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习近平
(本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10年12月14日在会见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代表时的即席讲话节选。来源:《中直党建》杂志2011年第1期)
高校的工作在我们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校党建工作,因为它是我们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当前的大形势大家都看到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明年就要进入“十二五”时期。通过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又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后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实现“十二五”规划,需要人才支撑,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通过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为培养人才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同志们一定要充分认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做好高校党建工作。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要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切实保证校长依法行使权力。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优秀、思想作风过硬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配强党委书记和校长,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的水平。
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一项基本任务。各个高等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抓好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特别注意抓好班级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党支部在组织学习、引导学生、保证发展学生党员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前,正在全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了解到,高校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局好,取得了初步成效。希望你们继续抓好创先争优活动,为庆祝建党9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高校的创先争优活动要有高校的特点,就是要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项经常性工作,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以来,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以说,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都已经非常明确。明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要乘这个东风,把高校党建工作做得更好,争取新一年有新起色、新进步、新成绩。
第二篇: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范文模版]
通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体会到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坚决支持和拥护,也坚决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等一系列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相关的文章。
第三篇: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情况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情况
根据公司党委通知要求,我支部与11月15日召开全体党员会议,集体学习中投党委有关《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文件要求,并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全体党员们明确认识到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以及价值观的先进化和多元化,这也是几年来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通过学习,党员们认识到五中全会对于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重要意义,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实际工作中,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同时,党支部书记姜萍也对党员提出要求,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能仅至于党员会议,会后更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强党性意识,增强大局意识,为公司发展,为营业部的发展作出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与贡献。全体党员也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学习会议精神的体会,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应有作用,做真正的先锋模范。
大连延安路党支部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2000
川大委[2000]新8号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各学院(系)党委(总支)、直属党总支,校内各单位: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10月11日在北京闭幕后,校党委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全校中层干部中进行了初步的传达和学习。现根据教育部党组和省、市委的有关布署,结合学校实际,对组织我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职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江泽民总书记、朱钅容基总理的重要讲话,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站在1历史、时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明确和描绘出了进入新世纪的五到十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战略布局、主要任务与发展蓝图,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指导我们向新世纪胜利迈进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极大地鼓舞和凝聚全党与全国人民以及全校师生职工在新世纪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努力奋斗。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各单位都必须充分认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组织师生职工、尤其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来抓,以全会精神为指导,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二、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内容极其丰富,要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其主要精神和内容,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把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1.要深刻认识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在增强信心的同时,着重提高加快发展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
2.要着重把握制定“十五”计划“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
方针,这是我们学习全会主要精神的钥匙和关键,要深入领会、全面把握。
3.要明确全会确定的我国进入新世纪五到十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战略布局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了解全局、服务全局、维护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自觉性。
4.要明确全会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任务以及对教育和学校提出的一系列更新、更高的要求,增强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并以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抓紧思考和制定新四川大学未来五到十年的整体发展规划,更加自觉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作贡献,不断推进学校的并校改革、深度融合和各项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5.要明确全会关于党的建设是实现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的论述,进一步深刻认识学校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按照“三个代表”和“三讲”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自觉性。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讲求实效。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学校各级党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务求收到实效。
1.学校各级领导班子要带头学,起好表率示范作用。校、院党委和直属总支要把全会精神的学习纳入当前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的学习中,在深入、准确、系统地学习领会十五届五中会精神上下功夫,同时还要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学习。各级党组织要把全会
精神的学习作为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年初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按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抓好党员的学习活动。
2.教职工的学习,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由宣传部统一安排布置。对文科教师要有更高的要求,要把学习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同业务提高结合起来,特别是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师以及有关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教师,更要深入学习、钻研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用以指导教学工作,帮助和引导广大学生掌握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
3.要精心组织、积极引导好广大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将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融进“两课”教学中,本学期的形势任务课要把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党团组织、学生马列和邓小平理论及党知识学习小组、学校党校等都要把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
4.学校校报、广播台、电视台等舆论阵地,要根据党委的部署,加强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及时反映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情况,注意总结推广各单位好的学习经验。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握好舆论导向。
5.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各单位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我校并校改革、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科研水平、产业效益和学科调整、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实
际,紧密联系广大师生职工的思想和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注重学习实效,把学习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焕发出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化为抓住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快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要通过深入学习,使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加快学校深度融合和改革发展的步伐,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新型社会主义综合大学努力奋斗。
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二OOO年十月十九日
主题词:十五届五中全会学习贯彻通知
送:教育部社政司、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工委、教育厅
中共四川大学委员会办公室二OOO年十月十九日印印数:700份
第五篇: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解读“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的提出
“十二五”规划是指从2011年至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在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即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二、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即一个坚持、两个时期、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一个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个更加: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个要: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一是党的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的意识,要求我们提高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其次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意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再次要树立依法治国的意识,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推动走和平发展和祖国的统一。
二是宗旨意识。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如何实现好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就是要千方百计发展经济和文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进程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就是最好的为人民服务。
三是执政意识。这是党的意识、宗旨意识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他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就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使党的执政基础更牢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紧密。
四是大局意识。这是立党为公的要求,国际国内形式的深刻变化,可预见不可预见的困难机遇同在,要充分利用好机遇,抓好发展,大局意识必不可少,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党中央就是从大局出发,出台了有效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今后大局意识还是我们有效应对各种困难的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面对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地区差距悬殊,国际环境的挑战,大局意识是我 们团结取胜的基础。
五是责任意识,全会是这样告诫的,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要做到责任落实,就需要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相结合,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促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的早日形成,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一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全会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增强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三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四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四、“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容如下: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3、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改造提升制造业。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加快发展服务业。
4、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5、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6、发展海洋经济。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1、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2、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3、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4、加强城镇化管理
(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1、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4、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5、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3、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4、建设人才强国。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1、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3、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2、推进文化创新。
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5、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6、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3、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4、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1、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4、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5、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6、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7、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四、三个新提法
(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实际上就是民 生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温家宝总理在《建议》(说明)中深刻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即将过去的“十一五”,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规划“十二五”,人民群众期待过上更好生活。党中央审时度势,缜密规划,作出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部署。《建议》中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重要阐述,充分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 实惠,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新期待。
百姓期待“十二五”期间“十下十起”:房价降下来,居室宽起来;物价降下来,股票涨起来;信访降下来,和谐涌起来;难题降下来,保障建起来;事故降下来,安全多起来;沙尘降下来,天空蓝起来;噪音降下来,城市绿起来;污染降下来,乡村靓起来;折腾降下来,国力强起来;空谈降下来,人民富起来。反映出国人民众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焦虑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期盼。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改革开放30年,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是走的便宜的路线,靠资源、环境、劳动力便宜,而不是创新,致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早就提出来了,但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 济社会的一场深刻变革”好像是第一次。的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经济变革,而且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因为它涉及到对新发展观的认同,对干部的考核标准,晋升机制,涉及到创新、教育、分配、公平、正义等等,以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政府与市场的科学定位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以上的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事业改革发展等。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贫富的差距拉大,拉大了的贫富差距既不利于启动内需,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没有“民富”就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为它涉及到内需能不能成为长效机制,能不能使消费结构不断提升。所有这些,都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已经使国家富裕起来了,那么在今后的时间里,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把富民放在首要位置,否则就难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过去30多年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近几年,特别是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来,由于始终高度重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2010年以来,这一势头进一步得到延续。从最近公布的一些 重要数据看,“十一五”时期,农村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生活消费水平稳定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我们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还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和潜力? 一是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六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七五”时期增长14%,“八五”时期增长23.3%,“九五”时期增长10.6%,“十五”时期增长11.8%。其中,“八五”时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最快。那么,“十一五”时期的增长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7.9万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亿元,增长98.3%,年均增长18.1%,消费品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成为继“八五”时期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增长最快的时期。与“九五”、“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加快了7.5个和6.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消费品市场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是消费热点频现,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过去5年,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优化升级,住房、医疗保健、旅游、文化、娱乐教育,以及享受型的汽车、家电、家居建材、电子产品等消费热点频现,成为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比如,2006年至2010年,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主要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年均增速为39%、金银珠宝类年均增速38.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年均增速37.9%、家电和音像器材类年均增速20.3%、通讯器材类年均增速15.9%。与此同时,餐饮消费也持续成为消费品市场的一大亮点。以2010年为例,全国餐饮收入达1.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1%,对消费品市场起到了较大的拉动作用。
三是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农村,“十一五”时期,国家大力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形成,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而且明显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建设和改造52万个农村超市、2667个配送中心,农村超市覆盖80%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年销售额近3000亿元。在城市,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已建立全国商业示范社区143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600多个,覆盖80多个大中城市,大大提高了商贸服务业的便民利民程度。
四是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开放阶段,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过去5年,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商品流通网络,各类商品市场空前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商业经营模式比较单一的状况,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少环节、开放式的竞争发展新格局。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经营业态的日益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现代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在降低流通成本、扩大消费、引导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流通领域进入全面开放阶段,开放范围由少数类别逐步实现全面开放,大量外资企业开始进入流通领域,众多民营资本也广泛进入流通领域,为流通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五是促消费政策措施成效显著,市场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尤其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充分抓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有利时机,大范围、强力度地出台了扩大消费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耐用消费品为切入点,实施了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直接促进消费的政策,挖掘消费潜力,不仅促进了城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还带动了家电、汽车流通服务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五、“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村工作的特殊意义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仍面临复杂形势,影响“三农”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连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背后,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大好形势之下,往往潜伏着危机。明年在高起点上延续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难度很大,挑战空前,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减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导向要明确,措施要过硬,行动要坚决。
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是经济发展遇到难处,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哪一样离得开 农业、农村、农民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有好收成,农民有好收入,农村有好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底气、有基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整盘棋才能活起来。
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有个良好开局。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 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作业:
1、怎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3、如何深刻领会“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村工作的特殊意义?
4、作为大学生。如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