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对2010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自查验收报告
志林站发(2012)10号
志丹县林业工作站关于
对2010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
自查验收报告
县林业局:
志丹县2010年秋季新增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工程合计8000亩(含保安镇作业区),在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两施工方认真组织实施。2010年秋季完成全部造林任务,2011年春季和2011年秋季我站组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两次验收,并及时将及-1-
验收结果反馈于施工方,施工方对两次验收中出现的不合格的小班地块进行认真的补植补造。为全面掌握工程实施及造
林成活情况和栽植树种的保存率,在2012年4月10日至17
日我站组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对该项工程的2个
乡镇4个作业区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核实自查验收,现将自查
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一、任务的下达和完成情况
2010年上级下达我县新增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面积
为合计8000亩(含保安镇作业区),我站将任务下达到三个
乡镇,具体下达情况是:旦八镇197.8公顷,吴堡乡197.4
公顷,保安镇133公顷。三乡镇共设计造林作业区 6个,造
林小班60 个。
二、成立自查验收小组:
我站根据该工程的工程期限及苗木生长规律,及时成立
本次自查验收小组,对旦八镇的2个作业区和吴堡乡的2个
作业区工程现地进行全面自查验收,具体参加本次验收小组
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志涛
副组长:贺福荣薛海宏侯春云
成员:沙志洋高俊武韩沣李院军刘龙龙
曹光鑫
三、自查验收方法
本次自查采用的验收方法是:逐小班进行机械随机抽样
或打20×30米的样方,检查验收该工程的是否按作业设计进
行施工以及苗木成活率。
四、自查验收结果
通过这次检查验收,所涉及的乡镇高度重视,做好协调。
各工队都能认真实施,造林工程措施完成情况较好。根据外
业调查表的统计汇总结果,各乡镇作业区核实情况如下:
旦八镇共有作业小班18个,其中合格小班18个,合格
面积3000亩,平均成活率88.5%;合格面积占总面积的100%;面积核实率100%;保存率86%。
吴堡乡共有作业小班18个,其中合格小班18个,合格
面积3000亩,平均成活率87%;合格面积占总面积的100%;
面积核实率100%;保存率85%。
五:附验收表
二0一二年五月十三日
主题词:林业自查报告
抄报:县林业局县人民政府志丹县林业工作站2012年5月13日印发
共印8份
第二篇:2012年对2010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自查验收报告
志林站发(2012)10号
志丹县林业工作站关于 对2010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
自查验收报告
县林业局:
志丹县2010年秋季新增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工程合计8000亩(含保安镇作业区),在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两施工方认真组织实施。2010年秋季完成全部造林任务,2011年春季和2011年秋季我站组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两次验收,并及时将及
三、自查验收方法
本次自查采用的验收方法是:逐小班进行机械随机抽样或打20×30米的样方,检查验收该工程的是否按作业设计进行施工以及苗木成活率。
四、自查验收结果
通过这次检查验收,所涉及的乡镇高度重视,做好协调。各工队都能认真实施,造林工程措施完成情况较好。根据外业调查表的统计汇总结果,各乡镇作业区核实情况如下:
旦八镇共有作业小班18个,其中合格小班18个,合格面积3000亩,平均成活率88.5%;合格面积占总面积的100%;面积核实率100%;保存率86%。
吴堡乡共有作业小班18个,其中合格小班18个,合格面积3000亩,平均成活率87%;合格面积占总面积的100%;面积核实率100%;保存率85%。
五:附验收表
二0一二年五月十三日
主题词:林业 自查 报告
抄 报:县林业局 县人民政府 志丹县林业工作站 2012年5月13日印发
共印8份
第三篇:自查验收报告
自查验收报告
致:****草原监理站
根据我公司组织实施的《2013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奖励机制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牧草种子采购及补播施工工程合同条款的要求,提供质量等级为一级的披碱草***公斤,补播施工面积****亩,工程于****年**月**日按合同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本次供货及施工任务。
经我方自查该供货及施工项目完全按照合同要求完成了供货及施工任务并同意竣工,为此特申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施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年**月**日
第四篇:洋山港四期工程
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项目情况说明
一、项目背景
洋山深水港区自2002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六年多的艰苦奋斗,一、二、三期工程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2009年9月,随着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二阶段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洋山深水港区主体工程全面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重大成果。201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TEU,达到3174万TEU,其中洋山深水港区完成1310万TEU,已成为上海港接卸集装箱远洋干线班轮的主力港区,大大超过930万TEU的设计吞吐能力。2012年,洋山深水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15万TEU,吞吐能力缺口明显,对新的深水集装箱码头的需求十分迫切。
小洋山西港区是洋山深水港区(北港区)规划的最后一个集装箱港区,对于完善洋山深水港区泊位等级配置和进一步发挥洋山深水港区整体规模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规模及内容
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共建设集装箱码头2350米(2个 7万吨级+5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工作船码头350米及必要的配套设施,占用岸线2800米。港区总用地面积223.16公顷,其中码头生产作业区平均陆域纵深约500米,占地面积145.4万公顷。
三、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1、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约116.6亿元,其中港区工程约110亿元(含外币23887万美元),航道工程约6.6亿元。
2、资金来源
本项目资金来源由项目资本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其中项目资本金为项目总投资的30%,银行贷款70%。
四、规划符合性及拆迁安置等情况
1、用地使用条件
根据《浙江省嵊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洋山港区是嵊泗土地利用的重点开发地区,规划洋山港区分为南北港区建设。北港区依托小洋山岛,自西北往东南依次建成小洋山西港区、小洋山港区、小洋山中港区、港口支持系统区、小洋山东港区。北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目前的规划,利用小洋山深水岸线,将大乌龟、颗珠山、小洋山、镬盖堂、大岩礁、西门堂、中门堂及沈家湾等诸岛屿连接起来,形成港口作业区,纵深约1.2公里,规划陆域面积2390公顷。本工程作为洋山深水港区建设的第四期工程,是规划小洋山西港区的起步工程,符合《嵊泗县县域总体规划》。工程的土地使用性质为港口建设用地,符合《浙江省嵊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工程用地主要依托颗珠山岛、大、小乌龟岛围垦获得,在洋山前期工程建设中,已积累了丰富的围垦设计和施工经验,用地条件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海域使用条件
根据《嵊泗县海洋功能区划》,嵊泗县海域港口区共3个,分别为泗礁港区、绿华港区和洋山港区。洋山位于嵊泗县西部的崎岖列岛,港区依托的主要岛屿为大洋山岛和小洋山岛,包括大洋山、小洋山及附近大乌龟、颗珠山、镬盖堂、大岩礁、西门堂、中门堂、沈家湾等诸岛,由大洋山作业区和小洋山作业区组成,其中小洋山作业区将建成第四代以上的集装箱集散转运中心。本工程是洋山深水港区的一部分,项目使用水域符合《嵊泗县海洋功能区划》。
3、与市政规划衔接情况
本工程对外交通通过港外道路接东海大桥与上海公路集疏运网络相连接。电源通过规划中的西港区110KV降压站引接上海地区电源。供水利用洋山深水港区原有供水系统,并新建2个3000万水库;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分为雨水、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三个独立系统。通信系统通过洋山深水港区模块局房引线解决。项目在规划红线内配套候工 楼、锅炉房、机修车间、材料工具库、流机库、污水处理站等生产与生活配套设施。
4、环境保护和风景名胜区规划协调情况
根据2003年修编调整的《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洋山深水港区工程建设涉及的洋山景区进行了调整,仅小洋山一侧岛链除小洋山部分岛屿和薄刀嘴岛规划保留。项目建设范围距离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带0.7公里,距离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距离分别为1.8公里、1.7公里、1.1公里,按照分级保护规划要求,项目建设符合《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2-2020)》。
5、拆迁安置情况
在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设过程中,小洋山地区的居民搬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也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本项目位于小洋山的西侧,其陆域大部分为回填海形成,小部分为岛屿,项目建设涉及的岛屿包括大、小乌龟岛和颗珠山岛,原本也无居民。因此,本项目不存在拆迁安置问题。
嵊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彬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汇报(精选)
彬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彬县地处陕西咸阳市西北部,距省会西安150公里,辖13镇3个社区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5.5万人,土地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38.49%,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造林绿化百佳县、也是省级绿化模范县。
“三北”工程实施启动以来,在省、市业务部门和国家三北局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发扬“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三北精神,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实现了由单纯的造林生产向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由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由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景观林体系建设转变三个阶段的跨越,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强化了全社会的生态绿化意识,使“三北”工程成为我县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2011全县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6万亩(经济林0.48万亩,护堤林0.12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
一、三北工程建设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北”四期工程开展以来,我县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6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工程实施后净增森林面积5.4万亩,森林覆盖率较工程实施前提高了3个百分点;从我县气象资料对比来看,去年我县沙尘暴次数仅为3次,比工程建设之初少了4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60000亩增加到现在的100000亩左右,全县宜林网农田97%以上实现林网化,初步形成了片、带、网、点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是林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北极新景、永乐汉坡、小章西堡等10个柿子丰产技术推广示范园,以及炭店虎家湾、城关白厢等30个优质柿子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南沟、红岩河、三水河、水帘河等八大流域为轴线的柿子生产带和南部山区核桃经济林示范基地,使全县干杂果总面积增加到17.5万亩,润杨牌柿子在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后稷金像奖”;同时建成了4个柿饼加工厂和1条柿醋生产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三是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造林营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选好苗、种活树、育成林”已成为农民群众自觉行动,变“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今年春季造林,全县一举完成了1.4万亩的造林任务。农民巡山护林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人人都是护林员,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全县形成了人人爱林、护林、造林、营林新风尚。
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广泛发动,夯实责任。为将“三北”工程建设目标落到实处,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林业、财政、国土、发改、各镇(社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彬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领导小组,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将“三北”建设任务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纳入目标考核责任书,全面实行县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镇(社区)、技术干部包点的建设制度。在造林期间,林业部门技术干部都深入造林生产第一线,实地指导,跟班作业,现场解决问题,确保了“三北”工程的扎实推进。为了调动和促进全民社会的造林热情,县政府每年都要召开全县林业工作动员会议,以建设“生态彬县、绿色彬县”为主题,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社会各界进行发动,精心安排部署造林绿化工作。同时还在每年的3.12植树节都要组织全县各机关单位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先后与县团省委、妇联以等单位联合举办建设“青年林”、“三八林”等活动,全社会大办林业的新局面初步形成。
二是分类指导,搞好规划。由于我县地处泾河中上游,泾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其中,使全县形成“南北二原一道川”的独特地形地貌,为做到适地适树、提高工程建设成效,在工程建设规划时,我们坚持总体规划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城镇(社区)建设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在南部山区以营造水源涵养林为重点,坚持
乔、灌、草相结合,突出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杂果林和以刺槐为主的防护林;在北部塬区,以营造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塬峁梁坡沟立体开发,突出发展以柿子为主的经济林和以县乡路为骨架的国槐农田林网;在川道地区以营造护岸、护堤林为重点,积极开展县城两山直观坡面绿化,突出发展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三是创新机制,严格管理。我县在项目管理中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报帐制“四制”,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做到造林全过程的质量跟踪与监管,推行专业队造林和大户承包造林,让技术力量强,质量意识好的绿化公司通过招投标承担工程建设任务。实行造林监理制,严格做到整地不合格不准造林、苗木不合格不准栽植,栽植不合格不予验收,工程不合格坚决返工,在工程建设中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挖坑、统一栽植、统一灌水、统一管护等“五统一”,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四是科技兴林,提高成效。一是加大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通过保水剂、ABT生根粉、容器苗造林、地膜覆盖保墒等抗旱造林技术应用,不断加大乡土树种造林比重,特别是在经济林基地建设中配套使用“挖坑、修根、蘸浆,栽植、浇水、点种、腹膜、整盘”等八大栽培技术,全面解决了我县过去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的“瓶颈”问题。二是加大引进推广优良新品种力度。先后引进推广了富平尖顶柿、香玲、辽核等优良树种,丰富了造林品种,提高了人工植被生
物多样性。三是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县农果局、林业局、科技局针对林改后林业经营实体多元化的特点,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果树等方面专家,采取举办培训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多种形式,开展标准化栽培、柿树修剪技术培训、贮藏加工开发技术、林药结合技术、棚栽技术等,培养了一批“懂政策、会经营、有技术”的乡土专家。通过建立营造林示范点,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等,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工程建设成效。
五是发展产业,增强后劲。为了提高工程发展后劲,近年来,我县在“三北”建设中大力推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路子,坚持打特色品牌,走优势路子,把工程建设与国土增绿、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开展绿色产业带建设,使全县干杂果总面积增加了5万亩,建成了4个柿饼加工厂和1条柿醋生产线,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三北”工程建设步伐,增强了工程建设后劲。
六、多措并举,积极实施。我县着力实施城乡植绿、身边增绿、景区添绿三大工程,全力打造“天然氧吧”和“绿色家园”。我们将三北工程建设资金与县财政投资捆绑使用,走综合开发的路子,先后投资1.6亿元,栽植各类苗木141万株,在适应城市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对县城“南北两山”
直观坡面及经河南岸城区景观林带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做到了一次成林,实现了“三北”工程由单一的生态型防护林体系向生态景观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跨越,为全县群众提供了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和谐的“绿色家园”和“天然氧吧”,为“三北”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拓展了空间。
总之,“三北”工程在我县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具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将继续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坚持生态与产业互动,保护与发展并重,分区指导、分类施策、科学经营、合理利用,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进一步推进“三北”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