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永远也开不起的玩笑
永远也开不起的玩笑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01
李恒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丝绸大国。源于“春蚕到死丝方尽”之蚕的面部形象与马相似,古人曾创造了一个关于“蚕马”的神话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人远征他乡,长久不能回来,家里留守的只有自己的女儿和一匹骏马。时间长了,女儿非常思念父亲,可是父亲久久不能回来,自己又不能去看他,以致感到非常郁闷。有一天,喂马的时候,她抚着骏马的头说:如果你能把父亲找回来,我就嫁给你,给你当妻子。
没想到,这匹马是通人性的马,也是比较较真的马,它没想到这只是一个玩笑,而是当成了她的一个“诺言”。它立马上路,去做属于它做的事情。很快,骏马赶到了边塞找到了男主人。女孩的父亲看到马不远千里来找他,以为家里出了大事,当即骑着马赶了回来。
看到骏马真的把父亲找了回来,女孩喜出望外,只顾了和父亲诉说离别之苦,把自己要嫁给骏马的“诺言”忘到了脑后。可是,她忘了,骏马没忘,看到她没有任何表示,骏马开始绝食,而且一看到她就“咴咴”直叫,好像在问她你不是说要嫁给我吗?
对于骏马的反常表现,父亲感到了蹊跷,于是追问女儿究竟发生了什么。女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父亲一听,当即气坏了。第二天,他便把马给杀了,而且把马皮挂在家里的桑树上,等晒干后好卖钱。
没过多久,父亲又出征了,家里只剩下了女儿一个人。一天,马匹突然从桑树上掉到了地下,女儿过去踢了一脚,嘴里念叨道:你真是个呆子啊,不知道我是给你开玩笑,居然真的想娶我当老婆。她的话音刚落,马匹像一阵风一样飞了起来,把她紧紧地卷在了里面,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父亲回家之后,再也找不到女儿,也找不到马匹。事后,他发现,原来女儿和马皮已经化成了春蚕,在桑树上吐丝。
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更是一个悲剧故事。它的寓意应该是:事成食言,等于自残(蚕)。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但它又告诉我们一些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对于故事的悲剧结局,有人怪罪这个女孩,说她言而无信。然而,如果真的要求她兑现自己诺言,让她嫁给骏马,这有怎么可能?其实,女孩犯的只是常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做不到的事情随意许诺。这看似开玩笑,其实是一个永远也开不起的玩笑。
曾经有人对心上人说,我爱你,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想要天上的星星,我也会去给你摘下来。请打住,这不是开玩笑。假如对方真的要你去天上摘星星,你究竟该如何是好?因为,你说得到,就一定要做得到!
2011年元旦
第二篇: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皇帝也写检讨书
皇帝也写检讨书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
42李恒昌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历史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朝最辉煌的功业。据史书记载,他立下了八大功绩,包括他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第一次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第一次开办太学,第一次通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等等。在我看来,他最值得尊敬的地方,是第一次使用“罪己诏”,也就是说公开写检讨书。
汉武帝执政期间,立过不朽功业,但很多地方过于偏激,杀戮太过,犯下不少错误。命令李广利伐匈奴不利,导致全军覆没;求神仙又不成,又因巫蛊之祸造成父子相残、太子刘据自杀。到了晚年,武帝反思自己的作为,产生悔改之意。公元前89年,武帝在登泰山、祀明堂之后,在轮台宫殿里下《罪己诏》,公开向全国百姓作检讨: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在武帝之前的历代王朝中,存在着这样7条“皇帝永远正确定律”:
1、皇帝永远是伟大英明正确的;
2、皇帝是永远不会犯错误的;
3、如果皇帝犯了错误,请参照第一条;
4、如果皇帝有错误,正确的要执行,错误的也要执行;
5、如果皇帝真的有错误,也是别人的错误;
6、如果皇帝真的有错误,别人也不准说;
7、如果皇帝真的有错误,别人不能说,皇帝更不能承认。
武帝“罪己诏”的发布,具有非凡的进步意义。因为,这一行为,至少说明7条事实:
1、皇帝也是人;
2、皇帝不是完人;
3、皇帝也会犯错误;
4、皇帝犯了错误别人不敢说;
5、皇帝犯了错误应该有勇气承认;
6、皇帝承认错误的目的是为了改正错误;
7、皇帝承认错误的目的还为了警示后人。
如果在中国历代帝王中选择最敢于直面自己,敢于承认错误,敢于亮自己的丑的人。大概有两个人,一个是汉武帝,另一个是明崇祯。他们所不同的是,汉武帝是第一个写检讨书的皇帝,崇祯是经常写检讨书的皇帝。
谁都知道,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让其承认错误,有很大的难度,让其开展自我批评,也有很大难度。要知道,武帝所写的检讨书,不是在家里向老婆孩子作检讨,也不是在很小范围的民主生活会上搞些不疼不痒的文字游戏,而是公开向全国作检讨。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的确需要勇气,由此对汉武帝多了一份敬重。
2011年1月9日
第三篇: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文化何在
文化何在——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2
4李恒昌
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国家处于“分”的阶段。那时候,不仅周王朝进入分裂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也是分分合合,**不已,一时非常热闹。在这其中,曾发生过著名的三家分晋的故事。
三家分晋,分的是土地和户籍。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分的也是“赃”。整个事情的开始,却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当时的智家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于是想出了一个歪主意。他们哄骗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咱们晋国重新崛起,真正强大起来,我建议每家拿出平方一百里土地来归给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瑶的人品没有那么伟大,根本不会如此顾全大局,只是想以公家的名义来压他们交出土地,因此都不愿把土地交出来。可是三家又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只有赵襄子迟迟不交,智伯瑶便向赵襄子下达最后通牒,赵襄子依然不答应“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为神马要送给你。”
智伯瑶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于是,战争全面爆发,打得天昏地暗,不可开交。战争打到关键阶段,眼看“联合国”部队就要获胜,没想到战局突然拐了一个大弯。一天夜里,三更过后,智伯瑶正在营里熟睡,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兵营里到处是水。原来赵、韩、魏三家悄悄结盟,对其发动了水攻。很快,战争见了分晓。他智伯瑶家全军覆没,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仅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后来,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全部瓜分了。
对于这次“分赃”,周威烈王最后也予以承认。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从此,韩、赵、魏成为中原大国,添列战国七雄行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几乎世人尽知。对于晋国这次通过战争的分家,一般人也都能理解。然而,让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自司马光之后,有了“三晋”之说,后人更是把晋国原来的辖区称之为“三晋大地”。本来是“一晋”分裂成了韩、赵、魏,何来“三晋”之说?国人向来以有文化自居,“三晋”之说,文化又体现在哪里!
第四篇: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一个人的长征
个人的长征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86
李恒昌
丘处机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最著名的弟子,号长春真人。他22岁时拜王重阳为师,潜心修行,达到较高境界,成为一代大师。他不仅是一位全真教的潜心修行者,更是一位全真文化身体力行的传播者。
公元1218年,已经进入耄耋之年丘处机开始了人生路上最远的一次旅行。他从山东蓬莱出发,北上河北宣化,先奔呼伦贝尔草原,然后向西横穿蒙古草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再沿天山北路西行,渡过阿姆河,历尽千难万险,于1222年到达大雪山。历时4年正,行程上万里,堪称那个时代的万里长征。
丘处机不是驴友,并不钟情于旅行事业,那么他为何会不惜栉风沐雨,翻山越岭,艰难跋涉,最终完成如此艰苦的旅行呢?难道他像玄奘西天取经一样,远方有值得朝圣的地方?非也。他西行的最直接原因来源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诏请。
当时,北方地区战乱不断,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们多信奉全真教,而丘处机在全真教中又拥有巨大感召力,于是,成吉思汗便向他发出了诚挚的邀请。面对成吉思汗的邀请,丘处机本不想去那么遥远的地方,经过慎重思考,他终于还是来了。
当丘处机走过万水千山到达成吉思汗大营后,被成吉思汗尊为神仙,专门在“天可汗”大帐跟前为他修建了一座用于他修行的大帐,并且特批其享受“最惠国待遇”:不用向“天可汗”下跪,不用遵守手下大臣必须恪守的其他礼节。
这是一次别有趣味的相见,一方是领一代风骚的“天可汗”,一方是名扬天下的全真教“真人”。然而,在彼此心目中,他们却是完全不同的形象,两人怀揣各不相同的目的。成吉思汗把丘处机视为“神仙”,而丘处机却将成吉思汗视为“恶魔”。成吉思汗想利用丘处机的“影响”,丘处机却要向成吉思汗传播自己的“思想”。
在那些日子里,成吉思汗一心劝导丘处机动员全真弟子归附蒙古人的领导;丘处机则不断地向成吉思汗布道,“拯亿兆于沧海横流之下”:
1、统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2、治国之方,以敬天爱民为本;
3、长生之道,以清心寡欲为要。
这便是丘处机此次远行的真正目的,也是他要传播的主要思想。
毛泽东说,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当年丘处机一个人的长征,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2011年1月21日
第五篇: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杯酒释兵权的哲理
杯酒释兵权的哲理
——200个精彩历史故事告诉你之069
李恒昌
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始终有一种担心,怕有朝一日手下的大将会发动兵变,把已经穿上的“黄袍”强行,再穿到别人身上。对此,大臣赵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一天,赵普对宋太祖说,要想杜绝手下人发动政变,首先应该解除武将,特别是有功之臣的兵权。宋太祖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决定采纳他的建议。这说明:
1、每个馊主意的背后,都有一个出馊主意的高人。站在前台的也许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个出馊主意的人。
那天晚朝后,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开始了他的杯酒释兵权行动。原本他考虑事情办起来会非常困难,结果却非常顺利和成功。在此之前,他曾经设想,如果软的不行,便来硬的。可是,他的硬性措施根本没有派上用场。这说明:
2、要想剥夺手下的权力,没必要一定采取“狡兔死,走狗烹”的暴力措施,也不一定非要发动“文攻武卫”的大革命,在酒场上就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3、“上兵伐谋,中兵伐交,下兵伐战。”不费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通过智慧解决问题,永远是最高明的手段。
那天晚上,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把服务人员赶走,对手下大臣直言不讳地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为为什么,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结果,各位大臣被感动了,他们也确实认为皇上说得很有道理。这说明:
4、面对手下,只需说出实话,没必要遮遮掩掩,更没必要用一个新的错误掩饰另一个错误。
宋太祖一席话,软中带硬,使将领们意识受到猜疑,弄不好会引来杀身之锅,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道路。于是宋太祖说出了让他们交出兵权,回家颐养天年的想法,大家都表示同意。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这说明:
5、人生在世,最可贵的就是要审时度势,见好就收。不然,会落个很惨的结局。
6、人生就是演戏,即便是“双簧”,也要彼此配合,演得和真的一样。
解除既有功臣大权之后,宋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驾驭的人担任禁军将领。这说明:
7、任何领导都喜欢年轻听话的人,而不喜欢在自己跟前摆老资格的人。谁摆老资格,谁就离走人不远了。
杯酒释兵权后,宋太祖不仅兑现了让大将过好日子的诺言,赏赐他们家产良田,还主动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大臣们虽然被剥夺了兵权,事后也没有多少怨言。这说明:
8、要真正让人心服口服,必须恩威并重,体现人文关怀,不能只来虚的,不来实的。
2011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