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犯罪心理学解析《放牛班的春天》
从犯罪角度赏析《放牛班的春天》
飞逝的欢笑和无法抑制的泪水都已成为过去,却永远不能被忘怀。如果是由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连接起这遥远的回声,那么它们所打下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当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被召集到一个合唱团中,并谱写出他们动人的孩提乐章时,观众被深深地打动了。但感动之余,不免也让人感到心寒,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部影片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番的感受。
首先是学校的教育,在马修进入这个学校之前,学校根本就不是学校,而是孩子们的地狱。而在这个学校的孩子都被扣上了“问题少年”的帽子,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马修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像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池塘之底”是一所专为“再教育”问题少年们而设置的寄宿学校的名字。一如其名,学校拥有阴森古陈的建筑、笨重重叠的大门,灰色斑驳的教室以及幽暗闭塞的氛围。
在这里,我们看到教育的“理念”—— “行动—反应”原则,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设若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六小时的禁闭,轮流进行,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有着严格的客人探访条例,只可以在规定时间段亲子见面,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缺乏公义、尊重、爱心„„
哈桑校长,自私贪婪、刻薄威严而又刚愎自用。曾经是鼓号手的他,也有过梦想与激情,可是面临教育的异化,逐渐将自我的心灵扭曲变形。为了向同业委员会争取经费,为了晋升和荣誉勋章,他可以不择手段,任意掠取马修的艰辛努力。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他可以把蒙丹送进监狱,可以宣告合唱团解散,可以解雇马修。在他眼里,惟有绝对的权威,才能控制消极行为的发生,抑或惩罚消极行为。他不再关注学生的灵魂生长,不再倾听教师的善意建议,只在寻求通达的路径,只在解决经费的来源。面对学生的种种变化,他无法认识到音乐的育人功效,认为音乐带来的纪律改变只是凑巧。
学校的教师个个行为乖戾,面目可憎,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这几乎成了职业习惯,或者说思维定势。每天如临大敌,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正因为如此,学生敌视教师,与教师形成敌对壁垒。在马修刚出现的时候,大家讽刺辱骂他“秃子”、“光弹头”;因为哈让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所捅人;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孤独的灵魂纵身跳楼自杀;随时准备阴谋袭击教师;蓄意报复教师的批评惩罚;课堂创作漫画羞辱校长;远离家长,叛逆心理极其严重„„在阴雨霏霏的冬末,马修将孤独的身影写进另一方“池塘之底”。
面临蒙丹的到来,由于 所谓的心理专家的测试近乎白痴,以及邪恶倾向,马修企图树立绝对权威,结果造成自身的胆怯与班级的混乱;在佩比诺遭到蒙丹的强势威胁时,马修再失良好的教育机会,而是以不向校长告发食堂用餐为交换条件,警告他“不允许再看佩比诺一眼,即使是一眼,也会让他的生活变成噩梦”;在蒙丹因为偷窃沙贝的手表而被禁闭时,他也只是埋怨失去了唯一的男中音;更无法谅解的是,在学校资金丢失而误解为蒙丹所偷,被校长拷打半小时,强行送往警察局时候,沙贝向他投去求助的一眼,他竟然无动于衷,只留下蒙丹意味深长的一笑……也许,我更希望这电影故事是马卡连柯《教育诗》!
第二篇:放牛班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大多数人,因为这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 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马修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价值的自己。
片中有几个情节更是让我记忆深刻。马修第一次进学校时,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叫佩皮诺的小男孩,才知道小男孩每周六都会在学校门口站着,等着„„是为了等自己的爸爸来接他,可是事实上,他的爸爸早已去世,学校里的学监告诉男孩这个事实,可男孩不肯相信,因为他坚信爸爸会在周六那天来池塘之底接他。在故事结尾,在马修离开学校的那天,佩皮诺带着自己的行李要跟马修走,因为此时的他已认定马修就是他的爸爸,而这天正是星期六。马修作为老师真是付出了自己的精力与爱心。影片呈现出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在揭露那恶的一面。片中的校长是个虚伪、虚荣的男人,他把孩子们当成那些罪犯,对他们进行体罚,一开始他强烈反对合唱团的组成,后来因为孩子们纯洁美妙的童声得到了众多高贵地位人士的欣赏,校长便又举双手赞同。可见此人的两面性。也正是因为校长对学生的这种看法,态度,使得后来的转学生蒙丹放火烧了学校,片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给了一个场景就是:山下的学校冒着浓浓的烟,而蒙丹站在山上,抽着烟,得意的一笑。聪明的观众我想应该知道这件是谁干的吧!此时的马修正带着孩子们在山里玩耍,可以说是马修救了这些孩子的命,可校长却觉得是因为马修的失职而造成了大火,把马修辞退了。最后一个场景更是让我感动,校长不让孩子们去送马修,马修一个人走了,显得好孤独。此时从空中飘下来一架架纸飞机,里面是孩子们的祝福和签名。马修抬头一看,窗口全是孩子们的手在向马修告别。因为围墙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别。马修一下子变的好幸福,他在校门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伟大音乐家马修„„可是,谁又认识我呢?”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
第三篇:从《放牛班的春天》看出的师德教育
我心目中的老师
老师,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他们孕育过我们的年少,提携过我们的青春,关怀着我们一整个学业的生涯。小学的时候,我们总感觉老师是可怕的,但他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给我们很多的照料,以为他们无所不知,而我们最初的老师形象,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树立的吧。中学的时候,我们开始叛逆,不再害怕老师,甚至觉得老师就是我们的敌人,总是做出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来,现在回过头来想,那时候不是觉得他们说教的不对,而是我们就是不想,仅此而已吧。到了大学,没有了固定的老师,没有了固定的课室,才开始还念,被老师管教的那些年。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他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不赞美马修作为一名老师有多好,也不批评那些冷酷的老师有多差劲,我只是想借着这部电影的侧面反应出的师德教育,谈谈的我看法。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具备应有的学识外,个人的道德素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不希望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却缺乏基本的道德准则。这样很可怕,好比你手上有一把双刃剑,道德素质是杠杆,当道德素质偏低时,这把双刃剑就会往背离人民群众的方向刺去。如果是这样,那我宁愿人们更注重师德教育,更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就如电影里的主人公马修,他虽然没有传授很多专业课程的知识的他的学生,但他至少教会了他们做人,感化了他们的心灵,以至于他们独立之后有一个基本的道德判断,不去损害他人。
在电影里,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教员,他们反映出来的一个教育现状是,老师们对教育缺乏奉献精神,纯粹为了糊口而工作,而他们往往忘记了,献身教育是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行业是十分辛苦的,但也只有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进取之心,才有可能在这个岗位上教育处更多有益与社会发展的好学生;其次,是他们对教育对象的一个情感的缺失,他们本身就不喜欢这些被称为“坏孩子”的学生,没有一颗关爱的心,也不相信他们会变好,这本身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固然失去了教育的主要力量。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在老师身上得不到爱,他们怎么会感受得了爱,怎么会向善呢?再次,是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在思想上没有得到更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他还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探索教育规律,使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心里、身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需求。
尽管我们的教育体系,教师队伍还不够完善,但我仍然相信在这世界,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教师是绝大多数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他们的教学理念。最后祝愿所有的教师,幸福安康,在教育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
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
1.影片概述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富有才华却失败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老师到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去教书的事情,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管理制度。让马修产生了一种想改变学校的管教制度的想法,他反对用强权制度压迫学生的校长,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试着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孩子们冰冷已久的心,想让他们的心重新换回希望。
1.1行动——反应的教育模式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扮演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经过长期的这种方式影响,孩子们逐渐地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背后暗暗的报复老师。
1.2宽容——仁爱的人文情怀
于此相对,马修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对待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做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马修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
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1.3刺激——反应的关系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正是马修与校长不同的人性观才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刺激,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行为与刺激的关系,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话语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导致不同的结果,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于他人相处时,都能很好地把我分寸,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和睦的与人交往。
第五篇:放牛班春天观后感
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温馨而感人的影片,它讲述了马修老师和一群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平淡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
马修老师来到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任学监。在这所学校里,校长把这些犯有错误和调皮的孩子,视为无可救药的人,采取严厉的高压管理,动不动用鞭打体罚。
马修老师对学校的这种制度深恶痛绝。他用他博大的胸怀,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们所有的过错,并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他用他宽广的爱心溶化了孩子内心如冰雪般的冷漠;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永远对他们深怀信心,给予他们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尽力培养他们。其中有两件事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马修老师克服重重阻力,给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扉,净化了他们的心灵,使这群几乎被人们放弃的坏孩子,唱出了天籁的歌声,重新拾回了童年的欢乐和希望。他在课堂上,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充分体现了他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们的尊重。
他尽心尽职地培养学生,发掘他们的潜能。其中莫翰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莫翰奇,一个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马修的细心观察和培养,他的音乐才华得到充分的挖掘。当莫翰奇因辱骂校长而被罚做清洁工作时,听见马修训练他的同伴们合唱,就在放学后独自来到教室练习歌唱。马修发现后,不但没有责怪他,还给他单独辅导。正是由于马修/ 2的无尽的关爱和鼓励,莫翰奇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真诚的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我们要永远感激老师的关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