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范文)

时间:2019-05-14 04: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范文)》。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范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开课单位:人文社科部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适应专业:本科各专业

教学目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认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辨证看待资本主义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及其在当代的新特征,懂得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同时,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和主要经济规律,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内容简介:该课程是大学生公共政治理论课,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科学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以及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理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关系等内容。

考核形式:考试与平时作业、小论文相统一,进行综合评定。

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教京,张兴智,1版,2003年 参考书目:《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主讲教师:黎宇副教授鲍中义助教谢仁生助教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一章马恩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述。为帮助广大考生学好这门课,现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和自学考试中应注意的问题简要介绍。

六个重点内容必须把握

1.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教材的第二章阐述了商品经济的核心内容即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包括关于商品、价值、货币、价值规律等方面的论述,这是学好政治经济学,进一步理解全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要弄懂弄通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决定、货币的本质和起源、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等一系列相互联系、步步深入的理论概念和规律,这会为以后各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2.剩余价值理论。教材第三章论述这一原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要掌握资本总公式、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本主义工资、资本积累等概念和原理。

3.资本的流通过程。包括单个资本的循环、周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有关理论。这些理论除了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流通的规律之外,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和宏观经济运行也有指导意义。

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这是教材第五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它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进一步延伸。要正确把握成本价格、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概念和范畴,并联系实际说明这些原理。

5.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和本质。教材第七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这也是全书的重点章之一。应重点掌握垄断的形成及其经济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基本形式,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势等主要内容。

6.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征。教材的第十章阐释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思想。要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经济特征有正确的理解,并要结合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报告等有关内容加以掌握和融会贯通。

五大难点要全力攻克

1.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把握。对什么是商品经济,价值的实体,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等要有深入的理解,要能回答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要能够既从理论上说明又能举出实际例证,还要把第二章和以后各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论述联系起来理解和掌握。

2.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首先,要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和剩余价值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理论。要将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联系起来去把握,正确理解活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对教材中关于体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也要很好掌握。

3.关于一些涉及经济计算的问题。在考试中,差不多每一份考卷里都在选择题中有一些涉及计算的题目。例如计算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资本周转速度、折旧率、股票价格、土地价格等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对相关经济理论要熟悉,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计算一个企业的预付资本一年周转几次的问题,就不但要知道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公式,而且要能对给出的一些具体条件,如厂房、机器、工具的不同折旧率,流动资本的周转次数等作出具体分析,知道这些数据该代入公式的哪一项,再经过计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了。

4.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问题。这也是一些考生在理解时感到有困难、在答题时容易出错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搞懂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对其实现条件的公式不仅要能记忆,更重要的是要能理解其经济含义,明白为什么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的v+m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c。然后再对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加以理解和把握。只要记住并理解了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这三个公式和它们的含义,就能提纲挈领地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原理了。

5.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在自学考试中,特别是一些论述题,不但要求考生能够回答相关理论观点,而且要求能联系实际加以论证,这也是本课程自学考试中的一个难点。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学习政治经济学要在学好理论、掌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教材在这方面就有很多论述,可供广大考生参考,例如在价值形式的发展、价值规律的作用、资本的循环周转、平均利润的形成、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等论述中就举了许多事例加以论证。考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就有意识地一边学习理解领会原理,一边联系自己身边的现实加以思考和融会贯通,在应考时既可直接运用教材中的事例,更可将自己的体会写进答卷,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三个关系要解决好

1.全面复习、突出重点、深刻领会、掌握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要全面完整地学习、理解、把握。有些考生不通读教材,不用联系的观点加深领会,而是只看一些以往的考题、一些简单的辅导书、死记硬背一些片断结论和名词概念,这样难以通过考试,没有学到这门学科的精髓,白白浪费了时间。

2.处理好自学与辅导助学的关系。自学考试应以自学为主,当前各种形式的社会助学活动很多,考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如参加辅导班、购买辅导书、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讲座、利用网络资源等作为辅助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但所有助学活动都只能起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不能代替自己的钻研,关键还是在于自学。

3.本课程的教材是1999年出版的,在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十六大以后,全国考委相继发布了贯彻“讲话”和十六大精神的教育考试方案,对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了补充,考生要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按教育考试方案的要求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就本课程来说,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要对教材论述的理论加深理解并联系当前国内国际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如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化理解劳动价值论、经济全球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问题;另一种是适当把握教材中没有而“讲话”、报告涉及的关于经济方面的重要问题,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新型工业化道路等问题。(课程代码0005)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

江西财经大学

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卷)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交换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

3、垄断价格

4、资本积聚

5、虚拟资本

6、劳动力的价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划分有什么区别?

2、简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为什么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4、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试论述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

2、怎样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关系?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一、简答题(简明扼要回答,每题8分,共32分)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它们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教材13页)

2、经济规律的特点及类型。(教材18页)

3、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教材39~41页)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教材42~43页)

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及其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教材63~64页)

6、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划分与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划分的区别。(教材90页)

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教材91页)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述理由,每题9分,共36分)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材10页)

2、在现代生产条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的(教材55页)

3、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产生。(教材59页)

4、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与其它商品是完全相同的。(教材59页)

5、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教材64~65页)

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教材68页)

7、垄断能够消除竞争。(教材73页)

三、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为什么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企业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教材52页)

2、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教材68页)

3、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教材75、76页)

4、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必然性、目的和手段。(教材105~106页)

*(教材指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司组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示范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主编顾海良、顾钰民)

第五篇: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学和政治学

1.经济学是在希腊奴隶社会时出现,2.政治经济学一词17世纪初出现,中叶作为独立学科产生

3.古典政——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庸俗——代表人物:法国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法国的西斯蒙第和普鲁东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2.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登上政治舞台,并展开强大的工人运动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3)特点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在继承古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1)是人们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2)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支配制约作用。生产关系的含义:

1)狭义的: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广义的: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马克思政治经学侧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2)原因: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特别要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实际,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三、社会注意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统一又有差异

A.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B.差异面:1)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生产关系时由于马克思没有责任和不需要去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而是重在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2)而社会注意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2.所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要拓宽,应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也纳入研究的范围。

四、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

1,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政策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借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某些有积极作用的经验与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一、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 原因:1.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久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2.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立场不同,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所持有的看和所作的分析就不同……对于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不同阶级会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反对的态度,而作为其理论表现的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如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

1.庸俗性: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掩盖的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

2.科学性: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因为工人阶级极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工人阶级极其政党认识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的理论表现,它越是正确地揭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变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第四节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马克思致意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它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4.它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们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当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有人和时间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日益发展。

三、劳动过程中的简单要素和生产要素

1.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2.劳动者的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通过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来改造客观自然物质,使其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就是生产资料。它是任何社会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6.劳动过程中的简单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成为原因:因为它们是劳动过程中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从而最有普遍适用性的生产要素。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

一、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1.社会生产力的涵义: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2.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1.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2.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3.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

二、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2)生产力所包裹的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

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是湖量品种的增加;

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

三、生产力状况和劳动生产率

1.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两个方面。生产力性质是指生产力的质的提规定性,它是由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力水平是指生产力的量的规定,它表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考察生产力的状况就是对生产力的质和量进行综合考察。

2.考察社会生产力还要衡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四、分工与协作

1.分工:一般指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分工,即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具体劳动,划分为彼此互相联系的各种劳动部门。广义的分工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领 域的分工。

2.协作:一般是指劳动协作,即许多劳动者共同参加同一生产过程,或分别参加彼此有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相互紧密配合,进行协同劳动。广义的协作包括人们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协作。

3.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

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1.社会生产关系的涵义: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涵义: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集中体现在生产的社会性质,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体系中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社会性质。任何社会制度中占主题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该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没,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2.生产对非陪,交换和消费起主导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马队乡,水平,结构和具体方式。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即影响生产的发展,适应生产发展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能够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

一、社会生产方式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有机结合和同意,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 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即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结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5.社会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6.社会经济制度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变。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即五种基本社会生产关系:原始公社经济制度,奴隶制经济制度,封建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五节 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

2.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们的主观行动如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遭到损失和挫折

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1.承认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实际上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就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就是指人们使自己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特点:

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共同点,即都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自身 的特点:

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它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对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1.类型。

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

2.集中社会形态共同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

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1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2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它对该社会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的作用,该社会其他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受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有能促使基本经济规律更好地得到实现

一、社会再生产。

1,含义:再生产就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社会生产

2,内容:1再生产的内容一是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并又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2再生产的另一个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

3.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二者的关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存在密切关系:第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进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只能而且必须由简单再生产来提供。第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了的再生产总体中,主 要的部分是相当于原有生产规模的部分。

5.扩大再生产实现方式包括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类型。

二者的关系:1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再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再生产规模。2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1.含义、实质、及保持协调的意义。

1)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的数量表现和对比,就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2)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的实质,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

3)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保持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可使社会总劳动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比例关系的类型:

综合性比例: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综合性和重大影响的比例关系,如两大布雷的比例,只类和消费的比例。

部门之间的比例:包括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与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等。

部门内部的比例。

地区之间的比例。

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如生产与分配,生产与交换的比例。

三、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1.产业的含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总称。广义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

2.产业结构的含义:首先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同样,广义的产业结构,包括非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构成在内。

3.狭义的产业结构的类型4种: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重轻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广义的产业结构类型是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综合起来加以考察,通常划分为三次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结构。一般说来,第一产业是农业,二工业和建筑业,三是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重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替代,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趋发展。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

2)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

3)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其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之,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和联系

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分部门和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总合,就是社会总产值。

3)国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余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是在一年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4)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0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我国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国民收入加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再加上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税金等纯收入的价值。

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净要素收入后的最终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3.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

1)劳动者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五、经济增长速度

1.经济增长速度的涵义、意义,及衡量标准。

1)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

2)任何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就很难取得进步。

3)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和衡量。

六、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2)粗放型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 经济增长方式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即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4)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步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下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简介(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5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虽然对于我来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介绍1

    欢迎来到《经济学原理》课程 经济学原理课在国外综合性大学是一门重要的本科生课程。它的定位是这样的:一方面,它是经济学专业教育的基础课程,它为本科二年级的中级微观和宏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内容(参考)(精选5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着重把握以下重点内容: 一、劳动价值理论 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商品分析开始。 2、商品二因素理论。商品使用价值的和价值及其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小编推荐]

    www.xiexiebang.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免费免注册下载 超过2万套word文档试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点整理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揭示经济规律也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成功的认识经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 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1、社会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 (1)生产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构成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2)生产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政治经济学》逢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西方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