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哲学习心得
马哲学习心得
大二这年我们新开了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大一的时候就上过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课,这两门课为我们这学期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马哲的学习压力也不是太困难。
做了这么多年的学生,一直萦绕在耳边不绝于耳的是这样一句话:“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客观认识世界的基础”。因此,我对这门课以及马克思主义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有着深深的好奇心。
没上马哲课之前,以为马哲课是枯燥而乏味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可是上课后才发现逃课 的人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学的一些基础课如英语、高数等都是我们日后走上 社会的技能能力基础,而马哲课又有什么用处呢?我在课程中找到了答案。
看到有人说“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 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其实这话一点也不假,一点也不夸张。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 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
一篇文章上曾写到:“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 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 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是我越发地庆幸我们才刚上大二,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学习和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
另外从课堂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让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 1.老师讲课态度认真严谨,对于作业和出勤都很严格负责; 2.课程设置合理,讲课详略得当; 3.PPT 图文有趣结合,上课气氛活跃轻松; 4.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之前上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一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马克思及恩格斯的伟大人格和他们之间的深刻友谊。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水与火的洗礼之中,诞生于马克思及恩格斯的高尚品格之中,诞生于工人阶级的伟大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哲学。哲学只许诺真理并不让人们相信它的结论,帮助人们检查疑团。哲学与科学有着不同之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与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代替不了科学但可以启发科学促进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都与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所学的各门知识需要用哲学来系统化这样在实际运用时才能极大发挥其作用,哲学教给我们的是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科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它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内涵。他包括我们的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理想等等问题的观点和态度,以个人树立良好世界观才能有正确的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唯物论和辩证法对我们学习新知识、运用知识、认识事物、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为一名正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祖国明天建设的重任,我们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更要实现我们的社会价值,而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正是马克思主义带领我们客观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总之,马克思主义应成为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标准,我们应紧跟马克思主义的潮流,发展自己,为未来储备力量!
第二篇:马哲文献学习心得体会
不朽的文献,光辉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学习心得体会
学
院:
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
班 姓
名:
*****
学
号:
111111
1指导教师:
张 雷
正文
有话说,结论不是来自严肃认真研究的末尾,而是建立在无知和偏见基础上的妄断。在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是厚重繁杂、空洞无比,但当我去了图书馆在那个我从未到过的书架上翻阅了它之后,我汗颜于自己的无知,感受到了30岁的马克思和28岁的恩格斯带给人类的震撼以及那些无与伦比的财富。引用列宁的话,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这本伟大文献,从中我深刻的明白了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
其一、学习《宣言》就是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善于洞察社会,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本领。《宣言》之所以能穿越160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列宁到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利运用这种本领,找出了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也应学习这种本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要善于思索,找出科学的破解之法,从而推动本职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二:学习《宣言》就是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遵循这一规律,随着时代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变动而变动,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更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们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不一定要求去著书立说,成就理论,而是要具备紧跟时代脚步的能力,在工作中,学会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指导工作的本领,这种本领不是照搬照套,唯书唯上,而应学习伟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收获感悟
第一、通过阅读,对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有了新的了解,树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概念。《宣言》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三种类型,即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德国的或“真正的”的社会主义。
对于封建社会主义政治我有深刻的理解。封建的社会主义政治是为了复辟封建社会的没落统治,一方面惧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积极地参与对工人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另一方面,为了拉拢人民,激起同情, “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经济上,封建贵族在他们经营的一部分土地上,开办了一些工厂,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因此,封建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代表的是占人口少数的没落的封建贵族的利益。
第二,通过阅读,对“两个必然”有了深刻的学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两个必然”是《宣言》的著名论断,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社会革命发生与否,资本主义社会首先从哪里突破,这取决于革命的主客观条件。而资本主义社会是否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取决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着力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并决定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最后,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阅读学习,感触颇深,同时深刻体会到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以后我会加紧学习党的经典著作,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引导自己,信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共产党人的前进步伐,更好地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年轻人肩上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
第三篇:马哲学习心得
马哲学习心得体会
----xxx
摘要: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维。
马克思哲学中的中关于实践与认知的观点。
关键词: 辩证法思维,实践与认知
通过几个星期的学习,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极具现实意义。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之后,思想有了层次的提高。这之中包括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的扩大了视野。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的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学着通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了解到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守的原则。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待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
高中物理老是经常说的一句话是:“看人看发展。”这句话我想有很多方面的意义。他常说如果学生进步了,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甚至奚落他,要以欣赏、鼓励、发展的眼光看他。所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学生多一分赏识,多一分鼓励,信心也就多一分,动力也就多一分。然而,偏见、怀疑、轻视仍然占据着某些教师的内心。他们只能看到成绩好的学生,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却永远也看不到,一旦某个差生考了很好的成绩,他就用怀疑、轻视那个学生。这样,他们把一点正在燃烧的小火点给硬生生地浇灭了,把一个正在努力生长的小苗儿给踩死了。很自然的,他成了我们校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这句话在股市我觉的也同样适用,散户为什么会输给机构。要说是机构控制股价,散户只能是板上鱼肉,那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资金翻了几十番的最牛散户。与其说散户是输给大资金,不如说他们输给自己。散户最常做的就是“追涨杀跌”,虽然谁都懂,但真正到了股市,在欲望的不断膨胀下,另他们忘乎所以,吹起冲向深渊的集结号。而在大熊底部,却按捺不住备受煎熬的内心。地板价出货,机构捡进了便宜。之后股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时候却来感慨自己是多么多么的愚
蠢。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想教会我们的。如果在股价一路上扬之后,能用马义哲学观点审视事实,不被欲望遮住自己的眼睛,越涨越抛,在股价调整的时段,越跌越买,之后便能享受庄家抬轿的快感。可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是多么的重要。
东方古代的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和西方马哲就这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真理无国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维。
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凉皮儿。晴天时,老太太愁眉不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啊!雨天了,老太太泪水涟涟,卖凉皮的女儿赚不到钱啊!邻居知道了,就劝老太太:你真有福气,晴天时,卖凉皮的女儿赚大钱;雨天时,卖伞的女儿生意兴隆。从此,老太太的脸上写满幸福。
对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物体,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走向十字路口,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走左边的好处,坏处。走右边的好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当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就像在股市一路盈利,此时急需冷静反省一样,这样就不使自己赢的不明不白。
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呢?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况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山的青草比脚下的绿”这样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阻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
马克思哲学中的中关于实践与认知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大多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确实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有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着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
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这就像要学会游泳就要下河,要成为下一个巴菲特就要到风险重重地股市接受洗礼。闭门造车是成不了大事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从小到大,考大学好像就是一个终极目标,而今进入大学,它绝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迈向成功人生的新起点。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对待事物要充满求知欲。不断充实自己。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年轻的我们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四篇:马哲感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感受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有利于更好的完善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挺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辨能力。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性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性发展中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因此想更的体会其中的内涵,我们需要更多的在生活中去探索、去感知。同时还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指明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在剩余价值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过渡性。就这一点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非常伟大的。我觉得通过这个学期仅有的一点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有很大收获了,尤其是对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东西有了一些深入地思考、探索,认识到了一些基本的规律。从另一角度体现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
总之,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对我们对在将来的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很大。让我们在应对困难,处理问题等方面给予了诸多的建议和帮助。
第五篇:马哲学习体会
《马克思哲学原理》学习体会
踏上工作岗位,如今重回校门,回顾一下,学马列、讲马列已经好多年,但是今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却有了更为鲜明的认识。
经常的,我们会在书本中看到,甚至每每考试自己也会这么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行动指南,是共产主义者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但不能不说,那时的我们在认识上还没有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根,马克思主义更没有在我们的思想意识中扎根。因为嘴上能说,其实不懂。而今经过学习,特别是有了一定的社会历练以后豁然地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
当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候,便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及时制定符合国情和人民愿望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使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渐丰富起来。但是,当我们急于求成,坚信“人定胜天”,将马克思主义别在胸前的时候,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生产资料严重浪费,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学性,这是由历史和实践作为作证的。故而,满怀科学精神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毫无畏惧地去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