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食品监管工作计划
武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管工作计划 2011年食品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文书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借鉴经验,认真履行新职责,摸清我县餐饮企业服务现状,初步建立全县餐饮服务企业信誉档案,采取各种有效监管措施,强化市场监管,积极探索有利于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一、强化政策法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采取参加单位组织的集体培训,股室内部的培训与各成员自学的方式,加强餐饮服务也监管的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高食品执法队伍素质。
二、建立健全食品执法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监督服务工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三、建立全县餐饮服务企业信誉档案。在日常监管的同时,摸清我县餐饮服务企业现状,初步建立全县餐饮服务企业信誉档案,为日后推行我县餐饮服务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开展餐饮服务业市场监管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的方法与机制。以农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集中力量整治小型餐饮业、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堂;针对餐饮
业卫生条件、餐具消毒、原料采购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依法查处无证等违法经营行为。开展餐饮业卫生许可、原料采购、餐具消毒专项检查。
1、规范餐饮业和集体食堂餐饮服务许可,加强对餐饮服务许可的监督和管理。对发换证的餐饮服务企业做好资料建档,建档率达100%。
2、开展餐饮业原料采购检查。检查餐饮单位全面建立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验收制度,规范餐饮业原料采购索证管理。加大对餐饮服务企业违法按键的查处力度,以提高餐饮服务企业的法律意识。制定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高考、中考、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等期间的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和食品专项监督检查计划,组织对重点场所进行重点检查督导。
五、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积极编印餐饮服务业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制宣传资料,认真组织好各类法制宣传日的法律法规宣传及咨询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食品安全观念,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篇:食品监管
干洲工商分局食品监管问题研究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工作大局。但是,在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凸显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监管体系中存在弊端。就我工商分局而言,尽管食品生产企业较少,也未出现过食品安全事故,但通过调研和日常巡查,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食品经营状况
目前,干洲管辖的区域内有两个镇和两个场,分别是干洲镇、澡下镇、农牧渔种场、干垦分场。其中干洲镇面积为172.5平方公里,人口有33824人,有19个行政村,食品经营户76户;澡下镇面积150.8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村,人口有12000人,食品经营户19户;农牧渔种场有四个分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有4个行政村,人口有1523人,食品经营户7户;干垦分场面积25平方公里,有4个行政村,人口2200人,食品经营户9户。其中农村及边远地区食品经营户49户,前店后厂经营户9户。
二:目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及边远地区消费者对法律的认识程度普遍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范意识很弱。在购买食品时,缺乏查看所购食品的生产日期、合格证的意识。一些食品经营业主法律意识淡薄,素质偏低。虽然工商部门不断颁布各种法律法规,但得不到彻底执行。不少食品经营从业人员既使签定了承诺书,在利润的驱动下,依然说一套做一套,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二)食品安全在工商、质监、卫生等多部门的监管之下,且食品经营主体点多面广,难以有效的实施监管。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出现了前店后厂的食品生产经营户,这部分食品经营户规模
小、投资少,经营场所和生活区没有明确区分。尤其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占有一定市场,因为小作坊规模小、设备简陋,成本较低,所以价格低廉,而且主要集中在居民区。大多数小作坊在日常监管和巡查时,赶紧搞卫生,记台帐,偶尔抽查时就会发现,卫生条件不好、台帐记不全、要求的索证索票等都不完善等现象。针对小作坊而言,明确是属质监部门监管,但工商也分管一部分,职责不明确,像这类个体工商户由于申请不到《卫生许可证》而导致营业执照过期无效的现象很多,针对前店后厂的现象我分局都已做好市场巡查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管。
(三)基层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效率比较低下,很难随机实施检测。在日常监管中,监管人员仅凭肉眼对外观和标识进行检查。检测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对化验知识一知半解,只按操作方法机械操作,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都给检测水平的提高带来很大困难,对产品质量提高造成无形隐患。
三:加强食品监管的对策
一是要大力宣传好的典型,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围。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履行好职能范围内责任。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二是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各经营网点签定质量承诺书,教育各经营网点诚实守信经营,强化责任意识,把好食品质量关。三是指导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台帐,做到采购源头可查,销售流向可查。从源头上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四是小作坊、食品摊贩具有点多、线长、面广,而且具有季节性、流动性等特点,单凭工商部门监管很难面面俱到,仅靠法律、行政等手段监管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小作坊、食品摊贩业主的自律意识与觉悟,注重小作坊、食品摊贩的质量引导和培训。
四:建立食品台帐制度。对辖区内的所有食品经营户,我分局都分发了相关台帐,以明确食品来源及流向,对购销货食品进行分项、分类登记台帐,及时发现和处理进销中出现的食品质量问题。五是做好农村及边远地区食品经营户的日常巡查工作,鉴于分局人员和执法车辆的实际情况建议一季度巡查一次。
干洲工商分局
二0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第三篇:县2021年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计划
XX县2021年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计划
2021年XX县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总的思路和要求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重大部署和“四个最严”要求,认真落实XX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安排;着力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则与机制,实施监管“全覆盖”、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突出推动地方党委政府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突出落实市场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突出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高风险食品、特殊食品等重点产品,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网络订餐平台以及“三小”等重点主体,大园区、重大活动和小乡村、小市场等重点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抓好许可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一)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改革。
严格落实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按照省局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工作部署,持续深化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着力简化市场准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最大限度精简许可材料、压缩许可时限,充分激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活力。落实省局对部分低风险加工食品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告知承诺制的探索工作,将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同时扩大推行告知承诺制的范围;不断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加强做好食品“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登记备案工作,2021年全县食品小作坊登记率达到90%以上。二、抓好日常监管,落实各方责任
(二)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督促和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自查,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过程控制体系,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率达到100%。对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抽查考核企业的覆盖率达到80%。完成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者建档率达到100%。继续推进生产和经营环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动饮料、糕点等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全县从事批发业务的食品销售企业100%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如实完整记录食品销售全过程质量安全信息。3月开始率先在学校食堂全面推行大宗食材追溯体系建设,10月底前完成学校食堂、养老机构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大宗食材追溯体系建设。(三)强化日常检查。
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大“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检查力度,形成闭环监管,按照风险分级确定的频次和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行为,提高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效能。建立风险隐患台账,强化风险分级结果运用,加大对风险等级评定为高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对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问题产品、问题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四)继续加强专项抽检。
按照省市级食品抽检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以食品安全舆情为导向,以发现问题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项抽检计划,主动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探索实行在监督检查中针对问题样品开展抽样检验。三、抓好专项整治,筑牢安全底线
(五)深入开展隐患排查。
结合我县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实际和食品安全状况,明确重点品种、聚焦问题隐患,继续组织开展“注水猪肉”、“非洲猪瘟”等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大排查,切实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六)开展重点整治。
以上级布置的整治任务为主,灵活运用我县自主整治,积极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探索强化农村食品安全源头管理机制,配合做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工作。以乳制品、植物油、调味面制品、茶叶、代用茶、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等为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按月开展整治,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开展城乡结合部“三无食品”整治;加强对重点区域隐患的整顿和治理,加强重大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净化我县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请有整治任务的单位在每月25日前向县局食品监管股报送该月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总结。(附件)(七)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
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联合教育等部门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监督检查,督促学校(幼儿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堂管理,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用水卫生等关键环节,严查校园周边无证经营和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附件)四、抓好示范创新,提升安全水平
(八)组织开展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组织开展肉制品生产过程管理规范提升行动,重点推动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供应商审核制度和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督促企业重点加强原辅料管控和过程管理,推动肉制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九)继续引导食品生产小作坊规范提升。
继续推进食品小作坊登记工作,组织各地督促、指导、帮助食品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达到规范生产要求。(十)继续推进食品销售环节规范创建活动。
根据市局工作要求,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2021年全县至少创建13家示范店;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创建工作相关要求,有计划地部署推进“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十一)继续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积极落实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相关要求,以点带面推动全县餐饮业质量安全高标准发展,结合省局开展“安徽省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店)”创建活动的契机,积极创建省级餐饮质量安全街,结合日常监管对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经营管理水平较高、餐饮服务诚信意识较强的餐饮服务单位指导其积极创建餐饮质量安全店;着力提升学校食堂、特大型社会餐饮企业等重点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按照市级要求,2021年底全县持证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完成率达35%以上,其中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达到95%,特大型社会餐饮企业“明厨亮灶”率达到65%。加强农家乐(民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打造一批食品安全有保障、有当地特色的优质农家乐(民宿),提升我县旅游景区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十二)积极探索网络订餐监管新模式。
采取线上监测、线下检查和抽检等多种措施,及时排查风险隐患;督促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对入网经营者资质审查力度;督促平台加强对平台代理机构的日常管理,主动对平台代理机构进行备案,大力提升全县监管效能,严厉打击网络餐饮服务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网络餐饮服务环境。(十三)继续推进食用农产品准出准入衔接试点工作。
继续推进我县农贸市场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与产地准出的衔接,保证食用农产品可追溯,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附件:
2021年食品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计划
附件
2021年食品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计划
环节
序号
整治名称
时间段
整治内容
整治措施
责任单位
食品生产环节
食用植物油
1月
标签标识不规范、未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自查记录、追溯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食品股
保健品
2-3月
标签标识不规范,违法添加药物,欺诈与虚假宣传等。
重点检查无证无照生产保健食品的行为。
食品股
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
4月
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菌落总数超标、致病菌检出或超标,标签标识不规范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自查记录、追溯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食品股
粉丝粉条
5月
使用铝含量超标原料和滥用含铝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自查记录、追溯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各基层所、稽查大队,食品股
调味面制品
6月
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食品股
食品生产环节
小麦粉
7月
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超标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出厂检验记录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食品股
饮料
8-9月
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追溯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食品股
酒类
10月
使用甲醇、工业酒精等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自查记录、追溯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各基层所、食品股
肉制品
11月
兽药残留超标,使用“注水肉原料”、含“瘦肉精”原料、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原料,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等。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自查记录、追溯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各基层所、稽查大队,食品股
食品添加剂
12月
生产条件不符合要求,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
重点检查企业的原辅料库、生产车间、成品库,检查原料进货验收记录和生产记录,检查产品包装标签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抽样检验。
食品股
食品销售环节
肉及肉制品
1-3月
重点针对兽药残留超标,未经检验检疫、检验检疫不合格或者来历不明及“注水肉”等肉品检查。
重点检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农贸市场),查验“两证两章”和进货验收记录、批发企业销售记录、企业自查记录、追溯记录。
各基层所、稽查大队,食品股
农村食品治理
1-12月
根据全省农村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选取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具有证照,是否未经许可擅自改变许可事项,是否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等,有针对性开展监督抽检。
各基层所、稽查大队,食品股
校园及周边
食品安全
9-10月
无证从事食品经营、经营过期食品、“五无”及“五毛”食品等监督检查。
重点开展现场巡查、食品监督抽检、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等措施。
各基层所、稽查大队,食品股
食品消费环节
(联合教育等部门)学校食品安全与卫生健康整治
9-10月
使用过期、假冒伪劣食品原料,加工操作过程不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要求等。
重点检查学校食堂的原料库、进货记录、清洗消毒、食品留样、自查记录、人员培训等,并根据需要进行抽样检验。
各基层所、稽查大队,食品股
第四篇:县食品生产、销售监管工作计划
县食品生产、销售监管工作计划
县食品生产、销售监管工作计划
2018 年,全县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要深入贯彻总书记、总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全省食品生产经营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核心,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四个最严”的总体要求,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推进食品生产监管各项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强化日常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
(一)持续推进日常监督检查和分级分类监管。按照食品生产风险分级分类工作要求,对全县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新获证食品生产企业三个月内完成分级分类和录入工作,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要求,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监管,按照风险级别的不同开展相应频次的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检查覆盖率100%。
(二)继续开展飞行检查。2018 年,按照飞行检查数量不低于获证企业总数10%的比例,以监督抽检、风险检测以及日常监管中发现问题企业、问题产品为重点配合市局开展飞行检查。二、突出监管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三)加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监管。以省、市局开展专项治理为重点,突出量大面广,区域性强,地方特色突出和风险程度较高的食品生产企业,对问题易发、多发,监管有一定难度的食品生产企业加大频次监管力度。今年,我县重点整治产品为小麦粉,重点区域为游集镇,重点指标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加强小麦粉、大桶水、肉制品、豆制品、食用植物油等区域性生产食品的整治活动,加强农村食品源头治理,严防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的管控,加强专项检查和监督抽检的力度。
(四)加强食品生产小作坊监管。继续开展小作坊摸底登记工作,建立监管档案,按照省局分类分级监管工作要求,配合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对小作坊运行现状实行动态管理,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小作坊改进生产条件和卫生环境要求,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按照市局安排,开展肉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专项治理。《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出台后,开展小作坊登记证发证工作。
三、开展风险监测,防控系统风险
(五)开展风险监测工作。配合省市局开展白酒、食用油的塑化剂检测及小麦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监测。
(六)重点监管规模企业。推动规模企业以落实全过程记录制度为重点构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实现食品安全问题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努力降低规模企业的食品安全隐患。
(七)加强部门信息沟通。加强与农业、卫生计生、粮食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根据相关部门开展的风险监测结果,结合监管工作,摸清食品安全行业性、系统性风险,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食品的安全风险,提高食品监管的靶向性。
(八)继续推进食品生产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争取在全县所有正常生产的白酒、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实施追溯体系建设,逐步鼓励有条件的其他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追溯体系。
(九)开展责任约谈。对出现问题的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发现重要问题的企业负责人(质量受权人)以及辖区监管所进行集中约谈,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和监管责任意识。
四、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共治良好氛围
(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即将出台的《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的宣贯工作;继续开展基层监管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基层监管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十一)加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加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食品生产监管信息,推动行业自律、企业诚信建设。销售监管计划:
一、加强规范管理,完善监管制度体系
1、制定食品销售环节飞行检查制度及约谈制度。
二、推进智慧监管,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2、深化风险分级监管,完成食品销售首次分级评定目标任务,并根据分级情况实施分类检查。探索推进“风险分级监管+双随机模式,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3、推进智慧食药监管,依托省局数据中心,逐步建立全市食品销售追溯体系。
4、落实《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食品销售监督检查,提高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效能。
5、加强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管,推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加大对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者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6、落实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督促市场开办者全面履行法定义务,建立落实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日常检查、信息公示、检验检测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升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源头管理水平。
三、突出问题导引,深化专项治理
7、继续开展畜禽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整治规范畜禽水产品市场销售行为,提高市场销售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8、巩固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加强农村食品市场源头治理,针对农村食品无证经营突出问题,着力开展专项检查和治理。
9、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食品经营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10、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大型商超、城乡结合部、校园及周边食杂店等)、重点品种(婴幼儿配方乳粉等儿童食品、肉及肉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高风险果蔬等)、重点时段(节日、时令食品、夏季冷藏冷冻食品等)监督检查。
11、做好保健食品销售者的摸底工作,适时下发实施保健食品专项整治方案。
12、开展商场超市现制、现售专项检查。
四、实施民生工程,稳步推进规范化创建
13、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及基层所食品安全检测室快检工作,保证检测批次、检测数据准确及时上传。
14、开展食品安全规范化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创建和验收工作;按照总局统一标准和要求,探索开展农村食品示范店、农村食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等新经营模式创建活动。
五、夯实监管基础,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15、落实“三查三单”制度要求,开展飞行检查和专项督查,保证食品销售监管重要部署、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16、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清单,指导各基层所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工作。
17、组织开展食品销售监管人员培训,提升基层监管人员检查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五篇:食品监管工作总结
质监绿园分局食品监管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长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绿园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精神为统领,认真履行部门监管职责,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履职到位,确保辖区食品安全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一)根据省、市局和区政府关于打击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我局立即行动,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狠抓落实。制定了《长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绿园分局2011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重点整治的范围,明确了人员分工、任务分解、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事项,对各项工作内容、考核评分标准进行细化。
确定辖区内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集中整治,特别是对量大面广、季节性强和高风险食品的监管。我局把高风险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监管的重点,对其实施高频次的检查、巡查,使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摸清企业底数,实行动态管理。辖区食品生产加工单位91家,其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81家,小作坊1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对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实行分类监管,并按规定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及时调整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三)实行食品安全监管区域责任制。为切实做好食品生产企业及小作坊的源头监管工作,解决好监管工作量大,人手少,任务重的突出问题,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企业、定责任的监管模式。
(四)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臵预案,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工作。
(五)组织开展了春节、“五一”、端午、中秋节等节假日及中、高考前的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95家。
(六)根据企业产品的风险程度和企业规模不同,对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及时开展巡查、定检和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每月下达食品加工企业巡查计划,月底严格考核。截止目前分局共巡查食品企业出动22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13台次,抽检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55批次,涉及米、面、油、调味品、白酒、黄酒、葡萄酒等 10大类。
(七)认真做好食品添加物质使用登记工作,确保食品添加剂和添加物质按照规定添加。全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均按要求进行了使用登记。
(八)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印制和下发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材料1000余份,对食品生产企业下发了《关于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的通知》;制作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展板。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努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和谐局面。
(九)开展食品企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制定企业标准、同时做好新标准的宣贯工作,帮助、指导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合理布臵车间、设备,建立化验室。今年以来已经为 27家换发生产许可证企业编制修改申请书和质量手册等材料,指导企业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对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十)及时收集、汇总、分析食品监管信息,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提出食品安全监管合理化建议,为监管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十一)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了水产品、茶叶和含乳企业使用的奶粉等专项检查。检查茶叶生产企业5家,水产品生产企业2家,含乳食品企业2家,均没有发现明显违法行为。
(十二)积极开展”豆制品”专项整治工作。为确保全区人民能够吃上安全、放心的豆制品,我分局根据市政府以及市质监局的文件精神制定了《绿园区豆制品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将83封《致全区豆制品生产经营者的公开信》全部发放到了辖区豆腐加工作坊(包括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内的豆腐加工作坊);并和豆制品企业或个人签定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对生产加工豆制品小作坊进行了登记,对主观努力接近生产企业标准业户,加大了扶持规范力度,使其早日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十三)按照市局关于印发《全市质监系统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我分局正在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活动。截至目前共对辖区内3家植物油生产企业、9家肉制品生产企业、16家面食加工企业进行了检查并抽取了企业样品。同时还联合公安部门对1处油脂加工作坊6个食用油储罐进行检查,抽取样品26个。
二、存在的问题。
监管人员少,工作任务多。由于监管人员数量有限,监管工作任务繁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监管工作的全面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重点区域整治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隐患性、区域性问题,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档案,实行动态监管。对已掌握的食品生产企业,补充相关数据,完善档案内容。实行分类监管、分类指导,提高监管的覆盖面、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督检查,实施重点监控。一是加强巡查。以打假责任区为基础,组织对辖区企业进行巡查,每周保证巡查8家食品企业,重点企业加大巡查次数。二是定期监督检验。对企业产品定期抽样检验,一般企业和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一年抽样检验不少于2次。三是专项抽查。除实施产品监督检验外,根据专项整治的要求和企业产品质量状况,不定期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抽查。四是产品强制检验。对不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或具备产品出厂检验能力但不按规定对产品出厂实施检验的企业,实行产品强制检验制度。对没有获得许可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加大强制检验的次数,严格限区域销售。加强企业和小作坊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进销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企业和小作坊都必须按照要求建立原辅料进货台账和产品销售台帐,如实记录规定内容。加强对食品添加物质的使用登记制度。督促、指导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建立回收食品登记处理(销毁)制度。强化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查明属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一般性食品质量问题的企业,要督促彻底整改,并给予帮助和技术服务。对查明属于主观故意造成的质量问题,必须予以行政处罚,追究企业相关人员的责任。对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整改不彻底或整顿不合格的,决不允许恢复生产。加大无证查处力度,切实落实总局无证查处工作的部署,对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一律实行无证查处。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连续两次市级以上监督抽查不合格或不能保持生产必备条件的,或者故意造假、使用非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的,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依法吊销许可证。对查明已流入市场的伪劣食品,要责令企业强行召回,并通报有关部门停止销售。通过上述措施,增强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自觉把好食品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良好消费环境。
长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绿园分局 201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