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重点

时间:2019-05-14 04:2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重点》。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重点

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根本本质属性

3、划分唯物观和唯心观的根据

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

5、相对静止的概念

6、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概念

7、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本质

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及作用

1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1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12、什么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它的现实基础

13、社会主义实现有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

14、列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15、马克思主义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的观点

16、事物发展规律

17、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

18、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9、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1、什么是发展

22、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

23、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依据

24、科学社会的核心内容

2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2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7、商品的二因性

28、矛盾的斗争性

29、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

30、资本主义垄断下竞争的特点

31、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十九世纪的三大工人起义

32、实践的概念

33、质量互变规律

34、哲学的基本问题

35、价值规律内容要求

36、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37、垄断的形成原因

38、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二次飞越

39、意识的能动作用

1、生产方式及其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作用2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及其组成部分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意义

5、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6、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来说明各国经济、政治、文明在竞争比较中互补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重点(定稿)

一、1989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性变革》,进一步阐述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要点:

1、根本改造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

2、为社会民主党恢复名誉,宣布社会民主党也是社会主义政党

3、重申全民国家论,主张实行人民自治与代表值、议会民主机制的结合

4、公开宣称“列宁”根本没有坚持社会主义的完整纲领

5、论证社会主义就是人道主义,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苏联的奋斗目标

6、鼓吹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似性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以政治多元化否定和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以经济民主化推行私有制,以意识形态多元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国际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和“人道主义化”来推行妥协外交。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

1、外部因素: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

2、内因一:历史因素,即国内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沉积。

2、内因二:现实因素,即执政党提出并贯彻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路线。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际的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

4、坚持意识形态上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必须警惕“和平演变”并坚决斗争

三、新经济政策的阶段变化: 1921、3-10初期:主要任务是从战时共产主义退到国家资本主义,并固定商品交换形式; 1921、10-1929斯大林终止前为主要阶段:继续由国家资本主义退到国家调节商业与货币流通。

实施内容: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质: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区别:一个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另一个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主要有四种具体形式:其一,租让制;其二,合作制;其三,代购代销制;其四,租借制。

四、“苏联模式”: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 苏联模式的特点: 经济方面

1、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分全面所有和集体农庄所有)。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计划在30年代后逐渐指令性计划)。

3、国家成为经济活动主体,党领导并决定国家经济政策。政治方面

1、一党制(1922年11大确定)

2、高度集权(以党代政、地方权力向中央高度集中、党内要权集中)

3、行政强制手段(组织处理和肉体消灭;强调“一长制”;监督权架空:党的监察委员会由选举的产生的平行组织改为任命,工农检察院由人民委员会领导下的苏维埃监察委员会替代)

教科文方面

1、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同时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盛行

2、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加强文教;但搞自然科学阶级性划分,搞“文化革命” 苏联模式评价:历史地位:

1、适应了在落后国家特殊环境中救国图强的迫切需要。

2、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初始模式,在某些方面显示与资本主义不同的优越性。

3、为抗击法西斯做了大量的力量储备。

4、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重大缺陷:

1、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导致经济运行模式僵化。

2、长期优先重工业的战略设计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失衡。

3、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极其严重,尤其是领导人集权导致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长期后果。

五、西马的4个基本特征

1、理论方向上,在反对教条主义口号下,主张“重新发现”、“重建”、“补充”、“修正”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

2、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西马比较脱离革命实践,而更倾向于“学院式”的哲学研究。

3、理论构建方式上,西马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往往以各种思潮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形成各种流派的马克思主义。

4、理论内容上,西马研究的焦点从经济基础转向哲学和文化领域,形成“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

早期西马不同于后来的西马:

A、仅仅是共产国际内部的流派,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解释

B、矛头指向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机会主义,政治上与共产党没有根本分歧

C、关注现实,积极探索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重视增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D、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哲学特征,较少受资产阶级哲学影响

六、1、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 反对科技“中立性”观点,认为科技体现的工具理性变成社会的组织原则,造成异化、物化和单向度的社会和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全面统治、操纵的深层基础,科技正在执行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政治统治进行辩护。马尔库塞:“资本主义进步的法则寓于这样一个公式:技术进步=财富的增长(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奴役的加强。”

高兹: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分工源于技术。技术在资本主义中具有双重功能:最大限度地生产,同时剥夺工人对生产的控制。

2、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理论

既承认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国家,又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普兰查斯:资本主义国家用经济让步瓦解被统治阶级,换取长远经济利益。米利班德:掌权的政治家不同于资本家短浅的眼光,国家不简单地服从资本家时时刻刻的利益,而着眼于长远利益。

奥菲:福利国家不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七、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资本主义面临四种危机: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政府输出危机)、合法性危机(政府输入危机)和动因危机(文化输出危机)。

八、奥菲:福利国家矛盾理论:福利国家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福利国家对资本主义具有维护和破坏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经济离不开福利国家,但它的存在又威胁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转。

九、2、社会主义模式理论

社会主义应该以人为目的,关心人、尊重人、发挥人的潜能,使人获得全面发展。工人自治社会主义 人道主义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马克思基本原理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

批判吸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1、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形而上学

继承: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2.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3.马克思最伟大的创造: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

1848.2月《共产党宣言》

5.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成科学?

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自觉的实践性

崇高的色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7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相反。

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而矛盾。形而上学则是孤立的、静止的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0.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者(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者,意识为世界本原)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所有或者部分物质不可认识。[代表人物休谟、康德]

1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的起源、起源、内容。

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且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阻碍。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

哲学的基本派别:

方法论:

13.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中的作用:

①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②劳动中形成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③劳动中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14.语言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①语言是意识活动的工具②语言是意识传递传递的的媒介③语言是意识储存的水库

15.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方法论:把运动和物质结合起来

16.空间和时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一维性。

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三维性。

联系:具体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7.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作用,但仍然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8.实践

实践的基本特性: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①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其中,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19.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规律及其客观性:

含义:规律就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根本特点:客观性。

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时间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联系含义:是指事物内部各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

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3.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体系:

24.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将斗争性和同一性统一于实践中,做到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

25、矛盾普遍性原理

[内

容]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方法论]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反

对]

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

2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内

容]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不相同;矛盾的每一个侧面也各不相同。矛盾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

对]

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风吹”、“一刀切”。

2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含义]……

[内

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又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认识事物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还要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反

对]

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看不到特殊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28.质变和量变

方法论: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我们就要果断地不失时机地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极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坚持适度原则。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既在学习和实践中就要高度重视质变,在量变达到能够引起质变时要有敢于突破的勇气,敢于破旧立新的精神

29.否定之否定: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3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基本条件:(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32.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的条件:(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33.真理的特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34.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35.真理和价值:

36.值评价及其特点:

①价值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②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的联系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37.价值评价的功能(作用)

价值评价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38.物质资料的声寒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么的经济活动③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方式变化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变化的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9.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含义: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特点:社会历史性和客观现实性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①劳动资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②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③劳动者,是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①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②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基础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①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②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二)上层建筑的内涵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具体表现在:

一、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等等。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是上层建筑就帮助它形成、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种经济基础,妄图使其免于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三、二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社会形态,揭示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方法论意义:它也是我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它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

42、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①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其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

③作用表现在:i)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进步的决定力量。ii)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iii)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43.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即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44.人民群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在了三方面。第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答题模式:

①原理

②概念,区别联系

③方法论

④论点论据

⑤反对……的观点,避免……的做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本站推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 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 “绝对观念” 客观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 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阶级局限性 历史片面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列宁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1)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列宁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臵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世界、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含着矛盾分析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与演绎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归纳与演绎互为补充。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和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

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

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和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这里,理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性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依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1)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不能作为与实践并列的标准。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1)价值具有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4)价值具有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们、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发现的状况。

相互引导表现在: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

相互促进表现在: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践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唯心史观 思想动机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道德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道德具有历史性、继承性(1)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2)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趋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1)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示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社会制度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依据俄国社会变革的实践经验,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必须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结构(观念上层建筑)。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径动力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2)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对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改革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径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总之,科学技术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教兴国”战略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全球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1)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

(2)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益自然资源;

(3)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4)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 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有些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做具体分析。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过分夸大或美化或拔高古人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有时甚至会有性质相反的历史作用。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臵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的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无产阶级领袖具有以往任何阶级的杰出代表所不可比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他们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既是人民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既具有卓越的才能又最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如果没有领袖的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就会陷于涣散,缺乏战斗力;如果没有政治上成熟的领导集团或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无产阶级领袖在促进社会历史进步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群众爱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使领袖脱离群众的个人崇拜,只能损害领袖的形象,破坏群众和领袖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同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发生一些消极的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级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臵,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在重要的位臵。(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延长劳动时间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三)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

(2)使人们群众享有了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3)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

(1)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2)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系。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1)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2)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4)加快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于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2)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在资本输出的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此外,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也是重要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五个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家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1)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2)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3)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积极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

(1)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消极的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管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泰罗制”和“福特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其二,终身雇佣。其三,职工持股。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工人工资水平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市场机制 国家

(1)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2)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3)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都是以使用价值的获取和物资生活需要的满足为主要目标的 资本主义是以价值作为追求目标的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资本主义民主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最精辟而辩证的论述。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苏联模式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2)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3)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4)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3)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

(1)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2)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4)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制风险能力。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

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898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与第二国际各党完全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思想领导 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按照科学理论、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战略任务;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三大差别”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2)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3)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

(4)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三个组成部分和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3)鲜明特征: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⑵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⑷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想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⑴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⑵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⑶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

三、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如果单从主观愿望出发,或从本本出发,必须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

四、什么是运动?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②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⑵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五、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

②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

六、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中各期什么作用?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②(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七、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盾。答:矛盾普遍性包含着两重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其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

八、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

答: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九、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⑴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⑵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⑶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⑷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十、如何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⑷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沟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十一、什么是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关系?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是客观的。②⑴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 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

2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 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3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 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 辩证法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五、怎样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者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他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3、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检验它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而不能以任何人,任何阶段的主观意志决定,不能以人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好恶为标准

*

六、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答:(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鞭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反映者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正确认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某一层次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这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其次,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再次,真理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充满着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每一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迈进的一个环节。总之,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即它所提示的真理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并没有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它应当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马克思主义紧密同我们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去丰富它和发展它。

七、实践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能把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

八、价值与价值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特点: 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特点: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转移的评价的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

九、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科学的道路,它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有转化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际工作中的思想路线才能在现实活动中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逐渐形成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章

*

一、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3.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4.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

二、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

三、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答: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五、生产关系(狭义广义)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

六、简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七: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价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述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 物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政策,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八: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态,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词

九、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社会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

十、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十一、如何理解时势造就英雄?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就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社会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变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割裂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就势必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歪曲历史的发展规律。

*

十二、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2.唯物史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 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 彻运用。

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 群众史观,创造性的提出了党的群众路 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 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 的重要“法宝”之一

十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第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结构发生变革.3.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4.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和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第四章

一、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特点

1.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3.商品交换实际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三、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使用价值的特点: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 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它所消耗的劳动多少没有关系,它本身不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价值的特点: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商品的价值可以 进行比较,是商品所特有的,与商品一 一对应,它是商品的属性,是内在的,必须通过别的商品来表现。只能通过把 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 的表现形式。

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五、劳动两重性原理?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两重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六、价值规律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七、价值演进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八、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九、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2.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3.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4.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十、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劳动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十一、价值增值过程与价值形成的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 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 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劳动对象和劳 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 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 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劳动 本身创造的新价 值,是通过工人的抽象 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 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十二:、简述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1)资本不是物,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同时,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十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1.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

十四、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十五、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十六、社会总产品的划分

1.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十七、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十八、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答: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提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 12 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第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第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第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五章

一、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1.垄断和竞争问题市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由马歇尔发现的,又称为“马歇尔冲突”。

2.具体内容:随着竞争的家具,生产的集中,资本的积聚必然会出现垄断,从而垄断会有扼杀竞争,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原因:一,任何垄断企业都是局部范围内的或者说某一行业的垄断很难垄断世界范围内生产销售。

二,技术革命是一个垄断企业难于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的地位。三,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可能是一个企业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地位.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在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业

三、垄断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的新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者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垄断竞争是获取更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利

2.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比如通过改进技术等战胜对手;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而且在国内市场;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四、垄断价格定义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 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五、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答: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4、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

六、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第五种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七、经济全球化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八、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答: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 14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第六章 第七章

一、如何评价19世纪初期空想主义? 历史贡献:1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2对社会主义新制度天才的描述 3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4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

1找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3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理

*

二、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三、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增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 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证。缺陷: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2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2: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4:无产阶级专政是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阶级进到无产阶级社会

*

四、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答: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入阐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

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具有历史意义?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

六、如何理解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三:国际环境的挑战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七、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大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下载马克思主义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重点

    P59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两个缺陷 这样的认识论理论有两个根本缺陷:①只从直观的客体一方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的产生简单地看作是主体接受对象的刺激,是对象把自身“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解析 总体上,马政经包括导论一共分七部分,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这样说起来的话只有第一章和第七章不是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复习重点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指南 一、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 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考试要用机读卡,所以必须带铅笔、橡皮 二、复习思考题: 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绪论

    绪论 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为后继者不断所不断发展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绪论 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 2. 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第一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