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

时间:2019-05-14 04: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

2007-11-19 10:33:48|分类: 教学 阅读93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列宁:《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论提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节选)、《谈谈辩证法问题》

6、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

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毛泽东:《人是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0、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

1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

证法》(节选)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

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既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2、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二、因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2、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三、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要求: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

四、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静止地看问题。

五、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意义: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否则会遭到规律的惩罚。

六、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另一方面,由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所以,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认识客观规律是前提和基础,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

七、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

(2)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八、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

(2)方法论要求:不仅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反对一点论。

九、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反对千篇一律、一刀切。

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归纳: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我们认识事物时,就必须把这两方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运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我们遵循科学的认识秩序,要求我们遵循正确的工作方法,要求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既要反对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十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错误倾向。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一、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二、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三、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四、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知识整理: 基本概念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这个事物。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性质的事物向另一种性质的事物的根本转变。

基本原理

十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或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都是错误的。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2方法论要求: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急噪冒进;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反对不顾分寸,盲目乱干,做事过头。

十四、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要求: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把自己的命运与改革大业紧密联系起来,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反对把事物发展的道路设想成一帆风顺,盲目乐观,又要反对看不到事物发展前途,一遇困难和挫折便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的倾向。

十五、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发展。

2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认识论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⑵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⑴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⑵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⑶反对①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②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条件)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五、创新精神的哲学依据和现实依据:

⑴唯物论依据:是意识能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⑵辩证法依据: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⑶认识论依据:认识总是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现实依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方法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5、价值观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方法论〗:(1)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6、如何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

(1)树立正确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总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命题研究:

1、为什么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以,事物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外部条件。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即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可能撇开内因单独地起作用。

2、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怎样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

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善于捕捉和利用机遇,做到身处顺境头脑清醒,身处逆境,不悲观、不消沉。

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因此,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对周围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做到趋力避害。

3、为什么说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样两种状态,永不停息地变化、向前发展。

4、量变引起质变有哪两种情形?

(1)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2)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5、为什么说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 这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6、为什么说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1)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的成长壮大。(2)因为新事物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 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7、为什么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1)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旧事物决不会自行消亡,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地方,它总是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长壮大。这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有表现尤为明显。(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哪里?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9、青年学生为什么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高中时期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知识,看问题往往容易偏激,容易绝对化。青年学生要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就要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

(3)坚持唯物辩证法与反对形而上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减少失误,少走弯路,作出更大的贡献。

[拓展延伸]

1、区分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根据和条件

(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包括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即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内部矛盾。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如果将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成是源泉,就会混淆内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3)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也即源泉、根本原因、根本动力,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也即第二位原因。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和“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的说法是否矛盾?

(1)两种说法不矛盾。他们是从不同侧面思考同一问题,前者是从静态来看,后者是从动态来看。

(2)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也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外部矛盾的影响下,内部矛盾双方的力量及地位发生变化,使主、次方面发生转化。一旦这种转化实现,事物的根本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改变。因此,这两种说法是有内在联系的。

3、澄清在内外因关系问题上的几种错误观点

(1)不能认为外因有时也能起决定性作用 事物的发展首先是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表现和结果。而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又总是和事物外部的影响分不开的,这种影响是通过加强或削弱矛盾双方的某一方面而表现出来的,即通过促进内部矛盾双方情况的变化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外因的作用再大,也必须通过内因,而决不能撇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2)不能认为内因的作用可以离开外因。内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但不是惟一的原因。

(3)不能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内外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不能认为内因决定着外因。

4、有质变不一定有发展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质变是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有两种方向。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质变,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质变。只有向上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5、澄清量变和质变关系问题上的几种错误观点

(1)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所以量变比质变更重要。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来实现,因此,就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说,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2)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才会发生质变

(3)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进行着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正是这两种状态的相互交替,才构成了事物永恒发展的过程。

(4)质变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量变根源于事物的外部矛盾。

质变是由于矛盾双方的斗争使它们的力量增减和地位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导致双方依存关系破裂、统一体瓦解,从而使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量变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引起它在力量上的增减,但这种变化是在统一体内部进行,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破裂和统一体的瓦解,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但无论是质变还是量变,都根源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当然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的作用,将其割裂开来是错误的。

6、把发展的实质等同于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的实质构成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发展的总趋势包含着发展的实质,但二者不能等同。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方向和总趋势,不是指事物发展的各个具体阶段的方向。

7、发展的含义、原因、状态和趋势的内在联系

发展作为哲学概念,指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发展作为一种运动,从性质上讲,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从内容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从状态和形式上来看,是从量变到质变;从动力和原因上说,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矛盾;最后从趋势和途径上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8、为什么说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1)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饿根本内容,即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也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2)它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唯物辩证法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去看问题,它否认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不能理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所以,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9、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坚持唯物论是统一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与辩证法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唯物论所要说明的是世界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世界的状况究竟“怎么样”的问题,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因此,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

(3)同样,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的辩证法。它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的问题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始终贯穿着唯物论。

(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项原理之中。必须坚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10、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哲学中的这“两个对子”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1)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是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的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第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规定了在世界的状况怎么样问题上的方向。第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思想观点从来不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电子教案(哲学部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课时安排: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1.世界的物质性

2.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的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6.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7.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围绕着世界状态怎么样的问题,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世界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

质的属性

2、列宁的物质范畴及其重大意义 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科学界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三个环节: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的意识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解放了人的双手

人脑的发育

语言

实践活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通过内在的生理机制进行意识

活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 二元论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观点

世界有统一性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担当者

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静止的含义及其表现:

含义: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和静止状态的哲学范畴。表现:

第一,是指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a运动是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b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将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③把握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

第二,只有认识了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不同事物。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空间 的含义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空间就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其特点是三维性。

(2)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3)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不变。相对性:时空的具体特性的可变性(4)时空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1)有限性:任何一个具体的物质运动的时空是有限的。

2)无限性: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

无限包含有限 有限包含无限

4.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2.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主观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8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

世界发展的状态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辩证法: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形而上学:否认联系的孤立的观点 否认发展的静止的观点

相对主义:夸大联系 夸大运动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普遍性; 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全面的观点:看到与事物联系的各个方面。

条件的观点: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适应变化了环境和条件。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生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

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

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有两种基本形式:对抗性矛盾、非对抗性矛盾。

(3)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各自的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推动事物的量变。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的质变。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两种表述: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正确理解与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统一。

和谐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具体表述为: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其二,存在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指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过程、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的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不同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非主要方面 做到两点论、重点论的统一

反对一点论、均衡论(教材第49页)(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二)量变质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质变的相互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是渐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又称为突变、飞跃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第二,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局部性);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相互转化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否认质变的重要性:庸俗进化论、改良主义

否认量变的重要性:激变论、冒险主义

意义: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努力结合起来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否定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意义: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2、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循环论和直线论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毛泽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简要解释)

(一)原因和结果

1.定义: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在先,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3.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必然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神学目的论,它虽然承认因果联系,却把万事万物的原因归之于神的目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和神学目的论都是错误的。

4.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情况。

5.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更好指导今后的行动。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定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

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看成必然的,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则把一切现象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认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3.意义: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必须努力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其次,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的必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定义: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时,要经历由可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把握可能性这个范畴,要注意区分以下几种复杂情况。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切忌去干那些不可能的、劳而无功的事情。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有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在目前无法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第四,区分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或叫“概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四)内容和形式

1.定义: 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另外,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和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其次,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运动,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发展过程。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

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认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

3.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五)本质和现象

1.定义: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

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根据表现本质的方式不同,可以把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指那些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同真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种客观的实际条件造成的。因而不能把它同主观上的错觉混为一谈。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首先,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其次,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

3.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

究的可能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简要解释)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辩证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由于世界观本来就是普遍理想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所以,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个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等。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方式。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分析与综合是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整体分解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这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从具体的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感性的具体是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方面,再通过抽象,分别认识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特征,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这基础上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个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然性再现对象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扩大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

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是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一致,逻辑进程爷爷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逻辑和历史又包含着差异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二,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所揭示的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不可改变的趋势。

第三,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第四,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二者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二)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客观规律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的活动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三)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思考题: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其意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4.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7.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8.规律的含义及其特征

9.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10.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阅读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

及其发展规律;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教学要点: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5.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6真理

教学内容:

认识论中的基本派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认识论上的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和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旧唯物主义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重要性、缺陷

2、理性认识的含义、形式、特点、重要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对立 统一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毛泽东: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够深刻的感知它。

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

4、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的条件

(二)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必要性

2、条件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

第一,从认识对象看,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认识它; 第二,从认识的主体看,认识还受到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还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物质手段、认识工具及科技条件的限制。

2、认识过程的无限发展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教材75页)

第二节 真理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客观性的含义: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反对主观真理论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第一,真理是客观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第二,人类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世界。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特定事物看,真理性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3、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反对绝对主义,反对相对主义。

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同其它一切真理一样,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三)真理与谬误

毛泽东: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和谬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对立:

统一:相互依存:相比较而存在

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转化为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转化为真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逻辑证明:实践标准的必要而又有效的补充。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不讲)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思考题 :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及其意义?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4.真理的客观性并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5.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及其意义? 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书目: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意义 5.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的表现形态:唯意志论、宿命论

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

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性格和心理上的差异,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制度。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含义

作用: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

(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

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构成

从意识的主体范围看,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高低不同的层次关系角度看,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从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角度看,社会意识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成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一是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

二是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具有历史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或阻碍

其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

a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b生产力的三要素

劳动者: 劳动者在生产力诸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尺度,又是划分经济时期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

第二,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去,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在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生产关系

a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b三个方面:从静态看,生产关系由生

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所构成;

c四个环节:从动态看,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变革。第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于生产力。

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3、国家

国家的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时,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上层建筑服务的性质,不是看其是否服务于经济基础,而是要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先进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进步的,就会促进社会发展;当它服务的经济基础是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是落后、腐朽的,那么它的服务性质就是反动的,就会阻碍或破坏社会发展。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经济基础始终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 第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五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多样性:

纵向: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越一个或几个典型社会形态的情况,横向: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或民族显现不同的特点。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简要解释)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的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它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简要解释)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

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2、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3、是其他社会矛盾最为深刻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所以这两对矛盾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再次,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的实质

(二)阶级斗争的作用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

其次,阶级斗争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质变。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经典阅读书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阅读书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4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的参考阅读书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哲学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3.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毛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阅读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1、2、3、4,第二章《交换过程》;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1,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3,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七章《剩余价值率》1,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4,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2、3、4,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九),《九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四)阅读文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的参考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部分习题

    1.8 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著作不包括(《反杜林论》)。 2.下面不是恩格斯代表著作的是(《哥达纲领批判》)。 3.恩格斯在经济、精神和创作上都对马克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书报告 ——读《矛盾论》有感 摘录—— 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推荐读书书目 一、原著类 1、《矛盾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65 2、《实践论》毛泽东 3、《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4、《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选)

    思政教学课程网址:htttp://210.36.247.60/mkszygl/ 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概论 课外实践性教学计划(周四5.6节) 专题一:读一篇课后阅读文献 专题二: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 专题三: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答:(l)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何者是第一 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

    哲学书目

    哲学 原著学习篇目 1、基础篇目: (1)无基础人员: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选集一卷)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马克思:......

    哲学书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5.,157元 《列宁选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95,175元 《毛泽东选集》,五卷本,人民出版社1977、1991,40元 《马克思传》,魏小萍,张云飞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