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龙村简介
五龙村简介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五龙村,五龙村是古田会址旅游区中一个融入田园观光,休闲避暑,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客家乡村生态旅游景点。整个村庄总人口1200多人,294户,总面积18.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46亩,现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使用的是上杭客家方言中的古蛟语。
五龙民俗广场曾是胡锦涛同志观看客家民俗表演,跳节节高舞的地方,占地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是戏台加回廊的全木结构建筑,设计上借鉴了客家建筑走马楼的形式,整个广场凝聚了客家建筑文化的精髓。胡锦涛同志跳的节节高舞是我们上杭特有的舞蹈,为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对丰收的期望。节节高舞充分展示了勤劳,勇敢,积极乐观的客家精神。
走进客家民居您会发现屋檐下叠放着众多酒缸,这是客家人的一大特点,不仅爱酿酒而且爱喝酒。逢年过节与亲朋好友相聚,喝上两杯,叙叙家常,热闹一番。客家米酒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源于东汉献帝兴平两年,也就是公园195年,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杭山水之间,有山民取清泉,以梗米酿造四曲佐之,窑藏发酵。俗话说“无酒不成宴席,有酒方可广待天下”,客家人素有好客之风,有客人来时,无需言语,饭前先干杯米酒,将热情融入好酒之中。
·
黄酒博览园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古田黄酒博览园,修建于2012年1月,它是一座宗祠建筑,也是著名的沉缸酒发源地,请大家随我往前参观,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座雕像,这是我们中国的酒圣——杜康的形象。东汉曹操《短歌行》中就有提到:慨当以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夏朝人,传说也是最早造酒的,他创造了殊酒的酿造方法,被后人尊称为酿酒鼻祖。前面是大厅,我们接着往里面参观。世界上有三大古酒,分别是啤酒,葡萄酒以及我们中国的黄酒。黄酒是我国的名族特色,也称为米酒,距今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黄酒属于低度酿造酒,酒精含量为14—20%, 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以及21种氨基酸,被称为“液体蛋糕”。中国的黄酒又分为鲁派黄酒,浙派黄酒和闽派黄酒,我们这里的沉缸酒就是闽派黄酒的著名代表。
龙岩沉缸酒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酿造时让酒醅三浮三沉,最后沉入缸底,故称为沉缸酒。它曾获得过24次国际,国家级金奖,是中国黄酒类唯一金奖得主。经中国酒文化研究会和中国营养学会评定,沉缸酒为中华十大名优保健酒,荣获中国甜酒之冠。
第二篇:五龙办事处简介(分村)
金沙县五龙街道办事处简介
金沙县五龙街道办事处由原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龙坝乡与原金沙县城关镇幸福村、鼓楼村、五星村、外寨村组建而成,距县城中心7公里,东邻茶园乡,南连古场办事处,西抵岩孔街道办事处,北接遵义县泮水镇,总面积88.104平方千米。辖区内住户6782户,24001人;耕地面积18855亩,林地总面积55708.2亩。辖:五星村、外寨村、古楼村、五星村、官田村、小里村、金云村及幸福村8个行政村。辖区现有投产煤矿企业1个;另有大西南集团康星油脂公司、贵州朗月集团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方仕服装城、红木家具城、黔北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型钢厂等企业共计 20余家。辖区气候宜人,交通运输便利,途经我辖区的交通枢纽主要有距杭瑞高速、赤望高速及326国道。
五关村:
预设立街道办事处行政办公所在地,全村辖4个村民组。13个村民小组:分别是新坝(包含和平、中心、联系村民小组)、金光(包含大沟、窑上、宴湾、古家寨村民小组)、联生(包含袁家沟、马脊梁、寨子、大泥沟村民小组)、红旗(包含沙湾、联合村民小组)。总面积13.6平方公里,728户人家,3095人,有耕地面积2359亩,其中田1887亩,土472亩。村内有小学两所(五关小学、新坝小学),有单位1个(林业站),有农家乐三家(森林农家乐、山溪农家乐、金稻子农家乐)。
外寨村:外寨村位于办事处行政中心北面,中心所在地10公里,东临遵义县泮水镇遵金村,西与五星村相连,南抵官田坝村,北接岩孔街道办事处红光村;全村总面积约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0亩,辖新桥、龙洞、新堰、金沟、外寨、罗汉、关塘、老马沟、新田等9个村民组,521户,1810人,常住人口1438人。落户企业有:康星油脂公司、红木家具城、金能洗煤厂、祁兴煤矿、昆仑天然气中转站。
五星村:古楼村位于办事处行政中心北面,距离行政中心约7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种面积1252亩,辖8个村民组,共578户,2138人,汉彝合居。辖区平均海拔91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辖有三把车、新车、岩塘、下坝、大土、院子、仓上、水沟等8个村民组。落户企业有:方仕服装城、综合项目、型钢厂、红木家具城。
古楼村:古楼村位于办事处行政中心北面,距离行政中心
6.7公里,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327.2亩,辖11个村民组,常住人口864户,3054人,古楼村辖有鱼塘、岩脚、古楼、店子、岩门、黄中、新寨、薅寨、石桥、中心、中心岩脚等11个村民组,现有朗月集团、东泰集团、黔北机电、加气砖厂、富润水暖厂、精品门业、澳士家具城、金三角线材公司等二十余个企业落点本村。有村级小学1所、中学1所。
官田坝村:
距离街道办事处0.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18个村民小组:分别是齐山组(包含烂泥丫、大土、沙子岩、店子、白岩、杨梅、仓坝村民小组)、双河组(包含岩口、后山沟、上寨、下块田村民小组)、群兴组(包含湾子、河坝、龙坑、街上村民小组)、新光组(包含丰岩沟、石家寨、高炉村民小组)。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983户人家,3706人,有耕地面积3123亩,其中田2498亩,土625亩。村内有中学、完小、幼儿园各一所,有政府及相关单位11个,企业1个(梦樵茶叶公司)。
小里村:
位于金沙县五龙街道办事处政府东面,村办公楼距办事处
服务中心7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23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光明(包含大兰沟、晏家湾、水对沟、大田、罗家寨、大土村民小组)、金庄(包含弯腰坡、石丫口、小里庄、高家沟、菜籽沟村民小组)、红岩(包含大坡、窑上、大坪、红岩寺、碉楼、高石坎村民小组)、坪峰(包含木江箐、先峰岭、雷打坪、柿花树村民小组)。总面积17.3平方公里,922户人家,3560人,有耕地面积3975亩,其中田3233亩,土742亩。村内有小学两所(小里小学、光明小学)。
金云村:
位于金沙县五龙街道办事处办事中心南面,村办公楼距办事中心(原乡政府办公楼)7.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24个村民小组,分别是金前(包含板桥、凤凰湾、石猪槽、新房子、高坎子村民小组)、金联(包含六井、下水田、西阳沟、徒坎、曹家湾、大坡、大水沟、唐家沟、皂角丫、千斤坝村民小组)、国光(包含付家坪、云台寺、锣锅田村民小组)、关坪(包含易家坡、民主、幸福、关口、新寨、方家沟村民小组)。总面积13.7平方公里,830户人家,3221人,有耕地面积2729亩,其中田2183亩,土546亩。村内有小学两所(金云小学、关坪小学),山庄一个(杨梅山庄)。
幸福村:幸福村位于县城东南部,地处城郊结合部,辖13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932户,3237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辖有红头寨、红子沟、营盘、钟家沟、孔家寨、大元、沙溪、高炉、金丰
1、金丰
2、金丰
3、金丰4等13个村民组。幸福村有小洋溪水库坐落于金丰组,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幸福村居民经济收入以农业、建筑、运输、餐饮等产业为主。有村级小学1所。
第三篇:村简介
村简介
**村地处信宜市南面、离市区4公里、镇5公里,位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信宜四大主干线、两大高速出口和信宜火车站均在**村或附近。**村共有自然村18个(其中20户以上自然村17个),农户598户、总人口3146人,其中劳动力1675人,外出务工人员1018人,妇女1233人,残疾83人,村两委干部5人,全村党员79人。全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亩(其中有效耕地面积689亩),山地面积2572亩,林地面积1200亩。山地主要种植油茶、松树以及少量的荔枝、龙眼,耕地以种植水稻、玉米、蔬菜、木薯为主。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521元,以外出务工为主,种养殖业为辅。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约1.5万元,以铺位、山场出租为主。
2016年,**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经核查,全村共有贫困户94户、260人。其中五保户27户、29人,低保户29户、80人(无劳力14户、19人,有劳力15户、61人),扶贫户38户、151人。有劳力的低保户和扶贫户53户、212人。去年五保户和无劳力低保户已全部落实政策兜底脱贫,余下的有劳力的低保户和扶贫户53户、212人为今明两年脱贫对象。在广东省农业发展银行的帮扶下,扎实推进脱贫
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兜底政策。2016年底,全村对符合条件的扶贫户全部纳入低保、“五保”供养;二是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贫困户子女按标准领取生活补助费,没有因贫辍学学生;60岁以上的贫困人员全部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27户泥改贫困户完成改造。三是加强主业种植。对全村种植户免费发放高产量水稻种子1800多斤,并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四是施行一户一策,进行产业帮扶脱贫。今年,全村共申报116个产业帮扶项目,涉及奖补金额40万多元。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帮扶单位投入24万元在村委会办公楼顶建设24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增加村集体收益。2016年全村脱贫42户、49人,超额完成全年脱贫任务。
**村以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为目标要求,推进村庄规划、房屋建造、道路修缮、卫生保洁、生活污水处理、治安管理等最紧迫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硬底化道路建设;18条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实现路灯安装;成立保洁队伍,对全村垃圾进行收集,建立起“日产日清”的可持续运作的长效机制;全村实现饮水安全。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入16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村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全市村极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亮点,全面实现“一站式”窗口服务;配合市公安局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体系,实现主干道出入口治安视频监控全覆盖;建成4个文化广场和1间农家书屋。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实现村村有水管员。四是全面推进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乱堆乱放、卫生死角等150余处;清理沟渠河道8.5公里;整建乱搭乱建、建章建筑7处,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60多处,拆除危旧房及废弃猪舍、牛栏等120多间;关闭禽畜养殖场13个,搬迁大型养猪场5个,发放奖补资金6万多元;整治污水排放1.2公里,整治畜禽污染20余处;全村已完成道路扩建3.5公里(由3米扩改为6米),并有约6公里的村道种植花卉,实现村道、庭院及房前屋后绿化美化。
第四篇:村情况简介
**村简介
**村位于**镇东部,距离***2公里,全村总住户数504户,总人口2161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区域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全村以蔬菜大棚种植业为主,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7668元。**村党支部共有46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一是清理发展思路,制订了发展规划。二是加大投入,根据本村实际,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经济作物,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强现有集体资产的管理。严格规定非生产性开支,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通过多方途径,包装项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努力,先后完成了农用电网改造、有线广播电视、村内道路整治等等工作,全村道路实现了硬化。2011年在村内开展了美化亮化工程,安装路灯20余盏,清理各类垃圾6000余方,有效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在2010年获得了“红旗村(街)”的称号,更好的改善了村容村貌,使全村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
第五篇:师宗县五龙乡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村
师宗县五龙乡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村
建设规划
(2010年—2011年)师宗县民族宗教局 五龙壮族乡人民政府 2010年4月18日
前 言
小马厂村小组属五龙乡曲祖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小组,全村有106户424人,有耕地面积600余亩,人均有粮285公斤,人均纯收入980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生猪养殖、烤烟、油菜、衫木等。小马厂是一个纯彝族村,民风纯朴,风光秀丽,民族传统文化保持得比较完整。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小马厂村小组经济逐步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活动是民族工作部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又一创新思路。师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云南省民委关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兴边富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结合旅游业开发,决定在小马厂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把小马厂村作为一面民族团结、民族进步、经济发展的旗帜来竖。
通过民族示范村建设,能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收入有明显增长,村容村貌有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有明显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进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关系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全县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龙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充分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按照“一事一议”制度,由村民表决通过后,最后正式确定了村庄道路建设、新建村级活动室、改厕、杉木种植为创建项目,并制定了《师宗县五龙乡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规划(2010年4月——2011年4月)》。小马厂村全体村民对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建设积极响应,全力支持,并一致希望规划能通过审批实施。本规划的实施必将对小马厂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师宗县五龙乡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
村
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小马厂村小组属五龙乡曲祖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小组,年全村有106户424人,有耕地面积600余亩,人均有粮285公斤,人均纯收入980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生猪养殖、烤烟、油菜、衫木等。小马厂村风景如画,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出优势资源的潜力,因此,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小马厂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示范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小马厂村地处五龙乡北部山区,境内气候温和,风光秀丽,拥有纵横交错的山川河流,全年平均气温达22°C,年平均日照1470-1650小时,无霜期320天,年平均降雨1250-1600㎜,空气相对湿度80%。土壤为黑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适合烤烟、油菜的种植。
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小马厂村是一个纯彝族村,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有自已的语言、服饰、饮食、歌舞、民俗、图腾崇拜等民族文化,重要的民俗活动和节日有尝新节、火把节等。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村中风景优美,树木郁郁葱葱,区位优越,位于师宗县与罗平县交界处。
(二)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与劳动力
2009年,小马厂村总人口424人,其中劳动力286人,农业劳动力过剩,且群众整体素质相对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影响了小马厂村的经济发展。
2、农业生产水平
小马厂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由于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烤烟、油菜等作物生长良好,但仍处于粗放型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低下,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仍很低,加之农业基础设施差,政府又无力投入资金,小马厂村的农业生产水平仍然相对落后。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村中房屋老旧,村内主干道路通行不畅,制约了该村经济的发展。
3、主要经济指标
2009年,小马厂村经济总收入60万余元,粮食总产量12万公斤,人均有粮28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80元。
4、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为充分利用小马厂村的民族文化和引导群众自觉建设新农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龙乡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打造彝族文化新村、生态型村落,力促农民增收。通过多方努力,已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四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村庄设施亟待改善
小马厂村106户,村中房屋摆布较稀疏,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马厂村小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少部分村民居住环境虽然有所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但是由于投入不足,管理不善,村内道路长年受雨水冲刷,路面破烂不堪,车辆通行不畅,群众出行十分困难。阻碍了该村经济的长足发展,致使农民增收比较缓慢,特别使村中的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
为了彻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打造生态型村落,特申请立项改造旧村,实施道路硬化、建设村集体活动室、改厕等工程,树立彝族文化新村的新形象。
(二)产业结构单一,缺龙头企业支撑
小马厂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但是人们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一直以种养殖业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温饱有余,致富不足。因此力争引进龙头企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扩大特色养殖和引进优质果树栽培等,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
小马厂村由于受地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观念滞后,学科学用科学的技术含量低,缺乏对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因此加强素质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在小马厂村进行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对村民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达到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有一条致富新思路的目标。
三、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关系和谐”的要求,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小马厂村实际,坚持走“发展优势产业、夯实基础实施建设、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建设彝族文化新村”之路,通过实施硬化村庄道路、修建村集体活动室、改厕等项目,使小马厂村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在促进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民族文化起到模范作用。
(二)建设目标
通过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建设,促使小马厂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庄的环境得到较大改观,依托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养殖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得到普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并完善民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促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民族关系和谐稳定,通过科技推广应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到2010年人均有粮达350公斤(2009年为28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0元(2009年为950元)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0万元(2009年为60万元)以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小马厂村建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关系和谐的民族团结示范新农村。
(三)主要任务
根据示范村建设确定的目标,围绕示范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示范村建设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按照“四统一”的标准(即统一畜圈、统一公厕、统一绿化、统一硬化),逐步实施小马厂村106户民房改造,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在村中建好村级活动室,对有效空间进行绿化,对村周围生态环境实施保护,提高村容村貌美化亮化水平。
2、走科学规划的路子,实施路网改造,对村内2条共950米的主道进行硬化,治理村庄脏、乱、差现象,革除传统落后的生活陋习,树立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3、通过示范村建设,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民族文化发掘的科学引导,实现小马厂村经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开创农村环境整洁优美,农民生活富裕舒适,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社会管理民主和谐的新局面。
四、项目建设规划
根据小马厂村的实际,按照云族发[2006]18号文件精神,选择村庄道路建设、新建村集体活动室两个项目作为民族团结示范村的主要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6.77万元,其中:群众自筹及其他部门补助76.77万元;申请立项补助30万元。
(一)基础设施类项目
1、村庄道路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龙乡紧紧结合新农村建设,为彻底改变小马厂村的卫生条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文明程度,逐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实施村庄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内容
对村内2条共950米长的村庄道路进行硬化。(2)投资概算
硬化村庄主道2条,全长950余米、路面宽4米、厚0.2米,需投资32万元;修建挡墙2400立方米,需投资34.77万元。两项总需投资66.77万元。
(3)资金来源
①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56.77万元。②向上级民委申请立项补助10万元。(4)建设时间
2010年4月——2011年4月(5)措施
采取政府补助为主、群众投工投劳为辅的办法,由乡政府负责技术指导,村小组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6)项目效益
通过该项目建设,可以解决全村106户424人生产生活环境,改变村庄道路脏、乱、差现象和通行不畅的问题,促进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实现村庄道路畅通整洁,路旁绿化富有地方特色,庭院美化体现彝族风格,整体展现彝族文化新风貌。
2、改厕改圈(1)建设内容
小马厂村人畜、人厕混居现象较普遍,排污设施简陋,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较突出,又加之气候炎热,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改厕改圈,改变村庄卫生环境。
(2)投资概算
需对全村106户进行改厕改圈,通过概算,共需投资10.6万元。
(3)资金来源
群众投工投劳及自筹。(4)建设时间
2010年5月——2011年1月(5)措施:
该项目主要措施是,每户建设卫生厕卫生圈,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筹资完成,乡政府负责指导,村小组组织群众自己实施。
(6)项目效益
通过该项目建设,解决全村106户424人的居住环境,解决村内卫生环境差问题,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做到房屋整洁舒适、畜圈清洁卫生。
(二)社会事业类项目 村级活动室及篮球场建设(1)建设内容
在小马厂村小组修缮村级活动室420平方米,在活动室旁修建篮球场,建设面积400余平方米,广场周围进行有效绿化。在篮球场旁建设一块“民族团结示范村”标志牌。
(2)投资概算
修建村级活动室420平方米,规划修建资金30万元;建文化广场总面积400平方米,广场周围进行有效绿化,规划投资5万元;“民族团结示范村”标志牌需投资1万元,总投资36万元。
(3)资金来源
①群众自筹16万元。
②向上级民委申请立项补助20万元。(4)建设时间
2010年6月——2011年3月(5)措施
采取政府补助为主、群众投工投劳自筹为辅的办法,由乡政府负责技术指导,村小组组织实施,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6)项目效益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方便全村106户开展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和民俗祭祀活动,平时进行各类别的民族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逐步打造成生态型村落奠定基础。
(三)生产发展类
1、杉木林种植(1)建设内容
扩大杉木林种植面积200亩。(2)投资概算
每亩需投入资金200元,200亩共需投资4万元(3)资金来源 群众自筹(4)建设时间
2010年6月——2011年12月(5)措施:
由乡林业站作技术指导,并组织实施。(6)项目效益
此项目实施后,预计18年内可实现产值40万元,人均每年可增收200元。
2、生姜种植(1)建设内容
扩大生姜林种植面积100亩。(2)投资概算
每亩需投入资金400元,100亩共需投资4万元(3)资金来源 由群众自筹。(4)建设时间
2010年3月——2010年6月(5)措施:
由乡农科站作技术指导,并组织实施。(6)项目效益
此项目实施后,预计明年可实现产值10万元,人均每年可增收96元。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冷坡梁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县民族宗教局负责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五龙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曲祖村委会支部书记、小马厂村组长为成员的专门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申报、协调、领导、监督、检查和实施。
(二)项目管理。
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主要采取“群众出一点、政府补一点、挂钩单位帮一点、立项争取一点、挂钩企业扶一点”五个一点的办法,由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落实项目建设的各项事宜,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管理,层层监督,并安排相关单位的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进行监督,保证该建设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公示。
(三)资金管理
项目严格按照民族专项资金有关管理规定执行,实行“专人、专户、专账”核算管理,按项目实施进度划拨资金,并实行报帐制管理,建设完工后经项目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后经项目主要负责人和质检人员签字,方可进行阶段性资金结算,并划拨经费。对工程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在冷坡梁村向群众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四)档案管理
该项目实施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各种文件资料、声像资料、图片、原始数据等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建设中的好经验,为今后建设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
附件:
1、示范村整村推进明细表
2、云南省民族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
3、师宗县五龙乡曲祖村委会小马厂村村庄道路建设可行性报告
4、师宗县五龙乡曲祖村委会小马厂村村级活动室建设设可行性报告
5、整村推进示范项目组织情况表
6、师宗县五龙壮族乡曲祖村委会小马厂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