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高等教育学试题1(本站推荐)
2012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考试题(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高等教育大众化
2.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大学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有哪些?
2.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及相互关系。
3.简述高等教育目标系统的要素。
4.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
5.更新大学教学内容有哪些途径?
三、论述题(44分)
1.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14分)
2.试分析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15分)
3.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你有哪些建议?(15分)
第二篇:高等教育学试题综合
教育学问题及答案:
1、高等学校具备那三项职能,请结合实际谈谈高校职能的价值,如何正确处理高校只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1,“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是高校主要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拥有丰富的内涵,通过知识的生产、传递和转化而联系了起来,从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2,处理好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要建立有序的、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高校三大职能内涵的不断丰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活动的日益复杂,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不应该也不可能平衡地共存于一所高等学校内部。当今时代,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可以妥善完满地同时承担并完成好这三大职能任务。在此状况下,三项职能校际间的分工与合作就显得明确和必要,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选择或侧重适当的职能活动,使得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在整体高等教育体统中而不是在单一的高校中得以协调共存,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自身的职能,共建一个有序、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来实现三项职能的圆满完成。再自由展开
2、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你是如何看待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矛盾的?
(1)个人本位论:卢梭、洛克、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
(2)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于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3)两者并不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个体对社会的需要,夸大了人的能动性;而社会本位论强调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对于社会的依赖性。偏向某一方观点都是割裂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继续吹。。努力忽悠。。
3、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大学精神文化有哪些特征,结合实际进行举例说明 大学精神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从大学精神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来看,主要有大学精神、理念、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其中大学精神、理念、校训等精神文化元素属于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着重体现和申明一所大学的价值诉求。而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等元素属于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实际上是从实际角度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去践行大学的价值诉求。大学精神文化特征
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兼容性、整合性、个性 具体内容见课本P29-32 结合实际的内容可列举一些学校校训
4、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你是如何看待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大学理念之间矛盾的
①理性主义大学理念代表人物有洪堡、纽曼、怀特海等。
纽曼是系统阐述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的第一人。他指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知识本身即为目的,教育是为了理智的训练。
②20世纪初,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是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理斯?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即赋予威斯康星大学两项重大使命——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范海斯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他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为社会,州立大学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③(个人观点)首先,承认矛盾及对立的客观存在;在当时情况下,每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以及局限性;其次,根据大学所属种类以及大学自身特点,将两种对立思想进行融合、统一到现代大学理念中,创办高水平大学。
5、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1)学术职业操作知识的工具是教学与科研,(2)学术职业具有崇高自由的精神气质,(3)学术职业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气质 职业发展重点:(1)学术水平的提高,(2)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3)师德的提升 对自己职业发展道路的思考:(1)完善职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工作能力,(2)完善自身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3)不断学习,完善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为学生服务的能力
6、你对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是如何认识的?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1.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共同科目课程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它强调了人的自主性,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力求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博与专的关系。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不同,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专业教育主要通过分科教学来实施,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绝不是对立的,更多的人认为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良好的互补性和相融性
通识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增强了所学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其直接的表现就是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这也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专业教育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的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这两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各有优缺点,总的来说,培养既有多方面知识基础和健全人格,又具有一定专长的人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必然趋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即指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专业知识深厚,专业技能强,又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高级人才,应做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理智训练与专业技能的统一、学问修养与人格修养的统一
7、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价值迷失, 学术失范和资源约束困境
虽然存在这样问题的教师在高校中是极少部分,但这些行为和现象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听任其发展,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第一、广泛进行高教科研的廉洁教育
1.学术纪律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2.廉教、爱教的教育。3.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教育 第二、充分有效地利用、实施监督举报工作
1.维护高教科研清正廉洁人人有责;2.监督举报有专项法可依,举报人就能很好地受到法律保护 3.只要监督举报合法,检举证据确实,公民还能依法享有立功权、受奖权。第三、加大对高校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的惩处力度 1.公开披露,公开审理。2.媒体宣传报道要加大力度
3.定期制作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通报,向高校科研单位发放。第四、适度提高高校教师的研究经费和工作待遇等
要做好预防和控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工作,还必须辅之以一定的物质手段相配合,对高校教师从事科研 工作应适时、适当地给予物质上、研究条件上的帮助。包括加大科研经费资助的力度,加薪搞教研科研,发放科研奖金或给予各种教研科研的补贴、慰问金等。此项工作做得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杜绝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鼓励教育科研人员潜心向学,诚实科研,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创造学术成果。价值迷失、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根本杜绝的,更不是几个方案、几条措施就一时能解决的。我们必须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信心,加强控制和管理,深入地探索研究,依靠各方面力量不断地预防和控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树立正确的高校教师价值观、发展观。
8、什么是教学设计?结合实际,谈谈高校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8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它有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区完成任务,并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进行教学设计需要首先从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入手进行分析,也就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第二应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明确学生处于“什么状态”;第三,在课堂上分析和阐明教学目标——确认“学到什么程度”;第四,设计教学策略,确立“用什么方法”教学;第五,选择和设计相关的教学媒体;最后,还不应忽视对教学评价的设计,也就是对实施结果如何进行调查。这几个方面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各位可查阅书本pp186-190,对相关的项目也可作适当的展开)
9、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现代教育方法的共性和特性是什么?
9、教学方法不仅区别于教学原则,也区别于教学组织形式。只把讲授、实验、练习、演示等叫做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研讨法和实验法。“二战”结束以来诞生的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方法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究其共性和特质不外乎一下四点:
1、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注重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致力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强调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
4、重视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常用教学方法:书本pp204-206;共性与特质:pp210-211)
10、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哪些需要重点克服的问题
通过高校扩招这一策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幅增加,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1,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缩小了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加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不断进行结构调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可以说,我国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具有管理多层化、结构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基本议题。
1,经费问题。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是经费紧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的公共投入存在较大差距。教育经费的不足,不仅造成高校债台高筑、学费攀高的窘境,而且导致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结构调整。大众化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当务之急是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有效的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所承担任务、人才规模、办学特色等依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的质量依然差强人意。
3,质量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入学人数增加,非传统学生比例增大,学生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及需要也变得多种多样。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展优质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这仍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任务。4,就业问题。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学校与就业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不断上升的事实告诉我们,要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就业市场,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闭卷部分
一、填空题(10选7,每题1分)
1. 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2. 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3.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 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5.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 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7. 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 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 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C)。A. 红又专人才 B. 理论人才 C. 职业型人才 D. 技术型人才
2. 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D)。A. 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 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 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 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B)。A.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 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 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 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B)相统一。A. 政治思想教育 B. 培养能力 C. 素质提高
D. 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 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B)。A. 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 灵活性差
D. 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 中国高等学校实(C)。A. 通才教育
B.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C.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 专才教育
7.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A)阶段。A. 大众化发展 B. 英才教育发展 C. 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 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8.(C)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A. 搞好宣传 B. 发展校园文化 C. 培养专门人才 D. 发展科学
9. 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A. 教学 B. 发展素质 C. 科研训练 D. 生产劳动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C)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A. 社会活动频繁 B. 人际关系好
C. 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 教学成绩突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15选3。)
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 2.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 3.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 4.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 5.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
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 6. 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 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P69 7. 课程 ——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 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到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线,使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P235 8. 教学计划 —— 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 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P240 9. 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
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P242 10.教材 ——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 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 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P245 11.班级授课制 ——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 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 学时间表,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P253 12.学分制 ——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
或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一般是将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或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P263 13.教学和教学过程 ——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而展开就称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 的引到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有三个特点:其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二,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其三,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P218-219 14.教学原则 ——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 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P226 15.学制 ——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 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P85
四、简述题(每题8分,18选4。)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5 答:
(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 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9 答: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17 答: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
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4.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25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研究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针对社会)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P32 答:
(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P48 答: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P171 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
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P185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
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P236-237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
(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
(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P213 答: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 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四)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方面,尽可能地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近。
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P266 答: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一)有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二)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 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校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223 答: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减弱;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学习探索性的增强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以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P297 答:
(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和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4.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P325 答: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三)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1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P353 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毛邓来教育和武装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认识、改 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四)引导、培养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1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P113 答: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地局面,一是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了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聘任制有利于形成竞争上岗的局面。1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P92-93 答: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中。高校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 进入各层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加强改革,增强灵活性,但总体上比较刻板、划一。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P116答:人们通常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
(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调解高等教育活动。以法国为典型代表。
(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又称分权制,一般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开卷部分
一、分析、论述题(8选1)
1. 谈一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和想法?P171 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
(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
(2)在我国现今条件下,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
(3)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与自己对社会贡献与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才能真心赢得社会的尊重。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析大学教学方法的特点P266 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大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由教师直接控制转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由于大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第四篇: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武汉张 2013-12-2 21:01:00 1.高等教育管理(独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教育经济学(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民办高等学校定位、特色与发展研究(第一作者、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柯佑祥的这三本书,你最好能看看哦 武汉张 2013-12-2 21:04:54 他近年的文章最好也看看1.中国民办高校定位、特色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13.3 2.民办高校属性识别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教育研究》2012.9 3.民办高校定位现状调查,《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4.教育财政偏好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教育研究》2010.3 5.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繁荣与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10.9 6.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 2008.3 7.高等教育的财政中立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8.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出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9.市场进入次序优势与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7.9 他的主要领域是高等教育财政(经济)与民办高等教育这块 武汉张 2013-12-2 21:25:48 他最近讲的几个讲座课件,离线发给你看看哦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2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
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
6.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
7.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到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线,使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
8.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9.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0.教材——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
11.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12.学分制——学分制是与学年制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一般是将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或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
13.教学和教学过程——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而展开就称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到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有三个特点:其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二,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其三,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
1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15.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四、简述题(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
(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
(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研究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针对社会)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
(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答: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
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
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
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
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
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答: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四)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方面,尽可能地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近。
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答: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一)有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二)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校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减弱;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学习探索性的增强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以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
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答:
(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和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4.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答: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三)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1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毛邓来教育和武装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引导、培养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1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
答: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地局面,一是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了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聘任制有利于形成竞争上岗的局面。
1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答: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中。高校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进入各层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加强改革,增强灵活性,但总体上比较刻板、划一。
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答:人们通常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
(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调解高等教育活动。以法国为典型代表。
(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又称分权制,一般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
一、分析、论述题
1.谈一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和想法?
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2)在我国现今条件下,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3)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与自己对社会贡献与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才能真心赢得社会的尊重。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析大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大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由教师直接控制转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由于大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二、辨析题
1.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此说不完整(4分)。高校师生关系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既表现为教育关系、人格关系、心理关系,也表现为道德关系、法律关系(2分)。其中教育关系是最基本的师生关系,是人格关系、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建立的基础;反之良好的心理关系和道德关系能够维持师生间良好的教育关系(2分)。
2.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二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此说不完整(4分)。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还要促进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开展与发展。(2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等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2分)。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强高校课程建设。
(1)充分认识到,高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2)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确定课程建设的内容。六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材建设,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体制机制建设。(3)切实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施 以上每个要点给3分,展开论述3分。
2.试论述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1)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发展数量缺乏一个宏观的调控机制,因而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2分),二是相当一部分专业范围比较狭窄,从而导致专业的不适应性(2分)(2)改革方向是:拓宽专业面,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2分);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2分);在规则学校专业建设时,要避免出现几种倾向(2分)。P136展开论述2分。
3.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1)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两项基本任务。因此高校教师应遵循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做到两者兼顾。(4分)(2)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4分)(3)科研是教师的另一项基本任务。科研是教师提高水平的基本途径。教师要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研规律与治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分)(说明:本题的三点仅供阅卷时参考,并非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2、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与发展统一实现的过程,是在学生认识基础上的发展过程。
3、威斯康星思想:威斯康星大学在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打破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努力发挥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促进全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威斯康星大学以其卓越的成就受到世人的称赞,为各州大学所效仿。“威斯康星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使大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同步得到强化。
4、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五点多超出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5、教学评估: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对教师的教进行系统检测,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
6、社会本位论:主张根据国家利益与社会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是与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取向的。
7、隐性课程: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8、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9、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
10、莫里尔法案:为了使教育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旨在促进美国农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莫里尔法案》(Morrill Act)。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依照每州参加国会的议员人数每人拨给3万英亩土地,并将这些赠地所得的收益在每州至少资助开办一所农工学院(又称“赠地学院”),主要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为工农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
11、通才教育:通才教育是相对传统“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具有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简答题
1、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a,人类文化繁衍靠得就是教育。b,教育通过人的培养,不仅要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而且必须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c,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内容的文化功能,在教育的社会功能中是首要的最基本的功能。
2、简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要点。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2).人的思想和 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更显得重要。(3).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通才教育是相对传统“专才”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该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的培养,除了具有专业特长外,还要培养人的社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专才教育是指比较强调实用知识和技能,专业设置非常狭窄,知识结构单一,所培养的学生的特点是刚开始工作时上手较快,但发展后劲不足,面对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对缺乏创造性和适应性。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就其应然本质属性而言,是两种教育教学方式。两种教育教学方式互为补充,不能以一种否定另一种。专才教育,可以通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为塔底;通才教育,可以专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为塔尖。
4、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5、如何理解大学的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a,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b,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c,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
6、试分析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a,专业性;b,教学与科研相结合;c,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7、如何突出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a,承认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b,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c,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学习者。
8、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a,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d,理论课程与教学实践环节;e,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f,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g,主修专业课程与第二专业课程;h,先行课程与后续课程。
9、大学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课程建设规划;2.教学队伍建设;3.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4.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5.教材建设;6.实践教学
10、简述通才教育的基本特征。
通才教育的基本特征表现在a注重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实际训练b教学内容涵盖整个学科领域、学科之间表现为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c多设置通博型课程、综合型讲座和各种专题研讨。缺点在于过分强调学科综合,讲授经典性理论知识,可能与实际生活和生产相脱节。
11、简述考试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
a政治思想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
12、教育与经济的相关关系怎样?a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b教育反过来制约或推动着经济发展。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看法(包括成就与问题,原因分析,对策等)。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完成保8目标,同时也是为了缓解经济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把高等教育纳入积极的财政政策范畴,开始大规模高校扩招。十几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得到飞速发展a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为108万,2006年已达540万,毛入学率已达21%,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在校学生、科研经费分别是98年的4到6倍。b满足了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c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同时高校扩招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a高校陷于债务困境,加大了财政金融风险b大学生就业难c教育资源紧张,教育质量滑坡d发展不平衡(区域间,高校间),不平等(贫富学生间,贫富地区间)现象多。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地方政府追求短期政绩b教育部门评估的硬指标导致高校贷款过多,建设过快c高校合并未能真正贯彻国家政策d未能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结合发展。解决对策:(1政府)a履行职责,出台政策控制扩招速度b保证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力度c鼓励民间资本办学(2高校本身)a科学控制扩张规模b提高收费标准
2、结合实际,谈谈青年教师在推进大学教学整体改革中的应为与可为?
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a教学内容b教学模式c教学平台d自身素质e品德修养
3、结合你的教学特点,谈谈对某一教学原则的理解,在实践中如何贯彻这条原则?
(1)教学整体性原则.(2)启发创造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有序性原则.(5)师生协同原则.(6)因材施教原则.(7)积累与熟练原则.(8)反馈调节原则.(9)教学最优化原则.4、结合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分析我国目前教师聘任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思路和对策。北大的教师聘任制改革改革方案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引发了一场围绕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教育评聘制度、学术竞争机制、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学术自由的保障制度以及大学改革本身的合法性及程序公正等问题的大讨论。这次改革真正触及到高校人事制度的“命根”。“抓住‘进人关’和‘淘汰关’,晋升机会少了,解聘风险大了,教师们真正感到切身的威胁。彻底打破了事实上存在的高校教师终身制。我国教师聘任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所谓的“好的进不来,差的出不去”,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竞争淘汰机制,其结果是造成学校内部缺乏压力、动力和活力,使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受到制约。“差的出不去”,主要原因是机制问题。由于教师职务和职称概念上的混同,在“重评轻聘”、“以评代聘”的传统观念和事实做法下,加之缺乏科学严格的聘任考核,“能上不能下”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的观念在高校内部根深蒂固。对于不能很好履行岗位职责的人员,高校尚缺乏淘汰下岗甚至淘汰出校的机制。“好的进不来”,主要原因是编制问题。正由于人员只上而不能下、只进而不能出,加之学校办学成本中必然需要考虑的人员编制问题,造成学校没有办法选择合适人选上岗。当前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面临种种困难,这些困难来自诸多方面。从学校外部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体系不健全。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其中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实行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给落聘人员重返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二是人才资源不充分。由于岗位的多样性、高标准,加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激烈竞争,学校往往在一些学科、一些领域还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参与竞聘,造成有岗无人应聘、退而求其 次的局面。三是宏观政策不到位。学校办学自主权受到来自政府行政部门的制约,在统一的政策法规、统一的用人标准、统一的审批制度下,很难根据学校实际做出内部个性化政策选择,导致聘任机制改革上的束缚。四是评价体系不完善。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体系,往往还停留在用统一的、粗线条的、以偏概全的标准和方法对学校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往往造成学校办学模式的趋同、学校内部评价制度的趋同,乃至造成用人标准上的趋同,导致对一些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具有某些特殊专长和技艺的人员视而不见、拒之门外。从学校本身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淘汰机制缺乏。由于缺乏淘汰机制,造成人才流通渠道不畅通,人才聘任的社会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二,资源分配分散。尽管高校目前有一些吸引人才的政策举措,但支持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还不足以吸引海内外一流人才。学校为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平衡,在扶强的同时有时还需援弱,造成有限的资金分配分散。其三,用人观念落后。在一些学校内部还存在“武大郎开店”现象,既得利益者对接纳优秀人才存在消极抵触情绪还时时存在,惟恐他人对自己岗位形成威胁。其四,学校校情制约。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环境条件、资源条件等的限制,学校在推进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中还面临着其他诸多制约,如不同学科在学科建设水平上的现实差异、不同系列人员之间利益关系的既有模式等,这些都往往会对聘任制度的改革提出一系列挑战。改革的对策:第一,大学改革也要有法可依。第二,大学改革要遵守学术自身发展的规律。第三,改革也要尊重历史。第四,我国高校内部一些传统观念也需要转变。
5、结合实际谈谈你如何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6、运用高等教育学原理,结合你的专业,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导性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1)促进个人发展知识能力的价值;(2)提高文明素养的价值。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1)社会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的过程);(2)社会选择(择优与淘汰);(3)社会流动(“代际流动”)。
2.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完整的主体性包括:道德主体、认知主体、审美主体和实践主体。高等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完整主体性 高度发展的教育过程。其教育目的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主体、认知主体、审美主体和实践主体,使大学生成为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为主阶段,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起点和条件。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塑造完美人格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活动。低年级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认知主体性、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折期。中年级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认知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高年级 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实践主体性阶段主要发展大学生的实践主体性。
3.简述高等教育的预警功能
高等教育的预警功能是引导社会职能的要求。现代大学的预警功能是大学创造性地运用其前瞻意识、批判精神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及诸多问题予以预测、警报和预防,从而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大学的预警功能更体现大学具有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发展性。
4.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由注重“教法”转向更加注重“学法”; 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5.简述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的内在联系。
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从知识的生成看,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从培养人才的意义上说,二者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6.简述自主性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作为独立的负有不同责任的主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通过大家的意识共享来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7.简述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处理学术性与实用性矛盾的原则。
德里克。博克原则: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原则;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原则;拥有来自教师支持的原则。
8.简述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
(1)党的领导(党委政治把关,监控办学);(2)校长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3)教职工民主管理(教职工代表大会)。
9.简述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在教育观念与功能方面的差别。精英阶段(毛入学率<15%):上大学是少数人的特权;塑造人的心智和个性,培养官吏与学术人才; 大众阶段(毛入学率15%-50%):上大学是一定资格者的权利;传授技术与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 普及阶段(毛入学率50%以上):上大学是人的社会义务;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造就现代社会公民。
四、论述题
1.现代大学怎样才能走进社会的中心? 大学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1)首先要认识到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2)大学要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
2.论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及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1)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制约; 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建设、社会制度建设、文化发展服务)。
4.论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基本途径。
学科专业综合发展;大类专业招生培养;学分 制与选课制;产、学、研结合。
5.论述教育过程“双主体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教学是教与学的辨证统一,“一体两面”的教学活动。按教学规律办;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 教学质量的保证。
第五篇: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模拟考试
第1部分:单选((30分))第 1 题:
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创办的()。
A、京师同文馆 B、天津西学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清华大学
正确答案:B 第 2 题: 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A、西方古希腊时代 B、中国的殷商时代
C、欧洲中世纪大学 D、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C 第 3 题:
()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政治体制 B、经济体制 C、文化 D、人口
正确答案:B 第 4 题:
()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培养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 C、服务社会 D、国际合作
正确答案:A 第 5 题: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正确答案:B 第 6 题: 高等教育入学率()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A、3%内 B、15% 内 C、15%—50% D、50%以上
正确答案:C 第 7 题: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正确答案:D 第 8 题:
高校中师生关系一般不能表现为()关系。A、工作 B、情感 C、道德伦理 D、特殊
正确答案:D 第 9 题:
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效性 D、协作性
正确答案:A 第 10 题: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A、教师和学生 B、教育手段 C、教育方法 D、课程
正确答案:D 第 11 题:
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应该是:()。A、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课程内容 B、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改革教学基本条件 D、重视课程管理
正确答案:A 第 12 题:()是当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突出的特点。A、专业性 B、教学与科研结合
C、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D、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联系
正确答案:B 第 13 题:
()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A、课堂教学 B、实验操作 C、毕业实习D、毕业设计(论文)
正确答案:D 第 14 题: 学分制的缺点之一是()。A、难以反映学习的质量 B、难以因材施教
C、难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难以发挥学生的特长
正确答案:A 第 15 题: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A、讲授法 B、讨论法 C、实验教学法 D、计算机教学法
正确答案:A 第 16 题:
()是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程度、即对知识和能力掌握程度的评定。A、教学检查 B、教学评价 C、教学总结 D、学业成绩考核
正确答案:D 第 17 题:
()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A、自我教育 B、活动和交往 C、德育知识的学习D、道德情感
正确答案:B 第 18 题:()研究具有明确性、可行性、风险性和商业性等特点。A、应用 B、基础 C、理论 D、开发
正确答案:A 第 19 题:
()标志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发展到了实质阶段
A、互派留学生 B、课程国际化 C、学习培训 D、合作办学
正确答案:B 第 20 题:
校风、校训属于校园文化的()文化。A、物质 B、精神 C、制度 D、行为
正确答案:B 第2部分:多选((20分))第 21 题: 高等教育在扩展阶段表现出的特征有:()A、高校数量和人数迅速增加
B、高等教育功能扩大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 C、高等教育系统和内部组织越来越复杂 D、高等教育学科整体化和人才素质综合化
正确答案:A,B,C,D,E 第 22 题:
高等教育的人口功能表现为()A、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质量
C、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 D、加速人口的城镇化
正确答案:A,B,C 第 23 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要树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A、发展 B、多样化 C、整体性 D、特色化
正确答案:A,B,C,D 第 24 题: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有:()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积极创收
正确答案:A,B,C 第 25 题:
从狭义上说课程主要体现在()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案
正确答案:A,B,C 第 26 题: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动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做到:()A、培养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B、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C、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 D、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指导
正确答案:A,B,C,D 第 27 题:
对头脑风暴法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独特的讨论法
B、参加人数一般在10—15人 C、讨论中鼓励学生发言,对学生提到的办法及时做出评论。D、可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出高水准的创造力
正确答案:A,B,D 第 28 题: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方向有()A、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教育管理权力下放 B、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的高校管理运行机制 C、更新大学由国家办的观念,形成新的办学体制 D、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
正确答案:A,B,C,D 第 29 题:
高校科学研究的任务有()A、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
B、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 C、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D、教育科学研究
正确答案:A,B,C,D 第 30 题:
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A、大众化 B、国际化 C、终身化 D、管理法制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正确答案:A,B,C,D 第3部分:判断题((30分))第 31 题: 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提出“通过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和“独立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第 32 题: 高等教育是提高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基本手段。
正确答案:错误
第 33 题: 高等教育的本事就是一项巨大的产业。
正确答案:正确
第 34 题: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
第 35 题: 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 36 题: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结构从层次上看有专科、本科、研究生和博士四个层次。
正确答案:错误
第 37 题: 我国最早的学位制度可以追溯至古代的进士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第 38 题: 选拔、培养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正确答案:正确
第 39 题: 当前大学政治上不够成熟,不太关注国内外大事。
正确答案:错误
第 40 题: 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正确答案:正确
第 41 题: 课程建设应在学校的指导下,由学校教务处对全校的课程直接负责。
正确答案:错误
第 42 题: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正确答案:正确
第 43 题: 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课题研究来确定。
正确答案:错误
第 44 题: 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自身素质等因素。
正确答案:正确 第 45 题: 教学评价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描述学生的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错误
第 46 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第 47 题: 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正确答案:正确
第 48 题: 从事科研活动一般程序为科研准备阶段和科学实施阶段。
正确答案:错误 第 49 题: 高等教育终身化使得高等教育不再是具有一定期限的人们接受教育的终结阶段。
正确答案:正确
第 50 题: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科学相与思想性要相统一。
正确答案:正确 第 51 题:
1、教师对待学生的评价态度()A、满意则高兴,不满意可以痛骂学生 B、通过学生的评价发现自身的不足 C、相信学生热爱学生
D、学生的信息没有领导多,领导评价更合理。
正确答案:B,C 第 52 题: 2、该教师上课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说明()A、教师师德不够,没有为人师表 B、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脾气
C、教师没有让学生在教学环境中有心理安全 D、教学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正确答案:A,C,D 第 53 题:
3、教师的素质应该是()A、扎实的专业知识 B、一定的科研能力 C、正确的政治方向 D、要热爱学生
正确答案:A,B,C,D 第 54 题:
4、通过该案例,我们认为()
A、大学生能比较认真如实的评价教师,应该相信学生 B、教师要经常反省自己,少责怪学生
C、教师应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 D、现在大学生的素质低,不能很好的评价教师
正确答案:A,B,C 第 55 题:
1、对待课堂纪律不是很好现象,教师的基本态度应该是()A、容纳学生的不同个性
B、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教学 C、严肃纪律,上课要保持绝对安静
D、学生议论破坏课堂气氛,应该认真做笔记
正确答案:A,B 第 56 题:
2、课堂中学生的表现体现出了()A、大学生学习中的独立性 B、大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性 C、大学生学习中的探索性 D、大学生学习中的随意性
正确答案:A,B,C 第 57 题:
3、现代课堂教学要体现出师生的民主平等,教师应()A、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 B、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平等参与 C、提高素养,亲近与了解学生 D、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正确答案:A,B,C,D 第 58 题:
4、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A、避免单一的教学方法,善于调动和控制课堂气氛 B、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
D、保持教师的威严使学生记住教师传授的知识
正确答案:A,B,C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二、选择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A、大学生B、高校教师C、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D、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
2、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是(C)。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
3、亚里士多德的(A)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依据。A、《论灵魂》B、《大教学论》C、《论教学方法》D、《教育心理学》
4、瑞士教育学家(E)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E、裴斯洛齐
5、是(D)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过程四阶段论和五步教学法。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E、裴斯洛齐
6、(D)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C)认为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B)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A)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A、现代信息加工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认知派D、联结派
7、“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B)于1877年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C)被誉为“俄罗斯心理学的伟大代表”,(D)是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开山祖。
A、乌申斯基B、卡普杰列夫C、拉祖尔斯基D、维果斯基
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E、测量法
三、填空题
1、高校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13年出版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3、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要经历(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这四个阶段。后来他的门徒将之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和(应用)。
4、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基础”,而(心理学)“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5、我国最早而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心理学家(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总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教育性原则)。
四、简答题
1、阐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
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言语和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收集被试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访谈、调查有关材料、问卷法等。个案法:收集特定个人的各种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方法。测量法: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第二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4、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包括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和活动。
二、选择题
1、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是(A),心理的器官是(B)A、客观现实B、人脑
2、人的认知活动的起点是(A)。A、情感B、意志C、感觉D、知觉
3、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是(D)。
A、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B、情感持续时间更长C、情感与理智之间开始趋于平衡D、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摇摆不定
三、填空题
1、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状态)。
2、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已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素阶段,基本上成人化。其生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1)身体形态:由生长发育期进入生长稳定期,各项生长指标增长缓慢。
(2)身体机能:内脏器官与机能趋于成熟,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运动系统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
(3)性成熟:大学生内分泌腺的发育已达到稳定和成熟,生殖系统也逐渐发育成熟并具备了生殖能力。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大学生的心智日趋成熟,各种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有:大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上达到成人水平,整个记忆达到逻辑记忆发展的顶峰,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大学生的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并且不断社会化,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平衡,但还不够稳定和成熟,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摆不定是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大学生社会化水平明显也提高。
第三章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2、强化——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强化物。
3、正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的出现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4、负强化——是指由于某个刺激的消除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5、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6、同化——即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二、选择题
1、学习的必要条件是(D)。
A、要有老师B、要有教材C、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D、后天获得的经验
2、学习是以学习(A)为主。A、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B、直接实践
3、联结型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B)。A、华生B、桑代克C、斯金纳D、巴甫洛夫
三、填空题
1、赫兹兰依据学习进化水平的不同,将 学习分为四类:(反应性学习)、(联接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象征性学习)。
2、布卢姆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将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即(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和(技能领域的学习),认知领域的学习又可分为六个等级,依次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3、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所传授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五种。
5、桑代克认为通过尝试错误实现联结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四、简答题
1、简述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主要是:有机体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二是操作性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都是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影响。斯金纳用强化概念取代桑代克效果律的奖赏概念,并特别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意义。所谓强化是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有正负强化之分。个体自己的行为后果将决定其以后的行为:因努力而成功,将继续努力;因逃避而免于惩罚,将继续逃避。强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个体操作性反应后强化物是否立即呈现可分为即时强化和延时强化,根据个体操作性反应后是否每次都呈现强化物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即时强化的效果优于,部分强化的效果优于连续强化。
2、简述格式塔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习理论被视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上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提出的。其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组织的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故称为顿悟。
3、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学习中存在着两种结构,意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就是将认知结构即三种表征系统练习起来积极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把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结构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过程。认为学习就是获得一门学科基本结构,即获得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以学习也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但学科基本结构的获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
4、简述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言语的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不包括任何发现。同化是学习的心理机制。他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同化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而获得心理意义,又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根据有意义学习的任务的复杂程度,将分为三种基本的有意义学习,即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另外还有较高级的发现学习,包括知识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创造。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主要代表任务有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学习观主要可概括为: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指导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关注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
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强调要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和接受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
重视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价值。
6、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班杜拉。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人的行为习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行为反应的模式,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相应的行为模式。班杜拉认为通过行为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即观察学习。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可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和创造性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相对论。该理论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知识具有相对性、主观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意义的生成与建构。认为学习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它通过学习者通过对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包含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而结构重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有准备的头脑。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8、简述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学习具有较高的职业定向性;
学习具有更突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
1、有较多支配时间;
2、学习的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
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名词解释
1、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其提取线索是有意识的,因而是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一般通过记忆获得,也叫记忆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语义。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指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4、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
5、图式——是指事物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贮存方式,可分为关于客体的图式和关于事件的图式或做事的图式。
6、脚本是人们关于多次出现的有时间顺序的事件的图式表征。
7、同化——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为吸收新观念做好准备的统觉过程。
8、下为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的关系是类属关系,即下位关系。这种新知识的学习即为下位学习。
9、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在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10、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11、生成性学习——是指对所阅读的知识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二、填空题
1、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本质上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可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型。
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学习同化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
5、规则学习有两种形式,即(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和(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
6、策略性知识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7、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
8、一般认为运动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动作或动作组)、(知觉能力)和(体能)。
9、动作可分为(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和(技巧动作)。
10、运动技能可分为(动作语词的获得)、(连锁与辨别)和(问题解决)三个层级。
11、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四个阶段。
三、选择题
1、陈述性知识主要以(C)和(D)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A)和(B)来表征。
A、生产式B、生产式系统C、命题网络D、图式
2、下列属于复述策略的有(ABCDEF),属于简单加工策略的有(GHIJKL),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有(MNOP),属于组织策略的有(QRS)。
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B、排除相互干扰C、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D、多种感官参与E、复习形式多样化F、画线G、位置记忆法H、缩减和编歌诀I、谐音联想法J、关键词法K、视觉想象L、语义联想M、做笔记N、提问O、生产性学习P、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Q、列提纲R、利用图形S、利用表格
3、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它以(B)运动为基础。A、不随意B、随意/
四、简答题
1、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技能?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简述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特点。开始进步快;
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后期进步慢; 总趋势是进步的。
第五章 高校学生学习迁移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正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积极影响。
3、负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消极影响。
4、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二、选择题
1、最早关于学习迁移的假说是(A),(A)迁移理论认为训练某种一般性思维技能是可以促进其在各种官能之间发生无条件、自动的迁移。桑代克是学习迁移理论(C)的创始人,该理论重视学习情境因素对迁移产生的影响,认为两次学习产生迁移必须要有相同要素。学习迁移的(B)认为共同要素只是发生迁移的前提,但产生迁移的关键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该理论更加强调了作为学习者在学习迁移中的认知的能动作用。学习迁移理论的(F)认为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才是获得迁移的根本。(D)认为通过对两种学习情境的综合分析和概括才是迁移发生的基础。(E)认为迁移是通过新旧两个问题空间的类比来实现的,影响迁移的因素是类比关系。(G)认为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程度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当两个任务之间存在有共同的产生式,或者两个任务的产生式有交叉重叠,迁移就会发生。(H)认为认知策略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
A、形式训练说B、经验类化说C、共同要素说D、分析—概括说E、类比迁移理论F、关系转换说G、产生式理论H、元认知迁移理论
2、要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在于(E)。
A、合理的教学目标B、具有时代性和迁移价值的教学材料C、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D、良好的教学程序E、教会学生学习,学会迁移
三、填空题
1、关于迁移的三个经典学说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和(概括化理论)
2、精选教学材料至少要把握两条原则:第一是(要具有时代性),第二(要具有迁移的价值)。
3、组织教学内容有三个原则,即:(结构化原则)、(一体化原则)和(网络化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目标的相似性等。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认知技能与策略,如:分析概括的能力、元认知策略等 定势的作用
2、如何促进学说迁移能力?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名词解释
1、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而必须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
2、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3、算法策略——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4、启发策略——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6、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式,即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7、表征方式——就是在头脑中记载与呈现知识的方式。
8、原型启发——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9、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二、填空题
1、问题是由(给定)、(目标)和(障碍)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2、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创造过程的四阶段论,这四阶段依次是(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和(证实阶段)。
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
4、问题解决的认知思维过程一般经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5、在解决问题中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一个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6、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策略).7、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和(目标递归策略)。
8、影响创造力的心理因素有(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因素。
9、问题意识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好奇心),二是(怀疑精神)。
三、选择题:
1、在创造的四个阶段中,潜意识参与是(B)阶段的最大特点。A、准备B、孕育C、明朗D、证实
2、顿悟一般发生在创造活动的(C)阶段。A、准备B、孕育C、明朗D、证实
3、问题解决最基本的成分是(D)
A、问题情境性B、操作序列性C、操作序列性D、认知操作性
4、在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中,(C)是最关键的步骤。A、发现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5、在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看来,解决问题的核心是(C)
A、呈现问题情境命题B、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C、填补空隙过程
6、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A)可以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费时费力,而(B)的办法容易成功,但不能保证成功。(B)是人们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A、算法策略B、启发策略
7、一般认为创造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B)因素。A、智力B、人格
四、简答题
1、简述杜威的问题解决五步模式。
杜威认为问题解决要经历一下五个步骤: 遭遇到疑难;
确定疑难的关键所在; 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 对各种假设分析评鉴,选出最佳假设; 验证、证实、驳斥和改正假设
2、简述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 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 填补空隙过程。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㈠有关的知识经验;
㈡定势与功能固着;
㈢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2、表征方式
㈣酝酿效应;
㈤ 原型启发;
㈥ 情绪和动机状态
4、简述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策略; 养成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
5、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激发问题意识与开发创造力; 运用创造思维规律开发创造力;
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如使教学活动具有新颖性,使教学活动富于变化,使教学活动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3、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一种内部动机。
4、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或胜任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
5、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或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908年耶基斯和多德森通过实验证实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
7、归因(Attribution)——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9、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二、填空题
1、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和(维持与调整功能)。
2、可促使学生把行为指向学习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3、在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内驱力,其诀窍就是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
4、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和(趋避动机冲突)。
5、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工作效果的影响大小与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学习者的行为质量)。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学习者的行为质量)。
6、习得性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表现:(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三、选择题
1、(A)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学习动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2、成就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B)的积极性。(A)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活非常困难的任务。
A力求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
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B)。
A、强化B、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C、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D、个体的归因方式
4、学习竞赛对于成绩(C)的学生影响最大。A、极差者B、中下者C、中上者D、极优者
5、在三种课堂目标结构中,(B)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A、竞争型B、合作型C、个体化 四、简答题
1、简述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该理论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认为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的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强化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而惩罚一般起着消弱动机的作用。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人的学习内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是该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接受默瑞的“成就需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而成就动机比较低的人则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阿特金森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一般讲目标定位于获取成就,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其积极性的;而力求避免失败者则相反,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概率在50%左右,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手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刻给予奖励或强化,评定分数也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并想法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以调动其积极性。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行为原因归为环境,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责任,另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于个人,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三:一是能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二是能根据行为者自身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三是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强化,一个是期待。班杜拉将期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即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一种是效能期待,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即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人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这种替代性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是社会比较过程,二是提供信息的过程。
二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设置合理目标;
有效利用反馈信息与评价;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合理运用奖励与处罚: 利用竞争与合作; 增强自我效能感; 进行归因训练。
第八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2、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觉察、自我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层次。
3、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生活活动。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这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2、大学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明显(分化)、(矛盾)和(统一稳定)的过程。
3、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分化,原先稳定而笼统的’我”被分裂成两个“我”:一个是(理想自我即主体我),一个是(现实自我即客体我)。
4、自我教育的主要心理机制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三、选择题
1、(A)是自我意识中最为基础的部分。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
2、(B)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A、自信B、自尊C、自卑D、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是(B),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是(C)。A、自我体验B、主客体的直接同一C、自我意识D、自我控制
四、简答题
1、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A、全面地认识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般可以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和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B、正确地对待自我。一方面要积极地悦纳自我,另一方面要理智地对待自我,还要乐观地憧憬自我。
C、努力地完善自我。一要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二要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三是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四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五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控。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一、填空题
1、群体的特征决定了群体的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认为群体最好不超过(40)人,不少于(3)人。
2、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和(从众)等方面上。
3、产生从众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另外,(群体的一致性)、(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作出从众行为。
4、班集体的类型有:(简单聚合型)、(一般型)和(成熟型)。
5、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主要有:(平等性)、(感情色彩浓厚)和(富于理想化)。
6、大学生人际交往应遵循(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和(社会交换)等原则。
二、名词解释
1、正式群体——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为了组织的特定任务,达到特定目的而设立的。
2、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式的群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目的和任务的组织。
3、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社会现象。
4、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5、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6、从众——是指人们在 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三、简答题
1、如何塑造高凝聚力的班集体? A、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B、创造同学相处的机会
C、发挥学生干部骨干作用
2、高校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P212-213)
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一、填空题
1、真正对品德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有机构成的。
3、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级水平,他认为判断儿童道德是否成熟的参照点或标志有两个,一是(尊重准则),二是(社会公正感)。
4、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种水平。
5、道德认识的形成,具体地说就是(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和(道德信念)的确立。
6、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纪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7、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经历(无道德信念)、(初步道德信念)和(自觉稳定道德信念)这三个阶段。
8、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等三种水平。
9、道德情感按形式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10、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概括起来有(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境育情)和(以行育情)等方法。
11、道德意志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决心)、(信心)到(恒心)这三个阶段。
12、矫正学生不良品行常用的方法有:(防范协约法)、(表征性奖励法)、(强化暂停法)、(榜样示范法)和(过错矫正法)。
二、名词解释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一类行为规范的总和。
2、品德——亦称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三、选择题
1、(AD)在品德结构中具有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A)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基础。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皮亚杰认为儿童公正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6~7岁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C);10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A),13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B)。A、平等 B、公道 C、服从
3、科尔伯特认为,0~9岁儿童的道德水平大致属于(A);9~15岁属于(B);16岁以后逐步向(C)发展。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4、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学习信任阶段,对人最有影响的人是(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中,对人影响较大的是(B),在发展主动性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基本上是(C),在变的勤奋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是(D),在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是(E),在承担社会义务阶段,与人密切联系的是(F),在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对人影响较大的是(G)。
A、妈妈或妈妈式的人B、爸爸或爸爸式的人C、家庭D、学校和邻居E、同辈集体和校外集体F、亲密伙伴G、社会分工和家务承担
5、(B)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必要前提。
A、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
6、(C)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A、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
7、(C)时期是道德信念形成的时期。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高年级C、中学D、大学
8、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三种水平,(B)学生开始具备具体形象理想,(C)学生开始进入综合形象理想阶段,(D)学生的道德理想就进入概括性理想阶段。
A、小学B、初中低年级或小学高年级C、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低年级D、高中高年级
9、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着年纪增高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到(B)下半学期趋于相对稳定。
A、初二B、初三C、高一D、高二
10、道德意志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是(C)A、决心B、信心C、恒心
11、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C)教育来获得的。A、社会B、家庭C学校、D、朋辈
四、简答题
1、试论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两级水平,即他律和自律,他认为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具有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趋势。判断儿童道德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儿童对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的认识水平。儿童道德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A、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B、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C、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公道的公正 D、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2、试述科尔伯特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
A、前习俗阶段。儿童此时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为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习俗水平。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也表现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后习俗水平。也称原则的道德水平。此时人们行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个特殊的权威人物,而是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了。同样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科尔伯特将道德阶段的发展看成一个系列,同时,前面的水平和阶段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后面的水平和阶段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3、试论班图拉等的道德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强化,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表现是个人差异而非年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榜样造成的;
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认为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口头说教——劝告或教导;另一个是在学习者面前展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社会学习理论者们特别强调行为展示的重要性,认为成人是否言行一致对儿童品德的 形成有重要影响。
4、试述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埃里克森通过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道德或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最初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人格或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必须完成一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任务又是受特定文化制约的。每一任务中包括一对矛盾。如果一个个体在每一阶段都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就是顺利完成了该阶段的任务,从而形成健康、成熟的品格;反之,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从而产生病态和不健全人格。道德或人格发展发展的八个阶段是: A、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此阶段儿童得到足够的关怀就获得安全感,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和环境产生信任,否则就会产生害怕、怀疑心理。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自主感与羞耻感、怀疑感的矛盾。此阶段如果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儿童自由,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儿童就会获得自主感,否则其依赖性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变得过分羞怯与怀疑。C、发展主动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的矛盾。此阶段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进行各种运行性游戏,父母对其主动性问题给予耐心回答,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反之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D、变得勤奋阶段(6—11岁):勤奋感与自卑感的矛盾。此阶段儿童特别喜欢学习和提问题,如果其得到鼓励、赞扬和奖赏,就会发展和加强其勤奋感,否则就会导致儿童的自卑感。E、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12—18岁):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亲密与孤独的矛盾。G、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与自我专注的矛盾。H、达到完善阶段(成熟到晚年):完善与绝望、厌弃的矛盾。
5、学生不良品行是怎样形成的?应采用哪些方法加以矫正?(P243-249)
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形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良好、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是指青春期或少年儿童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或人格极不协调的一类精神异常。
二、简答题
1、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A、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B、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C、接受他人,善与人交往 D、有较强的情形调节能力 E、适应社会生活
F、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G、人格完整和谐
H、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生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C、生活事件 D、自身因素
3、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分裂型人格障碍 D、攻击型人格障碍 E、癔症型人格障碍 F、强迫型人格障碍 G、回避型人格障碍 H、依赖型人格障碍 I、自恋型人格障碍
4、高校心理咨询应遵守哪些原则呢/ A、保密原则 B、信赖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E、时间限定原则
三、填空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从纵向看,又可以分为(矫治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其中(预防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主导性的,(矫治性目标)是补救性的。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生涯)辅导。
3、(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心理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头号心理问题,因此(学习)辅导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心理需求。
4、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就业)指导。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成长和发展中)的矛盾。
6、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有三类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和(人格障碍)。
7、()是大学生中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8、恐惧症有三种类型:(场所)、(社交)和(物体)恐惧症。
9、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向)。
10、焦虑症有(急性形式或称惊恐发作)和(慢性形式或称广泛性焦虑症)两种形式。
11、精神病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大学生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两类。
12、高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有(会谈法)、(观察法)和(测验法)。
四、选择题
1、有研究认为,90%以上的心理异常大学生的行为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所处的(D)环境有关。
A、社会B、学校C、同伴D、家庭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是(D)A、生物遗传 B、学校环境 C、家庭环境 D、负面生活事件 E、社会环境
3(B)是大学生中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A、神经症B、神经衰弱C、精神病D、人格障碍
4、(C)是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类。
A、神经症B、神经衰弱C、精神病D、人格障碍
5、(A)是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A、保密原则B、信赖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E、时间限定原则
6、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C)分钟左右,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A)分钟。A、30 B、40 C、50 D、40
7、在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中,(A)认为心理治疗就是使来访者在无拘无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逐渐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D)是通过学习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C)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B)认为心理治疗的关键是要创设一种同感、真诚、尊重的人际氛围,充分相信来访者。
A、精神分析疗法 B、人本主义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一、填空题
1、教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7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拉塞主编的《教学心理学的进展》丛书第一卷出版。
2、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
3、在教学设计中要分析教学对象,对教学对象主要要分析其(学习的准备状态)和(最近发展区)。
4、为了帮助学生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大声思维)、(提问)、(调整教学材料)、(言语指点)和(提供线索)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一般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提问法)、(组织讨论法)和(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6、教师在课堂组织讨论中,不再以权威的身份提供信息,而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从中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
7、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8、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摸底考试是一种(准备性评价),单元测验是(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是(总结性评价)。
9、对于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克龙巴赫)认为教学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教育者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或不同情境中的学生。而(巴班斯基)认为所谓最优化即是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最好的效果。
10、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由(感官收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协调作用的过程。
11、师生教学交往的类型主要有(个性层面)、(角色层面)和(群体层面)这三种交往。12教师的认知心理特征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
13、教师在教学生活中拥有多种职业角色,主要有(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管理者)、(心理医生)、(朋友和知己者)。
14、教师的威信由(思想威信)、(学识威信)、(品德威信)和(情感威信)构成。
15、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般要经历(适应)、(分化定型)、(突破)和(成熟)四个阶段。
16、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适应阶段,教师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的转变),而是由(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
17、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分化定型阶段,教师一般可分化成四类:(教学技能较为缺乏却有较高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教师),二是(合格教师),三是(知识型教师),四是(经验型/实践型教师)
18、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个性化的教育科学研究)。
19、青年教师发展模型有二:一是由(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知识型教师—准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二是由(新教师—适应型教师—技能型教师—准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二、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设计,前者叫课程决策,后者叫教学决策。
2、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一般包括获得一定的知识、智力技能、开发学生的智能激发其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3、最近发展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是指学习者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4、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方式,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
5、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6、教师威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所产生的众望所归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三、选择题
1、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安排属于教学设计的(A),教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以及主次安排等属于教学设计的(B),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和传媒属于教学设计的(C)。
A、宏观课程决策B、微观课程决策C、教学决策
2、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组织方式。布鲁纳提出的(B)认为教材应根据学习者三种不同智慧发展水平(动作的、印象的、符号的)对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加以编撰和组织。奥苏泊尔提出的(A)认为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在“已经知道”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获得学习意义。A、“先行组织者”组织B、“螺旋式”组织
3、(A)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A、讲授法B、提问法C、组织讨论法D、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4、认为教学设计应务求吸引力、感染力,必须充分展示教师的特色和创造性,这是教学设计的(E)观点;认为教学设计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门技术,这是教学设计的(D)观点;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对教材加以说明、安排、实施、测试和修正的过程,这是教学设计的(F)的观点;认为教学设计的中心是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将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摆在重要地位,这是(C)的观点;认为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设计者自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要把人的因素放在教学设计的首要地位,是教学设计的(B)的观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教学设计的(A)的观点。A、系统B、人的因素C、问题解决D、科学E、艺术F、工程学
5、(A)的教学设计观点是截止目前的一个最全面、最完整的教学设计观点。A、系统B、人的因素C、问题解决D、科学E、艺术F、工程学
6、对教师威信的形成起根本性作用的是(B)因素。
7、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是(D),教师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心理基础是(C)。A、教师给学生的良好的第一印象B、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C、在与学生长期交往中能满足学生的需要D、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A、客观B、主观
四、简答题
1、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A、确定教学目标 B、组织教学内容 C、分析教学对象
D、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E、实施教学评价
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提问?
A、把握问题的难度,一般认为所提的全部问题的75%能够被学生正确回答就是难度比较适当的提问。
B、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 C、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D、控制等待时间
E、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反馈 F、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二、选择题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A、大学生B、高校教师C、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D、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
2、科学教育心理学之父是(C)。
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
3、亚里士多德的(A)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提供了哲学和心理学依据。A、《论灵魂》B、《大教学论》C、《论教学方法》D、《教育心理学》
4、瑞士教育学家(E)在《论教学方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使“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E、裴斯洛齐
5、是(D)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过程四阶段论和五步教学法。A、亚里士多德B、夸美纽斯C、桑代克D、赫尔巴特E、裴斯洛齐
6、(D)认为学习的实质是联结。(C)认为学习不是由于试误及强化而形成的联结,而是通过有目的的对情境的整体理解而产生的“顿悟”。(B)强调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适应变化,成为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A)将人的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看做信息加工的过程,即看成是信息的获得、传递、变换、储存和提取运用的过程。A、现代信息加工理论B、人本主义理论C、认知派D、联结派
7、“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B)于1877年撰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C)被誉为“俄罗斯心理学的伟大代表”,(D)是前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开山祖。
A、乌申斯基B、卡普杰列夫C、拉祖尔斯基D、维果斯基
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E、测量法
三、填空题
1、高校具有(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诞生标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13年出版的三卷本(《教育心理学》)。
3、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要经历(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这四个阶段。后来他的门徒将之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和(应用)。
4、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基础”,而(心理学)“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
5、我国最早而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心理学家(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总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体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教育性原则)。
四、简答题
1、阐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高”与“专”;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
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的言语和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通过收集被试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方法。如访谈、调查有关材料、问卷法等。
个案法:收集特定个人的各种有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的方法。测量法:用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第二章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名词解释
1、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4、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包括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和活动。
二、选择题
1、心理的源泉和内容是(A),心理的器官是(B)A、客观现实B、人脑
2、人的认知活动的起点是(A)。A、情感B、意志C、感觉D、知觉
3、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的特征是(D)。
A、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B、情感持续时间更长C、情感与理智之间开始趋于平衡D、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摇摆不定
三、填空题
1、人类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和(心理状态)。
2、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四、简答题
1、简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已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素阶段,基本上成人化。其生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1)身体形态:由生长发育期进入生长稳定期,各项生长指标增长缓慢。
(2)身体机能:内脏器官与机能趋于成熟,神经系统的生理发育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运动系统仍处于生长发育之中。
(3)性成熟:大学生内分泌腺的发育已达到稳定和成熟,生殖系统也逐渐发育成熟并具备了生殖能力。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大学生的心智日趋成熟,各种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有:大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上达到成人水平,整个记忆达到逻辑记忆发展的顶峰,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大学生的情感内容越来越丰富,并且不断社会化,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平衡,但还不够稳定和成熟,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摆不定是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大学生社会化水平明显也提高。
第三章 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由后天获得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的变化。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2、强化——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强化物。
3、正强化——是指由于某一刺激的出现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4、负强化——是指由于某个刺激的消除而增加个体反应频率的强化。
5、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6、同化——即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二、选择题
1、学习的必要条件是(D)。
A、要有老师B、要有教材C、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D、后天获得的经验
2、学习是以学习(A)为主。A、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B、直接实践
3、联结型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B)。A、华生B、桑代克C、斯金纳D、巴甫洛夫
三、填空题
1、赫兹兰依据学习进化水平的不同,将 学习分为四类:(反应性学习)、(联接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象征性学习)。
2、布卢姆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将学习分为三种类型,即(认知领域的学习)、(情感领域的学习)和(技能领域的学习),认知领域的学习又可分为六个等级,依次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3、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依据所传授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和(态度学习)五种。
5、桑代克认为通过尝试错误实现联结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三条基本的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四、简答题
1、简述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主要是:有机体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二是操作性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都是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影响。斯金纳用强化概念取代桑代克效果律的奖赏概念,并特别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意义。所谓强化是使个体反应的频率增加的一切安排,有正负强化之分。个体自己的行为后果将决定其以后的行为:因努力而成功,将继续努力;因逃避而免于惩罚,将继续逃避。强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个体操作性反应后强化物是否立即呈现可分为即时强化和延时强化,根据个体操作性反应后是否每次都呈现强化物来进行划分,可分为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即时强化的效果优于,部分强化的效果优于连续强化。
2、简述格式塔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习理论被视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上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提出的。其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试误。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反应,而是在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的前提下作出的有组织的反应。这种理解和组织的反应常常是突然发生的,故称为顿悟。
3、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认为在学习中存在着两种结构,意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另一种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习过程就是将认知结构即三种表征系统练习起来积极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的实质是个体把自己的认知结构与学科结构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过程。认为学习就是获得一门学科基本结构,即获得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以学习也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但学科基本结构的获得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要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
4、简述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意义言语的接受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来说不包括任何发现。同化是学习的心理机制。他强调学习过程是一个同化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既使新知识被学习者理解而获得心理意义,又使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增加了新的内容。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根据有意义学习的任务的复杂程度,将分为三种基本的有意义学习,即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另外还有较高级的发现学习,包括知识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创造。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主要代表任务有罗杰斯和马斯洛。人本主义学习观主要可概括为: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学习主要是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指导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关注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对自我的理解。
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强调要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和接受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
重视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价值。
6、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班杜拉。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人的行为习得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行为反应的模式,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的相应的行为模式。班杜拉认为通过行为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而习得的,即观察学习。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可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和创造性的观察学习。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子过程,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相对论。该理论强调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知识具有相对性、主观性、参与性、过程性等特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意义的生成与建构。认为学习不是有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它通过学习者通过对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包含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而结构重组。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有准备的头脑。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8、简述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学习具有较高的职业定向性;
学习具有更突出的主观能动性,主要体现在:
1、有较多支配时间;
2、学习的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学习途径具有多样性;
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名词解释
1、知识——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其提取线索是有意识的,因而是能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一般通过记忆获得,也叫记忆性知识。学习陈述性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语义。
3、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指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4、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
5、图式——是指事物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贮存方式,可分为关于客体的图式和关于事件的图式或做事的图式。
6、脚本是人们关于多次出现的有时间顺序的事件的图式表征。
7、同化——是新观念进入原有观念团内,使原有观念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为吸收新观念做好准备的统觉过程。
8、下为学习——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新知识与旧知识所构的关系是类属关系,即下位关系。这种新知识的学习即为下位学习。
9、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在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10、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时,它们在有意义学习中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11、生成性学习——是指对所阅读的知识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二、填空题
1、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本质上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可分为(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两个亚型。
2、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学习同化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
5、规则学习有两种形式,即(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和(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
6、策略性知识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7、认知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
8、一般认为运动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动作或动作组)、(知觉能力)和(体能)。
9、动作可分为(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和(技巧动作)。
10、运动技能可分为(动作语词的获得)、(连锁与辨别)和(问题解决)三个层级。
11、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四个阶段。
三、选择题
1、陈述性知识主要以(C)和(D)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主要以(A)和(B)来表征。
A、生产式B、生产式系统C、命题网络D、图式
2、下列属于复述策略的有(ABCDEF),属于简单加工策略的有(GHIJKL),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有(MNOP),属于组织策略的有(QRS)。
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B、排除相互干扰C、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D、多种感官参与E、复习形式多样化F、画线G、位置记忆法H、缩减和编歌诀I、谐音联想法J、关键词法K、视觉想象L、语义联想M、做笔记N、提问O、生产性学习P、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Q、列提纲R、利用图形S、利用表格
3、运动技能是一种习得的技能,它以(B)运动为基础。A、不随意B、随意/
四、简答题
1、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技能?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简述运动技能的练习曲线特点。开始进步快;
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后期进步慢; 总趋势是进步的。
第五章 高校学生学习迁移
一、名词解释
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正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积极影响。
3、负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消极影响。
4、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
二、选择题
1、最早关于学习迁移的假说是(A),(A)迁移理论认为训练某种一般性思维技能是可以促进其在各种官能之间发生无条件、自动的迁移。桑代克是学习迁移理论(C)的创始人,该理论重视学习情境因素对迁移产生的影响,认为两次学习产生迁移必须要有相同要素。学习迁移的(B)认为共同要素只是发生迁移的前提,但产生迁移的关键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该理论更加强调了作为学习者在学习迁移中的认知的能动作用。学习迁移理论的(F)认为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两种学习情境中共同关系的“顿悟”,顿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才是获得迁移的根本。(D)认为通过对两种学习情境的综合分析和概括才是迁移发生的基础。(E)认为迁移是通过新旧两个问题空间的类比来实现的,影响迁移的因素是类比关系。(G)认为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程度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当两个任务之间存在有共同的产生式,或者两个任务的产生式有交叉重叠,迁移就会发生。(H)认为认知策略要达到可以在多种情境中迁移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
A、形式训练说B、经验类化说C、共同要素说D、分析—概括说E、类比迁移理论F、关系转换说G、产生式理论H、元认知迁移理论
2、要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最关键的还是在于(E)。
A、合理的教学目标B、具有时代性和迁移价值的教学材料C、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D、良好的教学程序E、教会学生学习,学会迁移
三、填空题
1、关于迁移的三个经典学说是(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和(概括化理论)
2、精选教学材料至少要把握两条原则:第一是(要具有时代性),第二(要具有迁移的价值)。
3、组织教学内容有三个原则,即:(结构化原则)、(一体化原则)和(网络化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目标的相似性等。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认知技能与策略,如:分析概括的能力、元认知策略等 定势的作用
2、如何促进学说迁移能力?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名词解释
1、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而必须间接用已有知识处理的情境。
2、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3、算法策略——是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4、启发策略——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6、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式,即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7、表征方式——就是在头脑中记载与呈现知识的方式。
8、原型启发——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9、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二、填空题
1、问题是由(给定)、(目标)和(障碍)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2、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创造过程的四阶段论,这四阶段依次是(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和(证实阶段)。
3、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
4、问题解决的认知思维过程一般经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5、在解决问题中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一个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6、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策略).7、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和(目标递归策略)。
8、影响创造力的心理因素有(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因素。
9、问题意识有两个基本来源:一是(好奇心),二是(怀疑精神)。
三、选择题:
1、在创造的四个阶段中,潜意识参与是(B)阶段的最大特点。A、准备B、孕育C、明朗D、证实
2、顿悟一般发生在创造活动的(C)阶段。A、准备B、孕育C、明朗D、证实
3、问题解决最基本的成分是(D)
A、问题情境性B、操作序列性C、操作序列性D、认知操作性
4、在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中,(C)是最关键的步骤。A、发现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
5、在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看来,解决问题的核心是(C)
A、呈现问题情境命题B、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C、填补空隙过程
6、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A)可以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费时费力,而(B)的办法容易成功,但不能保证成功。(B)是人们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A、算法策略B、启发策略
7、一般认为创造力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B)因素。A、智力B、人格
四、简答题
1、简述杜威的问题解决五步模式。
杜威认为问题解决要经历一下五个步骤: 遭遇到疑难;
确定疑难的关键所在; 提出问题的种种假设;
对各种假设分析评鉴,选出最佳假设; 验证、证实、驳斥和改正假设
2、简述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和鲁宾逊以几何问题为解决问题的原型,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模式: 呈现问题情境命题; 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 填补空隙过程。
3、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㈠有关的知识经验;
㈡定势与功能固着;
㈢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1、问题情境
2、表征方式
㈣酝酿效应;
㈤ 原型启发;
㈥ 情绪和动机状态
4、简述促进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策略; 养成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
5、如何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激发问题意识与开发创造力; 运用创造思维规律开发创造力;
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如使教学活动具有新颖性,使教学活动富于变化,使教学活动尽可能超越“给定”信息。
第七章 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名词解释
1、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3、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一种内部动机。
4、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或胜任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是一种外部动机。
5、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或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
6、耶基斯—多德森定律——1908年耶基斯和多德森通过实验证实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的规律。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
7、归因(Attribution)——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8、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9、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二、填空题
1、动机对于个体活动具有三种基本功能:(激活功能)、(引导功能)和(维持与调整功能)。
2、可促使学生把行为指向学习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3、在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内驱力,其诀窍就是要想法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
4、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和(趋避动机冲突)。
5、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工作效果的影响大小与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学习者的行为质量)。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学习者的行为质量)。
6、习得性无助感产生后有三方面表现:(动机降低)、(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三、选择题
1、(A)内驱力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学习动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
2、成就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B)的积极性。(A)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活非常困难的任务。
A力求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
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B)。
A、强化B、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C、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D、个体的归因方式
4、学习竞赛对于成绩(C)的学生影响最大。A、极差者B、中下者C、中上者D、极优者
5、在三种课堂目标结构中,(B)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A、竞争型B、合作型C、个体化 四、简答题
1、简述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联结主义理论家提出来的。该理论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认为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的联系。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强化可分为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都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而惩罚一般起着消弱动机的作用。该理论过分强调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人的学习内部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是该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2、简述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是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接受默瑞的“成就需要”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麦克兰德发现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选择难度较大,有一定风险的开创性工作,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而成就动机比较低的人则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少的任务或职业。阿特金森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一般讲目标定位于获取成就,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其积极性的;而力求避免失败者则相反,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大量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概率在50%左右,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调动力求成功者的积极性,就应当提供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手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力求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环境,如果小有成功便立刻给予奖励或强化,评定分数也要适当放宽,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并想法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以调动其积极性。
3、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行为原因归为环境,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责任,另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于个人,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三:一是能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二是能根据行为者自身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三是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4、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或决定的,一个是强化,一个是期待。班杜拉将期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果期待即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一种是效能期待,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即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个人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一类是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这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另一类是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这种替代性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两种认知过程实现的:一是社会比较过程,二是提供信息的过程。
二个是个体的归因方式。如果个体将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在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设置合理目标;
有效利用反馈信息与评价; 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合理运用奖励与处罚: 利用竞争与合作; 增强自我效能感; 进行归因训练。
第八章 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一、名词解释
1、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并根据这种认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2、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觉察、自我观念、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层次。
3、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把自身作为发展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而影响其身心发展的生活活动。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这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2、大学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明显(分化)、(矛盾)和(统一稳定)的过程。
3、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分化,原先稳定而笼统的’我”被分裂成两个“我”:一个是(理想自我即主体我),一个是(现实自我即客体我)。
4、自我教育的主要心理机制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三、选择题
1、(A)是自我意识中最为基础的部分。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
2、(B)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A、自信B、自尊C、自卑D、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教育的本质特征是(B),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是(C)。A、自我体验B、主客体的直接同一C、自我意识D、自我控制
四、简答题
1、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A、全面地认识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一般可以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和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B、正确地对待自我。一方面要积极地悦纳自我,另一方面要理智地对待自我,还要乐观地憧憬自我。
C、努力地完善自我。一要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二要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三是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四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五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控。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一、填空题
1、群体的特征决定了群体的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一般认为群体最好不超过(40)人,不少于(3)人。
2、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群体极化)和(从众)等方面上。
3、产生从众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另外,(群体的一致性)、(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人们作出从众行为。
4、班集体的类型有:(简单聚合型)、(一般型)和(成熟型)。
5、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主要有:(平等性)、(感情色彩浓厚)和(富于理想化)。
6、大学生人际交往应遵循(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和(社会交换)等原则。
二、名词解释
1、正式群体——由官方组织正式设立并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为了组织的特定任务,达到特定目的而设立的。
2、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式的群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没有明确目的和任务的组织。
3、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意识,包括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社会现象。
4、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5、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有的某种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的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6、从众——是指人们在 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
三、简答题
1、如何塑造高凝聚力的班集体? A、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B、创造同学相处的机会
C、发挥学生干部骨干作用
2、高校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P212-213)
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一、填空题
1、真正对品德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有机构成的。
3、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级水平,他认为判断儿童道德是否成熟的参照点或标志有两个,一是(尊重准则),二是(社会公正感)。
4、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三种水平。
5、道德认识的形成,具体地说就是(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和(道德信念)的确立。
6、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纪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7、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经历(无道德信念)、(初步道德信念)和(自觉稳定道德信念)这三个阶段。
8、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着(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等三种水平。
9、道德情感按形式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10、道德情感是可以培养的,概括起来有(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境育情)和(以行育情)等方法。
11、道德意志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决心)、(信心)到(恒心)这三个阶段。
12、矫正学生不良品行常用的方法有:(防范协约法)、(表征性奖励法)、(强化暂停法)、(榜样示范法)和(过错矫正法)。
二、名词解释
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集体之间关系的一类行为规范的总和。
2、品德——亦称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采取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稳定的特征或倾向。
三、选择题
1、(AD)在品德结构中具有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A)为整个品德心理结构奠定基础。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皮亚杰认为儿童公正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时期:6~7岁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C);10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A),13岁左右的儿童理解的公正就是(B)。A、平等 B、公道 C、服从
3、科尔伯特认为,0~9岁儿童的道德水平大致属于(A);9~15岁属于(B);16岁以后逐步向(C)发展。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4、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学习信任阶段,对人最有影响的人是(A),成为自主者的阶段中,对人影响较大的是(B),在发展主动性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基本上是(C),在变的勤奋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是(D),在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对人影响最大的是(E),在承担社会义务阶段,与人密切联系的是(F),在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对人影响较大的是(G)。
A、妈妈或妈妈式的人B、爸爸或爸爸式的人C、家庭D、学校和邻居E、同辈集体和校外集体F、亲密伙伴G、社会分工和家务承担
5、(B)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必要前提。
A、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
6、(C)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A、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B、道德概念的掌握C、道德信念的确立
7、(C)时期是道德信念形成的时期。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高年级C、中学D、大学
8、学生道德理想的发展经历三种水平,(B)学生开始具备具体形象理想,(C)学生开始进入综合形象理想阶段,(D)学生的道德理想就进入概括性理想阶段。
A、小学B、初中低年级或小学高年级C、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低年级D、高中高年级
9、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着年纪增高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到(B)下半学期趋于相对稳定。
A、初二B、初三C、高一D、高二
10、道德意志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是(C)A、决心B、信心C、恒心
11、学生的品德主要是通过(C)教育来获得的。A、社会B、家庭C学校、D、朋辈
四、简答题
1、试论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两级水平,即他律和自律,他认为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具有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趋势。判断儿童道德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儿童对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的认识水平。儿童道德发展趋势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D、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E、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F、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公道的公正 D、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2、试述科尔伯特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特用道德两难法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
A、前习俗阶段。儿童此时的道德观念是外在的,为避免惩罚或获得个人奖赏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准则。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B、习俗水平。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也表现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人际协调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第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C、后习俗水平。也称原则的道德水平。此时人们行为判断已不限于遵从某个特殊的权威人物,而是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了。同样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良心或原则定向阶段。
科尔伯特将道德阶段的发展看成一个系列,同时,前面的水平和阶段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后面的水平和阶段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
3、试论班图拉等的道德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模仿而不是强化,儿童的道德判断主要表现是个人差异而非年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榜样造成的;
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各种外界诱惑。认为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
学生的品德形成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口头说教——劝告或教导;另一个是在学习者面前展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社会学习理论者们特别强调行为展示的重要性,认为成人是否言行一致对儿童品德的 形成有重要影响。
4、试述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埃里克森通过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提出道德或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最初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有向任何方向发展的可能。人格或品德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必须完成一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任务又是受特定文化制约的。每一任务中包括一对矛盾。如果一个个体在每一阶段都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就是顺利完成了该阶段的任务,从而形成健康、成熟的品格;反之,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从而产生病态和不健全人格。道德或人格发展发展的八个阶段是: A、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8个月):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此阶段儿童得到足够的关怀就获得安全感,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和环境产生信任,否则就会产生害怕、怀疑心理。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岁):自主感与羞耻感、怀疑感的矛盾。此阶段如果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儿童自由,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儿童就会获得自主感,否则其依赖性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变得过分羞怯与怀疑。C、发展主动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的矛盾。此阶段如果儿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进行各种运行性游戏,父母对其主动性问题给予耐心回答,其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发展,反之儿童就会产生内疚感。D、变得勤奋阶段(6—11岁):勤奋感与自卑感的矛盾。此阶段儿童特别喜欢学习和提问题,如果其得到鼓励、赞扬和奖赏,就会发展和加强其勤奋感,否则就会导致儿童的自卑感。E、建立个人同一感阶段(12—18岁):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亲密与孤独的矛盾。G、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创造力感与自我专注的矛盾。H、达到完善阶段(成熟到晚年):完善与绝望、厌弃的矛盾。
5、学生不良品行是怎样形成的?应采用哪些方法加以矫正?(P243-249)
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形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良好、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人格障碍——又称变态人格,是指青春期或少年儿童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或人格极不协调的一类精神异常。
二、简答题
1、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A、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 B、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C、接受他人,善与人交往 D、有较强的情形调节能力 E、适应社会生活
F、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G、人格完整和谐
H、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生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C、生活事件 D、自身因素
3、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偏执型人格障碍 C、分裂型人格障碍 D、攻击型人格障碍 E、癔症型人格障碍 F、强迫型人格障碍 G、回避型人格障碍 H、依赖型人格障碍 I、自恋型人格障碍
4、高校心理咨询应遵守哪些原则呢/ A、保密原则 B、信赖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E、时间限定原则
三、填空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从纵向看,又可以分为(矫治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其中(预防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主导性的,(矫治性目标)是补救性的。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生涯)辅导。
3、(学业)压力是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心理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头号心理问题,因此(学习)辅导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心理需求。
4、对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就业)指导。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成长和发展中)的矛盾。
6、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有三类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和(人格障碍)。
7、()是大学生中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8、恐惧症有三种类型:(场所)、(社交)和(物体)恐惧症。
9、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和(强迫意向)。
10、焦虑症有(急性形式或称惊恐发作)和(慢性形式或称广泛性焦虑症)两种形式。
11、精神病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大类。大学生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两类。
12、高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方法有(会谈法)、(观察法)和(测验法)。
四、选择题
1、有研究认为,90%以上的心理异常大学生的行为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所处的(D)环境有关。
A、社会B、学校C、同伴D、家庭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是(D)A、生物遗传 B、学校环境 C、家庭环境 D、负面生活事件 E、社会环境
3(B)是大学生中一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A、神经症B、神经衰弱C、精神病D、人格障碍
4、(C)是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类。
A、神经症B、神经衰弱C、精神病D、人格障碍
5、(A)是心理咨询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A、保密原则B、信赖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E、时间限定原则
6、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的时间一般规定为(C)分钟左右,电话咨询原则上限定为(A)分钟。A、30 B、40 C、50 D、40
7、在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中,(A)认为心理治疗就是使来访者在无拘无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逐渐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D)是通过学习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C)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疗法的总称。(B)认为心理治疗的关键是要创设一种同感、真诚、尊重的人际氛围,充分相信来访者。
A、精神分析疗法 B、人本主义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一、填空题
1、教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78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拉塞主编的《教学心理学的进展》丛书第一卷出版。
2、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决策)和(教学决策)。
3、在教学设计中要分析教学对象,对教学对象主要要分析其(学习的准备状态)和(最近发展区)。
4、为了帮助学生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大声思维)、(提问)、(调整教学材料)、(言语指点)和(提供线索)等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最一般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提问法)、(组织讨论法)和(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6、教师在课堂组织讨论中,不再以权威的身份提供信息,而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从中扮演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
7、教学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8、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摸底考试是一种(准备性评价),单元测验是(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是(总结性评价)。
9、对于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克龙巴赫)认为教学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教育者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方法适应不同的学生或不同情境中的学生。而(巴班斯基)认为所谓最优化即是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最好的效果。
10、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学习过程看成是由(感官收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协调作用的过程。
11、师生教学交往的类型主要有(个性层面)、(角色层面)和(群体层面)这三种交往。12教师的认知心理特征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
13、教师在教学生活中拥有多种职业角色,主要有(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管理者)、(心理医生)、(朋友和知己者)。
14、教师的威信由(思想威信)、(学识威信)、(品德威信)和(情感威信)构成。
15、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般要经历(适应)、(分化定型)、(突破)和(成熟)四个阶段。
16、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适应阶段,教师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的转变),而是由(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
17、在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分化定型阶段,教师一般可分化成四类:(教学技能较为缺乏却有较高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教师),二是(合格教师),三是(知识型教师),四是(经验型/实践型教师)
18、学者型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个性化的教育科学研究)。
19、青年教师发展模型有二:一是由(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知识型教师—准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二是由(新教师—适应型教师—技能型教师—准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师)
二、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设计,前者叫课程决策,后者叫教学决策。
2、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一般包括获得一定的知识、智力技能、开发学生的智能激发其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3、最近发展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是指学习者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4、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方式,往往表现为具体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实施过程。
5、教学评价——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收集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6、教师威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所产生的众望所归的心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三、选择题
1、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安排属于教学设计的(A),教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取舍以及主次安排等属于教学设计的(B),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和传媒属于教学设计的(C)。
A、宏观课程决策B、微观课程决策C、教学决策
2、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组织方式。布鲁纳提出的(B)认为教材应根据学习者三种不同智慧发展水平(动作的、印象的、符号的)对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加以编撰和组织。奥苏泊尔提出的(A)认为要在新旧知识之间,在“已经知道”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从而使学习者更好地获得学习意义。A、“先行组织者”组织B、“螺旋式”组织
3、(A)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A、讲授法B、提问法C、组织讨论法D、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4、认为教学设计应务求吸引力、感染力,必须充分展示教师的特色和创造性,这是教学设计的(E)观点;认为教学设计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门技术,这是教学设计的(D)观点;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对教材加以说明、安排、实施、测试和修正的过程,这是教学设计的(F)的观点;认为教学设计的中心是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将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摆在重要地位,这是(C)的观点;认为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设计者自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要把人的因素放在教学设计的首要地位,是教学设计的(B)的观点;注重教学过程中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教学设计的(A)的观点。A、系统B、人的因素C、问题解决D、科学E、艺术F、工程学
5、(A)的教学设计观点是截止目前的一个最全面、最完整的教学设计观点。A、系统B、人的因素C、问题解决D、科学E、艺术F、工程学
6、对教师威信的形成起根本性作用的是(B)因素。
7、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是(D),教师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心理基础是(C)。A、教师给学生的良好的第一印象B、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C、在与学生长期交往中能满足学生的需要D、崇高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A、客观B、主观
四、简答题
1、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A、确定教学目标 B、组织教学内容 C、分析教学对象
D、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E、实施教学评价
2、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提问?
A、把握问题的难度,一般认为所提的全部问题的75%能够被学生正确回答就是难度比较适当的提问。
B、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 C、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D、控制等待时间
E、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反馈 F、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注:本样卷仅提供题型与分值,与考试内容无关!
附:与百度文库内样卷相似度为100%,均无答案。请您降低期望值。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题(样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D)。
A那烂陀 B岳麓书院
C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 D巴黎大学(中世纪大学)2.《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A)年。
A 1862 B 1762 C 1861 D 1772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著名高校(B)的校训。
A北京大学 B(前)清华大学 C南开大学 D浙江大学
4.在理性主义大学理念里,人永远是教育对象,追求知识和智能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 B纽曼 C查理斯·范海斯 D詹姆士
5.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C)。
A 自我反思模式 B 专家指导模式 C 群体自助互动模式 D 专家介入模式
6.学校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属于(B)组织结构。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扁平制 7.下列决策模式中,(B)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 B 党政主导模式 C学术主导模式 D双重结合模式 8.中国高校强调专业设置,(D)高校的专业意识淡薄,本科阶段没有严格的专业,代之以“主修领域”。
A俄罗斯 B日本 C香港 D美国(该阶段的通识教育的比重是100%)
9.(A)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 B布鲁姆 C泰勒 D施瓦布
10. 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D)。
A定位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20分)
1、学习能力评价: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依据一定的学习能力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
2、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和质相统一的概念,从量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个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含以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一系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