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香港的对外贸易推广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摘要:香港作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开放度极高的现代工商业城市,其对外贸易不仅仅对本港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也日益突出。本文将重点阐述了香港回归中国后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对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另外,通过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借鉴
一、引言
香港位于广东省的东南沿海地区,处于宽阔的珠江口以外东侧,部分土地与大陆相连。而在面向中国南海的一边有岛屿拱卫,成为珠江口具有战略价值的进出据点,更可以说是南中国的门户。
香港不仅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货柜港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另外香港是世界第十四大银行中心,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香港的股票市场也是亚洲第二大市场。香港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可自由兑换兼且稳定的货币、稳健的财政储备,以及低税率的简单税制。所有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使香港对外贸易推广的巨大优势!
二、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香港对外贸易跃居全球第五,目前香港的对外贸易占亚太地区贸易总值的20%,在世界各大贸易地区中,紧随欧洲联盟、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之后,排名第5位。香港在世界贸易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香港地处经济增长迅速的亚太地区中心,又是通往庞大中国市场的大门,因此成为亚洲地区的贸易枢纽。另外,和亚洲其他国
家比较,本地资金在香港的作用相对地较外来资金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香港的外资银行无论在数目或实力上都压倒性超越华资银行,而英资在电讯、航空及其他公共事业方面均有垄断地位,这和香港的殖民地历史不无关系。香港的工业是以“三头向外”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天然资源的贫乏、人力及租金成本之高涨和本土市场之细小并不足以支持工业完全依靠本土,于是香港被迫发展为极度依赖外地进口加工工业的地区。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香港在2005年到2010年的五年间,总体的商品交易是逐步上升的,无论是进口、出口还是转口商品,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2011年首五个月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2010年同期上升17.0%。其中转口货值上升17.2%,而港产品出口货值亦上升9.0%。同时,商品进口货值上升15.8%。2011年首五个月录得有形贸易逆差1,593亿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的10.7%。2011年首五个月与2010年同期比较,输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均录得显着升幅,尤其是泰国(升46.4%)、印度(升34.6%)、台湾(升28.3%)、德国(升20.8%)、韩国(升20.8%)和内地(升16.8%)。同时,输往一些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则录得跌幅,尤其是英国(跌3.7%)。
三、香港对外贸易推广的经验
香港拥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港口管理和港口设备齐全,采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方式,香港金融和投资自由,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本地银行与外资
银行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港币和外币兑换十分自由。在投资上,香港对公司建立的标准低,限制少,外国公司与本地公司平等竞争。
其次,香港离岸贸易不断发展,香港上市的离岸公司不断增多,由于离岸法区对离岸公司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且离岸法区与发达国家有很好的贸易关系,例如:根据离岸法区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获得免税待遇。如果该企业拥有一个海外离岸公司,由企业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向美国出口,就可以避开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限制。
此外,香港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对其对外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香港实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政策,是世界上最大最开放的自由港,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进出口贸易手续十分简便,香港的税率低,税种少,除烟酒,高档化妆品等少数商品征收很低的消费税和进口税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且内外税率一致。另外香港政府清廉,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教育投资大,劳动力素质高、充满活力的自由企业制度和明细的产权制度等因素也是香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香港对外贸易推广前景分析
在中央政府支持香港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并为此采取一系列措施下,都为香港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种种利好香港经济发展的因素将继续发挥作用,香港的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但是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弱点和困难。一是香港出口
和转口贸易市场机构集中于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二是来自韩国,新加波,台湾等同类产品的竞争日益剧烈;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和运费(石油)价格的上升令对外贸易成本不断增高。
面对竞争,香港商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灵活性。必须利用新的科技革命为香港的工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强大动力。另外为扩展业务和持续发展,出口商更需要重视对“买家组合”的监管和风险管理。中小型企业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在中介贸易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运用电子商贸等技术,减少成本。港商在采购、设计、服务、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方面互相配合,建立中小型企业的策略联盟。
五、香港对外贸易推广对中国大陆的借鉴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实现稳定增长,货物贸易将重新进入相对比较快的发展通道,服务贸易也有望迅速复苏。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改善将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回复到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贸易相互依存,对外贸易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试验区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香港的自由港对外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
程,已经有几十年、历史,而且法制十分完备。而大陆还只是刚刚起步,因此在对外贸易发展上要向香港的自由贸易学习经验,拓展优势、进一步明确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种类;整合资源,不断在先行先试上深化创新。特别要在综合配套改革上大胆探索,按照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不断推进,形成开放程度更高、各种功能齐全、投资贸易便利、专业化与综合型并存的试验区。
参考文献:
[1]毛艳华.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局信息网
[3]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我国自由贸易发展的启示,2009年.
第二篇: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012-7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我国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纺织市场行情动态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对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生产大国,纺织品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加入WTO,我国纺织品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给我国纺织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遭受到各种新的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面对新的国际环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国际竞争优势,就成为我国纺织品贸易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纺织品对外贸易现状
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地区结构。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中美纺织经贸关系上,中美经贸合作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中美两国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
性,长期以来,我国向美国出口诸如纺织品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也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但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升温。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逐渐加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分歧在纺织品贸易中也愈来愈激烈。
在中欧纺织经贸关系上目前存在着贸易壁垒和反倾销障碍。我国纺织服装受到欧盟TBT限制;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欧盟纺织产业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占有优势,所以就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对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规定了严格的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欧盟自身的纺织产业。
二、纺织品国际贸易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1.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巨大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就遭遇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中国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抵制,中国纺织品在全球遭受到的各种贸易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出口的纺织品,主要采取价格策略,即以低价作为进入市场的方法,将开拓国际市场的希望寄托在低劳动力成本所形成的价格优势上。这种做法不仅造成国外对我国纺织品产品的质量产生质疑,而且使中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指控。由于反倾销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且反倾销措施可以延续5年之久,又可以在5年到期后经过复审继续维持,因此,若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产品被征税后,可以维持10-20年之久,等于被永久地排除在进口国之外。
2.绿色贸易壁垒限制了对外发展
绿色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一种形式,是指那些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平衡等目的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发达国家利用其比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明显得经济与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环保产品,并逐步形成环保壁垒。
3.产品竞争力低
我国纺织品竞争优势长期集中在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方面,然而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上扬与进口面料增加而使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与此相应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低,使劳动力充明显上升,我国纺织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而我国棉纺织业先进设备拥有量低,自动络筒机仅有30%,而发达国家是百分之百;各种无梭织机占10%,不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0%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不但缺乏开发新产品能力,而且难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不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能力。
第三篇: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生产要素例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但事实上,一个国际可以通过进口商品来很好地利用上其他国家的商品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例如美国若要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只需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非直接从中国进口劳动力要素。
关键词:对外贸易 中国
商品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部署,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外贸总量占全省的52.3%。随着厦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就其不足方面而言,贸易结构上的不尽力合理及存在的其他潜在问题,随着厦门贸易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显现出来。鉴于此,本文通过厦门对外贸易结构现状分析,提出了厦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以利于更好的认清当前形势,指导和促进厦门市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发展。
1、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绪论
1.1 厦门对外贸易研究背景
为顺应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趋明显的背景下,近几年来,厦门市按照国家提出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统一安排,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格局严峻复杂。2013上半年厦门完成外贸进出口
总额343.41亿美元,增幅达5.1%,其中进口131.5亿美元、出口211.9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3.6%与6.1%。《中国海关》公布的“2011-2012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厦门比去年前进一位,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五。①
1.2 厦门对外贸易内涵
对外贸易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或“国外贸易”,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可以显著影响世界经济情况,包括商品价格,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而某些参与国际贸易的国际或地区的一些政策变动也可以影响这种贸易。对外贸易中各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与国内贸易中参与方的动机和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同,主要的区别是参与方分别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相比国内贸易需要更高的花费,其原因不仅是关税所导致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增加,还包括时间延长上的花费和语言文化政治差异所造成的成本增加。生产要素是对外贸易与对内贸易的一个最为重要区别,比方劳动力和资本的可移动性,在国内贸易中这些要素可以很自由地移动,而在对外贸易中生产要素的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对外贸易被认为主要是商品和劳务的贸易,仅包含少量的资本,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贸易。
2、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2.1厦门市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2012年厦门市外贸进出口突破七百亿美元,一年之内跨越了六百亿以及七百亿美元两个大关,总额达701.6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3.0%。其中:出口额达到426.48亿美元,增幅为20.71%;进口额达到275.18亿美元,增长幅为26.72%。与全省乃至全国相比,2011年厦门市进出口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出口高于1.9个百分点,进口高于0.4个百分点;但显著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进出口均低9.2个百分点。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厦门市出口增幅居首位,进口增幅则居第二位,仅次于青岛。
2.2 技术进出口现状
2013年1至9月份,厦门市注册自由技术进口合同金额(含变更)14.1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41%;登记自由技术出口合同金额4893万美元,增加了3.61倍。2013年以来,厦门市获得国家技术进出口贴息资金扶持的企业共有19家,包括5家获得技术进口贴息扶持344.2万元的企业,有5家技术服务出
② 2
口企业和9家软件信息服务出口企业获得技术出口贴息197万元。③
2.3 出口商品结构
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工业制成品在全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例。改革开放以后,与其他贸易组织相同,出口导向战略被厦门采纳并推行,这一战略的实施厦门市工业制成品出口带来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工业制成品出口发展迅猛,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比是7:93,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值为40:60,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或在发达国家是20:80,这一比例是相当低的。
2.4 出口市场结构
如今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争端。这一局势十分繁杂,为应对并化解来自国际贸易方面的危机,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正在厦门市施行,厦门市以此持续开拓新的贸易空间。出口到美国为76.11亿美元,增幅仅为4.81%,占厦门全市比例的17.8%,降低了2.7个百分点;出口到欧洲联盟80.81亿美元,增幅仅为14.61%,占厦门全市出口比例的19.0%,降低了1个百分点,由此欧盟代替美国成为厦门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日本出口增长18.5%,占厦门全市比例降低0.1个百分点至7.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厦门市从发达国家进口则显现了大幅增长的态势,其中从美国进口增幅达30.5%,从欧盟进口增幅达41.8%。新兴市场以及传统市场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其中从东盟进口为41.21亿美元,出口到东盟50.43亿美元、增幅分别为44.8%和37.5%;对香港出口仍保持高达32.7%的强劲增长;出口到俄罗斯、印度、巴西联邦等主要金砖国家分别增长37.65%、32.21%、47.24%,进口分别增长27.4%、23.1%和1.4。⑤
2.5 经营主体
当前各地不断扩大的招商引资领域及规模,并且国家逐渐的放开出口经营权,使得更多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正逐渐的摸索并展开对外贸易,经营主体结构显现多元化,即由民营企业、集体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并存的格局。2012年厦门市外资企业对外出口贸易额为196.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例的46.1%,降低3.4个百分点,且增长率出现大幅回落态势,比全市出口增幅低8.31个百分点,大幅回落15个百分点;整年外资企业进口贸易额为 3
157.82亿美元,占全市进口比例的57.3%,降低了5.6个百分点,增长率也大幅回落,低于全市进口增幅11.1个百分点,增幅大幅回落27.9个百分点。但是内资企业进出口依旧迅猛发展,整年对外出口贸易额229.81亿美元,增幅达28.9%,超过厦门全市出口增幅8.2个百分点,增幅高出0.9个百分点,此中民营企业出口额183.1亿美元,增幅高达43.7%;整年内资企业对外进口贸易额为117.44亿美元,增幅达45.63%,高出全市进口增幅18.9个百分点,增幅高出14.1个百分点,此中民营企业进口额高达46.4亿美元,增加41.7%。⑥
3、厦门市对外贸易行业存在的问题
3.1 厦门市对外贸易行业宏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厦门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短板是规模较小、量不足。厦门是外贸大市,且在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商投资企业享有该优惠政策,其经营上采取限制商品大量进口战略,且在外汇的分成制及用汇手续等方面设置了不利于进口的政策。这使得国内企业实行出口替代战略。首先,进料加工的贸易形式仍就没有被充分利用,企业进口意识的淡薄,从而致使全市的出口增幅速度大于进口增幅速度,贸易顺差在逐年扩大,以厦门市中信隆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从其官方网站发布的2013年发展战略及实施情况来看,该公司对出口的重视程度更高,而对进口材料进口的支持力度不够。这对厦门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贸易纠纷的多发期,面对日益增长的贸易摩擦和国内等省市的竞争压力,厦门务必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快外贸增长方式改变的速度,推动交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等外贸布局,方能促进对外贸易行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⑦ 3.2 厦门市对外贸易企业方面的问题
厦门少许的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广泛侧重于经营短期的利益,欠缺长期战略谋划,使得企业后劲不足,无法提升发展。而且大多中小型外贸企业对于自身管理正视程度不足,无法根据本身具体情况或借鉴其他先进企业的经验进行经营管理,导致了中小外贸企业无法全面生长和进步。此外,因为企业自身经管理念和内部分配制度不合理,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难以雇用到适合的人才。乃至出现了部分经过多年精心培养的中小企业业务精英,也因为企业自身经管以及奖励制度不规范健全等原因离职,更有甚者带着客户跳槽或自行创办外贸公司,对中小型外贸企业造成了资本和效益的严重损失。⑧
4、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4.1 宏观层面的对策
优化商品构造,提升产品增加值。劳动集约型产品一直以来是厦门的比较优势产品,主要靠数量的增长来实现对对外贸易的增长的拉动,但这种方式比较粗狂,不利于厦门对外贸易的长期发展。出口产品的结构必须进行优化,积极扶持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机电商品和自主性高的技术商品,努力挖掘商品的潜在价值。厦门拥有四大荒料销售市场,并且是四大荒料的集散地,这里具有世界上盛产石材地区的所有品种,在中国石材进出口的口岸中厦门港已然排名第一,厦门市可以对企业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对石材的深加工技术施以政策上的支持。另外。增强产业内部的挖掘改造,通过科学技术的强力渗透,最终达成以贸易拉动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贸易模式,带动外贸行业的良性循环。⑨
4.2 企业方面的对策
要完善企业内部管控制度,包括会计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和业务管理制度等。完善的控制制度能使本公司更好的顺应市场环境,把握发展时机。厦门外贸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业务操作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司内部的控制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借鉴其他大型企业和先进企业的经验,但必须注意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的经验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内部控制中,另外要提高公司内部的控制意识。公司管理人员应建立和促进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力求在公司内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所有员工能自觉地把内部控制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具备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往往经营管理好的企业都具有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是调动职员积极性、留住优秀人才的最有力武器。由于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业务人员重惩罚轻奖励,有限的奖励措施也是变化无常,导致无法使员工满意。对于员工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公司领导层更是漠不关心,更谈不上满足他们。为了顺利达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要对公司现有的激励机制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政策和分配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分配公平。⑩
5、总结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地区间经济协作水平的不断加深,各个国家间的联系日趋密切,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经济一体化,外贸行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厦门外贸行业整体实现迅猛的发展,同时,存在着各样困难与挑战,厦门的外贸水平与国际市场间仍有不少差距,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应该加大对外开放意识,增加自主创新实力,积极参加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从政府的层面出发,应该为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速转变职能,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需加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更好的激活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生机,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得企业在竞赛与协作中快速壮大,通过外贸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关》期刊,北京,《中国海关》杂志社,2012年08期,[2]人民网厦门,厦门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2012.03 [3]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自由技术进出口快速增长,2011.08 [4]新华网:外贸百强城市厦升至全国第五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2012.02 [5]厦门市商务局:[调研报告]厦门对外贸易结构分析,2012.04 [6]中新网: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2013.08 [7]冯玮,厦门对外贸易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5)[8]《中国商贸》期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011.03 [9]梁小平,《中小企业如何建品牌》,2012.01 [10]周扬波,《厦门市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2011.02
第四篇: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国际贸易课程论文
姓名:曹博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商120
1学号:201217050108
论文名称: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曹博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电商1201班)
摘 要: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2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居世界第六;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8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20489.3亿美元,进口18178.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12年的时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加了7--8倍,从第六位跃居世界第一,发展之快令世界侧目,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 农产品
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特征是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要了解国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通常都要查看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
随着中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逐渐超过初级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大量机电产品的进口加快了中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原油、电子管半导体、机械设备、煤炭、合金钢和高碳钢、电气仪器、纸张、棉花、玉米等。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汽车、电子元件、家用电器、机构设备、办公机械. 船舶、服装、鞋类、化工产品、人造长纤维织品、钢铁、加工食品、鱼类及活动玩具等。须指出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机电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是衡量一国贸易强弱的重要标志。中国出口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少,低端产品
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厂商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等。在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占到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初级产品、一般工业制成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根据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其中仅在2010年一年,中国共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6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年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靶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自然跟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外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国内贸易政策或企业行为失当有关。
二、我国对外贸易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
从各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总体特征是集中化的,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都呈现出高度的集中化。但近年来出口流向的集中化程度在逐渐减弱,而进口的集中化程度则稍有增强的趋势。
1、我国的对外贸易流向集中在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统计数据表明在贸易总额上,亚洲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美洲和欧洲,而且这些区域与中国的贸易额在近期内一直呈积极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亚洲,主要是对香港、日本和韩国出口,对香港的出口主要是转口贸易 ;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都主要集中在美国。而对欧洲的贸易则相对分散一些。
2.在区域分布范畴上,我国的贸易相对集中在本地区或距离较近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可见运输成本也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比较多,市场需求的相似性比较大,企业对这些市场的开发和维护也更加容易些。
3.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如下表所示,我国对大洋洲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到2000
年才开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与美洲、欧洲两大贸易对象区域的出口总额一直稳步增长。我国在与处于更低阶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贸易中,主要是劳务输出如工程建设,而这些国家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不大。此外,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经营经验和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产业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1991-2009年世界各大洲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
单位:%
三、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的关键是政府如何进行引导,采取何种贸易政策,做好宏观调控。这是转变的基础,是进行转变的整体框架。在宏观政策确定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
1、改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目前出口产品大多是规模大价格低,是中低档产品的出口,只赚取其中的加工费用。出口商品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使外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因为价格,而是因为质量。
2、大力发展无形商品贸易
中国无形商品贸易额占出口总额的10%不到,可见无形商品与有形商品的比重极不平衡,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不单意味着有形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还包括无形商品贸易比重的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善,而且后者的意义愈来愈大。
3大力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积极地创造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
调整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在不放弃甚至要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同时,积极地创造和形成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我国技术密集产品的出口涉及到两个层次:一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着重发展成熟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出口;二是以高新技术和新生代重化工业产品为主,比如光纤通讯、生物工程、遗传工程、航空航天、汽车、计算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的出口。
【参考文献】
1、马广烁汪静田艳霞《浅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现状及对策》
2、胡乃武 殷献民《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3、《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 第2期 8-13页
4、夏志杰崔强《我国对外贸易现状浅析》
第五篇:沈阳对外贸易现状
沈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2007年9月17日)
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不低于”的要求,以“创新年”活动为载体,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外经贸各项指标持续走高,为全面完成“创新年”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今年以来外经贸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8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41家,合同外资额7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一(1—7月份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0.35亿美元、10.34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23.9%和281.3%;制造业、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0.05亿美元、20.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2%、328.0%;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58个,实现调入外资17.8亿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20个、4.2亿美元)。预计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3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外贸外经继续保持稳步发展。1—8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我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远大铝业、金杯进出口、中铁物资、华晨金杯和同方多媒体出口分别增长245.1%、107.4%、994%、178.9%和239.9%;全市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8家,比去年同期多6家。预计1—9月,全市外贸出口完成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1—8月份,全市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外派劳务11624人次,同比增长25%;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中方投资5200万美元。
二、今年以来我市对外招商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招商工作力度,市领导亲自带队推进和洽谈项目,使我市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1月3日至6日,以政高书记为团长的沈阳市代表团,在香港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招商活动。在港期间,代表团先后与恒基兆业、嘉里、宝利达、百利保等43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深入洽谈,共洽谈、推进、签约项目191个,预计投资规模191.3亿美元。同时,我市还成功举办了“沈阳细河经济区(香港)投资说明会”、“2007香港-沈阳城建和房地产项目招商推介会”和“2007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暨棋盘山旅游开发区项目推介会”。
1月28日至2月11日,以长义常务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英国、希腊、西班牙、瑞典进行了考察访问,洽谈推进了一批项目。西班牙博士盖陶瓷公司签合同为独资投入2400万美元,在法库建设10条陶瓷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同时,市政府代表团访问西班牙FCC集团奥科利水务公司,就我市东水西调配水厂及污水处理和供水项目达成共识。
2月23日至27日,政高书记率领沈阳市代表团赴温州、苏州、无锡和上海四市进行招商,促进一大批投资项目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林德气体公司拟在细河经济区建设工业气体供应中心,项目投资额18亿元;德国博森公司拟在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汽车尾气系统生产项目。台湾科诚投资的自动识别技术成套设备高科技产业园已于4月23日奠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3月27日至4月5日,以宋琦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在日本、韩国开展了为期8天的招商活动。访日期间,洽谈推进了以富士通8寸芯片和板硝子LCD玻璃面板为代表的19个工业大项目和产业链项目。访韩期间,洽谈推进了26个工业、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包括浦项80万吨不锈钢项目和投资3亿美元的封闭式变压器项目。此外,代表团还在韩国首尔成功举行了2007中国沈阳韩国周新闻发布会。
4月17日至27日,以常务副市长赵长义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随张文岳省长率领的省政府代表团分别对日本、韩国进行了访问。市政府代表团在大力配合省政府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各项访问日程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洽谈工作,先后拜会了三菱汽车、三井金属、日本经营者协会等16家日本企业和商会,以及现代重工、晓星、康巴斯等11家韩国公司,推进促成了一批经贸合作项目。在访问日本期间,推进了三菱汽车变速箱、大日本油墨、积水化学FFU枕木生产、伊藤忠与北方交通合作生产工程车辆等项目;在访问韩国期间,推进了乐天集团投资百货、大型超市和主题公园项目,以及SK公司扩大在沈投资等项目。5月22日至6月3日,以市长李英杰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法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代表团先后访问了9个城市,拜会了6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与20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高层进行了深入接触,签约、推进及洽谈了43个项目,其中意大利菲迪亚数控机床、德国宝马汽车(二期)、伍尔特汽车紧固件、Q8汽车润滑油、沈重并购法国NFM公司及法国布依格参与沈阳地铁轻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月12日,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了“构筑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推介会。赵长义常务副市长出席推介公会。来自日本、瑞士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119家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推介会。本次推介会期间,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与香港恒基兆业、嘉里、恒隆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项目。
8月24日,市政府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2007沈阳CBD·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推介会”,宋琦副市长出席推介会。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新加坡——辽宁经贸理事会新方主席尚达曼等政要,以及51家新加坡上市公司、7家商会、8家金融机构和165家现代服务业企业2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推介会,进一步密切了沈阳与新加坡企业的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改进对外招商方式方法,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第六届“韩国周”,共吸引了来自韩国28个城市的代表和国内的武汉、南宁、西安、厦门等城市的代表的广泛参与,共签约项目105个,投资总额33.9亿美元,外资额29.7亿美元。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39家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展,包括日本的山崎马扎克、森精机、天田、大隈,美国的哈斯、哈挺、赫克、福禄,德国的因代克斯,瑞典的海克斯康和瑞士的威力铭等国际知名企业。本届制博会共实现国内交易额40.3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专业观众达12.5万人次。
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一)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宋琦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两次赴商务部就申报基地城市与商务部有关领导进行接触。同时,对我市下一步做好申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了我国服务外
包领域顶级专家进行服务外包理论和实务培训。全市有近千人次参加了上述培训。二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我局已经起草了“沈阳市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并已上报市政府,待修改和讨论通过后出台。
(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在去年申报基地城市的基础上,年初以来我们先后赴商务部、全国首批基地城市和我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9月初,商务部主管申报工作的领导——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等一行莅沈,就我局申报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商务部领导对我市申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按照商务部的要求,我局已经于8月初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于9月中旬与申报主体单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派人赴京,参加了基地认定专家评审委员会举行的评审会。目前,我市是否通过评审,取得最终认定,尚需等待商务部的通知。
四、当前存在问题及下半年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以利用外资为重点的外经贸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房地产业利用外资面临宏观政策影响。5月下旬,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商资函[2007]50号),旨在禁止外资房地产企业举借外债进入,再加上商务部进一步严格备案程序。预计四季度我市房地产业利用外资将受到较大影响。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二是国家政策调整对我市扩大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主要包括:去年年底国家出口退税调整直接影响到沈阳市出口企业利润;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削弱了我市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挤压了出口利润空间;提高利率等紧缩政策,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我市出口大户还不多。1—8月份,全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为28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外贸出口实现大的跨跃。
为了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今后几个月在招商引资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聚焦在重大工业项目上。一是加快开工一批。如,安川伺服电机、大日本油墨、沃尔特工业园二期、富士康工业园、金新林浆纸项目、奥园动漫产业园和三菱发动机等;二是重点推进一批。如,宝马二期、乐天化工、晓星电机、AMD芯片、纽豹数码识别、ITT泵业、力晶半导体、日本中小企业环保科技工业园等;三是提前储备一批。如,液晶面板产业链、壳牌工业合成气岛、波音飞机研发中心、Q8润滑油、现代重工、SK化工、浦项制铁等重大工业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为抓好上述项目,应成立专业小组,实行“一对一”攻关招商,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力争使这批项目早日签约和调资,为今年乃至明年做好项目准备。
2.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开辟新的利用外资领域。重点盯住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加强与香港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法国东方汇理、德国德意志银行等一批金融、服务业企业的合作,争取引进一批现代金融、服务业企业。另外,我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目前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下一步应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取得新突破。
3.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对项目调资的跟踪服务力度。要把调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落实的过程。继续发扬锲而不舍、咬住不放、一跟到底的精神,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位,及时掌握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推进项目落地和调资。
同时,市外经贸局将继续与市工商局、土地规划局、发改委及省外汇管理局和外经贸厅等部门搞好配合,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使大项目迅速落地和调资。
4.增创环境优势,进一步增强外商来沈投资的吸引力。“两税合一”政策实施后,在税率拉平的同等条件下,外商在国内选择投资地区将更看重一个地区的政策透明度、政府效率、市场潜力、生产要素供给和产业集聚程度等。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两税合一”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继续加大服务工作力度,真心实意地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沈投资发展。
在外贸和外经方面,下一步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重点出口企业。强化对50户重点出口企业跟踪服务,确保中华轿车、东药Vc、机床、输变电成套设备等出口大项目顺利执行。加强对企业出口各环节的服务,争取进出口银行为企业提供优惠流动资金贷款,为企业扩大出口创造条件。二是加快实施品牌出口战略。利用国家政策有针对性的扶持华晨金杯、远大铝业、机车车辆、新辉肉禽等龙头出口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新品,形成品牌,为全市外贸出口持续增长提供支撑。三是积极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加大对新获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培训力度,并在开拓国际市场、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其尽快形成出口能力。四是推广沈阳机床、远大集团等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经验,选择和培育20家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做好“走出去”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