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商学院会计四班1101101146陈璐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作”的《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近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马尔克斯因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的内涵很深刻,布恩地亚家族延续了100多年,但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孤独中,并在其中终其一生。虽然布恩地亚家族历经六世,也有过繁华与鼎盛,但自始自终没有人能逃离孤独。每一个灵魂都在孤独中游荡,家庭成员中没有情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与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没有人关心他人,没有人关心身外的世界。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着,却不知道为何忙碌。他们在忙碌中体味孤独,甚至享受孤独,最后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乌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结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
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场骤然而至的雨持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又两天,此后十年,马贡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对美尔加德斯的磁铁痴迷不已并且反复上当„„读起来总是给人很虚幻很缥缈如此不真切的感觉。
马贡多百年的变迁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这本书记载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历程。孤独的宿命围绕着这样一个家族,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预示着他们相同的命运。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每个人的精神历程都是一个圆。他们从小就孤独、冷漠,这似乎是这个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点,诚如小说中写道:“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长大后,他们都试图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独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动总是归于挫败的沮丧。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一个个陷入更深沉的孤独之中。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终点最终回到起点,让人感觉到巨大的苍凉与悲哀。
马尔克斯在谈及作品中人物孤独性时,他说过:“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是以这个家族的命运,来反映整个拉丁美洲的命运,他希望整个民族能够团结在一起。布恩地亚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原因。他们的孤独并不是因为不能与人分享快乐,而是由于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这样的孤独可以使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在此,马尔克斯告诉人们,孤独的实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以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而实际上,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一个陷入孤独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只能与贫穷、落后和愚昧为伍。
对梦想与光荣的向往,对独立与自由的憧憬,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现实中的追求和希望超越于形式的虚幻,找到了最终完美无缺的结合点。
第二篇: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自从上一年五月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到现在为止我一直感到一种莫名的感觉在侵扰,让我总是处在一种无边的幽暗和压抑中而不能自拔。这种感觉是极其强烈的。
第一遍读,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有这本书的人物姓名的设计,都让人很费解,有时候会读了半天,却突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了。还有他的叙事顺序,也是在顺序,倒叙,补叙,插叙之间来回变换,让你根本不清楚说的是什么时候。诸如此类的感觉还有很多,但总体上感觉还是故事性很强的。
对于为什么对它很喜爱,这还得归功于它那无可抗拒的开头。这种开头让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开端是可以这么写的。它给人的震撼是强烈的,但也会让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过分把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虽然事实也和这差不多,但其实他并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他只不过是家族历史的象征人物,其代表意义是不可否定的。它代表着着整个家族的孤独与苦闷。但我又要说了,它反映的真的只是这孤独与苦闷吗
第三篇:《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读后感
这俩天,最主要的工作反而不是复习审计,备战考研。反而很认真地看完了《百年孤独》。很吸引我的一本书,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看的绿皮的《牛皮大王历险记》,我觉得挺喜欢的,首先应是被他的情节所吸引的。从刚开始看,就充满可一大箩筐的疑问,为甚么这一家族式孤独的,为什么会有那个预言的吉普赛人,为什么会有羊皮卷上的预言,为甚么他们每个人都似乎有逃不掉的宿命,为什么每一代都差不多在循环着呢?。。
太多的为什么了,我都不懂。或许是因为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不了解吧,但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这本书和拉丁美洲的历史联系起来看。虽然有很多的不懂,但是这本书还是很吸引我的,也带给我很多的思考。也许以后,我会想明白其中的一些事?就算不明白也没关系,享受过程就也挺好的了。
但心里也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样的故事情节,这样的螺旋式发展,似乎知道一切的乌苏娜,可有似乎不敢反抗。。不懂,挺多不懂的。还特地选了饿一个人看海来写这篇读后感哈,感觉还不错。
第四篇: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因为道出了人类灵魂和生命的本质而不朽。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巅峰之作的《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部有着独特思想和审美价值的小说。说它“魔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表现方式中的超现实色彩---------很多人将这本小说视为一个寓言:一个关于拉丁美洲历史和文明发展的传奇故事。一百年的孤寂,它的坐标是时间——上帝在人间真实存在的投影。小说将时间的丝线抽得紧密有致,仿佛只在一瞬间,马贡多就从乡村变成小镇、变成城市,人们像鼠群般涌入又如退却的海潮般消失——只剩下街道两边的扁桃树叶子,在风中发出簌簌的声响。时间是真空加速器上的粒子——永不停止,所以永恒。他们以一种绝望的姿势守望着;把一种可以传承的气质尽情燃烧——那就是“孤独”,孤独者的精神。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贡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 展、鼎盛及至消亡的历史。作者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百年孤独》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者们。孤独成了这个家族的徽记,如同他们血液中固有的冒险、冲动、勇敢和不屈,还有遗传的高高的颧骨,以及骨子里隐藏至深的乱伦渴望。这种孤独是对世界本体的一种凄凉的绝望,是低贱的、卑微的,有一种浓灰色的压抑感,有是一种惨淡的幽默。这是一种绝顶的忧郁,无可逃遁甚至无法减轻。
在某种意义上,孤独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本质。所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可排解的孤独感,只是在《百年孤独》中,这种感觉被不断放大和典型化了。尤其是布恩蒂亚家族的人,每一代都会出现深刻的孤独者,而且他们的孤独症都极具代表性的。
例如霍.阿.布恩蒂亚,他身上浓聚了人类最天真的幻想与激情,他的一生都伴随着热烈的冒险与探寻:对未来和远方的信念使他保持了一个孩子的本能。当他发现梦想的种子似乎总是难以在现实的土壤中开花,以致达到极度疯狂的地步,最终由于他走得太远,已经无法、也不愿回返曾经身属的人群,于是他的命运终结在一棵栗树下,绝望而又顽强地注视着梦想的腐化,最后以癫狂者的姿态孤寂地走向死亡。
奥雷连诺上校是一个性情孤僻同时又十分冷静清醒的人,他从不与庸人们交流,只是像他的父亲那样整日埋首于文化与文明的故纸堆,想要通过学习和思考弄清现实的问题。这喜欢沉思的存在方式果然赋予了他不同一般的认知能力,并最终为他赢得了世俗的荣誉。当战争来临的时候,他在一种不明所以的冲动之下卷了进去,并为之付出了一生。
阿玛兰塔年轻时在与雷贝卡争夺爱人的战争中误杀了无辜者蕾麦黛丝。从此她便陷入了无边无际的自责和罪感之中,甚至在一切障碍都已去除的情况下也不愿与爱人皮埃特罗.克列斯比好合。刚开始只是自我惩罚,最后她似乎喜欢上了这种精神自虐的生活方式,从此她灵魂的大门就对尘世关闭了。
无论是因为坚持下的痴狂,理智中的绝望,还是弃绝里的怯懦,这些极端的孤独者们都将以异类的形象终结于人世之中。真相可能是,他们由于太真实的人性而既不被这个世界理解,也不被他们自己理解。这也许就是“孤独”的一种本质吧。
在《百年孤独》中,我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不同性格的人与孤独和命运的抗争,他们用不同的生活态度生存着、与命运抗争着,却走不出孤独的怪圈。他们只是为了打破孤独去努力,却没有人愿意和身边的人亲近,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沟通,缺乏了解,最后的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他揭示了孤独的实质是用冷漠、消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这种孤独最终如马贡多城一样灰飞烟灭,消失殆尽。
第五篇:百年孤独
在读过的所有作品的开局中,我最喜欢这个精巧神奇的开场白,在这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隐藏着一种深沉的悲凉和无可奈何的宿命感,却又凭借着巧妙的时空交错形成了巨大的悬疑。在读过的所有作品里,《百年孤独》给我最大的震撼。马尔克斯那冷静沉着的笔调描绘出一个魔幻般的拉丁美洲,刻划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孤独者们,让我在悒郁中又带着一点点讶异,同他们热烈的交谈,慢慢感到幸运和渴望,慢慢感受悲怆和荒凉,在酷烈的悲剧力的撞击下,灵魂战栗不已。
西班牙语为世界奉献了两部伟大不朽的巨著--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和这部《百年孤独》,穿越三百五十年的光阴,隔着那曾被哥伦布征服过的茫茫大西洋遥遥对峙。作者虚构了一个叫做马孔多的小镇,描绘了在这个奇特的地方生活的布恩蒂亚家族百年的盛衰史。他把读者引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交错的生活之中,不仅让你感受许多血淋淋的现实和荒诞不经的传说,也让你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正如一个最初向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所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深刻得让你觉得害怕的。
一开始读《百年孤独》时,可能会被他庞杂的家族系统和让人头晕目眩的重名吓倒,象许多人所说的那样,觉得这是一本难懂难读、非常混乱的书。但是,正如圣伯夫所说的,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为“拥抱所有国家和所有时代”,它们不会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我相信,真正经过时间考验的伟大作品,享受的时候就不必刻意求解,觉得滞涩的地方就暂时跳过,也就避免了整体上受熏陶的心理氛围的消解。这部书的篇幅不长,可是我读了很久,书中一直充斥着那种死亡的沉重压抑得我无法自由自在的呼吸,一边读就一边有许多许多的念头纷至杳来,象冰雹一样不停息的砸过来,却觉得茫然没有完整的思路。但或许也正是那种孤独和宿命的感觉,让我象着了魔一样死死被缚住。
在我读来,全书的脉络非常的清晰。一口气读下去,读到奥雷连诺上校冷静对准备起义的自由党人说“你们不是战士,只是屠夫”,读到忧郁的意大利乐手克列斯比在疯狂的拉了一夜的大提琴后割腕自杀,读到阿玛兰塔变态无耻的苟活着,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姐姐也是自己的情敌编织殓衣,读到第十七个小奥雷连诺躲过数十年的追杀,却被家人拒之门外,最终逃不掉额头被钉死的宿命,读到那装满了两百节车厢的死尸被倒入大海...会悚然惊觉,经过了开头几节的艰深滞涩,写到这里已经是酣畅淋漓,仿佛马尔克斯十几年的悄没声息的创作磨练将所有的情节浑然一体,所有的情感在这一瞬厚积薄发不可抑制。我感觉自己似乎身处一个黑暗的隧道,面前是一个似乎无所不知的老太婆,说着自己的往事,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平静的语调中娓娓道来。你被每一个情节震撼,但是你能隐隐约约的清楚其实所有的事情都已注定,似乎每个人都被一个线牵引着无法偏离轨道。她偶尔会透露一些宿命的迹象,比如皮拉.苔列娜用来算命的纸牌,奥雷连诺上校对死亡的预感,羊皮纸上的梵语密文;但是,这些宿命的暗示却被那些自认为清醒的人们当作疯子的澹语和梦呓,而那些真正清醒的人从中得到的却是更加无边无际的绝望和痛苦--发现自己的孤独和苦难是不可避免,无论你是否努力去抗争都摆脱不了的绝望和痛苦。读着读着,你会被这种悲观的念头击溃,会傻傻的想人生就是这样,一切的命运都没法改变,难道这样就不要活了吗?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才能摆脱这宿命的孤独?当我终于读完这本书,合上之后唯一的念头就是走出门外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我需要面对阳光来证明自己其实刚才只是做了一场恶梦。虽然走出去之后,我看着屋外的天空,怎么也想不起到底是上午还是下午,但仍然觉得很幸运,真的是一种解脱,从恶梦里惊醒的感觉,一种逃离死境的庆幸,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
《百年孤独》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者们。孤独成了这个家族的徽记,如
同他们血液中固有的冒险、冲动、勇敢和不屈,还有遗传的高高的颧骨,以及骨子里隐藏至深的**渴望。这种孤独不同于中世纪贵族的那种“高贵的忧郁”,象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它不是在华丽的客厅里,踱着方步慨叹生命之短暂、蔷薇之枯萎;也不是用天使的丽目俯察人世的风云无常、世态炎凉。它是对世界本体的一种凄凉的绝望,是低贱的、卑微的,有一种浓灰色的压抑感,有是一种惨淡的幽默。这是一种绝顶的忧郁,无可逃遁甚至无法减轻。尼采说,孤独者有三种状态,神灵、野兽和哲学家。神灵孤独,因为它充实自立;因为它桀骜不逊;而哲学家既充实自立又桀骜不逊。布恩蒂亚家族里的孤独者,正是对尼采这番话最好的诠释。
乌苏娜是第一种孤独者--神灵。她勤劳善良,是母亲的化身。她的孤独是因不能与人分享智慧的快乐而独自寂寞。如果是《百年孤独》这作品还有一丝亮色,让我对世界不曾完全绝望但是却有着质朴的本色,无论什么境遇。她一直活到自己的第六代出生,并且在暮年完全变瞎之后仍掩饰这一点,继续自己的操劳和回忆。她可以用皮鞭抽打暴戾的孙子,打得他满街乱窜;也能够去牢狱中探望造反的儿子,虽然对他的**毫不理解,却毅然偷偷捎给他一把手枪。她招待儿子的死敌,一位政府的将军在她家里吃饭,因为她觉得这将军人品好,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她痛骂奥雷连诺上校忘记了自己的承诺,骄傲的宣称只要他敢杀害自己的朋友,就把他拖出来亲手打死。我非常喜欢这个总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一个人回忆的老人,因为她真正充实独立。她是伟大的母亲,更是伟大的孤独者。
乌苏娜的大儿子霍.阿卡迪奥是第二种孤独者--野兽。他的孤独是由于与愚昧并存的感情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和隔膜。他的身上野性表现得极为明显,感情也最为炽热。当他的弟弟奥雷连诺上校问他--当时他们都只有十来岁--他毫不迟疑的回答:象地震!他得不到理解,然而,数年之后,他结束了流亡岁月,重新回到了家中,重新蛰伏在他憎恨的孤独之中。当孤独变成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时,当孤独已经渗入他的血液时,阿卡迪奥回到家中的情节,让我立刻回忆起池莉的小说《你是一条河》,从笔调、风格和情
奥雷连诺上校是第三种孤独者--哲学家。他的孤独是拥有真理的灵魂而具有的高洁峭拔。这个人几乎可以算是这部书的一个主角了(如果允许这部作品存在一个主角的话),给过我最深的震撼。他的身上,打上了尼采的烙印,如果不是马尔克斯刻意为之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灵的不谋而合。奥雷连诺天生带有孤独的气质,从小就孤僻异常,离群索居,不问世事。然而事实上,他在这种孤独中结识了先知梅尔加德斯,他的创造力意外地得到了极大发展的机会。
奥雷连诺上校血液中流淌着坚强不屈的因子,也许由于孤独把他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他获得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的、完全独立的眼光。他的岳父是保守党人,想拉拢完全不懂政治的他加入政府,但是奥雷连诺坚定的说:如果一定要选择,因为他发现保守党人是骗子,操纵选举;他的朋友是自由党,为了发动暴力**决定采取暗杀行动,准备杀掉他身为镇长的岳父,奥雷连诺便天天拿着火枪守在岳父的门口保护,因为他坚信“这是屠杀,不是**”。在他看似简单的行为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
奥雷连诺上校血液也流淌着桀骜不逊的因子。当政府军开始残杀无辜时,他主动纠集了21个年轻人发起了暴动。许多所谓的评论家评论说奥雷连诺是鲁莽的发动了战争,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爆发绝对是必然。
因为孤独的宿命只有三种,第一种是乌苏娜那种在孤独中自得其乐,对她而言孤独是一种具在郁闷中可耻的堕落和变态;最后一种就是象奥雷连诺上校这样充分的燃烧,为了不变质而毅然燃烧。其实他何尝不明白自己的宿命,何尝不懂得人生的没有意义,在他和朋友马克斯上校交谈时就悲叹过自己在**里没有信仰,但是他就是不能容忍一个没有意义的人生,宁愿去寻找一个假想来让欺骗自己。
这个假想,对尼采来说,是美学和艺术,是希腊悲剧里的酒神,对奥雷连诺对奥雷连诺上校来说,是战斗,是推翻旧政府,是让工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他非常清醒,他有过那么精彩的对白:“这不是发疯,这是战争。别再叫我奥雷连诺;从现在起,我是奥雷连诺上校。”
他的结局如同注定一样走向毁灭。正如尼采在批判与自我批判,怀疑与自我怀疑中走向分裂和疯狂是19世纪思想者最惨痛的悲剧一样,奥雷连诺上校最终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仿佛是经历了一次否定之否定,他被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又从偏离的轨道上强行拉了回来。然而,这个时候他的重新孤独,和早年的孤独却有了极大的改变。早年的那份孤独,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如今的这份孤独,是绝望者最后的尊严,在最深重的苦难中没有呻吟没有哭泣,是复仇者最高的轻蔑,在最可怕的屈辱中没有诅咒没有叹息。
《百年孤独》读到一半,我已经深深喜爱了奥雷连诺这个人物。仔细想想,那些真正博得我好感的角色都是这种“极具力量的”,比如梵.高、尼采、贝多芬、约翰.克里斯托夫,还有这个奥雷连诺。我喜欢和这样的灵魂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虽然不知道我们是否是在走向同一个圣地,因为我无法清楚的说出自己心目中的圣地在哪里;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同一个圣地。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与悲壮尽在于此了。艾略特说,世界并非在惊天动地的“砰”的一声中而是在几乎听不见的“嗤”的一声中完结的。末日的来临常常无声无息,因为死神喜欢蹑行,当我们听见他的脚步声时,我们甚至来不及停住唇上的生命之歌,就和他打了照面。而布恩蒂亚家族里很多人都对死亡的逼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警觉。靠这种警觉,奥雷连诺上校逃过了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
小说其实一直在交错两个主题:孤独和宿命。一方面,以乌苏娜为代表的几个长寿的女人,代表一种神秘力量,一种历史的见证,一种家族的延续;另一方面,第三代阿卡蒂奥为对称,第四代的孪生兄弟简直就是第二代的兄弟俩的翻版,这象征着一种命运的轮回,一种注定无法改变的轮回。而这种烙自家族徽记和生理本能的内驱力还鲜明地表现在这个家族人之间的**冲动和论理规范的禁忌之间造成的紧张关系。即使是看上去最高尚最理性的奥雷连诺上校,也在数十年颠沛流离的战争生涯里留下十七个私生子;而第四代奥雷连诺第二更是将这种情欲发泄到及至,并且神秘的引起了牲畜繁殖力的亢奋。到了最后,这种盲目的本能冲动到第五代阿玛兰塔.乌苏娜和第六代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身上彻底的无阻挡的爆发出来,这种被压抑了几代的**冲动如决堤的洪水淹没了家族的一切。马尔克斯自己在解释这部作品的人物的孤独性时,曾认为“布恩蒂亚整个家族都不懂得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作者的观点似乎是无可置疑的正确的。
但是我自己的阅读时的朴素感受告诉我自己,有许多孤独者,并不是不懂得爱情。克列斯比--那个意大利乐手,为失去而孤独,而自杀,他难道是不懂得爱情吗?在这个家族情欲淹没一切的漩涡里,他是一个异数。他的死那么美,“手腕上的静脉已给刀子割断,两只手都放在盛满安息树胶的盥洗盆中”,连马尔克斯都被他的自杀而感动,写下这么美丽的自杀场景。其实奥雷连诺上校也不能说不懂得爱情,他对雷麦黛丝的爱,那么深沉,“使他经常感到痛苦。这是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妨碍他走路,仿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
那么,究竟是什么更深刻的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孤独和受挫呢?难道真的是命运,把一切的不可解释都交给命运吗?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却听不到回答......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写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译者的后记中写到。
“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梅尔基亚德斯
第一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
乌尔苏拉·伊瓜兰--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妻
第二代(只接名,不接姓氏)
何塞·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长子
丽贝卡--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妻
奥雷里亚诺上校--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次子
蕾梅黛丝·莫斯科特--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妻
阿玛兰妲--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之小女儿
庇拉尔·特尔内拉--何塞·阿尔卡蒂奥,奥雷里亚诺上校之情妇
第三代
阿尔卡蒂奥--何塞·阿尔卡蒂奥之子
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阿尔卡蒂奥之妻
奥雷里亚诺·何塞--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子
十七个奥雷里亚诺(姓氏随母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之子
第四代
美人儿蕾梅黛丝--阿尔卡蒂奥之长女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阿尔卡蒂奥之次子
奥雷里亚诺第二--阿尔卡蒂奥小儿子
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雷里亚诺第二之妻
佩特拉·科特斯--奥雷里亚诺第二之情妇
第五代
何塞·阿尔卡蒂奥(神学院学生)--奥雷里亚诺第二之长子
梅梅(雷纳塔,原名亦为蕾梅黛丝)--奥雷里亚诺第二之次女
马乌里肖·巴比伦--梅梅的情人
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奥雷里亚诺第二之小女儿
加斯通--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夫
第六代
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破译手稿者)--梅梅之子,阿玛兰妲·乌尔苏拉之情人
第七代
有尾巴的婴儿(父亲命名为奥雷里亚诺,母亲命名为罗德里戈)--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之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