领导、正职与副职角度和用语要不一样。要与领导的角色相适应,如一位“一把手”局长,在本系统是最高领导,讲话要体现权威,就可以分析国内外形势,引经据典去论述观点的正确性。但如果是在上级部门召开会议的会上发言,或者是向上级来本系统视察的领导汇报工作,就不能搞这一套,而要多讲本单位发展状况、工作特色、工作体会和存在的问题。这时再讲形势、意义和理论,就有给领导上课之嫌。
第四,养成“三个”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成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写作习惯尤其重要。
一是养成持之以恒学习积累习惯。“功夫在平时、闲在不闲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篇讲话稿的写作,并不是从接受任务这一刻才开始的,此前的一系列日常工作都属于酝酿准备阶段,平时学习积累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学习积累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学习要有个正确的心态,要化被动忍耐式坚持为积极主动式坚持心态;要掌握正确学习积累方法,特别要学会熟练利用网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要将学习积累落到实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善于作笔记,把有价值的信息摘录下来,以备将来拿来为己所用。
二是养成定期反思的写作习惯。“知之尚需用之,思之犹应为之”。要通过反思,及时总结、记录自己的成功之处,把写作中的独到、创新、精彩之处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充实、改进和总结,作为指导下次写作的经验,使以后的工作更趋于完善;要通过反思,从每次写作工作中出现的失误或败笔中汲取教训,通过客观分析事由,并在下次的写作工作中加以调整和改进,不至于再犯同样的错误;要勇于再次实践,善于将反省的思考、收获付诸再次写作的实践,实现“为写作而反思,在写作中反思,用反思指导写作”。
三是养成注重写作细节的习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细节:要先拟定写作提纲。领导是代表集体去讲话,只有写作提纲领导同意后再写作,才不是白劳累,完成了写作提纲就完成了写作任务的三分之一。要注重语言细节。一方面语言要准确,要做到观点事实准确,引用数据、人名、地点、时间、数字无误,要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要保证引文准确,特别是各级文件和党内经典著作论述要与原文无误;另一方面语言处理要得当,对敏感问题注意把握,对过去的经验教训评价客观,对群众关注问题,做不到的事不要许愿,对批评和表扬要有分寸,本文由老秘网推荐,批评只点现象,不点单位和个人名,表扬也不能说过头话,对于“很、非常、极大、尤其”等词语运用要恰如其分,注意平衡。要写简明文章。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要大胆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语言简练、干净利落。“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乐于奉献,做到“眼勤、脑勤、嘴勤、手勤、腿勤”,就一定能够基本完成讲话稿的写作任务。
第五篇:综合材料写作的几点体会[推荐]
综合材料写作的几点体会
王 有 洲
坚持以文辅政
服务科学发展
——
撰写综合性材料是办公室参与政务、以文辅政的一项重要职能。能否形成一篇高质量的综合性材料,既是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本人思想高度、决策水平、驾驭能力、政绩营造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检验办公室文字工作者履行岗位职责、当好参谋助手、体现人生价值、服务科学发展事业的一个试金石。现结合今年初撰写区委七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报告,就如何撰写综合材料作一探讨。
一、要把握大势,与时俱进
任何一个工作报告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用与时俱进的决策思维和务实措施来指导和推动新形势下的全局工作。
一要把握宏观。年初的全委会报告不同于一般的公文,具有很强的全局性、权威性和宏观指导性。它是党的领导机关在执政过程中,对一个地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下一年的工作进行具体布置和安排,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属于典型的综合性材料。这就要求报告在安排和指导工作时,必须要立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科学判断发展走势,敏锐捕捉发展机遇,找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如,我们深刻把握一体化经济条件下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国家实行保增长、扩内需等一系列政策的新形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和应对办法措施,努力使报告立意高远,视野宏大,时代感强。
二要把握中观。就是要紧紧把握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周边县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和发展态势,因时而动,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部署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上级党委意图。如,省里提出全力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群,推进“惠民直达工程”等;市里提出“大变化”目标,坚持东进西迎、双向融入的开放战略,大力发展环巢湖城镇群,建设滨湖山水城市和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等等,我们在报告中都主动对接,有所体现。
三要把握微观。就是要把握区情实际,明确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然后扬长避短,着力在放大优势上做文章。如,我们要发挥区位、山水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着力做大做强水泥、渔网、钢构、锚链、鞋业五大产业集群;服务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区街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环湖旅游经济等等,内容真实具体,大家可信可感。
二、要突出主题,体现意图
一要把握阶段特征,每篇突出一个主题。综合材料特别是大的工作报告,一般要紧随时代变化,体现时代要求,每篇要突出一个主题。今年是市委、市政府实现“大变化”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区实现“大跨越”目标的决胜之年。我们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作为全篇的主题,自始至终用“大跨越”一条线来贯穿和统领,正文四大块标题分别为“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大跨越信心;正确把握形势,理清大跨越思路;抓好重点工作,加快大跨越步伐;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大跨越保障”,全篇一个声音讲到底,形散而神不散。
二要充分展示成绩,极力鼓舞凝聚人心。在总结2008年工作成绩时,我们用了“五个进一步”,正文小标题用了“六个新”,党建工作用了四个“得到加强”,用观点说话,用事实和数据佐证,真实可信,达到鼓舞士气、凝聚人心的目的。
三要客观指出问题,真诚展示务实姿态。报告在指出存在问题时,用了“四个压力”,不回避、不掩饰,力求准而新、高而实、层次少而精,向外界发出这是一个团结务实、卓而不凡、具有坚强凝聚力战斗力的班子的信号。
四要体现继承创新,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一个好的工作报告,一定是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在继承前人或前一阶段工作成果基础上的大胆创新。今年的全委会报告,我们不但继承市改区以来历任领导集体的成功经验,而且继承新一任领导集体任期内既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措施,否则,朝令夕改只能让人无所适从。如,在思想政治建设上,区委持续开展“跳出居巢看居巢”活动;在经济发展上,围绕“23451”工程,持续实施“三大战略”、培育“五大产业集群”;在综合经济实力上,始终向全市中等或以上水平迈进等等,体现了连续性、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要突出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要求,不能搞大水漫滩、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增强指导性、可操作性。
三、要占有材料,注重积累
获取丰富的信息,最大限度地积累和占有素材,是撰写综合性材料,增强文稿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渠道来获取。
一要关注媒体,把握上情。搞文字工作,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上网,关注时政,掌握大信息;其次,就是快速浏览当日的有关报刊杂志,重要文章留存精读、细读,以获取最新信息、前瞻性的观点言论、时代语言和文字技巧,以提升视野,养成素质。如,去年11月中旬,我第一时间从《安徽日报》的通栏标题发现“提振信心”这一新词,通篇报道在金融危机面前,人们应该如何面对。我在2008年11月30日召开的区委七届八次全委会报告中,及时引用“提振”一词做标题,以期增强报告的视觉冲击力。
二要用心观察,掌握中情。一方面参加区内的有关会议和活动,直接获取相关信息。如在参加区人代会、政协会、务虚会、茶话会等岁末年初的一些重要会议时,注意收集此时带有全局性、结论性、展望性的重要信息,为稍后的全委会报告撰写做有针对性的资料准备。一方面还要当有心人,留意区委负责同志平时的一些重要言论、谈话观点和对某项工作的要求,并不断加以归纳,这些赋有个性特色、属于负责人“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报告的主旨和活的灵魂。如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务虚会上提出城市街道要大力发展“特色街区经济、楼宇经济、注册经济等新型业态”,我们在全会报告中加以引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要通阅材料,熟悉下情。除了平时下乡或到区直部门检查调研、协助工作,及时了解基层工作动态特别是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以增强感性认识到外,还注意收集并认真通读几乎所有乡镇和部门的工作总结材料,获取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希望写出来的材料能真实、准确反映区情实际。
四要加强调研,了解外情。要想跳出一个人或一个写作团队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写作套路,推陈出新,提高水平,就必须要走出去,到周边县或外地进行学习取经,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并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大胆借鉴吸收。过去我们做过,但坚持得还不够。
五要沟通联络,借鉴行情。重点加强与上级党委办公室的联系,主动请教,接受指导。此前,我们特别通读了市委办去年的三个全委会报告,以及今年初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加上平时收集的上级有关会议材料,不仅及时了解上级的有关决策部署,还能学习上级办公室同行如何谋篇布局,学习其语言操作技巧。
四、要精于谋篇,优化布局
总体上要有“关起门来当领导”,胸怀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魄和胆识。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看得清、看得准。
一要遵守公文规则。县区全委会报告等综合材料,在谋篇布局上,一般按照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分析形势、明确目标思路、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的顺序来展开,常规是三大块,分层推进,脉络清晰,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容易被接受,所以在整体布局上还是要遵守规则,不另搞一套。
二要适当进行创新。遵守规则并不代表墨守成规,在形式和内容上适当进行创新是公文写作的永恒课题。我区今年的全委会报告,我们按四大块来布局,将形势分析单列一块,主要考虑存在哪些问题、金融危机带来哪些影响、国家扩大内需有哪些政策机遇、怎样坚定信心求发展等,内容十分庞杂,不分块分层单写,既讲不清、讲不透,不易被接受,又因篇幅过长靠第一块或第二块都会破坏整体结构(当然简写也是一种方式,主要看会议是否需要)。同时,适当改变传统的三大块结构,力求能让人耳目一新。
三要力求简洁明快。简约是一种美。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愈发加快,压力日渐加大。追求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只能给人们带来精神负担甚至放弃阅读。在正文标题设置上,一般不超过三级,不开“中药铺子”,力求使全篇结构简单,层次分明。
四要控制篇幅长度。开短会、讲短话,是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的重要方面。如何正确把握会议意图,把应该讲的讲足、讲清、讲透,讲出新意、讲得具体实在,尽可能少讲“正确的废话”,从而控制篇幅,提高会议质量和效果,需要包括文字工作者在内的各方面共同努力解决。
五、要提炼标题,抓纲举目
如果说大标题是报告的灵魂,那么,正文标题则是报告的骨架。骨架能否撑起来、撑得实、撑得好,至关重要。
一要准确不随意。要求一幅标题要能真实、准确地概括本自然段的内容,即所谓的要能盖得住、压得住、拎得起来,形成文稿的“纲”。而且纲与纲之间还要相互照应,语气协调,浑然一体。
二要简明不晦涩。年初全委会的参会对象上千人,其中大部分来自基层一线,有的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对区情不太了解。标题直至语言太深奥、太专业,不利于人们对会议精神的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
三要精干不冗长。报告不同于书面发表的理论研究文章,标题无需讲求深邃的思想性、很强的逻辑推理性和结构严密性,而要短小精干不拖沓,符合口语习惯不绕舌,这样报告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语气也更加铿锵有力,果决坚毅。
六、要锤炼语言,精心打磨
语言是报告的“血与肉”。要想使整个报告端庄肃穆,亲切得体,血肉丰满,必须字斟名酌,反复推敲。一要通俗不守旧。报告类综合文稿,主要是总结和布置工作,一般大量使用“是”什么和“要”什么,平铺直叙,通俗易懂,让人一听(看)就明。同时,在报告起草中,既要讲“普通话”又要讲“个性话”。如我们直接引用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大力倡导的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锻炼,经验在一线总结,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工作项目化、分工责任化、总结时段化、奖罚分明化”等,极具个性化的语言特色,生动传神,醒目好记,魅力横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既要讲“标准话”又要讲“地方话”,就是写的东西一定是反映居巢的,而不是人云亦云,“放之四海而皆准”,从而增强文稿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二要平实不夸张。要多用大众化、富有生命力的时代语言,不用生字、冷僻字,不用不常见的词句,不想当然自造词句、堆砌词藻,不搞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不能诲莫高深、拒人千里,力求语言质朴,平易近人,准确精炼,朗朗上口。
三要创新不臆造。报告要讲求用时代语言,即要避陈货、讲新话。要多用短句子,适时用排比句,善用对仗句,以增添气势,增强鼓动性。要适当引经据典,克服陈陈暮气,增添报告的文采。今年我们就引用了一处。
七、要听取意见,消化吸收
全委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规范性文件,会前一般要经过送审、会议讨论等程序来征求修改意见,以期反映集体的主张和意图。认真消化吸收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于完善文本至关重要。
一要认真听取领导意见。全委会报告等党委的工作报告,最终要经区委常委会讨论审定。讨论时,区委领导结合分管工作,发表的意见一般站的角度较高,有很多真知灼见,文字班子必须认真消化吸收。
二要认真听取基层意见。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提出的意见一般符合基层实际,针对性强,十分管用,需要认真借鉴。
三要认真听取同行意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成功的报告必须发挥办公室文字班子的集体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集思广益,以求大成。
八、要苦练内功,提升修养
有秘书同仁说,搞文字工作熬眼、伤神、掉头发、损颈椎。我概之为:精神压力大、精力被掏空,工作超负荷、身心很疲惫,谨小又慎微、尽善难尽美,早出又晚归、前景难确定,即产生所谓的职业倦怠感。应该说这种现象是真实、客观的,如果处理不好,危害也是极大的。那么,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要努力修炼以下几种境界:
第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态度决定一切。是充满激情地去追求理想和价值,还是消极被动、怨天尤人,我想我们应该明白以下“小道理”:首先,文秘是一种职业,是一个人谋生的一种技能,是你需要它,而不是它需要你;其次,你选择了它,你就要热爱它,而且要爱得深、爱得切,爱得无怨无悔;第三,文秘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能出思想、出成果、出风采,能展现巨大的精神力量,推进我们人类崇高的事业,领导认得上,群众离不了,工作不可少。第四,虽然苦和累,但愉悦而充实,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人的一生要做件有价值的事情,必须要有安于寂寞、耐得寂寞的决心和毅力,甘于穷首皓经,不为名利,静下心来,埋下头来,持之以恒,以终为始。求知、做事、成才上的浮躁,只能意味着浅薄贫乏,一事无成。“文章千古事,甘苦寸草心”。文字工作者要成就事业,写就华章,必须要抵御诱惑,忍受寂寥,厚积薄发,玉汝以成。第三、“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的名言昭示我们,要想学会一门艺术,掌握一定的知识,养成一定的技能,必须要下功夫才行,即所谓的“功到自然成”,同时要踏踏实实地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广闻博采,先当杂家,再当专家,以求“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因此,就文字搞文字必然固步自封,难有作为,必须“跳出文字搞文字”,炼就过硬本领,感悟文字魅力。
第四、“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古人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以理驭情,慷慨激昂,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文秘工作者一般身处领导身边,你的一言一行,领导在时刻关注;你的才情,世人自有公论;有位要有为,有为才有位;降低期望值,就有成就感;追求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带着激情和信心去放飞我们的人生之梦吧。(作者系区委办副主任、政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