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们的思
物
代
根
学
说
就
质
原
动
后
可
人
称
加
中
象
思
原
提
题
离
论
另
方
其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这门课的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深层次改变,再次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在这里就把我对这门课的感悟与体会讲一讲以谋求想上的进一步升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马克思在认同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还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古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当之无愧地得上是博大精深。我从中还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则。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定要以弄清理论为前提,不要离开理论罗列一大堆实际问。学习理论,把它束之高阁,不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理论也是无用的;但是开理论,只罗列实际问题,就事论事,不作理论分析,也不算是理论联系实际。只讲理,不讲实际,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只讲实际,不讲理论,则是理论脱离实际的一种表现。这两种倾向我们都要防止和反对。生活中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这人一样对马克在个,思马学我主克期对义思,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马克思主义这类事物了解的很少,最近通过查资料,思想有了自己进一步的认识。
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有后物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其次,我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
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如少“利果的这的前反山年途复望轻还磨着人不去那很明了山可朗不高
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接着,我说说马克思主义剖析的资本主义社会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我明白了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展和社会重要的意为了获会化义取主生。尽义社会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产的一般规律。所有的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
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尽量地剥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产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原因有: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工程。除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
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治会其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包括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刑天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事实上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另一方面来看,意识硬体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 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又与他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其积极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了一段巩固和发展时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刑天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等作用,因为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到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主义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半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
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等鉴曲关这的反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的考行行描和了了述借扭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的。
除了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也构想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扬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历史性的飞跃。过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又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的。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看待事物时能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从当前来看,我们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提出的许多观点、学说都是站在强势群体的立场上做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在科学研究中,把价值中立、同情心和责任感相结合。这里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指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我们也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把对下层群体的同情心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融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来。我们应做到不被功利主义所驱使,就像马克思一样,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三、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真理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的全部,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只是人类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顶峰。我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理论的提出要有实践的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真理。
过去我们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万能的,讳言它的缺点和不足。马克思作为一个人,难免会有些失误,我们要正视这些失误和不足,以客观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样才有利于追求和探索真理。
最后,我来谈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化理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指导人们改天换地的力量和永葆生机活力,就在于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就在于它随着时代、实践和各门学科的发展,获得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这里,我想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谈三点感想: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
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主化以会义运来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中国化和理论创新。其间,中国历史命运的转折点是五四新文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那时,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生认识上的飞跃,相继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引导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把毛泽东开创,并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人一样,对于马克思主义这类东西很是不以为然,为接触的太多太多,还是要谈一下对这门课的感想。
首先,我要谈谈马克思物质观的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其次,我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
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看待事物时能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从当前来看,我们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提出的许多观点、学说都是站在强势群体的立场上做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在科学研究中,把价值中立、同情心和责任感相结合。这里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指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我们也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把对下层群体的同情心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融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来。我们应做到不被功利主义所驱使,就像马克思一样,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三、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真理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的全部,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只是人类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顶峰。我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理论的提出要有实践的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真理。
过去我们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万能的,讳言它的缺点和不足。马克思作为一个人,难免会有些失误,我们要正视这些失误和不足,以客观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样才有利于追求和探索真理。
最后,我来谈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化理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指导人们改天换地的力量和永葆生机活力,就在于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就在于它随着时代、实践和各门学科的发展,获得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这里,我想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谈三点感想: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其间,中国历史命运的转折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生认识上的飞跃,相继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引导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把毛泽东开创,并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张磊 测控0901 20092340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和很多人一样,我对马克思主义这类事物了解的很少,最近通过查资料,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自己进一步的认识。
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
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其次,我要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
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
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接着,我说说马克思主义剖析的资本主义社会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我明白了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所有的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尽量地剥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产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原因有: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工程。除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
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与资本
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其中包括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刑天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事实上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另一方面来看,意识硬体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又与他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其积极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了一段巩固和发展时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刑天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
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等作用,因为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到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主义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半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
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的。
除了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也构想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扬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历史性的飞跃。过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又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的。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应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看待事物时能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从当前来看,我们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提出的许多观点、学说都是站在强势群体的立场上做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在科学研究中,把价值中立、同情心和责任感相结合。这里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指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我们也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把对下层群体的同情心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融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来。我们应做到不被功利主义所驱使,就像马克思一样,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三、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真理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的全部,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只是人类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顶峰。我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理论的提出要有实践的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真理。
过去我们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万能的,讳言它的缺点和不足。马克思作为一个人,难免会有些失误,我们要正视这些失误和不足,以客观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这样才有利于追求和探索真理。
最后,我来谈谈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化理论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指导人们改天换地的力量和永葆生机活力,就在于它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就在于它随着时代、实践和各门学科的发展,获得不断发展和创新。在这里,我想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谈三点感想: 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它要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同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中国化。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
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其间,中国历史命运的转折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使之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生认识上的飞跃,相继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引导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
利。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把毛泽东开创,并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认识与感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习认识与感悟
姓名:
崔志新
班级:
金融0901
2010年12月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习认识与感悟
摘要: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将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展开论述,并谈谈心得感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资本主义、大学生、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心得
一、开设这门课的目的
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二、马克思物质观的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出现之前,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物质观,却多少有缺陷。首先,是唯心主义哲学,都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决定物质。颠倒了物质与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夸大了意识对于物质的能动性并将之绝对化,没有正确认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带有猜测性和直观性,但缺乏科学根据,过于简单化。再后来出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尤
其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这种观点具有机械性和不彻底性。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出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出现,才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首先,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发的统一;最后,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作为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为日后列宁继承和发扬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社会实践新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现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内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经典定义的基本思想是,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物质”这一范畴是对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抽象。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哲学思想上的一块里程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四、马克思主义剖析的资本主义社会
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我明白了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所有的这些对
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用尽了各种办法来尽量地剥削工人,而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所以生产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而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原因有: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的巨大工程。除此,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其中包括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这些思想理论和观念后来成为资本主义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2个方面:
1、资本主义意识刑天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对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事实上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另一方面来看,意识硬体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 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又与他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其积极作用,因而其主
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并经过了一段巩固和发展时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刑天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做论证等作用,因为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到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主义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半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批判的。
除了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也构想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并扬言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历史性的飞跃。过程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又有深刻的历史教训。但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同时人类也必然会走进共产主义的。
五、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学说看待事物时能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从当前来看,我们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提出的许多观点、学说都是站在强势群体的立场上做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在科学研究中,把价值中立、同情心和责任感相结合。这里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指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我们也应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把对下层群体的同情心和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融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中来。我们应做到不被功利主义所驱使,就像马克思一样,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三)、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真理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理的全部,只是真理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只是人类在探索真理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顶峰。我们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理论的提出要有实践的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得出真理。
结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16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90多年的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我们要联系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
论。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必定事半功倍,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进入21世纪,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我们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在我们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民族的振兴和共产主义共同理想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