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23:5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篇: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

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 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

 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希特 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费尔巴哈  英国古典经济学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傅立叶、圣西门、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 除上述理论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密切相关

5.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6.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7.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8.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 它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 它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的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极合理的内容。

 它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2.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革命性:·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具有深刻性·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4.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  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6.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就内容来划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

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7.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8.科学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精神的支柱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 其次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 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同意即是理论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本体论和认识论  本体论: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是第一性的

·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属于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是不可知论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形而上学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孤立的

5.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的两个对立: 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6.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7.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 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有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有三种基本形态是: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国的“元气说”

9.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有四个明显的局限性:  机械性:企图用机械、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 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 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

 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最高形态

1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其基本思想是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 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12.自然界、人类社会、人本身构成了整个世界,自然界是客观的,人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 首先,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 其次,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1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了界限  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世界是物质的,而且认为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15.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16.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 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 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7.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主要有以下情形:  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同时,也承认物质相对静止 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形而上学错在把静止绝对化

 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9.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的有: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 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20.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观点:  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 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21.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即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 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固定的长宽高 2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23.毛泽东把实践规定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24.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 实践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 实践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集团、类主体

 实践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 实践客体有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25.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 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本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2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时间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7.人生活其中的世界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然界二重化,即分化为:自在自然、人化自然 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8.实践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9.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 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联系具有:

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指联系的客观性 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的是指联系的普遍性 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这是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事物联系的重要形式有: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一个限难曲折的过程。这是因为: 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  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不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

 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但是,不管经历怎样的限难和曲折,新事物必然会战胜并取代旧事物

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联系,认为是事物是孤立的 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是不停运动发展变化的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运动

 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形而上学否定这种矛盾的存在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联系和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 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则提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 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 承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1.对立统一规律也称之为矛盾规律,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 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联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1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事物内部的矛盾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 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关系:

 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 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5.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的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1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 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 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 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1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0.掌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 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2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 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 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又有部分质变  意义: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2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的内容及其意义:

 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 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 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

26.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还包括一系列其他范畴,主要有:

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

27.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意义: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积极因素 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

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意义: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 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28.因果联系的显著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 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29.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主要类型: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3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关系: 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 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影响作用,加速和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

31.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关系:

 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把二者割裂只承认一方面的话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唯心主义宿命论的错误

3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 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是活跃易变的

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是相对稳定的

33.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34.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  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  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 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  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 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35.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 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

 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6.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真象与本质是一致的,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与本质是不一致的

37.规律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具有的两个特点:

 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胶不能任何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在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 普遍性: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里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38.39.40.41.42.43.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经历漫长的过程分三个阶段:从反应特性到刺激感应性到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

社会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意识的本质包括三方面内容: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意识的物质器官

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

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4.人还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语言文字系统引起的反射

4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6.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用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47.意识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意识活动能改造客观世界

 意识活动对于人的生理活动有一定影响

48.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49.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其意义。 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的主体是指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具体的人

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自然性)、社会历史性、能动性:这是主体的突出特点

4.认识的主体的结构分为:个体、群体、人类整体

5.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6.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认识客体的属性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7.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是一切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

8.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主体必须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改造才能成功

9.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 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10.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分为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

·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1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 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割裂二者,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在实际工作中经验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根源

1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 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使认识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4.正确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的反复性:常常是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的  从客观方面来考察:·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 ·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

 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 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15.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 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  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

16.真理的客观性是有两个含义:

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17.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即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18.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 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19.真理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它的含义是: 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需要进一步扩展

 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和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

20.真理绝对性、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  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23.唯心主义哲学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有:

 提出用伟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古人云“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实用主义哲学提出的“有用即真理”

24.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

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25.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也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这个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26.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

·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7.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

·任何实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局限性·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28.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9.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

·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30.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3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3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党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

3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章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 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

 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3.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 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 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公国家的社会发展

4.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 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 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只有与物质生产相合适的人口,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5.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谋取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6.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  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 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7.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8.属于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 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有: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9.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要表现有:  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 社会意识受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10.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表现为两种情况:  正确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

 错误的、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延缓社会的发展

1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能动性,是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3.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 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配工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 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  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1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 第二层含义: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 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15.生产关系是指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包括三项内容: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 产品的分配方式

16.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 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 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 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通的规律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与发展要求之间 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 意义: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8.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方面的总和

19.上层建筑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20.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2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落后的,上层建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 是一个万古常新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是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 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22.经济社会形态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它是由三种宏观经济形势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决定的。这两种社会形态划分法都是马克思提出的,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技术社会形态划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23.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选择的作用

 在历史决定论看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现实生活中,规律是非直接的只是作为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  在历史决定论看,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是多值的、或然的、非线性的因果联系即或然决定  每一种可能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各种具体的模式和途径们对具体模式和途径的选择 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 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 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 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 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

 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4.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

5.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的有:

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 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6.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一个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

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8.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

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基本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先进积极手里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9.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10.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

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 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1.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 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 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质变的准备

 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12.结合我国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社会改革特殊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

13.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

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14.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有三个根本特性:文化的创造性、文化的自由性、文化的兼容性

15.文化的功能:·有信息功能·有教化、培育、塑造人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有认识功能

1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 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  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

 它具有大力发展和科学事业的功能

17.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 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

 我国的改革必须是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三节人名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讲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马克思界定了人的本质:

·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3.劳动是人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基本标志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 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相应地发生变化的  不是超阶级的,而是有阶级性的

5.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 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 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 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  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6.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个别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着根本分歧

7.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 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8.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有: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9.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1.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候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 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主张,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

 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依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 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 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 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 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

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13.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 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观点  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 必须用辩证的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 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产品:

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就是商品生产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也是决定性条件

3.最初的商品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包括: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商品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关系:

 商品价值的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在商品交换中,一般人类劳动才形成价值。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不同的所有者,交换双方各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因此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需要计算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而且要等价交换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所决定的: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 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6.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构成的:  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

 在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由活劳动所创造的。

7.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

8.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

 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 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

9.劳动熟练程度是指人们的劳动经验和技术精湛的程度

劳动强度是指人们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劳动消耗的程度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10.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11.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 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 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 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 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代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 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1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 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 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4.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 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1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  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  商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通过雇佣劳动制度剥削工人所创造剩余价值的经济制度

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流通中购买到劳动力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 维持劳动者自身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的劳动力 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

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合适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 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 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6.资本的本质、划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依据、内容及其意义:  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即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其价值则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量的变化 ·可变: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

 意义:·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说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7.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  绝对剩余价值: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

 剩余价值率: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8.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9.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

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10.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 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 另一方面,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

以便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竞争力。所以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11.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历史作用是: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趋势是: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化生产的发展。因而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日益锐化,用和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成为资本积累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资本积累的结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节 :笔记33-56(参考第五章)

1.商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依次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有两个因素

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产实践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

3.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生产资本、流动资本、可变资本 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资本属于不变资本、固定资本、生产资本 4.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按其最终用途区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剩余价值M

5.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它有两个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6.经济危机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过剩并不是人口的绝对过剩 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 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 一种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8.资本注意再生产周期一般来说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阶段时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

9.剩余价值怎样转化为利润:

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并不是由全部资本生产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 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利润则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 各个生产部门利润率水平的高低;社会总资本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平均利润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11.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  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 商业利润: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来源是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2.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

 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银行利润与其自有资本的比率,应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 银行向外贷款所收取的贷款利息,大于吸收存款所支付的存款利息,两者的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就形成银行利润。银行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13.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 以平均利润形式由资本家所占有

 超额利润,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基本形态,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 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

2.资本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其构成形式主要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种:  君主立宪制分为议会君主制(英国)、二元君主制(约旦)

 议会君主制是议会在国家政权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既是立法机构,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 民主共和制分为议会共和制(德国、意大利)、总统共和制(美国)

 民主共和制是由选所产生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元首掌握权力,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 议会共和制又称内阁共和制,它是以一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政府由议会产生

 总统共和制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并担任政府首脑,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  民主共和制还可分为半总统制(法国)、委员会制(瑞士)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党制、两党制(美国)、多党制(法国、意大利)

4.资产阶级政党作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其主要职能:

 主导资产阶级议会和国家领导人的选举使选举结果有利于资产阶级或由本党所代表的某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  由本党代表资产阶级控制议会和政府,执掌或参加国家政权

 将某资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政见上升为议会制定的法律和政府的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加以推行

5.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度是指公民普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制度

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的平等权利具有虚伪性

从本质上看,它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是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手段

6.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又称“分权制”

所谓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权力 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7.资本主义民主制以议会制为核心和主要标志

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8.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包括资产阶级的:

政治法律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文学艺术思想等各种理论与思想形式 涵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等各种思想观点,它们相互有机联系,构成一个网格状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9.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思想体系

10.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体现在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人生观,宣扬人生的目的就是谋求个人利益,追求个人的幸福和享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特征是以金钱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以获取金钱作为人及其实践活动的价值的体现 把是否能获取金钱和获取金钱的多少看作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真实尺度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2.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

3.到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

4.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 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5.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6.二战后,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  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  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

 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

 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7.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

垄断的银行资本由普通的中介人变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同时 也开始了垄断的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 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竞争的范围不同 9.垄断利润的来源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来自对本国无产阶段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 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10.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

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大体可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  垄断高价是指垄断资本在出售自己产品时规定的超过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资本在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垄断价格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仍然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但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做出决策,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  在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 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 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 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  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 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  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

15.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 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段利益服务的工具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段的利益 17.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把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分配,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18.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对利率的调节、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利率调节主要通过利率高低和差别利率来实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节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 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再贴现利率政策

19.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增长计划、财政收支计划、货币发行计划、国家重点投资计划、科技教育发展计划、主要产业发展计划等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  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 目标:包括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实现充分就业 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

 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  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 手段: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个别情况下出台行政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

 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2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在于:大量所谓“过剩资本”的出现这是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 可能性在于:·许多国家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并卷人世界市场 ·这些国家劳动者出现了分化,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

·这些国家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已有所建设

22.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23.从资本输出国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方面看,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是:  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  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 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

24.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 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并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 国家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 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 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也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方面分析:

 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 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

 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 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主要有三个方面:

进行了社会改良、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  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4.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 其内部自我否定的因素将不断积累、新社会因素也会逐步增多。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5.资产主义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无产阶级

6.社会主义要否定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经济制度,借鉴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方面。

7.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 在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

 比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更高形式 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的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社会主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8.马克思指出:“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是英国人莫尔的《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2.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问世

4.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

5.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从理论上说可以有暴力革命和非暴力革命即和平形式两种

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6.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7.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

8.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到1924年初在列宁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9.1921年春,苏维埃俄国击退了外国武装干涉,开始了和平建设时期 这时列宁果断地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

10.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11.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

 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

 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社会主义革命后可以利用资本主义的某些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1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3.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波兰、捷克斯拉找克、罗马尼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

14.中国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15.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

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司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6.社会主义从一国到数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教训:

历史贡献:

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 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 第四,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历史经验和教训:

 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 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 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 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17.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18.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19.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的国家。它是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在无产阶级专政下,人民群众享有广泛而深入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保护人民、为人民谋求利益的新型国家政权  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20.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是人民当家作主,从政体上说,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 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

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的只要特征是:  生产资料归全水会所有的公有制

 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

 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 商品经济消灭

 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  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 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  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 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基本特征可归纳为: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 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3.简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 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 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 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 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4.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 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 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6.简述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要把握如下几点:

 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证。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是: 工人运动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它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

 思想领导方面。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 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

 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

这些任务只有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承担和胜任。

 组织领导方面。有党的坚强统一的领导和具体严密的组织,才能成功地进行革命斗争,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起由劳动人民掌权的新型国家。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 思想领导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政治领导方面。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组织领导方面。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

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特质基础

3.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4.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

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6.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7.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是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人们的劳动具有直接的社会性。

8.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所说的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恩格斯指出:

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高度发展的阶段为前提的。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9.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

 人们树立了高度自觉的劳动态度,遵守社会纪律,团结互助,诚实友爱。

 人们摆脱了封建的、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

10.怎样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11.具备了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和社会需要来自由选择职业和 变换工作,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2.共产主义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

 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 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 人类从剥削阶级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13.资本主义社会为自身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准备了主观条件,即物质条件:社会化大生产,社会条件:现代无产阶级,精神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节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在其发展进程中,将经历低级和高级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

 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为公产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专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3.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  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 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 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 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 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 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4.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低。

 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 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 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 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实现共产主义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概括地说就是: 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体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 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  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 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 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亡。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本站推荐)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工业革命 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 “绝对观念” 客观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 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阶级局限性 历史片面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列宁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1)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列宁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臵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世界、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2)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3)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另一方面,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含着矛盾分析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与演绎互为前提。另一方面,归纳与演绎互为补充。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和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

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

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和历史是一致的。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在这里,理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性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依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论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

(1)必须从实践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3)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1)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2)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不能作为与实践并列的标准。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1)价值具有客观性。

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4)价值具有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们、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发现的状况。

相互引导表现在: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

相互促进表现在: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践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物史观 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唯心史观 思想动机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道德是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对经济基础比较直接的反映。道德具有历史性、继承性(1)从其产生根源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2)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又一重要根源。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趋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

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1)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示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社会制度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依据俄国社会变革的实践经验,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必须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结构(观念上层建筑)。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径动力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因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2)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对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因为改良主义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不触及社会主要矛盾,因而不可能根本扫除社会发展的障碍,甚至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的绊脚石。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改革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径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总之,科学技术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教兴国”战略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全球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1)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

(2)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益自然资源;

(3)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4)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1)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但这并不能与创造社会历史画等号。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2)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3)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

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 在分析或评价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要坚持历史的、具体的观点,不应简单化。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有些历史人物起作用的情况应做具体分析。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在革命斗争中起着领导核心的作用。有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条件下,运用其权力满足社会某些方面的需要,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甚至是重大的促进作用。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必须明确,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过分夸大或美化或拔高古人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有时甚至会有性质相反的历史作用。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臵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的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无产阶级领袖具有以往任何阶级的杰出代表所不可比拟的优秀品质和伟大作用。他们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既是人民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既具有卓越的才能又最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如果没有领袖的组织和领导,群众斗争就会陷于涣散,缺乏战斗力;如果没有政治上成熟的领导集团或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无产阶级领袖在促进社会历史进步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群众爱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神化领袖,使领袖脱离群众的个人崇拜,只能损害领袖的形象,破坏群众和领袖的联系,不利于领袖作用的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同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发生一些消极的后果。(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级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臵,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在重要的位臵。(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价值创造也就没有价值分配;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价值增殖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延长劳动时间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三)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

(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

(2)使人们群众享有了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

(3)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1)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2)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

(1)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2)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系。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寡头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1)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2)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微观规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其一,反托拉斯法。其二,公共事业规制。其三,社会经济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

(3)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4)加快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1)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于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2)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3)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4)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在资本输出的三种形式中,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此外,西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也是重要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五个基本特征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家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分工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市场起着分工媒介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成为居主导地位的分工形式,这种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界组织生产为核心,以全球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建立为标志,……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1)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

(2)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3)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跨国公司的发展。(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积极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

(1)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3)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消极的后果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表现和特点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基本特点是:各类法人(企业法人和机构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企业的股票高度集中于少数法人股东之手,法人股东凭借手中集中化的控股权干预甚至直接参与公司管理,监督和制约管理阶层的经营行为,使公司资本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

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实质上的隶属。“泰罗制”和“福特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其一,职工参与决策。其二,终身雇佣。其三,职工持股。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工人工资水平

(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市场机制 国家

(1)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2)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1)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2)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3)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4)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4)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都是以使用价值的获取和物资生活需要的满足为主要目标的 资本主义是以价值作为追求目标的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资本主义民主制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

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作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发展社会劳动的生产力,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资本正是以此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更高级的生产形式的物质条件。”这是对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最精辟而辩证的论述。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3)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苏联模式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2)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3)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4)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2)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3)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1)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3)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如何进行改革?

(1)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2)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4)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制风险能力。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工人运动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共产主义者同盟 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

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898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与第二国际各党完全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思想领导 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按照科学理论、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战略任务;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

“三大差别”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2)没有远大理想的指引,就不会有共同理想的确立和坚持。(3)没有共同理想的实现,远大理想就没有现实的基础。

(4)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三个组成部分和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3)鲜明特征: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⑵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⑴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⑷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

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想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

二、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科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⑴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⑵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⑶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

三、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如果单从主观愿望出发,或从本本出发,必须会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

四、什么是运动?为什么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②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⑵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五、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运动

②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

六、什么是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中各期什么作用?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②(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已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七、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盾。答:矛盾普遍性包含着两重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 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其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的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

八、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

答: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2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九、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⑴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⑵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⑶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⑷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十、如何正确认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⑴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⑵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⑶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⑷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沟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十一、什么是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关系?

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是客观的。②⑴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

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特点

1.反映具有摹写性

2.反映具有创造性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 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

2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 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3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 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 辩证法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他们截然分开

五、怎样理解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2.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者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他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3、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检验它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而不能以任何人,任何阶段的主观意志决定,不能以人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好恶为标准

*

六、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答:(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鞭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不依赖反映者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正确认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某一层次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这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相对真理之中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其次,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再次,真理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充满着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每一真理都是向绝对真理迈进的一个环节。总之,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是任何真理同时具有的两种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是绝对的。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即它所提示的真理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并没有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它应当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马克思主义紧密同我们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用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去丰富它和发展它。

七、实践为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2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能把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

八、价值与价值评价的定义及其特点。

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特点: 价值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具有多维性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特点: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一般来说,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转移的评价的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

九、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人类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科学的道路,它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只有转化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际工作中的思想路线才能在现实活动中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

思想路线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认识路线与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思想路线是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逐渐形成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章

*

一、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生产方式 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3.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4.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

二、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

三、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答: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 3.劳动者

五、生产关系(狭义广义)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

六、简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七: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价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述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 物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政策,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八: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态,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3.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词

九、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社会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

十、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1.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十一、如何理解时势造就英雄?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就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社会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变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割裂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就势必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歪曲历史的发展规律。

*

十二、如何理解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2.唯物史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 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 彻运用。

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 群众史观,创造性的提出了党的群众路 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 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 的重要“法宝”之一

十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第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结构发生变革.3.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4.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和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第四章

一、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特点

1.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3.商品交换实际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三、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使用价值的特点: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即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 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同人们取得它所消耗的劳动多少没有关系,它本身不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比较,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价值的特点: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体现人 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商品的价值可以 进行比较,是商品所特有的,与商品一 一对应,它是商品的属性,是内在的,必须通过别的商品来表现。只能通过把 握价值是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是价值 的表现形式。

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1.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五、劳动两重性原理?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的两重性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六、价值规律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七、价值演进四个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八、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贮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九、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着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2.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3.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4.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十、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劳动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他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十一、价值增值过程与价值形成的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 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 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的过程:一方面,劳动对象和劳 动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 它们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成为产品价值 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劳动 本身创造的新价 值,是通过工人的抽象 劳动加到劳动对象上,并成为产品价值 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十二:、简述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答:(1)资本不是物,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种剥削关系。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同时,为考察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十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

1.绝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

十四、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十五、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十六、社会总产品的划分

1.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2.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十七、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

十八、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答: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提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 12 革命的历史必然性。第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第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第四,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五章

一、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1.垄断和竞争问题市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由马歇尔发现的,又称为“马歇尔冲突”。

2.具体内容:随着竞争的家具,生产的集中,资本的积聚必然会出现垄断,从而垄断会有扼杀竞争,但是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原因:一,任何垄断企业都是局部范围内的或者说某一行业的垄断很难垄断世界范围内生产销售。

二,技术革命是一个垄断企业难于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的地位。三,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可能是一个企业在长时间内保持垄断地位.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把社会生产全包下来,在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小企业

三、垄断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的新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者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垄断竞争是获取更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利

2.在竞争的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比如通过改进技术等战胜对手;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3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主要在经济领域而且在国内市场;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四、垄断价格定义

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 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五、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答: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2、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其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4、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

六、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五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第五种是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七、经济全球化表现 1.生产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金融的全球化 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

八、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答: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

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 14 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第六章 第七章

一、如何评价19世纪初期空想主义? 历史贡献:1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2对社会主义新制度天才的描述 3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4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

1找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2找不到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3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理

*

二、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三、如何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增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 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证。缺陷:

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 2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2: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4:无产阶级专政是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阶级进到无产阶级社会

*

四、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答: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入阐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

五、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具有历史意义?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有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是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的结果

六、如何理解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三:国际环境的挑战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七、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大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绪论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为后继者不断所不断发展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3.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4.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一)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地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三)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

(四)人民性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三,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P3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

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P9

4、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P10

5、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P28

6、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P29

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

8、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P31

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P32

10、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P32

11、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P32

1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P32

1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P34

14、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表现: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5、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P40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

16、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0

17、新事物的定义: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P41

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P43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P44 20、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总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P462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P47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斗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P47

2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57-P59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④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⑤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3、主体、客体、中介的定义:P63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成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P65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2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实践是它们统一的基础。

27、★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P70—P71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8、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唯物论){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法)。P73

29、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人类的能力);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认识的正确性)P73 30、★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统一的辩证观:P76 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③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P87

32、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的:认识必然,争取自由。P90

33、★生产方式的作用:P95 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③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3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P98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5、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P1003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P102—P103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B.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3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构成。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P105

38、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P115

39、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英雄造势时体现唯心主义,时势造英雄体现唯物主义。P134

40、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价值)。P145

4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2、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P147

43、货币的5中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P147

44、★价值规律的定义、形式和作用:P147—P149 定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形式: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作用: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③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由此,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

4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的部分:P154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④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4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购买劳动力并带来剩余价值。

47、★★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必背,P160)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①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获得;②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必然被相对剩余价值取代;③超额剩余价值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以下内容主要考选择题:

1、垄断产生的原因:P183 ①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③激烈的竞争个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2、私人垄断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国家垄断资本应运而生。P186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P195

4、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P255

①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②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③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5、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P263

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P26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必考)

①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②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④斗争中有同一,同一中有斗争。

3、矛盾两性的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促进事物量的变化 第二,促进事物质的变化

6、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7、矛盾的普遍性: 时时有矛盾 处处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

8、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或的灵魂。

10、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寓于共享之中。

11、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12、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席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越,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3: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和飞跃性的同一。

2010考研政治材料分析

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

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答案要点:

34: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而梅兰芳大师这件出演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 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的错误时难免的。

2、梅兰芳大师将舞台事故的错误变成成功经典之作,是因为他的这种成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正是由于梅兰芳大师的应对突发事故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才使得错误变成经典之作。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下载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整理(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问答题 绪论 1.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P16 2. 如何全面理解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P20最后一段至21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第一章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陈碧莹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复习重点

    绪论 三大组成成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重点(合集)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理论意义: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〇、绪论 1、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及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重点[五篇模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①P10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是它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1、马克思主义定义: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