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加强基层党建
李秋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加强基层党建 2010-08-30 16:20来源:人民网共 0 条评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让基层党组织书记成为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基层工作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其是否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决定了一个地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为此,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努力做到三个第一:要把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第一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对人民忠诚。要把落实管党责任作为第一职责。不断增强管党意识,提高管党能力,改进管党方法,提升以党的建设总揽工作全局的能力和水平。要把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第一准则。带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开拓创新、解放思想,真正做到阳光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让普通党员成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先锋。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是群众中最为优秀的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实践者,只有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先锋,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主流。要用真情温暖党员,实现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向信仰的转变。坚持从政治上重视、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让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团队的力量,自觉自愿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转化为自身的世界观和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要用责任约束党员,实现马克思主义由观念向行为的转变。围绕党员职责,提出履责目标,抓好督促落实,让每个党员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模范。要用典型激励党员,实现马克思主义由实践向示范的升华。大力推荐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用他们的闪光事迹引领广大党员更加积极地践行马克思主义。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前沿。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要健全组织体系,拓宽马克思主义覆盖面。注重在“两新”组织中健全党的组织,完善党小组等基层组织体系,解决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覆盖难的问题。要规范党建工作,突出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做到教育管理经常化、规范化、长期化。要创新活动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注重新兴载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让马克思主义走出传统课堂;丰富表达形式,采取文艺创作、示范展示、情景体验等多种手段让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
基层党建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辅相成,共同途径在于实践,共同目的在于推动科学发展。把握好这一内在联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动科学发展,必定能够全面普及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改革发展的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作者系常德市鼎城区委书记)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调研
近日,我省相继在云南大学举行了艾思奇铜像揭幕仪式,召开了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工作座谈会,组建了腾冲县“艾思奇百姓宣讲团”,这一系列活动,是进一步弘扬艾思奇同志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风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举措。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来是我们党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全过程,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重要法宝。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为迫切和重要。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大众化是其内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改造世界、推动发展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同。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持续推进大众化的进程。
从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从理论思潮到成为革命运动,再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大众化,使党的理论和路线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和充分地践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科学阐述,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对大众化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成立云南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也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推进我省理论武装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现实要求。
要像艾思奇同志那样,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党的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在艾思奇同志一生的奋斗中,他始终坚持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
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的命运、人民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使命。他致力于普及马克思主义,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为更多群众所掌握。他的《大众哲学》等著作,一版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艾思奇同志一生都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被喻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同志是腾冲人,他不仅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骄傲,也是我们云南人的骄傲。我省决定成立云南省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就是想打好艾思奇这个品牌,让艾思奇同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精神激励和鞭策我们,不断推动理论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服务大众。
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向艾思奇同志学习,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追求,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的终身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回答和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方法分析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始终坚持通俗化,切实转变话语方式,用群众的语言、百姓的话语宣传阐释好马克思主义,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要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推进理论创新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添新内涵,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历史、经验,为大众化工作注入强大动力,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我们要在认真整理和研究艾思奇的著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我们党90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特别是研究总结我省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推进我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途径;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理论研究,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阐释科学发展观,尤其要围绕省委提出的“两强一堡”战略、“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开展研究,确保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贴得紧、跟得上、有作为,更好地为党委、政府 的决策服务;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按照正面引导、因势利导、深度引导的要求,继续回答好“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等社会热点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研究,积极探索各行各业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新台阶。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必须以实施工程的方法,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联合攻关。要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和省社科规划项目、社科出版资助和社科评奖的导向作用,鼓励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要切实加强研究会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学风正的研究队伍,通过学术研究带动队伍建设。要切实把各方面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合作研究,这样才能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
第三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危机
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的安全。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产品的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西方的社会思潮与自由、民主、人权观等意识形态的扩张传播使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冲击,而西方资本主义拜金、功利、消费、享乐等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念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挑战着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够,我们的文化安全意识较淡薄。第二是文化创新的能力不强,需要有引起世界关注的艺术作品和思想理论成果。第三是大众文化还缺乏社会凝聚力。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我们的内部文化安全也受到了挑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信仰、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文化财富有所遗失,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的马克思主义虽然仍是我们的主流文化信仰,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转型,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遗失了传统文化财富。追求享乐,急功近利,政治意识淡薄,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文化信仰受到挑战。而困扰人民群众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也亟待解决,加之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反复性、机械式的宣传灌输也影响了人民大众对主流文化的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揭示出马克思主义深刻的哲理,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锐利的思想武器,使他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简要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从其定义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信念,剔除其落后的、偏激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层面的修养得到提升,进而在人民群众这一广阔的群体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多样化、网络意识形态宣传滞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极大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处于指导地位,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这一言论精辟地说明只有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去武装干部、教育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都掌握其内涵和精髓,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灵魂性、指导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传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知识,还能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党在不同时期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普遍共识,把党的建设目标转化为人民大众自觉追求的共同理想,把党的智慧转化为人民大众社会实践的行动力量,从而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得以发挥。
(二)保障政治文化安全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也是保障我国政治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我国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倡导、推动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文化的宣传传播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它有利于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历程,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国家的忠诚度、对执政党的认同度,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治的心理承受力和支持力。广大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对政治文化进一步认知和理解又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政治活动中的指导作用,保障政治文化安全。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正式被提出,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让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利于弘扬、传承、培育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形成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时代精神,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方法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文化信息和思想理论向大众传播并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必须坚持的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最有力有效的方法原则是:
(一)坚持、改善和发展传统媒介,充分发掘其大众化传播的优势
报刊书籍等传统文字材质媒介并未过时,它们在文化传播中已经发挥了数千年作用,人民大众代代相传,已经习惯于这种文化生活方式。坚持、改善、发展这些传统媒介进行大众化传播的关键是千方百计照顾不同层次受众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注意把抽象深奥的思想理论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充分发挥这样的大众化语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优势。具体说,就是通过编辑出版一些宣传科学理论的通俗读物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使其内容易读好懂,让老百姓喜欢读、易接受。将抽象、直白、枯燥的理论术语转化成生动具体、活泼有趣、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能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之中,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扶正祛邪,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强大威力
舆论的宣传教育功能是不容置疑的,正确掌握大众舆论工具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既是在同工人队伍中的不成熟、不正确的思潮比较中产生的,也是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发展和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原本就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相斗争的矛盾运动过程,不破不立,破、立相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既要讲破,又要讲立,还要讲社会舆论的大众性、广泛性和普及性。这里的破并非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这里的立也并非只讲统一,不讲多样。中国共产党历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内容上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以及形式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都既是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客观规律的。
(三)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
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老百姓遇到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必须更为紧密地结合普通老百姓自身发展的实际利益和现实问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焦点,把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和涉及老百姓利益的现实矛盾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思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号角,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培育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众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积极推进我们文化建设,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使这个理论体系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的方式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理想,就要广泛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普及活动。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人民大众化的理论,能够从由少数人掌握到大多数人接受、认可、理解和掌握的根本原因就是它要维护和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能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才能确保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定理想,坚定方向,明确目标,明确任务,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理论成果
改革创新一直是我们党的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体系的过程中,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前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成果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作者要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并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发展。要根据它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研究新问题的答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要不断地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特色,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使马克思主义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的特征,反映时代的要求,就能够积极引导广大人民大众不断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认识,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成果切实指导实践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所在,也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长足传播的重要因素。有创新才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及其新的学术发展,能够使其及时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适应时代的要求,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反映人民大众的切实利益和实践需求。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使理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解决群众不断面临的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由历史积累下来的深层次问题会逐步出现,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群众对改革政策的质疑和对政府的不满,必然危及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最终造成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必须结合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实际问题,解群众之所疑,消人民之所忧,急民生之所需,克民族之所难,把人民愿意不愿意、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标尺。
(四)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
要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施,首先要巩固传统的大众传媒形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书籍刊物、电影电视、广播电台、流行音乐等形态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用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要求通俗化和具象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广泛传播到全社会,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从而对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让事实说话,用马克思主义维护老百姓的现实利益。需求是传播的前提,满足需求是达到传播目的的强大动力。要让马克思主义赢得群众,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才能一步一步地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自己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还要不断地拓展网络传播平台,发挥便捷个性、共享互动的传播优势,强化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走进民众贴近民心,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出这个问题,对于从思想上、政治上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就是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指导中国实践。把握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为此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总结中国人民的独创性经验,不断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必须以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时代化包括内容时代化、形式时代化、话语体系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必须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创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范畴、新论断,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用适合当今社会的表达方式,更好地阐明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大问题的主张和看法。
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是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有机结合。革命导师列宁早就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密联系人民大众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灵。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推进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第五篇:关于《共产党宣言》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芒,并使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亿万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1848年 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下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如今我们回顾这部伟大著作,它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一经在中国大地问世就引导了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运动,成立了新中国,展开了持久广泛的社会主义实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我们还是回到经典作家自己的论述中。早在 1883年《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就说过,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问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列宁也认为,《宣言》“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了《宣言》的实质就是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者从此可以用新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宣言》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最终解放的伟大旗帜。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 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 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
《宣言》发表后,在世界各国普遍传播开来,首先在欧美各国的国际工人运动实践中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改变了人类的精神风貌。正如列宁卢斤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2、《宣言》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五四运动前后,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宣言》在中国广泛传播。这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必然选择,也对中国先进分子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解决中华民族命运问题的思想武器起了重要作用。
而其中文全译本的最初翻译、出版,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相约在上海和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已开始筹划翻译、出版《宣言》全文。1920年 1 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显然是把《宣言》思想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最早尝试。建党后,把革命的重心放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则是这一尝试的深化。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也以《共产党宣言》为题发表布告,强调土地革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把中国革命重心放在农村。很清楚,这是把《宣言》精神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质的飞跃。正是这一飞跃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成功之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早期形式。“中国化”概念起初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而言的。在 2O世纪 20—30年代,以李达、艾思奇、胡绳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化、大众化的运动,延安整风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尝试。处于深重苦难之中的中国劳苦大众,经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比较、鉴别和批判。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真正是改造旧中国、改变自己命运的强大精神武器。显然《宣言》在中国的早期广泛传播,是中华民族革命的选择,是中国大众的选择;它契合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心愿。[!--empirenews.page--][1][2][3][4]下一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只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新理论的过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于实际,本来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主张。《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精辟地论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宣言》是一个“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 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理论的;他们依据变化了的情况随时补充、修正、深化自己的理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中国共产党人也是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1938年,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1941年毛泽东曾说:“记得我在 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 问题的方法论我只取 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毛泽东在其整个革命生涯中,以《宣言》的“阶级斗争”思想和阶级分析方法指导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的思考。毛泽东一直强调“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大众化是《宣言》的实践意义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实践目标。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 =最高限度的通俗化”。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习惯思维和信仰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也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因为上述两层含义实际上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然有联系,但也有区别;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要求大众化。但并不会 自然而然地完成大众化。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被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吸收的过程,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得到创造性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大众化的实质则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实现路径或手段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决的是人们根本的信念和人生观问题。推动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宣传普及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并在群众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升华、提高当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度和广度。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晕。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empirenews.page--]
三、《宣言》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普及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因此,重温《宣言》思想,探讨《宣言》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意义极其必要。
1、《宣言》所做出的“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对认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宣言》宣称:“《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存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 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今世界表现为更加发展的形态。上一页[1][2][3][4]下一页 在空间范围上显现为全球性的特点,在形式上也有新的变化,但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剥削手段更加隐蔽,剥削范围更加扩大,剥削程度更为深化而己。《宣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更令人惊醒。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全球化运动,“替代”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出现的、以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对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拉丁美洲的“新社会主义运动”,都预示着“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回归马克思”,“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在当今世界“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因此,《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两个不可避免”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于我们指导人民大众投入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坚信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宣言》中“两个决裂”的思想,对于提高人民大众对于共产主义本质的理解,促进人民大众自觉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重要价值。《宣言》说,“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第一个决裂”强调了共产主义所有制与私有制的根本对立,申明了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的决心。“第二个决裂”是对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根本否定。早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马克思恩格斯就反复阐明,共产主义不是以一种私有制否定另一种私有制。不是以另外的方式分配私有劳动及其成果,而是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在《<共产党宣言>草稿的一页》中马克思指出:“共产党人不提出任何新的私有制理论。他们只是旨定这样一个历史事实://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从 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社会生产力 的//发达的社会//发展。因此不再//适应工业本身的发展//” 这里马克思已经把变革私有制当作发达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中明确了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目标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说:“不是重建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 ”否定了私有制,当然就否定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资产阶级哲学、宗教、道德、文学、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宣扬的抽象的民主、自由、平等、协作、博爱等理性原则的批判是不遗余力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反对私有制度,却依然以资产阶级抽象的爱的原则、人性原则建立新制度。否定私有制却不否定私有制度下的社会意识形态,怎么能够真正消灭私有制呢? [!--empirenews.page--] “两个决裂”思想的实质就是深入阐发共产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力状况出发,不排斥市场经济,施行多种所有制,也就是要辩证地理解“两个决裂”,把消灭私有制看作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底线是不能离开公有制为主体。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必须纠正一段时间以来对共产主义世界观的轻视和漠然,不要忘了人民需要的是建立在公有制观念之上的人道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社会意识。
3、《宣言》所做的“两个绝大多数”的论断,对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毫不讳言社会主义是为无产阶级谋取利益,《宣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283)《宣言》揭露了资产阶级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谎言。资本的秘密在于为资本家积累财富,而创造财富的工人,“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 E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1](P284)因此,必须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共产主义社会,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追求,保障用以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的动力基础。但是,目前存在着漠视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存在着与民争利的现象,这就制约了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内在动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民群众,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是以人民大众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工具。而是以人民大众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无论无产阶级运动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和目标。
4、《宣言》中“两个世界性”的观点,对于人民大众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并掌握分析社会发展趋势的方法具有指导价值。“两个世界性”的观点是在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指出“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索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后提出的。“两个世界性”就是生产和消费的世界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古老的民族:被消灭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13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上一页[1][2][3][4]下一页[!--empirenews.page--] 对资本建立世界市场,致使物质生产、消费和精神生产趋于世界性的描述,是在一种趋势预测中暗含着对同一性和同化的忧虑。“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并非 1848年已经被资本主义所改造的世界;他们从逻辑上预言了'世界注定将被资本主义所改造。”[10](P129)今天,我们在对外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在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治理经验时,应保持清醒头脑,警惕资本本性扩张所造成的同化问题。今天,以资本不断寻求增值为特征的全球化趋势更为明显,外延更加广大,内涵更加丰富,这完全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在发展程度上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正是朝着他们在《宣言》中所揭示的趋势而展开的,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 司的扩张、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对金融市场的日益依赖、精神生产的模式化、意识形态的同化等等,都是以活生生的现实——验证《宣言》的预言。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过程中,给予人民大众以理性警觉,领会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原理和预测方法,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