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4 04:2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发现和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中形成的一门科学,也是指导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领域问题的根本思路。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员工,应深刻认识到学习这门科学的意义和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并加以应用就应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总结的重要问题。

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正确应用的前提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从文化、历史和理论等多视角来分析。从现实进程之中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一个个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其根基在于实践,动力在于直面和应对各种问题,是问题在主导和推动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以也应以问题为实践过程的向导。

首先,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单纯的学术性研究过程,而是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例如,如何在建国初期解决作为农业大国的农民土地问题;再例如,如何在现实际工作中合理行政、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是“中国文化”的过程,而是中国文化借鉴外国文化的同时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也就是说,应用其解决中国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为知道,但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环境,不能脱离中国

人的思维方式,更不能脱离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最后,从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始终着眼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解决自己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少数学者或政治代表人研究和创作的过程,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从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所以应鼓励和发动最广大群众深刻理解并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思想,且不断实践;行政部门也应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转化为工作实际是正确落实的基础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性是围绕中国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所以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在关键性问题上始终贯彻其思想的过程。例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更现实的“什么是行政工作的核心、怎样推进行政工作”。

首先,转化并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人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毛主席所说的“一分为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任何问题都应看到其“两面性”,不简单下判断,必须坚持客观分析、全面分析,同时应积极采纳多渠道意见并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进行深入、充分考虑。

其次,转化并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学发展观即是其历史形态之一。“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无法借鉴就只能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精神来科学分析与预测。所以,实际工作中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所做的一切工作是否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最后,转化并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就要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人们办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利益立场或价值取向,所以判断一个人或组织的价值取向,只要看他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立场即可。只有敢于直面问题、代表进步和正义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戴;从“为了谁”、“依靠谁”出发,才能判断出“我是谁”、站在谁的价值立场上,同时还要看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谁受益、谁拥护,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等等。只有如此,才能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先进落后。

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提高行政公信力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而且要求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应具有时代性,即“时代化”。“大众化”是指通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听得信,为他们所掌握。所以,只要我们结合实际工作贯彻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保

证具备这样的两个特性,那么它就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号召力,也就实现了行政公信力的提高。

只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而当我们回顾中国自主发展、不断强大的过程会发现,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不断深入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使得我国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正体现了我国行政职能的强大生命力。对于现实工作中的指导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即需要不断反省自己是否遵循了这一思想和其昭示的客观规律,在行政过程中建立良好地政府形象、提高行政公信力。

只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

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也应在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更广阔的战略高度,在行政过程中依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不断创新,让一切行政行为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行政公信力。

只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一种群众性的、大众化的理论,而不是精英式的理论,如果仅成为理论家的专利而与人民群众相脱离,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是一种研究取向,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大众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如此所研究的成果就是大众化的。其次是一种通俗化的表述形式,即用大众化的语言来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人民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这个理论,才能努力践行这个理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

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根据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及生活习惯,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对于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即是:通过行政部门的一切行政行为及不断向大众化推进,使广大群众也能理解并深入实践,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才能使我们行政职能表现出强大的感召力。

综上所述,深刻认识、转化为工作实际、在行政过程中始终贯彻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所必须实践的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表现,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必然要求。只有从自身做起并身体力行才能带动最广大群众一同深入实践,不断完善并创新这一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摘要: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如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重要的二级学科已有十年,但作为这一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在学界仍然存在不同的解读。分析研究党的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梳理并评析学界已有观点,并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四对范畴入手整体性地厘清其科学内涵,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其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成就,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紧紧相连。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不断丰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这一带有前提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在学界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解读。我们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演进历程和学界已有观点的梳理入手,理清其科学内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和演变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无产阶级借以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指出,他的学说“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但对于人类社会运行发展的规律性认知并不能离开现实的历史而存在,“它们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这种理论特质使得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就内在地要求将自己同中国的具体现实结合起来。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瞿秋白等在不同场合已经表露出了类似的思想。李大钊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中曾提出:“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他在《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一文中也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瞿秋白也曾指出:“革命的理论永远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为此,“得在日常斗争中间,力求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的所谓国情”。在这一时期《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过程中知识分子群体也注意到了将欧洲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做了中国化的转换,为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打下了文本上的基础。但由于此时马克思主义刚刚在中国传播开来,翻译、阐释和启蒙还是其首要任务,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尚不成熟,这些思想萌芽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并未真正融会到革命实践中去。抗日战争初期,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经历的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从正反两方面为党提供了丰富经验。更为现实地与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是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进行斗争,也迫切需要党正确回答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这段经典论述中,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在这里,毛泽东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适应性结合,这种结合内在地要求我们“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并且赋予这种结合以充分的民族形式。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倡者,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要使马

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就是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来解决现代中国革命中的各种问题,这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周恩来则指出:“(共产主义)经过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运用和发展,已经和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国人民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而成为在中国土地上生根的共产主义了。”这些论述一方面肯定了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也表明,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以解决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已经成为全党理论上的共识和自觉地行动。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理论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探讨与传播以及对于中国现实国情的研究,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等,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打消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民族主义化的顾虑,毛泽东在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的过程中修订了相关篇目的措辞,将“中国化”提法删去,代之以“具体化”,但其内涵实质并未发生改变。党在随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遭遇了严重的曲折,当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成为曲折产生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邓小平尽管并未直接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但仍然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相较于毛泽东的论述,邓小平保持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并进一步凸显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这一创新维度。在这之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江泽民在论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历史地位时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胡锦涛指出: “三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这些论述表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凝练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主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习近平从发展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为此,“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另一方面着重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维度,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从而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者和探索者。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经历了曲折之后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和应用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排除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干扰,正确处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基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条件,紧扣时代脉搏,创立、发展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发展的土壤和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宝库的重大意义,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高度。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演变线索,我们可以发现,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问题意识,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经历了从侧重民族化到侧重时代化,再到积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这样一条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发展路径。

二、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解读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其前提条件是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但在这一问题上,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视角的解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三种解释框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解释框架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分歧,其差异仅仅在于解释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

第一种解释框架是“多重内涵论”,其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多个互相联系的内涵板块所共同构成的概念整体。这种解释框架也是目前学术界解读框架的主流。例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为双重内涵,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为三重内涵,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提升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为理论,植根马克思主义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为五重内涵,即“„立足中国国情‟(横向总体)、„总结中国经验‟(纵向历史)、„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过去)、„反映当代中国实践‟(现在)和„解决中国问题‟(目的)”。也有学者从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置于其概念提出的起点,即1938年前后的历史情境当中去加以考察,基于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具体阐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样归纳为五重内涵:其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其二,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三,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总结中国历史、整理中国文化;其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中国文化的形式和特点;其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开放、持续的过程。在这其中,三重内涵的解读成为学界的主流共识,2015 年修订版的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三层表述,即“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是基于此。

“多重内涵论”的科学之处在于,充分顾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解释框架下,学者们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中国实际之间的矛盾关系,并基于矛盾运动的不同路径进行深入剖析,使得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得到充分的展现。但其不足则在于,多数研究是在“二重内涵说”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学术旨趣进行增添,各个内涵维度之间有简单并列之嫌,导致内涵定义臃肿而无法突出主次元素的差别,也未能很好揭示其内涵构成的历史动态性。

第二种解释框架是“过程论”,其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着重考察这一概念的生成过程、阶段及其源流并从中把握其内涵。实际上,学界早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类似的“结合论”表述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归入“过程论” 当中,因为其关于结合的论述已经内在地包含动态性和开放性的意蕴。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研究也秉持这一基本思路,学者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百余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变这一宏观背景之下,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出发,分阶段多层次的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基本经验。还有学者进一步在抽象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态生成过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视作“是由对中国人民解放发展事业而言的外生、内生形态的渐次生成、循环演进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它并不是“一次成型、一成不变的凝固抽象体”。

这一视角针对目前学界主流的“多重内涵”式的解读所欠缺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各要素之间具体历史联系作了有益补充,还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思想史概念的演进历程。但对于历史丰富性的强调也使得这一视角下的理论叙述流于琐碎,难以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要素和精神实质,更有甚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动态性的强调会导致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源与流关系的认识偏差,存在着模糊马克思主义方向的隐患。

第三种解释框架是“层次论”,其特征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沿着特定维度划分为平行的数个层次,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政治与学术、实践与文化的二分。有学者认为,我们通常所讲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则是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的中国化,其任务就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

中国目前的问题在于政治层面的中国化已取得重大成果,学术层面的中国化却明显滞后。另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相结合”;其二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并指出“从文化的认同到实践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过程”。

这种“分层”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益角度,但其揭示的仅仅是一个侧面而非全貌,也往往造成作为有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概念被人为割裂开来。例如,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区分为学术和政治两个层面,也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和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这两重地位之间人为地对立起来,似乎学术和政治可以截然分开并且难以统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政治话语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告诉我们,学术层面的探索可以为政治思想的形成做有益铺垫,政治层面的思想与实践也深刻形塑着学术发展的方向,将两者进行区分而不作统一的理解,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三、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不断丰富深化的过程,并非一个简单的规定性概念,而是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成果、中国现实问题、中国建设实践、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以及其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等诸多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复杂体系。目前,学界已有的研究紧紧跟随了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经典界定,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解释框架出发衍生出不同的内涵表述,但这些论述散乱之余也存在各自的不足,要完整统摄这些元素并提出清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从以下几对范畴入手进行系统梳理。一是理论与实践的范畴。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最基本的一对范畴,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骨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理论体系想要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就不能停留在远离现实的抽象层面,而必须时刻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运用理论自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去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有血有肉的联系。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其内在地也要求将实践产生的众多宝贵经验进行提炼,升华为理论,从而让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实践-理论”的运动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了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他所论述的正是这一层意思。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要将其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过程。

二是普遍与特殊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之所以成立,其根基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普遍性真理的地位,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就无从谈起。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两个问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才能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寓于普遍性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普遍性,它一定可以解决中国的问题。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则寓于特殊性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也只有通过与中国具体的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更进一步,这里的特殊性也拥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横向意义上的特殊性,即民族性;另一个则是纵向意义上的特殊性,即时代性。特殊性的这两层含义,分别对应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民族化和时代化的两大主题。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既要防止片面强调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要防止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而落入教条主义的陷阱。

三是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学术界已有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阐述,往往缺乏对这一概念不断演进过程中各元素主、客体地位的论述。在理论层面,主客体范畴的探讨要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谁去“化”谁的问题。例如,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时,学术界一些学者宣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马克思主义的儒家化、伦理化,其实质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体地位,用传统文化去“化”马克思主义,这一错误倾向必须得到遏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的悠久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当然是中国实际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我们必须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这一丰厚的历史遗产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批判性的加以鉴别和吸收。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和理论自信,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这不仅可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也会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迈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四是内容与形式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中国化,也是其承载形式的中国化。内容层面的中国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褪去空洞和抽象,建立起面向中国现实问题、服务中国建设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式层面的中国化,则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通过民族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并通过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形式落在实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概念的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即是个中典范。全面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向中国实际并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具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以上四对范畴作为经纬线,精确框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本质。在四对范畴的梳理中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并将这一结合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加工上升为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在内容上民族化和时代化、在形式上富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总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逐渐展开,到毛泽东时正式提出,并在随后经历了不断深化地探索过程。当前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仍存在不同解读,这难免带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理研究中在问题域挖掘和方法论选择上的种种偏差。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四对范畴入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表述更为清晰,有助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张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3]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 [6]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发现和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中形成的一门科学,也是指导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各领域问题的根本思路。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的员工,应深刻认识到学习这门科学的意义和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深刻认识、贯彻落实并加以应用就应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总结的重要问题。



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正确应用的前提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从文化、历史和理论等多视角来分析。从现实进程之中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一个个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其根基在于实践,动力在于直面和应对各种问题,是问题在主导和推动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以也应以问题为实践过程的向导。

首先,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单纯的学术性研究过程,而是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例如,如何在建国初期解决作为农业大国的农民土地问题;再例如,如何在现实际工作中合理行政、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从形式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是“中国文化”的过程,而是中国文化借鉴外国文化的同时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也就是说,应用其解决中国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为知道,但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环境,不能脱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不能脱离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最后,从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始终着眼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解决自己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少数学者或政治代表人研究和创作的过程,更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从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所以应鼓励和发动最广大群众深刻理解并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思想,且不断实践;行政部门也应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转化为工作实际是正确落实的基础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性是围绕中国实际问题为核心的,所以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在关键性问题上始终贯彻其思想的过程。例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更现实的“什么是行政工作的核心、怎样推进行政工作”。

首先,转化并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人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毛主席所说的“一分为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任何问题都应看到其“两面性”,不简单下判断,必须坚持客观分析、全面分析,同时应积极采纳多渠道意见并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进行深入、充分考虑。

其次,转化并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学发展观即是其历史形态之一。“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因为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无法借鉴就只能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精神来科学分析与预测。所以,实际工作中也应清楚的认识到所做的一切工作是否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最后,转化并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就要有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人们办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利益立场或价值取向,所以判断一个人或组织的价值取向,只要看他对待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立场即可。只有敢于直面问题、代表进步和正义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戴;从“为了谁”、“依靠谁”出发,才能判断出“我是谁”、站在谁的价值立场上,同时还要看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谁受益、谁拥护,是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等等。只有如此,才能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先进落后。

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提高行政公信力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而且要求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应具有时代性,即“时代化”。“大众化”是指通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再回到人民群众中去,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听得信,为他们所掌握。所以,只要我们结合实际工作贯彻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保证具备这样的两个特性,那么它就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号召力,也就实现了行政公信力的提高。

只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而当我们回顾中国自主发展、不断强大的过程会发现,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不断深入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使得我国在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始终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正体现了我国行政职能的强大生命力。对于现实工作中的指导意义也就不言而喻,即需要不断反省自己是否遵循了这一思想和其昭示的客观规律,在行政过程中建立良好地政府形象、提高行政公信力。

只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才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也应在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更广阔的战略高度,在行政过程中依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不断创新,让一切行政行为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行政公信力。

只有始终贯彻并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行政职能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一种群众性的、大众化的理论,而不是精英式的理论,如果仅成为理论家的专利而与人民群众相脱离,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是一种研究取向,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大众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如此所研究的成果就是大众化的。其次是一种通俗化的表述形式,即用大众化的语言来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科学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人民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这个理论,才能努力践行这个理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根据广大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及生活习惯,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形象化,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对于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即是:通过行政部门的一切行政行为及不断向大众化推进,使广大群众也能理解并深入实践,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才能使我们行政职能表现出强大的感召力。

综上所述,深刻认识、转化为工作实际、在行政过程中始终贯彻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所必须实践的三个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表现,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必然要求。只有从自身做起并身体力行才能带动最广大群众一同深入实践,不断完善并创新这一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习心得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力量源泉。第二,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重大的基本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一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教条主义态度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当作语录,当作《圣经》,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只注意他们的具体结论,而忽视了引出结论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观点,是根据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总结而来的,生搬硬套地将它用到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社会,一定会犯“水土不服”的毛病。这样做,看起来取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但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看起来思想无比革命,实际上思维十分保守。一旦采用这种思想来指导实践,很容易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的损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用马列主义这根“矢”,去射中国革命实践这个“的”,理论科学,目标明确,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2)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将介绍我的学习心得。

第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步,即中国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道,并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伟大复兴,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我们就要继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基于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我们要世世代代始终如一,坚持到底,使之继承和发扬,直至共产主义社会在中国完全实现。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2001年8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部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上曾经指出:“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江泽民同志进而强调,“这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始终是检验我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第三,在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的发展和理论创新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认识、对待“脉”和“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我们看来,其中“一脉相承”之“脉”,就是指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总体发展过程之始终的、最具稳定性、根本性和实质性的东西,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精神实质,即它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其中理论创新之“创”,则是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站在社会历史前沿,并在总结时代、实践和各门科学的最新成就中得出的新鲜的科学内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由此,先后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从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和历史的结合上,生动和圆满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经过历史潮流的反复陶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了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落脚现实世界,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

(2)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实事求是。教条主义态度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①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领导人早期就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确立了最终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毛泽东坚决领导纠正“左”倾错误,注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强调:按中国的特色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3)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45年的十七大上,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理论的过程,这个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到现在一共产生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还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巨变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等方面,以独创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

2、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就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又从理论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回答和概括,使邓小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从而走向成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巨变的伟大成果。

(2)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继续。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革命化突飞猛进。在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在党内,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的建设存在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三个重大变化,这一切既给领导人民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了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提出的崭新课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思想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一方面继续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这一系列新思想,在实践上,有助于我国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新成果。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我们在探索中做出的重要成果和严重失误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从井冈山斗争算起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已经经过了8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大理论成果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向前。

(2)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团结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3)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依然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1)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2)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

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3)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实践证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注:

1、文中标注:①②引自百度文库

2、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4年1月第4版,高等教育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第二版,人民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4年版,人民出版社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版,人民出版社

下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5篇)

    论文摘要: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此后曾经历了三次高潮。在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附件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王顺生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徐志宏、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初看到这本书时,顿时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深遂、道理之博大精深,需要一定的“修炼”才能真正的读下去。之所以现在来翻看这本书,源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考版)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说实话这个名字有点长,其实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更为合适,更能说明它的实质。马克思主义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书笔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书笔记 我们小组本次的读书笔记的主题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展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