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黄金时代》浅谈王小波的写性艺术(大全)
从《黄金时代》浅谈王小波的写性艺术
摘要: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中臻于完美的篇章,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表达出来的“性本寻常”的理念——性充其量只是我们生活蛋糕上非常诱人的甜蜜一角,在小说中以描述性、记录性、谈论性的口吻来写性。这种不同寻常地写法超越了中国以往的绝大多数所被笼罩在羞耻心文化的阴影里的小说。在对以往道貌岸然的反讽中,将性价值中立化。
关键词:王小波 性 羞耻心 黄金时代
“虽然在文学中过分写性有媚俗之嫌,但是笔者决定不加改动。因为生活就是这样,又何须掩饰?虽然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活过来,还要这样一步步活下去。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值得珍视的了。”(《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王小波)作者写性,是在写生活、写生命,无须回避。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媚俗,不在于它是否写到性,而在于它所写到的性在全书结构中是否必要。滥用之笔方可称为“过分”。再者,媚俗者写性必然会写得浮浪虚假,关键则在于他们把性制作为某种消费品,而没有把性理解为生活本身,或者说,他们从根本上就缺乏对生活的理解。好作家笔下的性总是会引发对生活的观照与思考,每每令人正襟危坐。
一、不同寻常的写性
王小波笔下的《黄金时代》讲述了一对知识青年的一段性爱经历,被放在大陆“文革”那个非常荒谬的时空中结构成故事。当21岁的知青王二意识到自己发育成熟的时候,产生了性渴望,希望体验一下男女间的事情,来证明自己的性能力。同样被发落到云南农村的医科大学毕业生陈清扬,仅仅因为是结了婚的女人却“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便被周遭污辱为“破鞋”。她曾洁身自好地粉碎过各种人的不轨觊觎,只因王二是唯一能看透个体真实在集体无意识封固中的无助,是唯一试图以“不无辜”给那个“纯洁”的世界带去些人性的本真,所以出于理解与心灵的沟通,她以友谊的方式与王二建立了性关系。在以后的性交流、性体验中,他们产生了爱情。“那时我对此事充满了敬业精神,对每次亲吻和爱抚都贯注了极大的热情,„„陈清扬对此极为满意,我也极为满意。”这段感情经历主人公是以犯罪的身份通过检讨的方式描述出来的。但作家却写出了王二与陈清扬在别人道貌岸然又百般窥探的捉弄下,那种从容、坦然并不耻于言说的姿态,且冷静得潇洒,洋溢着性体验的灵感。“我写的全是发生过的事,发生过的事有无比的魅力。”小说的叙述层面似乎指向王二对羞辱他们的那个时代的嘲弄,然而却让你看到人所应有的那种自然、合理的生命形态。或许是文化制约到了极致,那么战胜它、超越它就来得更为彻底。在这里,以往小说中那种人在性秩序中的困惑已荡然无存,人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事情是以它本身的自洽性呈现意义。
粗分以往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大致有着这样两种情形:一为浪漫写实,一为自然写实。浪漫写实者如英国的大卫·劳伦斯,自然写实者如国产的贾平凹。劳伦斯于性的浪漫写实,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而贾平凹于性的扭捏作态,则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如此背景的映衬之下,王小波既超越了“离经叛道”,也抛弃了文化传统,王小波的聪明才智,也恰恰在这样双重的躲闪之中得以充分地体现——因为,就算是“离经叛道”,也并不保险,那类积重难返式的离叛就更是如此:它容易带来走火式的夸大,入魔式的煽情,而这些与性的事实其实是并无瓜葛的。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谈性的口吻,甚为稀松平常。这种在描述性、记录性、谈论性时趋向于零度的口吻,显露出作者有意将性还原为平常,还原为衣食住行、酒足饭饱。这样的性,其实不过是一种常识。它当然是一种被民族文化、民族传统过于青睐、过于宠爱的常识,也正是因为这两种“过于”,许久以来,性在我们的生活中,由常识变成了观念和言谈中的禁忌。因而,王小波以稀松平常的口吻谈论原本也是稀松平常的性这一事实本身,在还原常识的同时也是在捍卫常识。当咸湿小说对于性的夸张、糟践、污染和浪漫几近将性全线逐出健康概
念的时候,王小波以颇为个人化的方式将性拉回了常识的中心。(《王小波缔造<黄金时代>》 黄集伟)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表达出来的“性本寻常”的理念——性充其量只是我们生活蛋糕上非常诱人的甜蜜一角。那些把性张扬成整整一大块儿蛋糕的人,如果不是存心想把读者噎死,就是如同个头矮小的建筑设计师最愿意设计摩天大楼以求心理补偿一样:要么是阳痿患者,要么是唯利是图的商家,或者兼而有之。尤其是性这桩无论怎样误解、曲解、渲染、污染都可能拥有读者市场的事情,对于它的呈献者的要求其实是宁高勿低的。考察一下目前敢于涉足性区域欲施展才华一展身手的中国作家的学历档案,就会发现,有关性事描写上的扭捏作态还算是好的,其他者流,除去把自己也脱得光光溜溜以外,就什么也剩不下来了。从这个角度说,王小波的出现值得鼓掌。
二、超越羞与耻
羞和耻是体现在人的心理层面的文化因素。最初,当人质朴地将性与人的其他需要处于同等位置时,人并没有什么羞耻感。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特别是财产式婚姻以双方互相占有的方式出现时,两性关系便成为排他性的私情。事实上,人类的两性关系以婚姻形式出现以后,一般都是以男性个体对女性个体的独占为特征。生理的独占要求相应的伦理秩序和心理导向,就需要把性负面化、隐秘化、私有化,于是形成了羞耻心文化。以往的文学多回避写性,自然是这种羞耻心文化使然。当然,也有人躲躲闪闪地写它;也有人放肆地写它,而当放肆与猥亵并存时,还是羞耻心文化的变相表现。
中国文学超越羞耻心文化也只能出现在20世纪的今天。《黄金时代》就是一次超越。劳伦斯将性的负面变为正值,公然提出性就是美,并将他笔下男女主人公的性关系,以浪漫的诗化来表现。《黄金时代》则在对以往道貌岸然的反讽中,将性价值中立化。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当然不意味与作家角色的复合,但观念是一致的。当“我”不承认人们给性施加的丑恶时,叙述起来就十分随意而平淡。
我们阅读时的心理体验也随之滤去了那些故弄玄虚的羞耻色彩而净化了。在净化中理解两性关系的意义,于平淡之中体味到感人的温情,人性之美自然溢出。王二写交代材料,如何细致具体都过不了关,或者说都难以填平看材料人欲壑之心。但陈清扬只写了一次,检查便结束了。因为她写了自己的真情,写了因爱和喜欢产生的最真实的心理。所以陈清扬说:“承认了这个,就等于承认了一切罪孽。”这“罪孽”便是人性中最动人的一面,恰恰是它使那些心怀叵测的人无地自容,自惭形秽。在小说主人公看来,人们认为最为羞耻、最该隐讳的东西,恰恰是最不值得以为耻、去隐讳的东西;别人以为是私情,“我”却以为那是人所共有的寻常事,所以“我”叙述它就像公众事物一样;而恰恰小说不得不流露出的感情,才是每个具体人的私性,才是最为个性化的东西。作家若有羞涩也当在这里,因为他总在揣测读者是否理解它。这是小说全篇的一个亮点。它让我们看到对羞耻心文化的超越是在什么样的人生境界上实现的。
超越了羞耻心,也就超越了“性沟”。把男女放在同等意义的人的位置上,去理解,去体验把握,由不平等意识造成的性沟就不存在了。王二和陈清扬的关系揭示了,两个人的性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但是两人都是自主的、自由的、个性的。他们精神上是平等的。无论是为了友谊还是为了需要,传统的所属性的性道德在这里已无能为力了。(《我读<黄金时代>》 邢小群)
中国以往的绝大多数小说都被笼罩在羞耻心文化的阴影里。《红楼梦》里性描写很含蓄,淫丧天香楼等场面作家写了又删了;《金瓶梅》里性描写很放肆,但写一段就要配一段谴责或说教。这都是羞耻心文化的不同表现。按文字的本意,羞和耻本来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部位,是长期的社会文化使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赋予这些与性活动相关的部位以负面价值。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意识到要超越这种观念的桎梏。文学创作中对羞耻心文化有不同的超越方式。劳伦斯是一种方式,他认为性就是美,他在小说中给性活动以至善至美的描绘。《黄金时代》不同,它肆意嘲讽对性的表里不一,但同时对性作游戏的处理,不是将性
美化、神圣化,而是将性的价值中立化。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当“我”不承认人们给性施加的丑名时,口气随意而平淡。让读者阅读时也滤去了那些故弄玄虚的羞耻色彩,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在作家看来,围绕性兴师动众本身就是可笑的。性关系只是当事人的私事,用不着别人去干涉。干涉本身就让人发笑。只有人们对性的态度坦然了,不再大惊小怪了,人们的心理才是健康的。
三、结语
困惑、羞耻心、性沟都是在价值取舍中产生的。20世纪的文化思潮为我们提供了多元价值参照及终极价值消解的认识观。如果不去进行唯一价值的选择,就会迈上超越困惑、羞耻心、性沟的一个新的精神层次。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从它价值中立化的叙述格调看,性的美与丑都是文化的价值观使然,而对人来说最为合理的常态为什么不让它自自然然存在着呢?
文学艺术与人的生命体验、生存方式的某种同构关系,决定了它不可能规避文化对人的制约。近些年大陆文学中所展示的当代人在现实的性文化格局中的困惑,作家在同样格局中的困惑,让人感到一种人生的永远无解。而《黄金时代》令人耳目一新的,不仅是它以幽默、机智的话语讲述了一个不必当真的故事,更体现在它以性意识的自觉对文化困惑的摆脱及对传统性价值观的超越。参考文献:
1.《王小波十年祭》 李银河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王小波缔造<黄金时代>》 黄集伟,《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12月31日
3.《我读<黄金时代>》 邢小群,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4.《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 戴锦华,《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5.《浪漫骑士——记忆王小波》 艾晓明、李银河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结课论文
从《黄金时代》浅谈王小波的写性艺术
专业:英语专业
班级:08156班
姓名:柳哲
学号:200815626
指导老师:王笑艳
日期:2010年12月8日
第二篇:王小波黄金时代语录
1--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2--人活在世上 就是为了忍受摧残 一直到死 想明了这一点 一切都能泰然处之。
王小波《黄金时代》
3--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捶不了我。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4--
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转眼间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
我所认识的人,都不珍视自己的似水流年。
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东西,所以一个个像丢了魂一样。
5--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
6--当我沿着一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另一条路上的事。这种时候,我心里很乱。
7--她简直又累赘,又讨厌,十分可恨。但是后来我很爱她。这说明可恨和可爱原本就分不清。
8--就如世上一切东西,你信它是真,它就真下去;你疑它是假,它就是假的。我的话也半真不假。但是我随时准备兑现我的话,哪怕天崩地裂也不退却。就因为这种状态,别人都不相信我。
9--竟敢说自己清白无辜,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罪孽。照我的看法,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吃懒做,好色贪淫,假如你克勤克俭,守身如玉,这就犯了矫饰之罪,比好吃懒做好色贪淫更可恶。
10--这是与生俱来的积习,根深蒂固。放声大哭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
11--于是我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质,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我的本质是流氓土匪一类。
12--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要说明她怎会有这种见识,一切都要回溯到那一回我从医院回来,从她那里经过进了山。我叫她去看我,她一直在犹豫。等到她下定了决心,穿过中午的热风,来到我的草房前面,那一瞬间,她心里有很多美丽的想像。等到她进了那间草房,看见我的小和尚直挺挺,像一件丑恶的刑具。那时她惊叫起来,放弃了一切希望。
13--陈清扬说,那一回她躺在冷雨里,忽然觉得每一个毛孔都进了冷雨。她感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忽然间一股巨大的快感劈进来。冷雾,雨水,都沁进了她的身体,那时节她很想死去。她不能忍耐,想叫出来,但是看见了我她又不想叫出来。(经典语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男人能叫她肯当着他的面叫出来。她和任何人都格格不入。
14--我们有伟大友谊,一起逃亡,一起出斗争差,过了二十年又见面,她当然要分开两腿让我趴进来。所以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处。更重要的是,她对着罪恶一无所知。
15--那时她被架在我的肩上,穿着紧裹住双腿的筒裙,头发低垂下去,直到我的腰际。天上白云匆匆,深山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我刚在她屁股上打了两下,打得非常之重,火烧火燎的感觉正在飘散。打过之后我就不管别的事,继续往山上攀登。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第三篇:对王小波黄金时代的评价(xiexiebang推荐)
对王小波,以及所著《黄金时代》的评价
2014704121李家凡 教科院 心理学
“我睡在床上,模模糊糊的看到有一个人站在床边,他想要杀我。于是我拼命的反抗,最后终于把这个人杀了。但是我既不觉得害怕甚至也不后悔,只是有点头疼。因为厕所里面还有一个被我刚刚杀死的人,他是这间房的原主人,所以我要处理两居尸体,包括这个刚刚被我杀死的,继我后面而来的小偷。我也是一个小偷。”
这是我一口气看完王小波的几本小说,诸如《万寿寺》,《革命时期的爱情》,《黄金时代》后写的一段话,差不多就代表了我读王小波的小说时最大的感受,就比如他写的小说《万寿寺》开头写那本不知道是谁的《暗店接》,最后书里面的人物发现这本书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样。网络上面有些人说他文章的风格就是这样,颠三倒四的,但是我就觉得这样的风格很酷,读他的小说时长有一种,我在看侦探片,最后谜底却不是想的那样的感觉,会觉得豁然开朗。当然,我不是中文专业的,对于文学我就一个业余爱好,自己平时写一点东西。但是不管真正的专业的学者专家怎么去看待他,但是我就觉得我很喜欢王小波,喜欢他这种被称作独立文学有一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风格。或者说,他的小说里我看到的那种自由,我很佩服。
王小波1952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一共活了45年,发了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长篇小说:《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中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2010》;短篇小说:《绿毛水怪》《战福》《变形记》《歌仙》《夜行记》《舅舅情人》《红线盗盒》《红拂夜奔》《这是真的》《这辈子》《猫》《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地久天长》《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南瓜豆腐》《夜里两点钟》《茫茫黑夜漫游》《樱桃红》《似水柔情》剧本:《东宫 西宫》;未竟稿《黑铁时代》。
上面列举的作品我大多数都没看过,现在重点介绍一下其中的一本我看的《黄金时代》,网上大多人都说这是他的代表作。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1982年开始写的,一共写了十年,直到1982年才完成,有人说是辉煌之作。但是我觉的可能没那么久,或者说别人说的是这一本叫《黄金时代》的小说集。总之我觉得一本中篇小说没有太大的可能写十年这么久。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书都能算体现王小波小说风格的人了。他处女作《天长地久》,我读过之后虽然觉得不错,但是那篇短片小说,我觉得还算是老老实实的。对于《黄金时代》我会从三个方面去讲:性、反抗精神、现实意义。
一.黄金时代里面的性
《黄金时代》虽然是1992写好的,但是出版却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最后还是一个小编辑趁总编辑外出的时候,偷偷出版的,那个冒险出版这本书的人事后还大病了场。以至于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王小波就在自序里面,他就写道这本书的唯一可取之处就是,为了这本书的出版做出努力的人。我觉得这本书难以出版的最大原因就是王小波在里面铺天盖地的性爱描写。由此可以看出那时候跟我们现在比起来还是比较保守的。
我们中国古代开始就是那么的谈性色变,这些性的东西都关上门来才敢做,要不就把男女之间的那些事套作周公之礼。总之没有大大方方的出来谈的,还没什么事的。有些的,比如中国古典的四大色情作品
1、《金瓶梅》
2、《灯草和尚》
3、《绣榻野史》
4、《玉蒲团》,也都被列为禁书。但是黄金时代跟他们不一样,以下是原文里面的一段描写:
“陈清扬骑在我身上,一起一落,她背后的天上是白茫茫的雾气。这时好像不那么冷了,四下里传来牛铃声。这地方的老傣不关牛,天一亮水牛就自己跑出来。那些牛身上拴着木制的铃裆,走起来发出闷闷的响声。一个庞然大物骤然出现在我们身边,耳边的刚毛上挂着水珠。那是一条白水牛,它侧过头来,用一只眼睛看我们。”
早先就比如《金瓶梅》把性写成丑(比如里面的西门庆喜欢把潘金莲的裹脚布拆开来闻脚臭),以警世劝善为目的。要不然就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黄色小说,是为了取悦读者,让那些饥渴的男的拿来打飞机用的。而他笔下的性就如同生命本身,健康、干净,既蓬勃又恬淡,就像上面那一段话让人读起来很美,又像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里面的性描写一样,嫌的很自然。我觉得王小波是在竭力规劝和引导着大众对性的健康认知,这对节制原欲时期的人来讲是写实快感的还原,对现代人而言,也是—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表达。我们国家从古代,甚至到现在社会目前为止,我都觉得有一种伪君子的气质在里面。西方你夸别人了,别人都会说谢谢。然后我们是,哪里哪里。在英国性博物馆都是在一个国家城市最中心的位置的,但是我国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什么官方的性博物馆。总之,我就觉得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写的好,因为他写的性,足够坦荡,不龌龊。
二、黄金时代里面的反抗精神
黄金时代里面对文革的反抗表现的很明显。小说一开始说陈清扬因为大家都说她是破鞋,于是他跑去找王二,想让王二说她不是破鞋。然后大家又都开始说她跟王二搞破鞋,后来陈清扬又下山找王二,因为传闻她和王二在搞破鞋,她要王二给出他们清白无辜的证明。而王二倒倾向于证明自己的不无辜。后来,王二以“伟大的友谊”之名和陈清扬搞起了“破鞋”。陈情扬之所以答应跟王二搞破鞋原因,就是很简单,既然你们都说我跟王二搞破鞋,那我就跟王二搞破鞋。这样的事情在这篇小说里面很多,也很普遍。王小波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三、黄金时代的现实意义
他所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按照他在云南那一段的插队,知青经历写的。包括之前的《天长地久》也是写的他的知青经历。因此,现代人在看《黄金时代》,就会对文化大革命那一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有很深刻的了解。比如:民众将伦理道德、作风品质作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大规模声讨陈清扬时,不去探究评判的标准,只基于自身毫无证据的立场,主观臆断得出罪行,空降到自以为不偏不倚的目标身上,并且对于这种情况大家都以毫不自省的姿态习以为常。王小波的小说作为坚持真相的一方,让读者清楚了解到,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道德底线其实早已跌落至最低点,民众以给别人判定空无的罪行进而显示自己的高尚为乐。最后,王小波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自始至终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像我这样的人,一种是不像我这样的人。”,面对别人批评他,在沉默的大多数里面说的,他写的文章应该给人看了有力量,应该有力社会,但是他就想这样写文章。总之,我喜欢王小波,我也觉得他的小说很好看。
第四篇:论王小波《青铜时代》的艺术特点
论王小波《青铜时代》的艺术特点
摘要:王小波的《青铜时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时代三部曲的颠覆性创作,《青铜时代》以其故事的荒诞性、人物的穿越性以及语言的幽默独特性,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价值观取舍上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延续了王小波的语言幽默,而反乌托邦、反现实的创作创新也让《青铜时代》打上了独特的“黑色幽默”的烙印,这看似荒诞不羁的作品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非常强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即是通过对《青铜时代》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来分析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特点,通过对王氏幽默的解读,来重新认识王小波的人生价值观:有趣。
关键词:王小波
创作
艺术特点
人物形象
一、王小波的个人生平及其创作生涯
王小波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面旗帜,出生在1952年的北京,当时正是三反运动期间,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正在悄悄发生着巨变,王小波的父亲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就在王小波出生之际,很多人认为这也是王小波英年早逝的一个原因。20岁的王小波在牛街教学仪器厂做了工人,后来《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就是以工人生活为北京写作的。1977年与当时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李银河。1980年在杂志《丑小鸭》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大学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校教书。1986年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仿古小说,继续修改《黄金时代》。在美留学期间,与妻子李银河驱车万里,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与妻子一道回国,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讲师。1989年,9月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包括五篇小说:《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舅舅情人》。1992年9月,正式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 从人人羡慕的大学教师变成存在 生活压力的自由撰稿人 , 获得了自由 , 同时也获得了追求自由的根底。12月,应导演张元之约,开始写作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1992年1月,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3月,《王二风流史》由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机场上夫妻永别。因此 , 王小波去世引起的轰动 , 在一定程度上是他对诗意的执着追求拨响了人们遥远的记忆之琴。[ 1]
王小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在他短暂的45岁的人生里,并不算是高产的作家,他活着的时候,读者群体多是同龄人,而在其死后的岁月里,也同样吸引着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读他的作品,模仿他的风格。时代不同,面对的苦恼和困惑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王小波的作品里感受到的对自由的渴望,对真诚的向往,都是时间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独立思考、独立风趣、独立幽默的智慧,将指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现实。作为真正为当代中国小说注入了新元素的作家,在知青小说的创作中,王小波的语言和叙事方式在作品钟都体现出了独特的智慧,和清醒的现实生活认知。在他同时代同时期的作家当中中,鲜少有人能达到。
二、《青铜时代》的文学价值及其艺术特点
(一)文学价值及文学地位
《青铜时代》是一部翻写唐人传奇的小说,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被誉为中国短片小说先河的正典文本,分别以袁郊《甘泽谣》中的〈红线〉,杜光庭的〈纠髯客传〉,薛调的〈无双传〉为原型,作者将这三个故事演绎出充满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在作品当中,充斥着看似荒诞不经的插科打诨,反复使用与历史小说故意背离的语言,不断用“出格”来定位小说中的一个个荒谬的历史真相。
《青铜时代》是延续王小波一贯的文学风格社会主题,对于反乌托邦,反思想压制的文风承袭的又一力作,对于作品本身的“趣味性”的追求,让这部小说,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借鉴了诸多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和叙事策略,在叙事中显示出王小波独一无二的才华和思想,以繁复、复杂、冗长为特征的语言叙事风格却并不令人生厌,处处充满“有趣”的品格,让幽默的语言和匪夷所思的想象别具匠心。《青铜时代》并没有完全抄袭后现代主义的反理性模式等负面思想,而是有选择地表达,有选择地创作。在《青铜时代》里,虽然古今场景变换不断,历史的概念意识没有断裂,与现实当中形成更加强烈的对比,在结尾处一反唐传奇的大团圆结局,取而代之以悲剧结束收尾,这是王小波对既定文学规则的叛逆之处,对理想世界的怀疑态度。叙述开放灵活自由,打破时序结构,不拘泥于传统,利用复杂的多线索交叉复式叙述结构,使得读者在阅读中充分体验变异中的荒诞,在荒诞的体验感中感受到愉悦,从而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青铜时代》是时代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延续前两部的写作背景和风格,《黄金时代》以现实世界为背景,主要讲述的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知识分子群体性的无能同时饱受政治“左”的泛滥横行的歧视,在民族和国家灾难泛滥的时代,无法拥有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遭遇到了一系列的不公平的待遇,在逐渐摆脱文化的过程中,主人公“王二”的心态变化,创造出一种新的知识分子形象和生存模式;而《白银时代》则是充满虚拟与想象的作品,主要讲述的是,跨世纪的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通过回忆来描述未来世界的知识分子的人生,给现代生活以深刻启示。《青铜世界》源于唐传奇,改编于过去的故事,通过写古代的过去的知识分子的故事,刻画出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创造欲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权力斗争控制的封建时代,自由和个性追求,被时代画上了滑稽的符号,不断扭曲的心态和行为,使智慧和爱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演变成闹剧。时代三部曲的故事选材、人物方面看似没什么联系,但在主题表达方面,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处境,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处境,都无法脱离知识分子本身的特点和时代所赋予的特征,在叙事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塑造人物方面也表现出特有的价值。
(二)艺术特点
1、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小说的语言风格直白、幽默,延续了王小波诸多作品的语言风格,在《青铜时代》里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对主人公的思想进行思辨,这时的语言充满着辩证性,无论是引领读者思考还是通过主人公的反思引出故事情节都是作品语言的一种创新手法,这是王小波的高明之处。除此之外,大量的“王小波式”的黑色幽默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不断涌现出“别致”而特立独行的幽默感。比如:他对我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答道:您知道我早上吃了些什么吗?他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说:这是对建筑行业的污蔑。他说:你这样子怎么为人师表?我说:您的意思是我不够漂亮,这是女生的看法吗?他说:你要知道我国的国情。我说:我怎么不知道?我每月挣30美元。[ 2]这是王二与李主任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充分体现出了王小波的语言功力,这样的妙语连珠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幽默,更是作者思维及性格幽默的直接体现。这也就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小说当中比如《寻找无双》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性的细节,展现出丰富的杂学写法,不仅使故事更加的丰满,也体现出作者语言风格的丰满性。比如王仙客拥有的望远镜以及数学才能等都是语言独特性的展现。不仅如此,大量的夸张调侃,是王小波在小说中常用的语言手段,他相信文字不是用来看的,需要有节奏的快慢,这是王小波作品里的语言筋骨,有意味的夸张不仅丰富着人物形象的刻画,更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语言体验。比如,在红拂的死中,他明确地调侃着:“红拂上吊的准备事项就在专家领导下进行,和她自己没了关系。” [ 3 ]这种不合逻辑的调侃和叙述,暗藏强烈的幽默和讽刺效果,同时又充满着快感,反衬现实丑陋的同时, 又拥有了一种 “自我指涉”和“自我增殖”的转喻色彩。
2、叙事手法的独特性
《青铜时代》独特的叙事手法,不仅仅表现在一反传统叙事的规范和有序,不断跳出人们的固定思维,采用荒谬的模式,增加黑色幽默。《万寿寺》通过一个被汽车撞到导致失忆的人,以现实世界的王二和唐朝时代的薛嵩的生活交替为背景,通过想象不断穿越,在小说中,一反常态,不断通过交叉与穿越的手法进行情节的安排,通过这样不可预测不可预知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对人生的不确定、多种可能性的主题,生活乃至人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万寿寺》里人物的命运感减弱,甚至消失,追寻人生的不断变化的意义和体验,追求自由的主题就呼之欲出。《万寿寺》的魅力就在于不按套路出牌的变化自由、天马行空的想象、情节荒诞无厘头、行文没有固定程式,简直是表达自由追求的典范。在讲述的过程中叙事手法的独特性让人忍俊不禁。在王二的第一叙事中添加第二叙事,在手稿中生成元故事事件,分别写了关于薛嵩和红线在失忆之前、恢复记忆过程中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独特的想象和线索,从中蔓出枝故事的开始,将故事在发展中曼生出可能性,同时消除了叙事时间等确定性因素的描写。在《寻找无双》中, 由“寻找”闯入宣阳坊的王仙客,因寻找而蔓生出“鱼玄机”的故事被虐待与杀戮逐渐替代了寻找无双的叙事线索,逐渐浮现出无双、彩萍等人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断纠缠,成为一个开放,又由再生机制的故事生成模式。
3、人物形象的独特性
《青铜时代》是王小波根据唐传奇改变而成,但人物形象方面却与原来的人物关联不大,甚至有颠覆。历史小说当中的风尘三侠,无疑是英雄美人的形象。李靖是乱世英雄,不仅慷慨、才智过人,更是有运筹帷幄的智勇双全,而在王小波的小说当中,李靖只是洛阳城里的一个知识分子,以发明为乐趣,在洛阳城里随心所欲比如喝酒、纹身、吸大麻。红拂女本应是位巾帼女英雄,而王小波的叙述中却发现,红拂其实只是在追求有趣的小女子,她的夜奔只是源于一种寂寞一种无聊的反抗。与历史上的虬髯公英雄形象不同,在《红拂夜奔》里, 他虽然是个剑客,却非常的庸俗,盯梢红拂与李靖的夜奔却毫无意义。在岛外做国王,集滑稽可笑于一身。在这样的创作中,颠覆着人们心中旧有的固定形象,改变了传统观念,同时也不乏大胆的创新新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变换的场景和情节中,对英雄形象进行反叛,荒谬夸张却又充斥着大量的讽刺。这是对历史人物的创新,也是王小波小说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
三、从《青铜时代》看王小波的黑色幽默
王小波把西方的幽默融进他所生活和经历的这个时代, 开创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王小波式的幽默时代。在描写手法上,通过塑造一些非正面的人物形象,借助可笑的言行表达对现实问题的种种不满,这种风格源于60年代的美国,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他们擅长突出人物与环境的不协调,通过对不协调的因素进行放大、扭曲、使读者忍俊不禁,同时又感到沉重。在描写手法上喜欢打破传统,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回忆混合起来, 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调侃戏谑混成一团。“黑色幽默”是一种集悲剧与喜剧特征为一体的文体。它往往反映现实,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知价值。王小波的黑色幽默不仅仅使体现在荒诞的一面,还体现着王小波式的狂欢。他通过大量的借鉴、引用,来阐释自己的人生哲理,在人生哲理当中又不断地反映着现实,批判现实,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人物对话来表现这种幽默的黑色,在时代三部曲中,王小波惯用的喜剧精神和幽默口吻来唾弃软弱、感伤的传统,通过冷静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对黑色幽默的风格进行创作创新,随心所欲地穿越在多种视角里,在虚拟中自由发挥,深刻揭示人性的弱点。比如在塑造王仙客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风里雨里几十年,落了一个王八蛋!”“一头闯到自己卧室里,倒在床上翻了白眼,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其实是月经初潮。”像这样的口语化的表达、以为,其实这样的反差性的语言充斥着作品本身,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化的细节,让人物的形象更加滑稽,而让人物形象更加有喜剧效果的则是通过大量的心理和对话描写。“老爹后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就数钱这个东西最坏,甚至比王仙客还坏。” [ 4]通过这样的对比,反映作品以及王小波本人的幽默,以冷峻且戏谑的语言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态度,这种表达轻松而富有深意,又让人无法忽视它语言的有趣性。再作品当中加入其他的现实元素,利用跳跃性不断地制造现实与历史的碰撞感,让作品的表达更加有交融性也是其幽默的一种表现,比如王仙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像荒岛上的鲁滨逊一样,给自己列了正反的问题表,开始假设哪一种问题成立,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来证明人物的滑稽,从而影射现实的黑暗与困境。
四、王小波及其《青铜时代》等作品的现实意义
《青铜时代》延续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创作风格,在作品的语言上延续了一贯的“王氏幽默”,通过对历史故事的改编,充斥着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以其独特的文学和价值意义,让后人受益匪浅,在黑色幽默开创的时代,不断给诸多同时代乃至后代的作家留下借鉴的意义和思考。超越着时代赋予他的意义,以冷峻和幽默的态度,描写着现实,不是怯生生地选取一整片黑色打压,而是选择回到人物命运本身,从人物的情感出发,去诉说时代,这是王小波的价值取舍,也是他文学意义的判断。
王小波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观,追求有趣,在无趣的人生里创造有趣的价值取向。这是他的反叛意识,也是他的精神追求。他认为,“ 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 , 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绝新奇。” [ 5 ]他可以容忍一个人智力上的愚蠢,却无法理解无趣的人生。在传统的价值管理中,有趣并不是一个人的“正当意义”,大多数的人把“名利”看成是人生追求,这也是传统的“有用”的价值体系的体现,王小波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价值体系的追求,他给予我们思考人生除了“有用”更有一种“无用”的乐趣,值得追寻。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得到那么多的追随者的原因,纯粹而富有理想,永远低姿态,永远谦卑的幽默,以非主流体制外的身份,超越着主流追求,为沉默的大多数代言[ 6 ]。这样的思考在现当代社会里,尤其值得。如果说“有用”的机制体系,提倡物质追求,那么“有趣”则更注重精神食粮。“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真正的幸福从来都是来自于精神追求,这不仅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一种知足、一种幸福感、一种创造。如果说有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那么“有趣”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一个人能够做到有趣,其实并不容易,在这个时代,更加难上加难。当下充斥着对于“颜值”追求的渴慕,不少的年轻人为了拥有颜值高的外表,不惜整容损害其原有天然的美丽,王小波的作品告诉我们,一个人并不因为其颜值的高低而失去其人生的意义。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说的就是拥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知识,以及敏感的洞察力,有个性有主见的人,我们并不刻意追求,有趣,但明确除了有用之外的价值观也是一种快意人生的选择,追求有趣,不仅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权利,说明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追求变化,同时也是对于人生价值探索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小波:《我为什么写作》[ M ],见王毅编:《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第 197 页。
〔2〕 王小波著:《青铜时代》[ 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M ]北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4〕 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 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5〕 凤凰网,作家王小波逝世20周年,2017 〔6〕 张懿荣: 王小波黑色幽默的渊源与创化[ J ].中国比较文 学学刊, 2004.
第五篇:从《泰坦尼克号》谈艺术
艺 术 导 论 论 文
题目: 从《泰坦尼克号》看艺术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授课老师
2015年 11 月
一百年前,在距离加拿大纽芬兰以东三百八十英里的大西洋海面上,一艘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超大客轮泰坦尼克撞上了冰山,两个多小时后沉入近四千米深的海底从而结束它的处女航。一千五百多名身着救生衣的乘客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他们在漆黑的洋面上挣扎,哭喊,直到失去知觉。这样的巨大悲剧去成就了八十多年后的丰碑——电影史上的传奇《泰坦尼克号》
百年前船上的照片
百年后地同一地点
电影可是说是艺术中非常直观的一种形式。百度百科中对电影的解释是:“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视频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真正好看的电影,不只应给人视觉的冲击,还应带给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在这两点上《泰坦尼克号》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影片采用了倒叙地手法,这个故事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为我们娓娓道来的,镜头让百岁老夫罗丝那满是皱纹的脸幻化成八十四年前的美丽容颜,同时追忆沉船悲剧的老人的那双泪眼也跟着幻化成少女明亮的眸子。这种视觉上地巨大反差促使人们很快想到人生如短或如梦人生,这样的手法在影片中出现过很多次。
例如。作画时,镜头通过眼睛的角度从回忆回到现实。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镜头,之后的其他电影中也陆续模仿这样的镜头。
她介绍的第一个人不是杰克,不是未婚夫,却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莫莉,她是一个被贵族们排斥的暴发户,她爽朗的个性,不拘束的举止让贵夫人们嗤之以鼻。但她被刻画成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她所乘坐的小艇安全的驶离了沉船带来的漩涡,她是唯一一个要求船长返航的人,她对船上所有的妇人们说:
“你们怎么了,要救的可是你们的丈夫!”然而落难的人中其实并没有她的亲人。也是她在所有人都瞧不起杰克的贫穷地位的时候,欣赏他见义勇为的勇气,帮助他避免贵族们的嘲笑。她在贵族的圈子里却拥有着平常人的心,是特殊的,更是特别的。外表是臃肿的,微笑确实善良的真诚的,让看完影片的观众都无法忘记她。
【电影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表现对象的细微部分进行细腻描写,是作品形象描绘的最小单位,但对其只有意义性要求而无统一的量的规定性。电影剧作中的人物性格塑造、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细节可以担负一切剧作功能。电影中所有表现元素都可以通过精心构思成为细节,如声音细节、人物细节、景物细节、物件细节、色彩细节等等。生活细节成为艺术细节,必须经过加工和提炼,成为有一定意义的细节。电影细节描写要有独创性、可视听性和真实可信性。
电影中无数的细节,前后呼应更是让人为之惊叹。
女主角罗丝随身携带的照片在整个电影中出现过三次,知道最后一个镜头观众们才理解照片的意义,只是短短三个镜头,就可以赚到观众不少的眼泪,这一处的处理是非常成功的。
八十年后生了锈的发饰,没想到还能看见曾经完好如新样子。电影中没有多余的镜头,很多镜头一扫而过,直到再看一遍时才领悟导演的用意。
再比如罗丝喜欢画,而杰克刚好擅长画画,这就自然地引出他们的相知相恋,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
电影中最感人的其实并不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而是大难来临时其他普通人们尤其是社会底层人民的反应。正如光明需要黑暗的衬托,善良也需要邪恶的映衬。当死亡来临,人们的表现才是最接近真正的自己的。很多贵族贪生怕死,却也有很多社会底层人们站在人性的制高点。每一个镜头都像是在讽刺当时的阶级制度,再想想贵族们是多么看不起穷人,越发觉得可悲。有像卡尔·霍克利那样卑鄙地逃生的人,像威胁得救提议回去救人的人,但恰恰是这些丑恶凸显出来了人性中最真的善良。船上的乐师放弃逃生,直到沉船的最后一刻都演奏着优美的合奏,船员坚持让女人和小孩先上船,船体倾斜,牧师依然拉着他的人民的手为他们祈福,年迈夫妻相拥躺在床上,船舱中来不及逃出的女人微笑着哄两个可爱的孩子入睡,船长得知巨轮将沉没的时候,回到船头掌舵的地方静静等待,造船总师在大厅中,优雅地讲时钟挑向沉船的时刻,毅然与船共存亡。
这些看似只是这部爱情悲剧中配角的场景却在观众的心里留下最深的烙印。他们从容赴死,或为爱情,或为亲情,或为责任。深处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不容的职业,更加令人动容。
故事的最后,渐渐很多出场的人都标注了姓名和生卒年,当看到一个个标注的死亡日期是1912,心就好像一次次受到冲击。影片反复地提醒我们,这些不只是艺术形式,他们都是有原型的,这些都是真实发生了的,这些善良与罪恶都是人性中最真实的存在。哪怕是电影,其中的悲剧已经够让人揪心,让人心痛了,影片还在不停提醒我们,这不只是电影。此刻,标注中那些不重要的人名看起来都不多余。
电影中的台词同样没有一句废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妇人口中故事的末尾,灾难过去后,她的一句话:
“Afterwards,the 700 people in the boats had nothing to do but wait.Wait to die,wait to live.Wait for an absolution that would never come.”
(之后,救生船上的那700人束手无策,唯有等待。等待死亡,等待生存。等待着那永远不会到来地宽恕。)
不常见到,故事性很强的电影中出现这么发人深省的台词。活下去的700人,他们的未来是由终结在大西洋中的1500条生命换来的,更何况那里永远沉睡与海底的还有他们的亲人。那些偷偷挤上救生艇的人将会一辈子与愧疚为伍,西方人大都相信上帝,但其实,人这辈子最难逃过的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宽恕。
悲剧不同于喜剧,喜剧常常带给人幸福感,而悲剧,用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时候看悲剧,有一种自虐的感觉。但是,相比于喜剧,往往是悲剧更能激起人内心的波澜,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看一部喜剧,看完就过去了,那种幸福感很快便会淡去,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会让人在过去很久之后想起来依然难以释怀。但是,真正意义上悲剧并不会带给人负能量,因为悲剧所要重点表现的并不是悲剧本身,而往往是因为悲剧而呈现出来的其他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东西,如善良,如勇气。
影片最后,罗丝的最后一个梦中,她穿过破旧的,长满厚厚青苔的头等舱长廊,时光瞬间穿越到八十四年前,身着西装领带,油头粉面的侍者们为她打开金碧辉煌的舞厅大门,所有人甚至包括曾经反对他们的人都用祝福的眼光看着她走向杰克,墙上的钟表还停留在沉船的时刻。有些人觉得这是天堂的杰克来接罗丝,可我觉得这是罗丝心中最深的期望,最美的梦。
悲剧的电影留给我们最美好的结局,哪怕只是一个梦,却像是圆了我们的心愿。音乐响起,是那首奥斯卡金曲《我心永恒》。优美的背景音乐同样是这部电影如此成功地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艺术?从广义上说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从狭义上讲,艺术是指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动或事物,任何以美学内涵表现出来地形式都可以称为艺术。就定义上说,一部电影中涵盖艺术的范围是相当广的,每一个镜头,每一首配乐,每一句台词都是艺术。《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之所以影响力如此深远,与它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是分不开的。影视有三个艺术特性,文化特性,美学特性,技术特性。在这三个方面,《泰坦尼克号》都做到了无可挑剔。所以奥斯卡也在当年为这部电影大开绿灯,“慷慨地”给予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戏剧效果、最佳原创歌曲、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声效剪辑11项重要奖项,这在奥斯卡的历史上可谓是凤毛麟角。
也许艺术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高不可攀,看一步电影,我们就能走进艺术。