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精选)
一、XX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产业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1、“三带、五区”产业格局更加清晰
近年来,我县根据区域特点和各乡镇发展实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初步构筑并形成了张庄线设施农业、桓盖线食用菌、大盘线林特产三条特色产业带及北部中药材、中部畜禽、南部蔬菜、西部干鲜果、东部露地瓜果五大生产专业区。XX年,全县把“三带、五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三带、五区”建设,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强设施农业建设、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多项举措,加快推进“三带”、“五区”提档升级,使“三带、五区”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轮廓更为清晰。“三带”、“五区”的建设,促进了全县的农业生产向着“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岫岩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日益壮大
一年来,全县立足经济作物内部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依据市场规律,突出岫岩山区特色,重点发展了食用菌、柞蚕茧、干鲜果、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到XX年,全县食用菌接种量已达3亿盘,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小区200多个,食用菌生产已辐射到全县24个乡镇190余个村;柞蚕放养量达到1.6万把,产量达到8200吨;干鲜果种植面积达80万亩,产量达到3万余吨;畜禽饲养量达到2644万头(只),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230多个。此外,全县还培植壮大了蔬菜、林业育苗、山野菜、商品薯类、露地瓜果、榛子等七大基地规模,总面积达到了23万亩,发展大规模种植基地1200余个;部分农户还利用自家田地建起了小板栗园、小药园、小桑园等“十小园场”。这些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小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3、“一县一品”和“一村一品”建设进程深度推进
一年来,全县紧跟周边县、市发展步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品”支柱产业予以强势推进,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九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进一步扩大了岫岩食用菌在全国的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高标准建成了东北地区首家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蘑菇产业园,园区内建有食用菌研发中心、博览中心、种植基地,招商引了上海荣善、有益菌生、绿洲农产品等一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开创了我县食用菌生产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新纪元,与前营农高区共同形成了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同时,全县根据各村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业专业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牧牛益临香菇村、新甸合顺小柿子村,杨家堡松树秧滑菇村等等。截至目前,全县共确定并重点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72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7%。其中畜牧养殖专业村12个、花生种植专业村5个、滑菇种植专业村15个,香菇种植专业村20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10个,温室种植专业村10个。这些专业村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的农事产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4、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一年来,全县继续坚持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重点推进,采取早部署、早动员、早分解、早落实、提补贴、勤调度等多项举措,使全县的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XX年,全县又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4万余亩,截至年末,全县已建成种植小区1274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30多个,温室2.5万栋、冷棚7万余栋,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12万亩,生产种类包括温室蔬菜、冷棚瓜果、食用菌、畜禽养殖、地膜花生等五大类20余个品种。其中,温室蔬菜3万余亩,年生产各类蔬菜1.5亿斤左右,年实现产值2亿元左右;冷棚瓜果生产面积5000亩左右,年产各类瓜果3000万斤左右,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左右。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化进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产业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1、农企联结日益紧密
一年来,全县始终坚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抓紧抓实,在做好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同时,大力培育本地龙头企业,促进了全县农事企业的长足发展,农事企业数量逐年递增,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开工建设了中兴生物、小康肉业、金和福肥料、槿宁食品、珑棉家纺等一批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建成后,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户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带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0余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已达19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现有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实现产值9.6亿元,实现出口供货值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600万美元。这些企业每年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户签订种养合同2万余份,带动了全县45%以上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兴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增收的合力。
2、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不断加大
一年来,我县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涌现出多个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XX年末,全县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00多家,其中市级示范社5家、县级示范社150家。年实现经营收入7500余万元,带动农户5000余户,入社农民人均增收达7000余元。这些合作社上连企业、下联农户,对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3、“四个一批”农业项目进展顺利
XX年,全县共确定“四个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7个,投资总额达87.52亿元。其中,谋划招商项目42个,投资额27.2亿元;洽谈推进项目20个,投资额12.21亿元;开工建设项目41个,投资额36.9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4个,投资额11.21亿元。开、竣工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12%,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占项目总数的32%。先后开工建设了中兴医药菊苣深加工及香菇多糖提取、“四位一体”食用菌展示园、食用菌交易批发大市场、珑棉家纺、鑫昊绒业等5个亿元以上的农事重点项目。目前,东达食品、纳曼科食用菌、槿宁食品、海圣饲料、中通饮料、中兴生物等一批上年接转项目已经顺利竣工投产,坤荣菌业、食用菌研究发中心、食用菌交易大市场、同发生物、合盛食品等一批新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部分项目有望在近期建成投产。
4、农高区建设加快发展
XX年,农高区以打造“全国最大的蘑菇产业园区”为目标,在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园区和项目建设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资金1.44亿元,建设标准厂房4万平方米、完成了14公里的新岫产业大道工程及554盏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工作;征地1000亩,铺设污水处理干管8公里;平整场地33万平方米,三通一平工作基本结束;建设完成雅河大桥,与雅河工业园区实现相连。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6家,已竣工投产的6家,其中今年新投产的企业5家;开工建设11家,其中今年新开工4家。园区现有的16家企业总投资近12.6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3.4亿元,在建项目总投资9.2亿元。已签约和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2.3亿元。目前,在建项目和签约洽谈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部分在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个别洽谈项目也有望在近期落地生根。
二、XX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安排
1、搞好农业产业布局
淡化行政区划,继续抓好张庄公路设施农业、桓盖公路食用菌产业、大盘公路林特产业三条特色产业带和五大生产专业区建设,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精品示范带和示范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化发展布局。其中张庄路沿线要建设温室XX栋、冷棚4000栋、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桓盖路沿线要以大营子、红旗、石灰窑等乡镇为重点,接种食用菌XX万盘以上。大盘公路沿线要加快生态蚕场建设,扩大林下参、大果榛子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规模。
2、抓好园区建设
继续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强前营农高区和兰旗食用菌示范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促成已开工建设项目早日达产见效、洽谈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并引导已投产企业在创新经营机制、提升科技含量、塑造绿色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增强带动能力。同时,围绕食用菌、中药材和丝毛产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效益好、规模大、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的企业进驻园区,特别要重点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企业,壮大园区食用菌生产、加工规模,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生产及加工水平。XX年,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要新增规模企业17家以上,其中农高区新增食用菌深加工企业10家,中药材加工企业2家,丝毛加工企业2家,兰旗示范园区要新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3家以上。
3、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全年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30个。加快各级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巩固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特色+规模+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食用菌、柞蚕茧、中药材、山羊绒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搞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体系建设。
4、加快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并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牵动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事企业。在扶持益民药材、中兴生物等一批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重点培育上年接转续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其早日达产见效,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力争滚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四个一批”重点项目98个,总投资额达到80亿元,其中,谋划招商项目45个,投资32亿元;洽谈推进项目25个,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3个,投资22.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15个,投资额达到9.5亿元。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浙江忘不了柑桔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02年10月,现有社员132户,其中党员15人,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9人。2006年8月,合作社作为临海市首批远教试点单位率先建点,2008年被评为台州市远教示范点。自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该社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依托“两个基地”,灵活组织教学,远教服务产业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结合基地,鲜活教学。以柑桔产业为重点,采用“农时+课时”的方式定期灵活培训,把“基地”作为社员学习、运用远程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该社通过整合资源,建起了室内、室内两个远教学习培训基地。一是教学辅导基地。利用现有条件投入资金20余万元,将原合作社会议室扩建成能同时容纳160人的标准化播放室,配置了电脑、投影仪,网络、闭路接入,整合资源,为网络教育提供了平台,实现了现代教育网络化。为确保学习收看正常化,制定学习计划和建立收看学习制度,组织党员群众定期学习和开展活动,并聘请有关专家为常年技术顾问,结合产业特点开展学政治、学技术等各项活动,确保教学技术有人辅,终点有人管理。二是实践示范基地。2007年,合作社在忘不了科技园内建起一个200余亩的远教实践示范基地。继台州市远教直播课堂暨农业大讲堂在该基地启动后,又组织了2次现场直播活动,这一方式使更多的桔农接受到系统、直观的培训。“基地”的建立,充分发挥了“进门是理论课堂,出门是实践现场”的优势,定期组织社员参观交流、边学边干,让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大胆尝试、学用相长,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和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基地还化抽象为形象,通过“真人教学+方言教材”,不定期邀请各类专家到现场担任辅导员,把远程教育课件中出现的农用技术、科学经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现场传授
给社员群众,社员观摩后现场实践,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消化“理论课堂”所学内容,既激发了社员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培训内容,也提高了培训档次。为方便教学活动开展,合作社又在基地配置了电脑、电视等设备,并专门聘请一名大学生担任远教管理员、一名技术人员作为日常的现场辅导员,在农业生产不同阶段组织社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强化技能水平,大大激发了社员学习农技的热情。
二、示范带动,泽惠社员。围绕“转观念、学技术、增效益”目标,基地建立以来,已组织社员到基地学习实践1000余人次,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取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资格有58人,持有农民绿色证书85人,专业人员上岗培训达100%。在基地内,可以看到大棚栽培、滴灌、地膜覆盖等现代设施栽培技术,该社还率先采取测土配方这一方式科学种植,这些很多都是通过远教网学习应用的结果。为更好服务社员,合作社还成立了台州、临海二级首家柑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创建“省级柑桔科技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及信息、检测等服务。还通过网络查找有关柑桔标准化生产的有关资料,相应制定了《柑橘生产技术规程》、《果品质量技术标准》和《果品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及田间档案记录等管理制度。通过基地教学,不但使本社社员掌握新技术、转变新观念、实现新效益,而且还带动了周边一批桔农,提高了农民群众自觉地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技术,提高科技致富的能力,更好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收到了富民惠民的效果。去年底,由于低温天气造成全镇大片橘树被冻伤,桔农束手无策。针对这一情况,合作社在林特部门的帮助下,迅速在基地内组织了一次柑桔防冻培训,主动到基地内学习的不仅有本社社员,还有周边村的桔农,使该镇的橘树冻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组建一个专家工作组,下村入田头指导桔农开展冻害治理。外岙村的农家乐特色村发展的红红火火,村民领办“农家乐”达20多家,形成了“农家乐”一条街;村民周凤青通过网络了解市场信息,将柑桔直接远
销到俄罗斯,效益成倍增长。兰田村的农民从远程教育课件中找到了适合高山地区种植的蔬菜,开始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并成立了合作社。
三、建强品牌,龙头带动。通过远教实践基地的示范推广,大大提高了涌泉蜜桔的品质,为品牌创建提供保障。2007年,涌泉镇创建了“中国无核蜜桔网”专业网站,该社通过在网上发布信息,在更广范围内向外界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还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积极参加政府和各界召开的产品展销会、农博会、推介会、评优等活动,开展产品宣传和认证,走精品之路,使产品质量标准、分级包装、品牌上市得到统一,做到品牌诚信经营。该社“忘不了”柑桔相继荣获浙江省柑桔博览会金奖、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名牌产品,“忘不了”商标被认定为 “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知名品牌”。目前,合作社已建基地1100亩,联结社员2000余户8100余亩,柑桔的整体品质和市场价格也得到提高,发展成为临海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家集柑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带动作用明显。
第三篇:2010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2010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领导们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县区农业局和兄弟科站室的帮助下,产业化办公室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深化。经过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入。截至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0家,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5家,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6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家,省重点达到53家,市重点达到240家,市级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达到23家,在工商部门注册并在县区农业局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82家。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工作取得突破。通过跑部进厅,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帮助山东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递补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家企业认定为第五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新增数量列全省第一位;为17家企业争取到了2010年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贷款贴息项目,获得接近21.87亿元的省贴息贷款投放计划,接近全省的三分之一,以较大优势居全省第一位;组织3家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申报了2010年省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奖励项目;帮助
山东省博兴县龙升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益佳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出口企业成功成为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优先扶持企业,并分别获得了4000万元的贷款额度。另外,在首届农洽会上,积极促成了84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达到110亿元。
(三)舆论宣传工作及时到位。根据工作的需要,联合市电视台完成了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宣传片的录制,并在滨州台连续播放,收到较好效果;在滨州日报发表署名文章6篇;共同撰写的题为《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思考》于3月份被评为全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召开会议,科学部署。组织召开了全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会上为新认定的国家、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第三批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颁发牌匾和证书,尚龙江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市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指明了方向。
(二)完整的系统统计工作,是科学谋划的前提。历时1个多月的时间,认真完成了2009全市476家规模以上企业和7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余项指标的统计、整理、汇总、上报工作。并写出了详实的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三)严把材料审核关是项目争取的关键。争取上级项
目,材料审核是关键。在每次申报项目前,我们都认真分析申报要求,找出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指导意见,提前通知县区重点把关,在此基础上,我们产业化办公室一班人对上报材料再进行分别审核,校对,进行反复修改后上报。确保了项目材料的完整和准确性,掌握了项目争取的主动权。
(四)加强企业动态监测,注重日常管理。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组织会计事务所、金融等单位对前7批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现场监测。根据“能上能下的原则”,对企业运行不良、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农业主业不突出和转行的7家企业取消了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称号,保证了市级重点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明年打算
一年来,农业产业化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能清醒地认识到,县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仍是影响全市发展速度的一大症结;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不高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龙头企业自身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偏少、社会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偏小、与龙头企业联系紧密,带动能力强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多,仍是导致龙头企业所需原料与当地原料不对路、采购数量少、带动力不足、对农民增收拉动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2011年,我们将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我市实际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入。全年的目标为:全市规
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20家、亿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出口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00家以上;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稳定在260家左右、市级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达到30家以上;争取国家、省级项目的数量列全省前三位。
为确保完成全年的任务目标,一是继续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二是组织召开好全市的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三是继续做好2010农业产业化统计工作;四是继续开展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动态监测和递补认定工作。
二○一○年十二月七日
第四篇: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锐意进取开拓奋进努力开创农业产业化工作新局面
今年以来,我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着力点,围绕产业强龙头,壮大龙头带产业,呈现出多龙腾飞、强龙劲舞之势,受到了省、市的关注和好评。省委书记白克明对大名县加强
龙头企业建设、打造产业化集群的做法给予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同时,全省发展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全省农业项目现场观摩会、全市农业项目现场观摩会先后在大名召开,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邯郸电视台、邯郸日报、邯郸电台原创:wenmi114.com也相继报道了大名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做法。
目前,大名县初步形成了面粉、花生、香油三大龙型经济,占GDP的比重51.3,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含粮棉油重点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28家,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2005年的工作实现了“四个突破”。
1、龙头项目建设突破。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势头强劲,截止目前,全县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30个,(其中投资在5000万元—1亿元的2个,亿元以上的2个),预算总投资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6个,预算总投资57032万元,完成投资17813万元;续建项目14个,预算总投资3271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2505万元;完工项目9个,总投资17650万元。五得利面粉集团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后,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每年新增一个日处理能力1000的新企业,力争2008年以前,集团日处理小麦能力达到1万吨,成为世界面粉业龙头,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投资2.3亿元的得利城项目已开工建设。
2、基地建设规模突破。努力实现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小麦常年种植面积82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58万亩,全年总产量30万吨,形成了以漳卫河三角区为重点的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区,小麦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5万亩;花生种植面积50万亩,总产15万吨,建设了2万亩优质花生良种繁育田、20万亩优质花生展示田;形成了肉牛、瘦肉型猪、蛋鸡三个养殖带。
3、企业品牌建设突破。目前,我县有16家面粉公司、6家花生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准,比去年增加12个。省级以上农产品名优品牌达到5个,原创:wenmi114.com省著名商标4个。今年,河北美佳食品有限公司同时通过了有机食品和HACCP食品安全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冀特花生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凯发面粉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国家免检产品企业称号。
4、争取扶持资金突破。按照省、市的要求,我办认真组织,积极申报,多方争取,今年为我县五得利面粉集团争取农业部(国家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及技术培训项目资金60万元,为得利城项目建设争得省级财政贴息资金100万元。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领导,为推动农业产业化晋档升级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2005年,各级把实施农业产业化晋档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灵魂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县委、县政府重新调整组建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产业化工作的组织保证。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晋档升级的意见》,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县四套班子25名领导同志分别联系一家龙头企业或一个重点项目。7月13日组织召开了全县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观摩暨县级重点龙头七月命名大会,有28家企业被县政府命名为大名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还组建了面粉、花生、香油三大产业推进指挥部,推行“五个一”管理体系,即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笔经费,一项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行政领导、技术指导政策引导,使产业化的管理日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2、实施项目带动,促进龙头、基地、市场建设上档升级。农业产业化的基地、龙头、市场、中介组织建设等,最终都要落实在具体的项目上。一是强化行政推动。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项目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建立了领导包重点项目制度和项目月报督导调度制度。二是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建设一批、开工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建设思路,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库。三是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县委、县政府从项目占地、用地审批、鼓励农技人员领办项目以及财政支持等方面,制定了促进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如畜牧用地视为农业用地、新建扩建龙头企业用地可以按租用对待、从财政预算内拿出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等。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供资金保证。运用市场机制,以利
益为纽带,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投资主体,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在基地建设上,以受益主体—农户的自我投入为主;在龙头建设上,以引进国外、域外大企业、大公司和个体、私营资金为主。今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引进域外资金3.2亿元,其中外资560万美元。在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投资、国内大企业集团和个体私营资金方面,先后引进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际资金和技术、人才,兴建了澳洲美佳烤馍、意大利班顿服饰、美国骆驼西裤、正大饲料、名福植物油等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度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
4、加大科技长入,促其上水平,上档次。从产业链的源头到终端产品,全方位加大科技长入,促进整体上水平、上档次。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了215省道高效农业经济长廊、金滩镇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扶贫科技园等一批档次较高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县市农业科技展示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科技示范的龙头。二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化生产。制定了《大名县农业主栽作物生产技术标准》、《大名县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三年规划》和《大名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加快优种和适用农业技术推广。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优良品种,加速种养品种更新换代;推广适用农业技术,把农产品储藏、保鲜、包装、加工等产后技术作为重点加以普及。四是提高农民和业务人员素质。全县每年培训农民万人次,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9月23—25日,举办有各乡镇主管领导及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与管理培训班,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政策水平与项目谋划能力。
5、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能人具有与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投入能力、运用科技成果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规避生产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实践证明,凡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特色主导产业突出的乡村,大都是靠能人的率先实践和效益吸引。为此,我们把能人带动作为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一项突出措施来抓。一是营造激励典型能人的社会氛围。2005年从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和中小民营企业中评选表彰了50名劳动模范,总结推广各类能人典型36个。二是培育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注重对本地能人和土专家的鼓励、扶持和培育,发挥他们直观的引导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对外地能人的引进。这些人拥有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引进一个能人,就可以建起一个项目,原创:wenmi114.com带起一个区域特色产业。三是创造宽松的兴业环境。明确规定,能人除享受各级制定的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扶持政策外,凡在农村兴办种养业的能人,用地视为农业占地;能人在办理经营执照、土地审批、信息发布、申办产品注册商标等手续方面,有关部门积极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6、加快品牌战略步伐,促进产品的市场竟争力。适应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全县先后有大名府香油、正大鸡蛋、名威花生等百余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五得利牌”面粉、“凯发牌”面粉、“名龙牌”烤花生、“美一口牌”香馍片等已成为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虽然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二是坚持特色促进规模,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三是坚持依靠科技兴农,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四是坚持龙头带动生产,不断扶强企业实力;五是坚持发展招商农业,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
磐石乡创新举措服务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摸清家底,全方位掌握人才资源。
对全乡127名“土秀才”、“田专家”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畅谈家乡产业化发展前景,定好发展方向。认真听取相关专家对草莓、西瓜、柑橘、蔬菜种植方面的建议,打造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色。
三、专家授课,提高村民科学素质。
认真开展授课活动,由土秀才,田专家讲解相关种植技术的要点;授课地点:形式多样(集中授课,田间讲解,亲身示范);全乡村民在127名土秀才,田专家的帮助下,1300户村民致富效果明显,其中新增草莓950亩,西瓜980亩,柑橘1500余亩;人平增加528元。
四、关心人才,关注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暂时生活困难的土秀才,田专家每年解决800-1000元的补助,带动村民致富的专家奖1000-3000元。今年加大了农业投入,新增大棚蔬菜1200亩,新增种类10余种,形成了5个专业村,6个专业合作社。
五、政策扶持,资金支撑。积极争取农业资金53万元,对表现突出的专业合作社、专业村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