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复习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
一:在酒楼上
(1)吕维甫的形象
①吕维甫是一个善良、诚恳的人。两件“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他却做得很尽心,从这两件小事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善良、诚恳的人。
②吕维甫是由激进转消沉的人,他曾经是一个激进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一起去城隍庙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吕纬甫由激进而消沉、落拓,屡遭挫折后变得一蹶不振。
③他即糊涂又清醒。他虽浑浑噩噩度日而无力自拔,但他同时也十分清醒,充满自责。④他是革命运动后的一个落荒者,《在酒楼上》所描写的是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的事,吕纬甫就是在革命运动风浪过后的一个落荒者。
(2)鲁迅小说主题有哪些?
①对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批判和揭露《祝福》
②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③对大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阿Q正传》
(3)鲁迅小说的情节模式
1.“看/被看”→“吃/被吃”的情节模式,《示众》→《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孔乙己》、《肥皂》、《长明灯》、《铸剑》
2.“归乡”模式: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模式《伤逝》、《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
(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着眼点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大多数描写他们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以及失学、失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的苦闷。但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却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读《在酒楼上》、《孤独者》等作品,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热情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5)吕维甫形象的意义
吕维甫形象深刻的认识意义:留下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落潮的时代烙印,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客观上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
(6)艺术特色
1.独特的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德人的精神“痛苦”。吕维甫——在颓唐消沉中逐渐消磨生命。
2.“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归乡模式)
3.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吕维甫”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外化,小说具有自我灵魂的对话相互驳难的性质。
4.景物描写富含深意,我告别了吕维甫,和他背道而驰“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有有一种和昔日消沉的自我告别、失望、在绝望中抗争的意味。
二:铸剑
体现鲁迅一种什么复仇思想
复仇是中国古代、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主题,也是《铸剑》的主题。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恨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
鲁迅的这个看法就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并不能因为自己的亲人被杀就一定要复仇。鲁迅认为,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火,是不是本身具有正义性,如果不具有正义性,那么还有什么复仇的必要?即使是做儿子的,一定要为亲人复仇吗?再有,你要复仇的话,也应该找本人去复仇,怎么能去杀他的儿子,这有什么道理?叫做什么英雄? 然而,对于《铸剑》里的专制暴君,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复仇是正义的,这个暴君,拥有强大的禁卫军保护自己,却任意杀戮老百姓,对于他,鲁迅是主张复仇的,鲁迅肯定赞美了黑色人为眉间尺报仇的行为。在对付专制暴君的前提下,他肯定了这个复仇,他不是一般意义上肯定了这个复仇,而是坚决支持用剑和火——即用武力对付暴君,这不仅是他行侠行义精神的表现,也是他革命思想的表现。
三:边城
小说从那几个方面体现出三美?(风景美、风情美、人性美)
小说分别从风景美、风情美、人性美三个方面来体现
①首先从风景美写:小说在表现《边城》的自然美景之时,也不断表现了独具湘西地方特色的一些风物,如湘西苗乡的典型建筑——吊脚楼、水车、古城墙等。整部《边城》就是由这座山水所构成,它蕴蓄的气势无一不给人带来中国山水画一般的美感,使人产生无限美的遐想与神往。小说情节的展开都是与湘西两边地那世外桃源般的乡村风光分不开的。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丽,优美如画让人如入梦境,无不给人美的享受。②其次写风情美:小说《边城》不只提供了湘西遍地的一副风景画,还提供了湘西遍地的一副风俗画。湘西这里的子民多保留了具有浓郁古风的世俗民情,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豆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便宜,谁就是输家。难免会令人回想起不知多久之前的旧中国,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对这种风情的喜爱。
③小说中也有对恋爱婚嫁民俗的表现以及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时的“走马路”的习俗,青年男女队歌倾吐爱情,高亢清越的歌声,情意缠绵的内容,率真直接的表达,以及月色如水所带来的朦胧与浪漫,都使作品在表现这一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古老风俗时,具有了一种纯美的震撼效果。作者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
四:倾城之恋 1.写出一些张爱玲的作品
《色.戒 》《创世纪》《红玫瑰与白玫瑰 》《琉璃瓦 》《半生缘》《金锁记》
2.怎样理解这个题目倾城?
“倾”有一个意义就是倒空;“城”就是“围城”,也可以指婚姻家庭。因此,如果要说着第二层的意义,我看“倾城之恋”,大概是说,空城之恋,就是没有情感、没有爱情的婚姻,也就是说一个空心的婚姻。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倾城之恋》看似一个传奇故事,其实是对传统“传奇”的颠覆。传统的倾国倾城的爱情故事,都是一见钟情,郎才女貌,海誓山盟,忠贞不渝的,缠绵悱恻的。但是这个爱情故事却充满着游戏和调情,是世俗男女之间猎取和捍卫灵与肉的生动展示。
五:死火
1死火的象征意义
死火,本身是活着的火,但由于一些原因,却被人遗弃在冰谷中了,惨遭不幸,被冰洁起来了。尽管如此,死火,并没有从灵魂上真正死去,他在冰谷中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最后他坚决地选择了出谷燃烧。
鲁迅用死火这一意象,象征了一种惨遭迫害但永不屈服的战士情怀,歌颂了一种身处人生逆境但永不沉沦的奋斗精神。更准确地说,这死火就象征了鲁迅本身的人格精神。
2.影的告别的现代主义特色
①鲁迅这位孤独而坚韧的文学家对自己灵魂的深沉的拷问,表达了鲁迅这位现代文学大师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切体验和探究。
②《野草》在艺术上也是属于现代主义的a.它广泛的吸收了西方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手法。b.大量的运用象征与引喻的手法c.现实情境与梦幻交错描写,神话传说的运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
③《野草》广泛吸收外国文学营养。
六.徐志摩
1.诗歌的内容
① 追求光明与自由的理想。实质内容主要是他在康桥时期形成的“自由”、平等、有爱的社会理想。《为要寻一颗明星》、《我有一个恋爱》等。
② 抒唱爱与美的追求(爱、自由和美)。爱情诗是徐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雪花的快乐》 《翡翠冷的一夜》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
2.诗歌的形式(艺术特色)
诗歌形式:灵动飘逸的浪漫抒情风格
①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②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③ 章法整,灵活多样。
④ 辞藻华美,风格明丽。文词丰富,华丽秾艳。
诗歌的艺术特色:
A.重复:此诗整体的形式是不厌其烦的重复
B.对比:诗中前三节甜美的梦境河心碎的悲哀,形成强烈的对比
C.节奏
D.押韵:[依洄][迷醉]等,押韵的全是同一个韵脚。
七.何其芳(预言)
1.诗歌的主要内容
《预言》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诗人一段珍贵的感情经历。全诗共分六节,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来抒写,剖白式地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痴情,诗人心中的爱神形象是光彩动人的,诗人深深的眷恋她,充满柔情地想象着它的到来,热情赞美它的美丽,同时也倾诉失去它的惆怅。
2.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宁静、柔婉的朦胧美的意境与意象
②运用大量的象征和隐喻,这是由于受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③这首诗形式较整齐,语言富有音乐性
④为了增强音乐的美感,也加重抒情的色彩,作者还自然而巧妙地运用诗句语言的重复 ⑤语言含蓄:由于这种“镜花水月”的情调的追求加上作者捕捉的闪光的意象和意象之间又省去了散文的联系,就形成了《预言》这首诗的含蓄朦胧的特征。
八.选取现当代文学的作品(读后感)或对某作家(认识)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
1、什么是鲁迅气氛? 《在酒楼上》通过那些具体内容酿造了“鲁迅气氛”?鲁迅通过“吕纬甫”的形象展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何种思想情绪与状态?
(1)鲁迅气氛指的是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折射。是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现实之痛与未来之思,是一种孤愤,索然,凄清和漂泊感,也是一种求索的坚韧与不息。
(1)《在酒楼上》通过三个方面酿造了鲁迅气氛:
其一是通过吕纬甫和我的两种不同调子的叙述,展示了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反思,批判,求索,坚韧;
其二是环境的描写,包括小说开头关于s城的环境,废园中的景色,老梅,山茶花,等描写;
其三是鲁迅叙述吕纬甫的经历时特有的外冷内热风格,吕纬甫在无聊的迁坟,吃荞麦背后所包蕴的手足亲情,浓浓的人情味。
2、《铸剑》中有哪两种叙述调子?《铸剑》通过那些具体情节表现了批判的主题?
(1)鲁迅在这短文字叙述中始终采用了两种语调:悲壮与嘲讽此起彼伏,最后推向嘲讽的高峰。昏庸的统治者,愚昧的百姓形成了更强烈的嘲讽效果。(2)《铸剑》的这段文字包括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大出丧的狂欢”三个情节,三环相推把嘲讽与荒谬的主题推向极致。用生命向一群愚蠢、无能的官吏复仇,复仇的行为也随之走向愚昧。这是这段文字的寓意所在。
3、分析《纺纸记。楔子》及其它《菱荡》《桥,灯笼》、《莫须有先生传》等四个片段的语言特色。
(1)《纺纸记。楔子》的语言犹如好戏连台,胡言乱语,白日说梦,信马由缰,一切语言皆成风行水上,起落无痕。西方小说的现代手法,中国古典文学的笔调于一炉后的格调。如:大凡做文章必须切题,文不对题。。。只是喜欢撒野罢了。
(2)《菱荡》是一篇没有故事而只有单纯意境构成的小说。小说的语言及其精练,具有唐诗绝句的简练与洗练,表现了明显的受到中国诗词影响的特点,诗意盎然、淳朴恬静是它的语言风格。
(3)《桥,灯笼》的语言具有古典,极端俭省的特点,充满诗意与跳跃的语言表达了人物的心象,这是一种心绪的象征。
如:琴子答,眼睛依然没有离开灯火,————忽然她替史家庄唯一的一棵梅花开了一树花。。。等(4)《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是废名另辟“奇涩”蹊径语言的表现,整部小说不仅诗意淡出,而晦涩、繁琐。这里诗人已没有诗话的单纯美,有的是作者的人生感慨与絮语。唠叨不休,冷漠与嘲讽是这篇语言的特点。
4、释“社会剖析小说”的概念。请按吴老太爷下船进入市区的顺序说出吴老太 爷的都市感觉,及这段文字对小说主题思想的象征意义
(1)所谓社会剖析小说是指以理性分析的创作方法,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维度,从典型环境中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的情节中凸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小说。
(2)社会剖析小说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人物阶级身份明显,二是情节的展开与时代社会的进程紧相联系,反映作者对时代与社会重大问题与事件的态度与思想。
(3)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 这段文字分三层次描绘了吴老太爷对都市的拒绝,刺激,再拒绝,再强刺激,最终彻底崩溃的状况。
从吴荪甫不耐烦的说到他坚决拒绝了和儿子的妥协,亦概有十年之久了。是第一层,这是吴老太爷初入上海的精神拒绝状态。
第二层从虽然此时开始到好像塞上辣椒。这是上海的灯光与建筑对吴老太爷的刺激,上海的色情诱惑对吴老太爷的刺激。
第三层从此时交通的灯光换了颜色到有什麽异样。这是集中描写吴老太爷的的崩溃。
这段文字通过吴老太爷到上海先是感到刺激,拿出《太上感应篇》抵制,然后遭到强烈的刺激最终猝死的描绘。
寓意了以吴老太爷为代表的旧封建地主阶级的结束,象征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的开始。
5、《边城》通过哪些内容展现了诗化小说的特点?
《边城》的诗话小说特点是;以舒缓的节奏,细腻的描画,清丽的语言,构建了悠远、简朴、原始的神化世界,以提纯净化的人性美,环境美歌颂原始的、醇厚的自然生活,反衬现代都市生活的病态和丑恶。
6、为什麽说《骆驼祥子》文本对“祥子”和“车”的描写是诗意语言? 对祥子与车的描写的诗意;
(1)环境与背景的层层造势(2)直叙与抒情交融
7、分析《梅雨之夕》“我”与“姑娘”邂逅的心理过程。
写主人公在梅雨之夕与一位不知姓名的少女的“奇遇”下意识接近这少女,开始是目光相遇时的局促,然后用雨伞荫蔽着送她在雨中行走,途中怕两人的熟人看见,怕自己的妻子看见,以及误以为是初恋时的女友,最后为雨停办手而惋惜,回到家中向妻子隐蔽了“奇遇”的实情。小说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对话也不过简短的四五句。主要写了“我”对少女的留心,关注和同情、怜悯,以及内心里的缠绵之情。
8、分析《呼兰河传》独特的叙述视角。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成人和童年互相融合的叙事视角,儿童视角是小说的显著特征,给小说带来显著审美效果。9《倾城之恋》的“传奇”色彩是通过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1)见面的传奇,不会见面的范,白二人见面了(2)恋爱的传奇,不可能谈恋爱的范,白二人谈了(3)结局的传奇不会有结果的结婚了
10、如何理解《倾城之恋》中“城”与“墙”的意象?
(1)“城”象征着“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理想境界。
(2)“墙”有多重寓意:既是两人婚姻的现实阻隔,又是时空的停顿,又是暗示未来传奇姻缘的凝固载体。
11、结合《故里三陈》具体谈谈汪曾増祺小说刻画人物的散文化特征。小说散文化:指将散文的特地引入小说,又不改变小说的特质(1)重气氛描写,看重风俗描绘,使小说结构松散(2)写小人物平凡的生活,使小说情节散漫
12、《棋王》作者把“吃”与“下棋”放在一起写有何用意?
“吃”是物质需要,“下棋”是精神追求,两者构成生命的现实性整体存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具体的王一生。
在作品发生的苦难时代,“吃”的缺乏与“下棋”一道成为生命的考验,“吃”向人的精神层次的渗透与拓展,是对苦难的超越,对自由的或求,从而与“下棋”获得一致性与同在性。
13、《透明的红萝卜》表现了一种何样的文化氛围?它与其它作品的乡村基调有何不同?
《透明的红萝卜》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与神奇技巧构造了一幅荒凉,粗糙,苦难残酷,动荡年代,扭曲人性,悲惨命运的乡土苦难图。这幅图景既有苦难的悲凉,也有红萝卜的光亮,冷漠的坚韧与执着的追求是它特有的文化氛围。
与其它乡村基调不同的是:莫言的小说没有东方传统的牧歌情调,一反和谐宁静,温馨,安详的基调,悲凉,苦难是它的特色。
14、为什麽说《纪实与虚构》可以称为 “自传性”小说?(1)个人经验的虚构,是作者个体感悟及存在体验的虚构(2)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创作主体语言进入小说
15、《纪实与虚构》中的“纪实”与“虚构”具体指的是什麽?
(1)“纪实”是指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往事与经验,是作者心灵的写实。这种纪实无疑是作者生存境域的具体展开,以及由此而发的真切的个体感悟和存在体验。
(2)虚构是指纪实境界中寻求生命本真的一种失落与茫然,一种反讽与悖论,一种不断追求中的消释与结构。
(3)“纪实”以“虚构”为终,而“虚构”本身即为“纪实”。如果说“纪实”消解了人生存在的意义的话,那麽“虚构”
则试图对被解构的一切予以重建。虚构在孤独的纪实背景上展开,他以现实的纪实作依凭最终把现实中的线索经想象系统化、实体化了。
16、分析《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
(1)叙事上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对白。用对白来交代叙事背景、故事情景和结构转换,也用对白来呈现人物的特征、性格和行为,对白成了叙事本身,离开了对白,叙事就不存在了。(2)大量的重复(3)语言冷酷、残忍
17、《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对话造成了“重复”感觉,谈谈这种“重复”的效果。
(1)强调时代特征及社会特征(2)强调话语中所表达意思的主题(3)强调生存现状(4)强调时空的转换
18、《春之声》的结构方式是什麽?
《春之声》的结构方式是以岳之峰春节回家探亲坐在火车上所见、所想的意识流动为小说的主要内容,以火车上的时间与空间包容岳之峰大半生的人生历程。是意识流小说的结构方式。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平时作业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平时作业一
一、指出下列段落所属的作家、作品(每小题3分,共30分)
1、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蘩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缘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鲁迅)(在酒楼上)2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鲁迅)(在酒楼上)
3、当最末次开炉的那一日,是怎样地骇人的景象呵!哗拉拉地腾上一道白气的时候,地面也觉得动摇。那白气到天半便变成白云。罩住了这处所,渐渐现出绯红颜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
(鲁迅)(铸剑)
4、菱叶差池了水面,约半荡,余则是白水。太阳当顶时,林茂无鸟声,过路人不见水的过去。如果是熟客,绕到进口的地方进去玩,一眼要上下闪,天与水。停了脚,水里唧唧响,——水仿佛是这一个一个声音填的!
(废名)(菱荡)
5、吴老太爷脸色像纸一般白,嘴唇上满布着白沫,头颅歪垂着。黄绫套子的《太上感应篇》啪的一声落在地下。„„
(茅盾)(子夜)
6、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沈从文)(翠翠)
7、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韮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
(老舍)(骆驼祥子)
8、柳原看着她道:‘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张爱玲)(倾城之恋)
9、阎家山这地方有点古怪;村西头是砖楼房,中间是平房,东头的老槐树下是一排二三十孔土窑。地势看来也还平,可是从房顶上看起来,从西到东却是一道斜坡。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10、在近来的连日的大雨里,我依然早上撑着伞上公司去,下午撑着伞回家,每天都如此。
(施蛰存)(梅雨之夕)
二、填写下列作品的作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二马》:老舍
2、《桃园》:冯文炳
3、《生死场》:萧红
4、《京华烟云》:林语堂
5、《林家铺子》:茅盾
6、《长河》:沈从文
7、《伤逝》:鲁迅
8、《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9、《金锁记》:张爱玲
10、《萧萧》:沈从文
三、阅读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两题回答。每题的答题字数至少要求在200字。)
1、阅读(最好能朗读)《铸剑》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会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谈谈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3分)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4分)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4分)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4分)
2、《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映?请联系作品作简要分析。
①《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理想。②小说描写的理想生活不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怎么悲伤。在作者看来,翠翠、祖父、大老、二老的命运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常态。当地民风如此,生活如此。作者用诗化的抒情手法表现了这一生活。③作者一方面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态”的同时,另一方面已预测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3、细心体味《梅雨之夕》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的“心理过程”并简要分析“我”的形象。
①主人公“我”在刻板单调的职业和家庭生活中,按照规定的样式扮演合格的职员和丈夫的角色,但内心深处都隐藏着对另一种情趣的渴望。(3分)②他渴望一点奇遇,或借一点因由,自己来构造这个奇遇。(2分)
③体味“我”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比如内容,方向等,追索由平静的置身世外的状态,逐步投入关切和情感,不断在内心深处按自己的意愿构筑幻化的现实以至物我两忘不能自己的过程。直到小说结尾处,“我”虽然已经在理智上回复到了“正常”状态,从容地应付了妻子的关切,内心却仍旧停留在恍惚之中。(8分)
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生存于“规矩”之中而又渴望一点适度“逃离”借此滋润人生的人的代表。(2分)
4、《倾城之恋》描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由于香港沦陷这一偶然事件改变了两人的关系。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①要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特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的不对等,来回答这一问题。(8分)
②《倾城之恋》是一次没有爱情的爱情,是一个女人单方面的、绝望的、铤而走险的一场游戏。(4分)③其它(3分)
四、分析论述题(30分)
(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题回答。每题的答题字数至少要求在300字。)
1、阅读《在酒楼上》并分析吕纬甫的形象。
《在酒楼上》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重要作品,被誉为“最富鲁迅气氛”,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写照。本文通过发掘小说中的细节,探讨分析当时社会上新型知识分子的心态以及形象。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吕纬甫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曾有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现在却变得意志消沉的“文人”。他的形象意义:
(1)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落潮的时代烙印;
(2)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3)反映了实际生活中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4)客观上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
2、阅读《倾城之恋》并分析白流苏的形象。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作业二
一、指出下列段落所属的作家、作品(每小题3分,共18分)
1、人在孤独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动作。动作也就是语言的一种。(鲁迅)(《 孤独者 》)
2、北京向来少雨,所以不但雨具不很完全,便是家屋构造,于防雨亦欠周密。(周作人)(《苦雨》)
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
(萧红)(《童年》)
4、“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何其芳)(《独语》)
5、“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是喜欢。第一是小孩们。„„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蛤蟆。
(周作人)(《苦雨》)
6、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萧红)(祖父和我)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34分)
1、《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明朝 时代。
2、《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男吊 等,为女吊作铺垫。
3、《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文抄公体。
4、解读《水里的东西》、《女吊》等谈鬼文字的钥匙是复仇。
5、《苦雨》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6、废名在《在三竿两竿》一文里,曾表示爱好学六朝文。
7、朱自清有了五个孩子后,自称家庭生活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幸福的家庭》中描写的那样。
8、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庾信。
9、《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10、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游猖”活动。
11、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游记 为多。
12、在《忆狗肉将军》 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13、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阮籍。
14、《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节选自沈从文的《湘西散记》,文章描绘了“我”坐船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
15、《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失语的焦虑,表现了“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抽象的抒情)16、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林语堂。
17、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两题回答。每题的答题字数至少要求在200字。)
1、浅析周氏兄弟笔下的“鬼”
———《女吊》与《水里的东西》比较阅读
(导读P359,P368)
青少年时代,周氏兄弟所受的教育,生活经历,受家乡风俗的薰染都是一致的.因此两人颇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性格均是特立独行,但鲁迅外冷内热,周作人则温和内敛.为文都具有批判性,如对批判旧道德,旧习惯,国人的劣根性等.但周氏兄弟在文风上的不同是:鲁迅一如既往地如刀如剑,周作人则先方后圆.李泽厚曾如此比较周氏兄弟:鲁迅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仍时时抚摸着生和死,惊心目睹着生命的逝去和灭亡的总将来临.他不象周作人,用麻醉和麻木来抵挡和掩盖深刻的悲观,用苦茶和隐士的自我解嘲来解脱人生.周作人文学境界的博雅,冲淡与浑厚.时常见其纵身出没於典籍章句之中,却永远姿态优雅,不粘不滞,点字成金;看似耽溺闲花野草间侧,却又随香即色,化育天机.提起“鬼”,而且是绍兴的鬼,人们首先想起的是鲁迅笔下的“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鬼,穿着“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准备作厉鬼以复仇“的女吊,而很少知道周作人也曾写过绍兴地方的鬼.在人们的记忆
中,周作人写过'街头终日听谈鬼”的诗句,写有《谈鬼论》,《说鬼》,《鬼的生长》等“鬼论”,还写有描写鬼的美文,如《水里的东西》。
《女吊》是鲁迅晚年极为自得的杰作,穿着“大红衫子,黑色长背心,长发蓬松,颈挂两条纸锭',”准备作厉鬼以复仇“的女吊其匠心独运之处,值得仔细体会.文章写的是”女吊“,但直接写”女吊“的文字实际上极少.文章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戏开场前要有令人既恐怖又兴奋的”起殇“仪式,先写看客,”起殇“,”男吊“等等,为”女吊“作铺垫.在这些文字之间,鲁迅插入各种各样的议论性内容,与叙述交叉进行,这些内容将叙述各部分”隔断“,一松一紧,使整篇文章呈现一起一伏的”节奏“.但文章最后一段有明显的转折,谈了另一层意思,将主题深华到”复仇“,回归鲁迅一贯的批判笔调.周作人的这篇《水里的东西》却没有任何戏剧化的场面,有的只是散文化的平静的叙述.散文化的出场(介绍)方式却又是周作人式的.先说水,人类因与水的缘-分而产生的情分,我因习惯而与水产生的情分.再说水的可爱在于”水里的东西“(这就轻轻的点了题),先谈鱼虾,螺蚌,茭白,菱角这类”值得记忆“的美好的动植物,又点一点水底里的矿物类,全都因与人的关系而被充分人情化.就在这着意渲染的人文背景下,才款款地说出(仿佛款款地走来)”连我自己也不明白它是那一类,也不知道它究竟是死的还是活的“,”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河水鬼.——这样的介绍本身也是”奇怪“的,”不知道它是死的还是活的“的不确定性,使得这个尚未出场的河水鬼仿佛介于生与死之间,这一点倒与鲁迅笔下那个绍兴老百姓喜爱的无常鬼有些相似,也是”鬼而人“的.而作为”水里的东西“与水乡的天然联系,又使得这河水鬼似乎更能显示绍兴的地方特色.整篇行文一如他以往的闲适风格,引经据典,讲些草木虫鱼小趣,纯粹为文,与政治无关,不含批判色彩.2、怎样理解周作人”苦雨式的情调“(他的为人,性格因素与作品风格的关系)
(指导P294)
《苦雨》堪称周作人的代表作.”雨“与”风“一起构成了周作人散文的”基本(单位)意象“,以此为文题或书名的就有《雨天的书》,《雨的感想》,《风雨谈》,《风雨后谈》„„等等,《苦雨》即是第一篇,而且似乎成了周作人的传世之作.周作人自己也以”苦雨“题名书斋,号”苦雨翁“,”苦雨“与周作人其人其文已混然一体.在周作人看来,这不同于第一部分所描绘的浪漫主义想象中的,终不免成为虚妄的喜悦,它是真正现实的,真实的,没有任何”代为悲叹“(以及其他一切类型的”代为“)的”虚伪“,它只是(仅仅是)个人的私事——这就落实(归结)到周作人的哲学.唯有人的个体生命才是真正现实与真实的;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在周作人这里,个体的同时也是人类的.这样,面对着同一个”雨“的客体,周作人的主体感受,经过”喜“的浪漫主义想象到平凡生活的现实之”苦“,最后”苦中作乐“,升华为”物我无间“的个体(人类)生命体验之”喜“.——周作人最终自称为”苦雨翁“,这是可以理解的,并不出于”意表之外“.周作人曾说,他所受的外来影响,”大抵从西洋来的属于知的方面,从日本来的属于情的方面为多“,他因此而提出了”东洋人的悲哀“的单位观念.在另外的文章里,他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凡人的悲哀“的观念.周作人一再引述日本散文家永井荷风《江户艺术论》一书中有关日本民间绘画浮士绘的一段话:”我爱浮世绘.苦海十年为亲卖身的游女的绘姿使我泣.凭倚竹窗茫茫然看着流水的艺妓的姿态使我喜.卖宵夜面的纸灯,寂寞的停留着的河边的夜景使我醉.雨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树叶,落花飘风的钟声,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凡是无常,无告,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于我都是可亲,于我都是可怀.“"这里所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寂寞的,幽玄的,凄苦的,梦一般的,却又流泻着内在情热的意境,以及位,喜,醉,叹,亲,怀的情感心绪,都是东方式的”,周作人将之称为“东洋人的悲哀”,在我们看来,它是渗透于周作人全部散文之中,并且成为周作人散文的一个基本情调,或者用周作人自己的概念,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特有的“气味”.所谓“东洋人的悲哀”(“凡人的悲哀”),其情感的内涵,至少是包含了两个互为里表的侧面的.首先自然是忧郁的苦味,这是人们比较容易体察,也是周作人一再向读者提示的,论者固此经常提到周作人自署“苦雨翁”,“苦住斋”,并以“苦竹杂记”,“苦茶随笔”,“药堂语录”,“苦口甘口”为书名,等等.而这种“忧郁的苦味”,对于周作人,主要是一种“寂寞”之苦,而且是“在人群中”所感到的“不可堪的寂寞”,周作人说,“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这是一种“智者”的寂寞,淡而且深,自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东洋人的悲哀”的另一个侧面,即周作人所说:“别是一样淡淡的喜悦,可以说是寂寞的不寂寞之感”,这“苦中作乐”,“忧患时的闲适”,才是周作人的人生及其外化物(“文章”)的“真味”.在周作人看来,这正是普通人的真实人生:无论现世怎样不完全,如何充满苦难,人(平凡的人)总得活着,“在不完全的生活里享乐一点美与和谐”,欢乐,一味地“苦”下去,那是“'神”,是想象的“英雄”,而非现实的“人”.周作人因此把“东洋人的悲哀”称为“生之悲哀”,“凡人的悲哀”,这是含有一种深刻性的.3、理解《边城》语言明静的美,体会作者对悲剧的感悟、湘西地域文化与沈从文小说的关系。
《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湘西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
融进了他独特的人生价值观、他的情感爱惜、他的理想与追求。它由沉沦的都市与充满生命活力的乡村世界这对比强烈的两大乐章构成。
他又融汇西方各现代艺术流派的表现方法,组成自己作品艺术创造的有机血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潜意识与变态心理描写在他作品里都留有印痕。
4、谈谈《正红旗下》的叙述风格、语言的特点。
这部小说的语言艺术很值得称道,老舍把理性的反思融入形象的描绘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含蓄的讽刺笔调,特别适合小说所要表现的民族风习与反思国民性的需要。
老舍的语言艺术也得力于他对北京市民语言及民间文艺的热爱与熟悉。他大量加工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用老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同时又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制的美(这也是北京文化的特征),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制而不雕琢。其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志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
四、分析论述题(28分)
(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题回答。每题的答题字数至少要求在300字。)
1、阅读分析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300字)
参考(指导P280-282)
2、结合《独语》分析独语体散文的特色。(300字)
参考(指导P320_322)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平时作业三
一、指出下列段落所属的作家、作品(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郭沫若)(天狗)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艾青)(上)
4、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徐志摩)(吹)
5、我来了,我喊了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闻一多)(6、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戴望舒)(7、归去也,归去也,归去也—— 象候鸟衔来了异方的种子,三桅船载来了一枝尺八,尺八乃成了三岛的花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发现 寻梦者))
(卞之琳)(灯虫)
8、在北方
乞丐徘徊在黄河的两岸 徘徊在铁道的两旁
(艾青)(乞丐)
9、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 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
(艾青)(黎明的通知)
10、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闻一多的《发现》形式整齐,体现了他三美主张中对 建筑美 的追求。
卞之琳的诗作 尺八,诗名是一种乐器名。
3、艾青在狱中怀念、赞颂自己的乳母的一首名作是 《大堰河-我的保姆》。
4、被誉为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奠基作是郭沬若的 《女神》。
5、“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两句诗出自郭沬若的 《天狗》。
6、《北京人》中,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是 曾思懿。
7、《茶馆》第一幕中,台词最少的人物是 马五爷。
8、在闻一多先生的诗中,颇为特别的,甚至在现代新诗中都不多见的诗作是《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9、艾青《黎明的通知》叙述语调的显著特点是 呼唤式。10、1928年,年仅20岁的穆旦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诗作 《赞美》。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两题回答。每题的答题字数至少要求在200字。)
1、试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音韵美。
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同时,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带来了音乐美与造型美统一的品格。
2、简析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音乐式结构。提示:
①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不论是当年,还是现在,所有的读者无不被这两行诗带来的寒冷所震慑,并且激赏它饱含着时代感的悲凉雄壮的浑然气韵。它的反复回荡的气韵宛如深隽的钟声一阵比一阵宏亮地响着。雪在中国的土地上落着,诗人惊世的钟声也带着寒颤,随着落雪,回响在整个中国的土地上。艾青“下”的这场“雪”,厚重得使人透不过气,直想吼出一腔的闷气。这就是我初读这首诗的感受。这两行反复回响的诗,被认为是诗的主旋律。
②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③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这三行诗的容量是多么的沉重啊!它蕴含着深深的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使诗的意象和内含增添了极大的重量,这重量是一种不能推卸的负担,宿命地落在读者的心头上,引起了更深更深的震颤——这也正是雪落在中国土地上的寒冷的重量!
④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以“些许的温暖”,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诗人最后在“没有灯光的晚上”痛苦而悲伤地诉说:“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说的。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性,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忧虑吗?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
3、试析闻一多《发现》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歌是闻一多众多诗歌有名的一篇爱国诗。表现了诗人从美国回来后面对军阀混战下残破祖国现实的失望与愤懑。还有他对祖国现实和未来的有忧思,以及这种深广忧愁中升腾起的对祖国执着深沉的热爱。
首先,诗题的双重含义与精巧构思立意非凡。《发现》诗题包含着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发现。对客观世界的发现指诗人从国外学成归来满怀报国宏愿与热情踏上祖国大地时,发现的却不是梦里如花的祖国,而是一场恐怖的挂在悬崖上的噩梦。对主观世界的发现指诗人面对黑暗的现实上天入地寻找祖国变成噩梦的原因,却“总问不出消息来,终于在痛哭中呕出一颗心来”。才发现祖国原来在诗人心里《发现》诗题的双重含义点明了诗作的爱国主义思想题旨,使读者见到一颗蹒跳在诗人胸膛火红的赤子之心。
其次,比喻和征询手法的运用。诗人将祖国黑暗的现实比作恐怖的噩梦并且是一场挂在悬崖上的噩梦,把诗人回国后极度失望痛苦的感受具象化。诗人不能接受黑暗的现实,强烈的爱国心驱使他寻根究底。于是,他以征询手法追问青天,大地和八面来风以抒发内心痛苦。
再次,排比手法的运用。两组“我来了---”抒发了作者面对祖国残破祖国现实的一种窒息的绝望和对祖国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深情在痛苦中燃成烈焰,从而增强了诗作表现力,更加扣人心弦。
最后,本诗语言突兀,绐人一种强烈的震憾效果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呼天抢地的呼喊:“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此外,全篇结构严谨。诗歌以痛苦的“发现”起笔和惊讶的“发现”作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4、戴望舒诗《寻梦者》有着怎样的艺术构思?诗人又是用怎样的外在形式来表现这一构思的? 提示:
①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
②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在一起;(3分)
③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
四、分析论述题(20分)
(可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题回答。每题的答题字数至少要求在200字。)
1、以《日出》中李石清的台词来分析李石清的人物性格。
2、卞之琳诗歌《断章》解读。
3、分析艾青《乞丐》一诗的思想或艺术特色。
要点:
1、《乞丐》一诗中诗人以深沉的忧郁和悲哀触目惊心地反映了北方农民的悲惨命运,体现出作者对侵略者最深切的控诉,和对人民的同情,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2、诗人以最精简的白描手法、最质朴的诗歌语言和最有力的形象造型,塑造了特定时代的乞丐形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平时作业四
指出下列文字所属的作家、作品(每小题3分,共24分)
1、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戴望舒)(寻梦者)
2、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
(鲁迅)(在酒楼上)
3、北京向来少雨,所以不但雨具不很完全,便是家屋构造,于防雨亦欠周密。(周作人)(苦雨)
4、请他们准备欢迎,请所有的人准备欢迎 当雄鸡最后一次鸣叫的时候我就到来
(艾青)(黎明的通知)
5、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的在那里风化了!„„
(矛盾)(子夜)
6、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何其芳)(独语)
7、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沈从文)(边城)
8、这回的大雨,只有两种人最是喜欢。第一是小孩们。„„第二种喜欢下雨的则为蛤蟆。
(周作人)(苦雨)填写下列作品的作者(每小题2分,共16分)
1、《影的告别》 鲁迅
2、《故都的秋》 郁达夫
3、《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沈从文
4、《洗衣歌》 闻一多
5、《赵子曰》:老舍
6、《小城三月》:萧红
7、《伤逝》:鲁迅
8、《莫须有先生传》:废名
三、小说解读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阅读《骆驼祥子》并分析祥子的形象。(300字以上)
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形象的意义: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祥子的又一典型意义是: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个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强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
2、谈谈你对《边城》的理解。(300字以上)要点:(仅作提示)
《边城》是一部具有象征性的抒情小说,作家在这部小说中寄托着对人生的理想和独特的艺术追求。
首先,作家把湘西的自然风物写得非常美,山山水水、小船房屋„„,“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向”。
其次,作家把小说中的人物写得非常美。作品中的人都是普通人,但他们那么忠厚善良,慷慨豪爽,人性那么美,人情那么好。
作品从人物和景物的构图上,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山水美风俗淳人心好的理想世界。这确乎是一个“牧歌境界”。这也是作者和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以上只要选择一题回答即可)
四、散文解读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阅读并分析鲁迅散文《阿长与〈山海经〉》。(300字以上)要点:(仅作提示)
此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以一种内心深处强烈的爱,通过对“长妈妈”的怀念,怀念着自己久已逝去的童年生活,怀念那单纯平静的心灵世界。
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述自己如何爱长妈妈,反以一种戏谑的笔调,写她的可笑的动作,滑稽的神情和她的“无稽之谈”,历数她的那些“麻烦的礼节”等等。鲁迅是个深沉内向的人,他只是真切刻划长妈妈淳厚的灵魂,而将自己的怀念隐蓄在生动的刻划中。只是在文章末尾,抑制不住地有了一次感情的爆发式流露。作者童年的记忆越是清晰,越痛感时日的流逝和现实生活的沉闷,作者的爱,也难免要转变成伤感。
戏谑和伤感这两种一般说来彼此无缘的情味,在这篇文章中竟能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充分显示出作者艺术技巧的圆熟。
①“三头相搏”是前一个高潮,使黑的人和眉间尺的人格与精神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②“复仇”主题鲁迅式的思考与开掘都是从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于是出现了后一个高潮――“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
③前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后一个高潮体现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消解为无,无效,无意义。《铸剑》的前半部是一个悲壮、崇高的复仇故事,小说结尾复仇完成“以后”,出现了“万民观瞻”的“狂欢节”场面:复仇者与暴君的头骨混在一起,同被展览,复仇的神圣也被消解为无。尽管鲁迅在感情上始终倾心于复仇,但他仍以怀疑的眼光,将在看客面前,复仇必然的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
④小说显然出现两个调子:悲壮、崇高和嘲讽、荒谬。“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或语调或显或隐,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平时作业一及部分参考答案 2008年06月29日 王凤霞
中国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二)作业1 及部分参考答案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散文部分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资料。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题型相一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和。
3.周作人散文的基本体式是“ ”。
4.巴金五集“随想录”是《 》,《 》,《 》,《 》,《 》,《十年一梦》是《 》中的一篇。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子’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3.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4.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5.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写的三篇小说有()
A.《银灰色的死》 B.《沉论》
C.《南迁》 D.《春风沉醉的晚上》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3.简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通过对“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了解,分析巴金在《十年一梦》中进行自我发现与清算的漫长而逐渐深入的过程。
2.分析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热风
》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鲁迅
和
周作人。
3.周作人散文的基本体式是“
闲话体
”。
4.巴金五集“随想录”是《 随想录 》,《 探索集 》,《 真话集
》,《 病中集 》,《 无题集 》,《十年一梦》是《 随想录 》中的一篇。
在这次作业中,填空题全对的人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不乏大家共同讨论的情况,对于平时作业,这是可以允许的。但也存在几个问题。
一、第一题,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有些同学填的是“野草”,这是对鲁迅的创作经历还不太了解。我们这门课是名著导读,但还是会涉及到文学史知识。
二、第四题,大部分同学能够全答出来,但也有部分同学只能答出“随想录”,这道题的答案在我们的学习指导里是可以找到的,说明这部分同学没有认真地看学习指导。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A)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子’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C)。
A.《父亲》
B.《给亡妇》
C.《儿女》
D.《背影》
3.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BD)。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4.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ACD)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5.郁达夫在日本期间写的三篇小说有(ABC)
A.《银灰色的死》
B.《沉论》
C.《南迁》
D.《春风沉醉的晚上》
对于这道题,大家答得也还是比较好的,1、2、3、5题没有人答错,第四题有些同学答错了,基本上只选择了AD,漏选了C,这是大家补修课补得不够,对这位作家的创作掌握的不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对于这道题,大家一般对周作人的小品文掌握得比较好,对他的杂文不是很了解。周作人的杂文,涉及思想、道德、文艺、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表现出进步的政治倾向,在“五四”时期和二十年代,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变革贡献了力量,是新文学散文成就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这道题大家都答得比较好,可能是对这个作家比较偏爱吧。基本都答出了“朱自清写景散文风格优美,具有描写细腻的突出特点;记叙散文风格朴素,具有情感深厚的突出特点”这两个要点。
3.简述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
大家拘泥于自学指导,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如果去深入地读贾平凹的散文,是由很多东西可以谈的。希望大家在死抠教材的同时,也能够好好地去阅读原作。
四、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通过对“奴隶意识”和“觉新性格”的了解,分析巴金在《十年一梦》中进行自我发现与清算的漫长而逐渐深入的过程。对于这道题,大家可以参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的学习指导和我们专科阶段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
2.分析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家常,类似于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态度记录风物人情,既不刻意追求散文的抒情效果,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读汪曾祺的散文,就好象在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的说话,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又发人深思。对于要点大家都能答出来,但我们这道题是分析题,是要一个分析的过程的。很多同学只是给出了结论。我想你们也是知道,要立足文本,从汪曾祺的散文入手,进行分析,问题出就出在对文本不熟。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多阅读,尤其是对名著的阅读。这个建议不仅适用于这一个作家,对于现当代文学史上其他的知名作家也是这样的,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一及答案 2008年06月29日 王凤霞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是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和。
3.《放猖》是(作者)的散文。
4.汪曾祺在他的散文《 》中介绍了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
5.戴望舒的第一部诗集是《 》,他的成名作是《 》。
6.曹禺的三大杰出作是《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4.丁西林的话剧,特点是()
A.简洁集中 B.复杂
C.幽默 D.严肃
5.老舍的话剧有()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3.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四、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热风》
2.鲁迅、周作人
3.废名
4.《午门忆旧》
5.《望舒草》、《雨巷》
6.《雷雨》、《日出》、《北京人》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A 2.AD 3.B 4.AC 5.AB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第一,最引人注意的是写浙江故乡和北京日常生活风貌和民俗的篇什。这些散文表现出对生活的广泛兴趣和细致的观察,对现代散文的题材和样式也是一种开拓。(4分)
第二,为现代散文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3分)
第三,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广博的知识性。(3分)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总体风格精练传神;(3分)
二是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富于动作性,“话到人到”;(3分)
三是具有京味特点;(2分)
四是幽默含蓄。(2分)
3.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可分为“写景散文”和“记叙散文”两大类,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4分)写景散文风格优美,具有描写细腻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荷塘月色》、《绿》等;(8分)记叙散文风格朴素,具有情感深厚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背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8分)
学生如有不同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得高分。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曾文清是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的一个封建没落阶级的典型人物,是旧北京贵族文化的代表,他一方面能诗善画,知书识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6分)另一方面,由于没落阶级的寄生生活,养成了他只会品茶养鸟抽大烟的懒惰性格,不敢爱,也不敢恨,是一个连守成也做不到的“废物”。(6分)作品通过曾文清的形象,让人看到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对人的销蚀作用,揭示了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封建阶级本身的腐烂。(4分)在举例分析中,可通过他与妻子曾思懿或表妹愫芳的关系,具体说明作品是如何表现他既不敢爱也不敢恨的软弱性格的。(4分)
学生如有不同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得高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二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周作人散文《鬼的生长》的基本体式是“ ”。
2.散文《女吊》和《苦雨》的作者分别是 和。
3.巴金五集“随想录”是《 》,《 》,《 》,《 》,《 》,《十年一梦》是《 》中的一篇。
4.汪曾祺在他的散文《 》中介绍了午门建筑的诸多掌故。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
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3.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5.丁西林的话剧,特点是()
A.简洁集中 B.复杂
C.幽默 D.严肃
6.老舍的话剧有()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8.贾平凹的《商州又录》共有多少个段落()
A.9 B.10 C.11 D.12
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
A.音乐的美 B.绘画的美
C.建筑的美 D.雕塑的美
10.“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句诗的作者是()
A.舒婷 B.北岛
C.牛汉 D.西川
三、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文抄公体”
2.鲁迅、周作人
3.《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真话集》
4.《午门忆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 3.AD 4.B 5.AC
6.ABC 7.BD 8.C 9.AB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要说明周作人散文特点。
第一,最引人注意的是写浙江故乡和北京日常生活风貌和民俗的篇什。这些散文表现出对生活的广泛兴趣和细致的观察,对现代散文的题材和样式也是一种开拓。(4分)
第二,为现代散文创造了一种平和冲淡的风格。(3分)
第三,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广博的知识性。(3分)
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主要不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而是选择了思想文化的独特角度来全面揭示封建文化养育的封建阶级的腐朽。(3分)全剧着重描写了各种人物,它通过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曾家人,沉溺在繁文缛节的礼教和高雅生活中,使他们连站立的力气也丧尽了,写出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的腐朽性;(3分)它还通过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远古的“北京人的时代”,还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父女形象,与曾家作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文明之下造就的两种人,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批判。(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可分为“写景散文”和“记叙散文”两大类,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4分)写景散文风格优美,具有描写细腻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荷塘月色》、《绿》等;(8分)记叙散文风格朴素,具有情感深厚的突出特点,主要作品有《背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8分)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茶馆》艺术结构最大的特色是独创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线索的结构方法,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4分)在“茶馆”这个典型的社会场景中,安排众多人物出场活动,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各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其他龙套人物根据需要来去自由。(10分)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拓宽了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6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三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放猖》是(作者)的散文。
2.周作人散文《鬼的生长》的基本体式是“ ”。
3.巴金五集“随想录”是《随想录》,《 》,《 》,《 》,《 》,《十年一梦》是《 》中的一篇。
4.曹禺的三大杰出作是《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腊叶》收录在鲁迅的散文集()中。
A.《野草》 B.《朝花夕拾》
C.《坟》 D.《故事新编》
2.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4.丁西林的话剧,特点是()
A.简洁集中 B.复杂
C.幽默 D.严肃
5.老舍的话剧有()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详子》
6.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8.贾平凹的《商州又录》共有多少个段落()
A.9 B.10 C.11 D.12
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
A.音乐的美 B.绘画的美
C.建筑的美 D.雕塑的美
10.“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句诗的作者是()
A.舒婷 B.北岛
C.牛汉 D.西川
三、简答题
1. 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三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废名
2.“文抄公体”
3.《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真话集》
4.《雷雨》、《日出》、《北京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D 3.B 4.AC 5.ABC 6.A 7.BD 8.C 9.AB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2.结合第一幕简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总体风格精练传神;(3分)
二是人物语言非常个性化,富于动作性,“话到人到”;(3分)
三是具有京味特点;(2分)
四是幽默含蓄。(2分)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主要不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而是选择了思想文化的独特角度来全面揭示封建文化养育的封建阶级的腐朽。(3分)全剧着重描写了各种人物,它通过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曾家人,沉溺在繁文缛节的礼教和高雅生活中,使他们连站立的力气也丧尽了,写出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的腐朽性;(3分)它还通过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远古的“北京人的时代”,还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父女形象,与曾家作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文明之下造就的两种人,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批判。(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散文美”的抒情诗,以其内在的情感节奏形成诗的音乐美。首节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个全诗的主旋律为序曲,定下全诗悲哀阴郁的基调。而后,出现了北方“农夫”的形象,诗人娓娓诉说自己和他们情感的共鸣:“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并进一步倾诉自己被残害的青春和生命,说明自己一样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迫,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民族的哪一个个体不曾感到“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呢?至此,主旋律第一次回旋,广漠的悲哀与寒意笼罩住每个人的心灵;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方“少妇”的悲惨命运,进而推及“我们的年老的母亲”。这个母亲的形象,既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现实母亲的写照,同时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诗歌至此达到了一个情绪的小高潮,诗人直抒胸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哀婉的抒情中暗含着无尽的叹息,主旋律第二次回旋,回应前篇,同时开启下半节,使诗歌内含的音乐感、节奏感得到强化,忧郁悲哀的色调更浓重了。紧接着,通过“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的形象,揭示了民族的深重灾难,愤怒地控诉侵略者的暴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全诗情绪达到最高潮,诗人痛楚地呼唤:“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主旋律第三次回旋,情感再度由高昂的呼喊转为低沉压抑的倾诉,诗人那带血的悲苦呼唤和“土色的忧郁”被渲染到了极致,许是情感之“苦”弦绷得太紧,最后一节情感暂得以舒缓和松弛,以直接的告白,深化了诗人与人民、民族血肉相连的诚挚情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表露无余。
2.试分析曾文清的形象。
曾文清是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的一个封建没落阶级的典型人物,是旧北京贵族文化的代表,他一方面能诗善画,知书识礼,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6分)另一方面,由于没落阶级的寄生生活,养成了他只会品茶养鸟抽大烟的懒惰性格,不敢爱,也不敢恨,是一个连守成也做不到的“废物”。(6分)作品通过曾文清的形象,让人看到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对人的销蚀作用,揭示了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封建阶级本身的腐烂。(4分)在举例分析中,可通过他与妻子曾思懿或表妹愫芳的关系,具体说明作品是如何表现他既不敢爱也不敢恨的软弱性格的。(4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四及答案 2008年06月29日 王凤霞
一、填空题
1.《放猖》是(作者)的散文。
2.周作人散文《鬼的生长》的基本体式是“ ”。
3.《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 》,后收入散文集《 》。
4.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 》,其中《 》是诗集中的代表作。
5.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 》。6.曹禺的三大杰出作是《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鲁迅的独语体散文集是()
A.《野草》 B.《呐喊》
C.《彷徨》 D.《朝花夕拾》
2.属于杨绛的散文集有()
A.《将饮茶》 B.《洗澡》
C.《燕知草》 D.《干校六记》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和《发现》的作者是()
A.艾青、戴望舒 B.艾青、闻一多
C.戴望舒、闻一多 D. 冯至、戴望舒
4.话剧《北京人》的整部剧的基调是()的。
A.激烈 B.狂躁
C.沉静 D.郁热
5.老舍的话剧有()
A.《龙须沟》 B.《茶馆》
C.《神拳》 D.《骆驼祥子》
6.曹禺以批判“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为目的的话剧是()
A.《日出》 B.《雷雨》
C.《原野》 D.《北京人》
7.下列作品中,属于周作人的作品有()。
A.《女吊》 B.《苦雨》
C.《三竿两竿》 D.《金鱼》
8.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妻子是一个()。
A.理想主义者 B.颓废者
C.浪漫主义者 D.现实主义者
9.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
A.音乐的美 B.绘画的美
C.建筑的美 D.雕塑的美
10.“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句诗的作者是()
A.舒婷 B.北岛
C.牛汉 D.西川
三、简答题
1. 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2.简要分析“死火”的象征意义。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四、论述题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题四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废名
2.“文抄公体”
3.《旧事重提之二》、《朝花夕拾》
4.《女神》、《凤凰涅槃》
5.《隐身衣》
6.《雷雨》、《日出》、《北京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AD 3.B 4.C 5.ABC 6.A 7.BD 8.A 9.ABC 10.C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特点。
一是婉约较清丽;(3分)
二是手法的多样;(3分)
三是音乐美上的高度成就。(4分)
2.简要分析鲁迅散文《死火》中“死火”的象征意义。
文中的“死火”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意象,它揭示的是关于“生存困境”、“生命”与“死亡”的问题。鲁迅是以“死火”的形象告诉人们,要勇于正视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要重视生命的过程和价值。无论“死火”选择走出冰谷与否,最终都是死亡。若是留在冰谷,它将被冻灭,于无声无息中耗尽自己的生命;若是走出了冰谷,它就能继续燃烧,尽管也会烧完,但它在烧的过程中,毕竟发出过灿烂的光辉,并给人类带来光明,使生命具有了价值和意义。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但死亡的效果已完全不一样。
3.曹禺的《北京人》在表现封建旧家庭题材上有什么特点?
《北京人》主要不是从政治上、经济上对封建旧家庭的批判,而是选择了思想文化的独特角度来全面揭示封建文化养育的封建阶级的腐朽。(3分)全剧着重描写了各种人物,它通过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曾家人,沉溺在繁文缛节的礼教和高雅生活中,使他们连站立的力气也丧尽了,写出了典型的旧北京贵族文化的腐朽性;(3分)它还通过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远古的“北京人的时代”,还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父女形象,与曾家作了对比,展现了两种文明之下造就的两种人,对封建旧文化进行了批判。(4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仔细阅读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本诗的音乐式的结构。
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散文美”的抒情诗,以其内在的情感节奏形成诗的音乐美。首节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个全诗的主旋律为序曲,定下全诗悲哀阴郁的基调。而后,出现了北方“农夫”的形象,诗人娓娓诉说自己和他们情感的共鸣:“告诉你/我也是农人的后裔”,并进一步倾诉自己被残害的青春和生命,说明自己一样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迫,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民族的哪一个个体不曾感到“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呢?至此,主旋律第一次回旋,广漠的悲哀与寒意笼罩住每个人的心灵;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南方“少妇”的悲惨命运,进而推及“我们的年老的母亲”。这个母亲的形象,既是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现实母亲的写照,同时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形象„„诗歌至此达到了一个情绪的小高潮,诗人直抒胸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哀婉的抒情中暗含着无尽的叹息,主旋律第二次回旋,回应前篇,同时开启下半节,使诗歌内含的音乐感、节奏感得到强化,忧郁悲哀的色调更浓重了。紧接着,通过“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的形象,揭示了民族的深重灾难,愤怒地控诉侵略者的暴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全诗情绪达到最高潮,诗人痛楚地呼唤:“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主旋律第三次回旋,情感再度由高昂的呼喊转为低沉压抑的倾诉,诗人那带血的悲苦呼唤和“土色的忧郁”被渲染到了极致,许是情感之“苦”弦绷得太紧,最后一节情感暂得以舒缓和松弛,以直接的告白,深化了诗人与人民、民族血肉相连的诚挚情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表露无余。
2.《茶馆》在艺术结构上有什么特色?作者如此安排结构有什么意义?
《茶馆》艺术结构最大的特色是独创了“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打破传统的以故事情节为线索的结构方法,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4分)在“茶馆”这个典型的社会场景中,安排众多人物出场活动,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每个角色各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其他龙套人物根据需要来去自由。(10分)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主次分明,拓宽了表现的生活范围,便于在纷纭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下凸现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和他们的性格命运,成功地表现了重大主题。(6分)
第五篇: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试卷B答案
试题1: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节选)要点:(仅作提示)小说描写了一个外号叫“棋呆子”的知青王一生的故事。作家有意识地淡化了王一生作为知青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淡化他的社会思考和政治意识,淡化了他的下放生涯中关于劳动、苦难等内容。没有描写他与环境的直接矛盾冲突,而重点突出与强调了他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着重描写王一生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情。吃为身体之必须,棋为精神之必须;吃是棋的物质基础,棋是生命的价值体现,两者存在着互补与升华的辩证关系。因此,王一生执着于棋道,追求的是一种内向的个体精神世界的完美。王一生的形象,以其说是包容了文化精神的独特个体,不如说是消解了鲜明个性的文化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合璧的人格精神和文化心理积淀。作者并不强调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刻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文化特征,试题2:艾青诗歌《鱼化石》品读。(300字,30分)要点提示:A.艾青的哲理小诗,咏物言志,是诗人将现实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加以艺术熔炼后产生出来的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迷人火花。B.《鱼化石》是艾青哲理小诗的代表
作,具有历史和哲学深度。作品以一块“过多少亿年”的鱼化石为艺术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
C.诗人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进了对世界变幻的感悟中,透视出诗人特殊的人生际遇。D.鱼化石形成过程,蕴涵着人类历史与人生的一种发展规律,包含着人生的无奈与苍凉,表达了一种诗人的人生观、哲学观。
一、填空题1.《阿长与山海经》副题为《旧事重提之二》,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2.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其中《凤凰涅槃》是诗集中的代表作。3.杨绛散文集《将饮茶》的“代后记”是《隐身衣》。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5、大地上的事情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了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
6、“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两句诗出自郭沬若的天狗。
7、丁西林的《酒后》中的一个人物,在剧中几乎不说话,对所发生的一切处于完全无知状态,这个人物是客人。
8、《北京人》中,漂亮、能干、凶狠的王熙凤式的女人是.曾思懿。
二、不定项选择题1.鲁迅的独语体散文集是(A)A.《野草》 B.《呐喊》C.《彷徨》 D.《朝花夕拾》2.话剧《北京人》的整部剧的基调是(C)的。A.激烈 B.狂躁C.沉静 D.郁热3.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妻子是一个(A)。A.理想主义者 B.颓废者C.浪漫主义者 D.现实主义者
4、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B _。A.金鱼 B.叭儿狗 C.鹦鹉 D.猫
5、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 C。A.《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B.《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意而成。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6、“生命之火熄了又熄了,一片蓝焰,一堆灰。谁看到?谁明白?谁相信„„”这一段文字节选自D。A.《寒风吹彻》 B.《我与地坛》 C.《大地上的事情》 D.《烛虚•五》
7、《影的告别》中,“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浸在黑暗里了。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对这句话理解比较正确的选项有BC。A.影子明哲保身,不愿见光明。
B.反抗黑暗自然被黑暗所不容。C.影子在完全黑暗和完全光明中,都将消失。D.影子惧怕黑暗,又不喜欢光明。
8、下列关于《更衣记》的陈述,正确的是_.BCD。A.是张爱玲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散文。B.对自满清以来三百年的中国服饰作了一个回顾。C.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对服饰的变迁、文化氛围及社会心理均作了一定的描绘。D.艺术上表现了取喻和用词的准确与灵动。
9、下面的诗作,可以看作现代人的“天问”的一首诗是_ C。A.《我用残损的手掌》 B.《雨巷》 C.《乐园鸟》 D.《我的记忆》
10、新月派诗人追求诗歌的.BCD A.意境美 B.图画美 C.建筑美 D.音乐美
三、简答题1.简要分析“死火”的象征意义。答案:文中的“死火”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个意象,它揭示的是关于“生存困境”、“生命”与“死亡”的问题。鲁迅是以“死火”的形象告诉人们,要勇于正视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要重视生命的过程和价值。无论“死火”选择走出冰谷与否,最终都是死亡。若是留在冰谷,它将被冻灭,于无声无息中耗尽自己的生命;若是走出了冰谷,它就能继续燃烧,尽管也会烧完,但它在烧的过程中,毕竟发出过灿烂的光辉,并给人类带来光明,使生命具有了价值和意义。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但死亡的效果已完全不一样。
四、论述题
1.试析穆旦《赞美》诗的艺术特色。【参考答案知识点见本诗阅读提示】2.《商州又录》中有许多画面感极强的意境,阅读一、二两节,分析其意境美。【参考答案要点】①文章一、二两小节描写了商州冬天的景致,冬天的山、冬天的雪、冬天的山民,共同组成了一幅优美的意境。(3分)②描绘意境方面注重画面间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转换。(4分)例如,从山的描写到冬天的动物,进而转换到回家的山民、屋里的小妞,随着视点的转换,呈现了整个冬
天的生活。③意境的描写还表现在语言上。(3分)。举例分析(5分),如“冬天的山,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起的瘦”等。④学生可以选择其它角度分析
一、写作者
1、《双桅船》
2、《孩子王》
3、《废都》
4、《干校六记》
5、《怀念胡风》
6、《病隙杂记》
7、《半棵树》
8、《小鲍庄》
9、《活着》
10、《一个人的村庄》组诗《女人》
2、《慈航》
3、《浮躁》
4、《洗澡》
5、《怀念萧珊》
6、《命若琴弦》
7、《华南虎》
8、《长恨歌》
9、《现实一种》
10、《檀香刑》
二阿城的小说《棋王》(节选)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提示:
1、小说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是“吃”,一是“下棋”。可联系作品写作的背景,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及作者的用意。
2、小说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
3、分析可自选角度:创作意图、思想内容、风格特点等等均可。
4、答题字数至少300字
三、浅析《午门忆旧》。提示:
1、自选角度分析,思想、艺术、读后感受等皆可。
2、答题字数至少300字。
四、艾青诗歌《鱼化石》品读。提示:
1、这首诗咏物言志,通过鱼化石这一意象,揭示出一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
2、答题字数至少200字。鱼化石 艾青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鱗和鰭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三、我读《隐身衣》。(30分)提示:(1)自选角度分析,思想、艺术、读后感受等均可。(2)答题字数至少在300字。
四、牛汉诗歌《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品读。(30分)提示:(1)此诗创作于1982年秋,是诗人人生体验的一个总结,也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感叹。(2)答题字数至少在300字。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 牛汉童年时,我家的枣
树上,总有几颗枣子红得特别早,祖母说:“那是虫咬了心的。”果然,它们很快就枯凋。——题记。人们 老远老远 一眼就望见了我满树的枣子 一色青青只有我一颗通红 红得刺眼 红得伤心一条小虫 钻进我的胸腔 一口一口 噬咬着我的心灵我很快就要死去 在枯凋之前 一夜之间由青变红 仓促地完了我的一生不要
赞美我„„我憎恨这悲哀的早熟 我是大树母亲绿色的胸前 凝结的一滴 受伤的血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很红很红 但我多么羡慕绿色的青春。
一填空1.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小说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_____________”。2.《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王安忆称为“_____________”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纪实与虚构》的副标题是______________。4.《纪实和虚构》可以被称为“性”小说。5.铁凝《孕妇与牛》没有___________,着重传达的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情绪.。6.《午门忆旧》名为“______________”,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的________________的介绍。7.《许三观卖血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做了最大限度的实验。8.小说____________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9.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_________”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的“_____________”。10.赵树理写《李有才板话》是要谈谈中国农村的新变化,“给大家看看解个闷”。由此决定了阅读本篇的两个重点。一是作者对_____________的关怀,二是作者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___________”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11.王蒙《春之声》题目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________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12.《棋王》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________”,一件是“_________”。13.《悼念一棵枫树》具有的传统表现方式。14.《十年一梦》写于_________年,是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第三卷《真话集》中的一篇。《随想录》的核心内容是对“_________________”所做的回顾和批判,15.阅读本质上还是一种“”,即是要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内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与培育起自身的想象力,。16.《孩子王》和《树王》是______________的小说。17.《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_________》或《__________》。18.《商州又录》是一篇传统韵味的散文。19.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前有《商州初录》,后有、。
20.《我与地坛》是_____________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_______________的感悟。21.王蒙《春之声》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22.汪曾祺的散文接近宋代的笔记,以闲谈的方式记录。23.《大地上的事情》由许多式的片段组成,吉林省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情,并记录了作者的哲理式感悟和评价。24.诗歌《母亲》是翟永明1984年写作的由21首诗组成的结构完整的组诗《________》中的一首。25.海子的诗歌创作分为和两种。
26.北岛的《古寺》写到了古寺中的、、、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废墟场景。27.昌耀的《凶年逸稿》写于1961—1962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副标题“”即源于此。28.《麦地与诗人》中,海子诗歌中具有原型意味的意象是“”。29.于坚的《尚义街六号》发表于1986年11月号的《诗刊》,曾引起被文学史称为“”或“”诗人的口语写作。30.《悼念一棵枫树》具有的传统表现方式。31.《_________》和《茶馆》是老舍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32.《茶
馆》(第一幕)是中国话剧史上空前的一幕。这有赖于剧作家老舍、导演________以及满台好演员的“_____”。33. 剧作《茶馆》是________幕剧。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二二二、、、、指出下列人物所属的作品指出下列人物所属的作品指出下列人物所属的作品指出下列人物所属的作品
1.张福贵()2.陈四3.王一生4.黑孩5.许玉兰
6.菊儿7.岳之峰8.陈泥鳅9.许三观10.岳之峰11.陈
泥鳅12.松二爷13.常四爷14.陈小手15.黑孩16.菊子姑娘
17.王利发18.秦仲义()19.陈四
三指出下列作品所属的作家指出下列作品所属的作家指出下列作品所属的作家指出下列作品所属的作家
1.()《传家宝》()2.《岁寒三友》()3.《孩子王》()4.《乌托邦诗篇》()5.《孕妇和牛》()6.《一个人的战争》()7.《树王》()8.《故里三陈》()9.《尚义街六号》()10.《麦地与诗人》()11.《午门忆旧》()12.《会唱歌的鸢尾花》()13.《走向冬天》()14.《私人生活》()15.《商州初录》()16.《命若琴弦》()17.《灵魂的声音》()18.《龙须沟》
()19.《泡茶馆》()20.《商州再录》21.《寒风吹彻》()22.《母亲》()23.《黑夜的献诗》()24.《致敬》()25.《随想录》()26.《城隍·土地·灶王爷》()27.《将饮茶》()28.《离别西海固》()29.《思维的乐趣》()30.《华南虎》()31.《凶年逸稿》()32.《春天,十个海子》()33.《茶馆》()34.《游戏·平等·墓地》()35.《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36.《活着》()37.《高车》、()38.《致敬》()39.《棕皮手记》()
四指出下列诗句所属作家及作品指出下列诗句所属作家及作品指出下列诗句所属作家及作品指出下列诗句所属作家及作品1.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 扩散成一圈圈年轮()2.是一个被称作绝少孕妇的年代。我们的绿色希望以语言形式盛在餐盘 任人下箸。我们习惯了精神会餐。()3.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雕像()4.听古城墙上泥土簌簌剥落如铭文流失于金石。夜气中沉浮着一种特殊的丁香气味。()5.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着一个野
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为了什么?()6.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
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7.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8.听古城墙上泥土簌簌剥落如铭文流失于金石。夜气中沉浮着一种特殊的丁香气味。()9.伐倒了一棵枫树” 伐倒了 一个与大
地相连的生命()10. 在青麦地上跑着 雪和太阳的光芒()11.那使你受孕的光芒,来得多么遥远,多么 可疑,站在生与死之间,你的眼睛拥有黑暗而进入脚底的阴 影何等沉重()五简析题简析题简析题简析题
1.简析《棋王》的语言风格。2.为什么说《许三观卖血记》对人物的对话和语言做了最大限度的实验。有何作用?
3.简述《孕妇与牛》的故事梗概。4.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核心意象是第三节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金色的红萝卜”。在《透明的红萝卜》中“金色的红萝卜“有何象征意义。5.试析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6.简析《午门忆旧》的特点。7.简析《我与地坛》的叙述风格。8.简析《凶年逸稿》写作的时代特色及独特性。9.分析翟永明《母亲》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六论述分析题答题字数不少于1000字。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1.谈谈陈小手这篇小说的特点及汪曾祺表现人物的特点
2.阅读《我与地坛》(节选),分析《我与地坛》的叙述风格。分析《我与地坛》中第五、六、七节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
3.试析《春天,十个海子》情绪基调,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4.阅读北岛的《古寺》,体味《古寺》写到了荒凉古寺中的蛛网、暗哑的铃铛、荒草、残缺的石碑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废墟场景。分析其中的象征内涵。
5.阅读《茶馆》(第一幕),并完成下面的分析题。(1)请说明每一个角色的身份。
①王利发:身份:____________; ②刘麻子: 身份:____________;
③庞太监: 身份:_________; ④唐铁嘴: 身份:__________;
⑤康六:身份:____________; ⑥松二爷身份:____________;
⑧马五爷:身份:____________; ⑨宋恩子身份:_________;
⑩吴祥子身份:____________; ⑾常四爷身份:____________;
⑿秦仲义身份:____________; ⒀康顺子身份:____________;
⒁二德子身份:____________;
(2)指出最能表现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性格的台词。(3)分析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